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现代主义小说

顾念兮
顾念兮
发布于 阅读量 150
英国文学现代主义小说

Ⅰ 求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以及作品【英文版】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Mrs. Dalloway(1925) To the Lighthouse(1927)

James Joyce 1882-1941 Ulysses(1922)

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 Lady Chatterley’s Lover(1928) The Rainbow(1915)

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The Waste Land(1922)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Ⅱ 英国文学的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1918-1945)
20世纪初,本涅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坚持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进行创作,用写实的方法记载社会转型时期资产阶级社会和家庭发生的变化。但他们很快就受到来自现代主义文学的挑战。按照弗吉妮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说法,1910年是英国小说从传统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变化的重要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加速了这一变化。战争中,大批无辜青年充当炮灰,白白丧生。一战之后,不少英国人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有关人性、人类前途的基本观念乃至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促使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英国小说也面目一新。D.H.劳伦斯(D. H. Lawrence)是煤矿工人的儿子,他将视线投向两性关系,对西方文明的缺陷进行反思。《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曾因为大胆的性爱描写而在英美两国被查禁。他的《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等小说将社会批评与性心理探索巧妙结合起来,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为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拨,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心理真实,注重直接观察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内心世界这面镜子上折射出丰富多彩的外部现实。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伍尔芙的突出成就是意识流小说。她的《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和《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将意识流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还体现出女作家对于女性存在的历史及现状的独特反思。来自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旷世之作《尤利西斯》(Ulysses)给英国传统小说带来一场革命。《尤利西斯》情节简单,主要记载迪达勒斯、布卢姆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三个人物的日常琐事。小说实际上只写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天里的事情。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乔伊斯与他未来的妻子娜拉曾在这一天首次幽会,除此以外,它是都柏林历史上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日子。乔伊斯在小说中力图展现的是生活的本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利西斯》因此被有的评论家誉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全部生活和全部历史”。《尤利西斯》的成功在于意识流描写表面上纷纷扬扬,漫无边际,实际上结构齐整,周密严谨。
20世纪20年代是英国文学史上又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文坛群星璀璨,佳作迭出。在诗歌领域,T. S.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1922年发表《荒原》(The Waste Land),运用大量的神话描绘战后西方世界精神失落的景象,表达人的再生的希望。他的诗作代表了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突出成就。爱尔兰诗人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努力建立自己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深入探讨人生哲学问题。叶芝的创作道路由传统走向现代,折射出英语诗坛的过渡与变迁,代表了现代诗人摆脱旧时代的影响,创立现代诗风的历程。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力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具有前卫色彩。从本质上讲,现代主义文学是精英文学,《尤利西斯》出版后,一般市井百姓很少有人问津。在以危机和战争为时代特征的三四十年代,严峻的社会现实,尖锐的社会矛盾,紧迫的社会问题,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回归创造了条件,采用写实手法的小说再度受到人们的欢迎。30年代的英国小说在主题上从内倾变为外向,表现社会对个人命运的主导影响,在形式上则从前卫转向保守,采用传统叙述手法。这一时期英国文坛出现了几种走向:一是关注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创作具有左翼倾向的文学。二是抨击资产阶级中上层社会的腐败堕落,创作社会讽刺小说。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1966)在《罪恶的躯体》(Vile Bodies)、《一捧尘土》(A Handful of Dust)等作品中描绘英国社会婚姻、家庭、学校、宗教、政治生活中的荒唐、邪恶与堕落。三是消遣性文学的流行。J. B. 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 1894-1984)以具有喜剧意味的形式讲述社会各阶层的人生故事,展现英国广大地区的生活百态。“侦探小说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1-1976)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等侦探小说里精心编织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为读者逃避严峻的社会现实提供一个想象世界。
30年代还涌现出两位风格独特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和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1985)。格林作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作家,致力于探究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危机,记录个人灵魂在善恶之间的煎熬,并将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与反映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30年代末问世的《布赖顿硬糖》(Brighton Rock)与《权力与光荣》(The Power and the Glory)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英国重要小说家的地位。格雷夫斯是诗人兼小说家,他的古罗马帝国三部曲《我,克劳迪斯》(I, Claudius)、《克劳迪斯神和他的妻子梅萨利纳》(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贝利萨里乌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是现代历史小说经典之作,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生活在古代的人物具有亲近感,同时又保持了历史性。

Ⅲ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首先是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英国亦在内)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现实主义作家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广阔再现与强烈批判的基础上,还深刻的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文明。
在艺术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第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第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其次是英国的特殊情况:
英国式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因而,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的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如果你有时间或者是题目篇幅较大,可以再分析一下这些作者的几个代表人物的创作特点,比如萨克雷)
——以上答案内容摘自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225-229页

Ⅳ ( )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Ⅳ 请问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是什么请详细点,最好用英文。谢谢!

一 现代主义文学是modernism 代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后的文学流派,是Victorian Age 之后的主要流派,主要特征有stream of conciousness,absurd theatre 等等, 与 代表作家有 T.S Eliot (荒原的作者) Thomas Beckett(等待戈多作者)以及 哈代等作家。
现代主义以非理性哲学和精神分析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现代派文学的主题便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被扭曲的、渐渐疏远的、病态的关系。现代派作家更注重描写个人而非公众,强调主观而非客观。他们都十分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心理时间比实际时间显得更为重要。他们的作品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混合在一起在某个人的意识中同时出现。现代主义从各方面看都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叛。它摒弃理性,而理性是现实主义的根基;它排斥永恒的客观的物质世界,而这些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源泉;通过倡导对文学新形式、新手法的自由试验,现代主义淡化了几乎所有传统的文学元素,如故事、情节、角色、按时间顺序的陈述等等,而这些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主体。这样一来,现代主义作品常被称为反小说,反诗歌与反戏剧。
20世纪的英文诗歌成就非凡。世纪初的托马斯·哈代及年轻一代的战时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哈代在自己的诗歌与小说中表达了对贫苦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罪恶的极度厌恶。一战时期的诗人们真实地揭露战争的残酷无理。庞德、埃略特与叶芝成熟的诗作标志着现实诗歌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场反叛维多利亚传统诗歌主题与形式的革命。现代主义诗人们反对无病呻吟的浪漫与激情,提倡创作的新思想。如使用日常百姓的语言,开创新的音韵格律,允许自由选题,并将粗确清晰、准确的形象引人诗歌。

二现实主义文学是realism,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现实主义作家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广阔再现与强烈批判的基础上,还深刻的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文明。
在艺术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第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第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我是一个English Major正在研究英国文学这一块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Ⅵ 一战后英国现代派文学主要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现代派文学在诗歌与小说中发展。托马斯·版艾略特(1888—1965)是现代英美著名权诗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征和多种文化因素表现战后空幻的危机感。20、30年代英国出现“意识流”小说。詹姆斯·乔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吴尔芙(1882—1941)的《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状态,表现了绝望与混乱的情绪。劳伦斯(1885—1930)虽也用现实主义写法,但在《儿子和情人》(191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写了性心理。《天演论》作者的孙子阿尔多斯·赫胥黎(1894—1963)写科幻的“概念小说”,表现科学将毁灭人类的悲观思想,表达“迷惘的一代”的情绪。

Ⅶ 英美现代文学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馆》

《古泉酒馆》是2022年12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当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馆》讲述了一个阴雨绵绵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馆照常开门,老板唐和弗兰克要面对狡猾的查账人。

唐的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剧,弗兰克的问题是拿不准自己的性取向,清洁工总怀疑地下室闹鬼……酒馆的常客们带着各自的问题陆续光临。

英国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这家古老的英国酒馆里。编织了现代人生活的种种况味,看似随意,却韵意丰富。

读者通过文字步入酒馆,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谈笑、希望和恐惧。感同身受地体验生活的大问题和小快乐。

2、《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202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美国当代作家科伦·麦凯恩编写。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家用细腻、抒情的笔触,串连起十位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画面,他们中有修士、妓女、护士、青年画家、酒吧侍者、早期计算机黑客、阵亡士兵的母亲等。

3、《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是202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当代作家弗里斯。

《曲终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调子、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形式,讲述世纪之交网络泡沫破灭时代芝加哥一家广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现代白领群体的办公室生活: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与困惑,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深层思考和惊人之举,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是淡淡的忧郁,纵是曲终,余音犹在。

4、《亚瑟与乔治》

《亚瑟与乔治》是2022年1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作者是(英国)朱利安·巴恩斯。

该书作者深入调查,发挥想象,再现了这个被长期遗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环境。反映了罪过与无辜、民族与种族等人类固有的问题。

5、《基列家书》

《基列家书》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里琳·鲁宾逊代表作,发表于202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说,年事已高、来日无多的埃姆斯牧师给七岁的儿子写下这部“家书”,历数了小镇基列一个牧师家族从南北战争到1995年一个世纪以来经历的变迁与辛酸,使这封“家书”成为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同时小说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讨论,对于不了解基督教和《圣经》的读者显得深奥晦涩。

Ⅷ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有哪些

正像英国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的“光荣革命”一样,英国最早出现了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对现实主义的描述也从英国说起。

在讲到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他在19世纪中叶,以《名利场》为题写了一部妙语连珠的小说。在小说刊行第一版时,作者给它加的副题是“英国社会的钢笔和铅笔素描画”。这幅画是英国上层社会普遍拍卖良心的鲜活写照。良心、荣誉都被押到“名利市场”上变成了商品。为了得到金钱和幸福,可以毫不犹豫地作践他人。金钱使好人变成魔鬼,所谓“黑良心”的女子培基曾道出如下真理:“……如果我有5000磅收人的话,我想我是会成为好人的。”萨克雷评述说:“谁不知道利蓓加的想法是对的——造成了她和一个诚实女子之间区别的不过是个钱财问题。”萨克雷在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中说:“我想创造一群不相信世界上有上帝的人(那只是一句伪善的黑话),一群贪婪而装腔作势的人,他们多半十分自负,心安理得地自以为有高人一等的美德。”从《天路历程》到《名利场》相隔近200年,在这200年中,商业精神打败了基督精神,金钱取代了上帝。《名利场》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有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以“日不落”而自炫于世界。但这个时代(1832--1901)的小说家却不屑于为它唱赞歌,只要读一读狄更斯、G.艾略特、梅瑞狄斯和哈代的作品,你就会获得一幅与《名利场》相似的社会讽刺图画。

在这些超越金钱、反抗物化的英国人中间,有一个形象带有脱颖而出的新鲜气息,那就是《简·爱》的女主人公。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名著将会永垂不朽,《简·爱》在其中排名不会靠前。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人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影响人的毕生命运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的作者是夏绿蒂·勃朗特。她有四个妹妹、一个哥哥,家里有三位成了作家:夏绿蒂、艾米莉和安妮。夏绿蒂的《简·爱》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一个家庭里,三个姊妹同时成为作家,而且影响很大,在世界文学史上还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夏绿蒂·勃朗特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他手里虽然也有一张剑桥大学的毕业证书,但是由于贫困,由于中年丧委,也由于自身的性格,他没有成为一个很好的父亲。在这个贫穷的下等家庭里,夏绿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们,过的是一种贫穷的而且缺少家庭温暖的生活——很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多病,性格乖戾,很少能够给他们温暖,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够,在夏绿蒂很小的时候,连同她的两个妹妹一起被父亲送进了寄宿学校。看过《简·爱》的人,可以知道,夏绿蒂和她的妹妹们在寄宿学校里过的是一种怎样贫困的、没有温暖的、经常受到惩罚嘲弄甚至于打骂的生活。在寄宿学校里的这段生活和她们自幼染上的肺病,使她们都活得比较短,夏绿蒂只活了39岁,艾米莉死的时候比她姐姐还要小得多。

夏绿蒂的个子矮小,五官搭配得不是很好——眼睛很大,鼻子也很大,嘴稍微有一点弯曲,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个比较古板的女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她的画像,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她的容貌。作为一个女人,长得不美,构成了她灵魂深处的自卑。

她的妹妹艾米莉和夏绿蒂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她们都不太相信有人会爱上自己,她们甚至于由此而推广到不太相信人类有那种所谓普遍的爱,她们从小就喜欢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到小动物身上。

但是这姊妹俩的性格又不太相同,夏绿蒂·勃朗特显得更加温柔,更加清纯,更加喜欢追求一些圣洁的东西,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她曾经非常热烈地爱恋过自己的老师赫格,给他写过一些热情的、甚至可以说是求爱的信,但是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以后,就再也不理睬她了。对于夏绿蒂,这是很大的感情上的打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对温暖和爱情的追求,尽管她常常觉得人们不会那样去爱她。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有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艾米莉的生活景况和容貌大体上都和夏绿蒂差不多,但是她的性格和姐姐不一样。她也非常爱小动物,但有时候又会表现得很残忍。比如有一次,一只她很喜欢的小狗,不听她的话,几次非要跑到床上去,她就抓着小狗的脖子,把它揪到外面,狠命地打,几乎要把眼睛打瞎。周围的人看了之后都非常吃惊,这么一个矮小的女孩子竟然能这样残暴地打一个小动物。在盖斯凯尔夫人写的《艾米莉传》中,说在艾米莉死后,这只小狗是所有的人和动物中最悲伤的一个:在它的主人死后,就从来没有快乐过。艾米莉内心残暴的这一面,也是对她自卑心理的补偿,只是与夏绿蒂不同的另外一种形态的补偿。这种补偿反映在她的文学作品里,就是《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那个残暴的复仇者的形象。当然复仇并没有带来快乐,而是带来更加深沉的痛。

在《简·爱》的开头: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了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很好玩,就一个人躲在窗帘后头看,非常人神,这时候,被她的表兄,就是她舅妈的孩子——一个肥胖的十四五岁的、很有力气的野蛮的男孩子——发现了,他一把抢过她的书,说:

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个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花妈妈的钱买来的衣服……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普遍。就像里德这样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种观念在他头脑里也是根深蒂固的。他觉得简跟他们不一样,他还骂简是“耗子”,是偷吃别人东西的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简没有钱,她的父亲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她。她应该去要饭,她没有资格过上等人的生活。

到了寄宿学校以后,这种观念就更现实了。因为寄宿学校里都是些没有钱的穷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父母的孤儿,是社会上被鄙视的一群。老师鄙视他们,那些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更鄙视他们,随便地加以处罚。简只是由于不留神把一块写字的石板落到地下摔破了,老师就罚她站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示众,还吩咐所有的学生不许和她说话,这对孩子的尊严是一种无情的践踏。“没有钱就谈不上尊严”,直到现在在西方依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在中国这种观念也在扩展。

如果很有钱,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而拥有人所具有的尊严呢?小说里所写的庄园主罗彻斯特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在法国巴黎认识了一个女演员的女儿塞莉娜,她是一个迷人的美女,他开始认为这个美女不会喜欢上他,因为罗彻斯特自认为是一个丑八怪——他的皮肤很黑,脸上的线条显得过于僵硬。但是他有钱,这个美女就赞美他,说:“你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非常地爱你。”罗彻斯特也相信了,给这个美女在高级酒店里租了房间,给她配了马车、仆役,买了许许多多的钻石和高级的衣服。他以为他得到了这个美女的爱,但是有一天他回来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塞莉娜和另外一个男人在谈他:“你以为我会喜欢那个丑八怪吗?”这件事给罗彻斯特很深的刺激,他原以为只要有钱,人家就会尊重他,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像塞莉娜这样的人,为了要罗彻斯特的钱,当他面说许多好话,但实际上根本就瞧不起他。

钱并不能买到一切。

尊严究竟怎么样才能够获得?尊严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是靠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获得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马克思讲过大意如下的话:人首先是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

简在舅妈家里,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得到这种对于她自身尊严的肯定。虽然在寄宿学校里有一些老师(比如说坦波尔)对她很好,但是这种好只是一种怜爱,它没有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简真正获得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是到了罗彻斯特的庄园后。在和罗彻斯特的交往中,她才感到自己的尊严,并且逐步获得升华。

他们两个人的邂逅是非常有意思的。罗彻斯特的马车出了事,他自己也受了一些伤,简帮了他的忙。两个人在山里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于简至关重要。当时两个人都还不太清楚对方是谁,但是简从罗彻斯特坐的马车和他的装束完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贵族,一个有钱人。谈话的时候,罗彻斯特问简:“你觉得我漂亮吗?”简当时脱口而出:“不,先生。”这句话当时对罗彻斯特的震动是很大的,罗彻斯特就进一步追问她:“你觉得我什么地方不好看?”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不礼貌,所以她向罗彻斯特道歉,并作了一番解释:

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谅,我本来应当说,问到外貌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回答的,应当说,各人有个人的审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

简的这两个回答,对罗彻斯特认识简很重要。罗彻斯特心中有一道伤口,就是法国的美女塞莉娜当面吹捧他,赞美他,而背后骂他丑八怪。可今天他遇到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平民模样的女孩子,当面说他不漂亮。这样的直率和真诚,一下子把简在罗彻斯特心中的地位抬高了。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家庭教师不过是高级仆人,她和主人是两个阶层。罗彻斯特通过当时的谈话,已经知道简就是家里新聘请的家庭教师。他知道他面对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等人”,简·爱身上有塞莉娜所没有的直率和真诚,而这种真诚又是他常常找不到的。简接下来的道歉又使罗彻斯特感觉到,眼前这个女人不仅仅诚实,还有教养,能够善解人意,不愿意伤害人。两句对话,使罗彻斯特把她看作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这是简获得尊严的第一步。

后来,罗彻斯特的一段话,又使得简把罗彻斯特看作和自己平等的人。罗彻斯特非常坦白地向她讲述了自己私生活中的隐秘,特别是关于他和塞莉娜的那段生活。作为主人,一个“上等人”,他能够坦诚地把自己内心的隐秘告诉一个家庭教师——在当时的观念里是一个“下等人”,这使简在精神上不再把罗彻斯特看作一个高于自己的“主人”。

这两段话使得他们两人处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就因此从对方那里取得了一种人的尊严感的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两个人产生了爱情。

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人的平等的意识,不是很容易取得的,从理性上来讲,罗彻斯特把简看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在某些方面仍然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着物:直到他向简求婚的时候,都没有告诉简,他是一个有妻室的人。这件事情在他们准备正式结婚的时候由律师揭出来了。简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想:

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友,越无人依靠,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为了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它们正是要用在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都起来反对他们的严肃不苟的时候。既然它们是毫不通融的,那它们就不容违反……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决心是我眼前惟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

这是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戏弄。简在知道罗彻斯特有妻子后,她回到房间,脱下了婚纱,说:

唉,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破坏,一一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彻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像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骗了我,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简·爱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的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这是简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写到此,作者对于人的尊严的探索已经结束?没有。简在离开了罗彻斯特以后,遇见了她的表兄圣约翰。作为忠诚的基督徒,他在简面前展示了一种新的关于人的尊严的境界。这种境界,简在寄宿学校的同学海伦那里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尊严是超越了人的,是一种和神结合而产生的尊严感。这是在西方宗教中一种相当普遍的、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们抛弃了人间的一切享受,而在精神上同上帝结合,从而获得了道德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此——把一切都牺牲肥一切奉献给上帝。

圣约翰就是这样来劝说简,让她放弃一切,让她作为自己的妻子一起到非洲去做传教士,在那里传布福音。但是,简拒绝了,她拒绝了这样一种神的尊严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她是一个凡人,她还要享受人间的爱情,她和圣约翰之间有一种很亲密的友情,但是没有爱,她内心还是想着罗彻斯特,她对罗彻斯特还充满了热烈的爱情。圣约翰给她指的这样一个澄澈清明的境界同她对罗彻斯特的爱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搏斗。作为19世纪青年女子的典型,简对人世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所以简说:“我能够冲开疑云,找到光明的路。”在她拒绝了圣约翰的要求后,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彻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种状况使简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徘徊,她同时获得两种满是——在和罗彻斯特结婚的时候,她既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小说设计了一个过于圆满的结局,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只是需要补充一个作者未加以强调的因素,这就是金钱。如果简没有那笔飞来的遗产继承,这桩爱情不可能圆满,而且很可能没有结局——简和罗彻斯特都会死于穷愁潦倒。喜剧结局是上帝的赐予,这个上帝就是金钱。因此,公式应该改写为:美好生活=尊严+爱+金钱,尽管这个公式让作者扫兴。

《简·爱》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叙述方式。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在《简·爱》之前已有很多,但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由于带有比较强的自传色彩,显得非常细腻而真实。作者对读者是非常真诚、非常坦白的,像一个亲密的朋友在向我们讲述她的心事,讲她的肺腑之言。正是这种真诚,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永久性的魅力。小说里对人的内心的活动有很细致的描写,这种描写丰富了我们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认识,常常使我们感动不已。

Ⅸ 英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著名作家作品

英国20世纪前40年最有成就的还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除了萧伯纳和高尔斯华绥两位大师,卓有成就的作家与文学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尔扎克手法描写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妇人的故事》(1908)、《克莱汉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实展示了英国社会现实。毛姆(1874—l965)的小说以东方为背景,写海外英国人与当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异国情调,又表现了殖民主义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东方为背景,但侧重揭示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意识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尔德(l888—l923)是“英国的契诃夫”,小说集《鸽巢》(1923)、《幼稚》(1924)等写黑暗社会妇女不幸。克罗宁(1896—)被称为“20世纪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视》(1935)、《城堡》(1937)表现了矿工的悲苦与斗争。奥尔丁顿(1892—1962)的长篇《英雄之死》(1920)写了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绝望。此外著名的还有批评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会、同情群众的小说《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见吧,柏林》(1939)等等。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揭露批判现实方面继续作出贡献。女作家多丽斯·莱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1952—1969)抨击了南非殖民主义者。奥尔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写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格莱姆·格林(1904—)的《沉静的美国人》(1955)写了越南战争中帝国主义的重重矛盾。

Ⅹ 英国近十年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哪些

太多了吧
简奥斯汀
夏洛特勃朗特三姐妹
狄更斯
他们都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顾念兮在2023-06-23 21:22:10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yanqing/58292.html


上一篇:霸道总裁肉多小说在线阅读
下一篇:总裁系列小说虐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