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性文化小说
Ⅰ 中国乳房文化背后秘密 古代文人为何衷情丁香乳
红潮导语:这种鲜嫩小巧的乳房,又被好事者呼之为“丁香乳”。换言之,在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中,人们并不看好丰盈大乳,而偏偏对所谓的丁香乳一往情深。 西方的乳房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美国的玛丽林·亚罗姆女士于1997年出版的《乳房史》,可谓对西方以硕肥丰盈的大乳为美的乳房文化作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总结。与西方相比较,中国古代则以晶莹玲珑的小乳为美的乳房文化不仅发展缓慢,且更显示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乳房文化现象。 我国曾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女体雕像,乳房肥硕,臀部丰满。然只是昙花一现,不复再见。若以文字论,中国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似乎故意与乳房绝缘。《诗经硕人》写到了女子身体的很多方面,唯独没有乳房;司马相如的《美人赋》写东邻之女“玄发丰艳,蛾眉皓齿”,没有提到乳房;曹植的《美女篇》和《洛神赋》也是如此,尤其是《洛神赋》,堪称对女性的身体作了极其详尽的描述,然偏偏阙如了乳房。谢灵运《江妃赋》也一样,对胸部不赞一词。六朝艳体诗,包括后世的诗词,尽情歌颂女子的头发、牙齿和手,对女性乳房视而不见。敦煌曲子词中倒是提到了乳房:“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胸上雪,从君咬……”,只不过反映了西域新婚性爱的一种习俗而已。 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乳房并没有成为中国人的审美对象。也甭说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了,即是后来的《金瓶梅》可又有多少文字是对女人的乳房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塑造了一群美丽女子的形象,可是我们全不知她们的胸脯大小。尤三姐施展性诱惑时:“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不过仅此而已。就说公认的色情小说《肉蒲团》吧,色情的文字自不必说,但就是看不到什么关于女性乳房的描写。《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倒是写到了女性的乳房,那是孙悟空偷看妖精洗澡:“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仅此而已。不仅如此,即使是那些所谓的房中术著作和春宫画作中,似乎对乳房也是持排斥态度的。《玉房秘诀》中有云:“欲御女,须取少年未生乳。”干脆摒弃了乳房;春宫画作当中自然要绘到乳房的,然轻描淡写、无足轻重,根本就没有上升到审美的层面。堪称中国性文化开山之作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白居易胞弟白行简著),其中对男女性爱活动的描述可谓巨细无遗、纤毫毕露,然却鲜见有关乳房形象的笔墨。简言之,在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不但成长艰难,且也零碎散漫、几无体系。 但是,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乳房文化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仅以文字论,至少在隋唐时期,一些文人的笔触和目光已经开始关注女性乳房这一审美对象了。其中以唐代歌妓兼文人赵鸾鸾的一首关于女人沐浴的诗歌较为著名,诗云:“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白凤膏。浴罢檀郎扪弄处,露华凉沁紫葡萄。”该诗极富创造性地将女性的乳房比作晶莹玲珑的紫葡萄,中国女性的乳房便由此步入文化的层面了,而“紫葡萄”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的意象。如明代王偁《酥乳》诗云:“一双明月贴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园。夫婿调酥绮窗下,金茎几点露珠悬。”虽然诗中调情的意味比之赵鸾鸾的诗歌更要鲜明,然描述乳房的核心意象也依然是“紫葡萄”而已。不仅如此,这一核心意象同时还揭示出了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与西方乳房文化的莫大差异:西方以硕肥丰盈的大乳为美,而中国古代则以晶莹玲珑的小乳为美。 举一则极为典型的例证,在人们的印象中,唐朝对女性的形体要求向以丰满为美的,形体丰满了,乳房自然也就硕大了,所谓“燕瘦环肥”说的也就是这方面的意思。然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就以杨贵妃为例。 《情史》、《隋唐遗史》等多种笔记小说中都记载了杨贵妃的一则轶事,说是杨贵妃有次酒酣,不觉衣服滑落露出了双乳,唐玄宗李隆基一手捂住其乳一边口占一句道:“软温新剥鸡头肉。”一旁的安禄山马上联句道:“滑腻初凝塞上酥。”且不论故事中包含的别样意思,就说李隆基的那句“鸡头肉”吧,也委实看不出杨贵妃的乳房究竟有多么的硕大的。这里所谓的“鸡头”,并非指的家禽中的鸡,乃是一种学名叫做“芡实”的水生植物,其果实伸出水面,状若鸡头,俗称“鸡头子”或“鸡头果子”,外表满布尖刺,剥开可见其籽儿,玲珑剔透、温软鲜嫩,极类石榴籽儿。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所谓以肥为美的唐朝,人们对女性乳房的要求似乎也不在意其形状的大小,而在乎其质地的晶莹玲珑。这其实也难怪,任何文化的特征都是有着相应的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往往是以小巧精致为其表现形式的。就女人形体而言,所谓的“樱桃口”、“杨柳腰”和“三寸金莲”便是其突出的表现。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中的女性乳房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晶莹玲珑的特征来了。 实际上,“鸡头肉”或“鸡头子”也成为了中国古代乳房文化中的另一经典的意象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描写女子慧娘的胸前:“一对小乳,丰隆突起,温软如绵;乳头却像鸡头肉一般,甚是可爱。”《株林野史》描写子蜜与素娥调情,算是在乳房上大做了文章:“因素娥只穿香罗汗衫,乳峰透露,遂说道:‘妹妹一双好乳。’素娥脸红了一红,遂笑道:‘哥哥你吃个罢。’子蜜就把嘴一伸,素娥照脸打了一手掌道:‘小贼杀的,你真个吃么?’子蜜道:‘我真个吃。’遂向前扯开罗衫,露出一对乳峰,又白又嫩,如新蒸的鸡头子。乳尖一点娇红,真是令人爱杀。”
Ⅱ 性文化的起源
中国古代性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中形成的性观念、习俗、行为,以及有关于性的知识、文艺、道德规范和诸般社会体制等。
中国属大陆性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由50多个民族所组成,受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各具民族特色的性文化。中国各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人员交往(包括通婚、商贸往来和争战)等民族之间的交融,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相对落后民族的文化发展,但始终不能达到同步,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性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性文化又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之中性文化便可有相当的差异,例如游牧地区一般较农业地区对性更为宽容。而即便在一时代同一地区中也还存在着阶层上的区别,例如“士大夫——市民——乡民”之间的区别,但见于经传的通常只是士大夫的性文化观,市民的性文化观或可见于小说和野史,而乡民的性文化观却较难考查。在朝代更迭战乱饥荒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性关系常变得松散,而在农业定居已稳定若干世代的情况下,宗族和宗教等传统势力就会给性关系带来种种难以逾越的限制。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时代,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阶段。至黄帝以后,转为父系氏族部落,并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历史传说反映出,汉族远古先民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不同氏族部落集团的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和斗争,逐步融合为同一族体。这一融合过程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区域也扩展至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在秦朝汉代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形成为汉族。自秦汉至今的2022多年间,历代都有不少汉族人民通过屯垦、移民、掳掠、流亡等方式移居边疆各地,与边疆少数民族交错杂处,共同开发边疆,其中不少从而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
另一方面,边疆各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处,往往大都融入汉族之中。由于汉族历代均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故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
古代汉族社会伦理道德和立法的基础是“三纲”和“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这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根据“天人相与”的神学观点、发挥春秋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总结而来,其后一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观念。与此相联系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封建士绅阶层普遍存在纳妾现象,在亲属的亲疏观上,以父系为中心。父系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故汉族古代的人口观主张“多子多福”。在此基础上,子对父应尽忠尽孝,其中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最高体现。这种宗法制度的扩大,则表现为“子民”对最高统治者“天子”的道德规范。所以神权、政权、族权、夫权成为禁锢人们思想,尤其是禁锢和压迫女性的工具。
在高度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在诸如汉文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文献中,保存有不少性文化内容。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和冶炼术等方面,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属于古代医学分支之一的中国古代房中术,远在2022多年前的秦代前后即已基本成型,其学科内容已相当于今日的性学。
中国性文化博物馆
中国性文化博物馆目前收藏了2022多件罕见的性文物,陶瓷、春宫图、青铜器等等。
这些性文物都是过去深藏不露、秘不示人、难得一见的,而且形式千姿百态,雕塑、绘画、雕刻、书法、诗词等济济一堂,有不少展品已经是国家的孤品和珍品,全国罕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民族,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有着浓厚的东方色彩,与西方各国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孟子曰:“食、色性也”。说明我们的祖先对性文化持有非常开明的态度。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今天的我们更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性文化。
Ⅲ 世界性文学
巴黎圣母院 一九八四 动物农场 呼啸山庄
在世界古代文学宝库中,一些焕发出灿烂光辉的文明古国都有具有世界性代表意义的性文学,这可以以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很大的日本等国家和民族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古希腊的著名戏剧中也有许多性的内容,无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如此。例如在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吕西斯忒拉忒》里就很典型。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不乏性内容,特别是他的《青蛙》一戏,性内容更多。其实,古希腊作家的作品中有性内容的比比皆是,例如欧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勒克斯》中都有许多性内容,对乱伦的描述更多。可能像希腊神话一样,反映出那个时代这种杂交状况在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残余。
在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性文学著作是奥维德的《爱经》(又称《爱的艺术》)。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把它推崇为一部启蒙著作。他们认为,此书表明了爱不仅是一种动物本能或需尽的义务,而是一种需要人精心培养的复杂又充满人性的升华了的两性关系。直至今日,人们读这部书,还可以了解2022年前古罗马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貌,那时的性知识、性技巧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印度也是东方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视性爱为神圣悦乐的国家,古印度的一些性文学艺术的价值更为突出,像一串串光彩夺目的珍珠,照耀着历史发展的道路。
印度的性文学在体裁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史诗或叙事诗,如《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二是论述,以《欲经》为代表;三是故事集,通常取名“夜谈”或“夜话”,其代表作品就是《鹦鹉七十夜谈》。
从总体来看,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虽然有不少性的内容,但并不是性爱著作。印度的第一部性爱著作是《欲经》,也有译为《印度爱经》、《卡玛箴言集》的。这是世界性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之一。
印度人认为,性是生活中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欲经》的作者婆蹉衍那所强调的性的至高无上的愉悦正是当时社会观点的一种集中表现。在印度,性不仅被认为是正常的和必须的,更被看成是神圣的。它被作为宇宙的人类衍生物及印度的宗教象征来加以强调,它也作为精神和物质的联合体、作为湿婆和拜力神祗交合的象征,也就是说,性创造了世界。正因为古代印度人把性提到这么一个高度,所以从这一高度出发的《欲经》,成为印度文化传统中的基础部分和印度著作中的伟大经典。
在中国的近邻日本,最古老的性文学著作当推《源氏物语》。它出现在公元10世纪前后,比卜迦丘的《十日谈》早300年,比曹雪芹的《红楼梦》早700年。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篇幅最长、女主角最多的小说,但是女主角虽多,全书却大部分以一个男主角串联情节。全书共54卷,前40卷的男主角叫光源氏,《源氏物语》的书名即由此而来。本书的作者叫紫式部,是一个宫中女官。
《源氏物语》结构宏伟,辞藻美丽,文学价值很高。在这部书中,恋母情结、家族情结、近亲相奸、见异思迁、性错乱及无穷无尽的色欲,都被揭发出来。作者可能通过这一连串的情节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也可能通过这一连串的意淫和肉欲来表现人性之无可救赎,最后达到日本文学传统之一的“物之哀”。认为在人的世界经过性的欲望和荣华富贵后,最后带是空虚的悲哀,即佛家所说的“寂灭”。
历史发展到14、15、16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主张光复人性,所以性的解放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作为人们的这种愿望与追求的反映,大量的性文学作品应运而兴。在这方面,打响了第一炮的是卜迦丘的《十日谈》。
《十日谈》中有许多故事描述已婚女子与情人的幽会。这些故事粗粗看来似有诲淫性质,没有多少深刻的含义,但是实际上卜迦丘是以对中世纪禁欲主义与贞节观的憎恨和反叛来
写这本书的。例如第七天的第二个故事:有个石工娶了个漂亮妻子,每当石工去工厂做工时,妻子就叫情夫在家幽会。有一天正在幽会,丈夫突然回家,妻子叫情夫躲在木桶里。丈夫带来一个买木桶的人,说愿出五弗令金币来买这只桶;妻子急中生智,说有人愿出七弗令,这人现在正钻进桶里查看木桶是否完好。这时情夫从桶中出来,抱怨这个桶内部太脏,于是丈夫就爬进桶内去洗刷,妻子则将头探进桶内指挥洗刷。这时,情夫就用“后入位”的姿势和这女人性交,性交完事后,桶也洗刷好了,于是妻子就叫丈夫出来把桶运到情夫家去。
在这一时期,还有个十分著名的作家马奎斯·德·沙德,可以说他是性文学史上的一个怪人和狂人,他的名字沙德(Sade)为欧洲语言留下了“虐待狂”(Sadism)的字样。可是,由于有伤风化、违反道德,他的手稿能够留传下来的大约还不足他的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但仅仅这一小部分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霭理士曾经称沙德的作品为“18世纪的性变态网络全书”。他幸存的主要作品有《贾斯坦》(1781年)、《一百二十天的淫乱》(1785年)、《艾琳和瓦尔库尔》 (1788年)、《闺房里的哲学家》(1759年)、《朱丝汀——美德的不遇》(1796年)、《爱的罪恶》(1800年),等等。
在19世纪后期,又出现了一本著名的性小说《披兽皮的维纳斯》。此书重点描写性变态,堪与上一个世纪沙德的作品媲美。这本书形式上是小说,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自传成分。作者是萨克尔·马索。该书的主要价值恐怕也只是让人们借此了解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性心理变态,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种作品来,也正是因为他自身就是个性心理变态者。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性文学作品产量很大,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需要。维多利亚时代是性禁锢十分严酷的时代,而出现了以上这种现象明显地是一种“反弹”作用。关于这一时期的色情书籍,斯宾塞的目录索引中搜集的书名有:《床上伴侣》(又名《年轻小姐指南》,1820年)、《夫人的女仆三部曲:冒险、私通、奸情》(1822年)、《现代浪子》(1824年)、《淫荡的淘气鬼》(1828年)、《引诱红衣主教》(1830年)、《塞拉格里奥发生的故事》(1830年)、《维纳斯的爱》(1830年)以及《怎样求爱》、《如何唤起爱欲》、《多种作爱法》、《两位女士的淫史和她们的密信集》、《英俊完美的表哥》、《第一次性交感觉详述》、《它们的引见》、《他们正享受着美妙春情》等等。此外,还有些色情文学作品,尽管名义上是英国出版,实际上是在巴黎或布鲁塞尔出版的。这些书之所以要冒“英国出版”的名,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英国出版的性文学作品比较“正宗”。
在这个时期,美国出版了一本相当有名的性文学作品《1601,都铎王朝时一次壁炉边的社交谈话》,简称《1601年》或《壁炉边的谈话》,作者是塞谬尔·兰霍恩·克莱门,即马克·吐温。这是一本以色情内容对话形式写成的小说,具有很大的讽刺意义。对话是发生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各个大臣之间,其中还包括很多文化名人,如莎士比亚、培根、本·约翰逊、瓦尔特·拉勒夫等,也有一些虚构的女士。马克·吐温说:“我写的是可能有过的对话,我使用了当时(1601年)的语言习惯。”
以下再把在20世纪曾遭被查禁之灾的几部西方性文学作品作一些剖析。
在20世纪,所著的文学作品被查禁得最多而又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了。劳伦斯于1913年出版的《儿子与情人》是他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小说是以主人公保罗·英瑞尔和他母亲的关系以及两次恋爱经历而展开的,由于书中对两性关系作了不加掩饰的描写,也由于书中描写了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
劳伦斯在《虹》中,以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恋爱婚姻为主线。第一代人汤姆·布朗文夫妇敦厚、勤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老汤姆的继女定娜和威尔的结合,在劳伦斯笔下是一种堕落,他们目光短浅,庸庸碌碌,只是满足于床第之欢,“性欲误入歧途”。厄秀拉是劳伦斯浓墨重彩描写的第三代人,她要走向社会,可是受到了挫折。如同劳伦斯的其他作品一样,《虹》中对爱情心理的描写细致真实,欢畅动人,但不容于世。一直到1949年,劳伦斯逝世19年后,《虹》才得以出版全书。
在20世纪,还有一本曾一度被查禁的名著是著名的美国传记文学作家欧文·期通的《生活的渴望》。这是作者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34年,描写了荷兰著名的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艰苦的一生。他一生潦倒,但是从未因此而终止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向人们展示了他的个性,桀傲不驯,忠贞不二,孜孜以求。欧文·斯通也正是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来刻画凡·高的精神的,生的冲动、生的执着、生的追求充溢全书。作者又着力刻画了凡·高和几个女人的性爱关系,因为这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文学艺术大师的生活和创作都和性爱有密切关系,性爱能给人以灵感,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创作动力;同时,性爱的挫折也可能毁了他们的一生。作者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有一天,当凡·高在户外作画时,一个美丽的女人来到他的身边,她叫玛娅,她向凡·高展示了自然赋予人的全部美感。她爱他的灵魂,爱他的一切。凡·高紧紧地拥抱她,以全部的热情展示出生命原冲动力的高潮……
在欧文·斯通的其他传记小说的封面上,往往在作者的名字下面特地加上“《生活的渴望》的作者”几个字,可见这本书影响之大。如今,这本书将和凡·高的不朽画作一起永远为人们所记起,但是人们也将会记得此书在20世纪中叶还一度被查禁!
Ⅳ 中国从哪一个朝代开始的性文化越来越压抑
“这个国家越强盛越繁荣,老百姓生活越好,就越自由。唐代它的性很开放的,到了宋代以后,我们的性文化越来越压抑了,社会越来越衰败,统治者控制的越来越紧,因此对人性的压抑也就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春宫画在明代越来越兴旺,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性小说,都是在那个时间很兴旺的呢,这是矛盾的呀。这就是一种反弹作用。因为性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不可压抑的。”
Ⅳ 中国古代性文化你知道多少
上古时代,人们一直对生殖、生殖器与性行为的崇拜直言不讳。这通过一些汉子的衍生,文物的图案,岩石上的壁画及宗教建筑等体现出来。汉字中有很多是由生殖器和性行为的形象衍生出来的。如:且、母、比、冥等字。且 代指男根;祖 其形旁示意指天上的神祗;因此,祖字有以男根祭祖之意。我国出土的很多文物上都刻有女性生殖器崇拜的图形,如西安半坡突出的大量陶器上的鱼状花纹,浙江余杭反山墓葬出土的白玉鱼等。此外,佛教的塔、西方的方尖碑、还有宗教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一定程度上为男性阳具完全裸露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以性崇拜为基础是传统性文化的特征。这些崇拜意识对人们的生活各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风俗、祭祀、哲学、法制、文学与语言文字等。
以至于古人把过夫妻性生活称为“行周公之礼”“敦伦”即敦伦人之大伦,认为这是很神圣,隆重的事。而所谓“御田祖”主要是在田地播种时,以男女交合为祭,以田地象征女阴,以种子象征男精。将男女性交称作“播种”“耕耨”。如聊斋志异中,林氏要求丈夫与她同房,笔语曰:“凡农家者流,苗与秀不可知,播种常例不可违,晚间耕耨之期至矣。”初民把性交、生殖和土地扩大为天和地、阴和阳、男和女的关系。儒家认为:天和地,阴和阳,要交合才是事物的生机。如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这种看法还影响到后世一些政策措施,阴阳学说的问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常用桃花、佛手表示阴道,此外有时也用牡丹花、蝴蝶和凰表示。阳用雄马和公羊之类的有角动物,公鸡、传说的凤以及巨龙等表示。在美术作品中,常可见到用龙的精液与云交配来表示性交。性文化密切关联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是因为,创造文化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繁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两性的和谐和合作。现在看来,性文化几乎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关系。
性爱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凡音乐、舞蹈、雕塑、绘画、诗词、戏曲、小说等,都包括一定数量的含有性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反应当时社会的性习俗,或追求性关系中的男女平等,或宣扬性享乐。在表现方式上有的含蓄,有的露骨,从而构成中国性文化中一个丰富多彩的重要侧面。
其中明显表现与人们生活中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出现于人们的庆典祭祀活动中,裸舞,性舞蹈等,以及史料中记载的桑林之舞、万舞等。另一类则是追求性享乐,人们追求美色,享受性带来的快乐,其中最为表现为历代帝王的后宫,例如:历史上有名的元帝,元帝继位后则下令招全国的美女用来行乐,还要求画工把每个美女描绘出来,供其挑选。后宫都想得到皇帝的恩泽,纷纷贿赂画工,只求把自己画的跟美丽一些。唯独只有王昭君没有贿赂画工,于是画工怀恨在心,导致画工把王昭君画的很难看,自然元帝不会挑选上他。
后来匈奴入侵,元帝找了这个最难看的送给匈奴,让王昭君嫁到匈奴,去充当王妃。在王昭君即将随匈奴而去,向元帝辞行时,元帝突然发现,他温文尔雅,气质非凡,压倒后宫所有人。当推后宫第一美人,元帝为此十分后悔,但是国家之事不能反悔,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彻查是由,将画师毛延寿等人统统杀掉示众。
后世有人讨论,认为毛延寿画王昭君像的事不可信,但至少说明了当时的皇帝后宫佳丽太多,已经人不过来了,非要借助画像不可了。
Ⅵ 古代房中术主要是为了养生除病,为何演变成淫邪之术
古人养生,道家有云阴阳交合。房中术历史悠久,中国人想寻求长生,因而产生此法的。
房中术之所以一步步没落,这和封建的制度以及封建制度下的人们有很大关系。房中术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养生之术了。尽管现代人思想开放了起来,又重新重视房中术,但是它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Ⅶ 人文科学的古典性,时代性,现代性分别是什么速度v啊 快速回答啦
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含义与审美特征
古典性文化和现代性文化的区分是按照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做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典性文化”概念中“古典性”就成为一个关键词。
1.古典性文化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在这里,“古典性”包含了“古代”、“历史”等含义。
古典性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蕴含的审美文化,究其根源而言,是因为它是属于“过去”的文化。如文言文作为一种古典的审美符号,它往往和中国古代人们的生命情怀紧密相关。像宋代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连串的迭音字造就了温婉哀怨、凄清孤寂的的氛围。一方面,无论协韵用词,还是按律取调,这里的话语形式明显和今天的话语形式不同;另一方面,这种话语形式造就的体验也和那个时候女子“幽居”的生活境遇有极大的关系。古典性文化事实上是建构在古典时期人们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
2.古典性文化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在这里,“古典性”又包含了“传统”、“经典”等含义。
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往往是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作品。荷马史诗、古希腊建筑、文艺复兴的文化、诗经和离骚、伟大的长城和神奇的金字塔等等,古典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已经构成今天的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文化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性文化又常常是作为一种当前审美文化的“经典”范本而存在的。我们今天讲古典性文化,也往往就是指的这种已经被历史经典化了的审美产品。
综合上述,古典性文化是指建立在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
(二)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为了具体而细致地了解古典性文化,同时也为了不可能笼统地探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古典性文化的特征,我们在此选择中国作为探讨对象,来领略古典性文化的审美特征。1.空灵
所谓空灵,指的是古典性审美文化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态的追求。空灵,也就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
(1)空纳万境的审美境界
中国学者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非常重“虚”而轻“实”,是“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就以空幻灵动的境界为最高境界。在这里,“空”、“虚”、“无”不是现代人眼中具有否定性色彩的词汇,而是指向充满生机、蕴含无限的意义空间。苏轼这样描绘这种美妙的境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空灵的美妙在于它总是指向一种无限的意义空间。古人讲“虚室生白”、“唯道集虚”,意思在于强调空灵中孕育着实在,没有虚空,万物不生。中国的审美文化产品也就尤其注重所谓的“无笔墨处”。宗白华先生这样说:“西洋传统的油画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缥缈天倪,化工的境界。” 这也就是中国书画中“抟虚为实”、“计白当黑”的空灵之美。小小一方笔墨,尚要留取一方空间,似乎在说:宇宙再大,仍有无限;世界再小,仍有余裕。
我们也可以在作品感受到这种空灵境界的美妙。如王维诗《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初读这首诗,似乎没有什么着意之处:中年以后更喜欢“道”了,家也移居到山边;兴致来了就一个人出去走走,美丽的景色只有自己一个人领略;走到溪水阻隔道路时,我就坐下来看风云起落;如果碰到那个林中老人,就会和他交谈起来,忘记了回去。作者似乎是随心而作、随手而写,没有特别的用意,也就是没有一个必然的实体要去展现。此诗似乎没有刻意言“道”,但是的确又暗含了一种自然闲逸的宇宙天道观念。清代人沈德潜评价此诗说:“行所无事,一片化机。” “化机”,也就是不着笔墨,不落实存,化入一片空灵。这种境界正是中国审美文化空灵之美的体现。
(2)以虚映实的表现手法
如果从审美传达的角度来看,空灵就意味着在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时候,总是采用一种“以虚写实”、“虚中求实”的手段,造就一种亦真亦假、似真似假的效果。
欣赏过齐白石先生画笔下的“虾”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齐白石先生从来没有一笔是画“水”的。然而,但是没有人因此觉得画里面的虾是失去了水的“死虾”,也没有人觉得画家没有画完,应该补画一下。同样的现象我们还可以从京戏的演出中看到。德国著名的戏剧家莱布尼茨在俄罗斯观看了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之后,异常感慨和惊讶。因为梅兰芳在表演的时候手中并没有花朵,而只是作出手指拈花的姿态。可是,莱布尼茨却分明感到可以闻到幽幽的花香。同样,《打鱼杀家》里面只有一面浆就表现出了船的存在;《盗御马》中,“马”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但是演员只使用一根鞭子就将它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这一切都和西方的戏剧不同。莱布尼茨为了表演的需要,就曾经打造过一艘船,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它搬到了舞台上。
艺术表现的过程事实上体现出的是把握世界的过程。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古典性文化在把握世界的时候并不注重事物的实际存在形态,不将这一事物是否形似和逼真作为艺术表现的标准。写杨贵妃的美丽,如果诗人老老实实地讲清楚它的鼻子、眼睛、头发等的具体样子,这就是将世界以一种“实物”的样子呈现在作品之中。但是,李白的写法更加合乎中国古典性文化的特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意思是看到云彩的时候就想起了她的衣服,看到花朵的时候就想起了她的面容;春风轻抚、朝露晶莹。这里用的全是虚笔,显得空灵巧妙,意味深远。
2. 流转有韵
所谓流转有韵,在这里讲的是古典性文化产品的一种整体性特征。审美文化在形式上表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和谐流动和协调转变,由此相互流转而生成令人感动的韵律。
(1)充盈流动的整体意蕴
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和西方文化中的整体是有区别的。首先,西方的“整体”是一种结构性的整体,其内部的关系就像是一间房子的框架,注重其中的拼合、平衡、搭建;中国的“整体”是一种功能性的整体,仿佛一棵树的各个枝叉,它们之间不是存在某种结构性的关系,除非把它们看作是“树”,不然就无法领会其存在意义。其次,西方的“整体”注重一个个具体物的独立存在;中国的“整体”注重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由“气”凝聚,天地之间,“气”充盈其中,无法分离。立足于这样的观念,中国古典性审美文化就达成了一种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流动和转化的意蕴。
这种意蕴非常像中国文化所欣赏的温玉之美:它是一个美的整体,但是没有可以看清的“结构关系”,只有流转不已的线条和色泽;它似乎简单枯燥,没有内容,但是又温润和谐,通体流畅,让人一眼无法看透,里面好似蕴含了无尽的宇宙天地之气。温玉之美的浑然一体,恰好象征了中国古典审美艺术的理想境界。《易经》中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古代审美文化塑造的世界就是一个俯仰自得的、可以“游”的世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对空间进行打量的视点,没有一个拆分了的整体。在这里,留连俯仰,无往不复,似乎写的是空间,又包含了时间的感叹。春江春水,天月江月,诗意流转,自然混成。
(2)回环往复的形式韵律
以气贯之的审美作品具有的往往是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强调笔气淋漓,点划之间,情意流动,若断若连,似有似无,达成的是一种音乐的美。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一个笔意连绵、曲折有致的艺术整体,如同一首流畅委婉的歌曲。从这个意义上说,“舞”,就成了中国古典性文化的一种绝高境界。古人就曾经记载过书法和乐舞相通的故事。如书法家张旭擅长草书,有一次见到了公孙大娘在舞剑,忽然有所感悟,悟出了书法的真谛。据说吴道子也曾经因为见到裴将军舞剑而作画,一幅作品如同飒飒丰起,浑然一体。事实上,书法线条的婉转留连,文人画中一山一水的起浮呼应,诗歌里面词句的错落有致,建筑之中的回阁曲廊……中国古典性审美文化的韵调,全在于这种气息连连、通体流畅的美的形式之中。
在这里,流转有韵的形式之美来自于审美文化作品精妙的韵律安排。如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按照格律来讲,每一句的第二、四和尾字必然和下面的平仄相对,形成阴阳顿挫的整饬节奏。“国”和“撷”因此就不能按照现在的读音念阳平,而是要读成短促下滑的(古)入声。这样就会有呼有应、有起有浮,反复阅读之后,诗歌的韵味才会溢出。
3. 蕴藉
蕴藉,也就是含蕴不尽,是在这里指的是审美文化在效果上体现出多重、差异和绵延不绝的特性。
(1)含蕴不尽
审美的蕴藉效果呈现为审美产品总是留给读者一种绵延不绝的回想空间。具体的形象蕴含着深层的意义,有限的景象蕴含着无限的意味,给读者造就一个无穷想象的审美空间,这就是我们讲的含蕴不尽。
因此,含蕴不尽意味着作品的意蕴不仅仅留存、局限在作品的形象、词句之中,而且还延伸到作品之外,达到一种所谓“韵味无穷”的境界。所谓“韵”,指的是“余音”,当敲响巨钟的时候,首先是“当”的响声,此为“声”,继而“嗡嗡”的余音响起,这就是“韵”;“味”指的是食物吃掉以后留给人的咀嚼不尽的感受。两个词都包含有“含蕴不尽、余意无穷”的意思。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诗歌的画面而言,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点孤帆渐渐在江面上消失,长江的水不断地流向远方。然而诗歌的意味并不止于此。这首诗名是写景,实际是在写情,在写那个惆怅地站在江边不舍得离开的人:长江横亘,大雁阵阵。黄鹤楼上游人如集市。诗人孤独地立在江边一石之上,怔怔地负手而望。远方长江滚滚,什么也没有……我们也就可以感受到,这个站在江边发愣的人的心情一定是空空落落、凄凄惶惶的。可是诗歌里面却没有一个字写到这个人的情态。这就是我们讲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或者说是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还蕴含着言外之意,韵外之旨。(2)意味朦胧
古典性文化以空灵为本,在效果上就不讲求明晰、写实,而是意义朦胧、情感蕴藉、表现含蓄。简言之,故典性文化是在朦胧中达成一种透彻的审美效果,在不确定性中求得确定性。就文学而言,汉语的多义含混,加上对空灵意境的追求,在抒情叙事的时候常常显得意味朦胧。“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如果用英语来写着两句诗,那么,这个“鸟”使用复数呢还是用单数呢?是“bird”还是“birds”?在古代汉语的语境里面,我们就不必追问这样的问题,是一只鸟也好,是许多鸟也好,都在朦胧中表现了一种寂静、和谐。
意味朦胧更主要地在于意义和情感的层面上。如唐代人卢允言写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这首诗歌的意义是赞美还是讥讽呢?一方面可以说是赞美的:环境黑暗,风吹草动,异常警惕的将军有胆有色,引弓杀敌;天光大亮以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查看昨日射出的箭,竟然被神力的将军射入了坚硬的顽石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是讥讽的:环境黑暗,小小的风吹草动就让我们的将军紧张起来,也不分辨一下到底有没有敌人就一箭射去;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敢于去查看:啊!原来射中的是一块石头,而且箭已经没入石头之
二、现代性文化与美育
(一)什么是现代性文化?
“现代性文化”之中的“现代性”一词和今天常见的“现代性”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解这个词的意义,成为理解现代性文化概念内涵的关键。现代性文化是当前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在这里,“现代性”一词具有的是“现在”、“当下”等时间方面的含义。作为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概念,现代性文化属于今天的人们,给今天的人们提供娱乐,并直接和今天人们的生活境遇紧密相连。
现代性文化的审美形式几乎焕然一新。首先是产生了崭新的审美娱乐形式,如电影、摄影、CD、MP3、REM文件等等,就都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需要摄影机、CD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的支持;同时,传统的审美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在中国,古代的文言文被现代白话文替代,章回体小说逐渐退出现代审美的视野,各种带有试验性质的新文体小说则大量出现,传统的律诗也让位于自由体的新诗;另外,审美艺术载体形式也异常丰富起来,诸如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审美消费和审美娱乐不可或缺的手段与媒介。这种新的审美形式的出现给世人带来的崭新的体验。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在巴黎卡普辛路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厅里面,用自己研制的放映机,第一次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早餐》、《水浇园丁》等片子,当火车在银幕上向人们冲来的时候,人们急遽躲闪,这种由虚拟的形象所带给人的震惊是过去的审美形式——包括活生生的绘画、戏曲和雕塑,所不可能提供的。电影、尤其是电脑制作的电影所塑造的形象,使得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真实”面目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电影还制造了种种奇特的体验,从展现外星人奇观的《独立日》到想象网络时代虚拟现实的《骇客帝国》,从真实复现亿万年前地球历史的《恐龙》到逼肖人类末日时天崩地裂景象的《彗星撞地球》,电影制造了一种世界上并不存在、可是却能够被人的眼睛看见的景观。这可以说是一场视觉上的革命,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惊”。显然,现代性文化是一种包含了新的体验的审美文化。
因此,现代性文化是指与古典性文化相对、建立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审美文化。
(二)现代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或完成了现代性文化的演变。对于我们来说,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也开始她的现代性文化的转化历程。我们正是透过这一历程来打量现代性文化的审美特征的。
1.实存为本,蕴含局部空灵
古典性文化注重空灵境界的建构,而现代性文化则更多地面对一个实体的世界。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实体世界的能力,西方以实体为本的审美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人们日益倾向于关注世界的物理的、化学和心理的呈现特征,反映到审美上,就有了以实体为重的文化倾向;另一方面,中国独特的古典性文化传统依旧具有巨大的魅力,空灵的美妙境界还是可以在中国的现代性文化产品中找到。因此我们说,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整体地对实存的追求和局部地对空灵的保留。
(1)以实存为本
从形象的塑造到故事的讲述,从表现媒介的变迁到细节处理的技巧,现代性文化注重了对实体世界的如实反映和描绘。
从内容的角度讲,现代性文化的审美形象日益具体、明晰,实实在在的“典型”而不再是空灵的意境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主流。徐悲鸿的静物油画、人体素描,鲁迅写实白描的故乡图景、农民生态等等,都已经成为现代性文化的经典文化产品。即使是所谓新感觉派的小说、印象派的绘画等等,虽然不是以客体的世界作为描绘的对象,但是仍旧把人的心理世界作为实体来进行反映。就主题而言,现代性文化更加关注现实的人生、实际的生活、存在的问题等等,玄妙虚静的诗意不再是关注的焦点。冰心的问题小说、鲁迅的战斗杂文、田汉的抗战歌曲等等,主要的已经不是要激发起人们形而上的玄妙思索、空灵体验,而是要人们面对现实,思考出路。从形式的角度讲,审美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达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强了这种以实体为本的趋势。如照相术的出现可以使得一个“形象”不经由过多的人工修饰就异常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摄影机更是可以完全按照人类活动的真实样子来进行记录。而且,现代媒介,如银幕、相片等等,也不可能在计白当黑,表达那种指向无限的空灵境界了。总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现代性文化日益减少了虚空的意味,面对世界的实体称为主要倾向。
(2)空灵色彩
然而中国文化的特色依旧保留在现代性审美文化之中:在那种以实体为本的文化产品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到空灵的印迹,感受空灵的审美理想和趣味的存在,这是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独特特征。如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结尾的时候写到小英子和小明
胡琴声,金庸小说里面飘逸归隐的结局,周作人散文中言一尽而意有余的感受,等等,却不是由实向虚,实中含虚。可见,现代性文化仍然存留着明显的空灵指向。
3.以明晰为本,见出蕴藉韵味
现代性文化的审美效果也相应地趋向于明晰、透彻;同时,受古典性文化空灵趣味的影响,现代性审美文化依旧具有蕴藉韵味。
(1)明晰的感受
空灵蕴藉的古典性文化,往往塑造韵味无穷的审美形象,给人的感受自然是朦胧含混,充满意味的:“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苏轼),似乎有清晰的画面展现眼前,但是如果真用画笔一描,又会发现这个“似”的景观无以描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是“我”在独立,还是思念的她在独立?是人在落花的时候独立,还是人像落花一样独立?这种朦胧到了现代性文化作品中就显得明晰得多了。相对而言,古典性文化重在“表现”,现代性文化则重在“再现”。上述《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就是细笔描述的结果,以清晰鲜明、油画般的效果达到写情的目的。再看刘半农的诗《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
Ⅷ 中国古代性教育是怎样的
中国的古人讲不出多少大的性学道理,只能用一些东西来对后代进行启发、诱导,这也可称之为“形象化教具”吧!例如在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保存着一些东西叫做“压箱底”,它的外形多种多样,如呈水果状、船状,甚至干脆只是一个小盒子。这个东西分两半,如把盖子掀开,里面是一对瓷塑的男女交合形象。当女儿快出嫁时,母亲就从箱底拿出这东西来,掀开盖子,让女儿看,告诉她结婚了该怎么做。还有一种东西叫“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春宫图,画面是不同的性交体位。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就买一卷这种画,放在嫁妆中,带到夫家去,新婚之夜将它铺在床上,夫妻两人照此行事。汉代的张衡写过一首描写新婚生活的长诗《同声歌》,其中有几句就是:“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这表明至少在汉代,在两千年前,就有“嫁妆画”这样的东西了。 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还展出了一种发簪,这也是一种性教育工具。女儿出嫁前,母亲将这个发簪给女儿,它的一头很尖,母亲教女儿,如果在过性生活时,男方过于兴奋,可能虚脱(古人叫“脱阳”),那么女方可以从头上拔下这发簪,刺男方的“会阴”穴以急救。 古代的性教育多为母授女,女为母后再授女,代代相传。所以,古时对于性知识,往往女方比男方懂得多;在古代又流行妻子的年龄要比丈夫大几岁,所以在夫妻性生活方面往往出现女教男的情况。 当然,古人的性教育不只是暗示,有时也有明言,但这多不是出自父母,而是出自新婚时的伴娘或小姐妹,有时出自一种教诲,有时则采取唱山歌的方式影响新娘。性学古籍也起到性教育的作用,但不是很普及,因为古代的民众识字不多。春宫画有时也起性教育工具的作用。例如古代性小说《肉蒲团》中,未央生就买了春宫画来引导妻子玉香,改变她的性冷淡;《痴婆子传》则描写女子偷看春宫画而动情。另外,明、清两代的皇宫中供奉欢喜像,有时就叫皇子皇孙们前往观看,进行性教育。正如《通俗篇》所记:“欲以教太子,虑其长于深宫,不知人事也。”
Ⅸ 镜花缘的所属类别以及文学价值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所著清代百回长篇小说,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全书一百回,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镜花缘》是明清长篇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刊印于清嘉庆年间。原计划写二百回,实际只完成一百回。全书写得最成功、最出色的是唐敖游历海外的部分,所述海外诸国及种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虽大多能在《山海经》、《博物志》、《酉阳杂俎》等古籍中找到原始记载,但均经过作者发挥艺术想像,进行了再创造,赋古代神话以新的故事内容和社会意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本书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写《镜花缘》故事由来,铺垫出谪凡神话的框架。略谓天星“心月狐”下凡为武则天,称帝之后,于寒冬下令“百花齐放”,时百花仙子正与麻姑弈棋,不在洞府,所辖众花神不敢违背武则天旨意,先后绽放,惟牡丹后放,被贬植洛阳。天帝以百花仙子错乱阴阳,“呈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将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谪降凡尘,需遍历海外,遭险逢难,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写文士唐敖的海外游历与唐小山寻父(寻根)之旅,是《镜花缘》最受瞩目的部份。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并加改编[1],既讽刺时事,也呈现某程度的乌托邦理想。百花仙子托生岭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随妻兄林之洋与舵工多九公出洋贸易,三人游海外诸国,览异闻奇景。途中经历了“君子国”、“大人国”、“淑士国”、“白民国”、“黑齿国”、“不死国”、“穿胸国”、“结肠国”、“豕喙国”、“长人国”、“伯虑国”、“劳民国”、“女儿国”、“轩辕国”等地,也遇见鲛人、蚕女、当康、果然、麟凤、狻猊等奇异生物,并见识许多奇风异俗,如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君子国“国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人民互让有礼,“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于旅途中,唐敖不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陆续服食蹑空草、朱草等仙家异物,有负重、跃高之能,也坚定其出世离尘之念,最后入小蓬莱成仙。唐小山为找寻父亲,与舅父林之洋等再度出海,历经许多磨难,抵达小蓬莱。在镜花岭下收得唐敖书信,命小山改名唐闺臣,返国参加女科,以续后缘。
第三部份从后五十回开始,武则天开试女科,录取天下才女。唐闺臣等百名才女进京赴试,于宗伯府上展开宴会。小说最后写唐功臣后代举义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财气四关,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于城下,中宗继位,天下复归李唐。
作品评价
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在理性思维下这部分内容不仅不能闪烁出本该有的金属般的光泽,反而成为“封建糟粕”,并且由于其他各方面艺术成就的折扣更遭株连,最终沦落得少有人问津的地步。小说为什么会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剖析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白何谓诗性智慧与中国语境下的诗性智慧,因为正是中国的诗性智慧的根本特征才导致了《镜花缘》造就出上述的深刻命题。
所谓的诗性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原始思维,根据维柯在他著名的《新科学》中的解释来看,原始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本能的、独特的,并不是如我们理性智慧下人类所想象的那样幼稚无知野蛮愚昧,是“富有诗意的”。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可以描述,即一个是想象性的“类概念”,一个是拟人化的“隐喻”。诗性智慧的产生显然是那个财产公有制时代的必然产物,在人类自我意识完全独立出来以前,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必然是集体表象,同时是一种“身体语言”或“动作思维”。维柯关于诗性智慧的经典论述至少告诉我们生活在理性智慧下的人类两点注意事项:一、先于理性智慧的形态是诗性智慧,并且诗性智慧是人类文化的第一个形态;二、既然人类在早期都共同拥有过诗性智慧,那么,不同民族、国度、地域的人具有共通性,虽然由于地域的差别、民族的特性而导致共通性越来越少,但是至少在某些方面仍然遗留着相同以及相似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进入第二个命题的讨论,就是虽然人类都拥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心理起点,但是,中国的诗性智慧与西方的诗性智慧又有着显著的不同,对于生命本体精神的继承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中国的诗性智慧为什么会与西方的诗性智慧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本文不准备在此赘述,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由于直接继承了诗性智慧的生命本体精神,因而在本质上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形态,即刘士林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诗性智慧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死的智慧。”他对此曾有过精辟而详细的论述,“与古希腊的哲学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理性思维的反思方式,而是以一种诗性智慧的直觉方式把死亡融为生命的一部分;与古印度的宗教实践不同,它不是采取非理性的宗教迷狂来超越感性之躯的畏死情结,而是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以人伦义务为人生意义来贬低个体生死的重要性;与古埃及的死亡伦理学更是截然相反,它以群体的延续为第一义,从而把个人的生死消解在族类生生不息的历史绵延之中,从而使生命获得精神上的不朽。”
鉴于中国诗性智慧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的两大根本特征,中国诗性文化在文化底蕴上就显示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氤氲境界,以及“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的生命活动节奏。作者在叙述方式上普遍地表现出重直观性而轻逻辑推理的童话式表达,围绕一种由诗性智慧澄明的、超生死的情感本体是如何可能的,包括《红楼梦》、《镜花缘》、《西游记》等伟大作品,无不表现着顽石、花木等因其灵性和对生命的热爱而从无限宇宙洪荒中突出出来的诗意题旨。
《镜花缘》中鲜明地张扬了这种不死的智慧精神。小说第六回即进入轮回转世的永生世界,“仙姑此去,小仙等无以奉饯,特赠灵芝一枝。此芝产于天皇盛世,至今二百余万年,因得先天正气,日月精华,故先凡服食,莫不寿与天齐。”“我等偶于海岛深山觅得回生仙草一枝,特来面呈,以为临别之赠。此草生于开辟之初,历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珍奇。无论仙凡,一经服食,不惟起死回生,且能同天共老。”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中更是赤裸裸地渲染一个长生不老的世界:“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无定准,随刀而变,所以叫作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们今日如得此核,即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寿。”“只见路旁石缝内生出一枝红草,……随即放入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只见路旁有一残碑倒在地下,约有五七百斤。随即走近,弯下腰去,毫不费力,轻轻用手捧起,……”在这个世外桃源,不仅处处仙草可以吃了长生,就连吃了鱼儿也可以成仙。如第十五回记载,“当日黄帝时,仙人宁封吃了飞鱼,死了二百年,复又重生。岂但医痔,还能成仙哩!” 在无继国里,人虽不能生育,但死后尸体不朽,过了一百二十年仍旧活转。在玄远国里,“国王业已千岁”。在所有长生不老、轮回转世的描述中,最具有核心位置的是“不死国”、“不死树”的出现:“不死国”中“有座员丘山,山上有棵不死树,食之可以长生,国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红,饮之亦可不老。”
参考:http://ke.so.com/doc/1603883-169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