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迅的小说写2022字阅读心得

史光
史光
发布于 阅读量 360
阅读鲁迅的小说写2022字阅读心得

1. 鲁迅小说全集阅读感悟1000字

最近在看鲁迅的小说,里面精确刻画了旧社会的各色小人物,有穷酸书生孔乙己,有从充满希望的少年到终受生活摧残而卑贱的闰土,纯属无赖的阿Q,等等。他们组成了中国特色式是社会。但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引我深思的是一种恶性怪圈的社会现象。
典型的是阿Q,他自己孱弱,经常受欺负,可是对于稍稍不如他的人,却又作为欺负者出现。囿于强者,自己受了苦,就要把苦撒到弱者身上。即便找不到弱者,也要运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想象成两个人,自己打自己,别麻痹说是自己把气出在别人身上了,以此又怡然自乐起来。这是最初的人与人生理体能上的较量。
小说《端午节》开篇也道出了很多怪圈,比如老辈威压青年,似乎这样做的唯一原因也就是年长几岁。可是,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什么“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即便年轻时倍受长者的欺压,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吧。中国的媳妇要孝顺公婆,言听计从,直到她成为婆婆的那天,以至于“媳妇熬成婆”成为了通用的俗语来表示经历多番苦痛后迎来了好日子。可惜,这样的好日子经不起细想:所谓好日子不过是从痛苦的承受者成为痛苦的施加者。悲夫!
《端午节》还写道:现在社会上时髦的都通行骂官僚,而学生骂得尤厉害。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这话应该是古今通用吧。单就简单的公车私用现象,人们会骂那些官吏,然而,当他们自己有公车时,什么公车私用,全然不会在脑中闪一下,保准早就开着车到处逍遥了。这不正是典型的上公交车心理吗?没上车的,想车多停会儿,一旦上车,就想车马上开走,少载些客。现在,房子是热门话题,也同样体现这样的怪圈。买上房子的人成天希望房价疯涨,尽管是那些只有一套房子自己住决计不会套现的人,也盼着房价升在那瞎乐呵;而没买上房的人,自然希望房价低些。
这么些怪圈,其实鲁迅先生老早就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社会,无非吃人与被吃。话是狂了点,但理在那摆着。这个怪圈完全背离了孟子所说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怕吃亏受欺负受压榨,可一旦成为在上的得利者欺负者压榨者,立马又心安理得起来。我们口头常提到“将心比心”,实则尽是我们最缺乏的。
如今,我们的社会,任何人都觉得自己最委屈,各团体阶级之间缺乏理解。当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是,怪圈还在上演,本文只列出了现象,但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努力才能形成良性的社会?这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诚如《故乡》里,“我”希望闰土的儿子和我的外甥有新的生活,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这地上的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 写一篇《野草》读书心得不少于2022字

野草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透过《野草》的书页,我仿佛看到天地间有一个狂人在自由的咆哮;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那潦草的字迹以及一堆胡乱堆积的文稿。
墓碣文、我的失恋,没有甜蜜,没有快乐的语言,有的只是愤懑。各种形式的文体,散文、打油诗就尘封在《野草》泛黄的书页中,在我的面前一一展开来,诉说着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黑暗和痛楚。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人血和肉。”如同沼泽青莲,在浊流之中绽放,却将生养它的根本喻为淤泥。野草啊,它自私,狭隘,它的心里没有一点的光亮,只因为它是小人物,它体会过一年四季之中的种种艰酸刻薄,不似洛阳牡丹,永远生活在明媚的春天。
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野草或许是一种最卑微的存在。它俯倒在地上,“任人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腐朽”,它和我一样,永远都向往他——那一片美丽的天空,但“他的口角上出现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是嘲笑么?
野草的一生,是悲凉的,面对压迫,它没有任何力量反抗,如同行尸走肉,等待着地下的火烧,来“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人不正如同这卑微的野草嘛,至此至终,我都没能到达理想的远方。如果不能和日月同辉,就做星星,照耀夜空。然而,我遥望天际,天空美丽而神秘,无法与那一片云雾融为一体,却也无法成为鲲鹏。背负青天。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希望这野草的腐朽,火速到来”。放眼天下,贪官横行,我希望他们贪,他们富;我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贫穷的阴云里,永远拥有野草自生自灭的那一颗天真纯洁的心。
我要看着他们“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依,接吻,拥抱”,看他们“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但也因为贫穷,我要复仇,我要控诉这利欲的社会,“用一柄尖锐的利刃”,让“那鲜红的鲜血激箭似的以所有的温热直接浇灌杀戳者”。
也许有一天,野草会从“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坚硬的雪花”中抬头,它会看着雪野中“血红的宝珠山茶”,去寻访“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它会审视寒冷荒凉的冬天,在“空虚中的黑夜”寻找希望,它也会在“暖国的雨”的怀抱里体会春的到来。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这以野草装饰的地面。”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如此静穆”,野草呵,你是否看到了“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凸树杈于晴朗的天空中”?你是否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走过《彷徨》,《野草》经历“理想与现实、前进与彷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更有“直面人生,上下求索,孤独奋战”。任由“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野草都浸透在鲁迅先生“淡淡的血痕”中。
春天——野草的新生。
一切只因卑微。

3. 鲁迅小说的阅读心得 2022字

《狂人日记》在表现抄“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4. 读鲁迅的作品的读书心得

朝花夕拾 鲁迅
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 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 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 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 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 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 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 》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 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 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 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

读书心得,每人不同。自己努力,才能成功。
古人读经,治国安邦。精心读书,才有收获。

5. 2022字读书笔记(阅读体会)

<<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6. 读书感想

读书感悟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7. 【鲁迅小说集】怎么写阅读心得啊

通过阅读作品,可以初步窥探出鲁迅的小说观。可以分两方面阐述(比较深刻,需要自己体味,列举的每一条都可以成篇成章,就不细说了):(一)创作的动因:1,苦闷的象征2.为人生,改良这人生3.文学参与历史的法则(二)创作的方法与文学的审美追求:1.现在生活的感受2.杂取种种人3.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

要知道,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这是深究鲁迅小说需要明白的宏观前提。具体原因可以结合小说来找答案。可以分两个大方面。第一,“表现的深切”:题材的开创性与思想意蕴的深刻性。(1)体现在新的题材上:关注农民和知识分子,为新文学开创了两个新的形象体系。体现了与传统文学内容上的变化。(2)思想方面表现在思想意蕴的深刻性。鲁迅站在时代的至高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文学性的表达。其对其小说可进行对读,有限篇幅建构了博大的精神。第二,“格式的特别”:创作方法的多样性与文体上的独创性。(1)创作方法上,鲁迅具有与其新的小说观念相一致的多样创作方法。写实、浪漫和象征创作手法均有广泛应用。鲁迅调整了叙事视角,便全知叙事为限制叙事,采用了纯客观的叙述形式。如小说《肥皂》。这是现代小说所确立的叙述模式。(2)文体的独创性:既有传统的传记体式,如《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也有现代小说文体,如《彷徨》是纯粹的现代小说文体。《故事新编》是对传统故事、传说、神话的日常化讲述,也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其文体的独创联系了他审视生活的独特方式,开创了两个叙述的基本模式:一是“看——被看”。反映了鲁迅认识中国人精神和人生的方式,在以农民、城市平民为表现对象时共同采用。二是“还乡”,这表现了知识分子是注定的精神漂泊者,是鲁迅对他和他所处的时代新型知识分子灵魂和命运的表现。

然后可以通过解析个别代表作来写体会。现以《阿Q正传》为例:(思想成就)小说塑造的阿Q具有出奇良好的自我感觉,又有惊人的麻木与健忘和无意义的自尊与可悲的自轻自贱,他始终没有人的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意识的觉醒。精神胜利法是阿Q形象的核心,通过塑造这一典型形象也就表现了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对于中国人身和中国历史上遭受多次挫折后形成的国民性的集中表现。这是阿Q形象显示的由内到外的意义。(艺术成就)第一,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阿Q的典型形象是通过其生活的各种特征和精神胜利法来刻画的。关于阿Q具体情况的不可考使其具有了中国人普遍生命形态的代表性。一系列在典型环境中发生内涵丰富的事件既反映了潦倒的阿Q,有体现了国民性。第二,细节描写的精彩传神。这些细节显示了人的灵魂内涵的丰富,如阿Q跪地式的求爱,不圆满的画圆等。第三,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批判的一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二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释放出来的过程。小说对于时代、文人的文人病,特别是对人们病态性格反映的病态灵魂逐渐展露,对生活在陈腐时代的人们在精神上呈现的状态进行了深刻讽刺。第四,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与幽默,好用反语与喜欢夸张。准确体现在惜墨如金的语言里,鲜明生动使细节传神。而鲁迅“冷”的幽默是由反语和夸张创造出来的。

可以关注打破传统叙述模式的《故事新编》(这本小说集的思考升值空间巨大,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写心得):第一,古今杂糅的表现手法。采用了“以古例今,以今推古”的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知法,以对现代人的、现代生活的发现来推论传说、神话或历史中的人物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作品里充斥了现代语言,即鲁迅自评的“油滑”。“油滑”将英雄置于日常的环境中,达到了古今的互证。第二, 人物性格与气质的漫画化描写用漫画的笔法描写了“中国的脊梁”和被批判讽刺的人。如《非攻》中描写墨子像“长脚的鹭鸶”等。在这样的描写中也影射的三十年代的文人和文学状态。这样就在古今杂糅中完成了对人物性格和气质的漫画化描写。第三, 强烈的喜剧色彩与浓重的荒诞色彩。这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之一。

此外,还可以从“吃人”的主题、关注妇女命运的主题、启蒙者的精神困境等方面分别来谈鲁迅小说的内涵所在。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史光在2023-06-24 20:18:45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wangyou/287766.html


上一篇:异界历史架空小说推荐
下一篇:无限小说网好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