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续衍现象及成因

苏明轩
苏明轩
发布于 阅读量 551
中国古代小说续衍现象及成因

Ⅰ 中国古代的文学体裁是如何变化的分别是什么

世界各民族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体裁是诗歌,以后小说、戏剧文学才逐渐发展起来。

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剧小说、寓言、通讯等。

1、诗歌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2、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3、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4、剧本

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摄影感偏低,包含话剧剧本(或称戏剧剧本)、小说剧本(或称剧小说)、小品剧本、相声剧本等。

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文学艺术性可高可低(根据影片题材、市场、投资金等综合情况决定),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分镜脚本或电影剧本)、台本等。

5、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Ⅱ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的主要原因 或者说 通用法则

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次整合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是具有同一性的。这说明朝代更替的起点是相似的。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与欧洲中世纪相比,中国传统社会绝大多数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制”,只在某些个别时期和个别地区存在“领主制”,而欧洲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领主制”。可见,早在战国末期开始允许土地买卖到后来逐渐形成“地主制”这一过程,似乎就已经预示着中国传统社会与欧洲传统社会的发展分道扬镳了。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地主制”在秦国确立,并得到了长足地发展,使得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朝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可以说,秦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以至于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与欧洲传统社会的发展之路更加不同。

首先,“地主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确立下来,并且在农业上呈现出小农家族经济的结构。尤其是“土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后,它就可以买卖,这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对土地的垄断、独占的权利可以转移,可以积聚……占有土地就能够获得地租收入。这样就产生了以追逐土地所有权目的的竞争与垄断”(《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萧国亮,1991年)[2],使得土地成为了获得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中国传统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费用主要来自农业。由于历朝历代长期强化,农业交纳农业税成为天经地义,俗称其为‘皇粮国税’”[3]。可见,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事实来看,土地成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整个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运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从土地。

其次,“在小农家族经济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结构。这一政治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家长集权的专制主义家族以及沟通二者的官僚集团”(《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萧国亮,1991年)[4]。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体的核心特征。刘顺在《“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经济史论坛2022-11-27)一文中谈到:所谓的“国家主义”,即指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国家”处于一种突出的被强调的地位,它更多是社会生活的实际策划者和组织者。而中国几千年的实际政治却是专制政治。政治权力的根源系来自君而非来自民,于是事实上,君才是真正的政治主体,由此所谓的"国家主义"也便转而为“君本主义”。中国传统社会也正是在这种“君本主义”下形成了“大一统”的传统,这一传统到汉武帝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此,“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

其三,“大一统”的集权统治需要一种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的支持。在刘顺的《“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经济史论2022-11-27)一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大一统”的中国在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必然产生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他说,专制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不是纯粹的“君权神授”,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民意。君主一方面要维护“家天下”的权力,一方面要考虑民众可承受的压力。但前者是君主最先考虑的。为了维护集权统治,他必须确保社会上没有可以实际威胁中央集权的社会势力。“豪强地主”和“富商巨贾”无疑是威胁当政者的两大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在解决上述因素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一种左右社会舆论的作用:“重农”一方面可以拉拢有担当精神的士大夫集团,另一方面又可以收拢天下的民心;而“重农”的过程自然而然就要抑制“兼并”,从而给了限制“豪强地主”一个合理性的要求。“抑商”无疑是对“富豪巨商”最直接的打击,打击手段有两种:一是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以断绝商人牟利的根源;二是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这样,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很缓慢,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人们竞争财富的最主要途径还是土地。

由于以上的三点原因,首先在政权结构上,每当前一次王朝覆灭后的传统社会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没有发展并形成,实力强大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基础雄厚的农业,而不可能是其他基础薄弱的经济如商业,这些社会阶层要建立的政权必然也是依附在土地上的;另一方面,“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没有新的思想的冲击下,建立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必然选择。于是,政权结构并没有较前面的王朝有所改变,依然是君主专制统治。其次在经济结构上,由于商品经济受到抑制,争夺土地所有权仍然是获得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手段,围绕着土地所有权展开的竞争与垄断,使得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在传统社会长期延续下来。

以上的分析说明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次整合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呈现出同一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传统社会王朝重构的同一性特点。于是,大多数王朝建立以后,社会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几乎都有着相似的特点,这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呈现出循环的现象提供了起点方面的解释。对于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终点方面的解释,我将在下面“王朝衰落的必然性”中给出解释。

二、王朝衰落的必然性

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以后,社会往往呈现出一种百废待兴的景象。首先,为了稳定社会、安抚民心、促进生产的发展,新的政权统治者往往会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打击“豪强地主”,将许多大的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没收,然后分给建国有功的官员以及普通平民。这样,社会上的土地分配相对分散,自耕农的数目较多,地主阶级拥有的土地相对不那么集中,佃农的数目相对较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其次,由于农业发展较快,自耕农数目多,国家的赋税收入来源充足,赋税收入稳定增长,用于农业生产如农田水利方面的投资较多,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快。再次,王朝政权刚刚建立,政府的管理并没有深入到每一个方面,官僚组织机构精简,运行成本低且效率高。第四,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王朝的帝王和贵族往往汲取前面王朝灭亡的教训,生活比较节俭,奢侈消费的欲望暂时得到压制。总的来说,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这些因素的发展的内在趋势。

1.土地不断集中的趋势

中国传统社会土地的集中趋势是历史事实,如“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乡曲”反映了汉代文景时期土地的集中趋势。萧国亮教授在《竞争与垄断——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一文谈到了集中的原因:“新王朝通过短暂的恢复时期以后,经济有了发展,与此同时土地所有权的竞争开始趋于激烈,自耕农的数量逐渐减少,他们出现了分化,少数上升为地主,多数沦为佃农……”。他认为对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将会导致土地的集中。这种竞争与垄断的形式表现在各个社会阶层都在极力购买土地。如“今富商大贾,多放田货”(《后汉书集解》,卷28上,第3页)[5],“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会注考证》,卷81,第16—18页)[6],反映了商人和富豪贵族购买土地的情形;“衣食有余,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住户而去”(《五峰集》卷二)[7],“累其盈余,益市田数亩”(张屡祥:《补农书》附录四,《生计》)[8],反映了佃农和自耕农对土地的追求。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土地的买卖是土地集中的一个原因。不过单纯的土地买卖还不足以导致土地不断的集中趋势。细想下来,自耕农的土地基本能够维持生计,那他们为什么要把土地出卖呢?他们难道愿意拿着卖掉土地的钱去当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吗?事实上,自耕农之所以会破产而变卖土地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天然的依赖性,决定了只要有自然灾害发生年份,自耕农便不能自给自足、维持基本的生计;其次,自耕农在农业上的经营不善也会导致自耕农的破产;再次,政治特权等其他因素也可能迫使自耕农将土地出卖;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断增加的赋税使得自耕农破产。对于最后这一点,我在后面分析“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的时候还会具体阐述。

2.官僚组织机构的扩张

对于官僚组织机构扩张的原因,由于不属于纯经济学范畴,我只是借用别人的分析结果来说明,并且在后面的经济学分析中将其视为给定的。于友法在《中国封建官僚机构膨胀成因分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一文中给出了三个原因:其一,管理分散的自然经济与政府管理技术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官僚机构的设置趋于膨胀;其二,君主专制集权必然导致部分分权,官僚机构臃肿重叠;其三,君主专制在人事制度上的政治恩赐与竞争机制导致冗员的增加。从现代官僚行政组织的研究理论来看,“帕金森定律”描述了官僚组织机构易于发生而又极难改进的近似病态的多种现象,其中就有一条“冗员增加原理”[9]。这说明,官僚组织机构的膨胀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对于古代王朝来说,尤其如此。

3.统治者消费扩张天性

“统治者既然以天下四海为自己的私产、以国民为‘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那么竭天下之财以厌一己之私就是这种权力制度与生俱来的本性——这在统一的皇权国家建立伊始即秦始皇时就充分显露了出来,即班固所说:‘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10] 这种本性使得帝王与贵族们的消费有一种天然扩张的趋势。当然,统治者消费欲望在一定时期会有所压制。在王朝建立初期,政权需要巩固,个人权利需要加强,统治者大多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勤俭节约。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明朝的朱元章等。但是,一旦政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个人权利基础牢固,统治者的消费欲望便没有了其他约束。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消费的扩张。历史上的朝代往往到中期以后,统治者的欲望就会突显出来而一发不可收拾。

4.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

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那么,这种赋税增加的必然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央集权国家财政支出增加的内在趋势。第一,当官僚组织机构膨胀以后,官僚组织的运行成本增加。而巨大的行政组织的运行是要靠国家财政来维持的。这样,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行政组织的运行,财政支出需要增加。第二,靠国家赋税供养的统治者的消费扩张趋势也会使得财政支出具有扩张趋势。除开上面的两点主要原因外,“随着统治者集权统治的深入,也会使他们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和边疆战争上”[11],这也会导致财政支出的增加,从而中央集权国家有加大赋税的倾向。但要注意的是,在财政支出的增加的过程中,消费支出的比例是在不断加大的,社会投资支出如农田水利的投资比例往往有下降的趋势。其次,土地所有权由于内在经济因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土地集中趋势,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加,地主拥有的土地增加。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大部分赋税都是由自耕农承担的,大多数地主阶级凭借其财力与统治者以及官僚勾结,交纳的赋税水平低于自耕农,这样,赋税转嫁到了自耕农的头上,自耕农成为君主专制国家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这样,土地集中带来的自耕农的减少,使得君主专制国家的税源出现不足,但是财政支出的日益扩大必然会导致自耕农赋税负担加重,从而更多的自耕农在原来的土地上无法维持生计而破产,成为佃农,土地集中进一步加剧,自耕农进一步减少,税源进一步减少,于是赋税的增加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形。事实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也注意到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恶果,当他们的财政支出需要增加时,便会寻求其他税源来充实税收。最常见的办法是将赋税扩大到商业,加大商业的赋税力度。而在商业方面,赋税的重要来源通常是一些政府专卖产品如盐和铁,但这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是每一个家庭都很需要的商品。因此,转向商业的税收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耕农的税收负担。而且,各种税收名目的增加,使得各级官吏非法征收赋税变得更加容易。于是,赋税形式从单纯的农业税转变成名目繁多的其他赋税形式,实际上变相增加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5.人口增加的自然趋势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统一时期,人口通常都是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的。人口的自然增长趋势可以用生物学上的生物自然繁衍、增长的规律解释: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能够承载的情况下,生物种群的数量呈现出J型增长态势。当然,人类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口的增长不仅受自然环境和食物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中国的文化向来是鼓励人口增长的,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社会的小农家族结构也倾向于人口的增加。于是,在传统社会和平时期,人口呈现出稳定趋势。如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总人口7055万人,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达到了1.9亿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0.5%。[12]

6.各个因素的综合机制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王朝发展过程的内在趋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王朝衰落的必然性。那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王朝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的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我将具体阐述这一机制。首先,对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以及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经营不善以及强权政治等导致了土地的初步集中,自耕农的数量减少,佃农的数量增加,地主的土地占有量增加。一方面,自耕农的减少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财政税收的纳税人减少;另一方面,大多地主阶级凭借财力与官僚勾结,规避赋税。于是,国家财政收入紧张。其次,官僚组织的膨胀和统治者消费的增加导致国家财政消费支出增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需要增加财政收入满足消费支出的增加。再次,财政收入紧张和财政收入增加的要求使得统治者提高赋税水平。赋税的提高加剧了土地兼并和更多的自耕农破产,于是纳税人进一步减少,财政收入更加艰难,必然又导致赋税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第四,财政收入艰难以及财政消费收入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对社会公共设施如农田水利的投资减少,从而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第五,地主土地的增加导致土地不断集中,社会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不合理,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第六,一方面,社会技术进步缓慢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增长缓慢甚至是下降,而人口呈现自然的增长趋势,于是社会人均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土地集中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均,引起了收入分配不均。于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社会呈现出既不公平又没效率的局面,社会出现不稳定,矛盾激化,最终王朝走向衰落直到灭亡。

三、王朝更替的循环性

通过前面“王朝重构的同一性”和“王朝衰落的必然性”的分析,我们已经分别给出朝代更替的起点和终点的解释。由于王朝建立是起点的相似性,加上王朝走向终点的必然性,于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王朝更替的循环性。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似乎始终不能跳出这种王朝更替循环的局面。可以想象,要是清朝末期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可能还将继续走传统社会王朝更替的循环之路,传统社会的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不像欧洲那样,当传统社会晚期出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发展起来,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出现朝代更替循环的现象,而是被资本主义革命所推翻,最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部分 结语

通过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与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朝代更替的现象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内在的、稳定的机制,在这个机制的作用下,传统社会的朝代更替出现循环。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因素无疑是机制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硬要说经济因素到底具有多大的决定作用、哪种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话,我可以给出一个比较宏观的概括:中国传统社会朝代循环更替,根本的经济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依附于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家无疑具有相似的运作特点和内在变化趋势。君主专制国家机器的经济支持来源于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经济,而这个依附于土地上的国家机器,其运行的内在趋势必然加剧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下土地所有权内在的变化趋势。这种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趋势,既不利于对君主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的经济支持,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国家机器运行出现困难,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出现社会动荡。从而,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运行困难的君主专制集权国家最终走向覆亡。但社会的经济根源即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更本性的改变,同样运行特点和内在变化趋势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又重新出现,并开始着另一轮的循环。

Ⅲ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3)中国古代小说续衍现象及成因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Ⅳ 简述中国80年代小说现象

如果你需要详细答案就在这 超级多
http://www.ilf.cn/Art_Show.asp?ArtID=2900&ArtPage=2

80年代文学在走过一段路程之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80年代的文学主题,作家的基本构成,文学的接受和流通方式等等,在主要的方面仍在延续,但也出现了新的因素。这种“变化”,可以理解为文学创作和理论的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五六十年代中国左翼文学的“话题”的范围,创作的风貌脱离了较为单一的模式,艺术方法的探索和革新以更大的步伐推进,而文学与读者的关系,也变得远为复杂。

这是节选 我给你的网子的第一段话
-------------------------------------------
这是网络知道里一位回答者的答案

才从文革解放出来,作家们心气十足,有着飞蛾破茧的喜悦。有了用武之地,自然干劲十足。后来,就习惯了这种成就感,他们有了新的发现,现实里钱还是最重要,心思一分,作品
质量就下降了。当然是相对,不是绝对。
回答者:世上有鬼的 - 助理 二级 6-17 01:12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文学是被压抑得太久。四五运动实际上是文学的一次复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学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

---------------------------------------------
我个人认为随着文革的解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从心思了和灵感上貌似也多了一分,所以作品变涌现了不少,不过很多作品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没什么革命化的改变,文革以前许多作家文人都被压抑了太久,随这发展,新一代的文学自然也就复活了,也开始了新的时期,各种不同种类的小说自然也多了,因为思想变化也大了,,人民也不会再阅读同种书了,喜欢阅读更多有趣不同风格的书,正因为金钱啊,满足人们的需要啊
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就多如牛毛,种类繁多

这是疯狂认为的

我回答得多了点吧,你就随便看看吧

Ⅳ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祖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新选入1995年版高中第五册课本,在人教版初高中全套语文教材中,从宏观上评论文学现象的文章仅此一篇,所以值得重视.文章的题目概括了评论的范围,即我国古代小说,重点是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文章第一部分论述发展,溯源导流,线索清晰;第二部分评析"规律",据史立论,要言不烦.
写作特点主要有四.
一,评论精当,一语中的
文学评论要以科学的文艺理论为指导,提出评论者的观点.观点新颖独到而又持之有据,评论才有价值.本文的价值,正在于作者对所评论的文学现象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评析精当,往往一语中的.
关于我国小说的起源,有人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鲁迅先生则认为劳动者休息时"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作者则明确指出:"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对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一般评论者认为这时小说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小说的"雏形".作者则认为:"'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是作为史实记载下来的",还算不上真正的小说.
再如,"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和讲求文采","历史小说走宋代传奇的路子……,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生活的道路"等,都有作者的真知灼见在,而与以往文学史中的观点不同.如《金瓶梅》因有较多的猥亵描写而长期列为禁书,直到80年代才有较深入的研究.作者不仅说它"显示了现实文学的长足发展",而且拿妇孺皆知的《红楼梦》作比较,认为"红楼梦的道路,是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这就使读者明确了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在对小说发展源流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4条规律.这是对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思考,使文章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更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论据典型,以一当十
从文章题目的论述范围而言,可以写成一部专著,作者却大题小作,以简驭繁,仅用4000来字就说清了问题.其原因一是阐述论点精练简洁,要言不烦,二是选择论据少而典型,以一当十.
作者论证第1条规律―――小说来自民间,反映人民意愿时,主要举《三国演义》为例.在这部文人创作的小说成书之前,早有民间的话本《三国志平话》等在流传. 以《三国演义》为例证明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予,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古典小说重视情节,也是保留了民间创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还拿这一点与外国小说作了对比.
论证第2条规律―――中国古典小说受史传文学影响,举《水浒传》为例.先引刘知几的话,指出史传文学的经验是"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再说民间文学写人往往是好坏分明,坏人无好处,好人无坏处.经过比较,指出《水浒传》是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古典小说,它写人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最后指出《水浒传》使小说的人物描写大大推进一步,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红楼梦》.
论证第3条规律―――小说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主要举《西游记》为例.先总述书中所写神怪境界,唐僧的"八十一难"等情节都是现实生活中有的.再举两个细节具体说明,一是"小子国",有太监高采为现实根据;二是书中所写魔怪从神佛处来,有锦衣卫的横行霸道为现实根据.再总述"一部《西游记》……正是辛辣地挖苦与讽剌了神佛即现实统治势力".最后说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表现的民族感情,正统观念,也都是现实的反映.《西游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最富于幻想而似乎远离现实的,证明了《西游记》也立足于现实,其它为群众热爱的小说就更不用说了.
论证第 4条规律―――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而发展极为艰难,作者没有举具体事例,只概括列举两种文化现象:一是"许多伟大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全无保障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举家食粥",贫病交迫,英年早逝的曹雪芹.二是"许多伟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谁".读到这里,我们也会想到《金瓶梅》的作者至今还无定论,对《西游记》的作者也时有异见.从这两种文化现象,作者"感受到封建文化对小说创作的残酷扼杀;"感觉到那些现实主义大作家和他们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贵."
文章这一部分论述4条规律,主要举了三部小说为例,可以说少到不能再少,而每一个例证都充分证明了作为分论点的一条规律,论据十分典型,论证十分有力,真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三,纵横交织,结构严谨
文章形式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这篇评论的内容是要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的结构形式.论述发展历程,追根溯源,再顺流而下,按时间顺序,呈纵式结构;概括规律,则取并列式,由主到次,一一道来,呈横式结构.这样,全文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结构严谨,线索清晰.
课文第1―7段为第一部分,依时间先后论述小说的发展源流.
第一段明确指出我国小说的起源是神话传说而不是别的,并对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作了界定:"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第2 段指出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志怪,志人小说只是记录史实,严格地说还不是小说创作.第3段先引用萧统《文绚序》为文学下的定义,再论述唐代应运而生的传奇小说已脱离了历史领域,其代表作《长恨歌传》《李娃传》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其特点虚构,想像正是"事出于沉思";而讲求文采,则正是"义归于翰藻",因而唐人传奇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4段指出宋代小说"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可以说是古代小说发展的低谷.后来的历史小说"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第5段论述话本小说的兴起以及话本与小说的不同风格.话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性格见长";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则是经过文人加工进行再创作,而专供人阅读的小说.
第6段论述明清时期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以其代表作《金瓶梅》为例,论述其写平凡人和生活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意义.《红楼梦》就是沿着《金瓶梅》开辟的现实主义道路,而"走到一个辉煌的顶点".
以上6个自然段,从小说的起源,雏形,写到成熟,中落,再发展而达到高峰,评述了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简洁明了,线索清晰.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述中有评.第7段用"大致就是如此"作一简单小结,以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8―16为第二部分,分述4条规律.第8段承上启下,作为过渡.
第9―11段论述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第12―13段论述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第14―15段论述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的.
第16段论述中国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这一段写得言简意丰,戛然而止.
上述4条规律的论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先评后述,以论带叙.一条规律就是一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论述得有理有据,条理分明.
四,字斟句酌,分寸恰当
与写评论一部文学作品相比,对文学现象的评论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因为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评论的对象是我国古代小说,从上古神话到清末名著,上下数千年;范围包括"笔记",传奇,话本,演义,"拟话本",章回体等多种小说样式,具体作品更是浩如烟海,何止万千.要评论恰当是很难的.作者凭借深厚的语言修养,精练而恰当地表述了自己从长期研究中获得的真知灼见.其语言的特色主要表现为:10准确周严.如第1段说神话与传说"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这句话强调两者的"同",同到难以分辨.但两者毕竟有"异",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作者用"很难"和"确切"对"划分"严加限制,就不致造成自相矛盾.
又如第14段说"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有了"为群众长期热爱"这个限制性短语,就把论述范围缩小到少数优秀小说,而把多数小说排除在外.在"立足于现实"之前又加"多是"一词,使这一论述更为严密,无懈可击.
再如第15段论述《西游记》中的描写,两次用"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这种双重否定的句式来减轻语气,就比直说"有现实根据"显得分寸恰当,留有余地.
20简洁明了.评论语言多用判断句,为求严密,句式往往较长.作者却常用短句就准确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如: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
史传文学不是源,而是流.
正是作者立足于现实的创作精神,才使作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话都说得语气肯定,简洁明了.正因如此,才使这篇评论有如此巨大的容量.
参考资料:http://www.8wen.com/doc/888170

Ⅵ 谈谈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600字左右

写作思路:可以写一下中国古代小说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详细地描述一下,最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等等。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经典的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代表作。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中国古代小说辉煌灿烂,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无到有,历经千年,达到鼎盛...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Ⅶ 举例简述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各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和散文诗最早形成的两种问题,商周之时便有,到了魏晋南北朝才有了初具规模的小说,而到宋金两代才形成了戏曲文学,各种体裁形成的时间相差数百年甚至一两千年;

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有所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到唐传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赋从楚辞发展到最初的骚体赋再到成熟的散体大赋,过程就断了许多。


(7)中国古代小说续衍现象及成因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Ⅷ 神话、寓言和历史散文对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 ,创造世界 。这个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 、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 。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Ⅸ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其意指“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也就是所谓的“残丛小话”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概念出现于汉代,西汉刘歆编的《七略》中已有“小说家” 的明确类目。桓谭在他的《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说,近取譬论,以作短书, 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段话,既说明小说的形态特点是短篇体制,运用比喻说事,又 强调了它的社会功用。东汉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进一步明确了小说的内涵及特点: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因此,在他的《汉书 艺文志》中,小说家被排斥在九流之外,排在十家的最后一家。 综合汉人对小说的理论,大致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小说的内容来自民间传说,属“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是不符合“大道”、不见 于经典的琐闻杂说或神怪故事。 2.小说的形态特色是“残丛小语”,即短篇体制,运用比喻、夸张的虚构手法,因此具 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3.通过说故事或叙事对生活进行指导,既具有传奇性又具有知识性和说教性。 一、中国古代小说与神话的关系 小说究其根本,应来源与神话与传说。明代胡应麟说《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少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独具风貌的作品,自古被称为“奇书”,此书共十八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 《山经》以纪五方山川为纲,系之以古史、草本、鸟兽、神话、宗教等内容;《海经》 除著录地理方位之外,还记载远方异人的状貌和风俗,夹杂着大量的神话片段。 《山海经》是录著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典籍,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西王 母”、“黄帝与蚩尤之战”、“鲧禹治水”等。是孕育后世小说的胚胎。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山海经》乃“小说之最古者尔”。 西晋太康年间出土于河南汲县魏襄王冢中的《穆天子传》,以相当可观的篇幅描写了周 穆王以造父为驭者、以河伯为副车,驱八骏巡行天下。《穆天子传》代表着神话向小说的过 渡,并开了后世英雄传奇的先河。 中国的神话有一个历史化和宗教化的过程,神话人物常会被逐渐纳入帝王家谱和宗教神 谱,反映这种变化的,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种由神话过渡到“仙话”的现象。仙话更多地表 现了后世人的理想和欲望。这表现了小说一方面吸取神话的幻想,一方面,又开始脱离神话 那种先民心理,回归到现实的人情。 二、中国古代小说与子书的关系 古代小说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目录中一般属子部,故称子部小说。 《晏子春秋》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故事简洁完整,语言清新流畅,许多篇章已具有了小 说的叙事特点,如著名的“晏子使楚”。 先秦诸子为了形象地阐明道理,往往用寓言来说事。这些寓言既具有讽谕性、哲理性, 又具有故事性、形象性,有些寓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已具有小说的特点。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韩非子》中的寓言,诸如“和氏璧”、“买椟还珠”、“自相 矛盾”。《庄子》中的寓言如“疱丁解牛”、“匠石运斤”、“佝偻者承蜩”等。宋代黄震说庄子 是“诙谐小说之祖也”。 三、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书的关系 从《左传》开始,史家在著述历史的时候,便常杂以流传民间的遗闻佚事,使历史事件 故事化,而且叙事完整翔实,并运用逼真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使历史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 动。如:出亡中的晋公子重耳,谏假道的宫之奇,哭师的蹇叔等。 《战国策 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说是一篇很生动的小说。 从《左传》到《史记》、《汉书》,这些历史散文都证明了“史有诗心、文心”的观点。 同是,它们的叙事方式、结构形态、语言技巧也常常的影响了中国小说文体的发育、发展。 此外,中国小说中也有一些被称为“野史”的作品长期窜入史书的领域,如《吴越春秋》, 是一部采用虚构手法的小说,而不是史书。 从《左传》开始的史学,的确是“小说之祖”。

Ⅹ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而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

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10)中国古代小说续衍现象及成因扩展阅读:

小说的奠基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历史进入唐代小说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

二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三是文人笔记。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文人笔记大都记载一些轶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间娱乐消闲。各朝代都有茶馆饭店常驻的说话人、说书人,以话本为基础,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说一段(小说),以吸引客人每天回来听书,希望保证生意兴隆。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苏明轩在2023-06-25 10:23:3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xuanhuan/335941.html


上一篇:男变女鸿蒙重生的小说
下一篇:重生后满级的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