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总结人物性格

段富
段富
发布于 阅读量 845
小说阅读总结人物性格

❶ 如何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22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22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22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思路
1、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例如2022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❷ 小说阅读中怎么分清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你好抄,同学!这种问题要看分值袭。如果是小题,只有个2、3分,那就只需要答性格特征了,但是记住哦,老师按关键词给分,所以要尽量准确,比如是2分一般答2个形容词。如果是有个4——6分,那么就要有一定的分析了,根据文章的某某部分得出某种性格等等。怎么样?清楚了吗?不懂再问我吧,我每次语文都是120++哦。觉得好就把分给我吧~~~~~

❸ 语文阅读让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性格分为哪些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它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系统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风格的心理特征
按性格结构中的主要成分划分,有:
理智型、疑虑型、情绪型、
按心理活动的主要倾向划分,有:
外倾型、内倾型、混合型

❹ 小说人物性格

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靥,娇柔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肖像描写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要极省俭地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极为成功。作者通过她眼睛的变化,反映她精神的变化,表现她被害的过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压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形式。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人物形象不断丰满的过程一般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人物出场时的造势和渲染。如《孔乙己》中关于鲁镇酒店的格局,两种人喝酒方式的交代;《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我们家境的描述。②人物的一般性活动和特殊性活动,一般性活动是指作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期或发展过程中让人物进行的大众化的与一般人相似的活动。此时的人物形象还不丰满,其本质的性格特征还未显现出来,如孔乙己在酒店喝酒的情形,于勒按照通常惯例被送到美洲等,所谓的特殊性活动,就是指人物在故事发展高潮部分时所应有的表现,此处能彻底的反映出人物的所有隐含的性格特征,反映出人物的不同于另外一个的“这一个”的典型性格形象。如孔乙己坐着用手走进酒店仍要喝酒;菲利浦夫妇大骂变成穷光蛋的于勒等,都是在高潮情节中才深刻地表现出的形象。③注意交代人物的最终结局或暗示其命运引人回味反思。

❺ 小说阅读中,如何快速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一“纵”一“扑”写得生动极了,使人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把一个金钱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来间接刻画人物的描写。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结果一见,却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些侧面描写的目的是欲扬先抑,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认同感。
2、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
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虽然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应该说正是这高度浓缩的故事情节凸显了人物形象。
例如小小说《同意》:秘书送进一份文件。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第二天,他离开了他熟悉的办公室。这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却把一个只知“同意”的糊涂厂长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讽刺了社会上一部分官员不分具体事件,只知道动用手中的权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的形象。由此可见,小小说的故事情节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3、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小说的环境描写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的作用外,还有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如孙梨《荷花淀》开篇水生嫂“月下编席”那段环境描写,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诗意:“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描写很有诗意,它使人物犹如仙子,与明月、清风、银白的水、透明的雾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构成了妙不可言的诗的境界;同时,这景色又与具有着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应,彼此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灵美。
在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阅读小说时,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❻ 如何分析小说 人物性格

分析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方法:
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回的。
二、人答物性格往往是在各种矛盾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性格,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四、人物性格也通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❼ 如何概括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基本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刻画的基本特点,下面主要从三方面简要分析。(1)了解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更为多样化,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采取和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记录人物命运和历程。具体来说,小说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把笔锋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对人物复杂心理以致最细微的心态变化和最隐蔽的思想潜流做淋漓尽致的披露。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刻画。 其次,作者还能站出来对人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另外,小说刻画人物还能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交错等等。特别是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能够超越时空,无所不至,无限无涯。小说在时空艺术处理上的这种开放性,突破了自然的时空形态,而重构起了新的时空形态,如秋日晴空变幻万端的云彩,灵动自由,多姿多彩。 (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组成一个以主要人物为主体的相互衬托、相互作用的形象体系,从而对社会生活惊醒广泛的艺术概括。在指导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人物和主题的关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最能表现作品主题。因此,要使学生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主次人物关系。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直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酷、金钱万能这一主题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二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来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其他人物所围绕的中心人物。 三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来分析。任何一个小说家的主观意图大都是通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体现的。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除了参考有关资料外,主要还需要通过对作品本身及其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具体分析。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2208/40716.html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段富在2023-06-25 10:24:47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xuanhuan/348690.html


上一篇:2022女主高智谋小说排行榜
下一篇:龙腾小说网官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