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古代人说话语法

夏弘济
夏弘济
发布于 阅读量 111
小说中古代人说话语法

Ⅰ 请问古代人是用怎样的方式对话的

古代人对话基本用古代白话文来对话,但区别于现代白话文。

可分为语法方面、语音方面两部分来看。

1、语法方面。

一般认为,文言文和白话文在先秦是比较一致,先秦材料记载的语法基本可以窥见当时的说话方式,因此也有一些先秦诸子的研究会根据其语法常用语乃至拟音的感叹词等等判断其方言特色和时代特征。

后世的文言文对前代有一些继承和模仿,即,在后世的语言更加白话的情况下,文人书写会因为一定继承性而显得更“文言”一点,因此存在一定差异。不过这种差异主要是正规作品里,如奏章诗词著书立作,像通俗小说那种,差异会小很多,明清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基本可以视作当时人的说话方式。

2、语音方面。

上古音和中古音现在都有比较公认的拟音,虽然具体还有争议,但大概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如果想知道某字的拟音,可以单独去查,当然也可以自己根据广韵等等来猜测,不过除非有争议,既然已经有人研究了直接拿来用就好……中古音相对好理解,听着有点像南方方言,上古音……。

另外以上所述以官话为主,像各地方言那更是数不胜数,古人也有一些专业讲各地方言的作品。

(1)小说中古代人说话语法扩展阅读: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鹤在《古代文言与白话相去不远》写道: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是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就是提倡白话文,于是一般的人就认为文言与白话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而且从来就是如此。

如果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与少数存留下来的一些白话文学作品相对照,这种看法不无道理。这一点可以参考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与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便很清楚。

除此而外,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光绪皇帝留下来的朱批中就有从白话到文言的的修改。光绪十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批阅奏折。其中有一份朱批原来写着“你们作督抚的”应如何如何,后来又在旁边用小字注着“尔等身膺疆寄……”,这就是从所谓活生生的口语变成文绉绉的文言的典型材料。

再看元朝的白话碑,明太祖朱元璋立于孔府的碑石,都是皇帝官府的命令,但都是彻底的白话,与史书所载文言的诏书完全不同,的确证明文言与白话之间差异很大。

但如果秦汉上古看来,文言与白话未必就有这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人说话大多是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的不同。

虽然古代的白话材料我们今天已经不易得到,但由于南方方言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形态,因此我们今天可以从方言口语中去窥测古代人说话的样子。

以厦门话为例,在日常口头语中就很多是今天所说的文言形态,如中国人最普通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问人家“有没有?”厦门话只需说“有无?”

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这里的“抑”字的用法,现在只能在文言文里读到,如“抑或”一词,但却正用于今天厦门地地道道的口语里。

所以上古文献中我们读来不易的文言其实恐怕都是当时的口语。如果认为上面的实例过于简单,我们还可以再举出些稍复杂的例子来。厦门人批评操之过急的人常说,“未曾学行,就要学飞。”亦即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要学着飞。“未曾”二字是典型的文言,但在厦门却是口语。

再有十数年前颇为流行的通俗歌曲“酒矸倘卖无?”,差不多所有非闽方言区的人都不知其为何意,但厦门人却很明白这就是“有没有空酒瓶可卖?”的意思。将无字放在句末,用上“倘”字,是文言的表达方式,但至今却仍用于方言的口语中,可见文言与白话在古代相去的确不远。

当然,厦门人本身并未意识到他们说的话其实就是古代的文言,因为现在“抑”寥纭鞍?保?拔丛?钡摹霸?倍寥簦?,就连说话者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这些字眼了。其他方言也有类似现象,不遑多举。

五四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评至为激烈,先知先觉们多认为文言是统治者创造出来愚弄老百姓的东西,甚而认为汉字的难学难认也是治人者有意为之,因而有人至于主张将汉字丢到毛厕里头去。

其实平心看来,文言与白话的差异以及汉字的繁难复杂本来是语言文字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形容的事物越来越多,要表达的感情越来越丰富,语言文字也就发生了从简到繁的变化。

上古时代多是单音节词,亦即一字一词,为了表示更多的内涵,一是增加汉字,二是出现双音节词乃至多单节词;在口头语言方面也是如此,越简单的话越容易含混,于是用词时就不但增加了音节,而且改变了表达的方法。

这些改变不但是汉语本身发展的缘故,还与外来影响有关,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佛教文化的东来,双音节显然增多。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断南下,也肯定要对口语的表达方式有所影响。

人随时随地要说话,但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写文章的,显然口头语言的变化很快,书面语言的变化就比较慢,因此逐渐地,文言与白话的距离就越来越大,以至于到后来,文言白话明显为两途。

其实文言本身非无变化,我们只要看看《尚书》里头那些诘屈聱牙的篇什与清末的新民体文章的差距,就可以了然了,但这种变化与白话的变迁比较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在文言与白话距离逐渐加大以后,识字者与文盲之间,上层社会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既能说白话又能识文言者,自然比只能讲白话而写不来文言的人要高一等了,于是人为的差别又更加大了方言与白话的距离。

白话文并非从五四运动起才有,晚清已经有不少人将口语写成了文章,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使文言文在二三十年间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白话文的一统天下。

现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差异几乎已经不存,但会写典雅文字的人也没有了。据说修清史的事将要提上议事日程,不知是用文言撰述呢,还是用语体文来写?

Ⅱ 古代人说话用什么语法是古文中的语法吗

兄弟,你没读过《西游记》、《水浒传》吗?那是明朝人写的,用的是当时的白话,你读不懂吗?《三国演义》也是明朝成书,有点文,你有语言障碍吗?清朝的《红楼梦》又如何,不管内涵有多深,故事总还是看得懂的----除了文盲。文言是读书人用的,日常说话当然不用了,无论是“这位大官人尊姓”还是“兀的那厮是谁”不都和现在的语法一样吗?

Ⅲ 古代人说话怎么说

a,店家,一斤萝卜几个钱。。。。b,4文钱。。。。。写 不下去了,其实你可以多看甄嬛传,这样也可以。求采纳。

Ⅳ 怎么学古代人说话啊

你是学文言文还是写小说用?
学文言文就复杂了,首先要注意称呼,其次要用对句式,还要注意通假字,还有一些其他的。最好是系统的学习下,找个好老师。
仅小说用就简单了,只要注意几个方面:
1称呼,你我他的用法,一般不会直接就“你我他”而是特定称呼,比如"你",上面例句就用了“三郎”,当然后面就用“你”就可以了,还有“壮士”。“我”都是自称,例如“本宫,在下、小女子、小生、区区。。。。。。”他,一般用“其”,也用特定称呼如“小女、犬子”
2特定词汇,如“方才、带病之身、今日、恕、便。。。。。。”
3句式,如“岂不是要受罪、若是学会此用语、可否请壮士宽恕”就差不多了
总之多看多用,最后,建议照一楼说的做

Ⅳ 古代人的说话的方式

1、先秦时期文言文和口语一致

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与现在倾向使用双音节词不同,当时的汉语里单音节词占据上风。《论语》《孟子》这类,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时说话,就是这么个腔调。

2、两汉时期出现脱节

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除了以通语解释方言以外,还注重以今语解释古语。《方言》卷一就记录:

(大意为:假、炽、怀、摧、詹、戾、艐这些词,都是“至”的意思……是从古语分化出来的不同说法,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通用了。)

虽然文言文和口语都在发展,但前者远远跟不上后者的速度,距离越拉越大。可惜由于反映当时口语文献远没有文言文献那么丰富,中古时期汉语口语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

3、唐代出现白话文

这种情况在唐朝出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的大发展。由于潜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于方便传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译的佛经和佛教故事多使用当时的口语,成为早期白话的重要来源。

4、宋代文言彻底脱节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当时的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

宋朝的文人和学者们有时也使用白话文。譬如苏轼最爱用“呵呵”,在给挚友兼亲家文与可写信时、在给同事和文友鲜于子骏写信时、在给“河东狮吼”男主角陈季常写信时,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点评史书时也是一口白话:“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宋人的日常对话,就是这么通俗。

5、元朝口语普及

到了元代,由于汉语并非统治者的母语,很多时候连皇帝的诏书也直录当时的口语。《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一篇成吉思汗写给丘处机的诏书,全文如下: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起身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6、明清时期

明清,白话小说诸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等,不胜枚举。皇帝批复奏章用大白话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沿海有倭寇来犯,怒而下诏: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相比之下,雍正对年羹尧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显得柔肠百折了许多。

7、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书面语和口语发展的双轨发展,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终结。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等,吹响“白话文运动”的号角,终于让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了汉民族的共同书面语。

Ⅵ 古代人怎么说话

古人和我们说话完全不一样,古人要是复活我们肯定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现在的南方方言更接近古代口语,保留了一小部分古音方法,所以南方方言很难听懂,比如吴语、粤语。当然古代也有方言之分的。
古代也有官话,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的一种共通语,是做官的人便于行政交流必须学习的语言,所以叫官话,一般百姓如果活动范围广也要使用官话,便于交流。当然官话我们也听不懂。
具体到书面语,你所说的文言文是古代统一的书面语,是古代读书人统一使用的书面文字,你说的史官有可能是说民间很多人不会读书写字,有文化的人根据他们口语的意思记录下来。提醒一下,古代史官写史不是民间采集,只是从古籍中选材料,你说的从事民间语言采集的人可能是诗官,就是统治者派往民间收集民间诗歌的官员,《诗经》就是靠这些诗官做成的,他们写下的基本还是民间的本色语言,但不排除做了文学加工的可能。
总之,简单的说,官话写下来就是文言文。古代也有不用官话写的作品,比如《海上花列传》是用吴语写成。

Ⅶ 古代人说话常用语有哪些

很多的,说不完,你随便看本古代白话小说就能总结出好多来。四大名著里除了三国都是古白话。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

举些例子:
现代人讲:这是什么地方。古人会说:这是什么去处。
今:飞了上来。 古:飞将上来。
今:跟我进来。 古:随我进来。
今:怎么过去? 古:怎生过去?
今:我来抓他。 古:我来拿他。
今:刚才都这么跟你说了。 古:方才都这般与你说了。
今:那边那小子!过来说话。 古:兀那小子!过来说话。
今:别跑! 古:休走!
今:真苦呀。 古:真苦也。
今:我眼睛越来越花了。 古:我的眼越发花了。
今:这家伙倒也无知。 古:这厮却也无知。
今:好好遵守规矩。 古:好生遵守规矩。
今:给他一个户口本。 古:与他一个户贴。
今:我家里人来了。 古:我家里人来也。

基本都是受文言文影响的字义变化!但是每个朝代,每个地域,都会有所差别。《红楼梦》是清朝小说,里面的人物对话就和现代区别不大,这种古词很少。宋朝人说话,用这些词就多得多了。

Ⅷ 古代人对话时用的语言

古代人对话基本用古代白话文来对话,但区别于现代白话文。

分两部分来看。

一是语法方面,二是语音方面。

1、语法方面

文言文和白话文在先秦是比较一致,先秦材料记载的语法基本可以窥见当时的说话方式,因此也有一些先秦诸子的研究会根据其语法常用语乃至拟音的感叹词等等判断其方言特色和时代特征。

后世的文言文对前代有一些继承和模仿,即,在后世的语言更加白话的情况下,文人书写会因为一定继承性而显得更“文言”一点,因此存在一定差异。不过这种差异主要是正规作品里,如奏章诗词著书立作,像通俗小说那种,差异会小很多,明清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基本可以视作当时人的说话方式。

2、语音方面

上古音和中古音现在都有比较公认的拟音,虽然具体还有争议,但大概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如果想知道某字的拟音,可以单独去查,当然也可以自己根据广韵等等来猜测,不过除非有争议,既然已经有人研究了直接拿来用就好……中古音相对好理解,听着有点像南方方言,上古音。

另外以上所述以官话为主,像各地方言那更是数不胜数,古人也有一些专业讲各地方言的作品。

(8)小说中古代人说话语法扩展阅读:

古白话是汉魏以来,随不同时代实际语言发展而变化的较切近口语的语言。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

白话文的特点

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这场运动不只是“语言内部的自足变革”,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

“白话”与“文言”的较量,很大层面上也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撞击。

Ⅸ 古代人说话是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古代人说话用白话文。

古人的普通话与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发音方面,词汇的组成和含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先秦时期的文学著作非常精简,例如《春秋》记录了鲁国三百年的历史也不过一万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写作技巧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古代的识字率大多在10%以下,先秦的时候也就在2%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不会文言文也要说话交流,用的就是当时的白话文。

到了后来口语发生变化,才渐渐的从日常生活中消失,变成了专门用来书写的文体。唐朝时期开始文白参半就开始流行起来,所以白话文开始逐步走进文学作品之中。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里面的文字就已经比较白了。

西晋到宋朝期间,因为北方一直被异族统治,南方汉人也是和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中国人的口音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北方人的语言开始被胡化,到隋唐南北统一时期,虽然他们语言还是文言文,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已经很大了。

明清时代,古汉语与现在的发音已经很小了,语法区别也不大,这个时期士大夫们书面语还是文言文,难度与现在一样,但是底层文人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也就是典型的古白话。

(9)小说中古代人说话语法扩展阅读: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是整个白话文运动的滥觞。同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与之呼应。

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夏弘济在2023-06-25 10:20:0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zhongsheng/301056.html


上一篇:文天祥消瘦穿越小说
下一篇:穿越到端脑的同人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