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叙传小说新体式

关之敏
关之敏
发布于 阅读量 927
现代自叙传小说新体式

Ⅰ 自叙传抒情小说

很少有抒情为主的小说,大部分小说还是以讲故事为主,单纯抒情难免使小说情节单薄

不大明白你是要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小说,还是自传式的小说?
前者的话
老舍《月牙儿》
康拉德《青春》
想了想觉得中国作家似乎少有第一人称的小说,外国倒是很多,但大部分是只是作为线索来引出故事而已……

后者的话
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老舍《正红旗下》
很多作家都写过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自传式小说,很容易找

其实自叙的抒情散文倒是很多,个人觉得这个比较切题才对,比如
鲁迅《社戏》
汪曾祺《逝水》
杨绛《我们仨》
季羡林《九十述怀》
余光中《金陵子弟江湖客》
毕淑敏《大雁落脚的地方》……
大部分散文作者都有自叙式的抒情散文,一般都比较真实自然,值得一读

Ⅱ 自叙传和自传有什么区别

学位论文>哲学与人文科学
自传与“自叙传”小说
孙恒

郭沫若是一个同时拥有自传和“自叙传”小说的作家。“自叙传”小说与作者的真实生活有着很强的对应和指涉关系,自传则是一种公认的指涉文本,指涉的中心便是郭沫若的“自我”,由此不难看出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首先,从自传研究的意义上看,郭沫若的自传研究属于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目前关于这两类文本的比较研究也不多见。以郭沫若的自我形象为切入点,比较两类文本中自我形象的差异,找寻原因,或许能为探求郭沫若自传研究的新视角做出有益的尝试。其次,郭沫若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他,已经成为学界的一大热潮。要想真正了解郭沫若、合理评价郭沫若,就要深入挖掘他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表现的规律。文学创作表现作家自我,从郭沫若的作品和创作的人物身上,可以发现作家或隐或显的自我形象。分析这些潜藏于文本中的自我形象和他在文本中不同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表现方式,是我们认识郭沫若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郭沫若在两类文本中自我形象的多维度分析及其原因初探,对认识和整合郭沫若的自我形象有一定意义。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两类文本中郭沫若自我形象的多维分析从人格角度分析郭沫若文本中的人格自我形象,可以看出郭沫若“自叙传”小说中人格自我主要表现为现实自我层面的平凡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以及道德人格层面的卑下的自我形象;而自传中则表现为理想自我层面的天才诗人和政治活动家形象,以及崇高自我层面上的叛逆的战士形象。从中不难发现,郭沫若在自传中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更趋向于理想层面和公众自我;在“自叙传”小说中则与原生态的自我比较贴近。另外,由于郭沫若与弗洛伊德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代作家中,他是不多的成功运用弗洛伊德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家之一,所以他在自传和“自叙传”小说中巧妙的将本我中。小说主要承载其本我的潜在心理现实,面。自我和超我分配在两类文本而自传则高扬自我和超我的一下篇:两类文本中郭沫若自我形象差异原因探析主要从创作主体的人格复杂性、自传类型对自我形象塑造的制约、两类文本中不同的虚构原理等方面对两类文本中的自我形象差异做出解释。首先郭沫若的人格不仅有非常复杂的结构,而且有一个动态流变过程,使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人格风貌.反映在文本中便是自我形象在形态和时间上的双重差异。其次,郭沫若的自传熔铸西方自传的某些精神,又吸收中国自传传统中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为塑造理想的自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文体类型。同时,又将“自叙传”小说作为抒写心理现实的主要文体,将文本中的自我实现巧妙的协调起来。最后,自传有着独特的虚构原理,作家的记忆心理机制和阐释策略、叙事策略和话语呈现,都在引导读者朝向传主的自我认同意图。由于虚构是小说的本质之一,“自叙传”小说与传主身份的宽松指涉关系,使其得以实现更高层面的自我真实.……
[关键词]:自传;“自叙传”小说;自我;自我形象;差异
[文献类型]:硕士论文
[文献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22年
打开App,免费下载本文
参考文献
期刊 | 试论郭沫若小说里的三种主人公
期刊 | 郭沫若人格流变简论
期刊 | 论中国传记文学的三大渊源
共引文献
期刊 | 论“聊斋”创作的心灵流变
期刊 | 现实世界的回归——析《聊斋》遇仙故事中的凡间男子
期刊 | 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意拯救——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情爱小说比较研究之二
论文 | 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论文 | 论毛姆的自由观
论文 | 《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论文 | 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论文 | 文化交往论
论文 | 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会议 | 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为例
会议 | 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
会议 | 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
二级参考文献
期刊 | 中国的传记写作
相似文献
期刊 | 论艾芜《南行记》中的自我形象
期刊 | 论前期创造社的小说美学思想
论文 | 护士自我形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会议 | 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
报纸 | 一方水土一方人

搜索文献、工具书、图书、期刊

Ⅲ 急!!求乡土小说、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和其定义是什么

乡土写实小说于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鲁迅是首次使用“乡土文学”这个术语来概括这个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忆述故乡情与事之流派的人,并把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等作家归入其中,而他本人也在创作实践上成为乡土写实小说流派的艺术楷模。
乡土写实派作家和作品: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黄金》(朴实沉着细密的写实手法)
废名:《菱荡》;《竹林的故事》(静美朴讷的田园风格)
彭家煌:《怂恿》;《茶杯里的风波》(稳健质朴的笔力,结构单纯,描写深婉)
台静农:《拜堂》;《烛焰》(善于剪裁,笔墨经济,笔调冷隽浑厚)
蹇先艾:《水葬》;《盐巴客》(格调阴沉压抑)
许钦文:《石宕》;《鼻涕阿二》(感情郁结,落笔深沉)
许杰:《惨雾》(视野开阔,笔墨纵横,元气淋漓,好胜斗狠的民风)
问题小说: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此特指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的“题材热”,当时作家们借小说的形式提出有关社会、人生的诸多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代表作家有冰心、叶圣陶、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20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的“私小说”影响下形成的小说体式,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以郁达夫的小说为主要代表,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小说发展开了重要的源头。
(抒情小说的先行者――民初“诗僧”苏曼殊,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以旧形式始创了近世的浪漫主义)

Ⅳ 自叙传小说是不是自传

呵呵……不是,自述传是当事人口述,第二当事人记录、整理、编排而成的(以他或她来叙述);自传是以第一当事人的记录、整理、编排而成的(以我来叙述)

Ⅳ 自叙传小说特征

自叙传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Ⅵ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

自叙传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Ⅶ 问题小说,人生派写实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名词解释

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
问题小说形成潮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现实人生有问题而人们开始思考人生问题。五四以后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充满青春气象的中国,而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而新文化运动又启蒙了中华民族,人们就开始思考怎样是健全的社会,理想的人生等问题。这些问题又迫使小说家去探索去回答。二是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大量的欧洲、俄国的表现社会与人生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其思想令中国青年耳目一新,导致中国式的问题剧的风行,也直接推动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人生派 人生派(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先后加入文学研究会的还有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黄庐隐、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加入,会员人数曾一度多达170多名。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代表诗人: 鲁迅 冰心 朱自清 周作人 王统照 刘延陵 朱湘 刘半农 刘大白 徐志摩
:杂谈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郁达夫说,
“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转’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郁达夫作品,往往都带有很强的自传性。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第一人称,“我”,即使是第三人称,也仍然是自我的化身。“他”、“于质夫”等都是这样的。如果,读一下郁达夫传记,郁达夫的经历,和他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大致一致。如《沉沦》中,主人公“他”,出生于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城,14岁和哥哥到日本留学。和郁达夫本身的经历基本是一致的。

这种自传性,决定了郁达夫的基本的叙述内容,就是自我经历以及和自我关系密切的生活。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琐事,没有社会上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创造社这种自叙转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身边小说。这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具有密切关系的。

抒情性就是以情感为主要表现对象,在郁达夫小说中,情节居于次要的地位,郁达夫不喜欢叙述外部的事件。郁达夫感兴趣的是,内心生活。特别是内心世界中非常个人化的隐秘情感,甚至变态情感。是灵与肉的冲突。道德与欲望的冲突。《沉沦》就是这样的内容。

这种抒情性,事实上就是强调作家主体对于客体的感受。作家在写作是时候,不是写看到了什么,而是写感到了什么。就是外部事物在心灵中的体验,所引起的感情。那么,这里就需要对他的自叙转的文学观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他的自叙转,并不是记录自我外部经历。而是凸现自我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在郁达夫那里,文学就是心灵的东西,而不应该是所谓的写实外部世界。
“客观的态度,客观的描写,无论你客观到怎么样一个地步,若真的纯客观的态度,纯客观的描写是可能的话,那艺术家的才气可以不要,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作家既有了这一种强的个性,他只要能够修养,就可以成功一个有力的作家。修养什么呢?就是他一己的体验。”
这种抒情性,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五四时期,创造社是浪漫主义的,而文学研究会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主张写内心世界,崇拜自我,灵感。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有三大特征:
一是主观性;
二回到自然;
三回到中世纪。

Ⅷ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身体叙事特征有哪些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Ⅸ 什么是自叙传抒情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
编辑本段自叙传小说的抒情性
抒情性就是以情感为主要表现对象,在郁达夫小说中,情节居于次要的地位,郁达夫不喜欢叙述外部的事件。郁达夫感兴趣的是,内心生活。特别是内心世界中非常个人化的隐秘情感,甚至变态情感。是灵与肉的冲突。道德与欲望的冲突。《沉沦》就是这样的内容。 这种抒情性,事实上就是强调作家主体对于客体的感受。作家在写作是时候,不是写看到了什么,而是写感到了什么。就是外部事物在心灵中的体验,所引起的感情。那么,这里就需要对他的自叙传的文学观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他的自叙传,并不是记录自我外部经历。而是凸现自我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体验。在郁达夫那里,文学就是心灵的东西,而不应该是所谓的写实外部世界。 “客观的态度,客观的描写,无论你客观到怎么样一个地步,若真的纯客观的态度,纯客观的描写是可能的话,那艺术家的才气可以不要,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作家既有了这一种强的个性,他只要能够修养,就可以成功一个有力的作家。修养什么呢?就是他一己的体验。” 这种抒情性,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典型特征。浪漫主义主张写内心世界,崇拜自我,灵感。在五四时期,创造社是浪漫主义的,而文学研究会是现实主义的。
链接:
http://ke..com/view/1215695.htm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关之敏在2023-06-23 21:18:28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yanqing/53379.html


上一篇:神魔类的言情小说
下一篇:现代女主重生醒来医院的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