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先艾小说阅读
Ⅰ 阅读短文刺猬型的狐狸李健吾
作为著名的文坛多面手,李健吾在戏剧、小说、散文创作、文学批评、翻译和法国文学研究等领域都卓有建树,自成一格。
李健吾的文学生活是从戏剧开始的。他当时在北京寓居的解梁会馆,地近新开业的娱乐场所“新世界”。十余岁的少年,深深地迷恋上了这里的文明戏。
由文明戏的“摆渡”,他又跨进话剧——“一个真的,一个切近真实的人生”,又能满足他的“模仿本能”的“更好的东西”。父亲已经去世,没有人拿“封建帽
子”限制他,他投入了爱美剧运动,成为北京舞台上的女角专家。李健吾多年以后慨叹:“它让我晓得人世有一种东西,可以叫一个小孩子在舞台上表现自己”。
演而优则作。1922年底,他与北师大附中同学蹇先艾、朱大枏等人一起,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曦社”。徐志摩向这群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奉献了《诗
人与诗》的演讲;在北师大兼课的鲁迅,也应邀前来,谈了一番“未有天才之前”的道理。在“曦社”主办的期刊《爝火》上,李健吾发表了他最早的剧本《出门之
前》和《私生子》。两个剧本,故事情节都不复杂,但李健吾一出手就显示了他展示人物微妙心理活动的文学才能。
与剧本写作平行,李健吾也进行了小说写作的尝试。由于徐志摩和王统照等前贤的赏识,他的“小把戏”陆续不断地出现在《晨报副刊》和《文学旬刊》等刊物上,也在文坛激起了不错的反响:《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赢取了朱自清的赞叹,《终条山的传说》则得到了鲁迅热诚的品题。
与鲁迅相比,朱自清由于师生之谊,似乎更了解这位高徒。表面上看,李健吾的小说取材很广,主人公既有抑郁伤感的青年学生,也不乏丧子少妇、亡命
之徒、估衣摊主、丘八大爷……这样的底层人物。他熟悉青年学生的生活,这不令人意外;但他的才华更在于,无论是采取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事的形式,他总
能将底层人物的声口和举止加以相当惟妙惟肖的描述,虽然也许若干隔膜难以逾越。
他的很多小说都有这样的特点。长篇小说《心病》,采取了复线叙事的结构。前两卷一为主人公之一陈蔚成的第一人称“自记”,一为对秦太太、洪太太
等人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却覆盖了基本接近的时间段落。甚至在“自记”中,作者还插入了一段颇显冗赘的胡方山的长篇独白。仿佛不钻入小说角色的心里,不拿
角色的身份说话,作者就还觉得不够过瘾似的。
李健吾的“拟人”作风也感染了老师。朱自清为《一个兵和他的老婆》所写的评论文字,全篇都特意“拟”了评论对象的文体。不妨说,李健吾写小说跟
写剧本,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经典的现实主义戏剧中,作者不能进行过多的主观介入。相反,作者只有充分尊重角色的内面生活与主体性,把言行的权力充分下放
给他们,才能使他们令人信服地活起来。若想进入角色内部,只能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这,正是李健吾所说的“模仿”,也是朱自清所说的“拟”。
“模仿”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逃避。父亲的缺席,构成了李健吾终身未能摆脱的创伤体验——“一切改头换面,然而我换不掉那留在我心头同一凄
凉的震颤”。这一点,提醒我们去仔细玩味他笔下的福楼拜:“在福氏的性格上,好些特别的地方,反而成为一种习而不觉的矛盾。在这赤子的热怀里,是全部情绪
的汹涌,一下子奔流过去,或者一下子奔流回来,是整个生命的期许,全部灵魂的撼动。一切形成凿枘的参差。他赋有外形的美丽,同时具有永生的疾病;他生有魁
梧的身体,同时里面布满了柔脆的神经。他从来一心相与;惟其一心相与,他容易受伤,也容易兴奋。他可以因为一粒微屑,怨天谩地;或者一声呼喊,欢天喜地。
在他的爱憎上,他分不清大小轻重,甚至于轻重倒置;或者一言不发,或者滔滔不绝,是即是,非即非,绝无所谓唯唯诺诺。”这位神经质的法国文豪,难道没有那
个歌哭无端的北京少年的影子吗?
还应该深入体会李健吾对福楼拜创作思想的总结:“从文章里把自我删出,无论在意境上,无论在措词上,如果他不能从根拔起他的生性;至少他可以剪
去有害的稠枝密叶,裸露出主干来,多加接近阳光,多加饱经风霜。”正是在“全然虚构”的基础上,正是以没有放入一点个人的情感或存在为前提,他写出了《包
法利夫人》。这难道不也是李健吾的自况吗?
“孤岛”和沦陷时期,参与了上海剧运的李健吾进行了大量的外国剧作的改编工作(《花信风》《喜相逢》《风流债》《金小玉》《云彩霞》《撒谎世
家》《王德明》《阿史那》……)。他直取原作大意,重神似而非形似。改编本的人物、情境、格调,都完全地中国化了,几乎难以看出原作的痕迹。所以,他的改
编亦应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创作”。戴着别人的面具跳舞,他的动作可以特别地优美、翩跹。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风格,一般被认为是“印象主义”式的。法朗士的话,或隐或显,经常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响起:“好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叙述他的灵
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更直接地说,一个批评家,“不判断,不铺叙,而在了解,在感觉。他必须抓住灵魂的若干境界,把这些境界变做自己的”。尽管“自我”
和“风格”的存在是文学活动中难以根除的“障碍”,但无论如何,李健吾“不大相信批评是一种判断”。也就是说,批评家不该先入为主,刻舟求剑,面对作品,
“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
在自己的作品里,李健吾是一个一个的角色;在别人的作品前,刘西渭(李健吾从事文学批评时常用的笔名)是一个一个的原作者。他总是在好奇,在感
受,在揣摩,在体验。冯至的比方很可以挪用过来形容李健吾的做派——“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用李健吾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我
挣扎于富有意义的人生的极境,我接受惟有艺术可以完成精神的胜利。我用艺术和人生的参差,苦自揉搓我渺微的心灵。作品应该建在一个深广的人性上面,富有地
方色彩,然而传达人类普遍的情绪。”
“人性”中的“奇遇”和“极境”实在太多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李健吾成熟期的剧本,经常是成对出现的:《村长之家》与《梁允达》,《这不过是春天》与《十三年》,《以身作则》与《新学究》,《草莽》(又名《贩马记》)与《青春》。
除《以身作则》与《新学究》外,那六个剧本都是有关记忆的故事。《村长之家》里,村长最大的苦恼是他是否厮认逃荒而至的生身母亲;《梁允达》
里,梁允达最大的危机是刘狗的去而复返,后者乃他当年弑父之罪的具象化。现实世界删除惟恐不及的那个人,承载不堪回首的回忆的那个人,却忽然重访了现实,
波澜由此产生。
旧日的恋人冯允平也归来了,这考验了警察厅长夫人的神经,何况他还摇身一变成了革命者,不幸遭到警察厅长的追缉(《这不过是春天》);厅长夫人
的性别随后发生改换——这就是暗探黄天利,他认出了他要拘捕的地下工作者向慧是13年前的邻家少女,于是最后放走了她,饮弹自杀(《十三年》)。
《青春》是李健吾利用写作《贩马记》时“一个舍弃的材料”写的。《青春》中的田喜儿,就是《贩马记》中的高振义。二者共同的原型是作者的父亲。
这两部剧作又仿佛是对《村长之家》的一个遥远的呼应,因为李健吾一再地把故事发生的环境,设置在他的故乡,和父亲这个人一样,那个地方凝结了他顽固的童年
记忆。
《村长之家》也是对《出门之前》和《私生子》的一个呼应。那个关心前夫之子的母亲,成为村长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身为村长,他背负了更多社会角色,不可能如《私生子》中年轻的主人公一样义无反顾。
种种变故让剧中人猝不及防,让旁观者倾心不已。于是在李健吾的散文集《希伯先生》中遍布这样的人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学同学牛小山,竟然做了
抗日的英烈(《匹夫》);父亲信赖的风趣的老好人希伯先生,一个儿子被日本兵打死,他“被迫做了几天维持会的新贵,设法逃到外县”(《希伯先生》);父亲
手下的福将“牛皋”,通过粗中有细的智慧为自己赢得一份莫名其妙的安逸的晚年(《“牛皋”》);父亲的另一位悲歌慷慨的小伙伴史某,却令人扼腕地死于仇人
之手,壮志未酬(《史某》)……父亲留给儿子的遗产是何等丰厚。“换了一副脏腑”正是李健吾在他的戏剧、小说、散文创作,乃至文学批评和法国文学研究里做
的事情。他的无常之叹也是从自己指向他人的:“我宝贝我过去的生命,希伯先生是它一个寂寞的角落。他属于我的生命,他的悲哀正是我的悲哀。有谁说我不就是
希伯先生呢?有谁说不是呢?”
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思(Archilochus)的残篇——“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因为以赛亚·伯林的巧妙阐释而成为人们月旦思想人物的
一对原型概念。作为多面手的李健吾,常被看做狐狸;可他又是刺猬,不管在什么领域,他都关心着一个抽象的名词——“人性”,他关心的方式也高度近似——
“换了脏腑”。他是一只刺猬型的狐狸。
Ⅱ 蹇先艾的作品
蹇先艾(1906-1994),遵义老城人。笔名罗辉、赵休宁、陈艾利、蔼生等。幼年在遵义读私塾,出生清末名门,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祖父官至道员,清同治八年(1869年)奉办“遵义教案”有功,加赏布政使衔。父蹇念恒,举人,曾任今越西等县知县。蹇先艾的短篇小说集有《朝雾》、《一位英雄》、《酒家》、《还乡集》、一《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倔强的女人》,散文集有《城下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约350万字,新诗近70首。
蹇先艾的成名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小说《水葬》,作为一名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与其他同时代的“乡土文学”作家一样,在写作中,往往是在关于乡土的叙事中来表达时代主题的。
Ⅲ 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小说的关系
中国妇女苦难命运的大成;还有七斤一家闹了一场虚惊,他们自己根本
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吉光屯里的人们围绕着对长明灯到底是吹熄、
还是任其长明,展开了关乎生死的争论,结果是主张吹熄的人被打成了
疯子,那一盏灯“绿莹莹”的小灯火亮个没完没了,实际上象征封建社
会的“长治久安”;这种悲剧在寒石山也一样在上演着,那里的人们都
沆瀣一气地逼迫觉醒者变成了孤独者。
还有阿Q无端被杀。阿Q这样的生命在中国并不希罕,但是他的死却
离奇得值得写一个传记。鲁迅写小说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格
调的,这样写也是为了让疗救者注意农民问题。对闰土、祥林嫂体现了
“哀”多于“怒”,对阿Q则有所不同。这里的原因也耐人寻味。 鲁迅
的小说虽然对国民性的愚昧多讽刺和鞭挞,但是他对女性常常留着情面,
祥林嫂未必少愚昧,但是在旧社会女性比男性所受的苦更多几重,作者
不愿意再过多地清算她所应该负的历史责任。只要女性不是像“杨二嫂
”、“阿金”那样“伶俐”和逞能,作者总是手下留情的。闰土的精神
麻木因为连接着“迅哥儿”的友情便多写他的不幸:“多子,饥荒,苛
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无疑是故事语境
谐和的要求。但是对于阿Q的描写则呈现出“怒”多于“哀”了。阿Q属
于整个中国,鲁迅把他当做解剖民族劣根性的一个样板进入故事, 阿Q
形象的“乡土味”于是被淡化了,反之其“中国味”则被强调了。未庄
是虚拟的一个村庄,赵姓与钱姓也是任意设置的。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性
带来了普遍性、典型性的艺术效果。鲁迅说过,他的阿Q 虽然生活在绍
兴,但是他的形象“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
的影子来”,至于示众的场面,“我用的是那时北京的情形,我在绍兴
,其实并未见过这样的盛典”,“不但语言,就是背景,人名,也都可
变换,使看客觉着更加切实。譬如罢,如果这个演剧之处并非水村,那
么,航船可以化作大车,七斤也可以叫做‘小辫儿’的。”〔 1〕( P
147)有意削弱阿Q的地方乡土性特征,强化他的民族性特征,只是为了
实现其创作思想,即表达改造“国民性”的主张。与鲁迅同时期创作乡
土小说最具相通构思的是同乡许钦文。他的《老泪》早于鲁迅的《祝福》
,不知道他写的黄老太太到庙堂中赎罪的情节是不是启发了鲁迅写祥林
嫂的“捐门槛”。但是我们知道鲁迅的《幸福的家庭》是“拟许钦文”
《理想的伴侣》的。他的乡土小说与鲁迅的创作思想在“揭出病苦,引
起疗救的注意”上有共同点。他像鲁迅一样也不是不写风俗画,但是正
如鲁镇的冰冷和阴郁,他的作品中也少欢容而多悲哀,以表现出当时作
家所崇尚的平民意识。同为浙人的许杰创作的小说中,悲惨故事也多与
反礼教这一个社会问题相关,《大白纸》中的香妹被不合理的婚姻逼疯
、远卖,《赌徒吉顺》主人公沦为赌徒之后竟然典当了妻子。许杰在《
飘浮·自序》中说,他写的都是“无灵魂的人生”。王鲁彦的笔致冷峻
而且深刻。他写的《一个危险的人物》、《阿卓呆子》、《自立》、《
鼠牙》多是写愚昧无知的人群冷漠,也有鲁迅之风。尤其是他的《柚子
》深受鲁迅的影响。这一点沈从文也看出了,他说:“鲁彦的《柚子》
,抑郁的气氛遮没了每个作品,同时讥讽的悲悯的态度,又有与鲁迅相
似处,当时正是《阿Q正传》支配到大部分人趣味的时节, 故鲁彦风格
也从那一路发展下去了。”〔7〕(P180)因为题材的趋同, 连风格也
逼似的范例并非绝无仅有。台静农的小说《红灯》、《人彘》、《新坟
》、《负伤者》、《天二哥》也多写礼教压迫之下的人们的愚昧和不争
气。这也是参与新文学革命变动的有力表现,只是他们在题材的提炼上
总是不如鲁迅来得更为集中而且痛切地深刻。
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我们应该谈到的还有语丝派小说家冯文炳。
他的乡土小说与同时期的乡土小说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特色。这种特色
使他成为20年代语丝派为主导的乡土小说与30年代的京派小说之间的一
个中介人物。鲁迅说过,废名的小说从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
才见以冲淡为衣,而如著者所说,仍能‘从他们当中理出我的哀愁’的
作品。可惜的是大约”〔1〕(P223)。如果我们还不能理解, 我们也
许并未留心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社戏》中的一群可爱的
娃娃们与京派小说之间的联系。因为鲁迅的独特艺术选择,他写于五四
时期的小说多写人生悲剧苦痛,但是他也通过孩子们的身上描画了中国
农民质朴的人性之美:闰土身上勃发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融和得如此地
恰到好处;《社戏》中孩子们的质朴和天真又富有智慧正是极古朴的农
民所固有的美好性格。这一题材在鲁迅的小说中并没有能继续下去。我
们似乎只有在他的回忆散文中大略了解到他的这一追求。但是语丝派的
冯文炳在这一题材上把文章作到了佳处。
其实只要细心就会发现语丝派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有两种不同的
倾向:一种是鲁迅为代表的干预现实、热心于社会批评的“人生倾向”
;一种是周作人代表的追求宁静、恬淡、纯真的“人性倾向”。这正是
中国传统文人的“入世”与“出世”两种倾向走向现代的新风度。“人
生倾向”虽然反儒家,但具有儒家思想内核,是“有所为”的;“人性
倾向”并不说继承道家,他们的文学意境多少带有道家的恬淡和佛家的
解脱味儿,在他们那里是“一切静观皆自得”。“人性倾向”的作家除
了周作人,最集中的表现者就是冯文炳。这在周作人也是承认的。也难
怪冯文炳的所有书都由周作人为之作序了。冯文炳已经与五四时期众多
的小说主要构思路向不同,强调通过文学净化人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学
中最容易复活的文学意识。它后来一直顽强地影响着现代文学的创作思
想。冯文炳后来发展为废名。语丝中的“人性倾向”也就变为京派文学
的主调。
三、乡土文学的概念和性质
我们在对于乡土文学的研究中,一来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把乡土
文学限制得过于狭窄,二来又常常把乡土文学当成民间文学。这样的认
识是不利于我们进行文学研究的。
首先,我认为乡土文学不能只是五四以后特定情况下的文学现象。
要研究这一个问题,只能从题材上加以认定,并且将这一题材现象加以
扩展,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
再有,不能把乡土文学当成民间文学。乡土文学与民间文学是不同
的两个概念。
由于以上的误会,我们很容易发现“乡土文学”与“乡土”在一定
程度上存在着名实相悖、名不副实的三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毫无疑问,乡土文学是作家乡土情结的产物。可是,
从乡土文学的作者看,乡土文学大都不是在乡人所作。这有点像鲁迅所
说的隐士的概念。鲁迅说,真正的隐士是乡间的农民,他们“朝砍柴,
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履”,没有时间吸烟、品茗、吟诗作文,一称为
隐士,倒是不怎么“隐”了。〔1〕(P223)乡土文学这样一个词, 从
字面上看有点类似“土特产”,一般人也是这样认识这种形态的文学。
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土特产是指囿于一地的地理、气候、
人文等条件长期传承、积淀下来而形成的某种地方性很强的物产。文学
如果真如土特产那样,就不叫乡土文学,而应该叫做民间文学。五四的
“乡土文学”作家差不多都是生在乡土,而又离乡背井,只身乡土之外
才开始创作,至少是在心灵上有一个逃离乡土的意识才产生真正的乡土
文学。这一事实表明,乡土文学作家大多被来自乡土以外的新文化思潮
激动或者裹挟,从而关心着乡土以内的世界;从而又关心乡土以外的世
界。正如创造社成员身在国外却以强烈的爱国感情关心着国内的政治局
势变化。因此,我们进行乡土文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层性质。这
种现象可以叫作“离乡反观现象”。反观,实际上是一种反思。纯粹的
迷恋故土,并不能产生文学史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因为一处乡土就是相
对独立的一个封闭性环境。在封闭的环境下,人们习惯于一种生活方式
和思维方式。没有气压的变化就不会有风雨和激流,就不会有现代意义
的文学。乡土文学实际上不过是用乡土题材写成的文学。这些文学作品,
与其说它们忠于乡土,不如说忠于中国某一时代。浏览中国现代的乡土
文学,每一个时期,乡土文学负载的文学任务是并不相同的。
第二个现象,从作品的接受者来看,乡土文学多半并不是写给乡人
读的。当时主要是考虑给知识分子阅读,以激起他们改革的兴奋和思考
。这一特点来自晚清启蒙主义者的影响。我们知道晚清思想启蒙时期,
中国文学有一个让人最不满意的现象,就是当时的文章是:俗者滥而不
雅,雅者矜而不俗。晚清的大量白话小说泛滥,简直可以说那时有过一
个白话文的运动,但是这些作品多思想陈旧,缺乏现代性,还不能从根
本上取代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作为新思潮的梁启超等人的“新文体”,
思想激进、热烈,可以代表当时的启蒙意识,可是他们的作品采用的几
乎都是半文半白的语言,用这种文体是不能代替文言文的。新文学的先
驱者们,因此大力提倡白话文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艰难境遇的考虑,他们
要写得既通俗,也要思想崭新。这二者都做了巨大的努力,可是通俗也
还是向着知识阶层开放的,他们的作品如果硬要给乡人看,人家多半也
并不一定感兴趣。鲁迅写的小说,他的母亲也不喜欢读,她说她还是爱
读张恨水的小说。鲁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现在没奈何,也只好
从智识阶级——其实中国并没有俄国之所谓智识阶级,此事说起来话太
长,姑且从众这样说——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8〕(P
24)赵树理的那位二诸葛式的父亲不仅不爱读鲁迅小说,也不会爱读赵
树理的小说。这就很明白地表明乡土文学有乡土以外的特殊追求。这一
点,新文学的倡导者其实是很明白的。鲁迅的书当然有浓厚的农民情结
,但是他是“写”农民,而不是“写给”农民的。《故乡》根本不是写
给闰土们看的,而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所以从五四开始就有提倡文学
大众化的说法。看来通俗化与乡土化实在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第三,从创作思想看,乡土文学的构思并不局限于乡土,而常常是
笔在乡土,心向华夏。换一句话说:作家关心的“农民问题”,并不一
定都是“农民关心”的问题。农民关心的是什么?阿Q 每天关心的是为
头上的癞疮疤辩护,同王胡比捉虱子能否取胜,与小D 打架能否赢等切
近的利益(?);闰土关心的是衣食、儿女、祭祀;爱姑关心的也是她
的离婚问题,更准确地说关心的是她自己不让丈夫给赶出去。作者与主
人公思维的区别正如鲁迅在《故乡》中所表达的:“他的愿望切近,我
的愿望茫远”。二者并不相同。我们注意到周作人在1923年为刘大白的
诗集《旧梦》作的序中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我轻蔑那些传统的爱国
的假文学,然而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我相信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
‘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趣味,而不相冲突,合
成谐和的全体,这是‘世界的’文学的价值,否则是‘拔起了的树木’
,不但不能排到大林中去,不久还将枯槁了。”〔9〕(P117 )这与鲁
迅说过的“有地方色彩的,容易成为世界的”〔10〕(P391)意思大体
一致。他们的意思可不是主张把文艺的题材拘泥于乡村,而是让乡村走
向世界。这又是我们常常误读的。
所以,乡土作家关注乡土问题,归根结蒂,他们在关心人生的同时
关心的是人性问题。了解这一个特点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五四文学的基
本精神。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乡土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中的科学地位。不
过,要认识文学的基本规律,必须排除来自许多方面的障碍,一是来自
作者自述的局限;二是来自史家的偏见。也就是说历史现象有时是比较
隐蔽的,有时表现得比较显露;有的表现得直接,有的表现得不那么直
接。我们判断一个作家的文学思想不能仅仅靠作家自己公开承认的创作
意图,虽然那一直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最权威的。实际上,除了这一层
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沉淀在作家内心和沉淀在大众内心的、时时影
响着作家的集体文化意识。这比起作家临到拿起笔来时想到的创作目的
要重要得多。因而批评常常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发掘。这是我们研究
文学常常忽略的方面。韦勒克、沃伦在他们的《文学理论》一书中就说
过,把作家的“创作意图”视为文学史是十分错误的。“一件艺术作品
的意义,绝不仅仅止于、也不等同于其创作意图;作为体现种种价值的
系统,一件艺术品有它独特的生命。一件艺术品的全部意义,是不能仅
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时代人的看法来界定的。它是一个累积过程的结
果,也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历史重建论宣称这
整个累积过程与批评无干,我们只须探索原作开始的那个时代的意义即
可。这似乎是不必要而且实际上已不可能成立的说法。我们在经历批评
历代的作品时,根本不可能不以一个二十世纪人的姿态出现:我们不可
能忘却我们自己的语言会引起的各种联想和我们新近培植起来的态度和
往昔给予我们的影响。我们不会变成荷马和乔叟时代的读者,也不可能
充当古代雅典的狄俄尼索剧院的观众。想像性的历史重建,与实际形成
过去的观点,是决然不同的事。”〔11〕(P35 )考察乡土文学的现代
性质不仅是要给乡土文学一个准确的存在判断,也是同样有着当代意义
的一个问题。
20年代的乡土小说虽然各具自己的性情,但是他们又都服从了五四
新文学运动的整体思维,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行为的直观性与其
目的性之间总是难以修成一条豁然敞开的通道,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正常
的文化现象。立足于表现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或者解决社会问题,当然
是一种五四精神最为直观的表现;但是立足于写乡土人性的落后与经济
之落后交织的情形也是五四思想革命所关注的问题。正如历史学家克罗
齐讲“历史乃当代史”的历史,现代性理论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斯写《野蛮人的思想》(或译为《野性的思维》)的人类学理论
,也都是为了研究当代世界文化。但是在小说创作中强化一种主体意识
或使命意识,恐怕不是今天的青年读者和评论者所感兴趣的创作倾向,
关于这一个问题,我们是可以另外加以讨论的。但是王元化先生在谈到
这一问题时曾经征引了杜勃罗留波夫的话:“艺术作品可能是某种思想
的表现,并不是因为作者在他创作的时候听从了这个思想,而是因为那
作品的作者被现实的事实所征服,而这思想正是自然而然地从这种事实
中流露出来的。”然后他说:“作家在写作时也要考虑到社会效果问题
,但是,这种考虑首先必须尊重生活的真实,不能违反艺术的规律。只
有在作家的思想感情适应并服从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情况下,他才能使自
己关于社会效果的考虑步入正轨,否则就会出现有时令成功的作家也难
免感到不安的二元化倾向,这也就是说,作家在艺术形象中不自觉流露
出来的潜在的思想感情和他为了追求社会效果强加到作品上去的外露的
思想感情,形成真假混杂、表里抵牾的矛盾,从而造成思想感情本身之
间的分裂。这势必破坏了艺术必然浑然一体的和谐一致性。”〔12〕(
P73)所幸的是,文学革命初期的文学家多是有丰富生活阅历的。 他们
的创作即使是有些单纯的,也并未发生那种“不安”。
收稿日期:1999—12—01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晨钟报〔N〕.北京,1916—8—15.(创
刊号).
〔5〕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周作人.思想革命〔J〕.每周评论,北京:1919(3):11.
〔7〕沈从文文集:第11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8〕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周作人.旧梦·序,自己的园地〔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0〕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2〕王元化.文学沉思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Ⅳ 20世纪乡土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中国文化乡土小说家的视角和心态
从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背景看,狭义上的乡土小说是以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为内核的一种独特小说样式。知识分子是这种文化乡土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从知识分子的理性和情感二种向度论述了文化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认知性和写意性特点。
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乡土小说的认识存在着一种极大的偏离,以为乡土小说写的是“乡”(农村),写的是“土”(农民)。故而“‘乡土小说’可与‘乡村小说’”置换,“主要是从小说题材、人物及其故事发生背景上所作的一种限定。” ① 这实在是把乡土小说等同于广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了。鉴于乡土小说在当代文学中的泛化,模糊了这一特定概念既定的文化内涵。本文提出文化乡土小说的概念,以区别于广义上的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作为20世纪的一种独特文学现象,从它产生伊始就蕴涵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内容。严家炎就说过“乡土文学在乡下是写不出来的,它往往是作者来到城市后的产物” ② 。“城市”作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始终以文化的他者身份在乡土小说中或隐或显地表露出它的存在意义,从而构成了乡土小说文化冲突的另一极。乡土小说之所以更多地选择乡村为背景,主要是缘于有着中华传统文明积淀的乡村与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明构成了文化冲突上两种差别巨大的生活环境。张炜在谈及他的乡土小说时说过:“乡村的东西更真切一些,变化少,新东西涌入一点也很快被溶解。比起城市来,它的力量更强大,更久长和悠远。这就更适合被拿来做依据,就象搞解剖要选个好的标本一样。” ③
从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来看,乡土小说显然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着密切的同构关系。当“西方文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逐渐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而且在总的方面影响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 的时候,它势必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大转型时期世界观的斗争和价值观的复杂矛盾。一方面在理性上不得不认同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先天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以及目睹西方文明的入侵和西方文明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又注定了他们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价值选择。当这种文化矛盾已构成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必然地会在小说创作中表现这一母题。以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乡土小说家,正是在这一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困惑和情感失衡的叙写。鲁迅的乡土小说理论突出地显示了其知识分子性的特点。鲁迅说道:“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在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 ⑤ 鲁迅的乡土小说理论显然侧重的是寓居在“北京”的知识分子,突出的是知识分子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化视角对乡土的观照,突出的是知识分子“隐现着乡愁”的胸臆。以往对鲁迅等乡土小说观的阐述往往只是机械地以题材(农村)和人物(农民)为中心,而未能看到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重要意义,这恰恰违背了鲁迅甚至称之为“侨寓文学”的初衷。显然,鲁迅的乡土文学观,既不同于周作人对“风土”,“地域色彩”的表层把握;也不象茅盾那样特别强调时代、政治的因素。客观地说,周作人的乡土文学观倡导的是具有“地域文学”倾向的乡土文学;而茅盾的乡土小说观对于“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的重视 ⑥ ,使之与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但茅盾显然更强调的是在“特殊的风土人情描写”之外的“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⑦ ,使他关注的是农民的现实命运,并一度以“农民文学”来命名。它为后来在宽泛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石。而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则把焦点对向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境遇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域。尽管鲁迅、茅盾、周作人的乡土小说理论有着各自的侧重点,然而,他们却共同为20世纪宽泛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乡村小说的审美内涵。
20世纪的乡土小说随着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加剧,加之受到鲁迅乡土文学观的影响,特别是鲁迅创作实践的带动,从整体走向上看,越来越呈现出文化的蕴含。从而与茅盾、赵树理初创的,柳青、浩然等作家继承和拓展的农村题材小说越来越有了明显的区别。20世纪的乡土小说随着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深入,也越来越被知识分子(而不是农民)所青睐。这种文化乡土小说,在题材上已不再是农村题材所能包含的了。它逐渐向城市的胡同和里弄渗透,在人物上也不仅仅是以表现农民为中心,知识分子已不再只是农民的代言人了。20世纪的文化乡土小说,把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识和情感矛盾推到了小说的前台,着力展示的是中西方文化冲突境遇下知识分子自身复杂多样的精神状态。而单纯地写乡景、乡俗、乡情,以展示农村和农民的现实状 况,展示平民乐趣的一种小说样式,那将是宽泛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当然,笔者不否认这些因素,以及方言的文化韵味,都可以构成文化乡土小说的必要(而不是必然)前提,但它并不是文化乡土小说的终极旨归。也就是说,它只是载体,而不是本体。鲁迅赋予乡土小说本体内涵指向的是知识分子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文化定位、文化漂泊和文化归属的范畴。它是一种文化小说,诗化小说。其实,从乡土小说着力表现“乡愁”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文化属性。乡愁并不产生于土生土长的农民,乡愁来自被故乡放逐的人们。而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和文化占有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表现乡愁的当然代表。更何况乡土小说中的乡愁的“文化乡土”,“精神家园”的韵味,决非是农民和其他身份的人所扛得起的。传统的阅读经验,往往忽视了文化乡土小说中叙述者的身份,而直接表现知识分子文化漂泊,精神漫游的小说又一度被拒之于乡土小说门外,使得知识分子在乡土小说中的应有地位长期被悬置。而乡土小说的诗化性,写意性,亦使得一度只注重形象塑造的小说分析“忘记”了叙述人的心态。既如我们阅读鲁迅的单篇作品,确实容易忽视叙述人,尤其是叙述人的立场、态度、心境和表达方式,而把注意力转到了叙述对象上。然而,如果对鲁迅的文化乡土小说进行整体上的把握,那么,叙述者理性和情感的复杂矛盾心态就浮现了出来。我以为对于文化乡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也应作如是观。
二
作为一种表现文化冲突的小说样式,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距离构成了小说叙写的广阔空间,也设定了这一文化冲突的内在张力。因此,叙述者的写作视域和写作态度就构成了文化乡土小说的决定性因素。这对于原发现代化国家的叙述者来说,由于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使他们的乡土小说往往表现为同一民族随着时代生活巨变而产生的新旧两种文化之间的同一文化内部的矛盾。它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对传统文化消失的叹惋。而对于文化移植的后发现代化民族国家,乡土小说则呈现出文化移植、文化断裂、文化碰撞等等更加复杂的矛盾状态,因而更具有典型意义。特别是中国,由于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性,使得文化冲突表现得尤为尖锐,乡土小说家的笔触也尤为忧愤深广。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的文化乡土小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特别是鲁迅开放而深邃的现代理性意识和他内敛而又真挚的中华传统情愫,构成了他的乡土小说恢宏的文化张力,从而高度概括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初期,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
鲁迅作为中西方文化大碰撞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面对传统文化的衰微和西方的强势文化,他“别求新声于异邦”,毅然地选择了西方启蒙理性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盘性地否定。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鲜明地标示出两种文化冲突的尖锐性、复杂性,因而可以说是认知型文化乡土小说的典范。《狂人日记》以接受西方启蒙理性思想的“狂人”的视角透视中国的传统社会。于是,“狂人”看到了“正常社会”中的“正常人”看不到的封建礼教表层的仁义道德背后所隐藏的“吃人”面目。这种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全新的认知,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无法理解的。只有接受了西方的启蒙理性——狂了,才能看清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小说思维观上的现代性、开放性和乡村人物的传统性、封闭性构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裂痕。其浓郁的理性色彩,深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小说鲜明的知识分子立场。从而开创了中国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中一种注重认知性的小说范型,并绐后来的乡土文学以广泛的影响。从小说接受者的角度上看,这种注重认知性的文化乡土小说本身就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因此,它是先觉的知识分子对后觉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启蒙。从认知性的角度上看,作品还通过狂人的反思,进一层地发现有着四千年吃人历史社会中的“自己也曾吃过人的肉”。并通过小序中叙述人的立场超越了狂人的视角,从而消解了觉醒后的“狂人”无法改造“正常社会”的“正常人”的启蒙尴尬。并以狂人后来的“早愈”和“赴某地候补”跳出了启蒙的怪圈。显示出鲁迅对中西方文化冲突深邃而清醒的认识,给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祝福》等系列小说中,作者都通过“我”作为“归乡”的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文化冲突背景下,知识分子“精神流浪汉”的形象。 魏连殳和吕纬甫,也同属于流浪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知识分子。所不问的是作者更多地表现他们的消沉、颓唐,而赋予“我”更多的是迷途中的思考和对未来前途寻觅的含义。《伤逝》中涓生与子君从相爱到分离,亦可以看成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一种寓言。小说以涓生和子君分别指涉西方和中国两种文化,通过“涓生的手记”这一独语形式,强化了两种文化交融的内在复杂性。并以子君的文化退守和自杀,从反面提示了中华文明的必然出路。小说中人物的孤独情怀,作品浓郁的感伤气氛,尤其是家的破裂,使之具有一种文化精神的漂浮感和文化家园的失落感。应当指出的是,鲁迅的文化乡土小说指向的是知识分子思想和情感的特定状态和特殊情境,即知识分子作为西方文化的接受者,他们从民族情感的集体无意识中本能地产生了对西方霸权文化的排斥;知识分子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他们在理性上又不得不对落后的民族传统文化予以坚决地否定,特定历史把文化承传者的知识分子推到了文化失范的现实境地,迫使他们游走于文化荒原之中。知识分子文化品格的精神性特点,使之在小说的形象塑造上与农民、工人的形象有着截然的不同。知识分子的精神特性,使得知识分子形象更多地呈现为认知性、意象性。鲁迅正是通过知识分子对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理性思考和情感态度,描绘了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意识和心灵矛盾的。
鲁迅以文化启蒙为己任的乡土小说,决定了他对西方启蒙主义采取的是工具理性的策略,他在早年说道:“洞达世事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显示出一种“拿来主义”的观点,以使对西方理性的吸收,“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⑧ 。这使他的乡土小说,带有整体上的象征性。正如美国学者F·杰姆逊所说,是一种“民族寓言形式”。他笔下的乡村和农民常常只是一种寓体,是被看,目的在于表现知识分子对封建文化的彻底反叛,对传统知识分子自身的反省和对先觉的知识分子文化尴尬的深情返观。因此笔下的农民只是愚昧和麻木的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形象写照而已。
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大批乡土小说家,象王鲁彦、许杰、彭家煌、台静农、萧红等,他们在创作视角上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鲁迅的启蒙理性的文化观照立场,显示出对乡土社会的超越性认知,正如鲁迅说的“看王鲁彦的一部分的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许钦文所苦恼的是失去了地上的‘父亲的花园’,他所烦冤的却是离开了天上的自由乐土。” ⑨ 尽管王鲁彦和许钦文乡土小说的创作心情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用现代西方启蒙理性对乡土的审视。当然,他们无法超越鲁迅高屋建瓴的文化视角,却使文化乡土小说在二三十年代蔚然成风,很好地配合了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
30年代茅盾以政治理性视角写下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40年代赵树理以实用理性的视角写下的乡村小说,在知识分子的乡土观照立场上,有了不同向度的开拓。然而,由于作者阶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对农民现实政治命运的过多关注,使他们的小说文化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削弱,因而在整体上表现出向农村题材小说领域倾斜的趋向。受他们的影响,乡村小说一度回避了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主题。以致在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农村题材小说的泛滥。而鲁迅知识分子立场对乡村文化进行理性透视的文化乡土小说,则直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有了新的崛起。
客观地说,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五四以后中西方文化的第二次大融汇。如果说五四时期出现的文化大碰撞,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屈辱的状态下,对自我文化的彻底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被动性接纳的话,那么,80年代的文化大交流则表现出中西方文化在形式上的一种对等性互换。尽管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二次文化大碰撞有着种种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文化碰撞在整体上的相似性却使80年代在文化吸纳上有着宛如回到五四时代的感觉。伤痕、反思背景下的乡土小说,就是在这一特定情境中,以回归五四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的认知形式出现的。而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则标志着乡土小说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寻根文学”以质疑五四的姿态,承继了五四时期乡土小说的文化追寻。“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鲜明地标示出其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探求。因此,它是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目的的反传统的继续。所不同的是,鲁迅面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初期,面对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他采取的是彻底反传统的策略。而寻根文学家则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劣根和优根的双重揭示。象韩少功,这个最鲜明地表现出知识分子理性自觉的 寻根小说家,他的乡土小说,文化冲突的意味就显得特别明显。他的《回声》、《爸爸爸》等作品,知识分子虽然表现为不在场,但作者以叙述者的理性逼视,使传统文化浸染下的农民麻木、愚昧的根性昭然若揭了。小说塑造的根满和丙崽形象也同鲁迅刻画的阿Q一样,具有传统文化的象征性,从而在叙述者的理性意识和被描绘的农民形象之间构成了两种文化冲突的内在张力,显示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洞见。
在以西方启蒙理性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观照的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就如盘旋在空中的风筝,一方面由于距离,深化了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又由于受到特定文化的牵引,表现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身文化的情感眷恋。这种文化冲突的历史必然性,注定了知识分子文化漂泊者的命运。鲁迅以其深刻和清醒,使他既最大程度地拉开了“风筝”与土地的距离,又能够跳出风筝线的两端,以彻底的反传统对知识分子和农民进行双向批判。赵树理等作家则以拉近“风筝”与土地的距离,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但却使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识和乡土小说的文化韵味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韩少功等寻根作家,则试图给风筝寻找新的支点,这使他们的种种努力,不仅在视角上没有跳出风筝线的两端,反而淡化了理性批判的力度。因而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认知性上并未超越鲁迅,只是由于他们的乡土小说,在现代化进程中时间上的延伸和地域性上的开拓方而,丰富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不同表现形态,并使鲁迅开创的文化乡土小说回到了文学叙写的中心位置。
三
如果说20世纪的乡土小说家在理性认知上更倾向于西方文化立场的话,那么他们在情感态度上则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立场的倚重。在这一点上,鲁迅的乡土小说仍具有范式意义。鲁迅《故乡》的归乡模式和《社戏》的童年回忆视角,给20世纪的文化乡土小说创立了二种诗学的范式。《故乡》以开头的景物描写和叙述者低缓阴沉的语调营造了游子归乡的落寞心境,那想象中的故乡和现实中满目疮痍的荒村形成的反差,使归乡人不禁要怀疑“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显然,现实中的故乡是令人失望的,旅居他乡的游子每每只是在记忆中编织他心灵的故乡罢了。一旦面对现实的乡村,必将粉碎归乡人心灵的梦幻。这使得文化乡土小说中的归乡模式具有了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现在与过去的时空距离,而游子的无家可归,有家难归和归乡又逃离也都有了寻找精神家园的文化寓意。而《社戏》的童年视角亦使怀乡具有诗学的特征。小说通过“我”对城市看戏的不满,以对比的方式勾起了对童年在家乡看戏的回忆。需要指出的是,“看戏”只是勾联城市和乡村的一种生活契机,作者的指涉显然关乎的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的乡村情结。小说的回忆实际上暗示了叙述人当下时间和空间的缺失,暗示了叙述人此在的孤独和焦虑,而回忆产生的童年梦幻,亦宣告了叙述人对当下城市生活的否定,这种以回忆建立起现实城市和梦想中的乡村的对比关系,构筑了小说时空上的巨大张力和主观心理的极大反差。从而把知识分子归乡的孤寂心态和怀乡的精神漂浮感烘托了出来。
鲁迅乡土小说价值论上的反城市化情绪,被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接受了下来。所不同的是,鲁迅饱含两种文化冲突的理性认知与情感价值选择的矛盾,在废名、汪曾祺笔下渐渐被隐没了。废名的《桃园》、《菱荡》、《桥》等乡土小说,“作者用一枝抒情性的淡淡的笔,着力刻划幽静的农村风物,显示平和的人性之美。” ⑩ 因此,他构筑的是纯感觉的东方乌托邦。只是由于作者回眸式的追溯笔调,使空幻的乌托邦,在表象的牧歌声中流溢出忧伤的挽歌情调。而汪曾祺的《鸡鸭名家》、《老鲁》,以及80年代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则以貌似无主旨的民俗风情展示,流溢作者对传统文化人性美质的依依眷恋。因此,同样具有挽歌情调,只不过汪曾棋的作品更多一些暖意,更突出一种美的力量而已。三四十年代最能体现鲁迅价值论上反城市化情绪的乡土小说家是沈从文。虽然,沈从文直接师承的是废名山水田园诗般的乡土抒情小说,但在废名笔下,“其作品显出的人格,是在各样题目下皆建筑到‘平静’上面的……这些灵魂,仍然不会骚动,一切与自然谐和,非常宁静,缺少冲突。” 11 而在沈从文笔下,则“同样去努力为仿佛我们世界以外那一个被人疏忽遗忘的世界,加以详细的注解,使人有对于那另一世界憧憬以外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似较冯文炳君为宽且优。” 12 也就是说,废名的乡土小说营造了桃花源式的封闭世界,内中的人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沈从文的乡土世界“则展示出乡村社会历史文化的常数与现代文化的变数交织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及人的生存悲剧” 13 。沈从文的《边城》,那白塔在老船夫死去的暴风雨之夜的坍塌,《长河》中象征着现代文明种种罪恶的队长和师爷对桔园的闯入,都具有中西方两种文化冲突的隐喻性指涉。沈从文小说的人物类型亦从整体上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对立模式,他笔下的人物大抵呈两类三种状态,一是文明社会熏染的城里人,他们是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的畸型人,与之相对的是乡土文明孕育的理想人格,象翠翠、夭夭、三三等,第三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正在被现代城市文明侵蚀的乡村失态人,象《萧萧》、《丈大》、《贵生》中的主人公。正如杨义所说,沈从文对人性的选择依据是“扬卑贱而抑豪绅,非都市而颂乡野” 14 。这使他的反城市化情绪较之鲁迅显得更加突出和鲜明。
然而,无论是沈从文,还是废名和汪曾祺,他们的乡土小说都较少直接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而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主要是通过叙述中此在乡村与彼在城市的比照,通过叙述人的情感态度、叙述笔调、氛围、烘托出来。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理性意识,决定了他们对势不可挡的现代化的认识。他们的乡土写意小说,不过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乡村美丽风俗的最后一道风景。这使他们的怀乡小说在表面的牧歌声中笼罩着一股浓郁的哀怨底色。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乡土写意小说主要面对的是知识分子读者群。尽管沈从文以及后来的贾平凹,张宇等怀乡小说家往往自命为“乡下人”,但是,他们小说的文化色彩、情感价值取向,甚至是语言、描写手法等等,都与赵树理那种真正写给农民看的小说相去太远,尤其是他们的乡土小说,从总体上流溢出来的对正在消散的传统文化的伤悼之情,也更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普遍情绪。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知识分子来说,这种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绪,是蕴含着对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深刻思考的,是蕴含着对文化现代化深入反思的,是蕴含着对民族文化新生憧憬的。因此,新时期当汪曾祺回忆起“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的时候,那正是对文化怀乡小说的追忆。而寻根后小说的出现和深化,则标志着对民族文化前途关切的乡土写意小说有了一种新的开拓和延伸。
80年代中期寻根作家在理论上鲜明地打出了推崇民族文化的旗号。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厚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 15 表现出民族文化观念的自觉。只有把情感立场转向民间的、民族的文化,才能发掘民族文化潜藏着的“优根”。于是,寻根作家们纷纷到传统文化的蛮荒之地,到民族的亚文化中去寻找民族文化的新的源泉。韩少功试图复活楚文化的瑰丽,贾平凹热衷秦汉文化的气象,阿城崇尚道家的超脱,莫言则张扬初民的野性。寻根作家意在重建民族文化精神的小说,使他们一方面努力去挖掘传统文化的优根,而另一方面则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性蜕变、道德堕落予以激烈的抨击。寻根作家理论的自觉,使得他们的乡土小说文化冲突表现得异常明显。像贾平凹的《浮躁》、《土门》、《高老庄》、《怀念狼》,张炜的《古船》、《九月寓言》、《家族》、《柏慧》,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暗示》等。小说在标题上就具有某种象征性,而在题材上则都是以小村庄寓意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并通过人物的兴衰展示文化冲突中的宏阔社会历史图景。特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知识分子形象也被推到了小说的主体地位,像贾平凹笔下的金狗、子路、高子明,甚至是《废都》中的庄之蝶,《白夜》中的夜郎等,张炜《古船》中的隋抱朴,隋见素,《家族》和《柏慧》中宁、曲两家的三代知识分子。而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和《暗示》,则以叙述人的知识分子立场看取“马桥”和“太平墟”在物质贫困中的精神亮点,打量“城市”物欲膨胀下的人性失落。即如贾平凹的《高老庄》,建构了以子路为中心的两大人物系列群,而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极力去张扬我的意象” 16 。因此,子路的还乡和离乡就具有知识分子精神困惑到精神突围的写意。这一点在《怀念狼》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是城市来的施德(失德)和黄疯子,一方是乡村的傅山(负伤)和烂头。从而突现了“我”(高子明)游走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窘境,和在这窘境中立足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观 念。
20世纪中国的文化乡土小说创作,诚如乡土作家张宇在《乡村情感》中的自白:“我是乡下放进城里来的一只风筝,飘来飘去已经二十年,线绳儿还系在老家的房梁上。” 17 “风筝”形象地概括了乡土作家知识分子的身份和以现代理性关注乡土中国的文化视角,而风筝与土地的关系则决定了他们立足传统文化的历史宿命。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创生的,以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为内核的乡土小说,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而发展,也将随着乡土社会历史的终结而转移。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6214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
在谈到现代化进程中的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的特点时,我们必须先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而乡土小说,根据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说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所以,所谓乡土小说,主要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从这定义,即可知乡土小说所要描述的,不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而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古老的农村文明。
。。。。。。。。。
http://www.xxszj.com/blog/user1/hexiao/archives/2022/1115.html
Ⅳ 中国近代文学作品
《呐喊》 、《彷徨》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官场现形记》等。
1、《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2 、《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
3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4、《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用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
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出名文学小说之一,曾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给文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5、《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早在陈所发行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共五编60回,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
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鲁迅将《官场现形记》与其他三部小说并称之为谴责小说,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
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被列为排行榜第一名。
Ⅵ 推荐几本中国近现代经典长篇小说
1.中国近现代小说...
楼主居然没提张爱玲的小说...她才是中国女作家的精髓啊,长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华,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种散文里(才看到),我无语
还有白先勇,台湾作家,你查询下就知道
还有余华的作品还可以
武侠长篇写得好的近来实在很少,我推荐的无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类,<悟空传><若星汉>都写得很有才气
另很高兴你喜欢王小波
2.漫画我可不熟,略过
3.历史类的,<德川家康>刚看过是吧,我刚看完织田和丰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无论你看没看过,<资治通鉴>一定要看,买的话我建议买柏杨版的,有各种点评,这套书本人是借图书馆的,不知现在有没有的卖,只要小说的话,...
4.文学评论...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杂文 当代惟有李敖 柏杨,尖锐真诚
5.中国古典名著大都不够深刻,看过则罢,不过建议看看<太平广记>一类,加深文化感
中国古代名著我最喜欢的是<聊斋志异>,传奇.像<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中难得的深刻,却非我所喜爱.
6.外国现代近代当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尔赫斯 欧洲的巴尔扎克(你竟然没提,他可不止欧也妮·葛朗台) 加缪 萨特 塞利纳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说有 希区柯克 弗福赛斯 森村诚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网>?这两篇是完美童话.说到童话,安徒生的东西我建议原著,感觉很不同
引 推理类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诚一 松本清张 仁木悦子 等等
科幻类 艾萨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欢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梦>(吕蓓卡) 据说是浪漫主义名著
7.外国中国诗歌类
顾城 北岛 戴望舒 泰戈尔 普希金 雪莱,推荐 还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国近现代散文 重点推荐梁实秋 文风和蔼朴实 林语堂 鲁迅(?)
9.哲学类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说,世上没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为己用,哲学永远是越来越走向极端的
10.圣经还是看一下吧 我当历史小说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经 菜根谭
11.有人就有传记.不谈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你应该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里啊?
另我想说一句:书并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觉得网络上幻想类的书太多了,扰乱了我大部分视线,楼主你提到的所有的书都推荐么?惭愧我还是不少都没看过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条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恋情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中国艰苦人生
路遥<平凡的世界>
2....
3.<资治通鉴>大气,不过很厚,还有好多册
二十四史里推荐<史记> <后汉书>
<新五代史> 战争 和平均引人入胜,文笔不错
dachao100说得对,<菊与刀>确实不错,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册
4.李敖的书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潇洒 柏杨,他是个不平的学者
5....没什么好的,<三言二拍〉都太传统,也不是长篇,清代的除<红楼梦>都比较单薄
6.霍桑<红字><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美国风情,幻想现实都有
博尔赫斯写的是传奇故事
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 纪德<伪币制造者> 怀尔德<圣路易斯桥> 奥维尔的<1984><动物农庄> 话说反乌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动物农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与罚>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响
森村诚一<证明三部曲> 虽说是推理,批判社会比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赎)>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书贼〉〈灿烂千阳〉 这两本都是最近才出的书,我也这两年读的,宣扬人性,和〈追风筝的人〉一样
希区柯克的短篇很精彩,虽然你要的是长篇,但建议读
仁木悦子<猫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这是科幻小说中的史诗作品 <机器人>系列就差一点了
7....
8.梁实秋<雅舍小品> 轻松有趣
9.你觉得看得再多会改变自己么?...
10.<菜根谭> 处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Ⅶ 《蹇先艾水葬》原文是什么
《蹇先艾·代表作:水葬》主要内容: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
作者简介
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现代作家。笔名罗辉、赵休宁、陈艾利等。幼年在遵义读私塾,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1931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著有短篇小说集《朝雾》、《一位英雄》、《酒家》、《还乡集》、《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倔强的女人》,散文集有《城下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约3507万字,新诗近70首。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曾被鲁迅誉为"乡土作家"。1994年10月26日病逝贵阳,时年88岁。
媒体推荐
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鲁迅
Ⅷ 九年级语文上册《山地回忆》优秀教案
内容预览:
比较·探究 《山地回忆》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三、初步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
四、进行小说阅读的比较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想]
一、重视文本诵读。本文篇幅不长,可以花不多的时间,通过诵读,领会作品。
二、关于背景,可以在诵读作品后由学生提炼总结,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阅读或诵读作品后,只须概括出,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是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即可,因为这两点是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产生的依据。
三、布置学生阅读孙犁的一些短篇小说和同时期其他作家创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以战争小说和抗战小说为话题,进行比较鉴赏,从而总结孙犁作品的创作特色,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介绍作者和乡土文学。
二、分析妞儿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犁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山地回忆》。料想大家经过预习后,会对这一定性表示惊奇,为什么呢?我想大家可能会觉得战争题材似乎不是这样写的。请大家一起来回忆,我们读过哪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这种题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可能的答案有小说,电视,电影等等。特点无非是场面宏阔,炮火硝烟,残酷凄惨之类。)
在众多的作家中,孙犁描写战争有他独到的视角,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家的基本情况。
二、介绍孙犁及其作品
关于孙犁其人。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从1939年起,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长、中篇小说。
关于孙犁作品。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条乡土文学的脉络。鲁迅先生最早即被称为乡土艺术家,他本人也曾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评述过文学研究会的一些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之后有更多人写出这类小说。他们主要写的是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例如鲁迅等人之写浙江,沈从文之写湘西,萧红萧军等人之写东北,以及蹇先艾之写贵州,废名之写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看,赵树理之写山西,孙犁之写河北,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物风情,继承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进入这重要的传统。但他们又有较大的差别。上述乡土文学作家,当他们写作时,都已离开故乡,寓居各地,鲁迅先生曾将这种作品与侨寓文学相比。他们的作品也因之较多流露对故土的离愁别绪,怀念中还时感失落,鲁迅先生曾评述到蹇先艾心曲的哀愁,许钦文无可奈何的悲愤,还评述到萧军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作者的心理。赵树理、孙犁等人就不同了,他们都身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生活战斗于斯,作品中自然表现出与上述作家完全不同的心情和精神。作为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写作风格,对后来写作农村题材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孙犁的《山地回忆》这篇小说。
三、把握小说结构
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是故事的缘起,由见到故人引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从就是因为袜子至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写我与女孩子在河边相遇、相识。
第三部分(从我洗过脸至纺,拐,浆,落,经,镶,织),写我与女孩子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四部分(从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至结束),写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这篇小说不以情节曲折取胜,因而无须多加分析,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人物和语言。)
四、分析人物形象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是极为普通的称呼,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孙犁小说常用的手法,例如《荷花淀》里的几位可爱的女子也大多没有姓名,这说明这个或这些美丽动人的人物,只是冀中地区千百万美丽动人的人民的代表和缩影,但她或她们又绝不是一个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或一些有着丰满形象的人物。我们从这篇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位女孩子的形象。(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对其形象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这个女孩子有这样一些性格特征:
一是爽快率直,甚至还透着点泼辣。她在河边洗菜,我在她的上水洗脸,她就不高兴了。于是朝我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当她听到我的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的辩解时,更加恼火了: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不仅毫不让步,反而有些得理不让人了。这就是我和她的初次见面的情景,初看起来,这个女孩子简直太过厉害,很不友好,很快我们就发现不是这样,这只不过是她坦率的性格的自然外露而已,正如她的姥姥说的她不会说话(意思是不懂得婉转,没有世故)。这样写,也有点欲扬先抑的意思。
文中还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无遮无挡,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
二是质朴善良。这可以从她给我做袜子(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了),给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亲跟着沾光的议论)等情节中看出。
三是勤劳能干。她不仅会干一般的家务活计,任劳任怨,而且要强好胜,什么都想学会。她四天的功夫就用手工缝制出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的袜子,有了织布机,她就很快地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这最后几个动词,一字一顿,很有感染力,尽管中间有些工序我们难以确定其准确含义,但我们读后分明感受到她的勤劳和智慧,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啦,依旧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总之,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
五、布置作业
1?认真揣摩人物语言,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见《语文读本》第三册)等,体会孙犁作品的特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
二、总结孙犁的创作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简要的环境勾勒
任何小说都离不开环境描写,《山地回忆》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实在精彩。说它精彩,就精彩在简要上。要是不可或缺,简则是干净利落,仿佛稍多一点的描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损害小说的精练完美。例如开头的部分有处描写:阜平的农民没有见过大的地块,他们所有的,只是像炕台那样大,或是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地。在这小小的、不规整的,有时是尖形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梯形的小块土地上,他们费尽心思,全力经营。他们用石块垒起,用泥土包住,在边沿栽上枣树,在中间种上玉黍。不多的几句话,既可见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可见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还可见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德,真是一箭数雕,言简而意无穷。
二、清新自然的语言
孙犁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现代文学史上,仅凭语言习惯和风格就可以判断出自那位作家之手的作品并不多,屈指可数的几位如鲁迅、沈从文孙犁无疑也是其中之一。语言,尤其是对话,是孙犁创作中极为精心的方面。他的语言文字总是清新、明快、流畅,能描尽乡土生活的诗情画意,含蓄的情感又常真挚得深沉、浓郁,能表现出独特的文体美。缺少这些语言对话,便没有鲜明美好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这些动人的小说。
有些对话看似平淡,其实蕴涵深情(这一点要特别强调,或努力启发,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会,否则马虎的学生就会失之交臂)。例如下面这段对白:
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一组对话中,并无什么优雅的辞藻,可真是活灵活现,今天读来,只感到人物还栩栩如生,我的话,句句仿佛是被动的回答,但巧妙地交代了时代或生活背景,女孩子的话,一开始仿佛在试探,进行得很慢,等她知道了明确的答案,节奏突然变得很快。我可以帮你做,我家在什么地方,我有布(也愿意给你使),尽管中间加入了不可或缺的动作,还是几乎没有余隙。仿佛不容对方考虑,事情就这么定了。可是等到我真的前往时,女孩子又说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就来了。从这里,我们分明看到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和矫羞的情态,真是回味无穷。
即使是交代性的语言,作家也不是随便苟且。例如小说的最后说: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当年的女孩子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美好的心灵和要强的性格没有变,由此可见,我怀念她,就是因为她的美好和进步,决没有什么个人的情愫。寥寥数语,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三、小说的叙述方式--倒叙
这篇小说,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双土气而又特别厚实耐用的袜子,做袜子要用布,所以小说就从布写起,不是写那块做袜子的布,而是写在解放后的天津买一块布带给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作品由此写到过去生活和战斗过的阜平乡下以及乡下的值得怀念的人。这种倒叙的写法,一方面给人特别真实亲切的感受,凸现出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烘托出当年的半块布头、一双袜子的深情。
四、孙犁小说的特点
孙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他自己独到的地方。总的说来,孙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仅有美的乡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还有美的语言、文体,有人称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甚至诗化的小说,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使孙犁的小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位,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孙犁的成就,是他生活、思想、艺术长期积累凝聚的结果。
首先,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他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他对生活的体验、分析和研究,就是感情积聚的过程。理解这一点,可以从他篇幅短小的作品入手。他的作品,未必有宏大的场面,曲折的情节,可是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能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这是对他的小说最好的诠释。
其次,孙犁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孙犁的小说,不写那些残酷的战斗,激烈的场面,血腥的遭遇。用他自己的话说,写的是战争对人的生活,对人的心灵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孙犁选取题材、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艺术角度。他更愿意写战争环境中人民群众多方面的丰富的生活情态,尤其热衷抒写女性的真善美。她们也参加战斗,但她们有他们的生活以至爱情;她们面对残酷灾难,她们更珍惜自己的希望和盼求、欢乐和幸福。而对这希望、盼求、欢乐、幸福的描写,正是孙犁作品中最美、最有特色的篇章。他在《孙犁文集自序》里说: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她们。这道出了他善于写妇女形象的根由。
不可否认,人民一心抗日,支持战争,对胜利的信念,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成长,迎击敌人的英雄气概等等,这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而孙犁的小说,正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些本质的某些方面。如果承认生活是广阔的,本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既需要正面描写战争并充分表现其残酷性、艰巨性的作品,也需要孙犁这种深刻描写战争影响的作品。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生活,也丰富文学的宝库。
另外,孙犁重视创作技巧、表现能力,他的小说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础上的,是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但作品又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浪漫的色彩。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写的是乡土人物,但创作中很少方言土语,也不借用民间通俗文艺的手段。这些都表明他的创作是精雕细刻,追求美丽的。
五、布置作业
经过讨论,我们对孙犁的小说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建议同学们通过阅读、上网等手段进一步阅读孙犁的作品以及有关孙犁的评论,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孙犁的分析报告,也可以以关于孙犁为话题,写一篇读书报告或文学评论,然后大家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