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人公个性分析论文
⑴ 如何写分析小说中重要人物形象的三千字论文,有什么步骤,有什么要点,请不要全部复制粘贴谢谢
《青春之歌》3000字,不困难。
如果是文学专业的,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是经常要写的。在《红楼梦》里即使是仅出场几次的人物,如果你认真研究,作为8000的毕业论文也不是问题的。更何况是林道静这个主人翁形象。
要写文学论文,首先你要把整本书读完,并且可以尝试一边看时一边记下自己脑袋中突然冒出的一些关于人物的想法,这些东西也行在你开始写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其次,看完原著,了解了事情经过、人物、背景、关系等,你需要通过看有关这本书或这个人相关的文学评论,看下人家是怎么评论她的,并且要把一些有意义的评价记下来,这个在你写作的引文出处那里会用到。看别人的评论,对你深刻认识这本书和这个人有很大用处。从你问题中,大概猜测你应该是首次写这方面的论文,那么你更要看别人的评论了,因为你的论点不可能不需要别人的论点作为辅证,而且林道静这个人物形象还是个经典的形象,早已被很多人研究透彻了,如果你能从中有自己的新 的想法很好,但如果没有,那看过别人各式各样的评价,自己总结概括也好,但至少里面要有些东西是自己的。
最好,除了书籍,你也可以通过电影了解,这本书似乎是有电影版的,因为太经典了。在人物分析中,除了单单对人物做透彻分析,你可以试着用比较方法,可以是同一部作品里的人物作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品但有某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处的人物作比较,这样你就不用怕你的字数不够或是内容太过简单、浅显了。
习惯了,以后写的时候就懂了,多去图书馆对你写作有好处的。
⑵ 古代小说人物形象分析1500字论文
内容摘要:王熙凤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凤不但有着美丽的容貌,还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机深重、阴险歹毒,成为女性世界中一只杰出的“凤凰”。本文从王熙凤的侧面描写反映出封建贵族的罪恶本质,以及封建家族走向灭亡必然趋势的命运。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7076084.htm
关键词:王熙凤 能力才干 阴险歹毒
随着社会的变化,不同时代对王熙凤的理解与评价各有差异。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描述代表着时代性,基于经济市场下背景分析王熙凤的处事风格及人物性格。对王熙凤为人处世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必须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分析人物真实的性格特征,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容貌风华,恍若神妃
王熙凤人物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一语未了,只听到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其装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作者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外表,把王熙凤塑造成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风采,使她在众多美女的贾府突显而出。
笔者除了直接描述外,还从侧面衬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笔者一方面突出了王熙凤的心机和手段,另一方面显现出王熙凤的光彩照人。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王熙凤伶牙俐齿的口才也让读者印象深刻。从她开口的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从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一石三鸟”。应了周瑞家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
“刘姥姥进荣国府”这回,王熙凤超常的巧言善辩才能及处事的应变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刘姥姥在诉说家道艰难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刘姥姥:“不过借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王熙凤尽量的贬低自己,目的是在自身利益不损失的同时,又不至于得罪刘姥姥。简短的几句话王熙凤的表现既让刘姥姥不失颜面,又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了她异于常人的语言才能。
三、心思细腻,善于心计
在人际关系繁中复杂的家族中,处处都需要防备外人的算计,捍卫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一边对“老祖宗”奉承巴结、极力讨好,一边对王夫人甜言蜜语,对周围平辈也极力拉拢关系,对待下人打压收买,对触及自身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在小月不能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委托贾探春代为管理。当王熙凤得知探春能力后,对贾府平辈赞美了一番。从中看出她缜密的心思,平时留心观察身边每一个人,在熟知每个人弱点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对付他们。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上,王熙凤在得知此事后,马上讯问家童打听尤二姐住处。巧言令色的将尤二姐骗入贾府,指使家奴到官府去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在贾母面前假装好人,瞒骗贾琏,将尤二姐逼死。整个过程,将她善于心计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王熙凤自幼充当男孩子教养,行事风格与那些闺阁女子自然不同。在刘姥姥进荣国府时,听说熙凤管理贾家,就对她称赞有加。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看出她雷厉风行的作风。
笔者在表现雷厉风行时,也体现出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以不出面,但她极力主动请缨去宁国府帮忙。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退守备家的定礼,熙凤本不想管,可被老尼的话相激,便发起了兴致。从中不难感受到她喜欢卖弄的性格。
五、两面三刀,阴险歹毒
贾瑞起色心时,熙凤本就十分痛恨,却满脸微笑,还以语言相挑逗。对尤二姐的巧言令色,博取尤二姐的同情,让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跟随她进入大观园。另外,熙凤指使家奴到官府告状,大闹宁国府后,说此事只用五百两银子平复。在尤二姐面前,又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叫丫鬟欺侮尤二姐,并不断咒骂二姐,使二姐最后被逼死。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熙凤与官府勾结使得张家女儿、守备儿子同时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又用借刀杀人将尤二姐活活逼死;因为贾瑞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贾瑞“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让人不寒而栗。
作品中,作者一面通过对人物形象美丽、泼辣、伶俐、歹毒的描写,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呼吁提高女性地位;另一面又表现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厌恶之极,揭露并鞭挞了封建时期的主子的罪恶本质。单从作者给王熙凤判词中,不难看出笔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⑶ 求一篇小说鉴赏方面的论文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很多的,不仅数量,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诗、词、曲、歌谣、谚语、赞、诔、偈语、辞赋、联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足以反映出作者曹雪芹的非凡才能,和他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这些诗词曲赋协助全书成功地描绘了当时复杂的生活现象,甚至可以说是那点睛的一笔。
和其他小说不一样,《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全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第一次跳过它们不读会有所缺失的原因。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十二钗册子的判词和曲子,如果象我一样读的不仔细或者干脆跳过,那么全书预见人物命运结局的关键一笔也就被忽略了。而这对理解全书的很多情节都会造成影响,比如说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诸多的有寓意的灯谜词曲,可能就无法理解,进而也就不会明白这一回题目的意思了。在后面章节中几次结社吟诗作对的作品里,同样也有很多的对于人物命运的暗示,对于全面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诗词曲赋对于刻画人物的形象同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观园里众多儿女们的作品,可以说是“诗如其人”地反映出了各人的个性、修养、心境。虽然对于诗词的意境我不能完全体会,但作者借宝玉之口也说出了同样的意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中,黛玉所作的《桃花行》,宝玉一看就知道出自谁手,即便是宝琴诳他,他也不信,还说道“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却也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观园里几次吟诗联对,各人的精妙之句无不反映出了每个人的个性: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黛玉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都能让我们从中窥见她们的为人行事以及身世经历;贾环所制的谜语、薛蟠所说的酒令,虽然就其本身而言高明不到哪里,但是对于人物的模拟却可说是恰到好处。
《红楼梦》是一部记录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巨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丰富多彩的诗词曲赋也如实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应景赋诗、制灯谜、行酒令、结社做诗,都是清代文人间聚会时流行的风俗,书中描绘的这一切都能在当时的社会上找到对应的影子。比如说有名的“乾隆遗风”,就和元妃省亲时命令众姐妹为大观园诸景赋诗有几分相似,这种习俗甚至流传到了今天,迁客骚人触景生情也是会留下一点点文墨作为纪念的。
虽然《红楼梦》本身不是一本讥世讽俗的小说,这一点和《儒林外史》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曹雪芹还是在诗词中流露出了一点点的“伤世骂时”之情。给我留下比较深印象的是薛宝钗的《螃蟹咏》之中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连作者都借书中众人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还有就是《芙蓉女儿诔》之中引用的诸多典故,不乏古时候政治上遭难的人物,用在一篇给晴雯的悼词中,不能不说是作者别有深意。
读了书中所有的诗词曲赋,还是最喜欢甄士隐解说的《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注很形象地勾画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内各政治集团、家族之间,为权势利欲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脸孔,以及他们兴衰荣辱迅速转换的历史图景。短短数百字,却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政治风云的动荡、人世间的冷暖炎凉描摹得入木,实在是精辟至极。我们现在虽然无法切身体会到当时的情形,但是读过这首注之后,也能很清楚地想象到封建末世那一幅幅讽刺的场景,这首注对于今天同样有很大的警醒意义。当然,置于全书之中,这首注也有着预示人物命运的意味了。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读《红楼梦》,就不能不读其中的诗词曲赋,不能不去理解其中的诗词曲赋,这也是这本伟大小说的一个特殊现象,一个特别的成就。
⑷ 小说人物形象的点评论文
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
“不通世务”回“伯读文章”是贾宝答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⑸ 求一篇议论文“怎样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范进中举》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实际也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
⑹ 评价小说中的某一人物,写成论文形式,如何写
可以说人物的某一特征,论点就是这个人物的某一个特性特征,论据就是小说内容,论证就是你结合小说内容及你自己的分析。
⑺ 关于张无忌人物形象分析的论文题目
金庸小说中张无忌形象分析(转载)2022-12-07 18:55【内容摘要】金庸小说所涉及的思想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九流三教,几乎包罗一切,而在文学方面 ,则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小曲应有尽有,而且都十分妥贴得体。①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儒、墨、佛、道来分析张无忌的个性特征。张无忌作为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倚天屠能记》的主人公。在金庸小说所创作的众多主人公中,他是一个比较独特、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没有郭靖的诚朴质实,杨过的深情狂放,也没有萧峰的邻袖魄力,更没有朱元璋的机诈权谋。在《倚天屠能记》中他最鲜明的性格特色是“博爱”,作家赋予他的本性也就是“博爱”二字。爱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话题,也是作家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所要宣扬的主题。几千年前的先贤圣哲思想几乎都提到了这个“爱”字。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利万物思想等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个“爱”字。
张无忌出生在远离尘世烟火的极北冰火岛上,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啼哭,就治好了谢逊多年来形成的“失心症”。也就是从这一声啼哭开始,张无忌爱的天使形象就开始定型。自此,他便带着宽容、侠义和智慧挥动着“爱”的翅膀到处撒播善的种子,到处化解那些无休无止的仇恨。
博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古希腊诗人萨福说:“有人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骑兵、步兵和舰队,在我看来最好的东西是心中的爱。②”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人“心中的爱”。人所构想的理想人性是仁爱,是善,因而人性的根本应当是爱。3张无忌从小生活在远离人世的极北冰火岛上,在父母及义父三人爱的卵翼下长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命题④”。这种至善至美的环境,形成了他日后宽广的胸襟和博爱的情怀。
早在二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就提出了“仁”的观点。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次序的差等之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中点,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在儒家看来,仁爱的首要条件,便是有孝心。我国漫长的封建皇朝历来以“孝”治天下。“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一直到现代。中国古代素来就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冰火岛上谢逊以横刀自刎逼迫张翠山一家离开,小无忌竟然也以横刀抹脖子来请求谢逊一起离开那个生活了十年的小岛;蝴蝶谷中胡青牛夫妇于他有师徒之实,他在去昆仑山途中葬好二人的尸首,日后成为明教教主以后,更在蝴蝶谷中举行抗元誓师大会,以报二位先师之恩;在迎接谢逊回归中土以后,更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救义父脱离虎口;濠州成婚之日,见到赵敏手中拿到谢逊的一缕头发,便终止了拜堂的礼节。武当五侠对他恩重如山,他始终铭记在心。虽然曾受到他们的误会,可也一直以尊亲之礼对待众位师伯叔。至于兄弟之爱,主要体现在张无忌对待他大师伯宋远桥的儿子宋青书的一系列事件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一直有“父慈子孝,兄宽弟忍”的玉律。宋大侠的武功才貌在江湖上素有威名,可是谈到胸襟却实在是有点狭窄。光明顶上因妒忌周芷若对张无忌的喜爱之意,竟招招要致受重伤的张无忌于死地。屠师大会上,宋青书受了重伤,危在旦夕,张无忌明知他作恶多端:如偷窥峨眉女弟子卧室、弑师叔、投丐帮等等。明知武当山门规多半容他不得,可他还是尽力出手相救。张无忌的这种爱心不仅仅反应在以父母兄弟之爱为中心的儒家“仁爱”观点上,他的爱更宽、更广,是一种无差别、尊卑的泛爱。
张无忌的这种泛爱个性,最符合墨子所提的“兼爱”。《韩非子·显学》篇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⑥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墨子是孔子的徒弟,后“背叛”师门,自立门户,创立墨子。可以说,墨家学说乃是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因此,二者必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墨子提倡“兼相爱”就是无差别的爱社会上所有人。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仁”的改造。“兼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⑦蝴蝶谷中学医的日子里,被金花婆婆打伤的武林人士中有好些是在武当山上逼死了无忌双亲的仇敌,可是张无忌还是想方设法医好了他们。昆仑山山谷中一只小猿腿受伤了,他也医好了那只动物。后来更因治疗受伤的大白猿而得到了《九阳真经》,治好了身上的寒毒。从这里可以看出,张无忌的仁心仁术不仅普及到了仇敌身上,更惠及到了动物身上。万安寺大火,张无忌不仅用“乾坤大挪移”神功成功拯救了六大门派众多高手,还接下了幼年时为逼迫他说出谢逊下落而给了他一记“玄冥神掌”,使他承受多年痛苦煎熬的鹿杖客。这种拯救私人、宗派之仇敌的行为则有点近似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所载:“要爱你们的仇敌,不要与恶人作对。⑧”的基督教教义。孙中山《民族主义》也曾提到:“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⑨墨子所讲的“兼爱”不仅反应在爱的思想的横向广度上,也反映在时空观上的纵深度上。《墨子·大取》里说到:“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⑩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是两家的思想核心。道家的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也曾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1”这种“水善利万物不争”的思想,几乎可以等同于墨家的“兼爱”。佛家“普渡众生”的行佛宗旨也近于“博爱”的含义。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12正因为冰火岛的环境形成了张无忌“至善”的人格,所以小小年纪的他会不顾及自身生命危在旦夕,而一心只想学到《九阳真经》上的武功为俞岱岩治病。蝴蝶谷中为了早点冶好常遇春所中的“截心掌”,慌不择路的在各类药 学书籍上寻找治病的良方。送杨不悔去昆仑山途中,也是多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使不悔妹子安然无恙。
宽容——宽宏大量、饶恕一切
张无忌的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甚至根本忘了)别人的缺点。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没有宽广的胸襟,容纳万物的心海,怎么可能体现“博爱”的伟大?张无忌能够在群雄的拥护之下,当上天下第一大教派明教的教主,最主要的原因乃是他的宽容心态。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光明顶之战中明教几百年来的基业将灰飞烟灭;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六大门派的英豪将会尽数葬身在万安寺的熊熊大火之中;不但明教多年分裂的局面不能结束,而且抗元的大业也可能会油尽灯枯。张无忌一踏上武当山,父母亲就在各派的威逼下自刎。临死时母亲吩咐他要为父亲报仇,后来俞莲舟也要他好好活下去,好替父母亲报仇。无忌叫道:“我不要报仇,我不要报仇!我要爹爹妈妈活转过来。二伯,咱们饶了那许多坏人恶人,大家想法子救活爹爹妈妈。”14长大成人之后,张无忌接掌明教。在离万安寺不远的小酒店中他和赵敏谈到了世间的恩怨情仇。在谈到:谁是害死他父母亲的真凶的时候?他对那些害死他父母亲的直接真凶都一一进行了否定。甚至对一切罪魁祸首的制造者——成昆(光明顶上成昆假死,当时他并不知情),他也盼望他别死。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百善孝当先”。如果父母之仇都不能报,那定是不孝之徒。所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在所有武侠小说创作的主人公中能够做到像张无忌这样不计杀害双亲之仇的人物恐怕很少。昆仑山中何太冲家,张无忌明知道在武当山上何氏夫妇也曾威逼双亲,可是他天性不记仇,依然答应给五姑治病。
昆仑山中坠落到雪地的草堆上以后,张无忌遇到殷离。尽管此女因练千蛛万毒手,以致容貌丑陋,可是张无忌还是爱上了她。这种爱更多的是一种感激。因为殷离在他双腿受伤之后,悉心照顾他,像他这种只记得感恩的人,是不会去伤害任何一个人的。光明顶上周芷若于他有指点易数方位之功,汉水舟中有喂饭之德。这些事情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久久不曾忘却。光明顶上刺中他的那一剑,他也感谢芷若姑娘没有刺中心脏,还找各种理由为她开脱。至于摧毁倚天剑、屠能刀,盗取《九阴真经》及《武穆遗书》,张无忌也找到了可以原谅她的理由。光明顶隧道之中,在小昭帮助下他学到了“乾坤大挪移”神功。在他当上教主之后,小昭也常随左右,端茶送水,毫无怨言。小昭对他的爱是只求付出的爱,后来更为了拯救大伙而当圣女教主。虽然他在光明顶的使命乃是盗取“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可是她也只记住那一十九处难懂的地方。所以金庸在《倚天屠能记》后记中也提到四女之中,他最爱小昭,并且还提到了张无忌可能还会去波斯找她。赵敏是皇朝势力的代表,她与张无忌所代表的明教,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派敌对势力。爱上张无忌之前,她可是作恶多端。万安寺中囚禁六大门派;围攻少林,嫁祸明教;武当山上设计打伤张三丰;用假药蒙骗张无忌等等。此女城府之深,心机之密,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可当她爱上张无忌后,宁愿抛弃荣华富贵、父兄之情,也要与张无忌在一起着实令人感动。灵蛇岛上不顾自己性命,援助张无忌,这种奋不顾身的行为,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更别说后来多次为张无忌出谋划策,救人于危难之中。这也难怪,张无忌自己都说:自己真正爱的人是赵敏。
这四女之中到底哪个才是张无忌的最爱?书中最后也说了:“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想到后来,把别人的缺点都想成了好处。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15这种宽恕的心态,注定了他无法对四女的感情作出选择。
侠义——为善除恶、惟光明故
张无忌的性格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对于这个“侠”字,却发挥得很充分。“侠”是并非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事,所谓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士是不顾一切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16 “义”作为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历来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故事一直受到人们的美评,历来侠义英雄也总是受到人们的敬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夫妇义守襄阳,城破之日以身殉国,这种英勇就义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张翠山夫妇自刎武当山,也不肯透露义兄的下落,这等取义精神历来是值得推崇和赞扬的。“侠义”二字,一直是张无忌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武当山上赵敏愿意给张无忌“黑玉断续膏”和“七虫七花膏”的解药,可是要求他为她做三件事。张无忌回应到:只要不违背侠义之道,那么无论多大的事情,他都将会全力以赴。他小时候宁受“玄冥神掌”,也不肯说出谢逊的所在,也是对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后来昆仑山中误入朱长龄设计的陷阱,乃是被朱长龄的假“仁”假“义”所蒙蔽;灵蛇岛上也因陈友谅的假“义”之辞,而差点对这个野心家刮目相看。这两件事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义”字在张无忌心中的份量。少林三僧与青海派八大武林高手相斗之时,他本可以趁此良机,取下三僧的性命,可是他不愿乘人之危。反过来竟然相助三僧,使“金刚伏魔圈”又恢复了原状。此种高义和大德,少林三僧也大受感动。《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 17墨子所提出的“义”就是有利于他人。张无忌千里迢迢将杨不悔送到杨逍手中,杨逍想对他有所报答,可他没有索求半点利益。昆仑山山谷之中迷路以后,遇到一只中箭的小猴,不巧遭群犬围攻。其时,只要将怀中猴儿掷出,便可自救。但他自幼受父亲教诲,事事当以侠义为重,虽对一头野兽也不肯相负,纵身跃过群犬头顶,迈步急奔。18即使对一只小猴,尚不辜负了“侠义”二字。我们对他甘受灭绝师太三掌,而救锐金旗教众。光明顶上倾力解除六大门派之围而救全体明教教徒之义举就不难理解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就提出了侠的标准:“侠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全然不顾自己的私利。要求墨家弟子竭尽全力的扶危救国,为人解难,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同时墨子还强调救世的动机要纯一,只能为他人的利益而着想,若存有私心,沽名钓誉,那就与强盗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了。墨子的这一任的精神逐渐成为后世侠客行侠仗义的行为准则,侠的精神就是‘义’。在古代,任侠也被称为‘义’士。”19范遥向赵敏辞别之时,赵敏问张无忌:“你有何本事,能使手下个个对你这般死心塌地?”张无忌道:“我们是为国为民,为仁侠,为义气,范右使和我素不相识,可是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情若骨肉,只是不枉了兄弟间这个‘义’字。”20正因为这个“义”字,谢逊宁可违背波斯明教的教规,也不肯杀害紫衫龙王。尽管这位波斯美女曾多次设计陷害谢逊,可他还是全力维护她的安全,深恐于她不义;正因为这个“义”字,五散人及五行旗在闻知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后,便迅速增援明教总坛。尽管当时光明左使杨逍与他们素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可他们还是不惜生命危险而上光明顶。白眉鹰王在离开明教以后,独立天鹰教,在得到总部的飞鸽传书以后,也是马不停蹄的火速赶回明教总坛。光明顶上眼看明教即将化为一场灰烬,他明知自己一木难支,也有可以下山的理由,可他还是誓与明教共存亡。明教那么多的能人异士心甘情愿的推举张无忌登上教主大座,恐怕也离不开这个“义”字。
智慧——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就创作了郭靖这一傻得有点可爱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形象。郭靖的傻似乎带了点天性,只是后天环境的培养改变了这种局面。张无忌给人印象中的傻,却是因为出于 “善良”的缘故。初次踏上中土,说出义父没死的事,那也是他年纪幼小,不懂江湖间的人心险恶。
“智”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讲究权变求通。张无忌在蝴蝶谷中多次激将胡青牛让他给出治疗常遇春的药方,虽然失败,可也运用自己的智慧学会了大量的医学知识。昆仑山中为给五姑治病,抓获金银血蛇的方法也甚是高明。为了弄清五姑中毒的病源,一直暗中察看,终于找到了发病的源头。途经凤阳府的时候,遭遇中山狼简捷、薛公远等人,便以毒菌投入汤中,终于得以脱离虎口。光明顶上与空性大师相战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战胜空性大师之后,又对空性的龙爪手赞不绝口,态度也相当谦恭,所以很快化解了明教与少林的恩怨。正因为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克己之私仇,机智求安,才制止了那场即将爆发的大屠杀。张无忌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救死扶伤,克己复礼这些行为上,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抓住良机,终成大业。
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是道家学说的基本思想。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适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1张无忌在修练武功的时候,始终都是抱着这种“无为”的心态,终于业有所成。如在练习《九阳真经》第四卷时:“书末虽说尚有一个大关,方始大功告成,但这大关十分难通,他无人指点,不知如何方能通过,试了几日无功,也就置之度外。”22修习“乾坤大挪移”时遇到一十九句未能照练。小昭要他体息一会儿养足精神,把它都练好了。但张无忌却回应到:“‘日盈昃,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我怎可贪心无厌足、贪多务得?” 23正是这种懂得舍弃的智慧,才使他未至走火入魔,得到了上乘的武功精要,这更强化了他日后治病救人的功力。
张无忌后来在朱元璋略施小计的情况下轻易让出教主之位。这也是他深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的要求。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4”他一直以来就不愿当教主,也深知自己没有统率群雄的能力,当上教主之后,张无忌也并没有在明教抗元的大业中发挥多大作用。他更多的是作为一名精神领袖,在明教中起着团结稳定的作用。所以卸去教主这一重任完全是意料之中之事,而且更符合他的本性。
张无忌在明教群豪的要求之下,为挽救明教教众不得已而登上教主之位。在担任教主这一重任期间,他对明教的管理可谓深得墨家智慧之妙。墨子说:“运用智慧的人,一般很难知道她的功劳,爱耍小聪明的人,反倒为世人所知。真正聪明者,是个大智若愚的人,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却爱耍些小把戏,哗众取宠,成了世人的笑料。真正聪明的人,是使自己不聪明。”25所以张无忌在安排教中大小事物时,基本都是采纳自杨逍、彭莹玉等人的计谋。四女同舟开始,张无忌所做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赵敏的点拔。道家的思想:“功成身退,天之道也26”所以张无忌不会跟朱元璋争教主之位,也不会做“明王”。在墨家看来,也许放弃这一切就是最大的智慧。
儒、墨、道等诸子百家思想源出于《周易》。在金庸创作的《倚天屠能记》中,他们在“博爱”二字上殊途同归。通过张无忌一生的成长过程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金庸的武侠小说自从面世以来,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五湖四海,蔚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这种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作者天才式的叙事能力和构思能力,更主要的是书中所体现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二千多年的文化同他妙趣横生的白话文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必将长久的屹立在我国悠久的文化长廊之中。金庸的小说也将成为现代文学史宝贵的财富。
〔注释〕:
1冯其庸:《读金庸的小说》,见金庸《金庸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22年版,第362页。
23杜丽燕著:《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华夏出版社2022年版,总序第2页。
4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201~204页。
5秦榆编著:《墨子学院》,中国长安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67同5,第17~18页。
8马太福音:ke..com/view/335936.htm。
9同5,第7页。
10同5,第70页。
11《道德经》老子著:韩宏伟 何宏 注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第18页。
12胡卫红编著:《听南怀瑾大师讲经 感悟篇》,新华出版社2022年版,第178页。
13金庸:《倚天屠能记 肆》,广州、花城出版社2022年版,第1433页。
14金庸:《倚天屠能记 壹》,广州、花城出版社2022年版 ,第336页。
15同13,第1430页。
16同13,第1434页。
17同5,第68页。
18金庸:《倚天屠能记 贰》,广州、花城出版社2022年版 ,第485页。
19同5,第67页。
20金庸:《倚天屠能记 叁》,广州、花城出版社2022年版 ,第952页。
21同11,第4页。
22同18,第535页。
23同18,第677页。
24同11,第74页。
25同5,第109页。
26同11,第20页。
【参考文献】
刘刚.《金庸的江湖——和金大侠一起旅游》.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22
金庸.《金庸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22
王坤、潘智彪主编.《文学研究与学术规范》.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
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单纯主编.《国际儒学研究》.九州出版社,2022
东篱子解译.《〈论语〉新得》.中国华侨出版社,2022
⑻ 关于余华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论文引言怎么写
关于余华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论确
这个还肯定了解更多好
⑼ 如何以论文形式分析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 视角独到,以小建大 2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 心灵刻画,入木三分 4 情节安排,匠心独运 5 环境描写,烘云托月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小说与作文一样,也注重描写和选材。一部好的小说就总能让人身临其境,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以上说的是传统小说的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