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
①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1、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2、成长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成熟期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4、发展期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1)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四大名著
1、《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是中国小说中反映时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现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空前绝后的思想深度和哲学追求。小说通过描写贾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子弟的一代不如一代,预示着旧的制度必将走向没落的趋势。
2、《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是一部以神怪为主角的幻想喜剧,记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皆成正果。
3、《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
4、《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② 谈谈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600字左右
写作思路:可以写一下中国古代小说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详细地描述一下,最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等等。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经典的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代表作。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中国古代小说辉煌灿烂,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无到有,历经千年,达到鼎盛...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③ 中国古代小说介绍过来
明、清
明清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突出代表.明清小说的繁荣,是以优秀长篇章回小说的高度成就为代表.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施耐庵)
--《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
--《水浒后传》,《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吴承恩)-《封神演义》,《西游补》
《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来反映世态人情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开始由历史题材向描写现实人生转变.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成熟的讽刺艺术杰作,直接影响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明清及近代文学--明清小说
短篇小说的发展
白话短篇小说:明代 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和凌蒙编著的"二拍"
《喻世明言》(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文言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剪灯新话》,《虞初新志》
清中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标志我国文言小说最高成就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④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多采用()体
章回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的分期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
⑤ 中国古代小说流派有哪些
*古代的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3、《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4、《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5、《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⑦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基本概况
1.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内《女娲容补天》《夸父逐日》。
2.成长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成熟期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4.发展期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⑧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8)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⑨ 急急急!!!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史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分期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造成中国小说迥异于西方小说的主要原因是:1、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互相融合与碰撞的政治伦理思想;2、注重纂修历史和史传文学的影响;3、说唱文学的影响;4、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其他文艺形式的融合、渗透。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使中国古代小说在下列几个方面,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1、创作思想
儒家哲学思想把本体论、认识论始终融合在道德论中,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它的文艺思想强调 “诗言志” “文以载道”,倡导文学的教化作用。因此 ,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总是按照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道德观念来塑造人物达到文艺的教育作用。
2、作品题材
中国古代小说在题材方面的特点是历史题材多、重大题材多、因袭继承现象多。
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大体可以归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类。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归纳为讲史(包括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世情(包括人情和讽刺),神魔(包括志怪和神魔)三种,也是写历史、写现实、写神怪。
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思想是以伦理化、政治化为特征的,注重封建社会的秩序化,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化,关心人伦关系的规范化,因而选择重大题材是作家的神圣使命。作家相当自觉地把他们的视线集中在关系国家命运、世风道德等重大问题上。因而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谴责讽刺小说就应运而生了。即使灵怪神魔小说与佛教道教的流行有关,但仍以儒为主,儒佛道三教合一,通过灵怪神魔故事,达到教化的目的。
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的特点,使古代优秀小说总是引导读者关心国家前途、民生疾苦、社会正义,而不要沉溺于个人情感的狭小天地里;总是在作品中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主旋律,鼓舞人民为美好前途而斗争,而不要消极颓废、意志消沉。西方小说强调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和神学统治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们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置国家人民的命运而不顾,不是战斗在战场,而是决斗于情场,这在中国古代小说,在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中是难以想象的。当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有些作品成为宣扬封建道德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因袭现象比较严重。
3、人物塑造
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经历了从实录到虚构、从类型化人物到类型化典型、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发展过程。
唐以前的小说还属于记述怪异和实录人物言行的阶段,没有自觉地创造人物形象。到了唐传奇开始进行艺术虚构,在故事情节开展中注意刻画人物。但是,人物刻画还服从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个性不够鲜明,小说人物还处于类型化阶段。到了宋元话本出现,注意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开展与人物个性的刻画统一起来,在类型中有了个性。在宋元话本基础上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游传》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类型化典型形象。这些类型化的典型人物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产物。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以古拙雄浑为美的审美趣味,要求和谐与整一的古典美学原则。这些典型人物没有西方小说中人物“灵与肉”的搏斗,没有忏悔与赎罪意识,没有人格的分裂。我们不能以西方小说为标准来贬低英雄人物的典型意义。
当然,应该看到这种类型化的典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现着政治化的道德观念比较适合表现重大题材而不太适合表现日常生活;比较适合表现英雄人物而不太适合表现细民百姓;比较适合表现雄浑粗豪的风格不太适合表现细腻温柔的情感;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不利于表现生活的复杂性。因此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经验的积累,从《金瓶梅》开始中国古代小说逐步达到个性化典型的成熟阶段。
4、结构与语言
西方是先有长篇小说后有短篇小说,而中国则相反先有短篇后有长篇。因而,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也不同于西方小说。
①文言小说深受史传文学特别是《史记》的影响。大部分文言小说都是传记体。白话短篇小说基本上也是人物传记的体例。总之无论文言或白话短篇小说都是纵向地顺序地讲述人物的一生中几件重大事件,有头有尾,而少有西方短篇小说那样横切人物片段生活甚至只描写一个瞬间的心理活动。
②长篇小说一部分由“讲史”发展而来。说话艺人依据的重要材料是史书。受《史记》分为传记合为通史体例的影响,“说话”艺人要把长篇故事分若干次讲完,一次讲述一个故事,这就造成“讲史”话本基本上是把短篇故事联缀在一起的体例 。长篇小说另一部分由“小说”演变而成,这类长篇小说更是短篇连缀体。到了《金瓶梅》出现,长篇小说才摆脱了线性结构,发展为网状结构。
③史传文学是历史家为历史人物作传,说话是说书人讲述人物故事。因此,中国长短篇小说多是第三者叙述而没有第一人称的写法;大多是顺序叙述人物和事件,极少运用倒叙、插叙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民族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民族特色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存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语言的精练准确,白话小说语言的生动活泼,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其次,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互结合,相互学习,既有民间语言的丰富矿藏又有文人创作的锤炼加工,使小说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诗、文、词、曲以及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在语言方面都有着辉煌成就 ,为小说语言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浒传》和《红楼梦》达到古代小说语言成就的高峰。
5、融合与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它的繁荣发展除了上述诸因素外,还应考察其内部发展演变的情况。
中国古代小说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以共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为基本特征有着比较严格的规范,但又是不断融合演变的。它演变的方式是同类小说的纵向延伸和不同类型小说的横向融合两种方式。
同类小说的纵向延伸,又可分为演变与扩大两种情况。首先说演变:如长篇人情小说从《金瓶梅》发轫,然后直接发展为家庭小说;演变为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其次我们说扩大:一种办法是直接的续书。续书多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有现象,几乎所有古代有影响的作品都有续书;另一种办法是由一人扩大为家族,由一个家族扩大为另一个家族。如隋唐系统小说中的罗成扩大为罗家将;薛仁贵扩大为薛家将。北宋初年边境战争小说由杨业扩大为杨家将,又扩大为杨家女将;由杨家将又扩大为狄家将、呼家将等等。
以上两种情况基本上都属于同类小说之间的延伸、演变、发展;另一种情况,则是不同类小说的横向融合,产生新的品种或新的风格。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结合为公案侠义小说就是产生了新的品种。而更多的是在保持一类小说基本模式的同时吸收融合另一类小说的写法,产生新的风格。历史演义融入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写法产生了《禅真逸史》这类小说。
在人情小说崛起之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中多融入人情小说的成分,使它们在保持其原有特性基础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基本上属于神魔类的《绿野仙踪》在神魔小说的框架中更多地反映人情世态,而其主要价值恰恰在于描写人情的部分。《水浒后传》直接继承《水浒传》,基本上是英雄传奇小说,但其中纳入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代小说数量之多令人吃惊但精品之少却令人遗憾。这说明单凭题材的因袭、延伸作品难以成功;只靠题材、写法的融合、借用也不易创造出杰作,只有生活与作家的感情发生火一样关系的时候文艺作品的生命才会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