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传小说阅读
① 求《李娃传》故事梗概
《李娃传》描写的是荥阳公子郑生到长安应试,在平安里与名妓李娃一见倾心,后来资财耗尽,被老鸨设计逐出。辗转入凶肆(协办丧事的殡仪铺),靠唱挽歌自给。在天门街的挽歌比赛中,郑生以声情并茂的动人表演为其所在的东肆打败了西肆,却被他进京入计的父亲认出。
其父以他玷辱门庭,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弃之而去。经凶肆同辈搭救,郑生保住了性命,却沦为乞丐。在一个大雪之夜,郑生行乞到安邑东门,被李娃认出。经李娃调护,郑生恢复了健康,并且科举连中,登第为官,与李娃结为夫妇。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郑生也与其父和好如初。
《李娃传》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可能根据唐代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改编而成,收入《太平广记》484卷。
(1)李娃传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戴望舒在《小说戏曲论集·读〈李娃传〉》中认为,《李娃传》不可能是贞元十一年的作品,他提出了两条证据:第一,"因为那时以古文笔法写小说的风气尚未大开"。
第二,当时,"白行简和其兄白居易丁父忧,居丧于襄阳,决无认识那鼓励他写小说的李公佐的可能。"因此,他认为"乙亥"是"乙酉"之误,即贞元二十一年,即永贞元年的八月初。
作者简介
白行简(776-826),字知退,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进士,曾任左拾遗、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旧唐书》本传说他:”文笔有兄风,辞赋尤称精密,文士皆师法之。“
② 赏析《李娃传》
《李娃传》作者为白行简,字知退,太原人,大诗人白居易之弟。关于李娃的故事,唐代坊间流传很盛,说书艺人称李娃“一枝花”,白居易在他的诗中就有记载。并且这个故事很可能并非杜撰,而是真有其事,这从作者原文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予伯祖尝牧晋州,转户部,为水路运使,三任皆与生为代,故详谙其事。”原文中的李娃、郑生都不是真实姓名,可能就有为时人讳的含义在内。甚至有人考证,荥阳公可能是唐宪宗时的郑亚,他做过刺史;而荥阳生则是其子僖宗时做宰相的郑畋。虽说未必可靠,却也能印证文中所说。白行简这篇《李娃传》取材于这样流传于坊间的传说,并将之加工演绎,连缀成篇。他作为一名上层文人,又在其中加入了许多文人气息和士大夫趣味。《李娃传》由民间而入殿堂,由俚俗而入高雅,也正反映出唐代文言小说的创作生成轨迹。《李娃传》之所以堪称唐人小说的精品,还在于它的情节架构,通篇故事如春云舒卷,层出不穷;而结构布局,又极严整细密,丝丝入扣,铺垫烘托到位。细节的描写也到了传神的地步,例如郑生李娃相遇一节中,郑生故意遗下马鞭这个小小的细节,起到了很大的连缀作用。一方面,郑生以此来延长他看见李娃的事件,表现出郑生的聪颖,又表现出郑生对李娃一见钟情下的无尽爱慕;另一方面,又为后文的情节做了铺垫。郑生去拜访李娃时,侍儿不及回答郑生的问题,便“疾走大呼曰:‘前时遗策郎也!’”这又表现出李娃对郑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两人之间的爱情提供了可能。这样高超的艺术手法相信绝不会是妙手偶得,正是唐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例证,也是小说这门艺术逐渐成熟的体现。 荥阳郑生出身显贵,是多情的乌衣郎;李娃绝代未有,是狡猾的狭邪女。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这样的身份而充满了更多的戏剧性。荥阳郑氏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并称,是唐代有数的世家大族,郑生出身于这样的世家,自然少不了纨绔子弟的习气,这从文中郑生初去拜访李娃时与李娃母亲的对话可以充分展现出来。郑生对于这种应对异常熟练,丝毫不显羞涩,可见他也是一名浪荡子弟,李娃这样的女子想必生活中并不缺少。也许最初的相遇只是倡女和恩客寻常不过的过场,郑生愿意为李娃倾尽所有,李娃使尽一切伎俩骗走郑生的财物后消失不见。郑生被骗后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而李娃虽然狡猾世故却不乏善良,也许是为了赎罪,也许是为了心中的爱情,她毅然选择拯救郑生。很多人认为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即使是后来李娃的悔悟也只是因为善良。但也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是有真爱的,李娃的行为不只是为了赎罪,能够让她做出那样决绝的决定的,只有爱情。也正是因为爱情,李娃陪郑生读书赴考,却在郑生金榜题名时选择黯然退出,以弥补先前的罪过。幸而作者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让李娃冲破了所有的阻挠与郑生结为连理。这是一部有多种阐释的小说,因为它的大量空白,让读者有无尽的猜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李娃,不一样的郑生。
③ 通过学习《李娃传》,分析李娃人物形象。1000字内。
《李娃传》中的李娃形象分析 《李娃传》是由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根据民间流传的《一枝花传》改编而成,在文学史上作为一篇出色的唐传奇代表作而存在。唐传奇,简单的理解就是唐代的文言小说,作为小说,关键的就在于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唐传奇作为小说而存在,但发展并不成熟,这个时期仍然不重视人物形象塑造。而《李娃传》可以作为唐传奇的代表作流传至今,肯定是因为它综合了唐传奇的特色,并且体现出新的发展。事实也证明,《李娃传》中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尤其是主人公李娃的形象塑造,尤为饱满丰富,可为后人借鉴,本文试从情节中对李娃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娃作为一个女性被很多人赞扬,尤其是女性,因为李娃的善良、正直和勇敢,以及不慕功利、崇尚情义的品质。这些浓缩在一个“李娃”身上,使得很多人把李娃事迹当成女性颂歌。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仅仅从功利的角度,企图用李娃这个形象去赞扬女性,是不合适的,这样否定了李娃形象的复杂性,同时也会使《李娃传》失色不少,有愧于作为唐传奇的代表作存在。对于李娃复杂形象地分析,脱离不了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于李娃形象地分析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以李娃将将死的荥阳公子救下开始。前一个阶段我们认识的李娃应该是一个老练、精明甚至有些势力、无情的红尘中女子,而不是一个受控于老姥的简单、单纯的懦弱风尘女子,这一点可以从老姥的简单分析中看出。但凡是以风尘为主题或者涉及风尘的作品,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凶残、贪婪的老姥形象,这实为生存发展的必须,老姥不干练怎么留得住客人?老姥不凶残,怎么能让千娇百媚的女孩儿们为她赚取大把的金银?老姥不贪婪,哪里来的那么多风尘风波?……然从《李娃传》而观,老姥在其中的角色有点让人惊讶,一反读者心目中的老姥形象。荥阳公子初访时,老姥跟公子的言语浮于客套,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老姥欲“放长线钓大鱼”,但是“撤馔”后,老姥竟然起而离开。未跟客人谈好价钱就离开,确实不是一个“合格”老姥之所为。通观全文,老姥似乎没有做什么特别坏的事情。如果说有,那就是和李娃合计将公子赶出去,或者如有些文学史编者所说,是老姥逼迫李娃为之。但从文中,如果是后者的理解,作者为了李娃的清白,也一定会塑造另一幕:老姥逼迫李娃为此不义之举,李娃拒力抗争,抗争未果而伤心欲绝……但是,这些都没有在作者的笔下看出来。至于说老姥开始“遂目之为郎”,待荥阳公子“资财仆马荡然”时“姥意渐怠”,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态度转变了。在从最后李娃欲为自己赎身,老姥也未多加阻挠,或者像我们所见风尘故事中那样,一群打手棒打鸳鸯之类……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老姥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老姥”的形象。所谓“一物降一物”,“刚柔相济”,老姥会是一个反常的老姥形象,原因就可以归结为李娃——老姥“女儿”的刚强、精明了。而以李娃观之,首先,从长安密友的口中我们知道“李氏颇赡,前与同之者多贵戚富族,所得其广,非累百万,不能动其志也”,可见李娃是经过了多年的历练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什么样的手段学不会?印荥阳公子至某姨处唱一出急回奔丧,“方寸乱矣。某骑而前去,当令返乘,便与郎谐来。”这等情况下,两个人一起回和一个人先回有很大差别吗?李娃何以抛下爱人独自离开,而且是在奔丧这样的情况下,毕竟和老姥生活在一起的不止李娃一个,按辈份算起来,荥阳公子也算是老姥的女婿,李娃这样说,这样做都是不合常情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李娃过于精明,而荥阳公子过于懦弱、单纯。而再返寻李娃已不见,留下资财尽无的荥阳公子,痴痴傻傻的恨李娃,恨自己。通过这些,难道不能认为是李娃的无情和势力吗?至于文中“姥意渐怠,娃情弥笃”的对比,我认为,这只是作者为了润饰李娃的形象,不要让前后的转变来个180度转弯,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毕竟生活了一年有余,没有感情也该培养出感情来,况且荥阳公子也是有才之人,还对李娃无比钟情。感情有了,但是“没有面包”的感情还是让精明的李娃可知感性的想法,让理性占据自己的头脑,毅然的选择一刀两断。第二个阶段,我们看到的李娃形象是仗义、善良、不慕荣利、崇尚情义的正直女子形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时光易逝,韶华也是不能久驻。“李氏颇赡,前与同之者多贵戚富族”,后又与荥阳公子相处一年有余,如果这么推算的话,李娃也应当是过了最可以吸引人的华年,容颜日减,而且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总会发生心态的变化,或是自然转变,或是总结回顾前生而转变。缺少生意,正当思索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这恰好是跟前文“娃情弥笃”相映照。看到自己曾经爱过得男人如此狼狈,而且如此的下场又是缘于自己,除非铁石心肠,谁不会动容?同样是毅然的决断,这里是仗义的体现,也是李娃刚强性格的体现,这是生于红尘女子要保持生存必须具有的一个性格。“仗义疏财,坚持护读”,一个风尘女子能在毅然觉醒后做到这一步,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了,可见她的善良本性和崇尚情义的品质。“两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当是小试牛刀的时候了,然李娃却阻止说“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文学史上许多人从这里分析是李娃的长远目光和精明的体现,我却不这样认为。李娃是个聪明的女人不假,但这里,我想,体现更多的不是李娃的聪明,而是一个女人深深的爱的作用下一点点小伎俩。李娃是个聪明的女子,她明白自己的出身,她也明白社会对于她这样的人的看法。荥阳公子初到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是饱读诗书,“视上第如指掌”,只是几年没有碰书而已,知识不会忘记得那么快,顶多也就是像刀一样钝了一些。再加上李娃陪伴且严格要求下苦读的这两年,公子当是有足够的实力金榜题名了。所以,李娃这么做,只是出于自己的一点私心,她明白荥阳公子一旦中举后,两个人很有可能从此分道扬镳。既是由于对自己的没有信心,不相信荥阳公子会重情义到娶一个风尘女子,而且是曾经骗过自己的风尘女子。同时也是由于李娃的自知之明,她明白到时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她真心的期望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女子成为他的妻子,助他平步青云。基于对荥阳公子的爱,基于应试后随之而来的分别,她想出这样一个“伎俩”,想在心爱的人身边多留哪怕一年的时光。只不过,这里的“伎俩”是爱的体现,而不是心怀鬼胎的故意作弄。最后的结局,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荥阳公子会深情地希望李娃留在自己身边,这是读书人接受圣贤教育的一点良知,也是因为原先的爱根本就没有完全丧失,只是暂时的被恨遮蔽了。出人意料的事,老顽固,荥阳公子的父亲,曾经因为儿子丢了祖宗的脸而弃之,生死不顾的老顽固父亲,竟然大义凛然的接纳李娃,而且热情的准备。不管意料之外之内,总之,这份难得的幸福对于李娃来说,的确是从来没有奢望过的。难得的幸福,对于一个饱经世事人情的红尘女子来说,当然要好好地珍惜。再加上李娃本身具有的聪明、精明,打理一个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自己身受那么多苦难,当然要教育好自己的后代,四个儿子都成为高官,当然也会是意料之中的结局。把李娃的形象分析分为两个阶段,看似前一个阶段让人憎恶,后一个阶段让人崇敬。这是读者初涉这篇作品的感受,但是我们对李娃抱以的态度的确不应该前后这样大转折,而是放到一个时代,放到那个背景下设身处地的理解。李娃是一个风尘女子,在那样的境遇里可求真感情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为了生存,她只能让自己变得冷酷,那样的情况下,钱就成了她生存的唯一支撑,也是唯一目的。现实让她除了选择理性、理智的面对生活,别无其他选择——所以,第一个阶段里的李娃,是被生存面具遮蔽着的李娃,我们应该抱以同情,而第二个阶段则是人性的真实放送,这才是真实的李娃。所以,对李娃形象地剖析,我们应该以情节为根本,以时代为准绳,还原到那个时代去理解,一切都会更加容易、更加合理。李娃不能作为那个时代的女子代表,而是一个时代女子中的特例,所以把李娃当成女性颂歌来赞扬是不合适的。对于李娃,我们应该抱以同情加赞叹。我认为,她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但她幸福的获得不是抗争的结果,而是多半应归功于一种运气。 参考书目:《李娃传》
④ 《李娃传》的作者是谁体裁是什么
《李娃传》是唐代传奇小说又称《汧国夫人传》,收入《太平广记》484卷,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
体裁属于传奇故事。
⑤ 《李娃传》的作者是谁
白行简
⑥ 《李娃传(含译文)[唐·白行简]》最新txt全集下载
李娃传(含译文)[唐·白行简]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倾国小说网和您一起继续关注李娃传(含译文)[作者:唐·白行简]最新章节。
白行简的《李娃传》艺术成就很高,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本世纪的《李娃传》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面在参考程国赋《〈李娃传〉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李娃传》的创作动机本世纪学界对白行简创作《李娃传》的动机,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李娃传》是牛李党争的产物。此说为宋刘克庄首倡。近现代学者中也有人持此说。如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中论'作者白行简的身世和创作《李娃传》的立场与态度'时就认为,白行简之兄白居易属于牛党集团,遭到李党陷害,被贬江州司马,这件事'对于白氏个人及其家庭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具有极大的损害性',白行简'在愤懑之余,把在民间流行的故事,写成小说'。第二种看法是卞孝萱提出的。他在《〈李娃传〉新探》中,首先辨析了刘开荣等学者提出的《李娃传》是牛李党争产物的观点,认为《李……
应该是全本了
⑦ 王实甫《西厢记》源自唐传小说《柳毅传》、《李娃传》、《长恨歌传》、《会真记》这四部中那部小说
《会真记》又名《莺莺传》
⑧ 出自李娃传的典故有哪些
《李娃传》这部作品故事情节的主体是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即李娃和荥阳生的爱情经历和坎坷命运:李娃本是长安名妓,后来却被封为汧国夫人;荥阳生原是世家公子,却被抛到社会最底层;李娃起初对荥阳生情深意笃,却又将他弃置路途,最后又将“殆非人状”的荥阳生救起,“复了本躯”,助其学业有成,在荥阳生功成名就之后,却又要离去“归养老姥”;荥阳生尝尽人间苦难,几经生死,最后又“争霸群英”“累迁清显之任”,几经曲折,二人终结秦晋。因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作品中作者是按照两条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一条是李娃和荥阳生的爱情线;另一条则是荥阳生的生活经历线。两人爱情线也好,一人命运线也罢,它都是按“喜—悲—喜”的结构来进行构思从而构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时时勾引读者的期待心理去阅读该作品,直到把它读完为止。
⑨ 李娃传中,小说的结尾怎么样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
李娃传》描写的是荥阳公子郑生到长安应试,在平安里与与名妓李娃一见倾心,后来资财耗尽,被老鸨设计逐出。辗转入凶肆(协办丧事的殡仪铺),靠唱挽歌自给。在天安门街的挽歌比赛中,郑生以声情并茂的动人表演为其所在的东肆打败了西肆,却被他进京入计的父亲认出。
其父以他玷辱门庭,“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弃之而去。经凶肆同辈搭救,郑生保住了性命,却沦为乞丐。在一个大雪之夜,郑生行乞到安邑东门,被李娃认出。经李娃调护,郑生恢复了健康,并且科举连中,登第为官,与李娃结为夫妇。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郑生也与其父和好如初。
传奇的结尾写李娃受到郑生父亲的尊重,得到皇帝的封赏,也体现了作者对李娃的喜爱,表现了市民文艺“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
⑩ 《李娃传》 急
娇纵子女(第二段)
残忍、无情(16段)
门第观点重(16段)
是个可以为了世俗眼光和利益而可以变成六亲不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