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过年回家小说在线阅读
『壹』 刘若英在读者上刊登过的文章
我怕会忘记他
刘若英
他就住在我家前院的那间小房间里,一进大门,穿过院子,进来的第一间。什么人来来去去、进出我家,都必须经过他的窗口。易副官很瘦,又黑,三分头,却掩不住灰白交错的发色,小时候我说他像猿人。他常常就是叼根烟坐在他那小房间的窗口,竖着耳朵等着我公公的指令。
人们喜欢说小孩子单纯,但我从来不这样认为,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单纯的例子。我从小就知道,易,是可以欺负的。既然可以欺负,我就不会放过他。他不会去告状,也不会生气,不会报复,更不会记恨。甚至可以说,我想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我。以至于我闯了祸,他的任务就是尽量帮我隐瞒。
易走了以后,我常常很怕自己会忘记他,毕竟,我懂事的时候,他已经是很老很老的人了。我能知道多少他的心情?我能记得他多少?但后来发现,我越往下活,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就越鲜明。
他跟着公公多久了,没有人算得清楚。传说曾祖父时代,还不到“民国”的时候,他十三岁就在湖南老家担任所谓“家仆”。而后我公公去上学,他的职务就变成书童,每天跟着公公去学堂,旁边一站就是一上午,等着公公放学,然后再安全地把公公送回家。黄埔军校开办,公公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感召下,决定从军。那年,祖父只有十四岁,根本不符合从军的最低年纪,但公公还是谎报年龄上了黄埔。于是,易,就也跟着去从军。即使“少爷”起了爱国心,热血沸腾的要报效国家,“易副官”的责任还是没有变。公公报效国家,易副官报效的是我公公。
离开黄埔后,公公去了俄国念书,易无法跟去,就在家乡等他回来。公公留学回国,生了我爸爸,他就成了我爸爸的保姆,我叔叔诞生,他就变成了我叔叔的保姆;后来公公撤退到台湾,家里有了姑姑,当然他就是我姑姑的保姆。一直到连孙少爷孙小姐都长大了,易,摇身一变,又成了家里掌厨的。这倒不奇怪,因为只有他能做出一手地道的湖南家乡菜。从小,我便当里的菜都是他给准备的。他的晒腊肉、他的糖醋排骨,都是一绝,也都是我自此没有再品尝过的味道。
我搬来跟祖父母住的时候,我三岁,他六十八岁。从那一天起,他的新任务,就是当我的保姆。
小时候,可能因为安全的考虑,家里几乎不让我跟附近的小朋友玩。也因为自己家有院子,所以我的游乐场就是完全建立在这个当时觉得很大的前院里。而我最重要的玩伴,就是这位已经七十好几的“易”。
记得第一次打羽毛球就是他陪着我,他穿着拖鞋,我因为他没能把球打到我面前而生气地摔球拍,过去踩他的脚,然后骂他说:“你根本就不会打球。”他的桌上永远有一个装满糖果跟零钱的透明玻璃罐。我会爬上他那张破旧的藤椅,望着那个罐子,然后他就会打开,给我两颗糖。等我吃完,他就把包糖的纸仔细地折起来,中间打一个结,做成一个个穿蓬蓬裙的小公主,然后逗我说,那就是我。我当时觉得他无聊透了,这个招数用了那么多年也不换一下。就像他每次都用两根大拇指各自弯曲,然后接起来,跟我说他的大拇指可以分开——鬼才相信。
另外一个第一次,就是我从那个糖罐子里偷钱,原因是我想跟同学去学校巷口的那家杂货店抽奖,另外,我还想吃一种会弄得满嘴红红的芒果干。后来听姑姑说,家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是从那糖果罐下手。也许,易,是故意把钱放在那里的。
我的公主床头后头是一个小小窗户,每天早上我不需要闹钟,易,会在那个窗口后头问我,今天想吃什么早餐啊?咸面包?菠萝的?还是肉松的?还是稀饭?烧饼?通常他还没有念完,隔壁的窗口就会出现一个声音——我婆婆,“易副官,不准那么宠她,哪有每天问的!”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天都这样问,然后我才起床。
家里不准我们吃摊子上的小吃,嫌不卫生,我总是羡慕同学可以随意坐在路边吃蚵仔面线跟刨冰。有天趁婆婆不在家,我就叫他在巷口把关,大剌剌地坐在摊子上吃起面线。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很不到位的安排。
我看着老板用着浅浅的碗,舀进稠稠的面线,撒上香菜跟大蒜,然后抖着手端给我,确实,老板的大拇指都伸进面线里了。但卫生不重要,可以突破禁忌才是重点。就是这么巧,婆婆搭着车进巷口回家了。易副官见到了,但他的行进速度怎么比得上汽车?我才刚想说再来一碗时,一只涂着蔻丹的手已经把我拎上车了。我回头找易,只见他追着车子跑,满头大汗。
我的小学就在我家后头,走路十五分钟的距离。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就像他当年陪公公去学堂一样。因为他为我所做的事是如此地理所当然,我从来不会珍惜,只抱怨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自己背书包,而是他帮我提着。有几次,我都故意一放学,在校门口,把书包一丢给他,跑着回家。以他的年纪,再加上脚上那双黄色的塑胶拖鞋,理当我会比他先到家。接着公公听到门铃声就会说:“易副官没去接你吗?”我就会说:“不知道,没看到。”小孩子事实上是不单纯的。真想用一下小叮当的任意门,回到那个时候,把当时的我毒打一顿消消气。
我现在脸上留有的疤,也跟易有关。那年我七岁,跟着婆婆去朋友家打麻将,因为婆婆盘算着我三点的钢琴课就在牌友家的正对面,走路两分钟距离。眼看着三点就到了,公公一通电话过来说,已经叫易过来带我走过去。婆婆说,才两分钟的路,英英应该可以自己过去。但是爱孙心切的祖父说什么也不肯。于是我坐在院子里等易,手上拿着点心,动弹不得。婆婆的朋友家有一条狗大概是看中了我手上的点心,一口扑了上来。只听见我一声惨叫,左边眼睛正下方被狗狠狠地亲了一下——缝了二十八针。据说,当我惨叫声起时,挂钟正当当报时三点整,而门外站着的易,正准备按铃。
爸爸是船长,跑远洋的,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我嘴上从来不提爸爸,因为他实在太遥远了。我对他的印象有时不是脑海里的,而是照片上的。但是每每听说他要回来,我就会穿上我最喜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呆呆往门口望着。易,总会走过来无声地拍拍我的衣服,帮我把皱褶拉平,像是能看穿我的心意。
终于,那帅气的船长爸爸回来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听他说着国外的奇闻轶事,虽然我完全听不懂,灯光还是显得出奇温暖。婆婆告诉他说,易帮我买了辆自行车。瞬息间,爸爸突然翻脸,像是忽然想到要行使他做父亲的责任,说不可以。他的说词是:“第一,危险;第二,不可以宠我。怎么可以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第三,就算要买也不能是易买。”他立刻叫家里佣人把车丢出去。我突然吓坏,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哭了起来。是因为我将失去得来不易的自行车,或是爸爸终究破坏了我对他的美好等待,我现在已不复记忆。
就在爸爸无休止大发雷霆的时候,突然易的声音从屋外出现了。他隔着纱窗大怒说:“你小时候就多乖啊?还不是成天跟人打架?你就会骂,孩子你带过几天?”
爸爸住口了,因为他知道,易说的都是事实,毕竟易也是他的保姆。
没几天,爸爸又离开了,我的自行车也被偷了。
我想易应该知道我是叛逆的。小时候我除了整他,不太爱说话,常常对着窗外发呆,他也从来不问我在想什么,只是搬张凳子也陪着我坐在那里,安静无话。最多抽根烟,然后咳嗽。
我一直不知道易的身体不好,我只记得他老咳嗽。大家说他是抽烟抽太多。有天早上他送我去学校后,说去看病,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当时以为他只是需要休息几天。然后,婆婆带着我去一个肺结核的医院,她说易住在里面,但不让我进去,说怕传染。那个下午,我等在外头,踢了好久的石头,很想哭。
再两个月,一个暑假天,我躺在易副官那张铺着凉席的床上,光着脚丫。糖罐子里的糖都快吃完了,他还没有回来。他是那个下午走的。
他的桌上,除了糖罐,还有一样东西,易常常望着它发呆。那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留着长发。我问过他,他说是家乡的媳妇。两个人似乎没有见过几次面就结婚了。然后,他就来了台湾。他说得很平静,然后转过身去把床垫翻过来给我看,藏着一叠叠扎好的十元大钞。他说很快他就会回去,到时再和她过好日子……对当时的我,这种话题没多大意思。多年后,我常在香港机场转机时,看见那些老荣民身上背着一包包的东西准备回乡,脸上有着疲惫和期盼。我会很感伤,感伤“易”没能等到这一天。
易在我家服务了四代人。我不能替他说他是“无怨无悔”,但牺牲奉献的概念是他教给我的。时代耽误了他,甚至可能糟蹋了他,但也许惟有这种阴差阳错,能向我们展示极致的忠诚和美。易出殡的那一天,我们全家带孝,我公公带着全体老老小小,下跪向他磕头。他是家仆、是书童、是副官、是管家、是保姆、是大厨,是我永远的亲人和老师。也许我有幸,哪辈子也能当上他的保姆。
『贰』 刘若英 全部的专辑
【个人专辑】
加盟滚石
1995年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
1995年专辑:『雨季』
1996年专辑:『到处乱走』
1998年专辑:『很爱很爱你』
2022年专辑:『我等你』
2022年专辑:『年华』
2022年精选+新歌专辑:『收获』
2022年专辑:『Love and the City』
2022年专辑:『滚石黄金十年刘若英精选』
加盟维京唱片
2022年专辑:『我的失败与伟大 』
2022年专辑:『20 30 40爱的精采』
2022年专辑:『听说?』
2022年专辑:『一整夜』
2022年专辑:『《生日快乐》电视原声带』
加盟亚神音乐
2022年专辑:『我很好』
2022年专辑:『Rene』(精选集)
2022年专辑:『我很好』(初春限定影音版)
【专辑歌曲】
《我很好》
1. 落跑新娘 2. 熊 3. 我很好 4. 给你 5. 还是一样
6. 栀子花 7. 静静坐着 8. 口香糖 9. 12月3日,北京 10. 训练
11. 不能跟情人说的话
《一整夜》
1. 黄昏以后天亮之前 2. 一次幸福的机会 3. 学习忘记 4. 24楼 5. 只怪我自己
6. 别人 7. 一万遍 8. 越爱越美丽 9. 不怕死 10. 飞行中的思念
11. 待续
《听说?刘若英》
1. it must be? 2. 没道理? 3. 听,是谁在唱歌 4. 幸福的路? 5. 阴谋?
6. 知道,不知道 7. 最亮的星光? 8. 20??年长岛黄昏
《单身日记》
1. 后来 2. 成全 3. 决定 4.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5. 为爱痴狂
《少女小渔》
1. 小渔的两个男人 2. 游子 3. 这是你的生命 4. 决定 5. 不快乐的活人
6. mario 7. 冰点 8. 中国人 9. 国界 10. 谢谢
11. 莉莉与玉梅 12. 为爱痴狂 13. 梦 14. 思念 15. 莉莉走了
16. 世间情歌 17. 生活 18. 我懂 19. 小渔
《雨季》
1.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2. 雨季 3. 蒲公英 4. 骂你 5. monica
6. 男人的皮衣 7. 歌词给我 8. 背影 9. 单车失窃记 10. 说话
《到处乱走》
1. 到处乱走 2. 爱人说话 3. 门的声音 4. 墨镜 5. 小精灵
6. 玫瑰天空 7. 失恋party 8. 阁楼 9. 门 10. hk
《很爱很爱你》
1. 很爱很爱你 2. 花季未了 3. flying 4. 好久好久 5. 最初的地方
6. 透明 7. 你说的对 8. 梦童 9. 距离 10. 多个朋友
11. 为爱痴狂 12. 决定 13.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我等你》
1. 我等你 2. 后来 3. love 4. 对白 5. 坦白
6. 人之初 7. 不想回家 8. 比朋友多一点 9. 左岸 10. 序曲
11. 四月天
《年华》
1. 成全 2. 遗忘的城市 3. 我曾爱过一个男孩 4. 年华 5. 对面男生的房间
6. 点亮橘子树 7. 忘了 8. 秘密 9. 傍晚 10. 勇敢
《收获》
1. action 2. 收获 3. airport 4. i believe 5. 升哥的话
6. 为爱痴狂 7. 很爱很爱你 8. 光良与奶茶对key 9. 我等你 10. 透明
11. home 12.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13. 决定 14. vocal class 15. 成全
16. 后来 17. what should i do 18. 玫瑰天空 19. seashore 20. 人之初
21. 冰点 22. concert 23. 说话 24. 对面男生的房间 25. 花季未了
26. 游子
《love and the city》
1. 一辈子的孤单 2. 当爱在靠近 3. 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 4. 孤寂 5. 他的温柔
6. 说 7. 滤过性病毒 8. 明年此时 9.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 10. 一切
《滚石香港黄金十年:刘若英精选》
1. 年华 2. 成全 3. 收获 4. 对面男生的房间 5. 很爱很爱你
6. 我等你 7. 后来 8. 花季未了 9. 为爱痴狂 10.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11. 游子 12. 好久好久 13. 坦白 14. 到处乱走 15. 决定
《单身日志》
1. intro 2. 决定 3. 花季末了 4. talking-5 5. flying
6. 蒲公英 7. 梦童 8. 四月天 9. talking-1 10. 一辈子的孤单
11. 阁楼 12. 为爱痴狂 13. 我曾爱过一个男孩 14. talking-6 15. talking-2
16. 把悲伤留给自己 17. 对面男生的房间 18. 透明 19. talking-3 20. talking-7
21. 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 22. 绿岛小夜曲 23. talking-4 24. 年华 25. 打了一把钥匙给你
26. 到处乱走 27. 你说的对 28. 成全 29. 我等你 30. 很爱很爱你
31. 后来 32. 20 33. 自由 34. 30 35. 因为寂寞
36. 40 37. 爱的代价 38. love
《我的失败与伟大》
1. 我的失败与伟大 2. 分开旅行 3. 开始的那句话 4. 原来你也在这里 5. 换我先吻你
6. 我的眼前的幸福 7. 什么时候 8. 如何让你懂 9. 似水年华 10. 下楼谈恋爱
11. 蝴蝶
《涩女郎电视原声带》
1. 大家来恋爱 2. 成全 3. 一辈子的孤单
【演唱会篇】
2022.5.31&6.1在台大体育馆举办《刘若英的单身日记》个人演唱会。
2022年台北Hi-net线上演唱会
2022年 3月6日“原来你也在上海”11月19日“原来你也在北京” 个人演唱会
2022年4月29日 “原来你也在南京”5月1日“原来你也在杭州”个人演唱会
2022年 “公主彻夜未眠”全国巡回:北京、上海、无锡、南昌
2022年“奶茶星光演唱会”
2022年 达芙妮DAPHNE 刘若英2022‘梦游’全国巡回演唱会: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哈尔滨、福州
『叁』 刘若英写的一篇关于她们家的那个管家的文章叫什么来着
易副官
他真正的名字是什麽,我不是很确定,但可能也不重要。对我而言,他就是易副官,知不知道他的本名,并不会改变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我从小就叫他「易」。他那个易,声音不是往下,不是容易的「易」,我喊他,都是往上扬起的,像「移——」而且,尾音永远要拖长。家里其他的人都喊他「易副官」。一直到我走进他的告别式现场之前,我都以为他的全名就叫「易副官」。
他就住在我家前院的那间小房间,一进大门穿过院子的第一间。
什麽人来来去去,进出我家,都必须经过他的窗口。易副官很瘦,又黑,三分头,却掩不住灰白交错的发色,小时候我说他像猿人。他常常就叼根菸坐在他那小房间的窗口,竖著耳朵等著我公公的指令。
人们喜欢说小孩子单纯,但我从来不这样认为,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单纯的例子。我从小就知道,易是可以欺负的。既然可以欺负,我就不会放过他。他不会去告状,也不会生气,不会报复,更不会记恨。甚至可以说,我想要什麽,他都尽量满足我,我闯了祸,他的任务就是尽量帮我隐藏。
易走了以后,我常常怕自己会忘记他,毕竟我懂事的时候,他已经很老很老了。我能知道多少他的心情?我能记得他多少?但后来发现,我愈往下活,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愈鲜明。
他跟著公公多久没有人算得清楚。传说他十三岁就是湖南老家的家仆,而后公公进学,他就变成书僮,每天跟著去学堂,一站就是一上午,公公放学再安全地把他送回家。黄埔军校开办,十四岁的公公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感召下,谎报年龄,上了黄埔军校。於是,易,就也跟著去从军。公公报效国家,易副官报效我公公。
离开黄埔后,公公赴俄念书, 易跟不去,就在家乡等他回来。公公回国,生了我爸爸,他就成了我爸爸的保母,生了我叔叔,又成了我叔叔的保母。后来公公撤退到台湾,有了姑姑,当然,他又成了姑姑的保母。直到连孙少爷孙小姐都长大了,易摇身一变,又成了家里掌厨的。这不奇怪,因为只有他能做出一手地道湖南家乡菜。从小我便当里的菜都是他给准备的,他的腊肉与糖醋排骨都是绝品,也都是我自此没有再品尝过的味道。
搬去跟祖父母住的时候,我三岁,他六十八岁。从那一天起,他的新任务,就是当我的保母。
小时候家里几乎不让我跟附近的小朋友玩,也因为自家有院子,所以我游乐场就完全建立在那个当时觉得很大的前院里。
而我最重要的玩伴,就是这位已经七十好几的「易」。
第一次打羽毛球就是他陪著我,他穿著拖鞋,因为他没能把球打到我面前而生气地摔球拍,过去踩他的脚,骂他∶「你根本就不会打球。」他的桌上永远有一个装满糖果跟零钱的透明玻璃罐。我会爬上他那张破旧的藤椅望著,他就会打开罐子给我两颗糖。等我吃完,他就把包糖的纸仔细摺起来,中间打一个结,做成一个个穿蓬蓬裙的小公主,逗我说那就是我。我当时觉得他无聊透了,这个招数用了那麽多年也不换一下。就像他每次都用两根大拇指各自弯曲,然后接起来,跟我说他的大拇指可以分开——鬼才相信。
另外一个第一次,就是我从那个糖罐子里偷钱,原因是我想跟同学去学校巷口的那家杂货店抽奖,另外,我还想吃一种会弄得满嘴红的芒果乾。后来听姑姑说,家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是从那糖果罐下手。也许易是故意把钱放在那里的。
我的公主床后头是一个小窗,每天早上我不需要闹钟,易会在那个窗口问我,今天想吃什麽早餐啊?咸面包?菠萝?还是肉松的?还是稀饭?烧饼?通常他还没有念完,隔壁的窗口就会出现一个声音——我婆婆。「易副官,不准那麽宠她,哪有每天问的!」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天问。
然后我才起床。
家里不准我们在摊子小吃,嫌不卫生,我总是羡慕同学可以随意坐在路边吃蚵仔面线跟刨冰。有天趁婆婆不在家,我就叫他在巷口把关,大剌剌地坐在摊子上吃起面线。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很不到位的安排。
我看著老板用著浅浅的碗,舀进稠稠的面线,撒上香菜跟大蒜,然后抖著手端给我,确实,老板的大拇指都伸进面线里了,但卫生不重要,突破禁忌才是重点。就是这麽巧,婆婆搭车回家了,易副官的速度怎麽比得上汽车?我刚想说再来一碗时,一苹涂著蔻丹的手已经把我拎上车。我回头找易,只见他追著车子跑,满头大汗。
我的小学就在我家后头走路十五分钟的距离。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就像他当年陪公公去学堂一样。因为他为我所做的事是如此理所当然,我从来不会珍惜,只抱怨为什麽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自己背书包?而是他帮我提著。有几次放学,我故意在校门口把书包丢给他,自己跑回家。以他的年纪,再加上脚上那双黄色的塑胶拖鞋,我总比他先到家,公公听到我门铃声就会说∶「易副官没去接奶吗?」我就会说∶「不知道,没看到。」小孩子事实上是不单纯的。
真想用小叮当的任意门回到那个时候,把当时的我毒打一顿。
爸爸是船长,跑远洋的,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我嘴上从来不提爸爸,因为他实在太遥远了。我对他的印象有时不是脑海里的,而是照片上的。但是每每听说他要回来,我就会穿上我最喜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呆呆往门口望著。易总会走过来无声地拍拍我的衣服,帮我把绉褶拉平, 像是能看穿我的心意。
终於,帅气的船长爸爸回来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听他说国外的奇闻轶事,虽然我完全听不懂,灯光还是出奇温暖。婆婆告诉他,易帮我买了辆脚踏车,瞬间爸爸突然翻脸,像是忽然想到要行使他做父亲的责任,说不可以。
「第一,危险;第二,不可以宠她。怎麽可以小孩要什麽就给什麽。第三,就算要买也不能是易买。」他立刻叫家里佣人把车丢出去。我突然吓坏,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哭起来;是因为我将失去得来不易的脚踏车?或是爸爸终究破坏了我对他的美好等待?我现在已不复记忆,但就在爸爸大发雷霆的时候,易大怒的声音从屋外出现了∶「你小时候就多乖啊?还不是成天跟人打架?你就会骂,孩子你带过几天?」爸爸住口了。
没几天,爸爸又离开出海,我的脚踏车也被偷了。
我想易应该知道我是叛逆的。小时候我除了整他,不太爱说话,常常对著窗外发呆,他也从来不问我在想什麽,只是搬张凳子也陪著我坐在那里,安静无话。最多抽根菸,然后咳嗽。
我一直不知道易的身体不好,我只记得他老咳嗽。大家说他是抽菸抽太多。有天早上他送我去学校后,说去看病,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当时以为他只是需要休息几天。然后,婆婆带著我去一个肺结核的医院,他说易住在里面,但不让我进去,说怕传染。那个下午,我等在外头,踢了好久的石头,很想哭。
再两个月,一个璁假天,我躺在易副官那张铺著凉席的床上,光著脚丫。糖罐子里的糖都快吃完了,他还没有回来。他是那个下午走的。
他的桌上,除了糖罐,还有一样东西,易常常望著它发呆。那是一张照片,影中人留著长发。我问过他,他说是家乡的媳妇。两个人似乎没有见过几次面就结婚了。然后,他就来了台湾。他说得很平静,然后转过身去把床垫翻过来给我看,藏著一叠叠扎好的十元大钞。他说很快他就会回去,到时再给她过好日子。
对当时的我,这种话题没多大意思。多年后,我常在香港机场转机时,看见那些老荣民身上背著一包包的东西准备回乡,脸上有著疲惫和期盼。我会很感伤,感伤「易」没能等到这一天。
易服务了我家四代人,我不能替他说他是「无怨无悔」,但牺牲奉献的概念是他教给我的。时代耽误了他,甚至可能糟蹋了他,但也许唯有这种阴错阳差,能向我们展示极致的忠诚和美。
易出殡的那一天,我们全家著孝,我公公带著全体老老小小,下跪向他磕头。他是家仆、是书僮、是副官、是管家、是保母、是大厨,是我永远的亲人和老师。也许我有幸,哪辈子也能当上他的保母。
『肆』 请问谁知道刘若英短篇小说《HAPPY BIRTHDAY》的下载
是在她写的《我想跟你走》裏的一章节
原文如下:Happy Birthday
我不能确定我能感受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
每一年每一年,有三个日子对我来说是永远地改变了,
小米的生日、小南的生日,和我自己的生日。
那天是我的生日,遇上了七级台风,外头的风雨真的很大,大得让人心慌,这种时候,除了担心灾情,也会想像那些跟我一样独居的孤男寡女的心情。
就在这时候,电话响了,小米打来的。落寞地问:“你在干嘛?”
我说:“没啊!呆着呢!”
小米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平时不常联络,或者说,只要她出现,肯定有事。当然她也可以这样形容我。
我问她:“又怎么了?”
她说:“没啊……”
沉默了一阵子,她才悠悠地说:“已经过三十六个小时了,他都没有e-mail来。”我先是一头雾水,接着想起前天就是小米的生日。她有一个相交十多年的前男友小南,即便分手很久了,两人平时也不联络,但每年两个人的生日,他们必定相互问候对方。
那年,小米十七岁
小米有点轻描淡写,但我知道她伤得很深。她就是那种越轻描淡写伤势越严重的类型。
但要说她在乎的是小南,不如说要命的是生日。每当生日快到的时候,小米就开始陷入一种焦虑,那是一种既兴奋又注定要受伤害的气氛。是因为年龄与日俱增吗?还是因为适婚年龄已过?但这又是每个都会单身女性的问题,小米又何苦为难自己?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因为我知道小米不太喜欢听到人家说“生日快乐”,连我跟她这样的朋友,在她生日的时候,都不会去自讨没趣。但小米同时又不高兴人家提都不提她的生日,好像她降临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重要性。是啊,谁要那种全人类都不记得自己生日的感觉呢?
对于这种天人交战的难题,她的处理方式是,在生日的那天,关掉手机,拔掉家里电话,不上网。矫枉过正吗?应该说把头藏在沙堆里是小米的拿手绝活。
小南是小米的初恋情人,那年,小米十七岁。十七岁的失恋跟谈恋爱好像一样剧情单纯,当事人以为自己的故事很壮烈,观众看起来不过如此。
他们分手后的十年之间,都维持当好朋友,甚至当初小米去欧洲学音乐,也是小南鼓励她的。他说他们的相处方式已经走进死胡同,小米太依赖他了,如果小米不暂时离开,她的人生就完了。那年,他考上交大,小米只是补习生。
于是小米真的走了。
而她的人生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诺言
后来不管身边换了多少对象,他们都保持一种奇妙的伙伴关系。小南在小米出国期间,甚至常常去找小米的爸爸聊天,表明不管他换了多少女朋友,他都会等小米,除非小米结婚,否则他不会放弃。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滑稽,但是很动人,小米每每听到,虽然嘴里说死也不会嫁给小南,但还是沾沾自喜。
小南去维也纳找过小米一次,两个人一起度过三天,第四天小南就不见了,留下一张纸条,“我在台湾买了一张环欧火车票,我要好好利用……”
小米回国后,就在一家打击乐教室教小朋友,小南即便当时不乏风流韵事,只要小米一通电话,小南都会出现。小米对他的依赖不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每当小米感情受挫时、工作不顺时、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她就需要小南的“诺言”来当作自己的强心针。
这些年当中,他们也曾经试图在一起,毕竟互相取暖的两个人,火花是取之不绝的。但是复合的第一个礼拜,两个人都变得无话可说,压力大到令人窒息,于是再来整整三个礼拜没有联络!
小米告诉我,就在他们谈好分手的那个晚上,他们去吃饭,两个人又回到了以前一样,滔滔不绝,甜言蜜语。
小米常常说小南很了解她,或者说,因为他们很像,都不能忍受跟另一个生物腻在一起太久,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总是刚刚好。刚刚好到“现在什么都没发生,但是永远都有可能会发生什么”。
自由
一天,小南打电话给小米,说找她吃饭,小米说过一会儿要去上班,现在不想出门。于是他买了三明治去她家,吃完小米赶着出门,他送她去,经过安和路信义路口的婚纱店(现在挂着林志玲的海报),他突然问小米:“你如果结婚,会拍哪一种婚纱照?”
小米把脸一扬,冷冷地说:“最讨厌婚纱照了,如果结婚才不要拍照,麻烦死了!”
“我同意,麻烦又浪费钱。”小米相信小南在暗示什么,虽然小米还是觉得自己不会嫁给他。
两天之后,小米去看《落跑新娘》,出了戏院听手机留言,是小南,“我要结婚了,新娘你不认识,我一直没跟你讲,因为不到最后一秒,我都不能确定。对不起啦。我什么事都跟她说,她不相信我们只是朋友,所以我必须很正式跟你说,我们只是朋友,我爱的人是她,她现在就在我身边……”
这世界上有比这个更滑稽的事情吗?
他高兴跟谁结婚就跟谁结婚,那是他的自由,但他有必要一直隐瞒吗?不到最后一秒不能确定?那他根本就是永远不能确定!他们要怎么拍结婚照,那是他们家的事,有必要来告诉我吗?这是“朋友”的行为吗?还有,最不可原谅的,有必要在她面前打电话来羞辱我吗?“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这不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公民道德吗?
小米在手机里说她没有掉眼泪,她说她很好,终于解脱了,不用再为小南的幸福负责,所以开着她的黑色吉普车把台北市绕了三圈,她说,她觉得很可笑,对于过去的十三年都相信他的诺言,可笑的是自己。我说这一圈绕完就回家吧。
后来小南是何时结婚的,我们并不知道,起码这群至死护卫小米的朋友都不知道,只知道从消息曝光那天开始,再也没人从小米口中听到小南这两个字。
故事并没有结束。
惟一活着的方式
小米一直到今天才跟我说。
其实这几年每到生日,她都会收到他的e-mail
就是一句话——
Happy Birthday
每一封她都存起来。
每隔六个月,小南生日的时候,小米就把同一封信回传给他。
我笑她那么沉得住气,那么耍心机,小米说:“我连他结婚的事都没问过……多写一个字,都会心痛……”
于是每一年的生日祝福,就是惟一可以知道他还活着的方式,或者说,知道他还有一点点在乎自己的方式。今年生日已经过了,已经过了三十六个小时,小米都没有收到小南的讯息,她开始慌了。我要她直接写信去问。“那怎么可能……他忘了就忘了吧!”说这话的时候,小米的声音像是一口水咽不下去。
几天过后,我收到小米的简讯。
“今天晚上十一点五十六分我才收到他的祝福。
原文如下There are things I care about everyday but can only say it once a year. Sorry about the delay.(有些事我每天都挂念,但只能一年说一次。迟到了,对不起。)
几天后,无意间在路上碰见初中同学,他是刚从上海回来的,聊天时我好奇地问起小南,同学跟我说,你不知道他已经走了吗?
“去哪儿了?”
同学说:“天国。”
然后是可想而知的短暂对话,“不好笑”,“你有看到我在笑吗?他走了快一年了。”
我感到一阵晕眩,晕眩过后,我想到小米。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我们没人知道,小米也不知道?因为我们从小南说要结婚之后,就几乎拒绝听到任何有关他的消息。但前几天的那封e-mail是怎么回事?
我翻出早已不用的通讯录,壮着胆子打去小南的家,也不知号码是否还管用。
有三个日子改变了
一个年轻女人接起了电话,说是小南的姐姐。我表明身份,问候了几句,最终忍不住问了她,如果小南早就不在,怎么会有e-mail?她哭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请不要再追究这件事,这是小南走之前要我帮他做的。他要我每年帮他发一次e-mail,我忘了,过了快一个礼拜才想起来。”小南姐姐要我守住秘密,但这样的事怎么可能瞒得了永远呢?
但要我去跟小米戳破,那也是不可能的,要讲也不会是我讲。我跟小南姐姐多问一些情况,病因是脑肿瘤,时间呢,发现时是四年前,后来都在大陆寻求另类疗法。四年前?那不就是小南给小米留话说要结婚的那年?
“那小南的太太呢?”
“什么太太?小南没有结婚啊!我们家人都知道他一直在等小米啊!”
接下来我在电话里足足沉默了三十秒。
我在想,这是怎么回事?或者说,我已经猜到怎么回事,但我在怀疑,这怎么可能?这一切是小南的安排吗?什么?假装闪电结婚,从此消失,一年一次生日问候,一直到……要一直到什么时候?他要小米对他死心,然后让小米知道他永远记得她。这是爱吗?这世界上有这样的爱吗?这不是通俗小说里的情节吗?但它又远比小说情节真实、充满细节,小南、小米在我脑海里栩栩如生,他们的忧伤欢笑,那不是演出,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呼吸。
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是在我挂上电话,走到巷口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时。我需要盯着一个个陌生的人,来让自己缓缓回到现实。我会先回到现实,然后再重新一点一滴让自己进去小南的世界,去感受他感受的,去编织他所编织的。
我不确定我能感受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每一年每一年,有三个日子对我来说是永远地改变了,小米的生日、小南的生日,和我自己的生日。
『伍』 关于刘若英写的所有文章!我要收集!
今年桂花不飘香---刘若英
从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漱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我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毋庸置疑,我就是家里的小祖宗。由于公公是一位将军,家里的副官更封我为“将军的将军”。由此可知我那一生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公公,是如何地拿我无可奈何。
小时候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桌上一个牛皮纸袋,我二话不说就拆开来,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内容为何,就听到一声雷声响起。公公大发雷霆的斥责我的行为,我以为他是骂我乱拆他的东西,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把他的牛皮纸袋拆坏了,那个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然后就一阵什么浪费国家资源啦,不爱惜东西等等的名号全给我套上。我倍感委屈地哭了起来,不过就一个破纸袋嘛,他说得好像犯下滔天大罪?我不只哭,还从楼下哭到楼上给我婆婆听,再从楼上哭到楼下的房间,然后再遵照八点档的剧本,把房门反锁起来。公公骂得越大声,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当时大概整条巷子都被我们祖孙的二重奏给淹没了。之后慢慢的声音小了,我把耳朵挨着门板朝外听,屏息间听到公公走近我的房门,故作轻松地说:“袋子里头不就一张照片嘛,有什么好看的?那么丑!要就给你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给拆坏了呢?”说毕,我就瞧见一张八开大的脸从底下门缝给塞了进来……
公公十六岁就进了军校,可以说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老来过着半退休的生活,也仍是一概与俗世无争的气魄。
如果你问他最喜欢的歌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你他惟一知道的一首通俗歌“绿岛小夜曲”。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不思索地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而这种耿介几近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国家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的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听罢我总要尴尬地跟祖母扮个鬼脸。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他们那一代的军人,又有谁会如此时刻胸怀忧国忧民的使命呢?
我从来没有想过公公也会有老的一天。曾几何时他不太大声说话了,连路都开始懒得走,坐在那一张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慢慢的连饭也不肯自己吃了。看着他如此气若游丝,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刘若玉还是刘若英?然后逼他说他最爱的就是我……早些年我在外头受了委屈,我就靠在他胸前,撒娇的跟他告状说有人欺负我,然后要他拿枪替我毙了他们!他会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好!好!好!”可是后来,他的眼睛只看着远方,嘴里念的常只是一些大陆老家的人,事,物。越后来又或者干脆完全不说话了。
身体虚弱的公公进进出出医院好几回,直到那一天我正在参加舞台剧记者会的当儿,接到消息说医生送他进了加护病房。当我再见到他时,他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子。第一次,我听到医生不是对我说:“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第一次,我听到医生对我说:“如果可能的话,家属请不要离开医院,怕通知不及”。第一次,我听到祖母用一种几近哽咽的语气求医生,希望至少能撑到儿孙到齐。也是第一次,第一次我感觉到公公会永远的离开我。
在加护病房的那几个夜晚和白天,我仍然需要工作,我随身带着行动电话,每到一个地方就急着确定电话一定收的到。每一次铃声一响起,我的心跳就几乎要同步停止。一直要到对方的声音正常地出现我才能回过神来。每次收工冲到医院,看到祖母还坐在外头念经,我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正常的呼吸。
漫漫的长夜或者跟祖母一起祷告,或是回忆公公的点点滴滴。等到加护病房会客时间一到,我们才能进去看他。每次进去,围在他身旁一堆荧幕上的数字就掉落一点。那一点点,就如我的心被刮掉一块般。祖母不是握着公公的手,就是摸着他的头,轻轻地跟他说话,要他安心,然后在他旁边为他念经。有时候公公像是听懂了似的,看着祖母点了点头,有时还不自主地流下泪来。我不懂祖母哪来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承受这一个与他生活了半个世纪的男人即将要离去的事实。祖母要我给他唱歌,我依偎在他耳朵旁唱“绿岛小夜曲”,却怎么也唱不准音。他倒也像是喜欢的点了点头。我扑在他的身上哭了起来,第一次,他没有话语安慰我……
就在那几天中,家里人告诉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那棵跟我公公聊了一辈子天的桂花树枯死了。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号上午十一点多,他终于不愿意再跟机器作战了。荧幕的画面归零。
过了几天,在替公公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用过的牛皮纸袋,上头写着“刘若英小朋友收”。旁边公公还用毛笔附加写上,“代若英孙女保存之邮票”。我都忘了自己曾经收集过邮票。打开来看,全是一些完完整整一套一套的旧邮票,还有几张我在读幼稚园时老师发的只有手掌大般的,上头印着“奖”的纸片。所以将军公公毕竟不是无时无刻只有民族大义,孙女也是很宝贝的。望着这几个简单的毛笔字,我仿佛不意窥见他坚毅的躯壳里那柔情的心灵。而牛皮纸袋,每一个珍惜使用的纸袋,原来可用来包装他无微不至的心意。
我带着这份再珍贵不过的牛皮纸袋走出门,看见那棵确已枯掉的桂花树,竟闻到扑鼻的桂花香。只是,今年满溢的香气不再出自院子的桂花树,而是从更深更远的地方飘过来,穿过千山万水,从我公公所在的地方飘过来。
这是一篇被选登在《读者》上的刘若英写的文章,很感人!文笔很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哪里可以看刘若英 后来的我们
链接:
该片讲述了一对男女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相识,从那之后,二人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历经恋爱、分手、错过、重逢的故事
『柒』 刘若英读者上的文章
《永远不搬家》
刘若英/文
文章来源:《读者》2022年第11期
.
一个人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参考数字;一个是统计的平均寿命,一个是你自己期望的岁数,还有家族基因遗传的因素,也可以是历来哪个人最长寿的纪录等等。但这些数字,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它不能说明我们对生命长短的感受。可能,我们需要另外一些能力,去真正感受生活的历程。什么样的能力呢?比如说记忆。一个完全没有记忆的人,他活了二十岁跟活了八十岁,这中间有什么差别吗?或者可不可以说,不管岁数大小,一个人能活多久,要看他能记得多少过去的岁月?
房子变成一栋生活仓库
我最近回到老家,花了七天时间把家里的所有东西巡视了一遍。这是我住了二十几年、我的公公婆婆住了五十六年的房子。公公是职业军人,所以房子是政府分配的,有一百多坪,分为三层,在家人口中那是“楼上”、“ 楼下”跟“下面”三个空间。“楼上”有三间,一间书房,一间会客室,一间秘书的房间。楼下有四个空间,公公睡的、婆婆睡的,另外有客厅跟餐厅,当然还有我睡的公主房。“下面”分别是两间副官的房间,一间勤务兵的休息室,以及一间厨房。
这样说来好像很大,但是根据我的主观感受,实际可用空间应该只有房子的十分之一。五十年来,东西只进不出,家具、衣物用品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杂物收藏;从大陆带过来的大木箱一个个原封未动,公公收藏的书报、婆婆数十年来的水墨画,都是理所当然地充塞可能的角落。甚至,餐桌一角有张一九九八年的广告单到现在还躺在原处,那对都已经离婚的新人送来的礼饼也原封不动的在酒柜上。家里是有人打扫的,物品堆积不去并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而是对家人来讲,每一样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有时间标志性的,未来可能派上用场的。当人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没有东西是可以舍弃的。渐渐地,房子变成一幢生活仓库,主要是用来摆东西的,我们只是仓库管理员。
去年年初,军方通知,今年四月必须迁离,会换一个国宅给我们。虽然一个一百多坪的平房,去换一个不到四十坪的公寓,是有点为难人,但毕竟 “情势不为主观意识转移”,搬是一定要搬的。问题是,怎么个搬法?积累五十多年、塞满三层楼的物件,要放进一个国宅公寓,并不是多做几个储物柜就可以的。整整一年半以来,凡是家庭聚会、出门逛街、寿宴喜庆,家人碰面讨论的话题就是围绕着:“怎么搬?”解决方案从帅气的“全丢了,再买新的啊!”到阿Q式的“找国防部负责啊,是他们要我们搬的!”都有。听到任何论调,我都投赞成票,因为打从心里认定“反正不会是我搬”。早早我就跟姐商量,搬家我出钱,买新家具我出钱,但我动不了手。我知道那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老房子的味道
这样,一年五个月过去了,我在老房子里来来回回了数十次,婆婆除了嘴里常常提到要搬家,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甚至公公的老花眼镜也还沾着尘灰静静地躺在原处。天佑公公,他去世已经六年了。
终于有一天,或具体地说,是“搬家死线”的前五天,我跟同事如婷一起回家时,她小声地说:“我觉得如果再不动手,可能真的搬不了了喔。”
“当初清清楚楚说好我不用动手的。”
“但如果房子原封不动,到了期限怎么办?”这不是如婷问的,是我在问我自己。我不能想像拆除大队开着怪手吊车来时,年迈婆婆在房子里惊慌垂泪,我举着一块“人在屋在,屋亡人亡”的布条在家门前嘶喊。
不啰唆,第二天早上九点,我穿着一身工作服,召唤了如婷、小娴、怡俐、大丽真、怡臻等一班娘子军,开始了我的强制搬迁!我跟自己说,不过就是丢东西嘛。
公公跟着军队撤退到台湾的第一天,就住进了这个日式的老房子。公公当时四十多岁,但房子当时是多老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有记忆以来,它就很老了。屋顶上的瓦常常剥落,半夜有小猫会掉进天花板里,一夜叫个不停,木板地底下会有老鼠爪子的声音。我常幻想为什么笨猫不干脆掉到木板底下呢?两败俱伤,这样不是可以安静一点?对一个城市里的小女孩,住这样的房子并不是多愉快的经验,虽然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公公走了很久了,但只要我回到老房子,闻到那气味,看到他的书桌,我都会忘记他已经离开了。但是,如果这一切可供记忆的东西不复存在呢?如果桌子搬走了,房子拆除了,气味消失了呢?我有能力把这些记忆完整地储存在我的感官里吗?
还来不及解答这个问题,我已经扎起头发,戴上口罩手套,买了好几包垃圾袋,来到了老家门口。我觉得自己像个屠夫。我一一指着家里的东西,问婆婆:“这还要不要?”她的回答都是:“这个?当然要,这是……(回忆开始……)”过了两个小时,我发现没有一样东西是她不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事关重大的,譬如那个缺角的盘子,“是你小时候吃麦片的盘子,你都不记得了吗?”或那张传单,“是公公一个老朋友开画展的……”垃圾桶,“是中兴百货刚开幕时,我跟你去买的啊……”是啊,什么冷血的人舍得丢掉我小时候吃麦片的盘子?
回忆是生活态度
因为父母早年决定各奔东西,我是跟祖父母一起长大的。从我能记事开始,我已经活在老人家的记忆里。回忆不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生活态度。因为两岸相隔,他们的成长环境被剥除了,他们见不到亲人、见不到家乡,除了记忆,他们还能怎么对抗这种隔离呢?
想法是感人的,但当我脑子再度浮出举抗议布条的画面,心肠就变硬了。我决定不用问她了。原则一,我心里想着,凡是以后还买得到的,就丢。原则二,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也丢。我打电话给收二手书的茉莉书房,说我有些老书要捐给他们。回答是如果要他们来收,需要超过一百本。我说,应该有三千本以上。他们来人看了一眼,结果是动用了八个工人,搬了两卡车。
除了书,还有各式各样的家具。那些家具都是我在拍二三十年代背景的戏里才会看到的。我打电话给一个做戏用道具的朋友,请他来收。他两手空空来了,进来看了不到五分钟,说要回去开卡车。我不知道他一共搬了几车走,我在忙着丢别的东西,但耳里倒是一直听到他的话外音,“天啊!还有啊!”
家电在我们家出现算是晚的。小学时,我曾羡慕同学家有洗衣机,回来问婆婆,为何我们家没有?她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家有人洗衣服,而且衣服用机器洗容易坏。从小家里也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公公的理论是“客人来家里是交流,不是来看电视的”。因为这样,家里晚上是无声的,婆婆画画,公公看书、写毛笔字,而我,我忘了我在干嘛,应该在发呆吧。但是曾几何时,我家成了有四台电视、四台录影机、三台DVD、两个微波炉、三台冰箱、两个洗碗机。这就是时代的洪流吗?还是因为我进了演艺圈?
忘记的一扇门
人家要是问你,你家里东西有多少,你能怎么回答?你的计量单位应该是什么?从某个角度说,每一个人家里的东西都很多,那是生活长年的累积。但有些东西是可以计量的,譬如说,我问你,你家的酒有多少?
让我打开我家的酒窖瞧瞧。所谓“酒窖”,其实是公公房间里的一个小储藏室。我从来没有看过里面是什么,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的门口就堵着一个挂大衣的架子,意思
是那里面没有什么,就算有什么,也跟我们的生活无关。要不是搬家,所有人都根本忘记那边有一个门。终于打开后,灰尘扑面而出,门后是满满一柜子的酒,每个瓶子上都覆盖着一层尘封的土。我随手拿下一瓶瞧着,空的,全空的,但瓶口的包装原封未动。这瓶酒没有开过,只是,蒸发掉了。我一瓶一瓶的取出来,大致算了一下,两百多瓶。
长年在家里帮忙张罗的张叔悄悄来到我身后,“另一个储藏室里还有。”
“我床头柜子里也有,统统可以当你的嫁妆。”婆婆凑过来说。这话听起来窝心,每个家庭不是都有传家宝吗?但陪嫁几百瓶酒,这是传达了什么讯息呢?悲喜剧成了闹剧了。公公是不喝酒的,但他觉得别人送酒是心意,不应该转送,更不应该转卖,八十几岁的老先生,就这么攒了四百三十瓶酒。多吗?酒之外,类似的礼品类还有茶叶六百多罐、人参两百多盒……
就这么日复一日的战斗,书要丢、家具家电要丢、衣服要丢、剪报要丢——公公四十多年的剪报,及家中老小帮我从娱乐版搜集来的剪报。我的中小学作业、知名不知名的情书,也在以身作则、大义灭亲的心情下,一并收进垃圾袋。
就这么不断地与往事干杯,有天爸爸说话了,“你简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我听了脸上是笑的,心里是酸的。也眼看着已经丢掉的东西,有人晚上拿着手电筒到垃圾堆又偷偷捡回来。就这样谍对谍来回数日,爸爸终于又站在院子里指着我,“红卫兵抄家也不过如此!”
好笑吗?其实惨绝人寰。婆婆声音颤抖地问我说:“我的红木柜你为何不帮我搬到新家?”我跟她说,我量过了,新家的电梯太小,进不去,就算走楼梯搬进了新家,也放不下。然后我就见她独自坐在餐厅看着红木柜哭,她说这次真的不想活了,连这个红木柜她都带不走。我站在那里,完全不知从何说起。
压抑和坚强终于瓦解
七天这样血淋淋地过去,我坚持了我冷面屠夫的角色。搬进新家的黄道吉日终于来临。当天中午我因为有工作,要姐姐早点到老家,把公公的牌位请出。结束工作我一进老家门,姐气急败坏把一对签塞到我的手里,她说她对着公公牌位磕头磕了一个多小时,签掷了无数次,出不了一个“正签”,意思就是——公公就是不肯走。她觉得公公在耍她。我收下签,请姐先把婆婆带去新家,不要让她最后一个走,以免触景生情。我跟如婷在这空荡荡的房子里,拿起胶布把一个个老柜子封上,写着“清空”,把房门一个个关上,再次贴起胶布,写上“清空”。
最后回到大厅,我看着公公的牌位,手里拿着签,四周一片安静,心也是静的。我跪下来磕了三个头,心里说着:“我知道您舍不得离开,我也舍不得离开,但‘家人家人’,家就要跟着人,爸爸还在,姐姐还在,婆婆还在,他们在哪里,您的家就在哪里。”我掷了签,“一正一反”,那是他说好的意思。我继续念着:“婆婆已经在新家等您,她从来没有一个人住过,她可寂寞了。”第二个“正反”;应该OK了。这时如婷一旁屏着气说了声:“还要再一次。”
还要再一次?我吸了口气,闭上眼,“亲爱的公公,我知道您最疼我,我们走吧……”我将签高高举起,睁开眼睛看着照片上的公公,手一松——连续第三次的“一正一反”。我用力地把头往地上一磕,突然间,这些天的压抑和坚强彻底瓦解,我伏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再次转身,觉得故事还没有完
每个人都搬过家,但每个家在人心里有不同的分量。有时候你离开的不只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也是舍弃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离开那个空间,等于把你自己的一部分也永远遗留在那里了。某个程度上来讲,你每搬一次家,你的生活也必须重新开始,生命的长度要重新计算。你舍弃的不只是身边的物品和邻居,你也切断时间的延续性。老房子清空了以后,我不得不忍着伤痛远离公公的味道,远离那些让我记得生活曾是多长多远的味道。但“远离”毕竟不是消失,我是人,我有记忆。味道是淡去了,但我会努力让它保存下来,用我的方法,让我的后代也嗅得到老房子的味道。公公婆婆半个世纪前被迫离开他们的老家,彷徨伤痛何止我的千百倍。但他们是这样走过来的,是这样用记忆和盼望走过来的。我自然也应该这样走下去。
二○○五年四月十号下午五点十分,我终于看了最后一眼门前的那棵桂花树,转过身去,拉上大门。喀嚓一声,这世界上能有一种声音是这般熟悉又如此惊心动魄吗?走出小小的巷道,我禁不住再次转身,觉得故事还没完。可不是,一片夕阳的殷红中,那个甩着两条辫子的小丫头,左手牵着公公,右手牵着婆婆,正步履轻盈地唱着歌。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你会以为全天下的小孩都不用长大。歌声若有似无地传来,听不真切,但我知道她在唱什么。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红似火……
『捌』 刘若英回乌镇过年了,你今年回家过年了吗
刘若英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奶茶歌手,她出生于中国台湾,至于会乌镇过年,这是有一段情缘的。乌镇与刘若英的有着暧昧的情愫,刘若英非常喜欢江南的这歌地方,温柔水乡,人情味重,年味更重,过年了,一家人应该团圆,作为乌镇的我也回家过年了。
1.说不清的情愫
刘若英与乌镇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似水年华》很有年代感的电视剧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看过的,这不电视剧里里外外都透着乌镇的生活景象,让很多人看了之后不仅仅喜欢,更是羡慕和向往,刘若英也不例外,爱上了乌镇这个地方,我也更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过年一定是会回家的。
我是每年过年都回家的人,几年依旧如此,提前结束了工作就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乌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你想来看看,这个冬天就跟着刘若英一起来过年吧!不管工作怎么忙,一定要停下脚步,回家过年!
『玖』 刘若英导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后来的我们》讲述一段横跨10年的爱情故事,电影里不止有爱情,更有奋斗、有亲情,每个人看完都能有所感悟。电影画面有质感。在叙事上也采用了两条时间线分开讲故事的方式,很有新意,是难得的国产爱情片。服化道的处理也看得出走心了,把观众带回十年前,很有代入感。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太多的后来,从不懂爱到懂得爱,从失去到珍惜,但好在,我们从对方身上学会了如何去爱,这就是陪伴的意义吧。
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人,从形形色色的人中选择了一个个自认为最好的人,一段段感情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相信了Ta是对的人,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打醒。
终于,我学会了怎样去爱一个人,却发现,最值得爱的人已经走远了…
『拾』 l 刘若英的文章
你过得好吗----刘若英
你曾经是我第一个听众,也是我唯一的听众。曾经,只有你愿意听我唱歌,而且百听不厌。虽然我唱来唱去都是那一首《绿岛小夜曲》。你走了已经三年多了,我一直很想问你:"你好吗?"
我吗......我很好!
你走后的这几年,家里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变化,你房间里的那些旧报纸还在,你偷藏起来的巧克力也还是没人敢动它。甚至,甚至你的漱口杯上的牙膏残迹,都没人舍得洗掉。逢年过节,餐桌上还是你爱吃的那几道菜。那条你疼爱的名叫嘟嘟的狗,依旧每天都混到很晚才回来。人和狗,都行程如常,装作你未曾离开过。房间空气里也还留有一点点只有我才能闻得到的,你常用的发油的味道。那曾经是我最受不了的味道,但是如今我却连窗都舍不得开,深怕它一不小心就跟你一起溜出家门,消失在微风里。
从小你最疼爱我,虽然我老是跟你怄气,甚至四岁时就被你骂得只拎了一把牙刷离家出走。你急着要老佣人出去找我。当时我觉得我走了很远很久,好像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后来才发现,那其实只是家的那条巷子口。而现在我常到离家很远很远的世界各地,我才发现,其实我一直没能离开你。
婆婆很好,跟以前一样,爱画画,爱做菜,只是少了你替她在画上题字,也没有你嫌她肉炖得不够烂了。她有了一些白发,多了一些叹息,常常在电视机面前就睡着了。可我要她上床睡时,她又会跟我坚持说她根本没睡。我还是一样的臭脾气,难得回家一次,就惹她生气。大多数的时候,她是说不过我的,然后就会气着说我像极了你。那时,我特别地想你,特别想哭。因为这个世界上跟我最像的人,已经不在了。
你走了后,我学会了在你的照片前自言自语。更过分的是,我还常常把婆婆放在供桌上给你的零食拿走。我相信你一定已经尝过了。也谢谢你,每次过年,我赌博输钱时,只要心里默念着你,我就一定能赢回来。这几年对我而言是蛮辛苦的,当然也有些收获。但是自己心里很明白,身体跟心理都大不如前了。
记得小时侯你总说我还小,于是我就会踮起脚尖跟你说"我已经是大人了",你笑着说"别急着长大......别急着长大"。现在我真的长大了,而且好像是忽然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我想跟你说"长大真不好"。别人不再把我当孩子,我不能随便闹情绪,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开始要对别人负责。更不能随便就哭。但是其实我还没准备好,我只是硬撑,假装自己可以。如果你不曾离开,我又何须长大呢?我可以一直做你身旁那个骄纵、不顾一切的小孙女。
真的很想问你,你过得好吗?你那里冷不冷?我们烧给你的纸钱够不够用?家里先走的那些老佣人有没有陪着你?你一定没想过爱唱歌给你听的我,今天能站在这里唱歌给那么多人听吧!你一再嘱咐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生性愚钝,不知道能为国家做什么,但是起码我做每一件工作,我都尽量全心全意,包括今天站在这里唱歌。
我并不知道我会继续唱多久,但是我知道,你永远是我最后一个听众。
公公,你过得好吗?我真的很想你。
PS:奶茶曾经在她的《单身日志》演唱会上读过这篇文章,而且是哽咽着读完的。
参考资料:刘若英著《下楼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