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对网络小说的影响
㈠ 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有什么影响
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网络文学。我再次重申,我对网络文学研究的论域界定是从网络职业化写作模式出现开始的,这一点我在读网络文学,能提高文学修养吗?这个问题中进行过陈述,如果不嫌烦闷的话,可以去看看无妨。
关于网络文学对传统写作的影响,首先在于它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如果说,我们仅以作家为文学经济主体来看待文学这个市场现象的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网络文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界中最大的经济现象之一。按照2022年作家富豪榜的排序,在当年,中国作家版税排行中,江南、莫言和郑渊洁分别以2550万、2400万和1800万夺得三甲,而在相距不远,有另一张同为吴怀尧创始的叫做网络作家富豪榜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骷髅精灵三位作家的版税则分别高达3300万、2100万和1800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尤其是职业化写作的网络文学作家的市场获利已经高到了一个堪与最优秀的传统作家并肩的地步。虽然我们认为,钱多不一定就占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地位,但是同样作为经济现象,当年西班牙在南美发现的那4万亿两白银不恰恰就是洋人们之所以能在中国有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之一么?
其次,是幻想文学的真正兴起。幻想文学,和莫言所代表的“幻想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以及马尔克斯所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有着本质区别。纵观传统文学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中,可能最贴近幻想这个词汇的两种书写主义就是前面我分述的二者了,但不要忘记,他们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符合唯物史观的。然而,我所说的这个幻想文学则恰恰相反,它所表达的文本主体是“唯心”的理想、梦想、幻想甚至是空想世界,而这个文学表现方向在传统文学中只能占据边缘的地位。试想,一如《银河系漫游指南》、《太空漫游四部曲》以及《魔戒》这样的不朽之作,在传统文学的视野里何曾占据过核心位置?但是反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叫做作家富豪榜的榜单里的第一位的名字——江南,这个作家可是地地道道地写幻想文学出身的人,而他的版税居然以150万的距离远高于中国唯一一个“名正言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版税收入,而另一方面,虽然江南的《九州》不是在职业化写作和订阅获利平台模式下的作品,但其也曾经是一种网络文学现象。面对着这个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幻想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问题。
再次,是读者介入现象的产生。在这个问题里,我们要谈论的读者,不仅仅是选择者,更多的是“参与创作者”。2022年,荀利波这位似乎是民俗学家(我也不好界定)的学者发表过一篇叫做《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读者介入类型分析》的文章,里面详述了关于网络文学的一些读者介入的现象。通俗地说,这个现象就是读者参与到网络文学的创作中来。由于网络兼具实时性,互动性和自媒体的基本属性,且网络文学依赖读者获利,因此,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读者的意见会被放大,给予作者更多的意见和指导,甚至他们中的一些观点,会直接影响到作者的创作思路。除此以外,以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网络小说《庆余年》为例,这部小说的一些评论甚至被作者收辑为“评论集”,成为作品在网络平台上的一个主体部分。这个现象在传统文学和文艺学界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甚至可以试想,就算脂砚斋评《红楼梦》评得再好,他在文学意义上的影响范畴是否已经介入到了作者创作的地步呢?由于没有证据,我们只能存疑。但网络文学则不然,每一次影响都是可被记录的。甚至有些作者(我读过一篇相关的文章,但是记不起来了,请原谅我。)自己也承认,他的作品是由读者和自己一同完成的。
再再次,是评论自由化的问题。谈到自媒体时代,我们首先要谈到的是自由化评论,这种评论在很大程度上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这一平台上的文学评论并不像传统文艺学界(文学批评界)那样呆板和具有功利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某些人在推荐某些网络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很简单地去看看这本书的订阅量和点击率如何,这本书下面的评论又如何。但是反观传统文学作品,发行量和实际阅读量本身就不是同一属性的东西,而我们能看见的书评又实在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网络文学评论与创作相关信息的高度集中和更为简便的获得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网络文学评论具有先天优势。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炒作”现象的存在。但那可能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最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种影响,至少,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出发,我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中曾经做过这样的叙述:
“如果我们一味地浅尝辄止,而不科学分析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通俗文学的积极发展态势(我们知道,这种积极的发展态势对网络文学主体而言是体现了文学性的进步的),不科学分析读者群体的变化对这种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甚至武断地用几部反例就直接为一种文学品类下定论。那么,我们忽视的将不仅仅是当代关乎文学本体最庞大的经济现象,更将得到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大众评论与文艺学界的相互撕裂。
可以预见,这样的撕裂决不只会停留在相敬如宾,泾渭分明的状态之下。毕竟,我们实在见过太多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剑拔弩张。”(引自读网络文学,能提高文学修养吗?)
浅言之,我们现在需要做的,首先是正视这些现象和其巨大的影响力的存在,否则,其余的一切都不过是空谈罢了。
㈡ 网络对文学有哪些影响
文学必须通过媒体的传播才能被受众所感知,文学的发展兴盛与否是与传播的畅通与否分不开的。文学的传统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口头。纸质出版物等形式进行的。
自从网络出现了,传统的媒体传播又有了更为便捷的方式。网络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中具有速度快、普及广、容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这是传统的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网络的发展为文学的传播拓宽了渠道,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也为文学创作者和文学评论家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对话平台。从而,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有利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同步发展,有利于扩大读者群体,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群体。
㈢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学习的利弊
1、利:①有些网络文学的文笔很好,表达清晰、描写精彩,如果读一读这样的网络文学,有利于中学生对作文的训练。
②部分网络文学中正义与邪恶、善良与自私等的较量,也可以让中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
2、弊:①网络文学大多是速成的,里面有很多句子、词语不严谨,甚至是病句、错别字。如果看多了,容易误导中学生。
②网络文学中有很多不好的情节的描写,比如赤裸的、暴力的等等,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③网络文学有很多改编成为了网络游戏,导致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④网络文学中有很多涉及各种广告。造成了中学生从小即开始追逐于名牌,甚至炫富的现象。由于过多的将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对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都有不利的影响。
3、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㈣ 《论网络文学批评的特征》要如何写,给个结构
网络文学属于快餐文化,时间性强,速成性强。于是,批评也是即时跟贴,容不得长篇大论去做批评。批评变成零打碎敲。这就使批评的难度有所增大。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从批评的对象看,改变了单打一的局面,批评者容易陷入重围。一方面由于作者的素质普遍低,对批评的理解有偏差。有的甚至认为批评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害怕批评,拒绝批评的大有人在。他们不知道批评对创作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而且作者都是匿名的,批评的对象模糊。批评者要注意文学形态的变化,不能采取过去在纸面文学上那种阵地战的架式,搞一对一(即批评者与作者)的批评或商榷。网络文学就象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不是一对一,是一对三或更多。因为在网络上跟贴,不是一对一的跟贴,是多人讨论同一篇文章。喝彩声不断,批评与反批评同时展现。这对探讨问题问题无疑是有利的,就象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在碰撞中随时显现。同时消解了传统文学那种作者与读者的分离与隔漠,读者参与创作的欲望非常强烈。有时一个好的跟贴出现之后,作者马上就改。网络文学虽然也渴望理论指导,但又忽略理论的支持。跟贴者真正搞理论的是少而又少,大部分是作者兼作评论。比如官商,虎吼,超级教师,重生之史上最强的神等小说。这就提醒我们搞评论的,不能应付了事,要认真读贴、认真思考、认真跟贴开展批评。如果对作品没看懂或没吃透,说出的话不符合作品实际,马上就会遭到反批评。有时候甚至于搞围攻,弄得下不了台。
二是从内容上来看,网络批评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创作要求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在网络几乎被消解,大量的是个人化的情绪,如寂寞、牢骚等。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过去不被注意或被批评的东西,现在成了主要内容。过去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发表是比较困难的,现在却大行其道,很有市场。比如玄幻小说,魔幻小说所表达的内容。诸如魔法炒手,魔门之异界至尊,六道狂神,狱锁狂龙2黑道学生3,诗词散文也多是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说。所以,在开展批评时,不能按照过去教科书上要求的“必须映重大社会主题”“反对卿卿我我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等。现在有好些作品本身就是小资作品,是为小资写的,为中产阶级写的。过去强调的“为工弄兵服务”的号召,在网络上被消解。如果你再提这些过去的批评要求,就会闹笑话。当然为sh主义服务,多反映主流社会,是可以提的。
三是从批评的标准来看,传统的批评标准被淡漠。过去教科书上常提的所谓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现在网络上几乎没人提。要的只是好看,有意思,点击率高就是好作品。点击率代替了批评标准,有的网站单纯追求点击率,有故意媚俗的倾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象以前那样受重视。有的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要与政治挂钩。思想主题也有慢慢退化和淡化的趋势,有的文章作者甚至于提出不要主题。这虽然是极端错误的,但在网络上有市场。需要加以引导。
四是从欣赏习惯来看,网络文学是即时创作即时欣赏。网络文学的时间性非常强,一篇散文你还没来不及看,就沉下去了。象纳妾记,回到明朝当王爷,风流帝王,异世之风流厨神,极品皇帝这些都是时下评论十分火暴的小说。在网络上,创作不再是个人行为。一篇文章发表后,跟贴马上就可见到。文章好不好,跟贴者马上就指出来。如果需要修改,怎么修改?批评者都会给你明确的答复。这与集体创作没有什么两样。对作者而言,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对批评者来说,就增加了困难。批评者必须要有随机应变、一针见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理论解答文题的能力必须非常强。如果理论基础不牢,一句话就暴露麻脚。所以,网络文学对批评者要求更高了,批评者要参与创作。不但要亲自写文章,还要及时跟贴。只有理论基础非常丰厚,对网络文学非常熟悉,对作者非常了解,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由于网络是匿名的,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这种例子几乎每天都在网上有发生。好多作者都是不能忍受众多跟贴的挖苦和讽刺而离开的。批评者被轰出去的也发生过。只有批评者同时又是作者,有文章在那里摆着,才能服人。好多作者是看了批评家的文章,然后才信服你的批评的。这就象获得通行证一样,必须要有硬件作抵押。
五是从批评的形式和方法上看,网络批评基本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是即时跟贴即可。传统的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事后批评的形式已经落后,一般是边发表边评论。其形式活泼自由,一句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甚至于不说作品如何如何,只是嘘寒问暖或楼楼抱抱即可。站长们要的是人气,不愿意因为批评而把人赶跑。这说明,有的网站把批评变得可有可无。谁如果真正的指出作品的缺点和失误,反而会丢掉人气。笔者混迹于网络,即时跟贴上千条,好多读者和作者都感到跟贴是有水平的,点拨是到位的,但是也有不满意的。对发表在网络上的长篇大论,能坚持看下来的却不多。好多批评者不注意收藏自己的跟贴,说过的话接着就忘了。其实,那些有观点的跟贴本身就是创作,编辑出来就是诗话之类的著作。
因此,网络批评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一方面,网络文学创作亟需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批评家又不愿去网络开展批评。这就使网络创作出现任其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这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应该加强批评,用批评引导创作,走上康庄大道。
㈤ 网络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看到你的题目,我想到了我们的考试题有篇文章:
《网络写作与国家文化战略》
马季
目前,中国网民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2022年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已突破百万,约5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这一现象说明,网络写作的影响力已经由文学而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毫无疑问,调整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正摆在我们面前。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文化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各具特色的东亚三国崭露头角,日本动漫产业全球领先,韩国电脑游戏迅速崛起,中国以举世无双的网络文学震惊世人。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及时抓住了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尤其是日本,2022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日本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开展“漫画外交”,不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象。
当然,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的发展尚未进入产业化的高峰时期,也正因此,需要我们对它的未来做一个远景规划。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那么,网络写作到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这一全民文化新姿态的呢?
互联网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构建起一个仿真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满足了人们企图通过想象扩展自己现实世界的欲望,又以其比传统传媒艺术更加可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意愿。这无疑是时代特征的最新体现。而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历史架空类、玄幻科幻类、都市青春类、官场职场类、游戏竞技类、灵异惊悚类、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等。事实上,网络类型小说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以“转换表达方式”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进而丰富当代中国文学谱系。
由于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网络写作的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了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讲,这或多或少让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写作,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网络上每年产生大约20万首诗歌作品,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1万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其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网络作品目前已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在线阅读的收费模式已经初步建成,作品的影视、舞台剧改编和游戏改编方兴未艾。由于网络文学的版权维护未能有效解决,流失比较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有序发展,具有百亿规模的行业目前每年只能产生1亿5千万,可见其潜能巨大。
满意请采纳,如有不明可以追问。
㈥ 网络文字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网络文字例:神马;纳尼等 [5202214(我爱你一生一世)]
由于网络语言风趣、幽默、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年轻人的性格特点。
积极影响:由于其风趣幽默的特点,会给人们的交流增添趣味并且网络语言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譬如说每年都有一些新词被编入汉字字典,而这些字都主要有网络兴起和传播的,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话语圈里进行交流和沟通,代表着时代的潮流。譬如2022年《新华字典》最新的第11版就将“房奴”、“晒工资”、“秀场”、“学历门”等新词收入。
消极影响:网络语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复杂性,诸如火星文的一度泛滥,和使用大量的错别字等,影响到了人们平时的正常交流和沟通,有时存在大量的暴力、恶俗话语,充斥着网络暴力。且我个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让民族文化在我们的敷衍中沦为失落的文明。
㈦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本身的定力.
如果定力不好,再是上网查资料也会忍不住想去聊天啊,游戏啊之类的.
但是如果定力好的话,就算是有人逼他上网,他也会免疫网络的诱惑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
关于对网文作者群体数量及素养之担忧 因特网自问世,便立即显示出王者之气,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全世界的信息与传媒高地。别无它,只因其无限容量、无时空与地域之限制以及快捷便利、经济,让地球上不论何种肤色语言的各色人等所喜爱,甚而留恋忘情。网络已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生活乃至家庭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这是一个久久远远的历史大趋势。网络文坛随之应运而生、茁壮成长也是必然或自然而然的。网上文坛的最大优势之一,就在于她有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容得下任何有兴趣或有志于文学事业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老手、新手、高手与拙手进入这历来被视为高雅圣殿的领地,从而极大地扩展了人民文学事业的领地。她普及与提高并重,更倾向于普及推广;她雅俗共赏,更偏向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正如此,它的读者群体最广泛;而人们的参与性也是其他任何报章刊物、广播电视、各色媒体无法与之相比肩的。当然其读者、作者群体必然是庞杂的,他们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思想品格及情操各不相同,甚而有可能呈天壤之别,这是毫不为怪的。我们在网上会看到一些拙劣的、幼稚可笑的、甚而是“虚妄“的作品,大可不必为之动肝火。相信多数此类作家在游泳中学游泳,会逐步有所长进的。至于某些网上“文痞”,没有多少人答理他,他也就没了趣,只能偃旗息鼓,走而了之。其实何止在网络上,君不见在传统报章杂志上、甚而在正经文艺刊物上照样有各类“文痞作家”胡说八道的文字在招摇撞骗。这种刊物及文字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得多。我们不应苛求网络文坛,要其十分地纯净高雅。“池清无鱼”,那样会使文坛沉闷孤寂,寥无生气。我们自信有足够的免疫力,可以防范五花八门的文坛毒草的危害,甚而用毒草作肥料,在除草抗毒中进一步锤炼自己的意志及抗病力.
关于网络文坛编辑素养水平之担忧 吾观网上文学网站多属高雅场所,其主持者多为有相当水平之文人,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无聊网站与无聊文人,但这些下三流掀不起大浪.文学网站的主体是好的,编辑大多数也是很不错的.至于文艺评价本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个人认为该先生也不必过虑.
关于文艺鉴赏及批评 文艺批评从来就没有特定标准,正如此,方使得文坛躁动不安、百花齐放、生机勃勃。文艺鉴赏更是如同进餐、饮酒、品茗,各有各的兴致爱好。鉴赏家流派雅俗土洋及高、中、低不同档次,各有各的观察、欣赏、评论角度,文坛会更显得热闹、有生气,也不至于出什么大庇瘘。
最后,笔者以为丁先生似乎应当作一点心态调整:宽容一点、辩证一点、眼光放长远一点,那么可能会舒坦一点、客观一点、“悲哀”也就少一点。
网络文学站点和网络文学刊物很多,由于网上发表的不加挑选和没有限制,就像一个文学爱好者最初的时候,当一个作者参与网络文学的创作和发表,他有着十足的热情。他被一种唐吉诃德式的激情催动着写作、发表、写作。
最初参与的网络发表的作者肯定都有一种要创作出好作品,在这“另一个界面里”成为大师,这种一举成名的伟大梦想支撑着他的创作热情。可是越来越快速的发表和消亡就像一列无法停止的火车,慢慢地把他拉入了惯性的旅程。因为你得引起注意,所以你得像一个玩泥巴的小孩,为了得到大人的认可,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发表,以保持读者对于你名字的熟悉感。
一个网刊或者网站,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作品,你一个人的作品不过是九牛一毛,大海中的一滴水,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因为如此,网络文学创作者越来越陷入一种自我欺骗的怪圈,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速的产生,快速的消亡,使作者越来越不注意自己作品的质量,创作也就变成了一种惯性的操作,机械的打字和快速的浏览消磨了创作的活力和激情,因此作品质量越来越低劣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文学网站上,同一个作者每天发表七、八篇作品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不由感慨:他们真名副其实的高产作家啊!
这样的创作,甚至连自娱也算不上,又哪里有创造性可言?网络的成名梦想,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虚妄的理想而已。
网络是一片自由的土地。正如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那样:网络比起传统媒体来说,其优势在于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一篇稿子的命运不再取决于编辑的眼光,这样作者有了充分的自由。但是论者并没有看到,传统媒体中,虽然编辑的剔选是严酷的甚至也许是偏执的,但它起码保持了我们拿到一本书刊的时候不至于无所适从。并且传统文学媒体的编辑,多数还是有比较高的阅读欣赏眼光的,而网络文学刊物的编辑呢?恕我直言,论其专业程度和欣赏水准,实在难以与传统媒体的编辑相比的,他们在屏幕上匆匆闪过的大量字符中发现精品?这似乎不太可能,他们也许会依赖于作品的点击术来决定?——可是,浏览者盲目而又随机的“点击”能说明多少问题呢?网络发表实在是太虚妄了,它几乎无法和中学生办的文学社团相比,因为在那里,编一本社团刊物,起码还有一个“挑选”的过程;而网络文学,就只能把一摊乱七八糟的东西按时间先后摆放在那儿而已。
在匆匆写作和匆匆的发表中,文学成了一种十足的自娱。这是为什么读者并不能从网络上欣赏到好的原创作品的原因。“提篮叫卖”
成为越来越多的网上发表的作者的自嘲之语,这四个字中表现出的悲哀一听便知。在这个“跳蚤市场”上,有多少人脱颖而出呢?大多数人只能越来越陷入一种自恋与虚妄的怪圈而已。发表与不发表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对于这种发表形式,连网络自己(网站主办者、网络文学刊物编辑等)骨子里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要不,为什么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要在自己的首页很显眼地注明“本站已转交作者稿费……元”呢?它甚至还为被传统媒体转载的作品和作者名字编了一个专栏,叫“金榜题名”——一看这四个字,你大概就知道网络文学刊物和传统文学刊物有多大的区别了。
这样的发表算什么?难道不是自恋吗?
科技时代人们最迷信的就是数字统计了。网络文学最注重的一个统计数字就是点击数了。无论是论坛的帖子还是网刊网站上的原创作品,都有一个点击统计数目。肯定,创作者也都十分关注这个数字。
可是这个数字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来说,到底有多少科学性呢?
点击的权利在读者手上。浏览网页,鼠标的移动决定了这个数字。
可是鼠标是如何被操纵的呢?决定读者是否点击的因素是什么呢?不用说,随机性是主导因素。
鼠标是如何随机点击的?读者为什么要点击这个作品?决定的因素不过有这样一些——网站的推荐、作品的题目、作者的名字等。
网站的推荐得依靠网络编辑的判断——网络编辑的判断水平、欣赏水平有多高?他们是不是就比传统文学刊物的编辑水准高?这个问题已经说过了。
作品的题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使得许多作者在作品标题上苦心孤诣,只求一鸣惊人。可惜,你的题目赢得了点击数,就能说明你的作品好吗?而事实是,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就是依靠这去提高点击数的,那么这个点击数能说明什么呢?
作者的名字也是决定读者是否点击的一个因素。所以许多作者为求惊人,往往起些奇怪的笔名,在我看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作家比我们的网络文学作者更注重自己的名字了。为了求得别人的认同,这些名字本身包含了投机和媚俗——来自于武侠小说、来自于影视作品,由于其源头的大众化,这些名字才能得到认可。但是名字能决定作品的好坏么?这样看来,点击数成了虚伪的科学、十足的谎言。作者的知名度还来源于网络的炒作,炒作的危害我们已经多次领略过了,可是我们不得不在网上再次遭遇这种欺人之举。除了网站的炒作,作者自己也常常变着法子炒作——有些作者,到处匿名发帖子,吹嘘自己的作品,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我在一个网站的BBS 上做版主,这个版面是个外国文学版面,可是居然有一个作者一日三次在上面发帖子,我删除了无数次,也没能打击他的积极性。他居然在外国文学版面吹捧一个刚刚还是中学生的“知名作家”(也许就是他自己),你说怎么办?发这种“文不对题”的帖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自己的名字和作品的“知名度”,真是可悲——这样的“知名度”赢来的“点击数”又有几分科学性?
网络文学的质量判断还有一个标准,可能就是评论和回复。我所知道的,大多数的网络文学网站和刊物都很注重读者的评价和回复。
就像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一样,读者的反应是对作品最好的肯定。传统媒体发表作品,读者和批评家的反应说明了作品的质量影响度。可是网络文学的批评和回复呢?能体现作品的好坏吗?大多数网站是相信这里面的科学性的。
其实批评和回复也是随机的。实际的情况是,很多作品得到的评价并不能说明作品。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作者请自己的朋友回帖子、写评论的情况非常多。而在网上,很多得到回帖和评论的作品并不是质量高或者引起了读者的反响,相反,多数回帖是因为对于这个作品有话说。读者的话语权取决于作品是否留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
打个比方,你在网上发表一部货真价实的作品,肯定不比发表一个人人能回答的提问得到的回些悲哀,你就不能不感慨:网络,能带给文学什么呢?
帖多。这样,回帖和评论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
由于阅读的随机、作品的繁杂,批评家很少去关注网上的作品——可以理解,如果网站聘请一个批评家来主持,依照批评家的治学态度,要去阅读研究那么多的作品,这该是多大的工作量。因此网络文学就只能自生自灭而已,网络发表并不能造就一个优秀好作家,就因为缺少培育他的土壤。
曾经以为网络文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和梦想,看来这注定只是一个被验证了的虚妄。
㈧ 网络文学的特点,优势,缺点,未来发展趋势
现在的人很少有兴趣看报刊书籍了,还是手机好玩,用手机上网照样能寻到许多知识,照样可吐露自己的心声,照样能有心灵与心灵的共鸣,以上这些在网上能更及时的得到,时间差更小,即时心理回应更高。
文学这东西已变得越来越不行了,越来越缺乏价值了。应情况应时期现在流行网络文学是个大趋势。
说网文肤浅也好,说它媚俗也罢,人能受用就好。书报刋上那长长的文章能有多大读头,它十之八九是作家为表现自己的写作水平而生的,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水平文章就怎样写的,这类文章在时下很少有人读的。
网上文学首先得顾人气,作品让人喜欢他人才会读才会回应,这迹象易被他人看到,从而跟风。
网络灵活得很,人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可读的作品,并能与作者交流,与同读者交流,形成一个个兴趣相同的群体。
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作者们众星拱月,图的是爱屋及鸟,图的是有多的点击量自己次等质量的他人也可放眼一顾,看看有没有补充的东西。
好的网络作品是经读者品的,读者是及时的留下心意赞许的,从而易被网络管理者发现看中向上网者推荐的。搜索类网站也易看中它,给它优先权的。
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可以上报刋的,是可以出版成书的。日后,随着上网的人数增多,网络文学的影响不断增强,网文与书报刋相容性将越来越大。
㈨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400字左右
对于网络时代下的产物,那么它的影响力将不同归任何传统模式的影响力,网络的受众是面向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那么他的任何一举一动将会被世人看得非常清楚。它的诞生给了很多上网一族和学生青年一族打磨时光需找精神寄托新的选择。当在上班休息之余或当下班后不想赶上下班高峰而在办公室独自等待的上班一族来说,没有比在网络上打发时间更好的办法了,而这一批人主要又是80后,因而言情小说都市小说便成为了他们的最爱,使得他们能够有办法发泄自己的感情,是自己的精神不至于太冷漠。而对于90后学生一族或者说是青年一族,对于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感情世界会多会少都会有很多苦衷,因而他以从自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网络上寻找网络小说,而且这一批人是一个热血沸腾很感性的人,他们易于让情绪随外界变化而转移,如果控制得好,这些因素可以成为自己的财富,如果控制得不好,因网络小说情节里男女主人公自杀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因而这也是我们现代很多人强调的要让网络文学更加正面积极一些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样一种新兴文学模式,也可以带来很多商机,也可以按照普通的话来说是“养活一大批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网络文学的母网和子网上可以大量投入广告,那么这就变为了一个大众传媒的平台,从上面通过搭售广告使自己获得收益,继而把收益投入到创作文章上去,而广告投放商通过广告可以获得受众的青睐,使自己的产品销售得更好,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很多人看到有的大型网络文学网站火爆的人气,高额的利润,心里起了邪念。比如,在不久前一个年轻人看到盛大的起点网的文章点击率颇高,便想自己创办一个网站然后盗取起点中文网的文章,继而便开始实施,随着盗用的文章越来越多,他所建立的网站访问量也越来越大,随之广告公司便陆续找上门洽谈生意,自己获利几十万,后来被盛大发现并揭发。这也是网络文学缺乏法律约束的缺点之一。
但总而言之,我认为网络文学的诞生、发展,是现代化的产物,他可以使社会上人们在精神上找到共鸣,培养当代青年写作的水平,同时很多网络文学成为一些著名游戏的蓝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很多网络文学作品主题不健康,不积极,很容易误导辨别能力低下的青少年,使之做出错误的事情;其二,恶意炒作也是破坏网络文学环境的一大因素,就像著名网络写手李寻欢所说:“写手们态度太过随意,文字太过粗糙,没什么高级题材,也没什么想象力,大多数都是平庸之作。”因此我们在未来一定要慢慢稳步的改变网络文学的环境使之变得健康。
展望未来新的岁月,我们希望网络文学能够贡献出更加好的作品,人们能够更加遵守网络规则,是网络文学成为能够抗衡与传统文学的另一种文学样类。
㈩ 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
文学批评有利于创作
燕山飘雪
在网络上,好多作者都对文学批评有误解。认为批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没毛病找毛病,是跟自己过不去。还有的一听到批评二字,就认为是大批判来了,为了讳疾忌医,宁愿没有回贴,也不愿意让批评家去揭开伤疤。其实。这都是对批评的误解。批评二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判断。即通过阅读作品,从而象医生诊断疾病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没有毛病?如果有毛病,怎么样进行修改?这才是本质意义上的批评。
从这个意义出发,批评不但不是坏事,而且是一件大好事。古今中外那些大作家,无一不是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批评家的判断,使作品在文坛上能够站住脚,使作者扬名于大众。老托尔斯泰如果没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批评,怎么能够成为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呢?果戈里的《死魂灵》也是由批评家发现而后成为世界名著的。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创作的繁荣,同时批评的繁荣也随之而来。有好些作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名扬天下,甚至于花钱买批评家的批评。批评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判断作品的成就;第二,指出作品的毛病和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于修改的方向;第三,对以后的创作给于理论上的启发或指导。第四,引导读者怎么样欣赏该作品。
现在却相反,网络文学繁荣是繁荣了,而批评却走向了低谷。批评的缺失使得网络文学杂草丛生,鱼龙混杂。除了作者不愿意被批评外,还有批评家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批评家害怕得罪人,藏起了锐利的批评武器,只捧场不作判断,有的是只栽花不栽刺,老好好,是是是。吹捧大于判断,甚至没有判断。一篇批评文章,滔滔不绝地数千言,就是不谈作品的得失。有的则旁征博引,言不及义。另一方面,是批评的腐败和批评的失范。有些批评家只在圈子内挥舞大棒,圈子外的作品置之不理,或者棒杀圈子外的作品;有的则把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只注意批评话语的产生,不注意作者的反映,也不在乎读者的是否构同,使批评与创作发生脱节。批评与创作本来是文学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而今,批评与创作毫不相干,各自在那里独舞或独唱。这既反映了批评道德的缺失,又反映了批评美学的丧失。这种情况在纸面文学那里比较突出,在网络文学中也有,但不严重。严重的是批评的不到位。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是批评家与作者的对话。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双边关系。作家不能自视清高而拒绝批评,因为任何作品都不是完美无缺,不需要批评;批评家也不能任意挥舞批评的大棒,想砸谁就砸谁,想捧谁就捧谁。所谓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商榷,是探讨。它是在主体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交流,没有强加对方的意思。作者应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师。别说是文学批评家,就是一般读者的回贴,也要虚心听取意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批评家要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善于施教。因为批评家总是要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批评家不一定有好作品,批评文章就是他的作品。这是他们的职业。作家不必要求批评家什么都懂,对创作也是内行。如果他一心进行创作,就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搞批评。当然,批评家如果能在创作上也独领风骚,是再好不过了。批评家缺啥也不能缺教养和道德,因为责任重大。批评家还要善于听取作者与读者的反馈意见,耐心地进行商讨。就是说,批评家面对的不仅是作者,还有读者。你批评得对不对?准确不准确?读者也有发言权。因此来说,网络文学对批评家的要求更高、更严。对话不是独白,是互动。如果批评家与作家通过对话成了知音和朋友,那就是成功的结合和成功的批评。
批评家的缺失,使好多读者拿起了批评的武器。读者参与批评和商讨,使网络文学异常热闹。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成了网络文学的一大风景。它不但促进了创作,而且提高了读者自身的欣赏水平和批评能力。所以,网络互动应该大力提倡。但是,读者的回贴仅仅是一种反馈,是低层次的批评。要引导读者提高欣赏能力和提高批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文学批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