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的生活水平

秦振
秦振
发布于 阅读量 599
古代小说中的生活水平

Ⅰ 很多人都想要穿越,那么古代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看过不少穿越剧或者穿越小说,经常会梦想着要是自己能穿越回古代,可以利用自己“先知”的能力与现代的智慧结交历史名人,说不定还能改写历史。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平常看到的历史作品大多都是以贵族的视角来展现的,能够还原历史的部分也不得而知,至于底层人民的老百姓,生活条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住宅居住条件也是明显差别:达官贵人们是豪华大院,老百姓的依然是茅草屋为主。

由于历史背景原因,古代城市生活的规划管理也非常落后,建筑密度不科学等问题,潜在的隐患不言而喻,万历二十五年,一场大火一夜之间直接烧毁了四千四百间民房;而到了明末,堂堂北京城的街道污秽不堪,还常有瘟疫;

谢肇淛·《五杂俎》:京师住宅既逼窄无余地,市上又多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摄生者,惟静坐简出,足以当之。

总结

其实古代很多寒苦的生活条件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各方面受限形成的,西方人还曾一度羡慕我国的生活风情。可惜的是,到了乾隆年间,所谓的“乾隆盛世”却处于一个裹足不前的状态,百姓居住的依然大多“土墙草顶的草舍”,看似简单的民众生活其实也是历史背后最生动的社会缩影。

Ⅱ 怎么衡量古代人的生活水平

‍‍

古代有几千年,每个朝代都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民族生活水平也不一样。比如先秦时代烹饪食物的方法只有水煮,调味品只有盐和梅,现代意义上的蒸馏酒在元代才出现,之前的酒度数极低,跟现在的米酒差不多,所以才有了古人说的千杯不醉。所谓商纣王穷奢极欲,酒池肉林,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就拿军粮来说,秦汉到隋唐,小米一直是军队的主粮,秦汉时期1斗大米的加钱跟2.5斗小米差不多,所以吃大米在那个年代是很奢侈的事。到了唐代,小麦的种植才开始普遍起来,但古人吃小麦并不像现在磨成面粉,而是像大米一样做成饭或粥食用,因为直到南宋时期种出来的小麦仍是“软泥少味,黏牙不可食。古代军队的肉食基本也是肉干,虽然不够美味,但普通士卒也只能在决战前或大胜后才能开开荤。至于新鲜的蔬菜也是将领的特供食物,普通士兵只有用大豆做成的豆酱,并且还要根据身份和职务制定相应的配给标准。再比如日本的战国时期,武士在战斗过程中依然以茶泡饭为主,即把大米煮熟放凉,吃的时候用热茶冲下去,再加一点点盐,并弄点梅干和海苔当调味品,有钱的武士可以弄一点鱼肉。当然也有人吃寿司,但食材和味道比现在的寿司差不少。这样的伙食别说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就是以同时期的中国人来看(明朝太平盛世时期的农民)也会觉得这样的伙食很差,但这可是日本战国武士的主流伙食。而高级将领或者大名的伙食也不怎么样,最多吃大米加新鲜蔬菜和一点鱼肉或者鸡肉,当时中国随便一个小地主或者小商贩的伙食水平也能达到这种标准,但在日本却算是豪华标准了。

‍‍

Ⅲ 古代人的生活水平很穷吗

生活水平肯定没有现在好。
在古代,阶级矛盾很明显,泥腿子就是泥腿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能读得起书的很少,绝大多数一辈子都不认识几个字,就算读了书,考取了功名,如果不给你分配,也就得失业。

Ⅳ 如果穿越到古代,怎样快速提升当时的生活水平

发明家和才子路线很好理解。通过远超古代的科学知识,来间接影响整个历史的发展,比如《唐砖》,提高社会生产力,步入工业社会。才子则或抄袭或创新,成为文坛大佬,比如《大明文魁》《民国之文豪崛起》。当然智商和情商都要高,不然容易被雪藏。

Ⅳ 古代小说中的屠夫都很有钱,事实真的如此吗

古代的屠夫确实有钱,最起码能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平,比起一般的老百姓,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滋润。

还有范进的岳父,也是一个典型的“势利眼 ”屠夫。卖猪肉收入不匪的岳父,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多次落榜的女婿。因为他当初把女儿嫁给范进,就是希望范进一飞冲天,考中举人,让他跟着沾光,结果范进一连几次都未中举。一个处于“社会底端”的商人,凭借卖猪肉的收入,居然敢鄙视“社会顶端”的读书人。由此可见,屠夫的收入确实不菲。

Ⅵ 有没有那种描述古人生活的小说

1,书名:《猎户家的小娘子》 作者:女王不在家 ps:温馨轻松的种田文,没有小三,没有阴谋诡计
2,书名:《那村那人那傻瓜》 作者:福宝 ps:很温馨的种田文,每次书荒都会找出来看一遍,让人想哭
3,书名:《丑女如菊》 作者:乡村原野 ps:作者文笔细腻,

Ⅶ 古代和六七十年代生活水平

时代是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历史总是弹簧式螺旋上升,所以六七十年代水平﹥古代水平!

Ⅷ 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理论上讲,温饱至少能达到,因为如果不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所谓小人穷斯滥矣,就有动乱,政权不稳,不会持久。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22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明朝人的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明朝国家规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隶,县丞二员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员,每人用马夫一名,国家付工资。)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夫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很低的,历朝历代中明代公务员工资收入算少了。)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夫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学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冯梦龙在万历年至天启年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两。所以记为年收入20两
杀猪的: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平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来,几年里盖个优质砖瓦四合院不成问题。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Ⅸ 古代生活水平

这个历史话题,可以挑中国古代几个典型王朝说说。

一:两汉时代

汉朝盛世年间,普通自耕农家常吃麦子做的干饼“糗”,另外还有“汤饼”面食。因为当时没有发酵技术,所以这类主食都是口感坚硬。还有大米或小米做的干饭。稍有点钱的人家,能吃上加甜枣的米饭。日常蔬菜主要是冬葵和蔓菁,大豆从西域传入后,也是火热受欢迎。大豆的鲜叶干枝,当时全是西汉农民的菜。而《盐铁论》以及各类西汉壁画证明,鸡肉以及猪肝等畜类下水,西汉平民逢年过节时,也能吃得上。

所谓“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这类火热场景,就可浓缩说明。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秦振在2023-06-23 22:30:21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zhongsheng/12789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