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棂上挂小说阅读答案

汪卿
汪卿
发布于 阅读量 637
窗棂上挂小说阅读答案

1. 《乡村听雨》—吟啸徐行 阅读答案

1.从雨的声、雨的形,雨中的景、雨中的人、雨中的事方面写的。赏析(略)
2.夏雨:忽有雷龙叱诧,天开一缝,仿佛喷泉流下,浩浩荡荡,皆有倾倒之势,一霎那,天地混沌间蒙起一层又一层的水帘雾。
3.冬雨绵绵,习习凉风吹过,丝丝冬雨幻成一片蒙蒙的轻纱,仰望中,雨柔柔地扑向我的脸颊。窗外虽没有一片新绿,但幽幽的暗黄也随着风和雨的身影倾斜飞舞。

2. 阅读答案 《过年》

阅读《过年》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愿。
②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瑞雪兆丰年”是大家想得出来最好听的一个词语。还有什么比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的呢?
③忙着赶制年糕的人家冒出腾腾的热气,刚出锅的年糕带着秫米的香味,沾满了新年的气氛。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里猫着,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和情绪,为尽情的娱乐消遣做好准备!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力,用雪创造着一切!
④屋檐上滚落下的雪花,消失在金黄色的光中。四处里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块发光的琥珀,照亮了野外被风吹起的雪,照亮了踏雪归来的人脚下的路……在一片银白色里温柔了那串长长的脚印《过年》阅读附答案《过年》阅读附答案。
⑤是谁拥有这张至高无上的通行令,占据了所有的地面和天空——快乐的人们,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色彩缤纷的烟花绽放,点燃了夜空的激情。烟花散处,如流星闪烁,照亮了树上每一根细小的枝桠,保留下了脸上每一丝幸福的笑容,人们已经放开了脚步,向新年进发。
⑥清晨,路中央不知被谁堆出了一个样子可爱的雪人,胖胖的脸庞,红红的鼻子,黑如点漆的眼仁,他是谁梦里的人呢?
⑦狂欢了一夜的人们还在沉睡中。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树干上、窗棂上、院门上……
⑧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并相互传递着心里的祝福和感恩。
⑨清晨的阳光把树枝的影子照在斑驳的墙上,对联映红了门口的积雪,倒贴的福字里更有说不完的年的味道,太阳出来了,像一张红红的铜锣,敲响新年的开始……
小题1:阅读第②段,为什么“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3分)
小题2: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过年的气氛,年的味道无处不在,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年的味道,请摘录下来。(不少于四处,4分)
小题3:本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例句除外),按下面例子写出你喜欢的理由。(3分)
【例】
句子: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
理由:我喜欢这一句将飘落的雪花比作衣裳,用“积蓄着体贴的温度”将雪花写得含情脉脉,充满温暖感。
喜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瑞雪兆丰年,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充满喜悦。(3分)
小题2:①刚出锅的年糕②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③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④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色彩缤纷的烟花绽放⑤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⑥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⑦倒贴的福字里⑧墙上的对联。(任意四点即可,4分)
小题3:选出语言优美的句子(1分),说出喜欢的理由(2分)
《过年》阅读附答案阅读答案。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瑞雪兆丰年”一句理解即可,事实上大雪对来年的作物产生确实有好处。
小题2:
试题分析:可以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看寻找文字,想一想,过年有哪些特殊的特殊的活动,比如“放鞭炮”“贴窗花”“对联”打“彩灯”,还有饮食方面的“饺子”“元宵”等。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求是找出“语言优美”的句子,即要找描写的句子,并说明它“美”在什么地方,或词语生动,或写法独到,或情境丰富,或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3. 踏雪寻春的阅读答案吴建

【一】踏雪寻春(22 分) 吴建 ①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场大雪悄然而至。雪花像是顽劣的孩童,斜斜地飘落在玻璃上,调 皮地敲打着窗棂,轻声入耳!雪,震撼着我,激扬着我,诱惑着我。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望着眼 前这银白的世界, 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妻侧卧在床, 正沉浸在琼瑶的言情小说中时哭时笑, 听我说去寻春,瞪大眼睛骂我有毛病,我诳她,难得下一场春雪,这雪中恐怕别有一番风景和情趣 呢。经我这一说,妻来了兴致,忙穿衣着靴,挽住我的臂弯步出家门。 ②天色尚早,万籁俱寂,雪后的大地银装素裹,分外美丽。我与妻踏着松软的积雪,来到小区 后边的马路上。马路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放眼望去,平原旷野覆盖着厚厚的素缎,雪花飘飘, 晶莹茫茫,天地交融成洁白的一体。妻跌足叫道:“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 柳绿,鸟语花香,那是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妻一副无奈的样子,极不情愿地 跟我穿过马路。寒风裹着雪花直往脖子钻,化成滴滴水珠,冰凉冰凉的,妻满腹怨气,我劝她稍安 勿躁,漏泄的春光是雪压不住的,只要细心点,定会寻得。 ③我们走向田野,那里早已被罩上一层神秘的白纱裙,仿佛是婀娜多姿又不失神韵的女子,分 外妖娆!路过一丛草地,踏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让人感觉春天就藏在那雪底。我拨开浮雪,惊讶 地发现虽然枯草已被顽童放火焚毁了,一片焦黑,但灰烬之下,几叶嫩嫩的草尖已破土而出,绿得 透彻,绿得晶莹,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是这抹绿意着实让我们惊喜!我脱口而出:“野火烧 不尽,春风吹又生。”妻说:“这抹绿色要真正复苏自己的生命,还有待时日。”但在我的眼里却 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④观赏完“侵陵雪色还萱草”的美景,妻问哪里去,我说就去西边的柳林吧。妻调侃道:“那 里也有春可寻吗?”我点点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我们恍如走进了一幅最美的图画里。但 见银絮压枝,柳垂玉挂,一片冰清玉洁。妻牵过一根柳条,拂去银屑,欢呼:“柳枝吐芽了!”我 凑过去细瞧,果然枝桠上绽放出鹅黄色的嫩绿。这雪中的嫩芽啊,让人感到它既神秘又平凡,让人 感到一种生命的慰藉与舒展。妻许是看到我痴呆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作诗不成。”我 叹道:“不作诗,难以抒情。” ⑤穿过柳林,不见路的踪迹,妻问怎么走,我说随意走吧。妻先是疑惑,继而微笑、点头,朝 我眨眨眼。走不多远,只闻几声“嘎嘎”的鸭叫。抬头望,前面有一方小池,几只野鸭正在欢快地 戏水。我们伫立岸边,观赏池面上雪花在轻盈地曼舞,小鸭在尽情地嬉戏。妻抢在我之前吟出苏东 坡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 2 页 共4页

⑥回家途中,雪已消停,忽然眼前一亮,路边的积雪中透出或黄或红之色。我俩驻足蹲下,扒 开积雪一瞅,哦,原来是迎春花,红与白相映,黄与银竞美,溢彩流光,楚楚动人。那小巧的花朵 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我问妻: “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 “妙哉!明年再下春雪,咱俩还来。” (选自《中国教师报》2022 年 02 月 26 日) 5.作者寻到了哪些具体的春景?请你仿照下面的格式 概括回答。 (6分) ....... 破土的草尖—— —— —— 6.第①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7.第②段中描写妻子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8.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1)那小巧的花朵宛如一支支金灿灿的喇叭 ,似乎在吹奏春天的乐章。 ...... (2)妻许是看到我痴呆 的神色,轻轻推我:“怎么,又想做诗不成?” ..

9.品读下面的句子,简要回答: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望着眼前这银白的世界,蓦然萌发了踏雪寻春的念头。 ” “虽然此刻依然风雪交加,??但在我的眼里却看到了一个蓬勃的春天。 ”

4. 白发苏州阅读题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期末测验题
第一部分 (20分)
1.在括号里写上加点字的读音。(2分)
迥( )异 晕( )圈 迸( )溅 堕( )落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不____(xǐng)人事 群英____(huì)萃 坦荡如____(dǐ) 以身____(xùn)职
3.写出下边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8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
⑤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____________》)
4.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还有1处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请你用横线在原文中把它们标出来,然后在表格中改正。(4分)
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清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采,无不精湛决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错 误
改 正
5.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这里蕴涵着美学的道理。与“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有着相同美学效果的一项是( )(2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请写
出其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并结合故事内容简要说说人物的个性和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第二部分 (4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7-10小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7.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不敢出一言以复( )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④腰白玉之环(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9.文章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中的“此”指代上文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分项列出。

(2分)
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宋濂学有所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1.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2分)

阅读《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2-14小题。(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2.孔乙己在这个社会里是个多余人,他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在段首横线处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设置一个合适的自然场景。(不少于3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对待孔乙己的腿被打折这件事上,“孔乙己自己”和“掌柜”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
要评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在文中肖像描写后面加一个比喻句,下面两句中你觉得哪一句更恰当?请简述理
由。(3分)
A、哆嗦得像寒风中飘零得一片落叶 B、犹如土地庙里一尊破旧的泥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15-17小题(8分)
“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
①北京时间1月4日中午顺利在火星表面登陆的美国“勇气”号火星车,被科学家们亲切地称为机器人野外“地质学家”。它能像人一样环顾因周环境,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走上前去对岩石等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②美国宇航局的专家们说:“勇气”号如能不辱使命,那将标志着人类发射的星际探测器自动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手臂,甚至还掌握着与人类地质学家所用工具类似的放大镜和锤子。
③“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22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大脑位置不同,计算机在火星身体内部。
④所谓“颈”和“头”是火星车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距火星车轮子底部高度约为1.4米,上面装有一对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作为“眼睛”。两台相机高度与人眼睛高度差不多,有了它们,火星车能像站在火星表面的人一样环视四周。
⑤当“勇气”号发现值得探测的目标,它会以6个轮子当腿,运动至目标面前,然后伸“手”进行考察。火星车的“手臂”具有与人肩、肘和腕关节类似的结构,能够灵活地伸展、弯曲和转动,上面带有多种工具。
⑥工具之一是显微镜成像仪,能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另外还有穆斯鲍尔分光计和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岩石构成。还有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的工具,能在火星岩石上打出直径45毫米、深约5毫米的洞,为研究岩石内部提供方便。
⑦ “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上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上的92天)。
⑧这台火星车科学仪器的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斯奎尔斯认为,“勇气”号将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上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他说:我认为这是人类在火星探测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15.阅读全文,给“勇气号”火星车下一个较为科学的定义。(2分)

16.“勇气号”的“手臂”、“眼睛”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17.原文第②段“‘勇气’号如能不辱使命,那将标志着人类发射的星际探测器自动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0分)
苏州散忆
张含冰
昨天读了余秋雨的散文《白发苏州》。
秋雨先生是个造诣很高的人,他看苏州,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我看苏州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以一个稚童的眼光来评判,背不动“文化”两个字。唐伯虎的故事后来才懂,还有那个金圣叹。后来又知道了他们都是那个江南小城人氏,一点也不奇怪——只有那样的地方才会有那样的人。壁垒上垂延至地的藤蔓;小桥下发如墨云的洗衣妇人;街暮人淡之时,似听见却又似想见的寒山寺里的钟鸣。苏州,美得有声有色。
苏州人热情,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宾客盈门的生活——苏州每年的旅游者是以万计的。那一回在去拙政园的路上,公车里一位妇女跟我妈妈聊了起来。她先是用夹着细软方音的普通话向我们我们介绍苏州的景点,什么时间去好,路怎么走,都一一顾到。末了,便打听起我们的来处。“桂林!”得到这个答案后,那先前不曾歇过话的妇人竟呆了一小会,临下车时她满脸疑惑地遗下一句:“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
万物自然为妙,妇人的惊异再平常不过了。倘若是生长在西北高原的汉子,倘若是从大兴安岭苍莽森林里来的客人,想象品着茉莉花茶般地来苏州求个神清气爽,倒可以理解。可是,生在桂林山清水秀间的人们也来了,为什么呢?我也常常自问。
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奇山俊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后来有了镌于洞间石壁上的经文诗篇。在那些或清秀流畅或健拔有力的字迹里,有柳宗元,有徐霞客,还有那描画了“八骏图”的徐悲鸿。久而久之,桂林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涌来的人们看罢山水,还忘不了看一看那流溢于山水之间的斑斑墨迹,发一番“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唏嘘同感。
苏州不同,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他的《园治》中这样描写苏州园林,“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轩楹窗棂之间,是一双双曾经劳碌修葺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
明清时候,江南是富人的天地,为卜居闹市而又兼事自然风致之美,有钱人们建起了一座座园林。封建文化较为发达的苏州城里,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师又多能诗善画,在无数园林竣工的同时,他们也完成了苏州文化的营建。许多年以后,造园人曾经的政绩,曾经的富贵荣华都已逝作尘埃,唯独因为一个园子,历史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真趣亭,芙蓉榭,网师园……苏州人腰的,不,应该是中国人要的只是一个“后院”,在里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唐伯虎晚年信了佛,住在他的桃花庵里,唱着他的《桃花庵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者趣(通“趋”追求),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有了富贵在地贫在天的旷达,他的殷厚又有谁人能比呢?其实,这是苏州人的心灵皈依。这种皈依不是寄情于自然山水的神羡,而有如在自家屋后开了一畦菜地的恬趣晓畅。在属于他们的、属于天下所有心态恬淡者的“后院”里,人们体味到了“自锄明月种梅花”的真趣。
也许服人的问题背后早已自有了答案,只不过想引我这个“回家的孩子”费些思考,写下上边一段文字。
18.在作者看来,苏州与桂林不同的美分别是怎样造成的?(用原文回答)(4分)

19.苏州人疑惑:“桂林多好!你们何苦来看我们这儿人造的山水呢?”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作为桂林人,作者为什么来到苏州?下边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A、身临“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享受苏州有声有色的美。
B、品位苏州茉莉花茶般的神清气爽。
C、凭吊唐伯虎和金圣叹,追寻历史文化的足迹。
D、回到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 ]
20.《桃花庵歌》中能看出唐伯虎的生活志趣,揣摩下列古诗文名句,想一想,哪几位作者与唐伯虎有着同样的生活态度?(3分)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B、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D、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E、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
21.余秋雨先生评价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3分)

第三部分 (40分)
22.作文。(40分)
以“周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

期末综合测试
1、jiǒng yùn bèng daò 2、省 荟 砥 殉
3、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燕然未勤归无计 范仲淹 ⑤举杯销愁愁更愁 ⑥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
4、
清 采 决 ,
青 彩 绝 ;
5、C 6、略 7、①跑 ②辩解 ③等待 ④挂在腰间 8、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9、求学之苦,求师之苦,行路之苦,衣食之苦 10、勤奋艰苦,用心专一,诚恳谦虚。以上三点必须要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来谈,答出两点即可。 11、略 12、略 13、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嘲笑他偷东西,可以看出他冷酷无情的本性。孔乙己说自己是跌断的,表明他死要面子。 14、B 略 15、“勇气号”火星车是人类遣往火星的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 16、“手臂”可灵活地伸展、弯曲、转动,带有多种工具“眼睛”是一对全景照相机,可环顾四周 17、不能:“如能不辱使命,那将”,表明这是设想的情况,因为“勇气”号刚刚登陆,能否不辱使命还有证实,去掉的意思不严密 18、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苏州不同,轩楹窗棂之词,是一双又曾经劳碌修葺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 19、D 20、 A C E 21、略 22、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5. 有没有“蜘蛛”的阅读答案

蛛蜘 ⑴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天空突然下了一阵不算小的雨,夹带着风,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从花盆里向外溢,使铺着花砖的走廊,溅上了许多,也使原来十分清洁的小园子,立刻呈现出一幅肮脏不堪的样子。⑵我提了一桶水,正想冲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墙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只蜘蛛,它挺着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从污染着泥水的地面上朝着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便抬起脚来,想把它踩死。⑶我之所以讨厌蜘蛛,是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在窗棂上,在屋檐下,甚至于屋里的吊灯上面,大蜘蛛张着大的网,小蜘蛛张着小的网,蛛网上挂着小虫的残骸。无论是怎样整洁的房子,一有了蛛网,就会令人生厌,令人觉得这个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扫。可是那些蛛网,常常在头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现了;它们是那样勤于和人缠斗,好像永远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当我拿了扫帚,或是竹竿,清理隐藏在角落里的蛛网时,总是生气地想把它们赶尽杀绝。⑷我抬起脚来,心想,这一回,这只落难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临生死关头。它略一迟疑,便拼命地挣扎着,艰难地向墙角里爬。⑸不知是一种什么意念,我抬起的脚竟没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样惊恐,那样吃力的爬着,顿然萌生了恻隐之心。我很快地挪开了脚,怔怔地注视着它,对于自己想弄死它的念头,反而感到不安起来。⑹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平时,连一只小蚂蚁都不愿意随便加以伤害,何况是一只正在困难中挣扎的蜘蛛呢?⑺它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忍,单凭这一点,我便不该有伤害它的心理。无论如何,蜘蛛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虽然它不受人们的重视,可是它也应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不是吗?它到处结网,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为了经营生活,我怎能够对它心存厌恶呢?于是我找来一根竹竿,把它从地面挑起来,送到干燥的地方。我这个举动,起先一定使它大为惊恐,它一定以为自己是死定了,可是等我把它放到干净的地方,它又似乎有点迷惑起来的样子。我好像觉得它回过头来,奇怪地望着我,似乎是怀着感激的心情,然后便安稳地爬走了。我静静地看着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态,使我心中忽然感到无比的舒泰。⑻夏天的雷雨是短暂的。雨过天晴后,空气特别清新,闷热也消散了。尤其到了傍晚,更是分外清纯美丽。那时候晚霞映照着我的屋子,走廊上洒满淡淡的金黄。我怀着满心的喜悦,站在走廊上欣赏着这难得的傍晚景致。⑼突然,我抬起头来,看到屋檐下又新结了一个蜘蛛网。蛛网在夕阳的光辉映照下,是那样明显:那织着多角形的网,由疏而密;有着鼓鼓的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尔动弹一下,蛛网便在夕阳中微微晃动,显示出那是一个多么安适而优美的处所。⑽我凝神注视着蛛网,心中想着,不知道这只蜘蛛是不是就是我本来想要把它弄死的那一只?如果是,那它真是够幸运了。它原该死在我的脚下,却由于我一时的怜悯,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现在对于蜘蛛,反而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其实,蜘蛛织的网,点缀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⑾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只看到蜘蛛会令我讨厌的一面,从没有发现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巧妙地织成的网,在满天晚霞的衬托下,是多么动人啊!大自然里隐藏着纯洁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给忽略了。直到这一刻,我才深深地领悟到:原来,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者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1、文章记叙了作者对蜘蛛态度的变化过程:⑴最初我对蜘蛛的态度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⑵后来我对蜘蛛萌生恻隐之心,并把它送到干燥的地方,是由于我看到它 还由于它 。2、它略一迟疑便拼命地挣扎着,艰难地向墙角里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反映了蜘蛛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第⑺段写作者看到蜘蛛“奋斗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便产生了“不该有伤害它的心理”,并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作者认为 4、第⑺段写我静静地看着它爬走的背影,爬走的神态时,心中忽然感到无比的舒泰,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5、作者对蜘蛛结网的看法前后不同,第⑺段中表现作者对蜘蛛结网看法发生改变的一句是 6、第⑽段中“只要你用另一种眼光”一句中的“另一种眼光”的眼光是指 7、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会发现蜘蛛有可爱的一面,作者认为蜘蛛的可爱表现在:它有 的精神,它织成的网 。8、第⑾段中的“直到这一刻,我才深深地领悟到”一句中,“这一刻”指的是 时刻,“我”深深领悟到的内容是 1. ⑴有一种厌恶的感觉。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无论是怎样整洁的房子,一有了蛛网,就会令人生厌,令人觉得这个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扫。 ⑵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着 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忍。 2.拟人 对生存的渴望。 3.蜘蛛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它的结网是为了经营生活。4.对于在困难中挣扎的蜘蛛,“我”不但没有伤害它,还把它送到干燥的地方,“我”觉得蜘蛛对“我”怀着感激之情。5.它到处结网。原来和人类一样,只是为了经营生活。6.欣赏的眼光 7不折不挠 在满天晚霞的衬托下,是多么动人啊。(或: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 8.发现它也有可爱的一面 原来,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着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

6. 阅读题答案

1.因为马克吐温完全是出于礼貌,但是富翁夫人侮辱他,他为维护尊严而反驳。
2.富翁会哑口无言,因为他受到了侮辱别人的不好下场。
3.他一定会也很恭敬的问候马克吐温,而不会轻蔑的嘲笑。他可能会说:先生,您真有绅士风度!
完全是自己回答的,答题方向肯定是对的,希望可以采纳
希望你学习进步!

7. 《雪》梁实秋 阅读答案

雪 梁实秋
李白句:“燕山雪华大如席”。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导,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吋。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灾。雨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缓缓然下,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
但雪虐风号之际,饥寒交迫,就许一口气上不来,焉有闲情逸致去细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晋王子猷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然想起远在剡的朋友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假如没有那一场大雪,他固然不会发此奇兴,假如他自己饘粥不继,他也不会风雅到夜乘小船去空走一遭。至于谢安石一门风雅,寒雪之日与儿女吟诗,更是富贵人家事。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我年轻时候听说从前有烹雪论茗的故事,一时好奇,便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我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我再检视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矾打的必要!空气污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车坏,时值大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
乃就路边草棚买食,主人飨我以挂面,我大喜过望。但是煮面无水,主人取洗脸盆,舀路旁积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虽说饥者易为食,这样的清汤挂面也不是顶容易下咽的。从此我对于雪,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苏武饥吞毡渴饮雪,那另当别论。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
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我们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就看上天的脸色,“天上同云,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语所说“瑞雪兆丰年”,即今冬积雪,明年将丰之谓。不必“天大雪,至于牛目”,盈尺就可成为足够的宿泽。我自己也有过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来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茁壮,花团锦簇。我当时觉得比堆雪人更有意义。
据说有一位枭雄吟过一首咏雪的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出门一啊喝,天下大一统。”俗话说“官大好吟诗,何况一位枭雄在夤缘际会踌躇满志的时候?这首诗不是没有一点巧思,只是趣味粗犷得可笑,这大概和出身与气质有关。我们这位枭雄的咏雪,应该算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诗。
14. 阅读文章二、三段,回答问题。(6分)
(1)文章第二段写了几位古人与雪有关的逸事,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写出了雪的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想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指出第四段画线部分的描写顺序和修辞手法。(6分)
(1)描写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最后引用了一位枭雄的一首咏雪诗,并说它“应该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诗”,请对它的“歪”与“出色”作简要分析。(对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写得趣味盎然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5分)
18.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办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的楼名“躬行楼”博得了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从两方面为“躬行楼”写出楼名诠释。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面一则报道摘自《燕赵都市报》,请你用两个字数相等的短句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5分)
本报12月26日廊坊电 6名醉汉拳殴一名年轻小伙子,并轮流殴打一名中年妇女,廊坊市公安局一名协勤挺身制止暴行却横遭痛打,而上百名围观者竟无人制止恶行,哪怕打个电话报警。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有这样几幅图画:
第一幅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锯齿状,不知何物。
第二幅画上立着一支双目圆睁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喙,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的冠。
第三幅画上原来这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两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盯着它,跃跃欲试。
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5只羊、3只鸡,一只小白狗在追着鸡子满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
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做的,一个扎着马尾巴辫子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它们。
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在看电视。仔细看,上面所有的画面竟然是电视里的一个镜头。
(1)请发挥你的想象,下一幅画面会是什么?(表述不超过4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完全部画面,你有什么感悟,请用一句话表述,不超过3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 (l2分,每小题3分)
1. D(A. 称�秤 功�工 B. 谈一弹 D. 顷�倾 知一执 剑一箭)
2. D(A.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B. “集腋成裘””感情色彩错。C. 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紧张的舆论准备。
D.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3. B(A项“要求人员具有……才能胜任”句式杂糅。C项人称代词指代不明。D项“经历…目光…考量”搭配不当)
4. B(所选语句照应“喜欢”一词)
二. (9分,每小题3分)
5. A(B项绝对武断,由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这些研究似乎表明”和最后一段“我们的研究将说明,环境不洁与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可知;C项答非所问,该项内容不属于
“麦克白效应”试验的内容;D项无中生有。)
6. C(C项错在“认为”,这些人并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7. B(B项强加因果,没有分发纸巾的受试者因为道德上的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
望,所以更愿意帮助他人以“洗”净自己。)
三. (9分,每小题3分)
8. B(B两个都是语气词 A若①如果 ②代词,你的 C且①暂且 ②将要
D辞①辞别 ②辞谢)
9. D(②是宰妻为宰出的主意④写的是奴仆)
10. B(没有真诚)
四. (23分)
11. (1)有个盗贼戴着刑具(受审),案件尚末判定。(“系械”“狱”“具”各1分共3分)
(2)我不是贼,但也不是一般人。(某,顾,判断句,各1分,共3分)
(3)县令便留(恩人)在厅中,和(他)对床而眠,高兴融洽地过了十几天,那个县令也不回家。(因,省略句,其,宰各1分共4分)
12. (1)“独”字突出了罢官后的孤独、 寂寞(“独”2分,心情2分。共4分)
(2)诗人借放浪山水,婉曲地表达了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4分)
13. (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索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湖月照我影 明月松间照 杨柳岸晓风残月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淮水东边旧时月(每空1分,共5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五. (22分)
14. (1)赏雪,须肚中不饿(或:赏雪须“衣食无忧”、“生活优裕”)。(3分)
(2)雪的颜色洁白,其实并不干净;说明雪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意思对即可)(3分)
15. 顺序是由高到低;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借代等。(各3分,共6分)
16. 该诗“歪”在“俗而不雅”;“出色”在于通过狗身上的变化突显了雪的特点,极具典型性。(每条2分,共4分)
17. 从雪出发,进行了丰富的联想与想像;运用典故,引用诗文,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雪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每点2分,答对3点即给
满分6分)

8. 中考语文阅读套路

最全语文万能答题公式总结
语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算是失分大项了,不仅阅读量大,对答题要求也挺高的。现在小编整理了语文阅读中最常见的问题及最易得分的答题公式,虽然稍显死板,但拿到高分是没问题的!优秀语文教师都点赞哦~ 家长们一定记得为孩子收藏!

语文阅读常见问题

▊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汪卿在2023-06-24 13:42:53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wangyou/208938.html


上一篇:耻辱应用程序小说在线阅读
下一篇:最强孙悟空飞庐小说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