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生小说阅读答案
❶ 求一篇初中生阅读题 (内有答案的)
幽径悲剧
季羡林
出家门,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我已经记忆不清。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抓住文章描写藤萝之美以及被毁后惨相的词语或句子作批注,谈谈你对美丽的古藤萝被毁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阅读课文14-16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二段中三个“决不会”后面的内容可否调换,为什么?
答案: 1.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而现在却被人给毁坏了,真是可惜!
2.先是用三个决不会来写出藤萝的渺小,再是写"我"背上了"十字架",如调换,就违背了文意.
❷ 语文阅读∼吃霸王餐答案
7.(4分)A、B
【评分标准】选A 得2分,选B得2分,共4分,选C、D、E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大川觉得男孩儿不是吃“霸王餐”的。 B项男孩儿不知道带走的米饭下面有肉菜和鸡蛋。
8.(4分)①自强自立:家境贫寒,能考上重点大学,依靠贷款完成学业;②强烈的自尊心:吃一元的白米饭,开始羞涩、拘谨,人多的时候吃得小心;③生活节俭:之所以来店里吃一元管够的米饭就是了省钱;④真诚善良,有爱心:自己生活困难,依然给流浪汉带去米饭。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了大川和男孩儿的仁爱;②揭示小说主题:表现了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真诚的帮助;③ 照应标题和情节:“再添一碗白米饭”是小说的线索也是标题,使小说结构紧凑。
❸ 霸王龙阅读理解
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问题一直放着,没有得到解决.(意思对即可) 2.(1)√(2)×(3)√(4)× 3.12300017.74.591 4.霸王龙是食肉动物,也有一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霸王龙是以撕食病弱或死亡动物为生的.(意思对即可)
❹ 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答: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每个要点1分。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2 分)
答:① 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
② 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插叙。(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答: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每个要点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 分)
10、有人认为第三段中加点的成语“轻描淡写”用得不恰当,你的意见如何?请讲明理由。(2分)
1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55字。(2分)
12、小说作者叙述故事为什么用插叙而不用顺叙?(至少讲两个理由)(2分)
13、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人说是娟子。请对娟子这一人物形象作一点简要的分析(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她的表现看她是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10、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11、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12、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
❺ 阅读答案
生活如蓟(jì)
①有一种植物叫蓟,它有着惊人的再生力量,让你感受到它的顽强和乐观,一如人类的生活态度。
②入冬,农人们的犁铧翻耕了土地.这是来年播种必有的程序。但是,对于一切经过犁铧切割的植物而言,无异于是天降的灾难——它们被齐根切断。一些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只有期待来年秋后种子的播撒。蓟却不。春天,在翻耕过的土地上,只有蓟,旺盛地生长.很快便铺展、占领了那一片看上去有些单调的土地。
③蓟鲜嫩、肥硕的叶子,是春天野蔬里最独特的一味,它鲜,却苦。扯开它的叶子,如同扯断根,会有白色的液体流出,那是它的血。当犁铧突然切断蓟的根部时,蓟用旺盛的血流表达它切肤的疼痛。可是,蓟的每一个断面都会迅速 A (凝结 凝聚)成痂。你可以想象到,那时蓟无声的呼号、呻吟和战栗。这是一切生命在遭遇灾难时,都会有的反应。
④蓟的自我“治疗”,让人吃惊。别的断根的植物都死去了,蓟的“复苏”却如同传奇。蓟的每一处断面,都有新芽萌生。它在一端生根,在另一端挺立,以新鲜、乐观的姿态,冒出地面。作为早春的象征,它向太阳伸出双臂,展开绿色的旗帜。于是,先前大地上的一朵一朵的蓟.如夸变成了一簇一簇。
⑤五月,蓟舍伸长自己的茎,开出一朵一朵紫缸色的花,多么自尊而顽强的植物啊!蓟的根简直就是植物里可再生的蚯蚓。蓟的白色的血是苦涩的,绿色的叶是苦涩的,生长的历程也充满了苦难.所以人们叫蓟“苦苦菜”。
⑥人类的生活不正如这“蓟”吗!
⑦一年前,当地震突然降临时,人类的脆弱,不会比蓟被犁辞切断时强多少。一瞬间,房倒屋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残损了。哭号,呻吟,战果,人们的惊恐、哀伤,远远超过了蓟。
⑧当人们从废墟中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灰尘时,生活就重新开始了。瞬间的断裂,不是生活的死灭。掩埋逝者,医治伤者;垒石立木,重造屋舍;新的爱情,重新萌发;新的生命,如期诞生。生活,如同能分泌出奇异胶质的植物,断裂处被悄悄地 B .(弥合 愈合)。
⑨这是巨大的创伤,当然不会像蓟那样迅速“复苏”。但人类的自我治疗能力、繁衍能力.也不是蓟所能比拟的。否则,人类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就不会跨越冰、火、震、洪,延续至今。
⑩仅仅一年,还只是一年,我看见,人们在尚未清除的废墟边建起的华屋粉墙上,涂画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刚清扫过的广场上.唱着古老的羌族爱情歌谣;在正在翻耕的庄稼地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曾经因痛苦而变得呆滞了的脸庞上,重现笑容;道路上,沉重的脚步已渐渐变得轻松。
⑾生活在继续。好像一个人猛然跌倒了,爬起来,会有短时间的喘息;然后,是慢步,快步,如果可能,还会跑步。
8.结合文意,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A( ) B( )
9.完成下面蓟的生长过程示意图。(2分)
入冬,齐根切断后,断面 →早春 →五月 。
文章采用 顺序叙写蓟的生长过程。
10.蓟为什么又叫“苦苦菜”?(2分)
答:
11.选文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其中引号有何作用?(2分)
答:
12.第⑩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
13、文章标题为“生活如蓟”,然而选文后面部分却说“远远超过蓟”,“不是蓟所能比拟的”,这是否与标题不符,为什么?(2分)
答:
14、品味选文,谈谈你对人生有何感悟。(2分)
答:
8、A 凝结 B 弥合
9、凝结成痂 新芽萌生 长茎开花 时间
10、蓟的白色的血是苦涩的,绿色的叶是苦涩的,生长的历程也充满了苦难.所以人们叫蓟“苦苦菜”。
1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突出强调。
12、排比
13、是与标题相符的,人的生活如蓟,但人类所要承受的巨大的创伤,人类的自我治疗能力、繁衍能力却远远超过蓟。
14、人的一生,痛苦和灾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像蓟一样,顽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❻ 踩生 阅读与答案
1①20年前,“我”为刚刚出生的端端踩生;②20年后,端端的来信为“我”,坚定了我继续做教师工作的决心。(意对即可。)
2端端做老师是向我学习,他以我为榜样,还为下文端端来信作了铺垫。
3要点:①带有很浓的迷信色彩;②寄托了人们祈求吉运的美好愿望与祝福;③在有的地方认为踩生会招灾惹祸;④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为孩子的成长树立楷模,并从小立志,发愤图强4与第一小节相互照应。表达了我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用故乡的清纯与朴实,洗去污垢,净化心灵的想法。
5我认为他仍然选择了做“清贫的教师”这个工作,从结尾段可以看出:“我”告诉端端,自己在端端的感召下继续选择了教师工作,这个决定使“我”心情格外舒畅,就像战胜了冬天的严寒,走进了绿色的春天一样。(意对即可)
❼ 西楚霸王项羽四年级阅读答案
(1) 蚂蚁喜吃甜食 (2) 气味气味用触角相互敲打 (3) 触角不能因为触角是蚂蚁的感觉器官,触角被剪去后,无法辨别气味,不能与其他蚂蚁进行信息交流 (4) 取相同体积的砂糖和木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取大小、活动状况相近的蚂蚁 10 只分成两组,一组剪去触角,一组不作处理,把它们同时放在距砂糖和木屑等距离的地方,看蚂蚁的取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