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太和指的是哪里
1. 河南太和山
南北朝以前属南阳郡辖,史称南阳太和山,北魏时属鲁阳郡辖,隋唐时属汝州梁县辖,元代属嵩州伊阳县辖,今属洛阳市嵩县辖。
河南太和山得名于汉魏时期,且与道教有关。汉代道家人物严遵的《老子指归》说:“天地生于太和,太和生于虚冥”。当时的道家指此山元气淋漓,涵藉着无穷生机,太和之气贯通天人,天地赖之以生,人性因之而成,故修真学道之人于此山修炼,“当契太和”。故此,太和山而得名。
正史记载河南太和山:《隋志》“鲁县有太和山”、《新唐书》“伊阳,有太和山”、明《读史方舆纪要》“太和山在县南(汝州梁县)”等等。
河南太和山附近有太和谷(今嵩县车村静池沟)、太和川(今嵩县车村木栅岭至孙店一线)和太和城(今嵩县车村镇古城遗址),其中太和城为北魏太和年间筑建。
河南太和山为道教圣山。道教神仙人物有尹公度、山世远等,晋代医学家、道教思想家葛洪(公元284~364年)与尹公度同属于一个年代,葛洪于公元312年前后“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 (《晋书葛洪传》唐令狐德棻)时路过南阳太和山,寻访得尹公度在太和山故事,将其载入《神仙传.尹规》;《太平御览》(宋李昉)记载尹公度为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在南阳太和山仙去;南北朝医学家、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在《真诰》中说:“公度与同学者及弟子家中数十人,皆得仙道。晚共相将入南阳太和山中,多好石子故也”,又考证山世远“山已得为太和真人,则应居在南阳太和山矣”;骊道元(公元470-527年)在《水经注》中考证太和山为“公度栖神之所也”;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崇好道术,对河南太和山长生不老方术十分崇拜,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有详细记述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壬寅宫变”史实皆与河南太和山有关。
河南太和山文化厚重。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引述《神仙服食经》中道教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太和山道教“丁叹子”方术;北魏时期修建的太和城即因太和山而得名(见《读史方舆纪要。地理。河南六》明顾祖禹);唐朝大诗人宋之问、皇甫冉诗赞太和山;太和山与明朝金陵人许仲琳敷衍成鬼怪小说《封神演义》亦有关联;等等。
今道家和旅游业者多将河南太和山与武当太和山相混淆,武当山亦将河南太和山道教人物窃为己出,应予以正名纠谬。
河南太和山山势巍峨、风光俊美。登山顶处,可览三市六县,石人山、白云山、龙池墁风光尽收眼底。
2. 安徽太和县属于哪个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
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2)武侠小说太和指的是哪里扩展阅读
太和县风景名胜:
1,太和文庙
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2,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主体为耿楼河道湿地,位于太和县城周边,延伸面积达20平方千米,湿地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发挥着行洪、灌溉、航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3. 元朝,豫章太和,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豫章,古代区划名称。最初为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江西建制后的第一个名称,即豫章郡(治南昌县)。后在东汉、三国、两晋以及南朝时期,豫章郡、豫章国为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的地理单元。东汉末,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分属交州 ,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又改南昌县为豫章县,“豫章”所指从南昌地区变为南昌一县。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李豫名讳,豫章县改名钟陵县,“豫章”不再为正式区划名称,而作为南昌的别称。太和,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截至2022年,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请采纳
4. 安徽省太和县到底是属于阜阳市还是界首市
安徽省太和县属于阜阳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桔梗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集散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市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县境介于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
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县境南北长52千米、东西宽60千米。
(4)武侠小说太和指的是哪里扩展阅读
截至2022年6月,太和县辖31个镇,分别是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宫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胡总镇、郭庙镇、二郎镇、阮桥镇、双庙镇、马集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旧县镇位于太和县北部,向南紧邻县城,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地处东经115°14′21″至115°19′06″,北纬33°11′20″至33°17′27″。东邻关集镇,北靠双浮镇,东北隔谷河与郭庙乡,西与高庙镇,税镇接壤,南与城关镇为邻,西南隔颍河与大新镇相连。
2、关集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位于太和县城东1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165亩。
3、清浅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地处豫皖交界处,距太和县城45公里,西部和北部与河南省郸城县接壤,东部与洪山镇毗邻,南部与李兴镇隔黑茨河相望,双清路穿境而过,面积45平方公里。
5. 武侠小说里,”中原”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中原一词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间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我们先来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词语。《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兽的数量之多。《诗经·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尸骨暴露在原野。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战国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观作者之意“中原”在这里显然是原野之意。《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这里的中原也不是指中原地区,中是中心之意,原是原野之意,泛指国内农业发达的中心地区。《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云:“以宝玉收,譬之犹暴骸中原也。”意即人死后用宝玉殓死者,就像是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上一样。《楚辞·九思·悼乱》中有“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之句,所指也是在原野中盘桓。
也就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中原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汉书》卷六十四上《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者史书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严助劝解说:“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后汉书》卷二十八《冯衍传》)在《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还保留着原始的意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当孙权将称尊号告知蜀汉时,有人认为应当与其绝交,诸葛亮认为“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汉晋春秋》)陈寿评价诸葛亮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宝鼎二年夏,孙皓建造宫室,“农守并废”,华核上疏劝谏云:“今当角力中原,以定强弱,正于际会,彼益我损,加以劳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忧。”(《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华核传》)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涉及“中原”一词就有55卷,出现了92次,其中《纪》出现2次,《志》出现了12次,《载记》出现30次,《传》48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兹略举数例,在《晋书》志中的词语“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的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的中原情结。
即使当时从北方大漠地区兴起的北魏王朝,也仍然继承了关于中原地区的理念,将黄河中游地区称为中原,这在《魏书》中频频见诸记载,《魏书》卷一《序纪·平文帝纪》记载,当平文帝闻听刘曜杀晋愍帝,对属下说:“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道武帝广泛吸纳汉人进入统治群体,史称“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人得自尽,苟有微能,咸蒙叙用”。(《魏书》卷二《太祖纪》)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诏禁止同姓为婚,他在总结以前诸帝之所以没有禁止这一现象时说:“皇运初基,中原未混,拨乱经纶,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后遂因循,迄兹莫变。”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禄制时,他总结当时北魏社会的状况是“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孝明帝在孝昌二年十一月闰月下诏云:“顷旧京沦覆,中原丧乱,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魏书》卷八《肃宗纪》)这几条材料说明北魏统治者对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在《魏书》的传中多次出现“中原崩否”、“中原丧乱”、“仍乱中原”、“中原荡然”、“中原作战斗之场”、“中原无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经营中原”、“中原始平”、“跨据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带”等说法,均已证明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经是一个地区。在《周书》、《北齐书》中也都把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看待。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来的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如宋代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就蕴含了南宋人对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结,可以与六朝人相比。中华书局影印1936年版的《辞海》释“中原”一词云:“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据上述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综合上文所论,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中原地区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相互出现,这就是两汉时期的史书中,中原一词不能完全指中原地区的原因。到了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王朝覆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因而过去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开始作为一个地区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来。
6. 太和殿的 太和 是什么意思
太和殿的”太和”二字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太,太极,指宇宙万物;和,和谐,协调。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6)武侠小说太和指的是哪里扩展阅读:
历史功能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7. 太和板面的来历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广为流行。太和板面如同其他面食,也是经历种种面食演变而来,让其更适合当地百姓的口味,历经千锤百炼,才有今日太和板面这种美味面食的问世。
谈到板面,无论是在几十年前还是现在。来到太和这个不太大的县城,每个街道角落都能见到羊肉板面馆字样的面馆,深深的融入寻常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之中,实惠的价格,无语伦比的美味,让羊肉板面经久不衰。
随着时间的变迁,如今的太和板面遍布全国各地,出门在外经营板面馆的太和本地老乡,都打着太和板面的旗号经营面馆,外地面馆师傅更多的是挂着安徽板面的旗号。时至今日,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太和板面、安徽板面,确确实实的让太和板面的名气名扬四海,众多的板面师傅都是功不可没!!!
太和板面以其用料精,制作细,食之味美,久吃不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太和板面更成为能和郑州烩面、兰州拉面等具有代表地方特色面食的典范。
太和板面是美味,那真的要详细介绍下了,每每途径板面馆的时候,板面馆里就会散发出十里飘香的味道,让您有种欲罢不能,不吃不成的感觉。
太和板面是美味,那面入口有嚼劲且不失面香,那面汤入口浓厚香辣,让人胃口大开,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毫不夸张的比喻下,到了(狗肉滚三滚,神仙都站不稳)的地步。
板面的精髓在于汤料制作。制作其关键大致是:将羊肉切成小肉丁,先用羊油将辣椒炸黑(注意不要炸的太老)捞出,将羊肉丁加花椒和醋一起放在锅内熬制,至肉烂油清时,再将食盐和加入。面出锅后,适度的添加汤料和羊肉,安徽板面就此呈现出来了,青菜的清香,面条的嚼劲,卤子的香辣,满碗冒着令人欲罢不能的香味,真是人间美味。
8. 太和是什么地方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9. 合川上太和下太和分别是指哪里
上太和我奶奶家,下太和我外婆家
10. 太和板面的起源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广为流行。太和板面如同其他面食,也是经历种种面食演变而来,让其更适合当地百姓的口味,历经千锤百炼,才有今日太和板面这种美味面食的问世。
谈到板面,无论是在几十年前还是现在。来到太和这个不太大的县城,每个街道角落都能见到羊肉板面馆字样的面馆,深深的融入寻常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之中,实惠的价格,无语伦比的美味,让羊肉板面经久不衰。
随着时间的变迁,如今的太和板面遍布全国各地,出门在外经营板面馆的太和本地老乡,都打着太和板面的旗号经营面馆,外地面馆师傅更多的是挂着安徽板面的旗号。时至今日,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太和板面、安徽板面,确确实实的让太和板面的名气名扬四海,众多的板面师傅都是功不可没!!!
太和板面以其用料精,制作细,食之味美,久吃不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太和板面更成为能和郑州烩面、兰州拉面等具有代表地方特色面食的典范。太和板面是美味,那真的要详细介绍下了,每每途径板面馆的时候,板面馆里就会散发出十里飘香的味道,让您有种欲罢不能,不吃不成的感觉。
太和板面是美味,那面入口有嚼劲且不失面香,那面汤入口浓厚香辣,让人胃口大开,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毫不夸张的比喻下,到了(狗肉滚三滚,神仙都站不稳)的地步。
板面的精髓在于汤料制作。制作其关键大致是:将羊肉切成小肉丁,先用羊油将辣椒炸黑(注意不要炸的太老)捞出,将羊肉丁加花椒和醋一起放在锅内熬制,至肉烂油清时,再将食盐和加入。面出锅后,适度的添加汤料和羊肉,安徽板面就此呈现出来了,青菜的清香,面条的嚼劲,卤子的香辣,满碗冒着令人欲罢不能的香味,真是人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