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基辛格学生

田奇伟
田奇伟
发布于 阅读量 393
重生小说基辛格学生

① 基辛格传今年多大岁

截止2022年基辛格年龄为98岁。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原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菲尔特,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22年5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获得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

基辛格简介: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菲尔特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在30年代的希特勒大屠杀中,基辛格至少有13个亲戚被送进了毒气室。

主要著作

基辛格著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1957年)、《复兴的世界》(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麻烦的伙伴关系:大西洋联盟的重新估价》(1965年)、《白宫岁月》(1979年)、《纪录在案》(1981年)、《动乱年代》(1982年)[2]、《大外交》(1994年)、《论中国》(2022年)、《世界秩序》(2022年)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辛格

② 基辛格的老婆还健在吗

对基辛格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前后两任妻子。基辛格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安娜・佛莱彻尔,也是犹太人,与基辛格生有一儿一女,是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教学时尚未出名,为了拿到终身教授位子而苦苦挣扎,经常是关在书房足不出屋。而安娜则精心照料丈夫的起居。基辛格除了埋头写书外,还得拉关系,时而得在家里举行聚会宴请同事、学生。安娜总是尽心尽意地做好女主妇。
但基辛格得道之后便以感情不合为名,与安娜分道扬镳。其实,基辛格当初与安娜谈恋爱时便开始寻花问柳。当时基辛格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伍长,因为会讲德文而在驻德美军中担任情报工作,负责搜捕纳粹余孽。安娜则仍在纽约读书,照料基辛格的父母。美国陆军的条例明文规定,美国官兵不得与当地妇女相从过密。但基辛格还是找了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妇女同居,两人出双入对,经常举行宴会,款待来宾。
基辛格最后选定的伴侣是南希・马格瑟斯。这是位身材高挑的英伦三岛移民后裔,在美国算是正宗白人。南希原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幕僚。基辛格为洛克菲勒主持外交研究时结识了这位丽人,之后苦追不舍。南希终于心动,放弃了在加州伯克莱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业,与基辛格结为伉俪。 至今健在。

③ 亨利·基辛格是谁有何作为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费尔特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外交家,哈佛大学教授,曾任尼克松和福特总统国务卿。
基辛格童年时代是在德国的巴伐利亚菲尔特镇度过的。他本来应当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1930年时,希特勒的冲锋队开始在费尔特市进行反犹活动。基辛格是犹太人,基辛格一家因此受到歧视和迫害。1938年,希特勒的反犹活动愈演愈烈,基辛格全家迁往美国纽约,因而躲过了后来许多犹太人遭受的灭顶之灾。
基辛格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来到美国后,他们把基辛格送到乔治·华盛顿中学上学。但是,由于是德国难民,所以基辛格还得在一家毛刷厂做工。当基辛格进入免费的纽约市州立大学夜校学习会计时,他白天还得在工厂干活。不过,基辛格并没有抱怨,而且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基辛格的学生生活。1943年,基辛格入伍,同年6月加入美国国籍。1944年,基辛格认识了克雷默,这个人是美国政府军政问题顾问,也是一个德国人。当1946年基辛格退役后,克雷默劝他到全国最好的大学去深造,基辛格接受了。
1947年春,基辛格申请进入哈佛大学。在这所著名学府中,基辛格深居简出,如饥似渴,埋头苦读,并得到一位有传奇色彩的老教授的指导,学习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由于成绩优异,基辛格被获准从本科直接升为研究生,并开始研究国际问题,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国际事务的学者。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埋头学习外,基辛格也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后来还创办了一份杂志,这些经历充分锻炼了他的才能。
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导师推荐进入对外关系协会中任职。这个协会虽然是一个非官方团体,却被人称为“真正的国务院”因为该协会是美国政府的智囊。1955年3月8日,基辛格接受了这个职位,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内对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持怀疑态度,该协会立刻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基辛格发表文章批驳了这种战略思想。1957年,他出版《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提出“有限核战争”的思想,这本书一出版就轰动了美国,许多参议员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翻阅,基辛格也因此成为美国战略政策的主要权威,成为一位国际闻名的国际战略家。哈佛大学立刻聘请他担任政治学讲师,1962年被提升为教授。
1960年,肯尼迪总统上任后,任命基辛格担任政府顾问。1969年,尼克松又任命基辛格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希望他能把国家安全委员会打造成一个精干的外交专家班子,成为尼克松政府决策层中的关键人物。
鉴于基辛格的重要作用,1973年9月,尼克松任命基辛格为国务卿,针对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辛格提出“连环套”的思想,认为在核时代,一个大国是不可能征服另一个大国的,所以美国必须谋求“相对安全”,而这必须依赖于双方的合作和平衡。根据这种思想,基辛格在越南问题上。在中东问题上,在中美关系上。以及在美苏关系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卡特总统上台后,基辛格辞去了国务卿一职,但马上被聘为乔治敦大学的教授,还兼任全国广播公司的顾问以及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继续发挥着政治影响。

④ 犹太人基辛格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到了哪个城市

1938年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基辛格随父母迁居纽约。基辛格到美国后,他父母把他送进了华盛顿高级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有5000学生,其中犹太人很多。

⑤ 基辛格是怎么认识克雷默的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基辛格的学生生活。1943年,基辛格入伍,同年6月加入美国国籍。1944年,基辛格认识了克雷默,这个人是美国政府军政问题顾问,也是一个德国人。当1946年基辛格退役后,克雷默劝他到全国最好的大学去深造,基辛格接受了。

⑥ 为什么将基辛格拒之门外

19世纪的哈佛校长昆西说:“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真理本身,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数百年来,哈佛大学坚持学术自由、思想独立,从不因任何政治权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也从不会改变自己的风格去讨好当权人士。

198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暗示哈佛当时的校长德里·鲍克,希望哈佛授予他荣誉学位。鲍克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并宣布,他无意奉承“另一位President”(在英语中,“总统”和校长都是“president”)的虚荣。

哈佛并不吝于授予荣誉学位,但它只授给有资格拥有名誉职位的人。如果它没有资格拥有,即使总统也别想得到它。

何谓资格?这并非由世俗的观念来判断,哈佛大学的事情,游戏规则要由哈佛大学来制定。世界著名外交家、政治家基辛格博士原先是在哈佛大学执教多年的教授。他步入政坛之后,先后出任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国务卿等高级职务,离开了教授岗位。按美国大学的规定,凡从政者不能兼职,必须辞去教授职务,他虽依然具有大学教授的任职资格,但不再是哈佛大学的在职教授了。基辛格功成名就后,从美国国务卿职位上卸任,很想重回哈佛大学担任教授,但被哈佛大学婉言谢绝,原因是他提出不给学生上课。对此,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教授解释道:“基辛格是个学识渊博的人,论私交,我和他的关系也不坏。但我要的是教授,不是不上课的大人物。”

按我们一般的理解,基辛格博士作为资深政治家、外交家,政绩不凡,不管在美国国内,还是在国外,他都闻名遐迩。尤其在中国,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正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对中国的一次秘密访问,促成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正式访问,终于砸开了中美两国的坚冰,使断绝20多年的外交关系得以恢复。基辛格博士不仅有相当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知识渊博,学术水平不同凡响。从情理上来说,聘请一个这样的人来当教授,对学校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但是,哈佛大学从来不想借助谁的知名度,因为这里就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6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7位普利策奖得主,以及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都从这里诞生,它用不着借某个人扬名。所以,它招聘教授,只看求职者的任职条件,不考虑他的资历及社会背景,更不看他当年所担任过的什么高级官衔。不管你是谁,资历再老,名气再大,只要你不给学生上课,不履行教授义务,就不聘任你。对基辛格这样拥有教授资格的大牌人物,哈佛照样不给面子。

哈佛大学不向权势人物折腰,绝不是因为妄自尊大。它的校训是“与真理为友”,而不是“与权势为友”,唯其如此,才能保障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这正是它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根基。再者,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因为某个人拥有特殊地位就网开一面,此风一开,各种类似的事情会随之发生,它如何能继续维持自己的竞争力呢?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众多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他们所受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是一所大学还是一家公司,都要有自己的原则与个性,一旦它因为迎合某些人的口味而随时迁就,原则和个性就失去了,竞争力也将同时消退。哈佛大学不向权势人物折腰,无疑给它的学生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基辛格博士另一件“吃瘪”的事:有一次,基辛格出访中东,来到耶路撒冷,想顺便造访在当地名气颇大的“芬克斯”酒吧。他亲自打电话预约。接电话的是该酒吧的老板罗斯恰尔。出于安全考虑,基辛格要求在他造访时,酒吧谢绝其他客人。

按国际惯例,基辛格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且这似乎是一个提高酒吧知名度的好机会。

但“芬克斯”老板一口回绝:“您想光顾本店,我很荣幸。但我不能因为您的缘故拒绝其他客人。因为他们都是支撑本店生意的人。”

基辛格虽然受到拒绝,但很欣赏罗斯恰尔做生意的原则。第二天,他又打电话给罗斯恰尔,说明天将造访,不必拒绝其他客人。

罗斯恰尔再次表示拒绝:“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例休。对我们犹太人来说,星期六是一个神圣的日子,在这天营业,是对神的亵渎。”

这样,基辛格终究没能去成“芬克斯”。

“芬克斯”对客人一视同仁的态度让人们更加敬佩,从此它更是名声远扬。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以为只有抱名人的大腿才能出名,巴结讨好权势人物才有做强做大的机会,所以,平时总是对名家和权威机构小心呵护,视同神明,何曾想过扫扫他们的面子?不管怎么说,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个性,随时向权势人物折腰,那么,人生事业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的、不健全的。

更有一些人,完全靠权势人物支撑自己的事业,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权势这种东西是非常靠不住的。一旦失去了权势人物的扶持,事业根基马上就开始动摇了。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百年哈佛》

⑦ 基辛格夫人是那里人

对基辛格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前后两任妻子。基辛格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安娜・佛莱彻尔,也是犹太人,与基辛格生有一儿一女,是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教学时尚未出名,为了拿到终身教授位子而苦苦挣扎,经常是关在书房足不出屋。而安娜则精心照料丈夫的起居。基辛格除了埋头写书外,还得拉关系,时而得在家里举行聚会宴请同事、学生。安娜总是尽心尽意地做好女主妇。
但基辛格得道之后便以感情不合为名,与安娜分道扬镳。其实,基辛格当初与安娜谈恋爱时便开始寻花问柳。当时基辛格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伍长,因为会讲德文而在驻德美军中担任情报工作,负责搜捕纳粹余孽。安娜则仍在纽约读书,照料基辛格的父母。美国陆军的条例明文规定,美国官兵不得与当地妇女相从过密。但基辛格还是找了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妇女同居,两人出双入对,经常举行宴会,款待来宾。
基辛格最后选定的伴侣是南希・马格瑟斯。这是位身材高挑的英伦三岛移民后裔,在美国算是正宗白人。南希原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幕僚。基辛格为洛克菲勒主持外交研究时结识了这位丽人,之后苦追不舍。南希终于心动,放弃了在加州伯克莱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业,与基辛格结为伉俪。 至今健在。


基辛格的第二任夫人南希·基辛格(本名南希·马格瑟斯)仍然健在,她是1934年生的,是著名的慈善活动家。

——2022年南希出席活动的照片


顺便说一句,基辛格的第一任妻子叫“AnnFleisher”,和基辛格一样,都是从德国逃难出来的犹太人。1964年两人离婚,后改嫁给了一位生物化学教授。

⑧ 基辛格的简介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德国犹太人后裔,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

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由于纳粹党的迫害,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美国籍。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8)重生小说基辛格学生扩展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基辛格对中共十八大召开表示祝贺,他赞赏中国的发展成就,并相信“中国会继续前行”。

基辛格有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美誉。40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着中国,曾出版《论中国》一书,阐述他对中国的见解及对美中关系的现实思考。

基辛格谈到十八大报告时说:“我对报告中强调改革、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及和平友好的外交基调印象深刻”。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成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辛格认为,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危机,无论是2022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前的欧洲主权债务问题,都可能给中国带来影响。

⑨ 找基辛格的详细资料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在30年代的希特勒大屠杀中,基辛格至少有13个亲戚被送进了毒气室。对此,基辛格的传记作者之一沃尔特•伊萨克森评论说,基辛格的几乎所有个性特征—他的哲学悲观主义、他的信心与不安全感的共存、他的因自己易受伤害而觉得空虚、以及他的因渴望赞誉而显得傲慢—都可以追溯到那场历史灾难。基辛格到美国后,他父母把他送进了华盛顿高级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有5000学生,其中犹太人很多,当时基辛格的最大愿望是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
但是,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却改变了基辛格的命运。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不久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服役。在军队中,他有幸遇到了同是德国裔的列兵克雷默尔,后者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一个伯乐。在他与基辛格的初次交谈中,克雷默尔就认定基辛格是一个天生的奇才。1944年9月,基辛格所在的部队—美军第84师被派赴欧洲战场。第二年初,他们开进了德国。由于克雷默尔的建议,基辛格被调到师部担任德语翻译,军衔也从列兵提升为军士。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他从第84师调到第970反谍报部队,并被任命为陆军中士参谋。1945年3月,基辛格还被任命为接管德国被占领城市的官员。在其任职期间,基辛格表现了卓越的行政能力,并克服了对德国人的报复心理而谨慎地使用了自己的权力。
战争结束后,基辛格回到了美国。1947年9月,他根据《士兵权利法案》获得奖学金并进入哈佛大学政治系学习。在哈佛读书期间,基辛格荣幸地得到了威廉•埃利奥特做他的导师。埃利奥特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是哈佛的一个传奇人物,为黑格尔的信徒。他教授给了基辛格一套完整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并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二个伯乐。1950年,在埃利奥特教授的指导下,基辛格完成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为《历史的真义—关于施本格勒、托因比及康德的感想》。这篇本科论文长达377页,埃利奥特教授仅看了前100页,就提笔批了“最优”。基辛格的论文至今在哈佛仍被人提起,因为他的论文篇幅过长,学校被迫制定了“基辛格规则”,这条规则限定未来的大学生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长度不得超过基辛格论文长度的1/3。由于本科学习成绩优异,基辛格被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1952年,他获得硕士学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基辛格的博士论文题为《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累与和平问题,1812-1822年》,该文集中研究了1815年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维持,实际上是对欧洲古典均势学说的评述,它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由于杰出的学术成就,基辛格被授予夏季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曾担任一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他还组织了国际问题研究班,并创办了一份名为《合流》的季刊。但是,基辛格留校任教的愿望却被哈佛大学粗暴地拒绝了。1955年,基辛格不得不回到故乡纽约,担任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研究小组的研究主任,负责起草带有结论性的研究报告,并准备出版专著。1957年,基辛格出版了《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该书首次提出了有限战争的理论,从而使基辛格在学术界和对外政策研究领域一炮而红。同年,哈佛大学决定聘用基辛格,授予他讲师等级。1957-1969年,基辛格历任哈佛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与此同时,他还在校外担任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特别研究计划主任、国际问题中心成员、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兰德公司顾问等兼职。
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基辛格担任了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但是后来尼克松却战胜了洛克菲勒,获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并最终赢得了大选。在竞选中,基辛格曾经把尼克松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尼克松却不计前嫌,他看中了基辛格的外交才能,他决定聘请基辛格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三个伯乐。1969年1月,基辛格离开了哈佛校园,到华盛顿走马上任,实现了由文人战略家到政策制定人的转变。1969-1973年,基辛格任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到1975年。1973-1977年,他兼任美国国务卿,获得了了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政治职务。在任期间,基辛格信奉均势外交,积极推动尼克松政府与中国改善关系,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从而构筑一个以均势为基础的稳定的世界和平结构。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同时,他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缓和也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不久,基辛格退出政坛,起初想回哈佛任教,但为哈佛校长博克婉拒。后来,他受聘担任了乔治城大学教授,乔治城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顾问,并担任阿彭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等职。1982年,基辛格创建了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他本人担任董事长,他的好友和前助手斯考克罗夫特担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离开政界以后,基辛格仍在不断地撰写论文,发表演讲和出版著作,他对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均发生过重要影响。1983年任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分析员。1983年7月,里根总统曾任命他为中美洲政策两党委员会主席。1986年,基辛格荣获自由奖章。1986年9月任美印委员会主席。1987年3月任美国—中国协会两主席之一。在1989年以后中美关系处于危机的时候,基辛格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呼吁保持中美之间的正常交往。2022年3月5日,基辛格博士在华盛顿国家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介绍中美建交30年来的历程,并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2022年11月27日,基辛格被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调查“9•11”事件的一个独立委员会的主席,12月14日,基辛格辞去该委员会主席职务。

⑩ 基辛格聪明吗

最近在看基辛格这个人的传记(不是他自己写的)
1,智商很高
他的所有功课成绩基本上都是A
二战中,美军几百万士兵中抽出10万人去上大学,他被选中。在10万人中抽出15去读医学,这15个人一致认为基辛格是最聪明的。
在哈佛本科生中,写出了383页的毕业论文。
以至于哈佛制定了一个规定:基辛格以后的学生毕业论文页面不能超过基辛格论文页码的1/3。
2,情商很高
他在哈佛的时候主持了论坛、办杂志,想法设法的结实政要、名流。这些人为基辛格成为国务卿之后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田奇伟在2023-06-25 10:22:44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xuanhuan/328033.html


上一篇:古代仙侠小说上女子的服饰
下一篇:佐助失忆同人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