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里面积单位
❶ 里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吗
这里的“火烧连营八百里”就是指长度,刘备将兵营连接在一起,“八百里”是形容其长。古代的面积单位除“亩”和“顷”外,确实有用“里”来泛指的,但这种泛指往往是形容直径或长(或宽)
❷ 古代统计国土面积用的单位是什么
古代统计国土面积用的单位是亩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其实,“亩”字的繁体字为“亩”,其中“亩”部表形,“久”部是对“亩”的当时的实际存在状态或者说结构的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只要认识到夏、商的井田模型或者说农户耕作的具体的土地规划形,“亩”对于自身解释的对象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一种字符或者符号。所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亩”在夏、商时代也许既是对一户农户所耕作的一块土地如夏朝50亩、商朝70亩的称呼。而夏、商井田模型与周朝井田模型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的,孟子正是把周朝井田耕作面积套入商朝井田模型中从而使得他的解释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历史上许多关于井田制度的讨论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无法把其中的矛盾性予以解决。可见,解决夏、商与周朝之间的井田模型实际上是进一步讨论井田制度的关键所在。
❸ 古代(唐、宋)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顷等于15亩,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说文》。字亦作畆、畒、亩、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
❹ 古代背景的仙侠小说为何有米、秒等计量单位,作者为何会这样写
当然乐意回答,因为我的作品中也偶尔加入这些,至于我的初衷也是为难得很。
第一,时间描述的乏力,古代精确的时间计量是时辰,最小单位是刻,但即使一刻钟也太长了,所以古人创造出诸多词语表示更短的时间:瞬间、一盏茶、一口气、一遛烟、白驹过隙、迅雷不及掩耳等等,虽说丰富却很含糊,为了精确描绘一些过程事件,有时不得已加入现代计量手段,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米嘛,我真没见过,如果你指名道姓,我也会踩死那家伙。
幸运的是我的作品多为笑话,也就没有这样讲究。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如果你用文言文写小说,只能拿回古代发表,更何况当今词汇有许多新鲜事物,你会介意用某个朝代未出现的词语去表达这个朝代吗,显然不会。
❺ 请问我国古代的长度、面积单位怎么换算
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顷等于15亩,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说文》。字亦作畆、畒、亩、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
咋样?很全面吧~!
❻ 古代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啊
亩制、公顷。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6)古代小说里面积单位扩展阅读:
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3.192公分(商鞅方升);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九尺。
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就有3米高了,太不实际。可以推定,《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尺,应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
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为207公分,照现在看来,此身高也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❼ 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堵,垣也。五版为一堵。――《说文》
环堵之室。――《淮南子·原道》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又如:堵墙(墙垣,土墙。用来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墙)
百堵皆作。――《诗·小雅·鸿雁》
又如:堵雉(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桓公亲自出郊迎之,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❽ 我国古代的面积单位
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