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夏睿明
夏睿明
发布于 阅读量 833
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壹』 中国十大白话长篇小说是什么

四大讽刺小说 也叫 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的《老残游记》和 曾朴的《孽海花》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

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按上海古迹出版社的选取方法,选取了《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儿女英雄传》、《孽海花》等十部经典。其实,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还应包括《金瓶梅》,传统认为不宜普及,这里也不选取。

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封神演义
儿女英雄传
孽海花
儒林外史
老残游记
镜花缘

『贰』 急急急!!!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史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分期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造成中国小说迥异于西方小说的主要原因是:1、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互相融合与碰撞的政治伦理思想;2、注重纂修历史和史传文学的影响;3、说唱文学的影响;4、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其他文艺形式的融合、渗透。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使中国古代小说在下列几个方面,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1、创作思想

儒家哲学思想把本体论、认识论始终融合在道德论中,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它的文艺思想强调 “诗言志” “文以载道”,倡导文学的教化作用。因此 ,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总是按照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道德观念来塑造人物达到文艺的教育作用。

2、作品题材

中国古代小说在题材方面的特点是历史题材多、重大题材多、因袭继承现象多。

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大体可以归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类。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归纳为讲史(包括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世情(包括人情和讽刺),神魔(包括志怪和神魔)三种,也是写历史、写现实、写神怪。

中国古代小说重大题材多,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思想是以伦理化、政治化为特征的,注重封建社会的秩序化,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化,关心人伦关系的规范化,因而选择重大题材是作家的神圣使命。作家相当自觉地把他们的视线集中在关系国家命运、世风道德等重大问题上。因而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谴责讽刺小说就应运而生了。即使灵怪神魔小说与佛教道教的流行有关,但仍以儒为主,儒佛道三教合一,通过灵怪神魔故事,达到教化的目的。

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的特点,使古代优秀小说总是引导读者关心国家前途、民生疾苦、社会正义,而不要沉溺于个人情感的狭小天地里;总是在作品中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主旋律,鼓舞人民为美好前途而斗争,而不要消极颓废、意志消沉。西方小说强调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和神学统治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们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置国家人民的命运而不顾,不是战斗在战场,而是决斗于情场,这在中国古代小说,在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中是难以想象的。当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有些作品成为宣扬封建道德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因袭现象比较严重。

3、人物塑造

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经历了从实录到虚构、从类型化人物到类型化典型、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发展过程。

唐以前的小说还属于记述怪异和实录人物言行的阶段,没有自觉地创造人物形象。到了唐传奇开始进行艺术虚构,在故事情节开展中注意刻画人物。但是,人物刻画还服从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个性不够鲜明,小说人物还处于类型化阶段。到了宋元话本出现,注意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开展与人物个性的刻画统一起来,在类型中有了个性。在宋元话本基础上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游传》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类型化典型形象。这些类型化的典型人物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产物。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以古拙雄浑为美的审美趣味,要求和谐与整一的古典美学原则。这些典型人物没有西方小说中人物“灵与肉”的搏斗,没有忏悔与赎罪意识,没有人格的分裂。我们不能以西方小说为标准来贬低英雄人物的典型意义。

当然,应该看到这种类型化的典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现着政治化的道德观念比较适合表现重大题材而不太适合表现日常生活;比较适合表现英雄人物而不太适合表现细民百姓;比较适合表现雄浑粗豪的风格不太适合表现细腻温柔的情感;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不利于表现生活的复杂性。因此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经验的积累,从《金瓶梅》开始中国古代小说逐步达到个性化典型的成熟阶段。

4、结构与语言

西方是先有长篇小说后有短篇小说,而中国则相反先有短篇后有长篇。因而,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也不同于西方小说。

①文言小说深受史传文学特别是《史记》的影响。大部分文言小说都是传记体。白话短篇小说基本上也是人物传记的体例。总之无论文言或白话短篇小说都是纵向地顺序地讲述人物的一生中几件重大事件,有头有尾,而少有西方短篇小说那样横切人物片段生活甚至只描写一个瞬间的心理活动。

②长篇小说一部分由“讲史”发展而来。说话艺人依据的重要材料是史书。受《史记》分为传记合为通史体例的影响,“说话”艺人要把长篇故事分若干次讲完,一次讲述一个故事,这就造成“讲史”话本基本上是把短篇故事联缀在一起的体例 。长篇小说另一部分由“小说”演变而成,这类长篇小说更是短篇连缀体。到了《金瓶梅》出现,长篇小说才摆脱了线性结构,发展为网状结构。

③史传文学是历史家为历史人物作传,说话是说书人讲述人物故事。因此,中国长短篇小说多是第三者叙述而没有第一人称的写法;大多是顺序叙述人物和事件,极少运用倒叙、插叙手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民族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民族特色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存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语言的精练准确,白话小说语言的生动活泼,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其次,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相互结合,相互学习,既有民间语言的丰富矿藏又有文人创作的锤炼加工,使小说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诗、文、词、曲以及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在语言方面都有着辉煌成就 ,为小说语言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浒传》和《红楼梦》达到古代小说语言成就的高峰。

5、融合与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它的繁荣发展除了上述诸因素外,还应考察其内部发展演变的情况。

中国古代小说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以共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为基本特征有着比较严格的规范,但又是不断融合演变的。它演变的方式是同类小说的纵向延伸和不同类型小说的横向融合两种方式。

同类小说的纵向延伸,又可分为演变与扩大两种情况。首先说演变:如长篇人情小说从《金瓶梅》发轫,然后直接发展为家庭小说;演变为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其次我们说扩大:一种办法是直接的续书。续书多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有现象,几乎所有古代有影响的作品都有续书;另一种办法是由一人扩大为家族,由一个家族扩大为另一个家族。如隋唐系统小说中的罗成扩大为罗家将;薛仁贵扩大为薛家将。北宋初年边境战争小说由杨业扩大为杨家将,又扩大为杨家女将;由杨家将又扩大为狄家将、呼家将等等。

以上两种情况基本上都属于同类小说之间的延伸、演变、发展;另一种情况,则是不同类小说的横向融合,产生新的品种或新的风格。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结合为公案侠义小说就是产生了新的品种。而更多的是在保持一类小说基本模式的同时吸收融合另一类小说的写法,产生新的风格。历史演义融入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写法产生了《禅真逸史》这类小说。

在人情小说崛起之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中多融入人情小说的成分,使它们在保持其原有特性基础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基本上属于神魔类的《绿野仙踪》在神魔小说的框架中更多地反映人情世态,而其主要价值恰恰在于描写人情的部分。《水浒后传》直接继承《水浒传》,基本上是英雄传奇小说,但其中纳入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代小说数量之多令人吃惊但精品之少却令人遗憾。这说明单凭题材的因袭、延伸作品难以成功;只靠题材、写法的融合、借用也不易创造出杰作,只有生活与作家的感情发生火一样关系的时候文艺作品的生命才会燃烧起来。

『叁』 《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肆』 范进中举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什么艺术的高峰之作

热心网友
.《范进中举》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吴敬梓家。该书还塑造了一个有名的吝啬鬼的形象严监生。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 讽刺 小说,共 55 回。作者 吴敬梓 ,字 敏轩 ,清代 小说家。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豪门巨族,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他受尽冷遇,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膏粱纨绔平庸无能,举子利欲熏心,他便在《儒林外史》中对这些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这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伍』 《 》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儒林外史》
注:《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陆』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1] ,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版说,成书于乾隆十权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2] 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3]

『柒』 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期是哪个朝代

1.酝酿期:先秦两汉时期
此时尚无真正的小说出现,只在神话(先民神话),诸专子寓言属、史传文学中出现小说因素。以上也是小说三股源头。
2.雏形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搜奇记逸的“志怪小说”和辑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志人小说”。前者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后者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这段时期可谓从野史到成熟小说的过渡期。
3.成熟期:唐代
这时期不少文人依据传说创作传奇小说,又称“唐传奇”,这标志着中国小说文体的成熟和文人创作意识的觉醒。代表作品如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这也是文言文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期。
4. 伏期:宋、元、明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言文小说数量巨大但质量不高,代表作品有宋代的《太平广记》、明代的《剪灯新话》等。
5.再盛期;清代
这时期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代表,形成文言文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期。著名的作品还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捌』 中国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

1三国演义 2jinpinmei 3西游记 4水浒传 5红楼梦 6儒林外史 7镜花缘 8东周列国志 9封神演义 10儿女英雄传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夏睿明在2023-06-23 23:02:0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zhongsheng/142094.html


上一篇:古代仙小说女主强大
下一篇:小说女主重生棺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