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香小说阅读答案
1. 挽月香,黑颜,读后感,急求
如何写读后感!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案】
【小题1】B、E
【小题2】①为研究制订经典画作而不顾个人安危;②爱惜画作胜于自己的身体;③面对梦寐以求的创作素材而不能如愿作画的悲伤。
【小题3】①热爱绘画艺术,视艺术为生命。②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创新,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③淡泊名利,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把毕生心血奉献给社会。④工作有激情,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斗志。
【小题4】含义:真正的艺术来自于真正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的朴素心灵,是通过内心对艺术的苦苦追求才得到的,(1分)这种朴素的思想和艺术的灵感不是用钱能买到的,(1分)这样的艺术品是无价的,任何金钱都买不来,也不可能出卖的,(1分)艺术家不应该如其他一些职业那样可以将自己的产品用金钱去衡量。(1分)
感想示例:现实中的许多人,表面看是对艺术的执着,标榜自己的才华,而真实的目的却是艺术的附属品――名和利。吴冠中称之为“匠人”,而不是“大家”。如果艺术与利益相连,那么艺术的价值就发生了改变,完全是为利益而创作的艺术不可能成为经典而永恒。真正的为艺术而生的人,心里只有艺术,他的创作都是内心激情的表现,而不像许多人那样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益而苦思冥想。因此当今的社会需要有这样思想的艺术家来引领艺术的发展,而不是被喧嚣的世风所污。只有超然物外,心灵纯净,恬然淡泊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宗师,后世楷模。(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
A中的“没有绘画,就不会有吴冠中这个人了”理解有误,应为“没有绘画就不会有画家吴冠中了”;C中的“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不对,是“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重要作品”,范围扩大了;D中的“他捐出的画作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不符合事实,为赈灾助残的捐赠要获得相应的金钱来帮助他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一是抗战时期在昆明……让他将自己反锁在馆内,临摹古人画册。二是上世纪60年代,……庆幸作品们终于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纪70年代,……怎么努力也画不成了,极度失望之下,吴冠中竞哭了起来!
”以上信息很明确地指出了三件事。
考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
由“他和绘画的关系,可说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缘的关系——绘画不是他的专业、职业、事业,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义”可得出第一点。由“吴冠中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可得出第二点。由“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可得出第三点。由“他当了一辈子美术教师,从第一天做助教开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后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一上讲台就激动,越讲越兴奋,就像陷在恋爱中,不能自拔”可得出第四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
“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这句话要分三个层次来理解,“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一句应结合“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来理解,“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是出自于“朴素的心灵”。“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实际是指出自心灵和灵感的作品是无处买卖的。既然作品无处买卖,那么艺术家也就无所谓职业了,他不同于以画谋生的画匠。感想还是要结合本段理解,以画谋生与以画为生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3. 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答: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每个要点1分。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2 分)
答:① 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
② 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插叙。(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答: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每个要点2分。
5.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 分)
10、有人认为第三段中加点的成语“轻描淡写”用得不恰当,你的意见如何?请讲明理由。(2分)
1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55字。(2分)
12、小说作者叙述故事为什么用插叙而不用顺叙?(至少讲两个理由)(2分)
13、见文中划线的句子。乡村教师在“看了她俩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间是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话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人说是娟子。请对娟子这一人物形象作一点简要的分析(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她的表现看她是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10、开放题。不恰当:“轻描淡写”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仅淡淡带过,有范围限定,不能修饰“放弃”。恰当:“放弃”是指前文“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轻描淡写”修饰的还是“说”。
11、乡村教师从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个学生,最后去救女儿时不幸与女儿一同遇难。娟子大学毕业后决定回乡村作教师。
12、造悬念,行文曲折;表现主题的需要,突出乡村教师无私博大的爱以及这种爱的无限延伸(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使结构紧凑,内容更丰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参考:贫穷农村的孩子都希望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而大学毕业的娟子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建设落后的家乡做贡献,这说明她是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她爱家乡,不忘本,有志向。娟子这一形象一方面在衬托她的老师,同时也在表现“乡村教师”这一代又一代的爱的延伸,也给只为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者立了一面镜子。
4. "蚊刑"的阅读答案
1、针来长翅大,肚明腿花,源为花脚蚊子,咬人贼轻,过后则又肿又硬,奇痒难忍。作用为下文做下铺垫。
2、因为贾知县知道蚊刑中有明文规定:天明不死者放生,在一次体现出了贾知县的狡猾。
3、明白里他的兄弟们是耐不住,来一批蚊子刚喝饱,便摇头晃身,把它们赶跑了,于是又来了一批!一夜之间,赶跑一批又来一批,赶跑一批又来一批……如此循环,血便被吸干,因此丧命而不是因为贾知县的缘故。 因为蚊刑中有明文规定:天明不死者放生
5. 微型小说选刊《余香》阅读答案
父亲的最后一战
大概在十五年前,我们猎民村曾经一派生机。那时,男人们热衷的就是背起猎枪,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钻进山林,直到猎取了足以炫耀的收获,才会回村头。
后来动物少了,政府出面号召猎户要放下猎枪,退猎归农。上边的意思是要保护野生动物。
于是,我们每家也分到了十几亩土地。世代以狩猎为生的族人根本不会这种耕田的技艺,握猎枪的手一旦拿起铧犁,就不知从何下手。
放下猎枪的失落让父亲颓靡不堪,父亲病了,他浑身忽冷忽热,头晕目眩,夜晚总突然从梦中惊醒。就在这时,大片庄稼地不知给什么东西毁坏了。
父亲查看了—下杂草地上留下的扁平的大坑,拾起几穗啃食残缺的苞米。父亲蹲下身喃喃自语:“是额替堪(老头子)!”
族人历来把上了年岁的老公熊王叫做额替堪,父亲神情异常,仿佛陷入回忆的泥沼:“我小的时候就见过它,额替堪,没想到,它还活着……”
农人急了:“必须杀死它,否则我们的庄稼可就完蛋了!”
在我们族人的萨满信仰里,对熊的敬畏是显而易见的。很久以前,族人是不准许猎熊的。鄂伦春古书中记载:从前族人中有一位女性先祖,去深山里采野果,迷失了方向,只好独自留在山林里生活,后来因为寒冷,身上慢慢长出了浓毛,又为了方便吃杂食,嘴巴里生出了利齿和刺舌。许多年后,她的丈夫寻找她来到了这片林中,看见一只黑熊正在采食,便拉弓射箭,一箭射死了黑毛熊。等猎人来到近前看仔细了,才发现熊的右前肢上带着红手镯,那手镯上的花纹和印记表明这正是他的妻子。
面对乡人迫切的求助目光,我父亲略微停顿了一下后说:“好吧,你们去找—支枪来!”
兴奋的人们转过头去找政府,特批来了猎熊的批条,还扛回来一支旧式的别拉弹克枪和几十发子弹。
第二天天不亮,父亲他们就出猎了。几个人、几匹马和几条狗,隐没在黎明前的青雾里。
父亲出猎后,我不时跑到村口望上一望,我多么希望父亲忽然间从太阳中向我走来,腰扳挺直得如同枪杆……至于那头老熊王,我相信已经被神勇的父亲击毙了。
苦苦等待了九天,却始终没有父亲的踪影。
第十天的早上,我还睡着就被母亲拽搡着跑向村口,据说是队伍回来了。我四处寻找父亲,在归来的队伍里竟然没有看见他的身影,这让我失望,我认为父亲这时应该像盖世英雄那样走在人群最前面才对。
我问:“阿爸呢?”
叔叔望着我,顷刻间涕泪横流着说:“你阿爸他,他被额替堪,吃掉了……”
叔叔说,那天,我父亲他们分头行动……是父亲最先发现的额替堪,伙计看到父亲已举起了枪,他的枪口都已经触到额替堪胸膛的白毛了,可他却没有扣动扳机,反而把枪丢掉了……
我的记忆被初秋的大风吹散了,少年的我像父亲那样.独自一人背着手走向了光秃的山岭。我穿过树林,踏过父亲刀刻的漫山遍野的树桩,越过枯瘦的河流,去寻找父亲的秘密。而莽莽山岭间总有一个孤独的身影挥之不去。我泪流满面,似乎读懂了父亲。
6. 类似挽香月的小说
《挽香月》是黑颜写的,你可以看一下她的《弃女》和《焰娘》,特别是《焰娘》,值得一看。个人认为比《挽香月》好。一般一个作者写的书风格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7. 陈忠实作品阅读及答案
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22年12月15日,“2022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
2022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