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传在线阅读小说

谢炎
谢炎
发布于 阅读量 386
鲁迅评传在线阅读小说

⑴ 鲁迅自传的阅读文章和阅读答案。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
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问题:
1.从选文的内容分析,鲁迅人生经历了三大转折,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是什么?
2.结合选文的内容,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伟人为镜,得必大于失。有人说,交一位好朋友是一笔财富,历史上的伟人很多,如让你以伟人为友,除鲁迅外,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

答案:
1.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是弃医从文
2.鲁迅是一个早年经历坎坷,但又不放弃追求,主张医治国民麻木的性格的伟大的教授,作家,他从不向别人屈服,从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同时,他有有着伟大的谦虚(从“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看出来。
3.毛泽东。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⑵ 鲁迅的作品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下面是关于他的文集或传记(别人写的)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7、《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8、《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⑶ 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
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它是作者在一九二五年所作《自叙传略》(收入《集外集》)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

〔2〕段祺瑞(1864—1936)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北洋军阀皖系首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任北洋政府“临时执政”。一九二六年他制造了镇压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事后,又发布秘密通缉令,据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京报》披露,“该项通缉令所罗织之罪犯闻竟有五十人之多,如……周树人(即鲁迅)许寿裳……均包括在内,闻所开五十人中之学界部分,系(教长)马君武亲笔开列”。

〔3〕林语堂(1894—1976)福建龙溪人,作家。曾留学美国、德国,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语丝》撰稿人之一。三十年代在上海编辑《论语》、《人间世》等刊物,提倡幽默和闲适。一九二六年六月他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研究院秘书时,曾推荐鲁迅到厦门大学任教.

⑷ 鲁迅自传的原文

鲁迅自传

【不凡经历】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丰硕的成果】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零年五月十六日

参考资料:
http://ke..com/link?url=i9RT1FekSJtyrGxOn_OR2euygeykx--T1QPXnifSwapG1HOXWRNPM_

⑸ 鲁迅小传 ,十个作品

鲁迅,真实姓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在《鲁迅全集》中,可以清楚的看出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刻复杂,文字又那样生动有力,它们自然会深入我的灵魂,在我的意识深处沉淀下来。
种种大的事情且不去说,就是走在街上,也会看见歹人白昼作恶,周围的人群中却无一人上前喝止;去乘公共汽车罢,车子还没停稳,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已经一哄而上,将下车的老妇人挤得踉踉跄跄。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起鲁迅那些刻划“麻木的国人的魂灵”的小说,想起他那“愚民的专制”的论断,记起他对形形色色的愚民术的憎恶,记起他那句“中国其实并没有俄国之所谓知识阶级”的沉痛的告白。
毫无疑问,鲁迅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⑹ 求鲁迅传记类书籍

鲁迅的传记到90年代末已达27种。其中,半部的4 种,未完稿1
种,全部的23种。计有5 人写过2 种,2 人合著1 种,多人合作、一
人执笔2 种,总计是23人写出27种鲁迅传。与据说已有200 种传记的
印度诗圣泰戈尔相比,尚差得甚远,然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已属独树
一帜,扩大到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的领域,也罕有能与鲁迅比肩者。


一、鲁迅生前时期的短篇评传

1936年,李霁野建议鲁迅写一部自传或协助许广平写一部鲁迅传。
鲁迅在5 月8 日回信中说:“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
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
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这幽默的语言,表现了鲁迅淡
泊自守的谦逊美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认为传记写作应该坚持
实事求是、不为亲者谀美的科学观点。

所以,鲁迅毕生没有写过长篇自传,只是在特别必要时写过三次
小传,都写得客观、简约、准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对传记的观
念。

而面对要为自己写传的人,鲁迅也并不一律阻拦,只是希望能够
真实、中肯。增田涉把传记腹稿告诉鲁迅后,鲁迅立刻就写了“搔痒
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这两句郑板桥的诗送给他,(1) 充分
说明了鲁迅对传记有着严格的要求:希望听到“入木三分”的深刻批
评,反对“搔痒不着”的浮浅赞谀。据曹聚仁回忆:30年代,当鲁迅
问他是不是准备材料替自己写传记时,他承认要写,但表示要把鲁迅
写成一个“人”,而不写成一个“神”,鲁迅默许了这一点,并不阻
止他写传。(2) 事实也正是这样,鲁迅生前就认真过目和修订过两位
外国友人给自己写的传记。

一位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33年,斯诺在上海访问了
鲁迅,写了这篇评传。鲁迅看过译文之后,逐段作了细致入微的订正,
写了“对于《评传》之意见”,附于同年11月5 日致姚克信后,请姚
克转呈作者,予以修改。“意见”对事实审核极严,例如原文说鲁迅
“在孩时”父亲死去,鲁迅则指出:“父死我已十六七岁,恐当说是
‘少年时’了。”原文称鲁迅为“中国高尔基……”,鲁迅则指出:
“当时实无此语,这好像是近来不知何人弄出来的。”说明鲁迅对传
记的史实是持何等严格的科学态度。斯诺的这篇评传,1935年1 月以
《鲁迅--- 白话大师》为题发表在美国《亚洲》杂志上,同时还登载
了1933年5 月26日斯诺专门为鲁迅拍摄的一帧半身照片。斯诺曾把这
期杂志寄给鲁迅,查当年1 月17日《鲁迅日记》,有“得施乐君所寄
一月份《Asia》一本”的记载。翌年,伦敦出版了斯诺编译的现代中
国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其中收有这篇文章第八段以后的文字,
题目改为《鲁迅评传》(3) ,文字和内容也稍有删改。斯诺这篇经过
鲁迅亲自订正的“评传”,尽管属于短制,一些地方也存在误记,却
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作者没有预定的框框,是从与鲁迅及其所
处环境的直接接触中得出的感受和判断,所以往往比后来的许多煌煌
大论更符合实际。例如关于鲁迅“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的
观点,一直被当作斯诺的一个错误,其实恰恰是与实际相符的。1930
年9 月17日,在史沫特莱和上海左翼文化界为鲁迅举行的庆祝五十诞
辰招待会上,鲁迅自己就说过:现在被请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一些年青朋友要求他当一个无产阶级作家。他要是真的装作一个无产
阶级作家的话,那就未免太可笑了。他的根,他的创作生活,是植在
半封建的农村中,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中的。除了自己的故乡和周围一
些知识者之外,对于其他任何的知识集团知道得很少。他也不相信中
国的知识青年,没有体验过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希望与痛苦,便能产
生出无产阶级的文学。(4) 大量的史实充分证明斯诺“评传”关于鲁
迅“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的观点,不仅不是什么错误,而
且是斯诺“评传”中最可贵之处。另外,斯诺对阿Q 的分析很精警,
对鲁迅和林语堂眼睛的描写也很有神采,巧妙地把采访鲁迅时的感受
与鲁迅生平、著作的评述揉和在一起,既给人以亲切的真实感,又没
有脱离以传为主的宗旨,这为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人写作鲁迅传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

另一位是日本学者、鲁迅的私淑子弟增田涉。1931年春天,增田
涉来到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师事鲁迅。从3 月到12月末的10个月
期间,每天午后在鲁迅家度过3 小时至4 小时时间,两人并坐在书桌
边,一字一句亲耳聆听鲁迅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和《呐喊》、《彷
徨》等著作。时而还转入杂谈,参加对时事的批评。每天又受到许广
平夫人点心或茶水的招待。每星期大约有两次在鲁迅家吃饭。这种手
把手的个人教授与谆谆教诲,的确是得天独厚,连中国人也不曾得到
过的,为传记写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于是,增田涉在八月间起草了
《鲁迅传》的初稿。据他后来所作的《鲁迅的印象》记载,鲁迅看过
原稿并进行过修改(5) 。1932年2 月,增田涉又在东京作了进一步修
改,发表在《改造》杂志1932年4 月特别号上。后来又由梁成译成中
文,刊于1935年《台湾文艺》新年号。由于前言所述创造社压下罗曼
×罗兰致鲁迅信一事有误,郭沫若写了《<鲁迅传>中谬误》(6) 一
文,发表于该刊下一期上,予以申辩。因此,1935年6 月岩波文库出
版佐藤春夫与增田涉合译的《鲁迅选集》附录此传时,就删去了前言。
然而因为没有署名,被误为佐藤春夫所作。1936年7 月上海当代书店
出版的钱浩所编《鲁迅文学讲话》(7) 和1947年2 月上海博览书局出
版的邓珂云编、曹聚仁校订的《鲁迅手册》(8) ,都收了此传,也照
删了前言并注明佐藤春夫所作。由此以讹传讹达40年之久,直到1976
年钟敬文先生翻译、出版《鲁迅的印象》才得以纠正。增田涉的这篇
鲁迅传,约有两万字,篇幅比斯诺的长,叙述也较为详细,但是水平
却不及斯诺的高,也不及他后来所写的《鲁迅的印象》,记叙过于琐
碎,引用鲁迅的话过多。看来对于鲁迅这样巨大的存在,是需要长时
间消化过程的,离得过近,看得过碎,反倒不易把握他。然而由于这
篇小传是亲访鲁迅之后写的,记录了鲁迅当时的真实谈话,对于认识
鲁迅的内心活动和他所处的实际环境很有参考价值。例如关于创造社
和太阳社的谈话,鲁迅认为“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是不够的,并且没
有把握住客观的现实形势。英雄主义的公式主义者,在政冶上是和中
国共产党的李立三路线同样陷入于左倾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李立三是
失败了,他们也失败了。现在的青年大都是幼稚的,攻击我是反动,
但他们什么也不懂得,却都好像吃了辣椒似地,因为辣椒一时是会使
人兴奋的。”这样的谈话,在鲁迅正式形成的文字里是没有的,但从
鲁迅思想实际与当时所处环境来看,却是属实的,反映出了鲁迅对于
中国社会实际的深刻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它还有鲁迅关于
革命问题的看法和不能把他五四前后的作品看做是无产阶级的、也不
能把他说成是无产阶级作家的谈话,也都异常重要。从传记体例上看,
增田涉也同斯诺一样,由访问的感受写起,既增添了亲切感,又保存
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有可资借鉴之处。

总之,斯诺和增田涉这两位外国友人写的鲁迅传,虽然有失简略,
亦有粗疏、失误之处,但是终归为亲访鲁迅之后所作,又经过鲁迅亲
自过目和修订,自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鲁迅之所以支持外国友人
写传,除了希望扩大中国左翼文学的世界影响之外,还因为有些话在
国内不便明言。他在致姚克的那封信中就说过:“评传的译文恐无处
登载”。

其实,当时国内也出现了短篇的鲁迅传记,虽然不像斯诺、增田
涉那样明显涉及中国时政,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其中能在鲁迅传记学
史上留下光彩一笔的,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艺术家王森
然教授所作的《周树人评传》(9) 。这篇评传见于1934年6 月北京杏
岩书屋出版的《近代二十家评传》一书,虽属短制,但却条理畅达,
言简意赅,结尾还插入鲁迅先生事母至孝的轶闻和课上课下都置铅笔
于右耳上、与人力车夫共坐一凳、欣然大餐玉菽窝头等细节,使一位
人间鲁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生动程度,是后来的许多传记没
有达到的。实质上,传记成功与否的关键,并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
在于是否能够把握传主的突出特点,并予以生动的凸现。罗曼×罗兰
的《贝多芬传》仅仅两万五千字,却把贝多芬的伟大形象雕塑般地成
功凸现出来了,不愧为世界传记史上的大手笔。而在鲁迅传记学史上,
以至整个中国历史人物的传记文苑中,都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手
笔。

二、鲁迅逝世后至40年代末的鲁迅传记

鲁迅逝世以后,生前友好曾有过撰写整部鲁迅传记的动议,并商
请茅盾执笔。茅盾认为,他只熟悉鲁迅后半段生活,而最了解前半段
的是许寿裳。经过郑重考虑,他觉得不能草率从事,后因抗战事起,
就搁下了。直到1942年5 月,才有了中国人写的半部鲁迅传出版。这
就是欧阳凡海著的《鲁迅的书》。

这本书由桂林文献出版社推出,约30万字,分四章十节,从1881
年鲁迅诞生写到1927年离开广州。作者在自序中谦虚地说:“我不敢
把这本书叫作评传,我对于鲁迅先生的差不多是全部作品的或简或详
的分析,也决不能称批评,只能够当作是一种注解。”作者本来打算
把鲁迅后十年的生活作为下册写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环境所限,不得
不放弃,给后世留下了遗憾。不过,称该书为第一本的半部鲁迅评传,
还是当之无愧的。

欧阳凡海是1936年底开始准备这本书的。鲁迅逝世后,他应茅盾
之约写了一篇论文《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10),茅
盾认为很好,鼓励他继续研究,他于是着手写书。由于欧阳凡海写论
文时就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论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精神,所以《鲁迅的
书》具有相当厚重的理论份量。该书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准确地把握
了鲁迅思想的真谛----奴隶观,并以此为核心结构全书,因而从基本
原则上与鲁迅达到了契合。欧阳凡海认为:鲁迅在《灯下漫笔》里把
中国历史分成“想做奴隶而不可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并且断定,历史的进化法则,决不能是永远循环的,做奴隶而不可
得,和做稳奴隶的悲惨时代,可以用奴隶自己的力量来结束”。正是
这种奴隶意识奠定了鲁迅以真理武装思想的可能。《鲁迅的书》抓住
了这一点,也就从中把握了鲁迅思想和作品的基点。这也正是该书最
可贵之处。其次,该书对鲁迅少年时代的描述很有特色,从“自然界
的天真与当时人类社会的矛盾的表现”、“迷妄与虚伪的世界”、
“个性的表现”、“故事想象的世界”、“神佛的环境”、“从大自
然看到了善与美”、“抄书和图画的兴趣之发生”这七个方面概括少
年鲁迅的心灵世界与艺术世界,的确是非常全面、深刻、富有诗意的。
而这又是鲁迅传记写作史上的首次实验,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就显得
格外难得了。再次,该书注意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范畴去看鲁迅,把
鲁迅的心态变化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考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
正确的结论。例如第三章“流入冷藏器的热情的变化”,详述了辛亥
之后袁世凯的窃国与北洋军阀的混战,就清楚地说明了鲁迅当时寂寞、
苦闷、越躲到古书的“冷藏器”中去、压在心之底层的热忱就越火热
的心灵锻铸过程,驳斥了所谓鲁迅当时没有起而反对军阀统治的无端
指责。第四,该书对《狂人日记》等小说创作手法的分析和前期杂感
诗的素质的体悟也有其独到之处。总之,《鲁迅的书》不愧为第一本
颇具理论份量和深度的半部鲁迅评传。当然,这半部评传也有明显的
不足。例如把《阿Q 正传》局限在一篇不很重要的杂文《知识即罪恶
》中,认为《阿Q 正传》仅仅表现了这篇杂文的思想,就不能不大大
限制了对阿Q 这一不朽典型的理解。对此,著名文艺理论家邵荃麟曾
在《关于< 阿Q 正传> 》一文中予以纠正。但是,邵荃麟最后仍然肯
定欧阳凡海的《鲁迅的书》“大体上仍不失是一本研究鲁迅的较好的
书,有许多见解,是很卓越的,正确的”。(11)另外,该书对传主的
称谓也有不妥之处,一律称发表《狂人日记》以前的鲁迅为“豫才”,
虽然作者也申述了他的道理,然而总不大合乎读者的习惯。后来的鲁
迅传就不这么做了,开头说明周豫才就是后来的鲁迅,然后就以鲁迅
称之,倒比较顺乎自然。

《鲁迅的书》之后,又出现了一本不能称为正式传记、但又不能
不提的鲁迅传,这就是郑学稼著的《鲁迅正传》。

这本书最初由江西的胜利出版社于1942年7 月出版,约10万字,
分“假洋鬼子”、“十四年佥事”、“《呐喊》”、“《阿Q 正传》”、
“不准革命”、“浪子之王”、“革文学的命”、“传赞”八章,附
录1937年登于《青年向导》上的《两个高尔基不愉快的会见》一文。
香港亚洲出版社于1953年元月重版,1954年11月又再版。再版本删去
了附录,增加了《再版序言》,说这本书大约是于1939年在重庆北碚
附近写的,时年32岁。他以当时“单独地一贯地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
而感到自豪,足见这本书是以F.G.为宗旨,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

这本所谓“正传”的资料非常粗疏,例如鲁迅少年时因祖父科场
案而遭遇到家庭变故,当时已为学术界所知,而“正传”作者竟说
“不明白这大变故,究是什么”。并在注中信口说道:“笔者有一位
朋友--- 他也是绍兴人。他为着文化的工作,在上海曾和笔者有一次
偶然谈到鲁迅--- 似乎是为鲁迅募出版物的经费。他说,鲁迅的父亲
(也许是他的祖父,我忘却了。)以家贫,常在考场内抢替,有一次被
发觉入狱。周氏因之全家搬到杭州附近,至犯人死亡止。”真是谬误
之极!孤陋寡闻,连最起码的资料都没有掌握,就竟然妄作什么传记。
然后又道听途说,信口雌黄,谬以千里。仅此一例,就足见郑学稼的
学风,足证此所谓“正传”的水平了。

该书攻击鲁迅的主要论据之一,是说鲁迅在教育部当了十四年佥
事,却没有反对北洋政府。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因为革命的爆发,
无论是对时代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需要经过一定的酝酿期,时
机不到是不会爆发的。鲁迅也从来没有隐讳过自己这一时期的沉闷,
他这时实质上是为了五四前的“呐喊”而进行着精神上和哲学、文学
及学术上的准备。诚如欧阳凡海在《鲁迅的书》中所说,是将热情
“流入冷藏器”中,这恰是鲁迅后来成为坚韧战士和深刻思想家的主
要前提条件之一。

该书对鲁迅作品的评述也很简陋、浮浅,引一段作品的大意,然
后议论几句。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角度来看,这种写法也是非常稚陋,
不入堂室的。

这本“正传”给人留下的教训是:从狭隘的政治功利出发,又不
掌握翔实的资料,不具备严谨的学风和基本的才力,是不可能正确认
识鲁迅,更不可能写好鲁迅传的。

不过,这本“正传”也从反面证明了鲁迅不可抹煞的巨大价值。
对鲁迅深抱偏见的郑学稼,也不得不承认鲁迅无可比拟的文学天才,
认为:“所谓鲁迅的真正价值,就是他以文学家身份,指摘中国旧社
会的残渣。他是这工作的优秀者,他又是这工作在文艺上的唯一完成
者。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混乱情况误了他,
他会在写实文学中,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也许会成为我们的福楼拜。”
在文学风格上,认为鲁迅的“简洁文体,确有些和契柯夫相肖似”。
即使到了晚年,也“靠旧文化教养而取得之超过一般青年的文体”。
另外,郑学稼还把当时在上海的有些左翼文化人比作巴黎巴尔札克笔
下的“浪子”。这些见解包含一定道理,有的甚至还算深刻。

总之,郑学稼的这本“正传”,代表了资产阶级右翼政治派别的
一种鲁迅观,即从政治上攻击和否定鲁迅的左翼倾向,又不得不承认
鲁迅的文学天才和文化修养。

前文说过,动议茅盾撰写鲁迅传时,茅盾认为他只熟悉鲁迅后半
段生活,而最了解前半段的是许寿裳。许寿裳后来虽然并没有动笔写
作鲁迅传,却努力撰写了许多有关鲁迅前半段生活的回忆文章,并为
一本专门记述鲁迅前半段生活的传记作品作了序。

这本书就是王冶秋著的《民元前的鲁迅先生》,1943年4 月由重
庆峨眉出版社推出。全书约10万字,分为“故乡与童年”、“由困顿
走入歧途”、“海外八年”、“归来与出走”四章,记述了鲁迅从出
生到辛亥革命后离开绍兴去南京这前半段生活。其特点是条理性强,
清新、简洁,列出一个个醒目的小标题,把鲁迅的生平轶事及所处环
境眉目清晰地囊括于一本书中,使读者一目了然,诚如作者在后记中
所说可以“减少一些将来写传记的人翻拣上的烦劳”。其中有些章写
得很有情趣,例如“胡羊尾巴”一节,写鲁迅幼小时候的聪明灵活,
就很生动有趣;“张献忠与永乐皇帝”一节,写少年鲁迅遭受困顿之
后,从《立斋闲录》等野史中知道了封建皇帝的凶残,将憎恨从张献
忠等流贼身上移到永乐皇帝那里去,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少年鲁
迅困顿后的成熟,并与鲁迅后来所作的“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
皮终,可谓始终不变”这一著名历史论断相对照,令人感到作者对鲁
迅的理解是很深刻的,抓住了鲁迅思想的一些本质的东西。而这些本
质后来却被忽略了,直到80年代以后才重新提起,由此更显现出王冶
秋这半部鲁迅传记的可贵之处。但是,从整体来看,这部传记的写法
还很不成熟,引文过多过长,段落分得过碎,小标题列得太烦琐,颇
有轶事集粹的味道,离正规的传记尚相差较远。

总之,直到40年代,中国传记文苑上仍没有出现整部的正规的鲁
迅传,足见其之难产了。然而,一位日本学者却很早就进行了尝试,
中译本于40年代在中国广为传布。这就是小田岳夫著的《鲁迅传》。

小田岳夫20年代曾在日本驻杭州领事馆任职,对中国情况很熟悉,
创作过长篇小说《义和团》等中国题材的作品,并从事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工作,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日本汉学家。他的这部
鲁迅传,1940年在日本《新潮》杂志刊载过部分章节,1941年3 月由
日本筑摩书房社出版。1941年12月,即伪满康德八年,长春艺文书房
就出版了单外文的中译本。1945年12月,上海星洲出版社又出版了任
鹤鲤译本。1946年12月,北平艺光出版社则印行了夜析译本,改题为
《民族导师鲁迅先生的一生》。但是,这三种译本影响都不大,传布
最广的是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10月版的范泉译本,当时许多报刊都作
了转载和评介。

小田岳夫的这部《鲁迅传》,约10万字,共分12章,从幼年记叙
到鲁迅在上海病故,是整个一生的传记。书前的序章对鲁迅作了总体
性的评价,其中关于鲁迅与孙中山的比较颇有见地,认为“孙文是制
造新中国的外表的人。而鲁迅,同他比起来,却是为制造新中国的实
质而毕生忍受着苦痛的人。”“和孙文的总是满身洋溢着光辉的英雄
不同,鲁迅则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时代的受难者。”这一评价颇有见
地,而且来自一位外国学者就显得格外可贵。后边12章生平评述,也
还清晰有序,生动自然,构成按时间顺序结构鲁迅传的基本框架。但
是,由于作者在人事和地域上的隔膜,评述中也常出现失误和疏漏,
例如鲁迅13岁时因祖父科场案遭遇家庭变故,作者对科场案一事竟不
甚了了;说“鲁迅的父亲,对于孩子们似乎是相当冷淡的人,但祖父
却深深地爱着孙子们”,也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特别严重的是,作者
因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在推崇鲁迅的同时,竟得出鲁迅反对中
国统治者、“无怪日本要为民伐罪,深入中国”的荒谬结论,所以必
然受到许广平等爱国民主人士的批评。(12)从传记写作上看,这部《
鲁迅传》也显得过于单薄,引文过长,内容欠充实。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外国人写的单薄、有误的鲁迅传,竟然多次
译成中文,在中国报刊上广为转载、评介,就说明中国读者是多么需
要鲁迅传,而中国人写的鲁迅传又是多么难产了!早在1942年10月,
茅盾就在《关于研究鲁迅的一点感想》(13)中大声疾呼:;“研究工
作中,应该包括一本正确而详尽的《鲁迅传》。在辛亥革命以前就和
鲁迅先生订交的前辈先生,恐怕以后是要一天一天少起来了,而要写
一本《鲁迅传》,一定要依靠他们前辈先生的许多指示和帮助。‘五
四’以后,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今天全部存在,私人信札今亦保留不少,
然而‘五四’以前的此种材料,差不多没有了,所以要研究‘五四’
以前鲁迅先生的生活和思想,每苦于材料不足,惟有依靠鲁迅先生的
老友们回忆,方能弥补这缺憾。有心作专门的鲁迅研究的人,似乎不
应放过这可贵的时机了。一部好的传记将为其他严密的分工研究先树
立了基础。”但是,愿望总不能成为现实,完整的鲁迅传迟迟不能出
现。1945年10月重庆《中学生》月刊复刊后第92期上,曾雄心勃勃地
刊登过陈原的传记小说《鲁迅:黑暗中国的明灯》初稿的第一章《鲁
迅在故乡》,(14)然而虎头蛇尾,一章刊出后竟再无续作。1947年10
月18日,著名现代文学史家丁易在上海大公报上又发表了《我们需要
一部鲁迅传记》(15)一文,再次呼唤一部完美的鲁迅传记的出现,说
明撰写和出版鲁迅传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正是由于时代的催促,
第一部完整的鲁迅传记终于出现了。

这就是王士菁著的《鲁迅传》,最初由上海新知书店于1948年1
月出版,后来又由三联书店于1949年2 月再版并多次重印。全书40余
万字,分十章详述了鲁迅从出生到逝世整个一生的历程与著作。许广
平在序中喜悦地说:“胜利之后,有机会看到这本真正自国人写的《
鲁迅传》。他把中国历史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鲁迅生平经过,从头正确
地、客观地寻找出它的所以然。惟其如此,才能了解鲁迅行文、处世
的真意。这正是我多年心里所愿看到的,而希望竟在眼前实现,这一
欢欣鼓舞,是不能言语形容的。”是的,在鲁迅逝世后的11年间,人
们始终在企盼和呼吁鲁迅传的出现,却迟迟不能如愿,现在终于看到
这本完整、厚重的大书摆在眼前,怎能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呢?

王著《鲁迅传》的最大特点,是把鲁迅的著作生涯、战斗历程,
与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演变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定的历史范畴
内审视个人的发展,将鲁迅的生平、著作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叙述得
有条不紊、全面周严。其次,王著把鲁迅前期小说创作宗旨概括为
“批判的清醒的现实主义”,是“针对着这一个在数千年专制制度下
养成的,落后的蒙昧的自甘做奴隶的奴性,予以清醒的揭露,沉重的
鞭策,严厉的批判”。这一论断是非常中肯的,后来的鲁迅小说研究
者、包括作者自己,对鲁迅小说思想价值的认识反而比这时倒退了。
再次,王著按时间顺序和鲁迅生活的地点安排章节,条理清晰,进展
自如,稳定了以时为序的鲁迅传的体例结构,叙述也还从容。总之,
在40年代末能出现这样一本大部头的完整的鲁迅传,的确令人欢欣。
当然,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和作者的年轻、学力的不足,这本鲁迅传
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引证过多,引述鲁迅的原话过多,显得冗
长、烦琐。另外,对鲁迅生活方面的事迹很少涉及,仅限于对鲁迅的
生平、著作资料进行长编,未能升华到融会贯通、把握精神特征的境
界,当然更未能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由此可见,写作一部真正成
功的鲁迅传绝非易事,不经过长期的充分酝酿与惨淡经营是不可能的。

王士菁的《鲁迅传》出版以后,写出《鲁迅事迹考》的林辰,于
1949年1 、2 月在成都《民讯》月刊第4 、5 期上发表了《鲁迅传》
的开头两章:“家世及早年生活”与“无需学费的学校”。(16)林辰
对鲁迅事迹的考证颇见功力,这两章也写得较为精熟,本有希望写出
更为成功的鲁迅传,(17)但可惜没有继续写下去,铸成鲁迅传记写作
史上的一大遗憾。

⑺ 鲁迅传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鲁迅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鲁迅传 第十一章 魏连殳的雄辩
鲁迅不仅有一颗世俗的灵魂,更有一颗文学的灵魂,他不仅以理智紧张地思索人生,更常常抱一份艺术的情感去吟味人生。他这文学的灵魂又相当特别,他对一位日本朋友说:“我是散文式的人”,1这除了解释他不喜欢读诗,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他不喜欢写诗呢?诗和散文的区别,绝不只是文字形式,它们其实代表着作家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同态度。诗的世界属于天国,它总要将世俗的气息排除干净。诗人也正如下凡的天使,他举着诗意和美的火把,照亮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灵气,他要将他们引入审美感悟的迷幻状态,使他们能在精神上超越自己猥琐的世俗存在。但鲁迅并非这样的诗人,即便对世俗生活整个绝望了,他也无意借文学来逃避世俗。当伏案疾书,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的时候,他固然会常常忘记自己的现实境遇,但这“忘记”的结果,却是能够更专注地审视世俗,更深切地感受黑暗。一九一四年他与朋友闲谈,连声称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说:“……
需要别的再问

⑻ 鲁迅的传记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的奠基人,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⑼ 鲁迅的小说集有哪些

鲁迅的小说集有:

1、《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2、《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3、《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

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9)鲁迅评传在线阅读小说扩展阅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除了小说集以外,鲁迅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作品,比如杂文集、散文集、散文诗集、序跋集、学术专著、翻译作品单行本等等,此处只列举一部分仅做参考:

1、《野草》 1927年7月,北京新潮社 散文诗合集

2、《朝花夕拾》 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 散文集

3、《古籍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4、《译文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5、《两地书》 1933年,上海青光书局 鲁迅与许广平书信合集

6、《鲁迅书简》 1937年,三闲书屋 许广平整理

7、《鲁迅日记》 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许广平整理

⑽ 点评鲁迅小说阿q正传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地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鲁迅先生讲国民劣根性,这是一向好自尊的中国人心中的隐痛。《阿Q正传》被认为是鲁迅先生挖掘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品,而阿Q这个形象也就同时被认为是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对此,我不以为然,我以为阿Q的身上有着很复杂的矛盾,这种矛盾里无可避免的有着愚昧的因素,但是决不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劣根性的集合体,而这种矛盾和复杂也恰恰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闹剧乃至悲剧。鲁迅先生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这样一句话表示了一种悲悯和同情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叹息;而绝不是厉声斥责和憎恶。
阿Q是封建社会受压迫的雇农形象,有着属于中国农民的传统特征:一是勤劳朴实,小说里写到一个老头颂扬说:“阿Q真能做”。二是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明末清初多尔衮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造成了人们心里抹不去的阴影,因而晚清人坚持留辫而怕剪辫正好和清初人留发而拒绝剃发是一样的道理。一个时代的习俗和观念早就落地生根了,要再拔掉它当然不容易了。想想,阿Q也就是看不清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也无可厚非。
阿Q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精神胜利法”,这也最早被认为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现。然所谓“精神胜利法”只是一种排遣心中不平的方式,即便现代社会这也是很奏效的。张爱玲说,人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而人总是会有忿忿不平的事,所谓世上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哪里什么都能讨到说法呢?姑且不论阿Q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农民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有苦无处诉;就是在当今社会也会如此,比如面试的时候有才干的人就不一定会被录用,生活中城里人就是会瞧不起乡下人,娱乐圈里有才无貌依旧危险等等这些,都是人力不可为之的。这就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既定的生存空间,即便有着千万种不平等和不公平,但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人的力量又能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正因为人无能为力,孟子讲的“携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所以自我排泄和自我安慰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至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可以避免很多恶劣的社会病的。从这样一种角度来讲,“精神胜利法”并不是罪大恶极的。阿Q呢,他习惯用“精神胜利法”来回避屈辱,多少显出封建农民阶级的愚昧无知和自我麻醉。但是阿Q虽然是傻里傻气的愚昧,却又有着稍显俏皮可爱的表现方式,透着敢爱敢恨的一面,将心里的痛恨不掩饰的发泄,尽管内心有些战战兢兢的,但终归还是说出来了,很有些叛逆者的味道了。比如他会用“儿子打老子”来斥对赵太爷的威风,尽管这丝毫也减轻不了他受压迫的命运,但这种举动却渗透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原始矛盾的一种迸发;对假洋鬼子,他是瞧不起的,小说写到:“‘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阿Q这种有什么说什么的质朴,还有勇气可嘉的战战兢兢,在这个骂里面还是有着本源的反抗意识的。虽然看起来他的做法总是让人不禁发笑,但是比起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阿Q算是渐渐觉悟的了,没有人性的虚伪,他不掩饰的表达还真是有其可爱之处了。
在遭受恋爱悲剧后,受到封建地主剥削的阿Q,出现了严重的生计问题。这时的阿Q,生活进入了难以维持了状态。人总是一旦走投无路,就会破釜沉舟,毕竟中国人历来觉得好死不如赖活,所以或者堕落或者奋发,而极端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一种对现实极大的不满和反抗。阿Q最潦倒时,发现小D抢了自己的工作于是将怒气发泄在小D身上,这就好像现在求职的两个人也会怒目相向一样。后来,他又到尼姑庵里偷萝卜,偷盗是极不道德的坏事,阿Q甚至还可以嬉皮笑脸,也的确是够丑态的了。不过想想这如今小偷是越来越猖狂了,更有甚者是那些贪小便宜的人,拾遗之后据为己有可比明目张胆的偷还要卑劣了。老子所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毕竟没有那么容易达到,而中国人偶尔也有这种贪便宜的毛病,不知道是否也是民族劣根性。想起来阿Q倒是有点走投无路的无奈感,不过偷盗不论何时终究是令人厌恶的。而恰恰在我们以为这样就把阿Q一棒打死作为民族劣根性的又一大发现,那么似乎牵强了。其实,在这种压迫到极端的时候,阿Q的内心还是有了点觉醒的。小说写到:“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当原始的生活形态经历了巨大变故之后,阿Q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而言,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有个好皇帝,似乎就是挺知足的事儿了。但这时的阿Q可不是,他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却并不渴求,也许他在追求点别的什么。人一旦有了追求不会逆来顺受,你就会觉得他有点可爱了。经历了变故和打击,阿Q已经感受到了自己该追求的是一种深层的东西,尽管他可能还是懵懂,但是这种觉醒总是很可贵的。小说又说:“阿Q并不鉴赏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结合前文可知,‘求食’肯定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的生计问题了,它到底代表什么呢?我认为它倾向于一种追求,一种新生活、新地位、新的希望乃至于新文化人所说的民主和自由。阿Q可能还不完全懂,但是他不鉴赏“田家乐”,潜意识里已经脱离封建农民的基本要求而追求更高的精神的东西。我们在这里可以很欣慰的看到阿Q身上那一丝期盼光明的觉悟,而不是逆来顺受,阿Q是不会让自己太吃亏的。
辛亥革命爆发了,阿Q对革命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听起来似乎阿Q挺随大流的,但是像他这么不怕死的还真不多。在这一点上,阿Q还颇有点带头风范,至少敢作敢为,有一种不认命的劲儿。很多人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很多事即便有很大意义也不做,但是阿Q这点倒是挺有点觉悟了。不过,阿Q对革命的认识终究还是朦胧的,“以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这是封建农民最原始的认识,毕竟还是懵懂无知的。不过想想在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认识到革命的本质呢?否则旧中国又何必经历这样漫长的动荡和不安,人们早就揭竿而起、同心合力的了。不过阿Q的反抗意识让他对革命多了一层理解,小说讲:“殊不知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革命也好吧’,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至少阿Q他倒是看到举人老爷、赵太爷这帮封建地主官僚对革命是害怕的,通过革命惩戒他们倒是大快人心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这样就很明显了,而且阿Q对这些地主是深恶痛绝的,很迫切的要惩戒他们。阿Q对革命的认识终归很肤浅,甚至还觉得需要和“假洋鬼子”那类自称革命的人结识,其中也有复仇的因素,“分家产”之类的目的,理论认识上是愚昧无知的。然,阿Q的革命更像是反抗,出于一种生的欲望,与“假洋鬼子”、赵秀才这类资产阶级化的人和地主阶级的投机伪装革命是完全不一样的,阿Q对革命倒是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并渴望由此带来新的生活。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的:“农民不只是受苦的阶级,也是革命的阶级。”可见连先生自己也对阿Q这样的觉醒助威了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们最后还是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妥协了,而革命中的农民注定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牺牲品。阿Q临刑前那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未说完的话也许并不是由衷的,但却是脱口而出的不加思索,也算是悲壮了一回。这里最让人难受的就是那些“豺狼的嗥叫”的看客,在中国有很多的看客,鲁迅先生这样形容他们我想那种憎恶之情已经不言而喻了。而我一直觉得先生是没有意愿要让阿Q成为国民劣根性的代言人的,我以为较之那些看客,阿Q的人性光辉已经足够了,足见一个愚昧灵魂的觉醒。所以翻来覆去我一直没有完全懂得先生所说“国民劣根性”为哪几条,但我以为中国人之劣根性最甚者乃是:看客的泛滥。直到现在,这种现象还有增无减。曾有一位记者欲擒歹徒,可悲的是他就在看客的包围注视下被歹徒杀害,最后歹徒也逃之夭夭。
西方《圣经》崇拜和信仰神(上帝),神是无所不能、十全十美的;而人是不完美的,人总是有着其劣根性,所以我们无法完美。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因此而放任,悲剧的产生就是太放纵。鲁迅先生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农民形象阿Q,有着封建农民骨子里的落后和愚昧但是这个灵魂终究还是在觉醒,觉醒需要一个悲剧的诞生,所以阿Q带着他的悲剧离开了,但是《阿Q正传》留下了。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谢炎在2023-06-24 17:57:02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qita/252647.html


上一篇:后宫类文笔好的小说推荐
下一篇:bl的无限流小说排行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