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现代小说经典作品

武思宸
武思宸
发布于 阅读量 171
鲁迅现代小说经典作品

① 鲁迅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

1、《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全文由文言小序和13节正文组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

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2、《阿Q正传》

《阿Q正传》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于北京《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目,每周或隔周刊登一次,署名“巴人”,1923年8月编入《呐喊》。全文共9章。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跨越时空的不朽典型。

小说通过对阿Q姓名、籍贯、行状的考察、描摹,和他恋爱的悲剧与引起的生计的危机,和在辛亥革命的风潮中从“革命”到“不准革命”的命运,以及之后被当权者作为杀一儆百的牺牲品的经历。

反映了阿Q受压迫、受剥削、受愚弄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命运。作者用喜剧的形式来揭示悲剧的实质,成功地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富有特征的心理描绘来显示人物性格和精神状态

3、《肥皂》

《肥皂》发表于1924年3月27、28日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彷徨》。全篇约九千字,表现了鲁迅在面对他所描写的人物时所呈现的讽刺态度。作品讽刺之深,真是刺刀见红。

鲁迅的《肥皂》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讽刺小说。整篇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细写四铭的行状,“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暴露出了他龌龊的灵魂。

4、《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1924年12月8日发表于《语丝》周刊第4期,后收入《野草》。它是一则鲁迅先生自我心灵剖析的记录,主要借助“影”的独白来直接抒发自己在明暗之间彷徨的思想情绪,通过影的生存的两难,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

人的影子向人来告别了,因为影子不愿意存在不明不暗的境地,尽管它十分明白离开了人,自己势必是无法生存的,光明和黑暗都将把它消灭,但是它依然还是不愿意彷徨在光明和黑暗之间。执着于现实,为别人换得光明,这是鲁迅绝望后的抗争姿态,也是鲁迅人文精神的起点。

5、《示众》

《示众》发表于1925年4月13日北京《雨丝》周刊第22期,后收入《彷徨》。这是一篇独具异彩的小说。写一个十一、二岁的胖孩子——馒头店的小伙计,还有陆续出场的18个人物——他们都没有姓名、没有性格特征,只有外貌和行动举止。

这群萍聚云散的陌路人成为首善之区西城马路上来去匆匆的“过客”,他们汇集到一起看“示众”,可他们也被鲁迅“示众”于大庭广众之中。通过这次“集体示众”,鲁迅为我们揭示了国民麻木的劣根性。

② 介绍鲁迅的代表作品

1、《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③ 鲁迅一生的作品有哪些

鲁迅(1881.9.25—1936.10.19)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 原名周樟涛,后改名周树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81年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鲁迅全集》中所收最早的短文《戛剑生杂记》写于这一年。
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写了第一篇用文言写的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不迁往北京,任部员和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员。后任佥事和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公余校录古籍,研究佛学和金石拓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本短篇小说《呐喊》出版。1926年第二本短篇小说《彷徨》出版。这些作品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力作,对后来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小说,又开始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多篇《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最初的杂文集《热风》出版于1925年。此后机会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这些杂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解剖社会和人性深刻遒劲,文风犀利活泼,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感染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样式。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未名社,终其一生培养文学青年付出了巨大精力。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4月因看穿了国民党反革命的真面目愤而辞职。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并开始研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193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在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为剿中与“民族主义”等派别开展论战,也批评了内部的“做”倾思潮,有力的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他留下约一千万字的文化遗产,许多著作译成多种文字,充实了世界文学宝库。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安葬时,上海民众代表敬献一面白地黑字的旗帜覆于棺上,上面写着“民族魂。”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1924,新潮社;修订本,1931,北新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散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 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编《二心集》时被审查机关删存之杂文)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 杨霁云编,鲁迅校顶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来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未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选集(1—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 唐弢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 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 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唐弢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 吴元坎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10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黑迹(1—2册)1958——1959,文物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诗歌注 周振甫注,1962,浙江人民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社)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迭文集 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1980,文物
鲁迅手稿全集十卷集注释索引 1980,四川人民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 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中国矿产志 与顾琅合编,1906,上海普及书局
石喻经 僧伽斯那著,鲁迅辑录,191,金陵刻经处
会嵇郡故书杂集 1915,会嵇周氏版
小说旧闻钞 编,1926,北京北新;重订本,1935,上海联华书局
唐宋传奇集(上下册)编,1927—1928,北新
近代木刻选集(1—2册)编选,1929,朝花社
一?谷虹儿画选 编选,1929朝花社
毕亚兹莱画选 编选,1929,朝花社
新俄画选 编选,1930,光华
梅斐尔的木刻士敏土之图 编,1931,三闲书屋
高尔基文集 编,1932,光华
肖伯纳在上海 编,1933,上海野草书屋
北平笺谱 与郑振合译,1933,北平版画丛刊会
木刻纪程 编选,1934,上海铁木艺术社
引玉集(苏联版画集)编选,1934,三闲书屋
十竹斋笺谱 与郑振铎合编,1934,北平版画丛刊会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编选,1935,良友
凯绥?珂勤惠支版画选集 编选,1936,文生
海上述林(瞿秋白译文集)编,1936,上海诸夏杯霜社
古小说钩沉 辑录,1939,鲁迅全集出版社
嵇康集 编校,1956,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翻译书目]
月界旅行(科幻小说)法国儒勒?凡尔纳著,1903,日本东京进化社
地底旅行(科幻小说)法国儒勒?凡尔纳著,南京启新书局
域外小说集(上下册)与周作人合译,1909(自刊)
爱罗先珂童话集 俄国爱罗先珂住,与胡愈之等合译,1922,商务
工人绥惠略夫(中篇小说)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1922,商务
现代小说译丛,苏联安特莱夫等著,与周作人合译,1922,商务
一个年轻的梦(剧本)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1922,商务
现代日本小说集 日本森欧外等著,与周作人合译,1923,商务
桃色的云(童话剧)俄国爱罗先珂著,1923,新朝社
苦闷的象征(论文)日本厨川白村著,1924,未名社
出了象牙之塔(论文)日本厨川白村著
小约翰(童话荷兰望?蔼覃著,1928,未名社
思想?山水?人物(随笔)日本鹤见辅著,1928,上海北新
壁下译丛(论文)俄国开培尔等著,1929,上海北新
近代美术史潮论(论文)日本板坦鹰穗著,1929,上海北新
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论文)日本片上伸著,1929,大江书铺
艺术论 苏联卢那察尔斯基著,1929,大江书铺
文艺与批评 苏联卢那察尔司基著,1929,水沫书店
文艺政策(苏联文件汇编)日本藏原惟人等辑译,1930,水沫书店
艺术论 苏联普列汉诺夫著,1930,光华
毁灭(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著,1931,大江书铺
竖琴(短篇小说集)苏联扎弥亚丁等著,与柔石等合译,1933,良友
十月(长篇小说)苏联雅柯夫列夫著,1933,神州
一天的工作(短篇小说集)苏联绥拉菲摩维支等著,1933,良友
表(中篇小说)苏联班台莱耶夫著,1935,生活
俄罗斯的童话 苏联高尔基著,1935,文生
死灵魂(第1部,长篇小说)俄国果戈里著,1935,文生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短篇小说集)俄国契诃夫著,1936,联华书局
苏联作家二十人集(《竖琴》与《一天的工作》二书合集)1936,良友
鼻子(短篇小说俄国果戈里著,1942,桂林文化合作事物所
恶魔(短篇小说)苏联高耳基著,1942,桂林文代会作事务所
鲁迅译文集(1—10卷)1958,人文

[研究资料书目]
关于鲁迅及其著作(许寿裳编)1926,开明
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1927,北新
鲁迅论(李何林编)1930,北新
鲁迅批判(李长之)1936,北新
鲁迅纪念集(1—5辑,鲁迅纪念汇编)1936,北新
鲁迅研究(夏征农编)1937,生活
鲁迅先生纪念集(鲁迅纪念委员会编)1937,文生
漫画阿Q正传(丰子恺)1937,开明
鲁迅新论(王明等)1938,新文出版社
思想家的鲁迅(鲁座)1938,上海译报图书部
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景宋、巴人等)1959,重庆读书出版社
回忆录迅及其他(郁达夫等)宇宙风社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1940,重庆妇女生活社;1949,三联
论鲁迅(茅盾、适宜编)1940,重庆生活
鲁迅论及其他(冯雪峰)1940,充实社
论鲁迅杂文(巴人)1940,上海远东书店
阿Q—鲁迅名著评论集(路沙编)1940,重庆新生图书公司
论《阿Q正传》(路沙编)1941,桂林草原书店;重版改名为《论阿Q》1949,耕耘出版社
论鲁迅的思想(平心)1941,长风书店
鲁迅研究丛刊(1、2辑,萧军编)1941,延安鲁迅文艺出版社
中国人和中国人的镜子(何干之)1942,桂林民范出版社
鲁迅的书(欧阳凡海)1942,桂林文献出版社
中国作家与鲁迅(茅盾、景宋等)192,广西学习出版社
鲁迅正传(郑学稼)1942,重庆胜利出版社
民元前的鲁迅先生(王冶秋)1943,重庆娥眉出版社;书名改为《辛亥革命前的鲁迅先生》,1956,上海新文艺
鲁迅传(日本小田岳夫,单外文译本)1943,长春艺文书房;任鹤鲤译本,1945,上海星洲出版社;范泉译本,1946,上海开明
鲁迅先生二三事(孙伏园)1944,重庆书屋;1980,湖南人民
鲁迅手册(邓珂云编)196,上海群众杂志社
鲁迅回忆(荆有麟)1947,上杂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1947,台北台湾文化协进会
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1947,上海娥眉出版社;1953,人文
人民文豪鲁迅(平心)1947,上海心生阁;1956,新文艺
鲁迅传(王士箐)1948,上海新知书店
鲁迅事迹考(林辰)1948,开明;1955,新文艺
鲁迅的道路(胡绳)1948,香港生活书店
鲁迅的散论(雪苇)1948,大连光华店;1951,华东人民
鲁迅思想研究(何干之)1949,哈尔滨东北店
鲁迅全集校读记(孙用)1950,作家书屋
鲁迅作品及其他(胡今虚)1950,泥土社
欣慰的纪念(许广平)1951,人文
鲁迅小说讲话(许杰)1951,泥土社
鲁迅(王士箐)1951,三联
鲁迅—伟大的思想家与伟大的革命家(徐懋庸)1951,中南人民
鲁迅与中国文学(王瑶)1952,平民
我所认识的鲁迅(许寿裳)1952,人文
会议鲁迅(冯雪峰)1952,人文
鲁迅的故家(周寿寿)1953,上海出版公司
论鲁迅(国外作家评论鲁迅)1953,泥土社
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华岗)1953,新文艺
鲁迅作品的分析(1—3卷,朱彤)1953—1954,上海东方书店
向鲁迅学习(唐弢)1953,平民
鲁迅小说助读(许钦文)1953,北新
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195,上海自由出版社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周遐寿)1954,上海出版公司
关于鲁迅的生活(许广平)1954,人文
鲁迅《野草》探索(卫俊秀)1954,泥土社
《野草》探索(冯雪峰)1956,新文艺
鲁迅小说论集(李桑牧)1956,长江
跟青年谈鲁迅(冯文炳)1956,中青
《呐喊》分析(许钦文)1956,中青
鲁迅作品论集(陈涌等)1956,中青
忆鲁迅(茅盾等)1956,人文
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1956,大会编辑出版
回忆鲁迅先生(李霁野)1956,新文艺
鲁迅先生的幼年时代(许钦文)1956,浙江人民
鲁迅传略(朱正)1956,作家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唐弢)1957,新文艺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岂明)1957,中青
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孙世恺)1957,北京
鲁迅研究(刘涉溪等)1957,作家
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徐中玉)1957,新文艺
论阿Q和他的悲剧(王西彦)1957,新文艺
鲁迅作品研究(吴奔星等)1957,江苏人民
鲁迅的文艺思想(以群)1957,新文艺
《故事新编》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文艺月报》编)1957,新文艺
鲁迅在文学战线上(唐弢)1957,中青
鲁迅讲学在西安(单演义)1957,长江
鲁迅研究概述(邵伯周)1957,湖北人民
鲁迅的小说(巴人)1957,新文艺
鲁迅研究札记(胡冰)1958,新文艺
回忆伟大的鲁迅(沈尹默等)1958,新文艺
鲁迅创作的艺术技巧(朱彤)1958,新文艺
鲁迅亲友谈鲁迅(张能耿)1958,浙江东海文艺
鲁迅—他的生平和创作(王士箐)1958,中青;增订本改名为《鲁迅传》,1959
《彷徨》分析(许钦文)1958,中青
和鲁迅相处的日子(川岛)1958,人文,1979,四川人民
鲁迅研究资料编目(沈鹏年)1958,上海文艺
回忆鲁迅房族和社会环境35年间的演变(观鱼)1959,人文
鲁迅作品讲话(何家槐)1959,长江
心灵的历程(李桑牧)1959,长江
鲁迅回忆录(许广平)1961,作家
论阿Q的典型问题(1922—1961),1961,华东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印
鲁迅诗歌注(周振甫)1962,浙江人民
仰止集(林如稷)1962,四川人民
我论鲁迅(苏雪林)1967,文星
关于鲁迅(梁实秋)1970,台北爱国眉出版社
鲁迅《野草》注释(李何林)1976,陕西人民
回忆鲁迅(周建人)1976,上海人民
鲁迅研究参考资料 1977,上海师大
鲁迅回忆录(第1、2集,宋庆龄等)1978—1979,上海文艺
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陈淑渝)1978,北京人民
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释(王士箐)1978,天津人民
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林非)1978,上海文艺
论鲁迅的小说创作(吴中杰、高云)1978,上海文艺
鲁迅年谱(王观泉)1979,黑龙江人民
鲁迅年谱 1979,安徽人民
鲁迅年谱(上下卷,鲍昌、邱文治)1979—1980,天津人民
鲁迅小说论稿(林非)1979,天津人民
我心中的鲁迅(周建人、茅盾等)1979,湖南人民
鲁迅研究资料索引(上下册,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院合编)1980—1982,人文
鲁迅回忆录正误(朱正)1979,湖南人民;修订本,1986,人文
读鲁迅书信札记(马蹄疾)1980,湖南人民
鲁迅书简追忆(黄源)1980,浙江人民
鲁迅文学道路(冯雪峰)1980,湖南人民
《鲁迅日记》札记(包子衍)1980,湖南人民
鲁迅演讲资料钩沉(朱金顺辑录)1980,湖南人民
鲁迅的印象(日本增田涉著,钟敬文译)1980,湖南人民
第一块基石(王西彦)1980,上海文艺
鲁迅笔名索解(李允经)1980,四川人民
《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李希凡)1981,上海文艺
地狱边沿的小花—鲁迅散文诗初探(闵抗声)1981,陕西人民
鲁迅评传(曾庆瑞)1981,四川人民
鲁迅创作道路初探(王士箐)1981,社科
鲁迅美学思想论稿(刘再复)1981,社科
《野草》铨释(许杰)1981,百花
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萧军)1981,黑龙江人民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张琢)1981,湖北人民
鲁迅手稿管窥(朱正)1981,湖南人民
鲁迅思想探索(齐一)1981,上海人民
鲁迅旧诗集解(张恩和)1981,天津人民
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戈宝权)1981,陕西人民
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鲁博研究室编)1981,湖南人民
鲁迅思想研究(马良春)1981,社科
忆念鲁迅先生(黄源)1981,人文
鲁迅传(林志浩)1981,北京
鲁迅小说论稿(陈鸣树)1981,上海文艺
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上海鲁迅纪念馆编)1981,上海文艺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论文集(复旦大学鲁迅研究室编)1981,复旦出版社
《阿Q正传》在国外(戈宝权)1981,人文
编辑生涯忆鲁迅(赵家壁)1981,人文
鲁迅年谱(第1卷,鲁博研究室编)1981,人文
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 1981,湖南人民
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乐黛云编)1981,北大出版社
鲁迅研究百题 1981,湖南人民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1,湖南人民
鲁迅传(林非、刘再复)1981,社科
鲁迅与北京风土(邓云乡)1982,文史资料出版社
北京大学纪念鲁迅百年诞辰论文集(王瑶等)1982,北大
鲁迅评传(彭定安)1982,湖南人民
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鲍晶编)1982,天津人民
周作人回忆录 1982,湖南人民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册,李宗英、、张梦阳编)1982,社科
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内涵(吕俊华)1982,陕西人民
《野草》研究(孙玉石)1982,社科
《两地书》研究《王得后》1982,天津人民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王富仁)1983,陕西人民
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邵伯周)1983,陕西人民
鲁迅年谱(1—4册,李何林主编)1984,人文
鲁迅故家的败落(周建人口述,周哗编写)1984,湖南人民
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李霁野)1984,人文
鲁迅论(陈涌)1984,人文
鲁迅综论(杨义)1984,陕西人民
论《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及历史意义(林非)1984,天津人民
鲁迅的美学思想(唐弢)1984,人文
鲁迅作品论集(王瑶)1984,人文
鲁迅与日本文学(刘柏青)1985,吉林大学出版社
STYLIST—鲁迅研究的新课题(李国涛)1986,陕西人民
人间鲁迅(第1卷,探索者;林贤治)1986,花城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金宏达)198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鲁迅精神(正一)1986,新疆人民
鲁迅研究(上册,林志浩)198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宗论》(王富仁)198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张梦阳)1986,浙江文艺
鲁迅研究新论(廖子东)1987,广西人民
鲁迅研究史(上卷,袁良骏)1986,陕西人民
鲁迅述林(林辰)1986,人文
鲁迅的论辩艺术(李永寿)1988,陕西人民
心灵的探秘(钱理群)1988,上海文艺

④ 鲁迅的现代文作品

社戏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⑵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⑶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⑷!”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2,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建,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⑸了。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⑹了。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其实我们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在一处,而况没有空地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
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相旺,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一九二二年十月。

⑤ 鲁迅的文学作品哪些最经典

《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尤以其中的《狂人日记》、《孔已己》最为有名了,还有鲁迅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⑥ 鲁迅的著名文学作品

1、《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

该小说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鲁迅: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讽刺了中国传统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3、《野草》是鲁迅唯一一部短篇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所写的散文诗二十三篇,包括《秋夜》、《复仇》、《希望》、《雪》、《死火》、《过客》、《立论》、《一觉》、《风筝》等。

《野草》于1927年由北新书局初版,后收入《鲁迅全集》。

4、《孔乙己》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能,只会诸如“‘茴’下面的‘回’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迂腐“知识”。

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后来因为偷书而被打断了腿。根据小说的内容,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大人》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小说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5、《鲁迅·故事新编》是2022年文物出版社发行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故事新编》 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其内容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等。

⑦ 鲁迅的哪部作品为现代小说经典作品

鲁迅的小说都是经典,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各具特色,无人可及。

⑧ 鲁迅写过的经典的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 网络名片 《阿Q正传》书籍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更多>>
》、《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武思宸在2023-06-24 10:27:33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yanqing/160709.html


上一篇:总裁的致命毒药有小说
下一篇:都市修真传人相似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