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人公是

何鹏
何鹏
发布于 阅读量 798
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人公是

㈠ 最后的常春藤叶贝尔曼为什么是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必须要显现出小说的中心思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从贝尔曼身上体现的,所以他是主人公

㈡ 谁知道最后的藤叶出自哪篇小说,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谁知道请回答下,在此谢谢啦!

最后的藤叶,即《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一译《最后的常春藤叶》,主人公是琼西、苏、贝尔曼。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让我们着实为琼西的命运紧张了一番,为苏的友谊感叹了一回,为贝尔曼的博爱震撼了一次。

作者:欧·亨利(O.Henry)
生卒年代:1862.9.11-1910.6.5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㈢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中心人物是谁为什么

首先,是精简文字。在故事的开头,相当的篇幅在介绍华盛顿广场一侧的“艺术区”。看似闲笔的描写实际定义了整个故事的方向,并为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出身背景,作出了最恰当的交代。对比现在网络上的绝大多数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换言之,作者们应该试图尝试一些不同以往的写作手法。不要再一上来就交代一个突兀的故事背景;每个人物上场,都单独介绍一下他们的长相和出身等等。这样类似说明书的写法,很难达成结构上的一致性。更不可能很快地构造出故事的整体感觉。短篇创作,尤其讲究气氛的烘托和感觉的传递。因此,一旦文字描述散了,基本上整个故事也就没法看了。
其次,是叙述的简练。《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人物本身的描写非常少。除了对老画家有一小段外观描述外,两个女主人公的长相、穿着几乎没有涉及。这在现在作者的实践中,并非没有类似的情况。但出发点,恐怕截然不同。《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简练,并不影响两个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相对于两个生命与一个孤独的朋友来说,长相与穿着都可以完全忽略。但如果将这种忽略视为一种定式,则可能适得其反。再比如故事中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然后故事戛然而止。换言之,所谓叙述的简练,无非是不要节外生枝。以我个人的经理,作者始终牢记自己想要表达的真正主题,然后反复推敲、删节故事中的文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难。
最后,话不能说尽。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欧·亨利最著名的写作特点,就是峰回路转的结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认为在那个冲击性的结尾之后,欧·亨利根本没有试图刻意地去改变主人公的命运。正如禽兽所说,那两个女画家的命运,无可避免地会重复老画家的宿命。如果不是过于乐观主义的读者,都无法否认这一点。但是,作者并没有利用自己“天神”的权力,直接去左右人物的命运。甚至没有让“公主”瞟见哪怕一点点“王子”的身影。反过来,在如此明显的宿命之下,作者也一样没有直白地放任主人公彻底颓唐、或者愤世嫉俗起来,成为“逆天的代表”。作者只是很平淡,或者说,很冷静地让整个场景和状态,永久地停留在了那个刹那。在没有任何解释或者延伸。剩下的,就全部交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实际上,所有关于这部作品的思考和感受,在我看来,都来源于这种不把话说尽的作品处理手段。
很多情况下,现在的作者都非常愿意自己跳出来说道理,甚至将自己的观点直接通过人物之口说出来。至于为了营造气氛或者达成某种作者需要的目的,随意摆布人物的命运和行为,就更是司空见惯。在短篇的创作中,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人物和情节的变化突兀和生硬的说教。换言之,作者创作的时候需要足够的冲动和写作欲望,但如果关不住自己的笔,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那就还不如不写故事,改写评论的好。
意境:
能够在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中,教给人们一些大道理,而且听上去很合理,即所谓的平凡中见伟大。

㈣ 最后的常春藤叶 主人公 是谁呢

A.贝尔曼

㈤ 评价《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主人公贝尔曼

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经济拮据的办事员、一筹莫展的医生、走投无路的小偷等等。脍炙人口的《最后一片叶子》则是描写了几个穷画家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塑造了贝尔曼这个舍己为人的老画家的动人形象。

如果说贝尔曼是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那么乔安西就像那依附在上面的藤枝;如果说贝尔曼是那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那么乔安西就是那藤上的一片叶子。

乔安西年轻的生命在风吹雨打的漫漫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生命的火光在一点点微弱下去。哀莫大于心死,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希望的乔安西,把这最后一片藤叶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她甚至等得心焦,想“像一片没有了生命力的败叶一样,往下飘”,飘向那未知的虚无,永久的黑暗。

贝尔曼是整篇小说的灵魂,但他在本来就篇幅颇短的小说中出场的次数极少。关于他的语言与行动有寥寥数笔,从几句对白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直率的老人,“一双红眼睛正不停地流眼泪”。然而,就是他,成了乔安西与休易的保护神,他用生命换来的杰作,实现了他一生的夙愿。那“锯齿形边缘已经枯黄”的最后一片藤叶却“顽强地挂在离地面二十英尺高的一根枝上”。这不只是一片藤叶,它是老贝尔曼不死的生命的结晶,是乔安西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是这苦难的世界上穷人之间的一丝温情。慰藉了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一个“即将踏上黄泉路的人的心灵”,它经受了怒号的北风,倾泻的雨水。“乔安西躺在床上久久看着”,她没有理由再逃避,没有理由让自己本应年轻而旺盛的生命衰颓下去,“不知是怎么鬼使神差的,那片叶老掉不下来,可见我原来心绪不好。想死是罪过。”

那么,贝尔曼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整个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了。这最后的一片叶子,这凄风苦雨中的叶子,也是贝尔曼颠沛流离坎坷一生的最后一个亮点。

小说的结尾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休易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因为在前文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却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作品潜在的艺术光彩奇迹般地闪耀出来,于平静中掀起波澜,兜笔转势。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回味全篇,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全篇的精神。

《最后一片叶子》另一显著的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休易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的继续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了。

出人意外而又慑人心魄的结局处理与对“情节空白”手法的运用,正是《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匠心所在。

㈥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哪本小说

呃 它就是一部小说,独立的小说。你也许问的是那本短片小说集吧。那去找《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就好了。

㈦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三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人物介绍

琼西

“琼西”是乔安娜的昵称,琼西来自加利福尼亚。女孩琼西被“肺炎”袭击,病卧在床。琼西的朋友“苏”义无反顾地照料着她。当琼西听到医生的几近绝望的诊断时,“苏”伤心至极。因为医生说琼西痊愈的希望就在于她自己求生的欲望。

琼西的梦想,是能活下来,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这是作为一个画家的心愿。因此,苏编造了善意的谎言,可是她却发现琼西在失望地数着常春藤上为数不多的叶子,并绝望地认为,当最后一片叶子凋零之时,自己也就离开了世间。苏听后万分悲痛,她劝说着使琼西入睡。继而忍痛进行创作,赚取琼西的医疗费及营养费。

贝尔曼

贝尔曼是一位60多岁的老画家,老贝尔曼一直把自己当做着“苏”、琼西两位姑娘的守护神。他是一个靠着给穷画家做模特和画点商业广告赚取生活费的老头,虽然酗酒,但却一直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他那还没开工的杰作,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贝尔曼患了肺炎,他顶风冒雨在墙上为琼西画上了珍贵的最后一片叶子,他的伟大与执着永远地浓缩在一片常春藤叶子里。

苏艾

苏艾是个执着梦想并不懈为之奋斗的年轻画家。对于还没有实现艺术家梦想的苏艾来说,理想实现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但苏艾从来不曾放弃执着的奋斗,哪怕是为“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也都被苏艾当做用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的基石。

当然,这也能为苏艾换来基本的生活需要。这种获得的不易,生活的艰辛统统没有成为她抛弃琼珊的理由。我们看到是她对琼珊的真心疼惜和真诚鼓励。

苏艾是个坚强积极且体贴入微的年轻姑娘。好姐妹琼珊的严重病情让她心忧不已,独自在工作室痛哭一场后,她“吹着格拉泰姆曲调,昂首阔步走进琼珊的房间”;面对生命热度越来越退却的琼珊,苏艾总给她以积极的鼓励,告诉琼珊早晨大夫说她康复的“希望是十比一”“遇到意外的时候很少”。

独自承受可能要面对的死别的苦痛,将生命的积极能量输入到琼珊体内,这种积极坚强和体贴入微充分体现出苏艾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7)最后的常春藤叶小说主人公是扩展阅读

主题思想

《最后一片叶子》的主题思想:人性的真、善、美。

在《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文本中,身处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小人物,在生活的重压下,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友爱,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作品描写一个穷女画家琼西得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她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窗外一棵常春藤树的最后一片叶子——“只剩下四片了。

‘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去了。”为了帮助琼西战胜病魔,打消她因长春藤叶的凋落而想死的“胡思乱想”,老画家贝尔门,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的贫困潦倒、落魄失意的小人物,为了挽救琼西的生命,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爬到砖墙高处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长春藤叶,给了琼西“生”的意志,新的生命。

而贝尔门老人却因着凉而染上严重的染肺炎去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小说末尾,作家感叹“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已经不是普通的叶子了,它更像是一面镜子,从中映照出贝尔门老人的善良灵魂,及其伟大的精神光芒。

《最后一片叶子》就是一篇充满人性之美的文章,琼西和苏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文本中对琼西和苏的友谊并未很多笔墨, 但从作者在细节上生动、细腻的刻画不难看出两位姑娘之间的真挚友谊。首先她们志趣相投,对艺术、生活共同的追求使她们走到一起,她们“发现彼此对艺术、食品和时装的爱好非常一致,便合租了那间画室”。

更为重要的是,当琼西患上肺炎时,苏对她的关心和照顾。当医生告诉苏,琼西的生存几率只有十分之一后,她“把一条餐巾哭得一团湿”,而后却装作精神抖擞的样子走进琼西的屋子,告诉琼西“医生说你迅速痊愈的几率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有九成几率。”

苏自己承受痛苦而不把真相告诉朋友, 是为了让琼西能以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此外,琼西的饮食起居也完全由苏照顾。

如果说琼西和苏是温暖的火苗, 那贝尔曼的自我牺牲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令人震撼、热血沸腾。文本中鲜有对贝尔曼的正面描写,仅寥寥几笔,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60多岁、长相不出众、身材瘦小且艺术生涯不得志的老头便跃然于眼前。

正是这样一位老人,当听到琼西身患肺炎、认为自己的生命如冬天的常春藤叶般摇摇欲坠时, 他暗自决定为她画一片永不凋零的藤叶。于是,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老画家不畏严寒,画出了他的第一幅也是最后一幅杰作。

而为了最后的杰作,贝尔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贝尔曼是成功的,因为他的牺牲,年轻的琼西活了下来。牺牲自己、挽救别人,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性的善。

文本并未对贝尔曼画藤叶进行直接描写,却在最后定格为“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只扔得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些物体安静地摆放着, 除了贝尔曼死后给人们留下的悲伤和寂寞,欧·亨利似乎在向人们传达着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他让这种牺牲挽救了琼西的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最后一片叶子

㈧ 《最后的常春藤叶》人物赏析——琼珊

欧·亨利的代表作《最后的藤叶》是写美国格林尼治村三位贫穷画家相濡以沫、彼此帮助的故事,是一曲美好心灵的颂歌。苏和复西的邻居贝尔门是一个画了一辈子画却还没名气的画家。不久,复西得了严重的肺炎,而且病情越来越重。她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以为藤叶落下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而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但它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于是奇迹出现了,复西没有死。原来是一直默默无闻的老画家贝尔门,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了画上最后一片藤叶,身体本来就差的贝尔门着了凉,染上了肺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他已等待二十五年的杰作。小说的结尾笔锋一转完全颠覆读者的假想,原来以为要死的人活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有绝世之作的老画家却画出了,激发垂死之人强烈求生欲望的神圣作品。《最后一片藤叶》充满了感伤气氛。作者用这样出乎意料的结尾来赞美了穷艺术家之间“相漏以沫”的友谊,突出地刻划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创作出毕生“最后的杰作”的老画家的形象。这和《警察与赞美诗》那外表高贵而内心险恶的“上等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淹没人才,注重外表的现实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对友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是关系场上的互相利用却又笑面相迎的朋友,还是寂寞时叫出来喝茶吐露心事的朋友,又或者是救你于危难之际的患难友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观,是非观,欧·亨利只是以这个故事来启发读者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现在得到的又是什么。
其实这篇小说还可以有别的结尾。一是藤叶落了,复西死了;一是藤叶未落,复西和贝尔门都活着。前一种结尾伤感色彩浓,但不能为主题服务,甚至连贝尔门这个人物都显得多余。后一种大团圆结尾虽然热闹,但不能深刻揭示那个社会埋没人才的罪孽,不能引人向文章外的空间思考、探索。这也就失去了这篇文章的价值,因此这种结尾才既符合小说的主题,又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欧·亨利式结尾”在这篇伤感文章的末尾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却寓意深刻的感叹号,令读者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㈨ 文本细读:《最后的常春藤叶》主人公是谁求解答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刘鹏程 邮编202200 摘要:《最后的常春藤叶》主人公是谁?有人说是老贝尔曼,因为贝尔曼牺牲自己成就了别人。有人说是苏艾,是她帮助琼珊渡过了难关。也有人说是琼珊,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人们树立了榜样。衡量人物是不是主人公的标准不是以所占篇幅的多少来决定的,而应该看这个人物在小说情节中是否起决定作用,是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是否围绕这一人物展开。关键词: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 个性解读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高中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篇情节不算太曲折,环境交代比较清楚,人物也不多的短篇小说,学生却提出了疑问:谁才是主人公?有人说是老贝尔曼,因为贝尔曼牺牲自己成就了别人。有人说是苏艾,是她帮助琼珊渡过了难关。也有人说是琼珊,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要解决分歧,确定小说的主人公,需要先回顾一下小说的梗概。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住着苏艾、琼珊还有她们的邻居老贝尔曼——一个画了一辈子画却还没名气的画家。得了严重肺炎的琼珊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常春藤上,以为藤叶落尽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风雨交加,但边缘已经枯萎发黄的叶子仍然挂在藤蔓上,于是琼珊鼓起了生的希望。原来是老画家贝尔曼,顶着风雨,在墙上画上最后一片藤叶,而自己却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他已等待二十五年的杰作。 初读文本,不难发现这篇小说的主要篇幅是围绕着苏艾和琼珊之间展开的,所以学生很快会把苏艾或琼珊当作小说的主人公。而对于老贝尔曼,他确实牺牲了自己,使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但作者着墨不多,而且,主人公往往是正面的、榜样式的,老贝尔曼的形象与主人公的身份似乎不太相符。这些正是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 但是,衡量人物是不是主人公的标准不是以所占篇幅的多少来决定的,而应该看这个人物在小说情节中是否起决定作用,是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是否围绕这一人物展开。 所以,我们先分析着墨不多的老贝尔曼。 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是苏艾要求贝尔曼给自己做隐居的矿工模特儿时,这是全文中唯一的一次正面描写刻画。 “他年纪60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从萨帝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 大胡子是他最主要的相貌特征,由于有了大胡子的衬托,所以贝尔曼的身材像“小鬼”,在作者漫画式的夸张的笔法的描绘下,一个长着一脸蜷曲的大胡子的大脑袋但却又矮又瘦的形象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还用幽默的语言调侃了贝尔曼的“成就”,说他“耍了40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的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简洁的一句话揭露了老贝尔曼失败画家的身份。 在他的画室里,“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了25年了。”25年了连一根线条也没画,还是一副空白的画布,这显得非常夸张。 在贝尔曼听说了琼珊病重想死时,还不忘把自己吹嘘一番:“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躺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离开这里啦。”通过这种夸张,老贝尔曼的喜欢吹牛的特征得到了艺术化的真实描写。 除了爱吹牛,贝尔曼还是个酒鬼,苏艾“在楼下他那间灯光暗淡的小屋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这个穷困潦倒的失败画家,对他的年龄、身份、相貌特征、个性特点、人生境遇,甚至是嗜好都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贝尔曼长相丑陋,脾气火爆,嗜酒,好吹牛,但他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个人物已经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象。相反,苏艾和琼珊我们却了解不多。 虽说第一次出现,贝尔曼就给读者留下了具体清晰的形象,但毕竟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丑陋,我们还是很不愿将一个“酒鬼”与主人公联系起来。可是,第二次的侧面描写,情节留白马上使人看到了贝尔曼光彩的心灵。在小说的结尾,谜底是这样揭开的: 苏艾连枕头把她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冻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小说写到这里,便嘎然而止,关键的“画叶”行动,作者没有实写,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心地善良的贝尔曼的形象马上会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于是,经过前后两次创造,正面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老贝尔曼的形象丰满充盈起来。与苏艾和琼珊相比,老贝尔曼显得更加可感、清晰、具体,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说,小说中一直让读者牵挂的问题:琼珊会不会活下去,这一关键情节离开了老贝尔曼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老贝尔曼在唤醒琼珊生的欲望这个关键情节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否认老贝尔曼是主人公。 但是,是否会有这种可能:老贝尔曼是主人公之一,欧·亨利塑造的是群像人物?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学作品中找到答案。《西游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他们四人缺一不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因此,他们都是主人公。再比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荷花淀》,孙犁在文中塑造了一群对丈夫们依恋难舍,却义无反顾送他们上战场的妇女形象,热情歌颂了“水生们”和“水生嫂们”。 由于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艺术形象生动、具体地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主题的角度进行思考,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欧·亨利用语十分简省,关键的“画叶”情节,通过苏艾之口简单带过,点到为止。与之相反,在行文的开头,却用了较多笔墨来写琼珊、苏艾、老贝尔曼居住的格林威治村: “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在这条街上转弯抹角、大兜圈子的时候,突然碰上一文钱也没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 “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 “在这错综复杂、苔藓遍地而狭窄的‘巷子’里……” 欧·亨利在这里揭示了一个这样的社会背景:艺术家们东躲西藏,逃避债务,住在贫民窟里,没有安身立命之所,没有立锥之地,艺术更是被抛弃到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这必然是一个病态的、让人失望的,甚至是绝望的社会,所以,身为青年画家的琼珊,得了肺炎时精神才会如此低落,曾经的“去画那不勒斯海湾”的希望看起来更加遥不可及。 这种低落在文中其他地方,另外两个人物身上同样有体现: “架好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 “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画过什么。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老贝尔曼年轻时曾像苏艾、琼珊一样努力的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苏艾、琼珊将来也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老贝尔曼。这是艺术的沦落,更是社会的悲哀。由此,更能理解琼珊为什么“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欧·亨利还是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在有意识地宣扬这种温情。 这篇小说英文名是《The last leaf》,所以有人将之翻译为《最后一片叶子》,为什么教材要把它译为《最后的常春藤叶》?前者不是更确切吗?欧·亨利为何不写其他什么叶子而恰恰是常春藤叶呢? 其实,常春藤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着忠诚、友谊、情感。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是欢乐与活力的象征。 琼珊将自己的生命维系在一片常春藤叶上,觉得自己会在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她也会随之而去,而苏艾也在小心翼翼呵护着琼珊这片“叶子”: “医生离去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纸餐巾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音乐调子,昂首阔步地走进琼珊的房间。”“‘你争取睡一会儿,’苏艾说,‘我要去叫贝尔曼上来,替我做那个隐居的老矿工的模特儿。我去不了一分钟。在我回来之前,千万别动。” 为了不让朋友看出自己刚哭过,苏艾吹着“高度不协和、无节拍的、变化幅度大”的调子),想以此掩饰自己的焦虑和心绪不宁,让朋友安心,不想正好暴露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得知朋友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片叶子上的时候,苏艾更是六神无主,想要去找贝尔曼商量,却又怕朋友察觉,于是,补充了一句——“去不了一分钟”,关切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艾的呵护下,看到贝尔曼的杰作时,琼珊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当她振作起来时,她说的是“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而不是医生提到的“男人”或“冬季大衣的袖子样式”,使她振作的是对于生活、艺术的信念。 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走投无路的小偷,一对贫困的小夫妻等等。欧·亨利为我们讲述的苏艾、琼珊、老贝尔曼患难与共的感情故事,展现了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了他们在病态社会中仍然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他们一起展现了小说的主题,都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主人公。

㈩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是谁 为什么 依据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青年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和朋友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但琼珊对战胜病魔缺乏信心,固执地认为,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脱落时,她就会死去。于是,这片常春藤叶,就成了琼珊的生命之叶,希望之舟,精神支点。出乎读者的想象,虽历经深秋的大风大雨,这片常春藤叶,却始终骄傲地挺立枝头。于是,琼珊在它的激励下度过了难关,而帮助琼珊创造这一生命奇迹的老画家贝尔曼却感染了肺炎死去。苏教版教参把这篇作品的主人公锁定为贝尔曼,对此,笔者颇感不妥,其理由如下:

一、从主题看

反复阅读文本,我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极力讴歌的,是人在生命的艰难时刻,要有坚定的活下去的信念。生命需要信念支撑,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确立生命的支点,作出不懈的努力,才能战胜病魔,告别死亡。每个人都会遇到生与死的考验,关键看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去战胜它,能不能找到支撑生命的美丽支点。

文本给我们展示的琼珊,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姑娘,尽管出身卑微,生活对她并不青睐,但她热爱自己从事的绘画事业,满怀信心地渴望有一天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即使在身染重病、危在旦夕的时刻,她也没有完全丧失生的希望,希望借助常春藤

叶延续自己的青春,尽管只是机械地数着阿拉伯数字,但其对生命的依恋和热爱,确实让人感叹不己。生命之树常青,常春藤叶不落,琼珊的生命就不会终结,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的愿望就能实现。可以这样说,在琼珊生命最艰难的时刻,是最后这片常春藤叶给琼珊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曾有先贤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对琼珊来说,则是——给我一片常春藤叶,我就能坚强地活下去。我认为,这就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作品的主题。

当然,作品在讴歌常春藤叶给琼珊以生命的激励的时候,赋予了更广阔的背景:朋友们无价的友谊,无私的付出、关爱,医生精心的治疗、意味深长的提醒,苏艾精心的调养、热情的鼓励。更有老画家贝尔曼的英勇付出,所有这些,都是琼珊得以重生的不可或缺的源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亨利大力讴歌的,是琼珊战胜病魔重新获得生命的勇气和力量。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寻求生命的支点,用美丽的支点把生命演绎得绚丽多姿,这才是值得称颂的人生,这也是读者阅读作品得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琼珊。

二、从线索情节看

阅读作品,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后的那片常春藤叶,是全文的线索。这片珍贵的树叶,放在深秋时节,放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对琼珊来说,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生命系于一片希望之叶。而作品的情节,是以琼珊为中心展开。作品以琼珊生病、病重、病危,窗外的常春藤叶成了她生命的支点,琼珊*最后的常春藤叶赢得了生命为明线,始终把琼珊放在中心主导地位。琼珊始终是矛盾的焦点,人物的核心,读者时刻关注琼珊与死神的搏斗,与命运的抗争。当然,作品巧妙地构思了双线,以贝尔曼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画家,他在风雨

之夜画常春藤叶而生病,又因病重住进医院,最后死去为暗线。让死的壮烈衬托生的辉煌,把礼赞生命、热爱生命,生命因支点而美丽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主题、线索、情节各个方面去探讨研究,《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应该是琼珊。

-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何鹏在2023-06-24 10:09:08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zhujiao/157272.html


上一篇:主角可以有个兵魂空间的小说
下一篇:主角外号叫霸龙的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