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小说主人公薛
『壹』 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王小波,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好多年前,王小波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
王小波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王小波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忽然之间,王小波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王小波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王小波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1)王小波小说主人公薛扩展阅读:
“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初二年级语文书:30岁做事和于礼。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公元2022年,"立意"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人生才有意义。
『贰』 王小波的生平还有他是怎么死的
因心脏病突发辞世。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一突变对王小波是个很大的打击。
1958年,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1968年,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
1984年,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8年,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95年5月,王小波的小说《未来世界》获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7月,《未来世界》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上夫妻永别。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45岁。
(2)王小波小说主人公薛扩展阅读:
王小波代表作品介绍: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2、《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品系列“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
《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22》和《2022》四部分组成。《未来世界》、 《白银时代》、 《2022》和《2022》,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
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其行动内容都是写作、画画这种抽象而静态的行为,但它们却衍生出一种根本的戏剧性——主人公想象和创作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允许”之间永远的冲突。
3、《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
《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既有迷宫式的格局,也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小说幽默有趣,又不失理性,通过隐喻性的故事和场景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神话和政治神话。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王小波
『叁』 王小波有哪些长篇小说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黄金时代》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三部分。68年, 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
2、《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品系列“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22》和《2022》四部分组成。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
3、《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这三篇 故事均取材于唐传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4、《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是王小波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小说,由于当时王小波尚未被大众发现,这本小说由他个人自费出版,仅印刷1000册,后一直无单行本出版。
5、《爱你就像爱生命》
收录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夫妇俩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王小波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个人魅力,再现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思想与生活。
『肆』 为什么王小波的主人公都叫王二
这是王小波先生对这个世道的一种看法,二就是二,他代表着先生的处世态度,“我承认自己二,你还有何话说?“当然也不难看出,主人公做的事也是一个二的人才做得出来的。
『伍』 王小波的小说中有那部的主人公是“王二”
现实题材小说《黄金时代》的主人公都是王二
历史狂想主义小说《青铜版时代》中虽有王二,但不是权主角,或为回忆者或为观察者或为写作者
反面乌托邦小说《白银时代》中也有一个王二,但不是作者王小波的化身,而是作为“我”的舅舅出现。
『陆』 王小波的那部作品最好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他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他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对一切霸道的、不讲理的、教条主义的东西。
他给叙事文学带来生动和智慧的革新,而那种健康、诚实、勇敢的精神在轻风般自在穿行的想象力当中燃烧着、闪耀着,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抗拒那样的魅力:唾弃庸常、虚假、病变的生活,转而相信并创造自然而不乏幽默的欢乐。
我不敢说,小波看重文学超过世上的一切,但我敢说,尽管他嘲讽过许多事情,但他嘲讽的锋芒从未对准过文学本身。
寓言是理解小波的钥匙,当然,也将是他的误解之源。不过我并不知道,对一个诚实、心性和悟性极高的写作者来说,别人的理解或误解到底有没有用。
劳伦斯将性的负面变为正值,公然提出性就是美,并将男女主人公的性关系,以浪漫的诗意来表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则在对以往道貌岸然的反讽中,将性价值中立化。
『柒』 介绍一下王小波的作品
1、《沉默的大多数》
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2、《黄金时代》
小说1982年开始酝酿,历经十年,修改多遍方告完成。1991年,该书获第13届《联合报》中篇小说奖,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并在台湾出版。
在大陆,该书长期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1997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黄金时代》与《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四篇小说一起收入小说集《黄金时代》。
3、《我的精神家园》
一九九七年六月,王小波逝世两个月后,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出版。这是第一版的封面。相比于2022版出版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来说,这一版本没有纪念文章,只收有王自己的文字。
当时这本书,和九七年五月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一起上架,十月又出版了《沉默的大多数》。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王小波。可惜,那时他已辞世,只留下书店里满架的王小波,像一场喧哗无声的葬礼。
4、《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既有迷宫式的格局,也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小说幽默有趣,又不失理性,通过隐喻性的故事和场景颠覆了传统的道德神话和政治神话。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5、《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22》和《2022》四部分组成。《未来世界》、 《白银时代》、 《2022》和《2022》,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
其行动内容都是写作、画画这种抽象而静态的行为,但它们却衍生出一种根本的戏剧性——主人公想象和创作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允许”之间永远的冲突。
『捌』 王小波的作品《青铜时代》书名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另外两部时代作品他是想表达什么
王小波作品《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三部曲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说,代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关怀和理解,代表了他渴求达到的艺术水准。
一、《黄金时代》:
《时代三部曲》之一,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
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洁。
(8)王小波小说主人公薛扩展阅读
一、《黄金时代》创作背景:
1968年, 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
1982年三十岁大学毕业后,王小波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说的写作背景。这个时期王小波开始写作《黄金时代》。
1986年王小波获硕士学位,他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
二、《白银时代》创作背景:
1992年,王小波辞去教职成为自由撰稿人,在此后的五年中,他完成了“时代三部曲”,《白银时代》完成于1996年秋季。
三、《青铜时代》创作背景: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三个故事均取材于唐传奇。《寻找无双》故事源自唐代薛调的《无双传》,《红拂夜奔》取材自唐传奇《虬髯公客传》,《万寿寺》取材自唐传奇《红线》。
『玖』 如何理解王小波小说《万寿寺》
《万寿寺》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青铜时代》中。
该作讲述主人公薛篙是位浪漫而落魄的骑士,他远离长安,到湘西建立属于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凤凰寨。
作品主题
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中拒斥道德训诫,向虚伪做作的礼教与平庸鄙俗的世风投去轻蔑的眼神。小说中动辄便以道德训诫律己律人的人物均遭到他辛辣的讽刺,如最初的手稿中的薛篙、老妓女、塔中的老虔婆等人。若具体说来,王小波反道德论的唯关主义创作意识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裸体的崇尚,二是对性的高扬。
小说中的主人公王二和薛篙都追求个性、热爱自由,都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观进行生活,他们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在现实而前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在主人公的身上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精神追求。
艺术特色
《万寿寺》的叙事结构纷繁复杂,但其情节线索可以概括为王二出院后试图恢复记忆、找寻自我的过程。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借助自己的手稿找寻精神自我,在真实生活中通过提示寻回现实记忆。很明显,《万寿寺》中讲述的“我”出院后的生活为故事事件,生成于第一叙事中;“我”在手稿中讲述的是元故事事件,生成于第二叙事中中。按照在手稿中出现的时问先后,这四个元故事事件分别为:A、失去记忆之前写的关于薛松和红线在湘西的故事;B、出院以后恢复记忆过程中改写的薛松和红线在湘西的故事;C、出院后恢复记忆过程中写的薛松在长安里的故事;D、出院后恢复记忆过程中写的长安城中“我”的故事。这四个元故事事件是文本的主要表现对象,每个元故事事件都有一个主要的线索,后从中蔓生出许多枝权:或是将情节开头解构成多个“开始”,或是将一个功能解构为多种原因和多种可能性,或是取消叙事时问、只描述场景式的想象。
《万寿寺》不以线性的时间为核心背景来填充情节,而是以叙述者的思维和意识为核心来定义和关照时间。时间被内化为若有若无的要素融入到“我”的意识流动中,以心理时间取代线性时间,整体上表现出空间化。
“我”的故事发生在当代,薛篙的故事发生在晚唐时期,作者并不是对这两个叙述单元作边界清晰的独立呈现,而是在古今(薛篙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外叙述层和内叙述层之间、想象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时而是王二,时而是薛篙、红线或妓女。除了暗示读者第一叙事中故事的时问幅度为一周以及出院后第一天的时问可以再现之外,文本中其他地方的时间(如简单的“早上”“中午”“傍晚”)都很难定位,仿佛只是不同时间矢向中的任意一点;而古今的自由对话则将历史内化为一种共时性的结构因素,时间的线性矢量被打乱。
『拾』 如何理解王小波的小说
王小波的性描写极其自然,甚至有趣。根据王小波的阐述,吃饭喝水和性交,都是天赋人权的范畴,所以他写到性的时候没有做作,就跟别的作家写吃饭行走一样平常,性也是生活,他是在写生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