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前辈劝网络作家读经典
网络作家梁七少恭恭敬敬地从知名作家王刚手里接过一本小说【月亮背面】,随后又奉上一张卡片,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自己的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在2月16日举行的中国作协举办的第二批作家结对交友见面会上,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一对一结成了15个对子。面对这些年轻的后起之秀,知名传统作家给他们上的头一堂课只有四个字:多读经典。
虽然主办方一再强调,结对交友并不是要让网络作家拜师学艺,传统作家们也并非是要开门纳徒;但是在大名鼎鼎的文坛前辈面前,年轻的网络作家们还是不由自主地扮演起了学生角色。梁七少便向前辈们求教:从2022年到现在,我写了5本书,但每次动笔,仍会遇到困难,常觉得人物刻画不够丰满、构思好了的情节怎么也写不出来。他还表示,一直盼着自己的作品能实现实体出版,但这条路该怎么走,他也想听听前辈的建议。
著名作家、【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当年也是从网络文学起家,谈起这件事很有发言权:网络阅读主要考虑意义你说的是什么,纸质阅读还得讲究作品本身的语言美感。毕竟,文学还是语言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传达工具。除了说什么,它还讲究怎么说、怎样说得更贴切、优美,能让人在阅读时停下来、驻足享受。他告诉网络作家自己审稿时的一个秘密:我们编辑往往先不看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是看你语言过没过关。
缺乏文学美感,这显然是网络作家们的一个软肋。两年前,王刚在北大和当红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有过一次对话,这回他毫不客气地拿这事儿来举例:我问他卡夫卡读过没有?没有!托尔斯泰呢?没读过。去年,王刚在中国传媒大学教了半年课,他发现那里的研究生、本科生,基本上和唐家三少一样,对经典毫无兴趣。你们的经典是金庸,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典,却已经被你们扔进垃圾堆!他有些痛心地说。
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她在北大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很多80后谈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时,纷纷列出的是日本动漫。对此,邵燕君自称产生了强烈的失职感,高雅的、精英的文学没能和通俗文学建立有效的互动模式,特别是没能对下一代的价值观产生有效影响。
邵燕君认为,传统作家对此应当承担起责任:要知道,网络文学并不一定是网络一代的文学。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更多人发表文字的平台,各种作家都加入其中以后,拥有不同价值观和美学传统的人将能够在此共同展示、互相融合。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阳春、白雪良性互动的文学生态。
结对活动确实给了作家们互动的机会。梁七少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读【红与黑】这样的文学名著。王刚借着他的话,当即上手指点起来:这个小兄弟说自己读过【红与黑】,这让我很感动。其实,你刚刚提到故事结构和怎么写人的问题,你要是再仔细读读【红与黑】,看看于连将要拿下那个贵族夫人的一刻,他的动作、他的心理,你再看一下那些人物关系,就知道怎样去塑造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