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之战小说阅读

卢经义
卢经义
发布于 阅读量 268
上党之战小说阅读

㈠ 上党战役的战争过程

1945年9月10日2时30分,共产党部队太行纵队在秦基伟司令员指挥下,向屯留、上村发起攻击。上党战役正式打响。同时,以太岳、冀南两个纵队隐蔽于长治至屯留公路两侧,准备歼灭长治出援之国民党军。驻守屯留的国民党军是挺进第6纵队的1个教导团及收编的伪军一部,共计1000余人。国民党军中的这个教导团一千多人都是班长以上的骨干分子,受过长期训练,战斗力较强。因此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共产党部队太行纵队以31团为主攻,先夺取东关尔后从东面攻城,共产党部队13团攻占城西南高地和南关后从南面攻城,30团从西面佯攻城垣。9月10日2时30分发起攻击后,13团在城西南高地与国民党军反复争夺,直至10时才将国民党军主碉堡炸毁,攻占该高地。各团在攻占城关后乘胜攻城,遭国民党军顽强抵抗和炮火杀伤,均未奏效。
9月11日晨,31团2次攻城,仍然没有成功。12时,纵队投入预备队769团(即第18集团军第129师385旅769团,红军改编的老团队),于14时发起攻击,在各团配合下,登城成功。769团立即向两侧卷击并炸开了东门,策应友邻进城,同时契入城内抢占了制高点。随即,共产党部队其余部队陆续攻入城内,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巷战。午夜,国民党军城防司令率部分国民党军坠城北逃,被共产党部队设伏部队和民兵歼灭。
9月12日晨,屯留被共产党部队攻克,国民党军全部被歼。当共产党部队发起对屯留、上村的攻击后,长治国民党军6000余人先后两次向屯留出援。出援之国民党军对共产党部队“围城打援”的战术十分恐惧,行动十分谨慎,共产党部队某些待伏部队又过早暴露,援国民党军与共产党部队略经接触即缩回长治。以后在长子等三城被围攻时,再也未敢出援。共产党部队虽然失去了歼灭援国民党军的机会,但是彻底打掉了长治国民党军增援其它三城的胆量,为共产党部队顺利地攻克长子等三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鉴于援国民党军撤回长治,共产党部队太岳纵队即在陈赓司令员指挥下按预定部署攻取长子县城。当时的作战意图仍然包括继续吸引长治之国民党军来援并加以歼灭。为此,陈赓派出决1旅之25团、57团及沁源、屯留、襄漳各县大队,协同太行、冀南纵队主力担负歼灭长治出援之国民党军的任务。长子城是国民党军在上党地区除了长治城外守军最多,防御最强的一个县城。其守军为阎锡山挺进第2纵队和2个保安大队,共计2100余人。该城抗日战争时期曾为日伪军长期设防,工事比较坚固。国民党军挺进第2纵队进占该城后,又加修和改造了工事和副防御设施。长子城的城墙高约17米,外壕宽约7米,城门外和城墙四角均有石砌炮楼,辅以低碉和暗碉相结合(阎锡山的部队修工事和各种碉堡很拿手),各碉堡的火力可以相互支援。各主要防御地段,敷设有地雷、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城外和城关北高庙、南高庙、能仁寺、文昌阁等重要据点,都各自形成独立支撑点。国民党军挺进第2纵队司令白映蟾以挺进纵队守县城,以2个保安大队守外围各据点。 负责攻长子县城的是太岳纵队所属的386旅之772团、20团、士敏独立团和决1旅之38团,另外还有长子独立团予以配合。攻击部署为:以20团附山炮2门,首先夺取西关,尔后由西门登城;以772团附山炮、机关炮各1门,攻占北高庙和北关,尔后由北门登城;以38团从西南角登城,以士敏独立团为预备队,夺取东关后相机登城;以长子独立团包围南高庙之国民党军。由于炮火不足和城墙较高,共产党部队决定采取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城。
9月13日1时,20团和772团分别向西关和北高庙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20团1营、3营一举突破国民党军前沿阵地,经过5小时激战,夺下了西关。国民党军从西门出来焚烧西关房屋并组织反扑,被共产党部队击退。与此同时,772团3营10连攻击北高庙被10米高的峭壁所阻,国民党军凭险顽抗并施放毒气,共产党部队攻击受挫。772团调整部署,于16时再次发起猛攻,工兵炸开北高庙墙,10连和12连相继突入庙内,与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不善拼刺的国民党军很快大部被歼,少数逃回城内,此时,38团也从西南角逼近城下;士敏独立团突入东关,攻占文昌阁,歼国民党军一个中队。长子独立团则将南高庙之国民党军包围,对其展开政治攻势。
9月14日起,20团和772团开始挖掘爆破用坑道。772团以1营和旅工兵排向北门掘进,20团也以2连、9连配合工兵挖掘通向西门的坑道。经过四昼夜连续施工,至18日完成了坑道作业及各项攻城准备。20团和772团将大量炸药送人坑道,做好了起爆准备。当日18时50分总攻开始,随着大量炸药的起爆,西门和北门外的大炮楼被炸塌,城墙的西门和北门处被炸开二个缺口,城墙上的国民党军也多被震昏过去。配属的山炮进行抵近射击,分别把北面和西面城墙上的碉堡摧毁。20团、772团突击部队乘势发起冲击,突入城内。同时,38团和士敏独立团分别从县城西南角、东北两处登城并攻入城内。经过激烈巷战,城内国民党军全部被歼。南高庙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弃阵而逃,被长子独立团追歼一部。长子攻坚战太岳纵队共毙伤国民党军500余人,生俘国民党军挺进纵队司令白映蟾及县长陈士芳以下1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刘伯承见长治国民党军不敢出援,在攻击长子城的同时就命令太行纵队和冀南纵队发起对壶关、潞城的攻击。
9月17日,冀南纵队攻克潞城。
9月19日,也就是太岳纵队攻克长子的同一天,太行纵队攻克壶关。两城国民党军均被全歼。至此,长治周围各县全部被共产党部队攻克,长治已经变成一座孤城。在长治周围各县战斗中,共产党部队共歼国民党军7000余人(含襄垣战斗歼国民党军数),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有效地补充了自己,尤其是缓解了弹药紧缺的情况,为下一步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情况未完全按照共产党部队预想的发展,但共产党部队已获得攻取长治的有利条件,刘伯承发现史泽波企图固守待援,于是在9月20日发布第五号作战命令(前四号命令是关于攻占屯留、长子、潞城、壶关四城的)。命令三个纵队集中兵力攻取长治城,最后消灭入侵上党地区的国民党军。 9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一太行、太岳、冀南三个纵队,开始从长治城东、南、西三面同时发起攻城作战。在作战部署上,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即同时攻击长治城的三面,同时放开北关至城东北角,引诱国民党军向城北突围,而于野战中予以歼灭。这个部署也是考虑共产党部队当时攻坚能力很弱,而阎锡山的晋绥军又不善于野战的特点而提出的。在攻城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把指挥所前推至长治南郊北天河,直接指挥攻城战斗。
长治是上党地区的首府,是抗战时期日军设防的重点,城高壕深,工事坚固。国民党军1万1千余人是入侵上党地区的国军主力,因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军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基本没有损耗,建制完整,装备也比较齐全。恰逢此时,天降大雨,造成道路泥泞,城墙湿滑,也给攻城战斗带来了很大困难。尽管如此,共产党部队各部队还是在攻坚经验、装备都很缺乏的情况下开始了对长治城的攻击。
太岳纵队的任务是攻占长治城的北关,然后与太行、冀南纵队一起夺取长治城。陈赓司令员命令决1旅57团主攻长治北关,以386旅扫清外围据点。战斗发起后,386旅之士敏独立团在1门山炮支援下攻击北关外围的角沿村。士敏独立团在摧毁国民党军四座碉堡后,攻占了牛个村子,将国民党军保安团一部歼灭。此对,北关国民党军在城墙上火力掩护下进行逆袭,将士敏独立团包围在角沿村内。772团立刻增援,与士敏独立团一起将国民党军击溃,残国民党军逃回北关。角沿村被共产党部队攻占。随后,57团发起对北关的攻击。57团在团长陈兴建指挥下,1营从关东北,3营从关西北,趁夜暗以出其不意的奔袭手段一举突人关内,然后开始穿插、分割、包围国民党军。1营负责围歼北星阁、石灰窑之国民党军。北星阁是北关连接关外的重要通道,是国民党军的防守重点,有主碉、地碉、暗堡、外壕、地雷、铁丝网等较完善的防御设施,国民党军为1个加强连。共产党军1营1连奉命攻占北星阁,激战一夜未能攻克。1连三任连长先后牺牲,部队伤亡过半,但仍然前仆后继,奋勇攻击。战至22日晨,终于全歼国民党军,攻占北关。3营亦在围歼银匠楼之国民党军后,进抵城墙下。长治国民党军为夺回北关,连续组织反击。57团与国民党军反击部队肉搏达4、5次,坚守北关4天之久,后由25团接替,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军的反击,巩固占领了北关。与此同时,太行、冀南纵队也攻下了城关据点多处。
就在攻城部队扫清外围积极准备总攻长治的时候,刘伯承接到了一份内线传来的情报。情报说阎锡山为了解救长治被围的史泽波部,拟派重兵增援长治,增援之国民党军为第83军的3个师共7000余人,已从太原南下。经过进一步侦察得知,27日南援之国民党军到达沁县,其先头部队4个团28日进至沁县以南,亭以北之新店地区,并有继续南下救援长治的迹象。刘伯承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当即改变决心,将作战重心由攻占长治城改为歼灭国民党军援军。准备在援国民党军沿白晋路进至常隆、上村地区(位于长治城的西北)时,于野战中歼灭之。具体部署如下:以陈再道指挥冀南纵队、决1旅全部及地方武装继续佯攻长治城,吸引国民党军83军向长治急援;以李达、陈锡联指挥太行第2支队(欠30团)、第4支队及原在白晋铁路监视国民党军的第17师为打援之右翼队;以陈赓指挥太岳纵队386旅及太行纵队第3支队为打援右翼队,钳击来援之国民党军;以30团为独立支队,由北尾击南援之国民党军,切断它的退路。
各部队受命后立即行动。为了不让长治国民党军发现共产党部队攻城主力前去打援,共产党部队在撤离长治城的当天昼间还抬云梯演习攻城,晚上点火吹号扰乱国民党军。然后在28日夜趁夜暗雨急悄悄撤离了长治城。
9月29日,共产党部队打援部队陆续抵达预定歼国民党军地区,埋伏于白晋铁路线两侧。从29日起,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一直前移,总是靠近担负最重要任务的部队,以就近掌握部队行动。援国民党军指挥官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本来打算沿白晋铁路线前进。但是阎锡山唯恐长治失守,丢掉楔进共产党部队根据地的一颗钉子,连电催促彭毓斌急进。彭毓斌无奈只能另选道路。由于白晋铁路经 亭、夏店向东拐了一个大弯后才通向长治,所以路途相对要远得多。而亭、屯留之间的大路则距离很短,彭毓斌决定就走这条路。9月30日,彭毓斌部从 亭镇渡过漳河,沿亭、屯留间的大路南下。刘伯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变更部署。将歼国民党军地域改在屯大路两侧,同时增派第17师尾击援国民党军。陈赓率打援左翼队立即由常隆附近进至余吾镇以西,太行纵队也进至余吾镇东北地区。 10月2日,共产党部队打援部队主力预期遭遇国民党军援军于屯留西北之王家渠、白龙坡至井道上一线。共产党部队当即从正面诱国民党军继续前进,主力展开两翼向国民党军侧后迂回。同时,尾国民党军前进的第17师和30团向南展开攻击,将援国民党军合围在老爷山、西凹、磨盘垴至榆林镇地区。彭毓斌根本没有发觉自己已成为对方猎杀的目标,等到发现危险时想跑也来不及了。彭毓斌只得将救援长治的任务扔到一边,转入防御。他命令先头暂编第47师退守老爷山,暂编第46师占领磨盘垴,暂编第40师控制大路,指挥部和第83军位于关上(五山),猬集一团,构筑工事 。
老爷山位于上党盆地的西北边沿,由4个山头组成,主峰海拔1246米。磨盘垴位于老爷山东南面,海拔也在1000米以上。关上则位于北面,与上述两山互为犄角,形成雄关要塞,是长治以北唯一的险要地形。为了趁国民党军立足未稳打乱国民党军部署,共产党部队立即对国民党军展开猛攻。陈赓指挥的左翼队向老爷山攻击;李达、陈锡联指挥的右翼队向磨盘垴攻击;第17师和30团在榆林镇以北侧击国民党军。
10月2日夜,太岳纵队386旅772团经走马岭从西南侧向老爷山攻击,20团由红土崖从东侧攻击,各攻占了国民党军2个高地,歼国民党军一部。同时,太行纵队第4支队769团和51团也攻占了国民党军几个山头,其中769团逼近了距磨盘垴主峰仅200余米的无名高地。经一夜激战,各部队进展均不大,与国民党军形成对峙。
此时,共产党部队发现国民党军番号是越打越多。仅在太行纵队的俘虏中就发现国民党军4个师的番号。经过审俘和详细侦察,发觉援国民党军不止3个师,而是彭毓斌率领的8个师。其中包括第23军之暂编第40、46、47师,第83军之第66师和暂编第49、50师,以及伪军第1 3集团军杨诚部改编的省防军的2个师,并且还有2个炮兵团随行。以上援国民党军兵力共2万余人,而共产党部队打援兵力一共也只有2万多人,双方兵力相当。因此共产党部队的攻击不可能很快取得进展。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认为援国民党军已成为上党战役中新的攻击重点,如不及时消灭援国民党军,长治城里的史泽波部就会死守待援,增加共产党部队攻城的困难;只有尽快消灭援国民党军,才会使史泽波绝望而冒险突围,这样国民党军离开坚固设访的城市,才更便于共产党部队在野战中歼灭之。据此,刘伯承和邓小平下令将围攻长治的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决1旅调来加入打援,长治则由地方部队围困。刘伯承还命令冀南纵队和决1旅撤围长治后,白天向国民党军被围地域行军,将共产党部队援兵到达的信息传递给被围之国民党军,以加速其动摇。
在共产党部队援军尚未到达之时,陈赓、李达、陈锡联继续指挥所部向当面之国民党军猛攻。但国民党军依仗其机枪多、弹药充足(除了自身使用的弹药外,援国民党军每人还给长治守军多带了100发子弹,2颗手榴弹或地雷)、炮兵火力强和险峻的地形,屡次击退共产党部队冲击。为了避开国民党军猛烈的火力,共产党部队主要采取夜间以短兵火力对国民党军占要点进行突击的方式,在白天则阻止国民党军下山突围。10月3日,太岳纵队20团团长楚大明经过周密侦察,发现一条被洪水冲刷的雨裂,可直通国民党军老爷山主阵地的侧后。陈赓当即命令调整部署,以20团从雨裂插入国民党军阵地侧后,以分割国民党军防御部署。3日夜,共产党部队炮兵向老爷山之国民党军猛轰,772团、士敏独立团和太行纵队14团从正面猛攻,以吸引国民党军注意力。同时,楚大明率20团3营在民兵引导下,利用夜暗从雨裂中隐蔽地迂回到了国民党军主阵地的侧后。然后以短促火力和勇猛动作攻占了2个山头,切断了暂编第47师与国民党军主力的联系。接着,20团控制了老爷山的水源,使国民党军陷入孤立缺水的境地。同日,太行纵队769团2营攻击离磨盘垴主峰200米的无名高地未获成功。769团又以1营和2营协同34团猛攻一夜,仍未能攻克,部队伤亡较大。
10月3日拂晓,长治国民党军为了夺回北关,动用其主力暂编第37师,采用正面攻击侧面迂回的战术手段向北关进行反击。暂编第37师师长杨文采在北城墙上亲自指挥,并组织了全城火力进行支援。暂37师2个团从城西北角出城,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向共产党部队前沿阵地发起攻击。其中1个营向共产党部队决1旅25团1营右翼实施迂回,占领了北关至提马村之间的一块坟地,切断了共产党部队前沿与后方的联系。正面国民党军以4个营兵力向共产党部队25团1营、2营阵地轮番攻击,主攻方向指向1营2连阵地。共产党部队防守部队在伤亡很大的情况下,顽强坚守,用刺刀、手榴弹与国民党军进行一院一屋的争夺。4连2班连续击退国民党军6次冲击,全班大部伤亡,只剩下2名战士,仍牢牢守住了阵地。经过8个小时激战,共产党部队防守部队大量杀伤了国民党军。傍晚时候,57团进入北关发起反击,在25团配合下恢复了全部阵地,将国民党军压回城内。这一仗极大地消耗了长治国民党军的兵力和突围的锐气,使得国民党军在共产党部队冀南纵队和决1旅离开后的几天里的17次突围,都被共产党部队围困长治的部队粉碎。
10月4日,冀南纵队和决1旅撤离长治城,日夜兼程,冒雨北上,向共产党部队打援部队靠拢。同时,陈赓指挥所部继续攻击老爷山国民党军阵地,当日将老爷山除主峰外的阵地大部攻占。大行纵队则重新组织对无名高地的进攻,确定当夜利用国民党军阵地左侧山凹部夜摸国民党军阵地侧后,出其不意地从侧后攻山。
10月5日3时许,太行纵队769团3营沿预定路线进至国民党军侧翼。在此时,共产党部队3营10连先头小组踩到了正在睡觉的国民党军士兵身上,战斗立刻打响。3营9连、10连立即展开从两翼向山顶猛攻,国民党军仓促应战,大部被歼,少数逃到山下被共产党部队山下部队俘获。占领无名高地后,3营将9连、10连左右配置开,积极改造国民党军工事,准备抗击国民党军反扑。与此同时,太行纵队3支队之决9团从东侧向国民党军磨盘垴主阵地连续攻击,逐坎逐层争夺,5日拂晓曾一度突入国民党军主阵地。国民党军以密集队形进行反冲击,后面有督战队压阵。决9团在位于磨盘垴南侧的31团的炮火支援下顽强抗击,终因地形不利和众寡悬殊,不得不退下来暂停攻击以待黄昏再战。
10月5日拂晓,防守磨盘垴的国民党军暂编第46师集中兵力向占领无名高地的共产党部队769团进行反击。国民党军在浓密炮火掩护下,以羊群式队形从正面和左翼山垭口向共产党部队冲击。共产党部队769团3营在团属迫击炮4门的支援下,充分发挥轻、重机枪和手榴弹的威力,击退国民党军多次反击,大量杀伤了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在督战队的威胁下,不顾伤亡,反复向共产党部队阵地冲击。阵地上的共产党部队防守分队在弹药消耗贻尽的情况下,与国民党军展开了白刃格斗。就在这危急时刻,担任运输弹药任务的新11连赶到阵地,不待命令就投入了战斗,将冲上阵地的国民党军压了下去。这时,共产党部队769团2营也增援上山,与3营一起彻底击溃了反扑之国民党军。无名高地终于得到了巩固,这就和决9团一起造成了对国民党军磨盘垴主阵地的直接威胁。太行纵队第31团、第13团从磨盘垴东南对王家渠国民党军发动攻击,攻占了王家渠及其西北一带山梁,歼灭国民党军暂编第46师一部。
此时的被围国民党军已经陷入了缺粮断水的绝境,仅靠杀骡马充饥,人心浮动。10月5日下午,共产党部队增援部队一冀南纵队和决1旅陆续到达战场。国民党军发现后,军心更加动摇。彭毓斌此时终于认识到,增援长治的计划彻底破产了,不得不开始打算如何突围了。
在共产党部队援兵陆续到达后,刘伯承命令部队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即以左右两翼部队猛烈钳击国民党军,而在北面则留一个缺口,诱国民党军向北突围,将国民党军歼灭于突围途中。5日黄昏,共产党部队发起全线总攻。陈赓亲自下到主攻老爷山主峰的14团指挥所,14团团长则立即下到尖刀连——第11连,11连连长亲自指挥尖刀班。尖刀班9人组成3个战斗小组,3个小组相互掩护交替前进,从侧面接近国民党军指挥所,然后连续投出10多颗手榴弹。趁国民党军指挥所被炸和国民党军慌乱,共产党部队14团、772团和30团的突击部队都迅速攻上了老爷山主峰,国民党军大部被歼。此时,磨盘垴国民党军发现老爷山丢失,顿时更加慌乱。共产党部队太行纵队乘机向磨盘垴连续猛攻,终于在19时攻下了国民党军磨盘垴主阵地。这时,国民党军的犄角阵地中的两个制高点都已丢失,主力被压缩在狭窄的山谷中陷入了攻不动、守不住的困境。彭毓斌早在5日17时即下令向共产党部队兵力薄弱的北面突围,企图逃回太原。彭毓斌为迷惑共产党部队,下令大队向南佯动,而辎重和指挥机关却先向沁县(驻有未投降的日军)方向北逃。
刘伯承早就料到国民党军这一步,立即命令太行、太岳纵队从国民党军之两翼平行追击,冀南纵队于国民党军后尾追。太岳纵队20团则于5日17时即已出发,抢先赶到土落村阻击逃国民党军。太行纵队14团亦随之跟进。
共产党部队20团和14团克服秋雨乍住,道路泥泞的困难,一路向北疾进,强行军10余公里,终于在国民党军大部队到达前,赶到漳河西岸的土落村地区。此时共产党部队从当地群众口中得知,1个小时前有100多名国民党军骑兵已向沁县逃去。2个团立即展开,占领防御阵地。20团1营北渡漳河控制河岸阵地和渡口,2营、3营和团直占领土落村制高点,截断公路;14团亦沿河岸布防。刚部署完毕,国民党军突围部队就象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向漳河边拥来。14团3连连长化妆成国民党军官,命令一股国民党军原地休息整顿,然后3连趁其不备突然冲击,一次就俘国民党军500余人。此时,国民党军主力开始向20团阵地进攻,企图打开缺口逃跑。国民党军省防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20团1营阵地发起整营、整团的集团冲锋。1营与国民党军激战数小时,毙伤国民党军600余人,守住了阵地。战斗中,该营营长牺牲。国民党军在1营阵地前碰了钉子,转而以1个团兵力分三路进攻2营阵地,以2个团攻击3营阵地。2营、3营集中火力在四、五十米的近距离内大量杀伤国民党军,并乘国民党军混乱之际组织反冲击,连续击退了国民党军8次冲锋,毙伤国民党军近千人,国民党军没能前进一步。
与此同时,太岳纵队772团和士敏独立团占领榆林镇北侧高地,将国民党军原据守地域全部占领,国民党军全部被压缩包围于沿白晋铁路的 亭地区。处在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军失去了阵地依托,最后一点战斗的勇气也被共产党部队阻击部队打掉,这时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共产党部队的总攻就在此时开始了,太行纵队从东面,冀南纵队和决1旅从南面,太岳纵队从西面,第17师和阻击部队从北面向国民党军猛烈冲击。国民党军在共产党部队穿插分割下,溃不成军,纷纷缴械投降。10月6日9时,除2022多国民党军溃散逃到沁县外,其余全部被歼。国民党军总指挥彭毓斌在乱军中被共产党部队击毙,副总指挥兼炮兵司令胡三余、暂46师师长郭溶、暂49师师长张宏和第66师师长李佩膺均被共产党部队俘虏,其部队携带大量弹药全部成了共产党部队的战利品。上党战役打到这个时候,整个上党地区只剩下了困守长治城的史泽波这一股国民党军了。
就在彭毓斌的援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阎锡山给困守长治孤城的史泽波发去一封电报。电报中称“上党必争,长治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灭”,为史泽波打气鼓劲。史泽波也一度组织“敢死队”进行反扑,但均被共产党部队围城部队击退。等到彭毓斌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彻底打乱了史泽波坚守待援的计划。史泽波意识到再死守长治城就等于“守死”,只有突围才有一线生机 。 1945年10月7日夜,长治城又是一个大雨天,困守长治的阎军总指挥史泽波率部趁雨夜弃城突围逃窜。早已料到阎军会突围逃窜的刘伯承、邓小平得知史部已逃出长治城后,当机立断,命令围城部队一部进入长治,大部跟踪追击,务求在运动中消灭逃国民党军。广大指战员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忍受饥渴困苦,日夜兼程,向沁水预定堵国民党军地区疾驰而来。终于将从长治逃出的史泽波及其所部万余人,堵截于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河一带。12日晨,各路大军对逃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后,阎军大部被消灭。就在沁河岸边人民军队与阎军激战时,狡猾的史泽波及其第六十八师师长郭天辛等人在沁河的下游徒步涉水渡过沁河,疲于奔命的史泽波以为这下到了安全地带,不承想又遇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堵截部队。就这样,史泽波、郭天辛被俘。
邓小平让王定南转告高树勋时机重要。10月29日,刘邓便从王定南处接到高树勋心意已决的消息。10月30日,高树勋率领国民党新八军、河北民军1万余人在邯郸以南的马头镇起义,宣布退出内战,主张和平与民主。11月10日,高树勋的部队改称“民主建国军”,高树勋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 。

㈡ 上党战役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有:毛泽东,刘伯承,邓小平,蒋介石,阎锡山.彭毓斌,史泽波等

上党战役

解放战争初期,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在山西长治(古称上党郡)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犯的战役。故称此次战役为上党战役。1945年8月中、下旬,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调集所部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1.7万余人,在日伪军的配合下,向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长治地区进攻,企图占领整个晋东南地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和关于彻底消灭进犯之敌的指示,集中部队3.1 万人,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首先收复屯留、长子等四城。自9月20日起,从东、西、南三面合围长治。阎锡山急调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领3个军8个师2.3万人,从太原出发南下,增援长治。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一部兵力继续围攻长治,主力北上消灭援军。10月2日,将援军合围于屯留西北地区,经4昼夜激战,国民党军除2千余人逃回沁县外,其余全部被歼。长治守军待援无望,于8日向西突围,企图逃回浮山、翼城。晋冀鲁豫区太岳部队跟踪追击,至12日将其歼灭于沁河以东之将军岭、桃川地区,上党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5万人,击毙彭毓斌,生俘史泽波等10余名师长以上将领,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斗争。

㈢ 上党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上党战役背景:

1945年8月下旬,日军投降,阎锡山部队第19军史泽波率4个师在上党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但该地区恰好位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分区与太岳分区两区之间,态势孤立;中共抗战胜利开始即列入应予占领的地区之一。下旬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及被太行军区部队包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地 。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与此同时,蒋介石在耍两面派手法,又三次电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支持毛主席在重庆的谈判。

8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在关于各地军事部署的指示中,要求太行军区应即集结主力,“收复上党全区,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彻底消灭伪顽,逼国民党军投降”,31日再度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阎部一万六千占共产党部队长治周围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歼灭之。”

据此,刘邓部署对上党地区(即长治地区)作战行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部队在抗战之后编成4个野战纵队,为了进行上党战役,动用了3个纵队。

为了打好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首先,将各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游击兵团编组成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使之成为正规兵团,从而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次,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部队知道毛主席赴渝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国民党军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再次,开展了战前练兵,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5万民兵支前或参战。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2.上党战役简介:

上党战役,发生于1945年9月10日中国山西省上党地区(今长治市)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这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上党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㈣ 史泽波的上党被俘

上党战役发生于1945年中国山西省上党地区(今长治市)境内,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该战役由中共发动,且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这次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9月10日,晋冀鲁豫军区出动太行,太岳,冀南3个纵队攻击阎锡山控制的各个城镇,不出10天,攻克大部分据点。11日,长治守军出动6000人增援屯留,中途稍与打援部队接触,即畏惧被歼而退缩长治。12日,攻克屯留。13日,太岳纵队攻击长子县城时,以太行、冀南纵队打援。但长治守军不敢出援,打援意图无法实现。刘伯承、邓小平当即放弃打援计划,令各部迅速夺取外围各城。至19日,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壶关为我攻克,共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
10月2日,打援部队与增援敌军在屯留西北之王家渠地区遭遇,打援部队立即将彭毓斌所部包围于老爷岭、磨盘脑、榆林地区。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凭借优势火力拼命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打援部队多次攻击未果。刘、邓首长遂决定抽调围困长治的冀南纵队北上参加打援,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为避免彭毓斌作困兽之斗,部队攻击时采用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即在北面敞开一个口子,争取在运动中歼灭之。20日,第19军被围困于长治,史泽波固守待援。阎锡山得知长治被围,一方面给史泽波鼓气告其“上党必争,潞安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败”,另一方面调集第7集团军彭毓斌率领第23军和第83军驰援长治。中共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在白晋线设伏,将支援长治的彭部包围在了屯留北部山地。10月5日,援军被全歼。阎锡山见援军失败,急令史泽波突围。10月8日,史泽波突围南逃,12日,在沁水以东被中共拦截消灭,史泽波被俘。陈赓大将节选——史泽波深知阎锡山用人不义,在上党战役中起义投降陈赓指着地图说:“要全歼逃敌,我们部队必须先敌到达土落村。”
土落村位于漳河西岸,距虒亭镇五六公里,村子不大,地理位置重要。
1945年10月4日下午,刘忠和楚大明率领第二十团下了老爷山,沿着白晋公路西侧的山间小路向北疾进。
秋雨乍停,道路泥泞,黑夜行军,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几乎是一路小跑,和公路上行进的敌人竞赛,看谁能跑在前头。部队已经打了半个多月的仗,十分疲劳,但在“堵住敌人,就是胜利”的战斗口号鼓舞下,干部战士热情极高,脚走肿了,鞋走破了,没有人皱一下眉头。忽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没有桥,水流很急,山地的深秋又非常冷……干部犹豫了,部队在河边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楚大明急了,跑到前面去看,挥着大手喊起来:“同志们!快跟我来!”自己“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徒涉过了河。大家看到团长这么干,还有什么说的,都“扑通”、“扑通”跳到水中,跟着团长徒涉过河。然后又跑了三个多小时,赶了40多里山路,当夜10点,终于超过敌人,来到土落村。这一带是太岳区老根据地,楚大明从群众口中得知,已经有100多敌人骑兵,已先渡过漳河,向沁县城跑去。为不使后面的敌人再跑过去,楚大明立即命令二、三营占领土落村制高点,截断公路,组织防御;命令第一营北渡漳河,构筑工事,控制北岸高地,进行堵击。楚大明对大家说:“现在敌人已经被装进了口袋,我们这里是口袋底,千万斤的重量,都要压在这里。一定要把工事修得好好的,口袋里装得再重,也不能漏掉一粒沙子。”话音未了,敌人的尖兵部队就冲了上来,首先是伪军改编的省防军,戴着钢盔,端着上了刺刀的日本步枪冲上来,连续两次被第二十团击退,第一营毙敌600余人,尸体堆积如山,把河水都堵了起来,清漳河变成了血水河。激战到天明,堵住了敌人逃路。但一营苟营长在指挥战斗时腹部中弹英勇牺牲。这时,第七七二团、第二十五团和士敏县独立团陆续赶到,纷纷进入阵地,构成了真正的大“口袋”。
第二天清晨,东方刚刚泛白,敌人的大队来了,进入了预设的“口袋”,几个团的迫击炮、机枪、步枪一齐发射,敌人顿时大乱,特别是走在前面的机关、后勤人员胡窜乱跑,相互践踏,死伤遍地。敌立即调整兵力,拉上来一个师,集中20多门山炮,对着太岳纵队的阵地,狂轰滥炸,反复冲锋,妄图突围。第二十团在楚大明指挥下,团机关干部、直属连队和卫生队都投入战斗。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倾泻过去,敌人像被割倒的禾草似的,一片片、一批批地倒下去,前面的敌人趴在地下不敢动,后面的敌人拥挤着,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这时,楚大明亲自带领第二营从左翼向敌人实施反冲击,第三营田营长带领七、八两个连由左翼向敌人实施勇猛反击,打乱了敌人建制,阵地上敌尸堆积如山。第二十团就是一道铜墙铁壁,敌人一步也不能逾越。
傍晚,太行、太岳、冀南各路大军,从东、西、南三面围上来,猛烈冲击、穿插,敌溃不成军,纷纷缴械投降。
陈赓带着指挥所人员走下老爷山,天已大亮,踏着露水覆盖的山路向前线走去。不一会儿,见到太岳一分区的训练参谋尚思光走来,陈赓急忙问:“部队作战情况怎么样?”得到的却是一个失望的回答:“我不清楚。”
陈赓气了,严厉问道:“你在旅部,怎么不了解作战情况?”尚思光说:“我现在在分区,是来带领民兵和地方武装配合主力袭扰敌人的。”“那好。”陈赓说,“你就立即组织民兵好好打扫战场,掩埋敌人尸体,搜索敌兵,收容伤兵,收集武器弹药。”尚思光敬礼后急忙走了。看着他的背影,陈赓又自责起来说:“啊,他从分区100多里地跑来,组织和指挥民兵、地方武装,我以为他还在决一旅旅部工作哩。没有表扬他,反而批评了他,真是……”
陈赓到了决一旅阵地,看见缴获的一群山炮很高兴,马上叫参谋去仔细查看,自己向李旅长指挥所走去。他到了指挥所,急忙和部队通电话了解情况,布置任务。其实,这里离战场很近,枪炮声听得很清楚,不时还有冷枪冷炮飞过来。此时,前方战斗正酣。彭毓斌在乱军中下马逃命,不久被击毙。战斗于10月6日9时胜利结束,阎锡山的8个师2万余人的援兵全军覆没。解放军俘虏了敌副总指挥兼炮兵司令胡三余、暂编第四十九师师长张宏、暂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郭溶、第六十六师师长李佩膺等高级将领。侦察科长彭克和胡三余谈话,问他被俘后有何感想?胡三余叹气说:“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还有什么感想?听从贵军发落吧!”他垂头丧气,不愿多说话。
陈赓听彭克汇报后笑了:“你这不是同俘虏谈话的办法。不能首先叫他谈感想什么的,要先交待党的政策……你把他带来我谈。”
胡三余曾在日本炮兵学校学习过,懂得炮兵的理论和技术。陈赓耐心地向他交待了俘虏政策,还告诉他可以用他的技术为人民、为解放战争服务。胡三余对于共产党不仅不杀他,还要用他的技术,表现很激动,感到前途有了希望,不再垂头丧气了。
战斗结束后,指挥所设在一个小村里。这时,通信部队赶来了,立即和太行部队架通了电话。陈赓马上通过他们的总机向刘、邓首长报告了战况和缴获。
刘伯承说:“你们的战果很大,分一部分山炮给太行和冀南部队吧!”
“坚决执行。”陈赓爽朗回答,“师长,请太行、冀南部队马上派人来取吧。”他还是习惯使用抗日战争中对老首长的称谓。
“马上给我接李成芳。”刚结束与刘伯承司令员的通话,他又让接转别的电话。接通后,他用亲切的口吻说:“成芳吗?刘、邓首长指示我们,分一部分炮和牲口给太行、冀南部队,你们准备一下移交吧!”放下电话,他高兴地和参谋说:“我本来还想向李旅长多说几句,解释解释,开导开导,可是他还没等我说完,就表示坚决执行。”他对李旅长的顾全大局很赞赏。
傍晚,他对通信科长戴其萼说:“这几天,电话员太疲劳了,夜间守总机会打瞌睡,误事,我想还是你亲自去守守吧。现在消灭了这股敌人,孤悬在长治的史泽波,只有逃跑的一条路,并且只能从我们太岳区向西跑,回阎锡山的老巢。很明确,应该由我们部队去追击。所以,我们要做准备。你要注意听消息。”接着,他又和刘忠、李成芳两位旅长通了话,了解部队伤亡情况,要求他们派小分队打扫战场、转送俘虏、后运伤员外,要迅速集结部队,休息待命,准备阻击阎锡山自北面再派来的援兵,追歼可能自长治逃跑之敌。
一切布置停当,他放心了,叫接通太行纵队陈锡联司令员的电话,说:“想聊聊天。”接通了,陈赓笑着问:“你们打磨盘垴很吃了点苦,但是追击得了手。喂,你们发了‘洋财’吧?缴获了些什么?”
陈锡联讲了一些数字,特别强调缴获了一百几十万发子弹的事。陈赓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这么多子弹够打两个上党战役用了。”
“打磨盘垴所以屡攻不下,就是缺乏弹药。”陈锡联回答,“每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机枪也缺乏子弹,无法进行很好的掩护;进攻山头,接近不了敌人,手榴弹又投不到。当时要有20万发子弹。早攻下来了。”
一阵爽朗的笑声结束了友好的谈话。陈赓不吸烟,不喝酒,不会打牌,不会跳舞,这种舒心的谈话,就是他最好的休息。午夜后,指挥部里再没有听到陈赓的声音。大概他没有什么放不下心的事了,也太疲劳了,能安安心心地睡个好觉。
实际上,此时史泽波身边的特务连早已是共军安排的,其连战高凡更是一直在敌后策反国民党军队,但身边也有阎锡山派来监视他的顾问。大战在即,史泽波伪装自己,不守长治,派高凡将大军撤退路线告知共产党。在明知共产党正在对面埋伏的情况下,先将重型武器交给共产党,然后将部队内穷凶极恶的分子派去攻打小尖山,待实力消耗大半以后,派部分特务连除去顽固分子,实行起义。
战后陈赓大将见到史泽波后,说史将军的选择是明智的。

㈤ 上党战役具体发生在哪里是怎么一回事

上党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东南部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称上党郡),对国民党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役。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所部,以4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相当师),乘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正在向日伪军大反攻之际,进占上党地区的长治、长子、屯留、潞城、壶关诸城,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进行自卫反击。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心以太行、太岳、冀南军区3个纵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在5万民兵支援配合下,先由北而南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长治守军出援并在野战中歼灭之,尔后围攻长治,诱阎锡山部出援,以便相机歼灭其于运动中。9月10日发起战役。10月12日战役结束。此役是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武装力量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歼灭国民党军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㈥ 上党战役的历史影响

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国民党军的战例,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歼灭战,这一胜利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
这次战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为共产党部队今后的作战提供了借鉴,意义十分重大,经验也非常宝贵。共产党部队在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所以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主要经验是:刘伯承司令员对国民党军情判断准确,战役决心正确,指挥果断;初战必胜的思想明确,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通过兵力的机动转用,以及在次要方向充分发挥地方部队和民兵的作用;确保主要作战方向的兵力优势;利用围城打援、攻城打援、迫国民党军突围等手段,争取歼国民党军于运动中 。
上党战役是解放区军民在抗战胜利后,为保卫胜利果实进行的第一次大的自卫反击战。它的胜利,不仅给予进犯太行区的阎锡山军以迎头痛击,保卫了上党地区,而且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促进了“双十协定”的签订。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对上党战役的胜利给予了充分和高度赞扬 。

㈦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没有收复上党,而是被韩国收复了

秦军进攻韩上党,韩、赵的献地协议放赵王手里还没捂热,上党就已被秦军驻军了。秦军占领上党之后,马上发动"长平之战",赵国惨败,45万赵卒被屠。继而兵围邯郸,赵险些亡国,幸得信陵君“窃符救赵”与春申君一起出兵方解邯郸之围,赵国再也不敢觊觎上党之地了。15年后,秦国开始敲打魏国,魏安釐王起用信陵君为将,率六国联军“合纵”攻秦,驱敌于函谷关内,秦国关外之地尽失。诸侯联军取得胜利之后,拿回各自被秦国占领的土地,韩国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上党,自然就归还韩国了。


尾声

虽说赵国接不接受韩国的上党,也不会阻止秦国进攻赵国,但接受韩国敬献的上党确实也成了秦军攻赵的导火线。赵国以自己弱微之能,贪图上党17个城邑而不能消化,是不是有点无自知之明呢?平原君以彼贤能,居然不能理性分析当时的天下形势,并劝赵王接受上党之地,以至国家蒙受大难,也是有损战国四公子之英明了吧。

从上党郡守冯亭献地给赵国,到秦军进攻上党之前,赵国自始至终未认真派军布防上党,以至秦军轻易地占领了上党,并引发了惨绝人寰的“长平之战”,甚至是“邯郸之围”,还险些被灭国的。所以,上党从未被赵国真正拥有。从秦军占领上党,到信陵君魏无忌“合纵”六国联军,将秦军赶回函谷关之内,上党于秦国的统治已有15年,而韩国派军与信陵君主导的“合纵”联军攻秦,于15年后取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上党之地,就再也合理不过了。

㈧ 长平死战的小说,里面有一个情节是赵国百姓参战,秦国将领看到后觉得赵国打不下来,后撤的小说

错失良机
战国时期,北方的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进行了相当彻底的军事改革。赵

阏与之战示意图
武灵王志向远大,眼光不凡、意志坚定、立排众议大胆的推行移风易俗,并选练精锐弩弓骑兵。赵国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
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剽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
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秦国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与军事宿敌。秦国不会看着他的对手一步步的壮大从而威胁自身地位,伺机削弱并沉重的打击赵国。秦赵两国统治集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是越演越烈。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于赵国大臣蔺相如并非其心甘情愿,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造次发难、迫不得已耳。这一轮政治外交上的较量,秦国外厉内荏,赵国争锋相对,秦国没有讨得任何便宜。前269 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至此,事态似乎向着有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事情果真是这样吗?秦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在暗中积聚着力量,等待同赵国决战的有利时机。山雨欲来风满楼,秦赵这两大军事强国之间,早晚会有一场恶战以决雌雄。悲壮惨烈的秦赵长平大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示意图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45年),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的野王(古地名)。野王投降秦国。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他献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仍任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五万赵军接收上党。公元前261年,秦国进攻韩国,断绝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公元前261年4月,秦国派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之。廉颇领兵二十万救援上党。其时,上党大部分土地已被秦军攻陷。冯亭率残部归附于廉颇军中。
秦军(王龁)与赵军(廉颇)的首次遭遇战中,秦军前锋斩赵裨将茄。初战不利后,赵军据守空仓岭防线。秦军攻击前进突破防线,占领赵军坚固堡垒。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石长城以西的丹河一线构筑长垒防御。秦军再次强攻赵军阵地。赵军战败,坚守百里石长城。石长城建筑于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分水岭上,面向秦军的南坡形势陡峻。石长城底宽4米,隔段筑有堡垒,依山势绵延百里,只在中段有一天然隘口名为故关,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筑有城门与长城浑然一体。
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故关为重点防御地段。居高临下抵御秦军。秦军进攻受挫,约赵军出长城决战。赵军拒不出战。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
秦军攻战数月毫无进展,因补给线漫长后勤压力太大。为扭转局势,秦利用赵国派使者入咸阳和谈的机会,示好于赵,其他诸侯国惧怕秦赵媾和于己不利不敢支援赵国;同时使用反间计,在邯郸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本自恼怒廉颇军队伤亡很多,屡次战败却坚守营垒不敢出战,谣言四起,不啻于火上浇油。于是赵王力排众议,临阵换将,以自己喜爱的年轻将领赵括(赵国著名将领马服君赵奢之子)替代廉颇为长平前线最高统帅。

胡服骑射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长平前线四十五万赵军。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并撤换大批中下级军官,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企图一战歼灭秦军,收复上党。
白起针对赵军的动态,以丹河东岸的长平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仓东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直通长平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不知中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给予秦军重大杀伤,但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两万五千名秦军突然出击占领韩王山,切断了赵军的退路。五千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支援。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主力失去后勤保障,留守部队空守粮草辎重不敢增援。秦军抓住有利态势,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秦军防御壁垒所在的将军岭与韩王山所夹挟的一片低凹的山谷。
面对险恶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谷地。赵军被围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国。但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知赵军主力已被合围,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军,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殍无法再战,只得全体投降。秦军俘虏赵军近40万人,己方伤亡过半。
秦军对近40万降卒心有余悸。白起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白起又以酒肉安抚降卒,后令秦兵以白布裹头,吩咐说“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就戮。40万赵军,一夜俱尽。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兵被秦军放归赵国以散布恐慌,震慑山东六国。坑杀赵卒的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邯郸之战
秦虽然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但士卒死伤过半,粮草消耗巨大,秦无力继续攻邯郸灭赵。且士卒连年征战,士气低靡,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加上新占之地民心不固,随时都有可能叛乱。韩魏楚蠢蠢欲动,其侧翼相当不安全(其后秦正是因此而败)。故秦接受了赵国的割地求和。然而,赵在割地上却分歧扩大。最终赵王决定不履行和约,转而备战。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举国之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赵的战争准备可以说做到了极致。由于赵国精锐部队的丧失,赵无力发动野战,只能守城,并为此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及装备。同时外交也积极开展。赵平原君因长平之败,甚为愧疚,积极游说魏楚并组织邯郸保卫战,以求将功补过。

邯郸之战示意图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赵孝成王六年元月,秦聚兵约五十万人,分兵三路,左路司马梗率军进攻赵之太原,取之,以牵制赵北方主力使不得南下;右路约十万增兵南阳,以拒魏楚联军;中路军约三十万人,直取赵之邯郸。七、八月间,赵之武安、皮牢,两座赵都唯一可依赖的战略屏蔽被秦攻破。次年十月秦围邯郸。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间,赵国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而此时赵国的精锐士兵早已于长平之战中损失殆尽,邯郸城内士卒多为刚征集的下民,约三四十万人,且多为40岁左右的老人(古40岁即为老)或13到18岁的弱童。而年轻力壮的士卒不超过十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大约一二万人,这些构成了赵日夜突袭秦兵的主力。守将为大将军廉颇、宫卫统领乐乘,而平原君赵胜成为邯郸之战实际的最高指挥官。但是,邯郸的下民因长平之战,几乎每家皆有丧子、丧夫、丧父,故同仇敌忾,誓卫赵都。
秦军以五大夫王陵为将,军众在三十万左右,以武安为据,包围邯郸。秦军构成以步弓兵为主,且攻城器颇多。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前258)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军急攻邯郸城,秦弓弩手,将数十万支箭射向邯郸城上,掩护步兵攻城,而步兵分两队,一队肩扛云梯,强登邯郸城墙,一队推冲车直攻城门,且秦分三军不分昼夜轮攻赵都。但是一个月下来,秦军仅校官就战死五名,伤亡近两万人,而且不得停下休整,邯郸城却并未攻下,遂转为小规模进攻以夺赵志。然而,赵军却一再出精锐步兵甚至少量骑兵突袭秦军营栅,竟使秦累有伤亡,反使秦军日夜防备,士兵多有懈怠。
邯郸前线的战况飞快的传到秦昭襄王的手中,秦昭襄王十分的生气,而是时武安君病重,不得行,只好一面书信督促王陵,一面组织援军。收到信的王陵军于十二月间,在寒风中向赵都邯郸发起第二次大规模的攻击,但疲惫的秦军,在赵军弓弩下,多有伤亡,士卒战皆不利。赵出兵击之,却秦数十里,秦折兵数千人。
邯郸城内,天寒地冻,伤员遍城,但士兵依旧士气高昂。平原君赵胜将府内积粮存衣,散布赵民,并令其家人抢救伤员,大将军廉颇带甲上城亲自督战,平原君亦往之。赵兵多弱,廉颇命弱者立城,强者于城内休养,逢战而轮换,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间赵之精锐常出城,多有不回,但秦亦伤亡惨重。
秦昭襄王五十年正月,将军王龁率兵十万及大量的兵备粮草到达邯郸。五大夫王陵即调整兵力准备向邯郸发动第三次,也是攻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经知道秦王的不满及以王龁代之的先兆,可以肯定的是王陵军第三次的进攻相当猛烈。
此时邯郸被围将近四个月,城内兵员损耗和粮食供给已显危机,人心在冬季更显得脆弱。但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率领下赵军依然士气高昂。同时秦军在受到增援后士气也开始高涨。战事进行月余,赵兵拼死抵御秦军进攻并取得胜利。秦军伤亡惨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后王龁率军连续攻打邯郸近五个月,依然没有攻下。十月,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命郑安平率军五万支援王龁。此时邯郸城处于最危急的时候,粮草早已断绝,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赵军依旧不屈的抵抗着。同时平原君赵胜的外交战开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终于,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急退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约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草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长平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迅速下滑,再也无力同秦国争霸天下 。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抗衡秦国。战国进入了诸侯合纵抗秦的时代。
短暂中兴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各国都蠢蠢欲动,首先动手的是燕国,如前所述。此战对赵影响:一,提升了赵国于七国中地位;二,锻炼了赵军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恢复了作战的自信;三,增强了赵国实力和国家安全系数;四,发现并锻炼了赵国将领。此战中,庞煖、乐乘、李牧脱颖而出,让赵人看到除了老将廉颇外还有更多优秀的将军。赵国的中兴似乎仍有希望。
廉颇在赵国之败后,被赵王重新任用相国并封为信平君。已经年老的他不畏疲苦率领赵国士卒继续作战,于赵孝成王十五年破燕军;十六年围燕都;二十一年取魏繁阳。其后因事逃奔魏,后转至楚为将,率军作战因楚兵不如赵兵,战不得志,在寿春抑郁而终,临死思报赵国。庞煖在廉颇出走后,面对秦国、燕国的进攻毅然挑起了赵国的大梁。赵悼襄王三年,燕犯赵,庞煖率军抵。于常山东垣战燕军。此战,赵兵多用强弓劲弩,其伤亡甚重。燕军皆不利。后撤,遇李牧。又撤,遇庞煖。大败。此战死燕兵二万余人,其余的奔溃或投降了赵军。其后与李牧合兵下燕,武遂、方城。赵王赞其曰:“将军武勇,廉颇还赵”。赵悼襄王四年,庞煖统率赵、楚、魏、燕之锐师五十万攻秦。赵悼襄王六年秦长安君及大将军蒙骜率军十万攻赵,庞煖领军十万御之,杀秦军三万,射杀蒙骜。赵国顿时国威大震。
赵幽缪王三年,秦将桓齮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对赵都邯郸构成严重威胁。李牧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

战国后期形势图
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破秦国于河外,赵也有参与。其后,燕国派遣当年与乐毅攻齐的剧辛为帅,率军攻赵,赵将李牧、庞暖抵抗,大破燕军,剧辛自杀而死。庞暖击败燕后,组织联军攻秦,举春申君为帅。五国联军与秦军于潼关附近与吕不韦决战,秦将王翦建议先袭最远来的楚军,楚军闻知而逃,四国联军也退。其后一直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前229年。

㈨ 作为长平之战的直接诱因,赵国接收上党地区,赵国这样做是不是错误

劝说赵国接受韩国给的上党郡是没有过错的,可是这时的赵国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或者是做出和秦国决一死战的准备。之后更是在紧要关头临时换帅直接就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为之后赵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一打就是两年,有人说廉颇适合防守,不擅长打进攻战,建议换将。于是将这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下子就让赵国45万将士被白起活埋。可以说接受上党郡是有利的,但是赵国并没有充分的做好战争的准备,导致上党郡成为了灭国的祸端。

㈩ 秦国赵国打仗的上党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党是同一个地方吗

应该不是一个地方,因为秦国赵国是几千年前的事儿了,名字早就变了。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卢经义在2023-06-24 17:21:50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qita/242489.html


上一篇:小说上司与女下属在线阅读
下一篇:忘忧贞子小说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