新感觉派小说对中国小说现代化有哪些贡献
A. 新感觉派小说流派特征是什么
13.4.2新感觉派小说流派特征作为独立、成熟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作家在思想、艺术追求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化的特征。 基本倾向 从政治倾向上看,新感觉派作家与左翼文学的关系经历了从开始接近到最终疏远的过程,基本上代表自由知识分子的态度与立场。不满现实腐败,同情民众疾苦,与左翼文学有共通之处;但他们又与左翼文学的政治目标有明确的距离,力图保持中立的姿态。从文化选择上看,新感觉派作家对流行于欧美和日本的世纪末文化思想、非理性主义生命学说和现代主义艺术情有独钟,自觉接受其影响。具体地说就是:一、欧美心理分析和意识流小说;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三、弗洛伊德主义。从艺术观念上看,他们持文艺与政治的二元论和并行论,强调文艺与政治的区别与独立,突出文艺的非功利追求与创新性质。施蛰存就曾回忆说:“我们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新的手法,原因很简单,一是觉得新奇,二是想借此有所创新。” 艺术探索及特点 新感觉派的艺术探索主要侧重以下方面,并表现出相关特点。 都市景观 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大多从现代都市生活中取材,表现独特的都市景观,揭示都市人错综复杂的生存境遇及人生感受,尤其对畸形与病变方面的描摹富于特色。都市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史的重大事件,中国现代都市的发展伴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现代都市既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所,因而成为各派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同时又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东方翻版,成为罪恶与堕落的渊薮。不同于茅盾、丁玲、楼适夷他们的都市小说着重描写阶级斗争、时代趋势,新感觉派的小说更多地依托都市作为商贸金融重镇的特征来写作,充分展示它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一面,以及陷身其中的人们的躁动与迷茫。他们的小说人物从舞女、交际花、姨太太到资本家、投机商,从水手、冒险家、公司职员到各色市民、流派无产者等等,包罗广泛;小说场景多选择娱乐消费场所,赛马场、夜总会、大剧院、小轿车、高级旅馆、酒吧、别墅、大街通衢等等常常构成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环境。作家往往就从中演绎一段与金钱有关的人生故事,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表现都市生活的光怪陆离、藏垢纳污。 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对都市的震荡更为直接与巨大,政局混乱,经济破产,道德解体,价值崩溃,新感觉派小说再现了人际之间由于彼此缺乏信任和沟通,油然而生的沉重的孤寂感、隔绝感,如刘呐鸥的《热情之骨》,徐霞村的《MODERN GIRL》等;因为人生丧失了目标,精神无所归依,生活中充满了变数,命运沉浮不由自主,穆时英的《夜》、《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和黑婴《五月的支那》等作品流露出浓郁的人生的漂泊感、厌倦感和无奈的叹息。作家通过小说人物悲剧性的都市生活感受表达了相当一部分人群对于都市生存的焦虑体验。心理描写 着力开掘人物的深层心理和潜意识,集中揭示人物精神状态的复杂性,刻画双重性格,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又一特点。新感觉派作家善于捕捉人物微妙的心理波动,从无意识的角度去剖析人物,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性欲本能的角度为人物的行为寻求深层心理学解释。穆时英在《白金的女体塑像》中以性欲本能的压抑与释放的心理事件来描述谢医生从性冷淡到恢复恋爱热情的行为变化。施蛰存的《春阳》更从一件偶然事件中透视婵阿姨心理的纷乱与记忆的失误,剖示其置身金钱与情欲不能两全困境中的苦闷。他们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变态心理与变态行为,展示其心理性格的矛盾冲突,从而塑造具有双重性格特征的复杂形象。施蛰存的《将军的头》小说集充分而细腻地展示人物情欲本能与理性规范之间的纠葛:《将军的头》是种族立场与美色之欲的冲突;《鸠摩罗什》是宗教戒律与男欢女爱的冲突;《石秀》一篇解构英雄故事,层层剥笋般地写出石秀在兄弟信义与情欲本能之间的挣扎、沉沦,其行为从自虐到施虐,其心理由爱恋转为嫉恨。这些小说将对人性的探究推进到隐秘幽僻的潜意识、无意识的生命本能层次,不无新意颇有深度。表现技巧 新感觉派小说在表现形式技巧方面也有不少新奇巧妙之处。心理——感觉化的叙事方式。在他们的小说中,对人的心理透析和感觉临摹代替了经典现实主义艺术对典型环境的刻画和对典型人物的塑造,让人物心理感觉的变幻和意识绵延取代情节故事的展开,打破现实时空的界限,实现现实与幻觉、过去与未来的叠合交融。刘呐鸥的小说《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具有突出的感觉化的特点,而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春阳》等均以人物心绪的无意识流动来结构小说,体现将现实心理化的叙事特色。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描绘舞场声光色彩及人群的移动,借鉴了新兴艺术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节奏快捷多变。开放式的叙事结构。新感觉派小说常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来结构小说,使其组织构造更多地呈现为横向组合的形态而非纵向连缀的形式。如穆时英是此中高手,他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表现五个失意之人狂乱的行为心理,从情节上看彼此互不相干,但五个命运相似的人生片断叠加却强有力地透露了共同的主题倾向。新奇的语言形式。他们强调语言对感觉印象世界的再造功能,要以出人意料的组合方式和技巧来表达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造成新颖不俗的艺术效应。为此他们发挥奇异的想象,对客体对象实施大胆改造,使之具有人的生命感觉,如穆时英将人脸想象为“一张优秀的国家的地图”,将夜晚都会隐约的窗灯拟想为羞涩的“处女的灯光”等等。新感觉派小说语言辞格丰富,讲求修辞的美学效果。如通感与比喻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法,像以下的句子应该都是有独特的表现力的:“钟的走声是黑色的……”;“那只手像一只熨斗,轻轻熨着我的结了许多皱纹的灵魂。”
B. 鲁迅的小说创作对中国小说现代化有什么贡献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他以《呐喊》、《彷徨》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现代小说在他手里开创,也在他手里成熟。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仅是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而且也是现代小说的理论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来源于他丰厚的文学理论观念,更得源于他的创作经验,比那些纯粹的小说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首先,鲁迅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的经验,使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秀旗手。从中国小说发展史来看,鲁迅确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发表于《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其次,鲁迅的小说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感性美,又揭示着催人奋进、闪烁着时代光辉的理性美。鲁迅是第一个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深刻的反映农民问题的伟大作家。当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坛成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之后,鲁迅又发现其间从四处乡间跑来北京“侨寓”的一代年轻作者,所写小说往往“隐现着乡愁”,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这一命名也成为经典之论,被后起的研究者所广为采纳。鲁迅“命名”不同于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于简单的拿文坛的事例去“证实”某种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构成文学史现象的最有特征的表现,上升为一种理论的概述与定位。类似的“命名”在鲁迅的其它论述中都有表现,如论述莽原社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飙社对恶浊社会的讥刺搏击以及“虚无的反抗”,“未名社”在将“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等等。鲁迅寻找这种种不同创作倾向之间的转换或对立的关系,实际上这几个社团又都环环紧扣,此起彼伏地装点了20年代中期的文坛。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把中国人的主题—— 连同他们的破衣衫、悲哀的命运和痛苦灵魂带领了长期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盘踞的文学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虚幻的民生,人民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鲁迅以作品将人民从精神上解脱,这是一种从理论上的改观。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阿发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鲁迅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鲁迅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他的着意描写并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无病呻吟,总是把活生生的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一个可悲、可叹的鲜活人物形象,令读者无不深深思索。同样《一件小事》中,启示知识分子正视自己的阴暗面,向满身尘垢却正值无私的“卑贱者”学习,从他们身上寻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鲁迅在新文学所采取的不同思路让我们看清了新知识者在资源建构上的不足。鲁迅在师承上,他支持钱玄同,肯定文学革命的白话文文言,“白话在生长,总当笃信进化论,相信“文学救国”的思想伦理意义,而且在白话文问题上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在他的文学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来追慕魏晋文学的事实也早为论家所注意了。鲁迅通过发掘提炼特定的文学现象来把握文学进程,并在解释这些现象时,充分注意其与社会思潮的联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学现象的创作心态与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所谓“历史的联系”就是很具体可感。鲁迅通过文学现象的提炼去展示文学发展过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点总揽全局,抓环节体现过程,这是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他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秉承了诸家的众才之长,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譬如,他在《灯下漫笔》中写道“……这人肉的宴席现在还排着,有很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使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为心声。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鲁迅宛如滚滚长江之上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指路航标,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
C.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献。
时代不同,思想、韵味就不同
相关资料可以上网络文库查询
D.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
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E. 新感觉派文学在中国的地位!
【创作分析】
一、创作题材
从题材上来看,新感觉派小说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事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与矛盾、楼适夷等作家创作的站在先进阶级的立场,从政治经济角度理性地描写灯红酒绿的都市黄昏的都市文学不同,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家喜欢感性地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金额特征的人物:从舞女、水手、投机商、银行职员到少爷、姨太太等;作家给这些任务活动安排的处所则是影戏院、赛马场、夜总会、舞会、酒馆等畸形繁荣的都市环境。在描写处在这种畸形环境中的人物时,又突出他们病态的行为和畸形的心理:卖淫、乱伦、暗杀和性放纵心理、没落疯狂心理、二重分裂人格等。而对于那本身就象征着繁华和堕落、联结着社会上层和下层的舞女,新感觉派尤其擅长描写,并由此造成了“海派文学”的甜俗之气。新感觉派作家所创造的这种类型的都市文学,对30年代都市文学的崛起作出了一些贡献,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半殖民的都市的真实画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
二、艺术特色
1、艺术表现上,引进了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新感觉派“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并把主题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化,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有时,还进行感觉的复合,因此“通感”现象在新感觉派小说里每每出现。新感觉派还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来结构作品。
2、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吸纳潜意识和变态心理。在该派小说作者中,对人的“精神内涵”的开掘以施蛰存最为深入。
F. 谈谈中国新感觉派小说与作家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新感觉派小说在30年代上海的勃兴,是与上海现代化进程同步的。地处长江口岸的上海,拥有宽深的黄浦江天然港湾,连结着通向世界各地的海运,这就从地理环境上为上海提供了成为现代都市的天然条件。同时,上海有许多外国租界,这种多元化格局的租界,使它几乎是十分自然地、毫不困难地就和国际接轨,成为“东方巴黎”,成为一个典型的现代国际大都会。茅盾曾对当时上海现代特征的都市生活作了如下描绘:围绕城市的工厂区烟囱林立,工厂充塞噪音与污浊空气,疲惫的工人连续操作十二小时,南京路国货市场景气繁荣,隐藏背后的是外国工业、金融资本和原料输入,外滩一带银行区构成了全国的枢纽,国家银行和公债市场的证券交易一片忙碌,跳舞场在展露纤腰粉腿,豪华电影院正开映欧美现代生活片,城市的时髦风气在向内地蔓延、渗透。这里充满了资本主义的消费、欲望和享乐,渗透着中西方所共享的现代素质。
这一点在新感觉派笔下常常显露出来,刘呐鸥的小说场景涉及赛马场、夜总会、电影院、大旅馆、小轿车、富豪别墅、海滨浴场、特快列车等现代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穆时英所追求的是烂熟的都市文明,是“白金女体的塑像”,是圣处女的风情,是笼罩着薄雾的秋巷,是爵士狐步舞,是用各种彩色和旋律交织成的美。
新感觉派作家最初登上舞台时,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崩溃,传统生活习惯的颠覆以及民族自尊的破碎,使得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社会的紊乱、生活的不安定、政治上的不满之中,他们由此产生种种颓废、逃避、自哀自怜的灰色情绪之中。再加上这时“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退潮而产生分化,思想界呈现苦闷和无奈。革命对新感觉派作家来说是不相适宜的,表现在作品中就是荒诞、畸形、非理性的都市生活,其中隐含了他们对社会、人生、人性的怀疑。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欣赏走向模仿的的结果,是西学渐结出的果实,可以说,没有大规模的对外学习和引进,没有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就不会有新感觉派的存在。所以说,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新感觉派这个独具特点的流派的产生既涉及地域文化学和人文地理学,也涉及中西文化冲击交融的异质和不平衡性。
新感觉派作家生活在30年代的大上海,从旧时代的繁荣直接接触现代西方文明;腐化的、凝滞的、濒临灭绝的身躯被注入了变幻虚浮的金融灵魂。都市生活的长期熏染,使他们熟知都市发达的商业文化和成熟的欧洲生活方式,洞悉都市人群在物欲诱惑下的内心世界,以及被生活挤压、抛弃,因而寂寞、悲哀的精神体验。对于现代都市生活,他们的感受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们欣赏甚至沉溺于都市的醉生梦死,另一方面他们对都市的精神沉沦与堕落又心存不满,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纷纷拿起笔,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都市诸种人生的印象与感觉。
但基于都市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价值观念,新感觉派作家无法用传统的思想和传统的表现手法来展现现代都市的丰富多彩与光怪陆离。于是,他们主动运用西方全新的观点、主张、方法、技巧表达他们对都市的新感受和新体验。因此,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段落叠加、无标点写作等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被新感觉派作家充分使用。如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中关于华东饭店的描写就运用一字不改的段落重叠来直接表现都市生活的疯狂与堕落。
G. 为什么新感觉派 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新感觉派起源于日本,流行于中国,是都市小说的一部分
H. 什么是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当时,以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为首的几个青年作家,接受欧洲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张起了现代主义的旗帜。他们声称不愿再单纯地描写外部现实,而要力图把主观的感觉印象投注到客体中去,以新奇的感觉来创造由智力构成的“新现实”。鉴此,日本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称他们为“新感觉派”。在我国又把这种流派称作“心理分析小说派”,或现代派。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倾向的一种,其小说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社会都市生活的种种病态和畸形现象。 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在30年代步其后尘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既是世界性的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文学冲击的一种反馈,又是30年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空前激化的结果。是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夹在越来越剧烈的阶级斗争的夹板里,感到自己没有前途,他们像火烧房子里的老鼠,昏头昏脑,盲目乱窜;他们是吓坏了,可又仍然顽强地要把‘我’的尊严始终保持着”。他们既不满于旧的社会秩序,又寻求不到施展才华的归宿,陷入了苦闷、彷徨的困顿之中。为了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他们追求新的刺激,因而欣赏现代派小说的“新、奇、怪”的表现手法,这就为他们接受日本的新感觉派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过,他们并不像西欧的现代派那样,以一种与现实主义相对抗的形式出现于文坛,而是力图兼容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和积极实践者是刘呐鸥。他原名刘灿波,笔名洛生,台湾省台南县人。早年在日本东京青山学院攻读文学时,深受将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东方精神结合于一体的川端康成的影响。在日本应庆大学毕业后回国,曾先后创办“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出版了许多进步书刊。他自己也译介过进步的社会科学书籍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集。1928年9月,他创办《无轨列车》杂志,团结了一些刻意追求艺术形式创新的文学青年,初步显露了新感觉派的创作倾向。同年底,《无轨列车》被国民党查封后,他继续尝试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先后写出八篇小说,于1930年4月结集为《都市风景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写的短篇小说集。 1929年9月,施蛰存与刘呐鸥、戴望舒、徐霞村等集结在一起,创办《新文艺》月刊,继续张扬新感觉派的大旗、宣告了这个流派的诞生。施蛰存是这个流派成绩最为显著、影响最大的作家。他是杭州人,早年在中学教书时,著有现实主义小说《江干集》、《娟子姑娘》、《上元灯》等。1929年9月,在他创办的《新文艺》上,发表了《鸠摩罗什》,才正式涉笔于新感觉派小说创作。《新文艺》仅出版一年,就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又使新感觉派小说创作陷于困顿之中。1932年5月,施蛰存应上海现代书局之聘,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他又以此为园地,或发表国内文学青年的作品,或介绍国外的詹姆斯乔伊斯、福克纳、横光利一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从而使新感觉派的小说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在《现代》杂志造就的作家中,穆时英的小说创作对新感觉派的发展具有突进性意义。穆时英是浙江慈溪人,笔名伐扬,1929年开始写作。他最初发表的小说并没有新感觉派的味道。大约在1932年以后。他的作品突而转向新感觉派。他先后出版了《公墓》(1933)、《白金的女体塑像》(1934)等小说集,运用感觉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派手法,来表现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不仅开了“洋场文学”的先河,还使他获得了“中国感觉派圣手”的称号。 新感觉派的全盛时期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在刘呐鸥和穆时英弃“文”从政之后,施蛰存又于1935年2月离开《现代》杂志。到此,这个来去匆匆的文学流派则像彗星一样悄然而逝了。 新感觉派的这三位代表性作家的创作都起始于现实主义,后来才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他们的价值取向却不完全一样。刘呐鸥、穆时英更多地受到了日本的早期新感觉派的熏染,而且在汲取现代派的技巧的同时,也接受了现代派的文艺观,成了彻头彻尾的现代派。施蛰存则从日本新感觉派后期的新心理主义那里撷取了更多的精华。他是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并吸收现代派的技巧来丰富自己。因此,在他脱手《现代》之后,就以一种新的姿态回归到现实主义。尽管他们在创作道路和创作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流派。也构成了一些共同的创作特色。 首先 ,新感觉派的创作题材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并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剥削阶级男女的堕落与荒淫、寂寞与空虚,为开拓中国现代的“都市文学”建树了筚路蓝缕之功。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不仅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新感觉派小说集,也是最早出现的反映都市生活的小说集。作者以他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姘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他的《礼仪和卫生》依据弗洛依德的学说描写了一伙在“唯乐原则”支配下的青年男女放荡纵欲的生活。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所展示的生活领域更为广泛,也更进一步揭露了“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的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本质。其他代表作还有施蛰存的《鸥》和《薄暮的舞女》。 其次 ,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心理分析。他们提倡作家要“纯客观”地挖掘与表现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活动,以及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由某种客观事物引起的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相比之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则高于刘呐鸥和穆时英。施蛰存的病态小说,题材更为广阔,内容也更为丰富。他不仅以上海为主要场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而且还对上海市郊小城镇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扫描。最初的新感觉派小说把追求新奇的感觉当作创作的关键。到30年代初期,他们又接受新心理主义的影响,创作了一批以表现心理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刘呐鸥的《残留》采用主人公霞玲独白的形式来进行人物的心理剖析,在当时是别开生面的。穆时英的《南北极》、《白金的女体塑像》等小说都是将心理分析作为构成作品艺术形象体系的重要环节,丰富了刻画心理小说的表现手段。但真正把心理分析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的还是施蛰存。他的《梅雨之夕》、《春阳》、《药羹》等小说代表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最高水平。 再次 ,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小说技巧的创新。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都是起步于现实主义手法的。但是他们基于“在创作上独自去走一条新的路径”的想法,刻意移植和实验现代派的“新兴”技巧,有意识地把各种非现实主义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也是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他们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情节连续性和时序性,而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思想的需求为线索,来对情节和事件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一种节奏起伏多变,情节跌宕多姿的小说世界。复如施蛰存的《在巴黎大戏院》运用意识流动手法描绘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女友面前的种种猥琐、庸俗的意识流程,对展示主人公的心理纠葛、刻画变态人物都有一定的意义。心里塑造 新感觉派作家由于受到弗洛依德学说的影响,还十分热衷于刻画“双重人格”的心灵冲突和变态心理。根据弗洛依德学说,人的“本我”(本能)在受到“自我”(理智)和“超我”(道德)的制约的时候就会形成矛盾,构成二重或多重人格。如施蛰存的小说《将军的头》描写了花惊定将军奉命征讨吐蕃的故事。在出征途中,为严肃军纪,他处决了一个企图调戏民女的兵士。 可是他自己却为这一民女的美色所倾倒。后来在激战中,他忘记自己正置身于生死搏斗的战场,想到与那民女合欢的美事。此念一生,就被飞来的一刀砍掉了脑袋。可是这个没有脑袋的将军依然策马来到那个民女的身边。小说表现的是爱欲的“本我”与“超我”的军纪的冲突。这种由两种相背驰的力所构成的冲突,正是“双重人格”的典型表现。此外像刘呐鸥的小说《残留》写女主人公霞玲在丈夫刚刚亡故之后,一方面确实悲恸欲绝,思念异常,另一方面又在料理完丧事当晚,就挑逗一个男朋友来代替她的丈夫。还有施蛰存的《鸩摩罗什》里的那个内心里充满着宗教与性欲冲突的高僧;《石秀》里充满着友情与性欲冲突的石秀,都是“双重人格”在性爱方面的代表。在他们笔下的这种“双重人格”的描写,一般都是从作者的主观意念出发,缺乏生活的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奇橘地揭示了病态人物的变态心理,为新感觉派小说“开辟一条创作的新蹊径”。小说技巧 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小说技巧的创新。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都是起步于现实主义手法的。 新感觉派小说 但是他们基于“在创作上独自去走一条新的路径”的想法,刻意移植和实验现代派的“新兴”技巧,有意识地把各种非现实主义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个流派主张以纯粹的个人官能感觉作为基点,依靠直觉来把握事物的特征。他们往往借助于听觉、视觉,乃至幻觉的外化描写,创造出带有主观色彩的艺术世界。如《梅雨之夕》的“我”在迷蒙的雨雾里,撑着伞同一位妙龄女郎并肩而行时,仿佛觉得这位女郎是他当年“初恋的那个少女”;倏而又似乎发现他的妻在一家街店旁用“忧郁的眼光”盯视着他;继而又好像看到了日本画伯铃木春的《夜雨宫诣美人图》;后来又仿佛觉得他身边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不相干的女人”。作者所描写的这些错觉、幻觉是一种深层意识的极其复杂的变异反应,也是交织着情感的与理性的、悲的与喜的两极对立的心态扫描。而这种变异反应,对立心态正是基于“我”的内心深处的“爱”和“不得所爱”的复杂情绪的。小说主人公心理结构中的这种“爱”的和“不得所爱”的情感因素引发了心理幻觉、错觉,激发了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深刻性和缜密性的心理世界。再如《热情之骨》里写比也尔在理想的爱情破灭后,心情沮丧之时,“觉得天上的月亮也在笑他”;当嘈杂的汽笛声传来时,连门窗的“玻璃也在响应”。这种视觉与听觉交迭复合的通感现象,把比也尔当时的那种自怜、愤怒、失望、抑郁的混乱心绪客体化、对象化,使艺术描写增强了可感性,收到立体地表现生活的艺术效果。艺术手法 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也是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他们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情节连续性和时序性,而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思想的需求为线索,来对情节和事件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一种节奏起伏多变,情节跌宕多姿的小说世界。如《上海狐步舞》将上海这个半殖民地都市生活的各种图象,通过作者本人的意识流动来切割和连缀。一忽儿街头凶杀,一忽儿母子乱伦;一忽儿夜总会灯红酒绿, 新感觉派小说 一忽儿被迫出卖肉体……。这些时空交错、空间跳跃的场景片断,给人扑朔迷离、朦胧恍惚之感。这里,作者依据直觉来把握事物的现象,并把自己的主观感觉注入到客观描写中去,使客体描写的每组画面都洋溢着作者主观上的危机感与狂乱感,从而构成了现代部市畸形文明和病态社会的疯狂节奏与旋律。复如施蛰存的《在巴黎大戏院》运用意识流动手法描绘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女友面前的种种猥琐、庸俗的意识流程,对展示主人公的心理纠葛、刻画变态人物都有一定的意义。新感觉派小说创作总体倾向的一致性,构成了这个流派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但是,他们创作倾向上的一些严重弱点也导致了这个流派的解体。譬如,他们忽视内容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新求奇,使其小说的审美理想与生活理想,同群众的民族心理、欣赏趣味产生了相当的距离;同时,技巧的新、奇、怪并不能掩盖生活内容的空虚,反而使一些“新兴”的技巧失去了富有创造性的魅力。这种难以克服的矛盾,使他们陷入了严重的创作危机,于是这个流派在困境中只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I.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
新感觉派的这三位代表性作家的创作都起始于现实主义,后来才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他们的价值取向却不完全一样。刘呐鸥、穆时英更多地受到了日本的早期新感觉派的熏染,而且在汲取现代派的技巧的同时,也接受了现代派的文艺观,成了彻头彻尾的现代派。施蛰存则从日本新感觉派后期的新心理主义那里撷取了更多的精华。他是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并吸收现代派的技巧来丰富自己。因此,在他脱手《现代》之后,就以一种新的姿态回归到现实主义。尽管他们在创作道路和创作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流派。也构成了一些共同的创作特色。
首先,新感觉派的创作题材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并通过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剥削阶级男女的堕落与荒淫、寂寞与空虚,为开拓中国现代的“都市文学”建树了筚路蓝缕之功。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不仅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新感觉派小说集,也是最早出现的反映都市生活的小说集。作者以他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姘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他的《礼仪和卫生》依据弗洛依德的学说描写了一伙在“唯乐原则”支配下的青年男女放荡纵欲的生活。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所展示的生活领域更为广泛,也更进一步揭露了“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的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本质。其他代表作还有施蛰存的《鸥》和《薄暮的舞女》。
其次,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心理分析。他们提倡作家要“纯客观”地挖掘与表现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活动,以及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由某种客观事物引起的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相比之下,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则高于刘呐鸥和穆时英。施蛰存的病态小说,题材更为广阔,内容也更为丰富。他不仅以上海为主要场景反映大都市的病态生活,而且还对上海市郊小城镇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扫描。最初的新感觉派小说把追求新奇的感觉当作创作的关键。到30年代初期,他们又接受新心理主义的影响,创作了一批以表现心理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刘呐鸥的《残留》采用主人公霞玲独白的形式来进行人物的心理剖析,在当时是别开生面的。穆时英的《南北极》、《白金的女体塑像》等小说都是将心理分析作为构成作品艺术形象体系的重要环节,丰富了刻画心理小说的表现手段。但真正把心理分析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的还是施蛰存。他的《梅雨之夕》、《春阳》、《药羹》等小说代表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最高水平。
再次,新感觉派十分注重小说技巧的创新。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都是起步于现实主义手法的。但是他们基于“在创作上独自去走一条新的路径”的想法,刻意移植和实验现代派的“新兴”技巧,有意识地把各种非现实主义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J.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新鲜作品的郭沫若的什么,冰心的什么等
1、《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2、《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4、创造社 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5、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6、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体及文学现象
7、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8、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9、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10、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11、新感觉派小说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12、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3、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14、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