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小说的教学
㈠ 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条:
1、要把握住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来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承载的,不管是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悟道”,不仅是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例如,在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7分多钟的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文章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多通道的阅读过程,再给学生以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然后将学生感受到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对对联、加横批。(插进教学片断:“好在哪里”到“写横批”,约6分钟)这里,对对联只是形式,其实质是指向教学目标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价值。
文学性现代文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文学性现代文蕴含的价值?怎样挖掘文学性现代文蕴涵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时能说清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某篇作品的学习,从中可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或受到哪些具体的启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具体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就能正确确定作品的教学目标。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其最大特点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阳刚美。这种气势和情怀,主要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等整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受到这种阳刚之气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价值。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要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去体味和感悟。章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插进教学片断:“嘿、嘿、嘿……”朗读指导,约4分钟。)尽管刚才朱所长认为这样做有“伪圣化”的倾向,但就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3、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是“三维目标”与认知目标的关系问题。
我想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举个在某著名语文刊物发表的《竹影》教学目标的例子:
一、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这是把“三维目标”进行机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为教案的“摆设”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即便是认知领域里的目标,也很难付诸实施。试问:什么叫“体味”和“体会”?达到什么程度叫“体味”,什么程度叫“体会”?怎样知道学生“体味”或“体会”了没有?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预设的,也不是教师所能“鼓励”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过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其次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话加以说明,“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在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来“因文悟道”,来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正确的陈述目标能把 “体验”“感悟”“领会”等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教学要求具体化,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操作,教师可观察、可评量的外显行为。
鉴于情感目标和生成性目标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把握,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把重心放在预设的认知目标上,其余的,更多应在过程中予以考虑。
那么,该怎样陈述教学目标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阐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这样,《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1、能用精练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形象所体现的主要精神;2、能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文章的磅礴的气势。对照章艳老师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条教学目标,(插进《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基本准确的。
二、文学性的现代文阅读,如何突出体验过程,怎样恰当把握多元解读?(略)
三、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应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刚才朱所长讲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这毕竟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这两种学习方式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先说说自主学习。
理想中的“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应该说,这种教学构想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符合我们老一代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书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它照搬照抄过来,在中国这块文化土壤上并不会结出硕果。
我认为,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这里的“主动学习”,其首要特征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其次是学生学习时的独立性。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乐学;独立性则体现在学生“会学”、能学,并“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的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这个层面上促进课程改革主要目标的有效达成。
使学生“愿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会学”的抓手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途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插进《蟾蜍》教学片断:为蟾蜍建一个小档案,约13分钟。)
朱所长刚才也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整篇文章的纲领清晰了。从引导、组织自主学习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1、由于采用的形式比较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重视过程指导,使学生会学、能学。这主要表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创设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红鹤”这个课外资源,给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示范。
3、在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即不仅要重视学业结果的评价,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再说说合作学习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进教学片断:探讨人类对蟾蜍的不同态度,约13分钟。)坦率地说,这是一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问题有二:1、问题简单,无合作探究的价值。所提问题只达到指认水平,所学内容不是课文的重点。如果这样改一下,“‘历史上的怪物’这一段并不涉及蟾蜍的特点,课文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就有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间了。2、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学生的表演和评价,只是过了一下场,意义不大。
有关合作学习易流于形式包括该怎样正确操作的问题,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视,有关的论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话题要有价值啊、分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啊、要有及时的评价啊等等,这里不想再重复什么了。只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但还没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合作学习的目标问题。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除了关注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外,更要关注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态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养等非学业方面的问题。
四、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怎样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着眼于“读懂”,这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以教材为中心,奉教材为圣经的泥潭;“用教材教”则着眼于“会学”,那就必须打破教材的桎梏,进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确定一个原则——依据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稍有不慎,即会走进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班团活动课的误区,譬如,苏教班八年级(上)有篇课文叫《都市精灵》,我听了很多课,不少课上半节课把文本匆匆过了一下,下半节课就离开文本让学生们围绕保护野生动物献计献策。最终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环保课,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三个层次,我认为体现了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能综合理解阅读材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整体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对一些关键词句,能把握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层次的阅读,关键是要能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记叙文,要紧扣住“事”或“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关键;议论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观点。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发挥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是前提,带有鲜明的个性是其主要特点。譬如,说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文章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议论性的文章,你可以叫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法,再补充一个论据等。
评价性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阅读者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进行评价性阅读,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表达形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人把这三个层次的阅读简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衍化——异化。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后两个层次的阅读,就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资料的种类很多,这里暂时分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两种。文本的资源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资料等,如《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插进《蟾蜍》课件“红鹤”ppt),这张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识,又为学生研读文本,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了帮助。非文本的有视频、音频、图片等。(插进《落落的微笑》课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课件开头的打腰鼓的录像)这些图片和视频,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课程资源的来源,主要应来自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主要要从生活中去挖掘;而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还应是学生,徐炘老师执教的《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一课的课外作业,“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㈡ 初中的现代文是自学还是老师教
不知道题主问的是现代文阅读还是现代文写作。我本人是一名老师,不过不是江苏省的。
如果是现代文阅读,整个初中的课本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字、词学习之外,都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现代文的知识,比如文体、概括、写作手法等等。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果针对试卷的答题来说,学生们还是会很难学以致用。课堂知识比较分散,很难把针对性的知识点都聚集起来,真正答题的时候学生会不知道怎么答,怎么理清思路,怎么下笔回答,所以这就需要一些额外的练习,做阅读练习册,或者报一个阅读课外班都是有帮助的。到了初三阶段,学校也会给阅读方面一些集中的指导,指导程度如何,效果如何,取决于当地的老师水平和班级水平。
如果是现代文写作,整个初中过程都会写作文,主要写记叙文,少量散文和议论文。写作老师都会教一些方法和技巧,也会让学生练习。学生能写到什么程度,看学生自己平常的文学积累,也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想让孩子在现代文写作方面非常突出,可以让孩子养成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多多练习文笔,初中阶段的作文就可以轻松应对了。
㈢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初中课本中选入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有一类就是小说。那么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标要求,听了姜峰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提高现代小说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措施。
一是激趣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语文课堂中导课非常重要,小说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能在了解课文之前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几首乡愁诗,诗中忧郁的情调,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我顺势引导,“叶落归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故乡,当有一天终于回到久别的故乡时,我们应当是什么心情呢?”学生们在阅读了乡愁诗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回答到“高兴”、“激动”等。我语调一转,“可有一个人回到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故乡》,分析文中的‘我’回到故乡为什么高兴不起来。”通过这样的激趣,学生也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却没有正常人应该有的心情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阅读非常认真,发言非常积极,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了。
二是渗透背景知识,拉近时空距离。在教读一些时空跨度较大的文章时,必须要渗透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教读《变色龙》一课时就必须介绍背景知识,因为这一课的主人公太有点见风使舵了,以至于到了不顾廉耻的地步,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怎么会有这种人,或者说有也不会表现的如此张扬,应当是很隐蔽的。所以在教读文章前必须向学生介绍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变态的、畸形的警察制度及警察本质,如此学生才能理解人物的真实性,才会理解文章的批判性,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三是把握每篇小说教学的侧重点。每一篇小说的教学,都离不开小说的三要素,所以老师们都是根据三要素展开教学,以为这样便能抓住小说教学的本质了,我当然同意同行的这些意见。但我认为:课本所选的每一篇小说虽然都是文学作品,但欣赏价值点却不一样,通俗一点就是教学侧重应当有所不同。
如理清故事情节这一环教学中,《孔乙已》一课必须搞清楚孔乙已在咸亨酒店的待遇,在丁举人家的遭遇,最后一次见孔乙已时的凄惨。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孔乙已的经历入手分析出冷酷的社会对人的摧残。所以《孔乙已》一课中的故事情节要详细分析。而如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情节简单,学生读了之后就能概括,因此无须将教学重点放在理清故事情节上。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同的文章也应抓住不同的描写来分析。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应当抓住典型的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来体会其尖酸泼辣。而《热爱生命》中却要分析心理描写,以此感受主人公勇敢坚强的精神。还有分析菲利普夫妇要抓住他们的语言和神态,分析孔乙已则侧重于外貌和语言。总之,文学画廊中,正是因为不同的人物因其典型的动作或语言而使其形象栩栩如生、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当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描写,这样的分析必然令同学们印象深。
分析环境描写也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如《蒲柳人家》一课的环境描写基本没有突出的作用,无须分析。而《我的叔叔于勒》中一家人去哲尔塞岛旅行时的“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与回来时“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这两环境描写,有利于学生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分析《热爱生命》中的环境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当然,小说是文学作品,其审美点、知识点、情感点在不同的文章中会有不同的体现,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若是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都能在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上再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学,则必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㈣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2100字
小说以它独特的审美艺术展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示的是作者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的时候要紧紧抓住小说的主题,不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要启发学生展开思维。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简要地谈谈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一、施教者要通读文本,把握文意,精心准备。
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文本,可以通过标题引入教学,从题目中就了解到了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的具体环境等。如《变色龙》这个标题比喻新颖、寓意含蓄,《热爱生命》明确地反映了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二、紧贴作品要害,巧妙设置悬疑,提高课堂效率。
小说往往都会有一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呢?即渲染和烘托的作用。同样,要提高小说的教学效用,我们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就要注意情境导入,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如此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了解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人,没有不被鲁迅笔下的那个备受社会凉薄的苦人儿所感动。鲁迅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写了那么多的小说却独喜欢《孔乙己》?那么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其实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的牺牲者。悲剧会让人落泪,但是这个悲剧使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会阵阵绞痛……《孔乙己》是性格悲剧、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小说之后就会有更深的认识。”这则导语巧设悬疑,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人物、情节、环境均是小说教学的重心。
小说相比较记叙文、叙事类散文来说,有共同点,即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但小说反映的主题更为灵活深刻,因为它是借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的价值观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社会问题,往往能达到以小见大的反映作用。
为更好地反映这些,作者会通过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展现,因此,小说的教学重点就是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的行为特征,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情节描写。鲁迅先生根据现实主义创造典型人物的要求,适应短篇小说形式的特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和民间文学艺术形神结合、写形服从于写神的表现方法。譬如懒洋洋的瘦伶仃、癞疮疤、黄辫子、厚嘴唇、旧毡帽的阿Q;再如《故乡》中脸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了裂,皱纹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的成年闰土。至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青白脸色”是不事劳动又营养不足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被压迫、被侮辱的标记,衣服破脏和花白胡子乱蓬蓬的是孔乙己贫穷而又懒散的证明。特别是那件长衫,鲁迅先生是着重写了的。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社会穷读书人的精神状态:他的经济地位是低下的,在思想上却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上等人”,即使穷得“站着喝酒”,也不肯脱掉那标志着“读书人”、“上智者”的长衫。这种矛盾着的外相,正是孔乙己在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下所形成的读书高贵、劳动卑贱、欲上不能欲下则不甘心的病态心理的集中表现。
再看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作者主要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讲述讨论梳理出小说的情节,最好让学生演绎展示,教师有意无意加以渲染,那么在对情节的梳理中就会妙趣横生,课堂就会活跃,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在授课中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能体现出来,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对主题能起到烘托的作用。例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就是如此,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了事情的真实性。
总之,要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使学生真真实实地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教师要吃透文本,巧妙设置导入情境,找到切入点,抓住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讨论探究,这样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㈤ 如何制定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内容
如何制定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内容
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条:
1、要把握住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来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承载的,不管是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悟道”,不仅是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例如,在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7分多钟的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文章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多通道的阅读过程,再给学生以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然后将学生感受到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对对联、加横批。(插进教学片断:“好在哪里”到“写横批”,约6分钟)这里,对对联只是形式,其实质是指向教学目标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价值。
文学性现代文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文学性现代文蕴含的价值?怎样挖掘文学性现代文蕴涵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时能说清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某篇作品的学习,从中可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或受到哪些具体的启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具体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就能正确确定作品的教学目标。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其最大特点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阳刚美。这种气势和情怀,主要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等整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受到这种阳刚之气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价值。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要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去体味和感悟。章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插进教学片断:“嘿、嘿、嘿……”朗读指导,约4分钟。)尽管刚才朱所长认为这样做有“伪圣化”的倾向,但就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3、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是“三维目标”与认知目标的关系问题。
我想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举个在某著名语文刊物发表的《竹影》教学目标的例子:
一、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这是把“三维目标”进行机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为教案的“摆设”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即便是认知领域里的目标,也很难付诸实施。试问:什么叫“体味”和“体会”?达到什么程度叫“体味”,什么程度叫“体会”?怎样知道学生“体味”或“体会”了没有?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预设的,也不是教师所能“鼓励”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过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其次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话加以说明,“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在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来“因文悟道”,来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正确的陈述目标能把 “体验”“感悟”“领会”等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教学要求具体化,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操作,教师可观察、可评量的外显行为。
鉴于情感目标和生成性目标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把握,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把重心放在预设的认知目标上,其余的,更多应在过程中予以考虑。
那么,该怎样陈述教学目标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阐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这样,《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1、能用精练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形象所体现的主要精神;2、能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文章的磅礴的气势。对照章艳老师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条教学目标,(插进《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基本准确的。
二、文学性的现代文阅读,如何突出体验过程,怎样恰当把握多元解读?(略)
三、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应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刚才朱所长讲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这毕竟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这两种学习方式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先说说自主学习。
理想中的“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应该说,这种教学构想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符合我们老一代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书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它照搬照抄过来,在中国这块文化土壤上并不会结出硕果。
我认为,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这里的“主动学习”,其首要特征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其次是学生学习时的独立性。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乐学;独立性则体现在学生“会学”、能学,并“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的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这个层面上促进课程改革主要目标的有效达成。
使学生“愿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会学”的抓手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途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插进《蟾蜍》教学片断:为蟾蜍建一个小档案,约13分钟。)
朱所长刚才也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整篇文章的纲领清晰了。从引导、组织自主学习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1、由于采用的形式比较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重视过程指导,使学生会学、能学。这主要表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创设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红鹤”这个课外资源,给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示范。
3、在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即不仅要重视学业结果的评价,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再说说合作学习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进教学片断:探讨人类对蟾蜍的不同态度,约13分钟。)坦率地说,这是一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问题有二:1、问题简单,无合作探究的价值。所提问题只达到指认水平,所学内容不是课文的重点。如果这样改一下,“‘历史上的怪物’这一段并不涉及蟾蜍的特点,课文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就有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间了。2、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学生的表演和评价,只是过了一下场,意义不大。
有关合作学习易流于形式包括该怎样正确操作的问题,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视,有关的论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话题要有价值啊、分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啊、要有及时的评价啊等等,这里不想再重复什么了。只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但还没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合作学习的目标问题。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除了关注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外,更要关注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态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养等非学业方面的问题。
四、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怎样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着眼于“读懂”,这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以教材为中心,奉教材为圣经的泥潭;“用教材教”则着眼于“会学”,那就必须打破教材的桎梏,进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确定一个原则——依据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稍有不慎,即会走进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班团活动课的误区,譬如,苏教班八年级(上)有篇课文叫《都市精灵》,我听了很多课,不少课上半节课把文本匆匆过了一下,下半节课就离开文本让学生们围绕保护野生动物献计献策。最终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环保课,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三个层次,我认为体现了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能综合理解阅读材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整体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对一些关键词句,能把握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层次的阅读,关键是要能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记叙文,要紧扣住“事”或“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关键;议论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观点。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发挥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是前提,带有鲜明的个性是其主要特点。譬如,说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文章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议论性的文章,你可以叫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法,再补充一个论据等。
评价性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阅读者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进行评价性阅读,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表达形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人把这三个层次的阅读简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衍化——异化。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后两个层次的阅读,就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资料的种类很多,这里暂时分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两种。文本的资源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资料等,如《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插进《蟾蜍》课件“红鹤”ppt),这张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识,又为学生研读文本,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了帮助。非文本的有视频、音频、图片等。(插进《落落的微笑》课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课件开头的打腰鼓的录像)这些图片和视频,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课程资源的来源,主要应来自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主要要从生活中去挖掘;而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还应是学生,徐炘老师执教的《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一课的课外作业,“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㈥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
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
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
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
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
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
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㈦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小说的特点,我确定了小说教学的三个环节:即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欣赏小说的艺术手法(重点是环境描写)。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书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有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于勒”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组成全文的故事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但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写我与若瑟夫的对话就属于序幕部分,最后我们改坐别的船回来就是尾声。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如《项链》一文最后发观项链是假的既是高潮又是结局。
还有的小说,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故事情节由几个高潮组成。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与众亲戚见面就同属于发展高潮部分。全文有两次高潮,王熙凤出场是第一次高潮,宝黛相会是第二次高潮,也是最高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和“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就是两个高潮,而在两个高潮之间则有一个过渡(低潮)——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因此本文的情节结构为开端→发展→过渡→高潮结局。
由此可知,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小说鉴赏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
二、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如果说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话,那么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有哪几种呢?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着力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主要是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林黛玉的外貌通过众人眼中的林黛玉,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三次描写,既写出了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一面,又揭示了她容貌标志,美丽多情而又多愁善感的一面。而林黛玉的语言、动作描写既表现了她注意礼节,顾全大局,办事小心谨慎的性格,又表观了她心态复杂多疑的一面。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比较典型的是《项链》,文章开头序幕部分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写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一共七次用了“梦想”一词,多次用“痛苦”、“苦恼”、“伤心”来刻画玛蒂尔德的心理,揭示她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小说刻画人物性格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那就是细节描写。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穿大衣两个细节形象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
小说描写人物大多采用正面描写,但有时作者还采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如《第二次考试》中对陈一玲的塑造 ,用苏教授的见闻来表现对陈一玲的优秀品质.
三、鉴赏环境,概括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鉴赏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勾勒故乡破败的特征,同时也渲染了渐近故乡时的肃杀、悲凉的气氛。
小说除自然环境描写之外还有社会环境描写。如《变色龙》中广场冷清的描写, 暗示了时代特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风雪: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通过人物动作、感觉写风雪,既写出了大雪的气势,也衬托了林冲这个落难英雄的处境。同时作者也以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会被摇振、压倒;正因为草厅被压倒,林冲才会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在山神庙安身,林冲才会暗中听到陆谦三人的话,促使林冲杀敌报仇,使林冲走上反抗的道路。
由此可知,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说教学应紧紧围绕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预习课文时,必须按照这三个环节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㈧ 初中小说教学注意什么
小说的阅读教学也应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治学经验的三种境界的路径。
第一境界:“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高屋建瓴,明确目标。
教师根据小说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情况,制定全面、科学、灵活、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小说教学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笔者认为,小说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定位。
1.知识层次。结合文本的教学进行有关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如小说中的重要字词,小说的作者及相关文学文化知识,小说的类型、题材、流派风格,小说的“描写”、“线索”、“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误会”等有关知识,积累小说中的优美语言材料。
2.能力层次。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内容层次、结构特点、情节发展、小说的要素在文中的体现、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课文中人物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品析及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主题的把握。
3.审美层次。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如欣赏人物形象,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欣赏小说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精彩细节以及小说的结构手法与特点等等。
4.内化层次。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如深入的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的情感与思想的蕴涵及其社会价值;从创新性、独特性、社会影响与文化史的地位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多元的理解作品的主题或人物,最终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上四个目标层次,能点燃学生对小说的阅读期待。如果达成了四个目标层次,学生就会收获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体验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真可谓,高瞻远瞩,目标明确,望尽小说路。
第二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阅读推敲,注重过程。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独特的因素。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能“走进去,走出来”,与人物产生共鸣,与文本实现对话,与生活发生联系,就要组织学生反复阅读推敲文本。《语文课程准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笔者摸索出小说阅读教学的“四字”策略。
1.导——激发兴趣。课堂导入是小说教学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重要手段。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人物的命运导入,背景导入,作者简介导入,影视曲等媒体导入等等。如《智取生辰纲》,我们可以讲述杨志的身世遭遇导入,为学习小说的故事情节打好基础;我们可以介绍《水浒传》导入,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我们也可以利用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导入,勾起对英雄形象的回忆。这些导入,自然把学生带进了作品世界,激起阅读兴趣而移情入文,与作品进行对话。
2.读——获取信息。小说阅读教学,读是最基本的保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提炼概括小说的重要信息,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人物有全面的感知。学生自已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回答问题,获得了阅读的愉悦,促进了对人物感情的体验,并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在学生读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提示,以便学生有方向地进行阅读。“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的前方。”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有这种指路的意识,既指出方向,又不说明方向。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打开小说的未知世界。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础,只有读透,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小说。
3.析——分析理解。理解是学生通过对事件的认知与情感的体验,用自已独特的思维,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语言等再现的过程。分析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速读能力,整体把握课文能力,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揣摩小说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阐发、整合、评价、质疑;设计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如笔者在教学《变色龙》时,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小说。
——小说着力刻画了谁?
——随着小狗的主人变化,他对小狗和赫留金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问题引导并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自主解读小说。这样,自然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便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4.赏——赏析评价。初中小说鉴赏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对文学形象的概括性与生动性,作者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与艺术技巧,语言表达的文学性,小说的现实主题作出自已的理解与简要的赏析。赏析的方法很多,合作讨论交流法比较易操作。教师要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去赏析,成为学生赏析的建构者、聆听者、参与者、评价者。小说阅读赏析一般可设计如下问题:
——你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小说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有什么作用?你最想学哪种方法?
——你喜欢小说中的哪些词、句、段?为什么?
——读了这篇小说,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
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作者通过文体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以及初步感知作品的艺术成就。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品味收获,探究延伸。
学生在“读”、“析”、“赏”后,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语言特色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说,学生从文本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时,教师要因势诱导,调动学生的阅读味口。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对小说进行探究延伸。探究在于挖掘小说深领域的意蕴。结合小说的背景、环境,深挖小说的主题,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激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体验。延伸在于拓展小说的阅读范围。小说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同类型、同主题的作品,观看相关的戏剧、影视作品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小说阅读教学的探究延伸,要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小说阅读教学的三个境界之外,可能还有更高的境界。让我们继续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去探求更高境界的小说阅读教学吧!
㈨ 如何理解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学习《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策略》,让我对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收获颇多。
一、对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的理解
中学语文课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而在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生使用语言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积累词汇,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引领学生走进去,再走出来,去获得自己所需的精神食粮,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情熏陶和人格培养。
二、对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现代文学作品时,要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自修的能力,教师要扮演领路者的角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且课文的内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刻意要求统一见解。另外,教师应在阅读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同时要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
由此可见,对于初中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在这里只是写了我个人的一点见解,肯定有欠缺之处,但我在教学中一定会尽量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