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说写作技巧
1. 写校园爱情小说的技巧是什么
其实再问这个问题之前,你已经有了一点构思吧。其实你的书龄很重要,语文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你写的时候需要查阅点资料,还有不要太过于老套,要新颖,描写和环境的烘托很重要,语言不要啰嗦,不要用第一人称,任务描写要细腻生动,先想一下最好,也不要太过于脱离现实,语言温馨点哦,现在很多人都吃这套,而且最主要的还是构思,要把整体的框架定好,人物关系理好,红楼梦就是以人物多,人物非常多且有条理,写文章最需要想象力,你需要多阅读点书籍,看看人家的写法,但不要过多效仿,会被误为抄袭,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2. 请教校园小说的写作手法
青春校园小说写作技巧指导一、要善于以人物为本位,精心组织故事情节
任何小说,情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说情节不可缺少呢?情节在小说中,至少起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①小说的各种材料,往往要通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合适的
情节能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想法,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获得的知识都编织来。”
②人物的性格,要通过情节来表现。只有随着
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才能获得体现和发展。
③小说的情节,往往负载着一定社会历史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常常
要通过情节来表现。
④小说情节能引起读者共鸣性情感和评价性情感,增强小说的近现
代小说,较多地摒弃了由叙述人完整描述故事的单一方法,往往打破故事情节的顺序
结构。但各种技巧的运用,使作品依然保持了时序的连贯性和情节的完整性。即算是
表现“意识流”为主的心理小说,表面上时空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交杂无序,时
代氛围、人物场所、具体环境穿插叠映。但根据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向和事件的因果关
系,情节在变化中依然是完整一体的。
作家们写小说,情节设置上一般呈两种倾向:“强化”或“淡化”。
情节“强化”的小说,作者常常利用尖锐的、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作者
往往将人物放在尖锐、严酷的矛盾斗争中加以磨炼和考验,造成紧张、激烈、大起大
落的气氛和戏剧性的高潮。这类小说,其好处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分强调
巧合,多少丧失了一些真实感,让人一看就是“戏”,太戏剧性了,往往丧失了生活
的开阔感和高瞻远瞩的距离感。有时候,过分强调情节,也会使人物在情节的安排下
无所作为,使人物性格难以表现。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
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
义。
情节“淡化”的小说,其好处是保持了生活的自然本色,但处理不好,极容易写得松
散乏味。严格说来,所谓“强化”、“淡化”,只是作者不同的美学追求,并不决定
作品本身的质量。好的情节,无论“淡化”或“强化”,都应作到真实、生动、写出
人物性格,展示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
虚假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肤浅的,脱离人物实际、不能反映社
会生活内容的情节,也是谁也不愿意看的。
写作小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从特定的生活感受出发的。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被某
些事件、某些人物打动了,觉得这些感触,能够写成一篇小说,于是在此基础上,提
炼出比较完整的情节。
写作中,常见的提炼情节的方法有:
(一)依据主干、充实血肉
作者在生活中发现某一事件,这事件比较完整,又有一定意义。作者对这样的事件往往不作大的改动,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来充实、丰富这一事件。
(二)改头换面、更置关键
作者在生活中见到或听到某个故事,觉得这故事很有意思,但某个具体环节还不够理想,于是把这个故事稍加改动。
(三)移花接木、揉和综合
作者将听到或见到的许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事件,通过加工、改造,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依据情感,连缀片断
作者在生活,积累了许多生动的细节,片断;但这些细节、片断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这时,作者往往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线索,将它联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依据因果,环环推导
作者在生活中,获得某个片断、某个场面、某个细节,觉得很有意思,又觉得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还不够丰满。于是,依据这个片断本身提供的可能性、暗示性,规定性,回溯、铺垫它发展至今的过程,猜测它发展的结果。
(六)依据性格,推导揣测
作者心中有比较成熟的人物形象,构思中将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依据人物本身的性格,去推测猜想人物会怎么做、做什么,从而构思出作品的情节。一般说来,依据人物性格推导,与依据因果推导是有区别的。我们平时说的因果推导,指的是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到原因的比较明显、直接的因果链条,它往往是单纯的、单线的,由一定原因,往往能推导出明确的结果,这里面并不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与变化。而人的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始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往往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瞬息万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与程序,比起单纯的因果逻辑更具有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无论用何种方法提炼、编织情节,都应该处理好人物与情节的关系。通常的教科书,把情节定义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其实又对又不对。倘若"事缘人起","事以显人",情节自然也就成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倘若编置情节时,见事不见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的趣味性、传奇性上,也就陷入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恶障,很难成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很难登大雅之堂给人以深刻的美感。因此,好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二、要善于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
长篇小说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局部反映整体的语言艺术,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虽然不一定要重大的社会题材,但必须反映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见出匠心,一丝不苟。
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下面几种:
(一)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结构线,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起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初学者不易把握。
情节结构是短篇小说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它的优点是行动、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但又有它的局限性:
①以事件为结构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节本身的生动有趣上,处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画。
②人物性格的展开或作者感情的抒发,需要足够的空间,但情节结构重视事件的纵向连缀,不能给人物发展在横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盘,更不允许脱离情节规定的具体时空规定,作者必须时时抓住情节发展的线索并把它推进,这样就限制了作者创作的才华。
③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将许多代情节的过场戏塞进作品,这样的过场戏往往失去精彩,不利于人物的塑造。
④情节结构将万花筒一般十分丰富的生活提炼为一个首尾完整的生活过程,让小说的一切因素都服从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不能有丝毫的游离,这样做,很容易损失生活的真实性、丰富性,给人以编造、失真的感觉。以上这些局限,是安排情节结构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结构
有人觉得情节小说太显编造失真了,极力回避那种奇妙的、戏剧性情节,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态来描写生活,于是产生了一种散文似的小说。散文式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发端、发展而推向高潮,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看来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断,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桠桠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结构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写作的难度也就大一些。它放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能失之混乱、松散,要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
(三)心理结构
心理结构又称"意识流结构"、"情绪结构"、"心态结构"、"心理分析结构",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断。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片断、细节将主要地通过人物心灵屏幕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
中国当代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与西方现代派"意识流"作家所采用的"心理结构"技巧,也是有区别的。
从整体看,他们都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小说的结构框架;现实场景的描写只是作为人物意识流动的支撑点;时序的颠倒与溶合、自由联想情节的跳跃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识独白等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但现代派作家强调人物意识流动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瞬息万变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意识流动是闪念性的,杂乱无章,互不关联,像散布的彩点隐隐约约地闪烁,画面感不强,读来晦涩难解。中国作家描写的意识流动,常常是回忆性的,情理性的,画面相对完整,无数心理片断的连缀往往构成完整的情节,反映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心理结构的优点是:
①以心理流程来结构作品,让作品的一切从主人公的心灵屏幕上放映出来,摒弃了由叙述人叙事、评价、描写、议论的手法,具有了传统小说没有的新质。
②心理结构不受客观时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同时铺叙、交错穿插,或放射扩展,加大了小说表现的容量。
③以意识流动为结构框架,在场面与场面之间,人物动作与动作之间,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气氛沉闷拖泥带水的过渡描写,摆脱了追求故事情节表面连贯完整的某种束缚,取材灵活。有利于人物精神世界内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当充分地揭示人物心灵的真实。但心理结构的局限也是明显的。
首先,依据心理流程结构作品,极易写得拖沓、琐屑、冗长、晦涩,往往要读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人物想什么往往很细腻,做什么却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内向、模糊。采用心理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结构
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断,跳跃性的向前推进。片断与片断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通过一组一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繁琐的过程交代,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但要掌握这种结构,必须熟悉电影艺术才行。
(五)板块结构
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对相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由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联接起来。如张石山的《互不关联的四个故事》。这种结构也突破了由叙述人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模式,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但处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长。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情节板块"之间的关系,既不要有直接的关联,又不要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还要处理好"情节板块"的繁简,不能把它写成头绪繁多的中篇。
长篇小说结构多姿多彩,学写长篇小说,最好先从"横断式"和"纵向式"的情节结构入手。掌握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就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
一,小说的艺术任务
(一)小说的根本任务是人的建构和表现
1.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
性格和心理都是很宽泛的概念,固然有属于自己的本质规定,但是仍然可以作宽松理
解,性格与心理作为人的建构的两个重要关切方面,就成为小说的根本创造目标.
2.人物性格的解构
新时期小说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吸收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
过程中,小说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作一个高度的,艺术形式角度的简约,那么这
种变化根本地说来只有一点:那就是人物性格的解构.当代小说不论是新写实主义的原生
态的自然展露,还是先锋派的向壁虚构,抑或是性向小说的欲望展播,无不体现为一种趣
向,那就是人类心理的无限延展和深度开掘.这里的哲学理路在于:人,正在由建构向解构
颓堕.当然这种颓堕不仅是从道德旨趣上实行的,但道德解构是一个重要任务;更重要的
人性目标则是重新建构人的存在.换言之,小说所承担的不再是社会生活情景的现实主义
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性价值建构.卫慧和棉棉的小说至少把人的都市欲望和堕落体
验呈现为一种属人的价值——即使那真是一种人的堕落,但它终究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灰色调的,色情迷乱的,甚至是丑陋的存在状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看,小说从情节和
性格的虚构向着人的心理及其价值的真实迈进.先锋派以来小说逐渐从性格和心理移开,
在走向更宽泛自然的人性议题上呈现了这样的旨趣:由虚构走向象征.
3.人及其存在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
新时期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从哪个方面取消经典小说理论都是有困难的,或者说
是不可能的.以鲁迅先生的创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又充分吸
收西方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自己的小说,根本理念正是人及其存在
的历史关怀和现实批判,正是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人道主义诠释,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的描述
和建构.所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我们的小说理论不可能脱离这一传统而别求他途,尤其
是作为小说写作的学习范式,我们必须有着基本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塑性.与之相应,
我们要对性格和心理这一小说的根本话题进行探讨,对人类意识心理及意识流小说作一
点考究,这都是为学习作参究之用,重要的是读写过程中的自我摸索和研究,此不赘言.
(二)传统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如前所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为目的的叙述艺术.要达到这一目的,有
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情节叙述,一是通过心理描写.大多传统小说都是走前一条路;而新时
期以来的小说探索多有出此窠臼者,或者使小说心理化,走意识流的路子——这已经出离
传统,走向现代.然而即使是象征式小说,也还保留着其象征体系内的现实情节的血肉部
分,在叙述时还没有出离情节小说的某些规定,因此还不能说是完全脱离了传统小说理
论.我们这里正是依据这样的认识把传统小说分为三个类型:故事式,意识流和象征式.
1.故事式
故事式小说是典型的传统小说,它的根本规定是有一个能够展示人物心理,反映人物性
格成长历程的故事情节.什么是情节呢? 情节的本质是矛盾.这种矛盾可以从两个角度
来把握:一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异己势力以及抽象力量之间的矛盾,谓之命运矛盾;一是人
与自己的情感,欲望以及常常将自我异化为非我的观念体系之间的矛盾,谓之性格矛盾.
而这两种矛盾常常是互相转化的.
故事式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都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叙述者即是作者本人或者相当于
此种角度的局外人.一般地讲,这种模式注重情节的曲折波澜,注重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变
化,注重环境与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制约作用,立体全方位地,超越时空地把握人物和
故事,一般称为"三要素".其叙述模式是非常典型的传统故事模式。
有的小说为了突现人物而淡化了情节,或者将矛盾弱化,乃至仅仅留下一堆细节.
2.场景式
场景式也可称为片断式,亦即不把情节处理成故事而处理成一个一个的场景,一个一个
的片断.转言之,就是把故事式中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改变为单一的,局内人的视角;情节
和人物也不是由叙述者叙述,而是自己现身说法地表现出来;而且不是故事式中一脉相
承,波澜起伏的故事,而是延展着某种内部逻辑关系——常常是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发展过
程——的作为场景的片断.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说书人角色为演员所替代;二是情节和
人物均由线性结构形态转化为片断式结构形态,随之结构方式也由编织转化为剪辑.
场景式小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场景,形成富有表现力的片断式表现语汇,尤其注意场景和断
之间的内部联系,那就是情节矛盾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和环境及场景的转换——这一
切虽然都处理在了显隐之间,但肯定是不能忽略的.在这一点上,场景式小说具有戏剧化
的倾向.
3.意识流
(1)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
意识流小说在表现人物这一原始命题上走得更远一些:那就是从塑造人物性格深入到人
的内心世界;不是这样,它是以人物复杂疏放的心理现实和独默茫远的现代情怀为表现对
象,使之外化为整个生命的恣肆汪洋,外化为现代人与整个工业文明对峙的,某种不堪而
又无奈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意识流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一种纯然的创作方法,而是
一个现代哲学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流派,虽然它没有一定的组织纲领和行动原则.它是西
方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灵魂无处安顿,生命深刻异化时节的一种内心独白.但是,它与
传统小说的血肉联系在于:它依然保持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和自然,它折射着
人物所处环境的全部关系和现实需求,映现着人物的生命自然本能以及世界人生感受,其
本质是矛盾性和处境性的.捕捉矛盾,还原情节,把握人物心理及性格,关怀人的存在状态,
关切存在的历史社会现实,尤其是将意识本身流程化,形式化,从而达到对于整体人生世
界的体悟,依旧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任务.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发生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
自己处境和状态的认识更加清醒,也更加无可奈何.
这种对于意识流小说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本质的确认,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作为一种技巧
或模式为我们所借鉴;相反,我们完全可以也已经有人在尝试着运用并取得某种成果。
(2)意识流的特点
意识流就是意识之流,就是一个一个的意念组成自然流程.它有三个特点:一,它超越现
实时空,以意识的自然活动为线索形成心理时空;从这个意义讲,意识流属于心理范畴,当
然要遵循心理规律,呈现心理的自然状况和复杂情形.二,人物的心理作为载体,它仍旧可
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客观内容;而且由于它充分地遵循意识流动的心理法则,因而毋宁说
它更真实,更充分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灵世界;这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是
同一于意识本身的.三,意识流中,不存在意识主体之外的第二个叙述主体,叙述和描写,抒
情乃至议论同一为意识心理的自然呈现,因而作者和读者都必须在意识这一点上形成交
流和沟通,互相进入.唯其如此,读者才能介入创造,读懂其间的意蕴.
(3)作为叙述模式的意识流
作为一种叙述模式,意识流超越情节,人物,环境等题材范畴的分别,使之同一为心理;整
个文本的建构正是意识流动的过程.第一,它有一个心理的过程,大致可以看出意识流动
的走向和趋势;第二,它有主要的内容,但它远不像心理描写那样单一清晰,一般是多层次
多角度的自然芜杂状态;第三,它充分遵循心理法则,并以流动不居的心理形式将客观事
物同一,形成一种新的形式.
(三)西方现代小说的根本特征:象征和心理
现代小说更是一个宽泛得无法界定的概念.任何哲学文化思潮意义上的,涉及人类社会
历史和文化演变的界定,在这里都没有意义.我们只是探讨一种形式,探讨一种艺术体裁
其内部机制和外部特征,其艺术构成意义上的构成形态和思维方式.我们抓住两个东西:
一是象征;一是心理.这是现代小说的两个根本要素.
1.象征和心理
同样,一般意义上的象征的概念与现代小说中的象征关联不大.就现代小说言,象征是
指一种结构着,完成着小说体裁的形式构件.即整个情节和人物,内在于情节和人物的矛
盾及其发展变化,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都作为一个充分象征化的完整结构实现着小说话
语的陈述.简单地讲,现代小说是一个象征体,一个寓言,在抽象理式的意义上与现实主义
小说所执持的现实生活题材根本脱节.它根本地形式化了.
心理也是这样.现代小说基本是一种心理表述,一种心理对于现实社会历史形态的超越,
一种对于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存方式的抽象概括,一种个我终极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解读和
人性解读.这种解读是扭曲变态的,是荒诞离奇的,是魔幻惊惧的.换言之,现代小说本身就
是现代社会下人性扭曲变态,存在荒幻离奇,心理恐怖莫明的展布.这与现实主义意义上
基于更高意义的批判性表现是毫无关系的.
2.符号化及模具化
就形式建构言,现代小说是一种抽象,其表现就是寓言化,符号化,模具化;就其思维方式
言它又是一种意象,其表现就是梦幻化,荒诞化,丑陋化.传统审美体系对于现代小说的概
括已经苍白无力.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现实主义(包括浪漫主义以及古典主义之前的神
话,史诗等)关切的社会历史内容其作为题材,已经失去小说艺术主体的地位;它们只是作
为象征或心理的素材,作为一种边角边料在听命于象征体式或心理构式的需要,成为形式
和符号的物质材料,其自身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已经死亡.
但是,作为人类艺术的现代形态之一,在人及其存在这个"灵魂"上并未走远;它只是为此
换了一副病体,一副倒错的肢体而已.这种灵魂——对于人及其存在的关切——的依旧执
持,使得现代小说在其艺术建构的形式因素中不免残留某些断筋朽骨,残留一点余温剩
热,那具已经死亡的传统躯体在寓言或象征的意义上鬼气游尸.
我们无法将现代小说的理念讲得通俗易懂.我们只能在具体例证的描述中作一点浅
近的分析.而且只能推出两个初步体式稍示印证:这就是象征式小说和心理化小说.
3.象征式
象征式小说已经完全与现实情景的逻辑规定脱离,变成某种理式或意义的形式抽象.它
是要概括某种现实或某种意义,但本质地讲它又只是一个形式,一种建构:情节本身是喻
体,人物只是整个象征体系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当然,人物及其关系也就可以超越现实时
空,在象征或影射的意义上重新结构,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意义结构.
4.心理式
心理小说亦复如此.要而言之,心理小说不是人物心理的现实性描述,而是作者心理和
梦幻的符号性表述.情节也好人物也罢,包括环境,都充分心理化和梦幻化了.显然,这里的
心理化不是生物意义的心理科学分析,而是寓意和感觉的符号系谱.变形,意象,图式,幻觉,
梦呓成为常用的符号,整体看来又是一个心理实体,是意象和图式的体系化和系谱化.大
致的情节或隐约的人物,或者逼真的故事和环境,都是这一系谱的构件和谱文.
3. 新手写作的技巧。(青春校园类小说),麻烦推荐一个写小说的网站。
【原创回答,网络首发】
技巧:要有兴趣。2要有故事。3要有目的。
写网络小说这些就足够了。读网络小说的人都注意情节,应当多在故事上花心思。不过有故事还是要排在第二位,第一位的是创作的兴趣,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作品可以被别人看到,为自己的兴趣而为自己创作要比为自己的虚荣而为别人创作划算的多。需要说明的是 创作的兴趣并不等于创作的欲望,兴趣可以来源于欲望,但欲望还需指向兴趣。
该说 目的 了,目的指的是你的目的,或是陶冶情操,或是宣泄情感,或是提升技巧,或是满足虚荣。最好可以不把满足虚荣作为目的,因为这是有风险的。其余三个皆有益处,望择其善者。
推荐网站方面:我习惯两种分发,各能分成两类.
第一种分法:男 女
有的网站以男性作者为主,有的网站以女性作者为主,以你的性别选择,起点中文有专门的女生频道,晋江以女性为主的。如果你是女生,选哪种都行,如果你是男生,最好不要选女性专用的版面。
第二种分法:有编辑审查(查看),没有编辑查看
大多数网站会有编辑查看一下你的文章,这样既可以防止你的文章出现违规,又方便了对优秀作品的推荐。另一种相反,可能你发文2年都无人问津。
好像除了晋江网,其他网站都有编辑查看。所以我不推荐你去晋江网。起点不错,但起点是个大网站,历史悠久,不如找个小地方安静的创作
言情小说吧的界面简洁,人多而不乱。
我不是推荐给你哪一个,只是把道理说明白,再由你自己选择。
再补充回答第一个问题:青春校园类 写作技巧
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瞎掰也要有真实感,不要总是男的很高很帅还很有钱,女的很穷很刁蛮但很漂亮,这就是所谓的yy,yy是一个人的事,写给别人看难免反胃。
提前构思好故事的整体,巧妙布局(至少要合理布局),避免前后矛盾。
再问问题时附上自己作品的链接,可以增加曝光量~
4. 校园小说的具体写法、
写小说其实大都相同,而校园青春小说唯一不同的一点就在于文风活泼,并且保留青春少女的特征,比如恋爱啊,心跳啊,花痴啊等等等等……
如果要写好校园青春小说的话,首先要立一个大纲,这是必不可少的。大纲可以算作是整篇文章的主导线,如果没有了这条主导线,那么小说是进行不下去的,甚至有时还会超出自己预定的剧情,从而写的杂乱无章。
然后是主人公的名字,性格,身世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设定,这点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明确主角配角的性格,竭力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做到不同,并且特别。
最后就是文笔,思路,以及剧情的进展啦,其实写文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你要想写好文的话就需要去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比如多看看其他优质的文章,如果你是以写小说出版为目的的话,建议你多写一些短篇,诗歌什么的题材,因为长篇都是通过短篇积累而成的嘛。
以上的说法都是我的个人看法,我是纯手打的,请不要复制我的答案然后粘贴给别人,谢谢。
最后,如果LZ满意的话,希望能给点分,O(∩_∩)O谢谢~
5. 关于小说的写作技巧
1,背景资料 把你准备写的故事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事先找齐,并且尽量看熟。如果你准备写的是校园小说也就罢了,但很不巧的,若是你写的小说时空背景有史籍可查,而你这个作者却没有去查过的话,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糗了——千万别写出唐朝美女春睡醒来把散开的衣襟扣上扣子的情节来啊,要知道,扣子这种东西是一直到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玩意儿。如果你嫌到图书馆找资料太费时费力的话,网络这种东东是很好的工具哟。当然,也有聪明的小没没大声对我喊:“大姐,我的故事背景是超时空超社会的幻想世界啦,不需要查资料的,全凭我的想象就可以啦。”ok,我承认,这样做的确是方便不少,但是常常会导致的悲剧下场就是——因为没有时代社会的亲切感与熟悉感而让人觉得空洞无稽。 2,故事纲要 这个部分可能关系到一定的文字驾驭问题——把你想要写的故事主线整理出来,分成十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节控制在一万字左右。除非你是那种只写我爱你爱我就能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风花雪月文字高手,否则最好还是加几条副线吧,不然你的故事很容易平淡乏味的让人想浑浑欲睡!绿痕写的系列套书之所以引人入胜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主要就是因为情节性强。她在男女主人公的情爱纠葛外常常会穿插国仇家恨、幕后黑手、搞笑反角来当副线,然后再把那一只只黑手发展成下一本书的主线人物,让那些曾是主角的人物退居二线充当配角,让人读来相印成趣,这也是系列套书常常毕单行本小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当然附带一提,定好情节后及主副线后,记得前后在推敲一遍以保持故事情节内容的前后一致,不要出现自相矛盾的漏洞。 3,角色设定 这部分工作最好和上面的工作同时进行,因为角色的身世性格往往会决定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故事的情节发展亦 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尽量不要让笔下的人物做出天方夜谭般违背自身性格的行为,那会给读者在瞎掰的感觉。角色的自身设定最好丰满一些,尤其是男女主角的设定,越是完整,故事情节就越容易发展,人物的设定一般根据其时代社会背景以及自身身世决定性格,作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不仅是人物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这样做。容貌倒是其次,只要能符合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角们不一定要个个都是人间绝色、潘安再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人物设定的太过符号化——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好人就一定天真善良到底,坏人就一定一世为非作歹,那是给小朋友看的卡通片,基本上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有矛盾纷争发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弱点和利益出发点。 角色设定的次序一般是先决定主角,然后在定主要配角、次要配角,最后才是路人甲乙丙丁。通常主角与故事情节要互相配合,配角要为主角和情节服务,尽量不要让配角过于抢眼,以致踏入“好情节看主角,好人物看配角”的怪圈。自己偏爱的或者比较完美的配角,原则上能杀的就杀,能流放的就流放,总之一旦完成任务最好及早下台一鞠躬,不要留在台上和主角抢戏份(实在喜欢的话,另外在为他/她写本书就是了)。 所有的角色都搞定后,最好可以排一张人物关系发展表,与故事大纲参照对比一下,看看有无矛盾之处。 ok,作好了以上几个步骤,你就可以开始动笔写小说了
6. 求校园小说写作技巧
怎么写都可以了亲
不管你的文笔好坏还是擅不擅长,不要去模仿别人的文风之类
只要你自己写,想怎么写就去怎么写,只要是真心的就好
7. 怎么写好青春校园小说
小说写作的指路明灯
戈德文-史密斯
罗斯金点燃了建筑学的七盏明灯,引导建筑家在高尚的艺术实践中一步步向前。看来,现在是为小说家点燃明灯以指引道路的时候了。请想一想,现在的小说家有多大的影响力,而其中有些人是怎样利用这种影响力的!想想有多少人除了小说以外,什么都不看;再仔细看看他们读的小说内容!我曾看见一个年轻人的全部藏书是三、四十本平装书,都是些精神毒品。有一天,我在英国浏览过三个车站书亭,其中几乎没有一个书亭里的书是指名作者的小说。那是一堆堆无名作家粗制滥造的糟粕,封面是低下、花花绿绿的木刻画。画面上的内容无疑在书里应有尽有。每天用这种精神食粮添塞,喂养出来的民族心灵,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在此集会纪念的这位天才-,我以为他所发出的火焰比任何人都更纯净、更明亮,更适合用于点燃那照亮小说写作道路的明灯。司各脱不喜欢道德说教。赞美上天,他没有那样做。他没有把道德目标摆在自己前面,也没有规定道德条规。但他那勇敢、纯洁,真诚的心就是心灵自身的准绳。我们研究他做的事,就可以为所有愿意听从他召唤的人找出一条应该遵循的法则。如果说罗斯金曾经给建筑点起了七盏明灯,那么,司各脱也会为小说点起七盏明灯。
第一是现实之灯。小说家必须忠实地研究人类的本性,以此作为他写作的基础。……因为有些作家,包括有些巡回图书馆最熟悉的作家,虽然在他们的作品里写了那些东西,但他们都很可以白天整天躺在床上,晚上起来用绿茶刺激写作。他们大概把这称为创造艺术吧。是的,创造得过了头了。司各脱可不是这样做的,他所勾画的人类本性,都是他从各个柔和而简朴的侧面亲眼看到的。他观察平民、牧羊人、苏格兰高地人和低地人、边境居民、岛上居民,从他们中看到人类的天性。他和人类的天性有密切接触。与人相处时,他带来欢乐,赢得人心,好象身上有灵符法宝,使人类的天性向他开放。他用明亮的眼光和包容一切的心胸对人类的天性进行透彻的探究。如果写的背景是过去的时代,他就实实在在地钻研历史……
第二是理想之灯。小说家的素材必须真实,必须通过他对人类亲身的体察收集得来。然而这些素材又必须经过想象的冶炼,变得理想化。……自然,这种理想化的能力是一种伟大的天赋。荷马、莎士比亚、华特·司各脱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天赋才异于常人。……司各脱的小说人物从没有夸张到怪诞或滑稽程度。他的人物充满了自然。但这是普通天性的自然。因此,这些人物在普天下人们的心中占有自己的地位,并能永远保持这个地位。请注意,甚至是历史小说,司各脱依然用理想化的写法。……
第三是公正之灯,小说家必须以无偏私无成见的眼光看待人类。他必须和历史学家一样怀有最深厚的同情心,不受宗派情绪的影响。不论任何地方,他必须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是善良中看到邪恶。如果他没有一颗公正的心,他就做不到这一点。司各脱公正的心在其历史小说里受到严峻的考验,但也表现得最明显,尽管这在他的所有作品里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四是忘我之灯。强调个人比偏私还要低级。……然而小说家却往往把个人的虚荣心、好恶和狂热放到小说里去,贬低了小说的价值。……司各脱不仅不强调个人,而且我们也很难想象他会这样。我们无法想象他会沉湎于自我中心或非非之想或党派之争,以致贬低他的艺术。我们更不能想象以他高尚豪爽的品格,会将艺术当作暗箭,伤害别人。
第五是纯洁之灯。……不洁的小说已经给世界带来不幸,还将带来更大的不幸。司各脱的纯洁,不是修道院式与世隔绝的天真无邪和未经世事的纯洁,而是一个堂堂男子的纯洁;他见过世面,与世人相处,认得清善与恶。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正派人,他憎恶淫猥,也教导我们憎恶淫猥。
第六是人性之灯……司各脱绝不描写流血和淫秽的东西。他不会让这些东西玷污他那高洁的篇幅。……司各脱知道,除了为表现人类的英雄主义,或展开一个人物性格,或唤醒某种高尚而无害的感情之外,一个小说家无权将恐怖的场面展示给读者。窘于没有天资和写作技巧知识的小说家,才不得不用恐怖情节来蹂躏人性。……
第七是高尚之灯。关于这一点,说得简要一些。让小说的作者向我们描写有关人类的一切吧。给我们写人类的喜剧,也给我们写人类的悲剧,给我们写人类崇高的一面,也给我们写人类荒唐可笑的一面。但是,请他们一定不要降低人物的情操,也不要降低生命的目标。……司各脱和莎士比亚一样,不管他的小说的线索把他引向何处,他永远在他和我们面前树立他所熟知的典范,那就是一个高尚正派的人的典范。假如有人说这样对小说的限制太窄,我就要回答说,在这限制的范围里,有足够广阔之地容纳世人所曾欣赏的最崇高的悲剧、最深沉的哀伤、最开怀的幽默、最多样的各种人物和最动人的情节。……
,史密斯(1823-1910),英国教育家、历史学家。本文发表于1871年司各脱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上。(1)约翰·罗斯金(1819-1900),英国批评家与理论家。他的艺术理论在19世纪中叶对英国有极大影响,他的名著《建筑学的七盏明灯》写成于1849年。
-,华特·司各脱(1771-1832),苏格兰小说家和诗人,近代西欧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曾点摘录于《名人演说一百篇》石幼珊译-张隆溪校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8. 求校园小说写作技巧,有人可以教教么
校园小说技巧?。。。额,怎么说呢。要看你写的是什么了。有些校园小说。是混合黑道的玄幻的。让人读起来不真实。也有些人写的校园小说是比较接近现实的。这个啊。。。要根据你想要的风格写。别人是教不会的。
9. 求学生小小说写作技巧和范文
一、小小说的文体特点
1、情节单一, 但不单调
情节单一是指小小说在情节提炼上表现为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来构成单一性情节。事件是构成小小说情节的基本元素。
不过,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能成为组成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必须满足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 叙述的事件必须完整, 第二, 它必须包含一定的矛盾冲突。第三, 事件必须呈现出一种因果联系的形态。
例如《三封电报》(美·佚名) :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 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 “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 回电给弟弟: “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 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 “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 “无误, 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精选简评集》)
这篇小小说是一家美国杂志以3000 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短, 情节最曲折”的故事的获得首奖的作品。单一的情节里, 事件完整、有冲突、呈现因果联系, 这样, 事件所呈现的面貌就不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了, 因而, 虽然情节单一, 但不显得单调。
2、性格单纯, 但不单薄。
小小说作为小说大家族的一个成员, 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务。集中写一个人物, 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这个人物的一个性格侧面, 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小说性格描写的单纯性。
著名作家陈建功曾在《北京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娘家人》的小小说。这篇作品人物不多, 但写活了一个“舅老爷”的形象。一个73 岁的老太太病故了, 而这个76 岁的娘家“舅老爷”来闹丧。他质问“临死前⋯⋯吃了什么药?”并硬要坚持“开膛验尸”。
死者的儿子、媳妇、女儿、姑爷们百般侍候, 央求,小心赔不是都毫无效果, 最后还是开膛验尸才算了结。这个由一个事件(闹丧) 构成的单一性情节相当准确地突出了这个舅老爷蛮不讲理的一个性格侧面。
3、结尾惊奇, 但不离奇。
苏联作家苏曼诺夫说: “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这个论断特别适用于小小说。小小说单一的情节很难形成一种艺术的跌宕和起伏, 很难产生一种一波三折的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因此, 依靠结尾惊奇(意外结局) 便成为小小说的写作者解决上述“二难”问题的绝招。
日本著名微型小说作家星新一写有一篇《人质》。作者在事件的开端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一个匪徒抢劫了银行, 并以一个小孩做人质, 迫使前来追捕的警察为他提供一辆摩托车放他走。那么, 这个匪徒是否能逃脱? 这个小孩能否获救? 这就是一个问题, 一个细节, 整个小说都围绕这个单一、集中的悬念来结构全篇。这个匪徒最终逃脱了, 而结局是那个被当做人质的小孩竟是一个橡皮吹成的假人。小小说的结局大出读者的意外。
美国作家爱伦·坡写有一篇小小说《夜归人》。丈夫从税务所带回了巨额公款, 然后要出远门, 丈夫一再叮嘱妻子不要让任何人进屋。但妻子却经不住门外一个伤兵的再三恳求, 放他进了屋子。这时, 一个蒙面强盗撬门进屋盗钱, 而妻子和伤兵一起打死了强盗。可是谁也没有想到, 这个蒙面强盗却是她的丈夫。这个突转的情节形成了全篇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的结局。
如上这种由单一情节的突转造成的意外结局在小小说中相当普遍地存在, 因而形成了小小说学里的一个特有概念, 即欧·亨利(美国作家, 其小说特别注重设计结尾的意外结局) 结尾。
但这种意外的结局在给人惊奇(出人意料) 的同时, 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就不显得离奇古怪了。
二、小小说的写作技巧
1、构思一个核心细节
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说都有作为全篇艺术支撑点的核心细节。所谓核心细节, 就是指小小说的中心情节, 即能够用一句话概述的主体事件。小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让这个主体事件(核心细节) 不断地发展、变化和丰富。如1999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记忆》:
手术室的灯灭了。韩医生缓步走了出来, 一位打扮新潮的女人马上迎了上去, 急切地问道: “医生,这老、老⋯⋯老太太怎么样啦?”韩医生黯然地摇了摇头: “如果再早送来十分钟, 也许⋯⋯”
话音未落, 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紧张,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韩医生面前,声音嘶哑地问道: “我妈怎么样了? 我妈怎么样了?”
韩医生轻轻答道: “老人上了年纪, 且失血过多, 我们尽力了。”那男子一听, 足足愣了半分钟, 然后猛地抱住了头, 蹲了下去。他双手深深地插入了头发中, 紧紧抓着自己的头。由于极力控制着自己, 还不至于号啕大哭, 但他全身剧烈地抽动着。
韩医生正要上前安慰几句, 那女人已蹿到男人面前, 一边摇着他一边说: “你妈死了, 可我们还不知道巨款存折放在什么地方, 你快想想办法, 快呀, 哭有屁用!”男人由于过度悲伤, 并没理睬女人, 女人只好又拽住韩医生, 说道: “医生, 你能想出好办法吗?”韩医生用手扶了扶宽边眼镜, 看了女人一眼,又看了看男人, 说道: “办法倒有。老人刚死, 记忆尚存, 我可以进行一次记忆移植的手术, 不过接受者最好与死者有血缘关系。”说完, 韩医生看了看那个男人。女人一听这话, 马上喜笑颜开, 硬将仍处于悲痛中的男人拉进了手术室。
半小时后, 手术完成了。男人脸色阴沉, 慢慢地走出了手术室。女人迎了上去, 笑嘻嘻地问: “怎么样, 知道了吗?”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女人脸上, 男人停在空中的手在颤抖着, 不知是因为气愤还是这难得的勇敢。女人正待发作, 男人先吼出了声:“原来你对我妈这么刻薄! 我不在时你竟总气她老人家, 还总是以白眼相向! 妈因为我怕你, 又怕破坏我们的感情, 一直忍着没跟我说。存折我已经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但我决定将它捐给希望工程, 这是我妈的心愿, 你一分钱也拿不到!”说完, 男人径直地办理老人的后事去了。女人捂着脸, 低着头跑出了医院。
韩医生站在手术室门口,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什么话也没说。
这篇小小说的构思可以用俗语“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来概括, 其核心细节是女主人想通过记忆移植得到巨额存款, 却不料得到了一巴掌。小小说的发展、变化与丰富都是在这个核心细节上演绎的。
2、营造特定的矛盾冲突
在确立了核心细节的内容的同时, 写作时就要注意以这个核心细节为基点, 衍化一系列的一般细节。
这些一般细节, 有时, 它是核心细节的起因描写; 有时, 又是核心细节的结局延伸; 有时, 它又是核心细节在发展、演变中的内容补充。正像滚雪球一样, 球核通过不断地运行、滚动, 粘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球核如果没有与这一层层的积雪相连就不成其为有内容有形状的雪球。而这个滚动的过程, 写作者就要注意有意识地营造一些特定的矛盾冲突, 推动情节的发展与丰富。如2022 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最贵的捐赠》:
在去捐赠的路上, 不少人都沉默着, 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说话, 脚步却在不断地加快。5·12 , 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我拉了拉有些松掉的绳子, 叹了口气, 转头却撞上了一对母女。母亲将
一大床崭新的被子放在了地上, 低着头似乎在跟女儿说些什么。因为好奇, 我放下了我的赠品, 凑了过去。
小女孩涨红了脸, 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 眼泪不停地打转。
“发生了什么事?”我探头问道。
母亲抬起头, 无奈地看了我一眼: “你看这孩子,明明说好要把自己最喜欢、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 可她却只拿了一个旧得不行的洋娃娃。”
我想道: “现在的孩子, 真的是⋯⋯”未等我想完, 小女孩开了口: “可是, 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
“有什么舍不得呀?”母亲似乎生气了, “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多, 你只是捐了一样东西, 有什么呢? 妈妈以后再给你买呀。”
“可是, 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 小脸越来越红, 小嘴撅着, 一直说不出话来。
我看不下去, 接着母亲的话说: “是呀小妹妹,灾区的小朋友多可怜啊, 他们的家没有了, 甚至亲人也没有了, 而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捐给他们罢了, 即使是你不要了的东西, 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呀。”
谁知我刚说完, 小女孩急了, “什么不要了呀,那样东西我一直都要的! 要的!”她跺着脚, 满脸通红地说。
“要的也不行, 走, 回家拿去!”母亲喊道。小女孩被她妈妈吓了一跳, 低声说: “真的要捐那样东西吗?”母亲和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来, 说道: “那⋯⋯不用回家拿的, 走吧。”
到了捐赠点, 母亲把被子拿给志愿者后, 低头对小女孩说: “你的东西呢?”
小女孩抬头看着妈妈, 过了好久, 把妈妈拉了过去。
“叔叔,”小女孩对志愿者说,“我捐妈妈。”
全场哗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 小声地哽咽道: “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 他们好可怜啊。我想, 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 眼泪掉到地面, 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说, 其情节单一(可以用“小女孩为灾区捐赠”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细节) , 但却通过一步一步地营造矛盾冲突(母亲劝小女孩捐洋娃娃, 小女孩摩挲; 我误会小女孩, 小女孩急得说不出话; 母亲要小女孩回家拿, 小女孩迟疑着来到捐赠点) , 让读者在关注小女孩的捐与不捐的矛盾冲突中被深深吸引, 小小说的核心细节由此便显得异常曲折与丰富, 使小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
3、设计巧妙的反转式结尾
“反转”指的是小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并不按人们通常的思维形式发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另外一种结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贵的捐赠》里, 人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却要捐“妈妈”(人) , 这一反转, 便给人创造了一种巨大的惊奇效果, 因而使作品瞬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白小易的小小说《意外》, 写一个农村青年因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帐。当他赶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车失误, 掉进湍急的河水中。他蹬掉布鞋, 连衣服都没脱就跳进河中把君明救了起来。由拿刀算账(可以理解为准备杀人) 到结果是救人, 这种
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说创作中典型的“反转式”结尾。2022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
柳靓,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 就因为是单身母亲, 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 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
这故事啊, 也就从这里开始⋯⋯你看那乡下妹子, 圆圆的脸蛋, 小巧的嘴,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 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喜人呐! 柳靓心里自然欢喜, 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 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 马尾高竖, 精神抖擞的, 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 她工作做得不够好, 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 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么“分而使力, 用心专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 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 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 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 柳靓不禁笑了, 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 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 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 比划着⋯
“哎哟!”毫无预警的, 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 柳靓大惊失色, 这到底会是谁干的, 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 眉头深锁起⋯⋯
“会是谁呢? 不可能是小保姆, 对, 不可能! 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 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 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 她看我穿的裙子, 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 肯定会是她!”
好像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 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 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 她不是去理论, 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 下午女儿要补课, 自己又不在家, 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 到时候, 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 就是那个人! 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 等! 等! 等她到家门口, 就捉住她, 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 你也穿, 太放肆了吧, 讨厌啊!”人一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 一个箭步上前, 扳过对方的身子, 惊了———保姆! 她的脖子上还挂了一串教授珍爱的项链。
这样, 我想, 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小小说的情节很单一, 可以用“教授抓可能穿自己裙子的人”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矛盾冲突的营造主要是靠教授内心的活动(一时认为不可能是小保姆, 终又认为是家庭教师; 原本准备去理论, 终又决定逮个正着) 来实现的。教授原本认定穿裙子的一定是家庭教师, 最后扳过对方来的身子却是保姆, 想的与见到的恰好相反。这一反转式结尾, 让人在惊奇中恍然大悟的同时, 更启示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 要注重实事求是。由此, 小小说也小中见大, 具有了较高的哲理层次上的意蕴。
10. 写长篇青春小说需要哪些写作技巧呀
不要动不动就去KTV、酒吧;
不要动不动就爱上老师;
不要动不动就失忆;
不要动不动就来个转校生;
不要动不动就爱上后爹的儿子;
不要动不动就有小混混砍人;
不要动不动就是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