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泥鳅阅读答案小说

田珠
田珠
发布于 阅读量 118
陈泥鳅阅读答案小说

『壹』 求助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的几个问题

《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这些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并无多少光明可言,但,他们都在各自微贱庸常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了一种美的境界。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充溢着一种生命的欢愉。以往的评论中,常把汪曾祺的这种描写称之为“风俗画”,但是汪曾祺的创作目的却绝不仅仅在“风俗画”。其深刻的主题意蕴是向人们揭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其包含着的生命意识。他所关注的根本就不是社会现实问题,而是超然于现实功利之上的人性、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他的小说回避或者起码是淡化了故乡生活中的不幸和悲苦,以此表明他对另一种生活的拒斥。如果说故乡生活中的欢乐是真实的,那么主要就在于,作家本人的故乡生活是欢乐的,而不能表明故乡的乡民的生活是欢乐的。有了对作家的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什么故乡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被他有意回避或淡化了。比如陈小手被枪杀(《故里三陈·陈小手》)、八千岁被敲榨(《八千岁》)、侉奶奶的死后被劫(《故里杂记·榆树》),他都四两拔千斤地一扫而过,而且这种对悲剧事件的举重若轻,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普遍激赏的汪记艺术特色。

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作者和王一生(棋王)在知青下乡途中火车里的对话很有意思。王一生是个地道的棋迷,对其他事物不甚感兴趣,但对吃却有些爱好,于是作者给他讲自己饿独自的故事,和书里关于吃的故事,王一生认为故事里的吃并不认同,认为吃是为了添饱肚子,“何以解忧,惟有下棋”。 这是棋王对吃的态度,一个他除下棋外比较赶兴趣的话题的态度,可见物欲在其生命中的地位之轻。 后来棋王对作者讲述了自己学棋的一段经历,则把《棋王》里所要表达的棋盘即人生表露无疑: “我(棋王)问他天下大势。老头儿说,棋就是这么几个子儿,棋盘就是这么大,无非是道同势不同,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这每天的大字报,张张都新鲜,虽看出点道儿,可不能究底。子儿不全摆上,这棋就没法儿下。”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 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钟阿城,出生于1949 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 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越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1979 年后,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裴先生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 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

巴金好写梦。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光《随想录》的前两集中,写到梦的就有30多处。《十年一梦》中就有3篇是以梦为题的。十年浩劫,十亿人民都在做着一场恶梦。恶梦是可怕的,也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大梦初醒后不久,巴金说:"有人反复地在我们耳边说:'忘记,忘记!'为什么不吸取过去的教训?难道我们还没有吃够'健忘亏'?……""过去的事我偏偏记得很牢。""要是我不把这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一个总结,从彻底解剖自己开始,弄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那么有一天说不定情况一变,我又会中了催眠术无缘无故地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太可怕了!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正是怀着这种自觉的忏悔意识、深沉的忧患情感和无情的批判精神,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十年一梦》就是这种剖析的结晶。整部书没有剑拔弩张式的议论,没有警句和格言。警句和格言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巴金是老人,而且是一位"最后一次""向读者献上'真话的书'"的老人,他用平静的语言探索着平凡的真理。对于这样的老人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因为最平静的语言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东西,静悄悄而来的思想常常是觉醒的先驱。老人是一部书。巴金的《十年一梦》更是一部值得我们后人时时翻阅、时时记起的大写的书。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第二个层面,是由这种人生态度所构成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基点和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叙述风格。作品在关与隐身衣"故事的讲述中,温婉而简约地刻画出"世态人情的真相"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而杨绛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理想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特点。《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感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牛汉的这首诗写在“文革”期间被遣送到云梦泽“劳动赎罪”的时候。诗人以大自然的事象,作为诗的取材对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作品被牛汉称为“情境诗”。这首诗写的是枫树,是这棵高大的枫树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被伐倒,以及山野、村庄所产生的反应。诗自始至终是平白的、近乎散文式的陈述。全诗一再渲染枫树的浓郁芬芳,但这种芬芳能被强烈感受到,却是由于它的被伐倒。这种矛盾情境,构成了诗的悲伤、阴冷的基调。这是一种悲剧性的情绪。但诗人却赋予诗的悲剧性以交织着感伤情绪的崇高感。

麦地与诗人》(1987)是海子的抒情短诗。和海子所有的抒情短诗一样,它的抒情色彩也是显在的。《麦地与诗人》很容易让人想起诗人的另一首诗:《麦地》(1985)。在海子笔下,“麦地”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性的场所,而是诗歌的一个基本意象。这种处理和海子本人的农业背景深刻相关,“海子是农民的儿子,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西川:《死亡后记》)。诗人不是吟咏山水风月的多情才子,而是以赤子之心关注人类命运、以诗和思揭示人生秘密的哲人。诗歌在他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体现生命意识和本质的生命载体。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贫瘠的土地和生动富有的激情构成了海子土地情思的根本扩张力,这种丰盛的精神财富最终要归还土地。但是,诗人意识到个人在神性的土地面前是那样的渺小和无能,由此引发了痛苦:“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作为诗人,海子是幸福的,生活在尘世,海子是痛苦的。我们选编的这首《麦地与诗人》恰恰能反映海子痛苦挣扎的一面。诗中表现了诗人感到诗性价值崩溃之后的孤独和困境。“麦地”赋予了海子诗歌的创造情感和想象,“麦地”又是诗人“一无所有”和“两手空空”的原因。但是诗人离不开诗,只能看着诗使自己痛苦,在这首诗中,诗人迷茫和矛盾的心情在诗中痛苦地体现出来。诗人站在一个虚幻的“你”面前,实际上是诗人面对着世俗中的一个自我,以“你”来引起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直接道明,既增添了诗的含蓄,又更包含了诗人难以告人的痛苦已达到只有“你”看见而自己却不能发现的地步。“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表面是对“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否定,但其实是对自己的疑问一个毫无说服力的辩解。诗人主观上虽希望不要“一无所有”,但现实却是“两手空空”,诗中充满了一个饱受挫折、处于困窘之境受伤诗人的无奈、消极感情。他所要表明的是,在现世,诗人根本“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在一个世俗的社会里,他只有背负着无能为力的罪名孑然前行,面对着世人庸俗的或者形而上的“质问”,接受着宿命式的审判:诗人是一个没用的东西。在这里,诗人的愤慨情绪是明显的,而内在的悲观情绪也可见一斑。。
诗的前一段是“询问”,询问句式和“你”在海子诗歌里经常出现,也形成海子诗歌的一个特色,这种既描绘理想又蕴涵着意义追寻的句式往往能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力。“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转瞬,美丽的自然画面在我们面前消失,诗人的矛盾与痛苦出现,中国农村是贫穷的,一片麦子对诗人来说不是安慰、童话,而是对良心的追问和考验。诗人的愿望和善良改变不了现实,他是一无所有的。诗人听到大地在黄金外衣下的颤抖,他走向大地的中心,仿佛一个人独自承担着与生俱来非他莫属的与神灵的对语:“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诗人拥有的只是他的诗歌,但是诗歌在现实中又有什么意义?诗人不仅是在拷问自己,其实诗人也在拷问世人:“诗歌,真的已经一文不名了?一无是处了?”
诗人对“麦地、阳光”隐喻的生命意义所在无法解答、无法回报,此时他对生活已有绝望。麦子、阳光、黑土经常在海子的诗里的反复出现,不难理解,海子来自农村,对土地、粮食的感情深厚,他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只关心粮食。”这其中,海子对今天已绝望,一切从明天开始。
海子除了对麦地诗情做出超凡痛苦的体验,还能够用迷人的苦恋对大地施以一种语言的“魔法”,海子的诗歌语言直白、干练,有恣意而为的势态,不讲究文字上的规范,也不讲究诗歌中通过换行、排列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一切的所谓“文学趣味”、“文字游戏”和海子那如同灵魂深处直接喷薄出来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麦地与诗人》中写到“雪和太阳的光芒在麦地上跑着”,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四季交替的麦地,雪、阳光都是自然给予人类美好的馈赠,雪和阳光交替过后,阳光变的越来越强烈,海子的思绪也越来越激烈,海子站在阳光下的麦地里,暖风、黑土地、麦浪、光芒,就像他所热爱的“瘦哥哥”梵高在麦地里作画,不同的是梵高用的是色彩,而海子用的是文字,一样的是浓烈、热情,一样地对生命热爱,一样地对生命终极所在无法解答,最后都自杀身亡。

在海子的作品中还有一首与春天有关的抒情诗让人无法忽视,人们阅读它、分析它、评论它,想要透过支离的语言与倾诉文字寻找所谓的答案。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想,那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能看到的诗人生命中最后的一首诗。他使用了一些意象如,“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表现自己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除了诗人对与现实的绝望

『贰』 汪曾祺的陈泥鳅及相关问题思考

汪曾祺:(故里三陈)陈泥鳅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因为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年都曾在这里决口,把河底淘成了一个大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

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一不愿等尸首泡胀漂上来,二不愿尸首被“四水捋子”【1】钩得稀烂八糟,这时就会来找陈泥鳅。陈泥鳅不但水性好,且在水中能开眼见物。他就在出事地点附近,察看水流风向,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入水底,伸手摸触。几个猛子之后,他准能把一个死尸托上来。不过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撒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行人报了乡约,乡约报了保长,保长报到地方公益会。桥上桥下,围了一些人看。通湖桥是直通运河大闸的一道桥,运河的水由桥下流进澄子河。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大家研究,这女尸一定是从大闸闸口冲下来的,不知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了。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他知道桥洞里有一块石头,突出一个尖角(他小时候老在洞里钻来钻去,对洞里每一块石头都熟悉)。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上绊住了。这也是个巧劲儿,要不,这样猛的水流,早把她冲出来了。“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s_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折皱【2】。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C、E

A. 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 寥数语,轮廓井然,

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

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

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

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

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

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

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

与情感。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不可以。(2分)首先,删去首段就无法明确人物的生活环境,不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其次,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分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2分)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2分)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2分)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2分)(以上4点原因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祺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

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8分)

认同。(2分)汪曾祺虽然在小说中表现了故乡的人们互相救济,相濡以沫的善良本性,但隐在其中的却是生活的更大哀戚。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生命同样有着担忧与焦虑;(2分)女人尸体惊现水上,也暗示了故乡依然存在着社会惨剧;(2分)陈五奶奶的遭遇也揭示出穷苦人家无钱买药治病的困窘,而这一切并非个体一两次的扶助便能得以解决。(2分)淡淡的生存的悲剧氛围笼罩着整个小说。

不认同。(2分)陈泥鳅虽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他在自己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美的境界、成功的欢愉。(2分)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都给读者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2分)作家把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孕育在诗化的艺术境界,充满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2分)小说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要点回答不全要酌情扣分)

『叁』 陈四的三根头发读后感

汪曾祺的小说,清新隽逸、浑朴自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给人一种韵味久远、恬淡可人的感受.他的小说总有挥之不去的乡愁旧梦,《故里三陈》中的几个小人物,陈小手、陈四、陈泥鳅,就好似作家的乡里乡亲,作家借助作品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芬芳的人性喝彩,对他们的不幸和痛苦寄予深切的悲悯.其小说的艺术之美让人叹为观止.民俗之美汪曾祺小说被人称为是江苏水乡“民俗风景画”,是很恰当的.小说中场景都是意境完整的画面,在一组组写意的场景中,插入一些或长或短的工笔细描,从而使他的小说意境优美,清新恬淡、明丽而又富于动感.他在《故里三陈.陈泥鳅》中介绍那里的自然景物时,写道:“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这是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图卷啊!这里虽是纯自然的景物,但作者懂画,他会用颜色亮丽而富于生气的言词来写景物,因而使人觉得特别优美.小说中的场景更多的还是与人情世态,风俗俚习相结合,他不只单单写水乡的风景如何优美,更多地把自然景物和人情风俗结合起来,写出了江南水乡古朴的生活场景,写出各行各业各色人等的生活习性,可说是介绍“人景”.比如《故里三陈.陈四》中的“迎会”场面.“那真是万人空巷……舞狮子.跳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跑小车……再后面是跳判的……”让我们很深刻地体会出小县城的热闹,作家本人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下笔非常轻易而又非常逼真地表现出来,因此,笔下表现的风俗美显得极为真实和生动.小说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作品的叙述描写中用和谐化解了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丑恶和阴暗,进而追求顺乎自然,超脱功利的人生境界.在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谦和互爱,人与物之间亲切共适,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相依,呈现出一派远离喧嚣和纷争,摒弃传统伦理中的狭隘和迂腐后的高远平淡、自然随和的生活氛围.如,陈泥鳅挣来钱除了自己花销外,“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乡邻之间和睦互助,在这样的氛围空间生存的人们性情平和、胸怀宽广,有着自己的生存规则和道德标准.言行纯真质朴,发自内心,出乎自然,似乎看不到外在因素的强制作用,兼体万物的仁厚善良不仅促成了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还形成了宁静和谐的田园情怀.优美的本质在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中,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氛围之美就是这种多重关系间相互共存的宁静与美好.和谐之美汪曾祺在构建着理想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深深地思考着人生的本质——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同样,和谐也是汪曾祺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并给予成功的艺术揭示.优美和谐成为个体生命最理想的存在状态.“白马陈小手”是男性产科医生在当地绝无仅有,同时也被人瞧不起的一个职业.但他不以为然,而且敬业,手艺高超.陈四是瓦匠,冬天卖灯.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撒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卑贱中活得刚强,清贫中活得自在.这之中浸润着作家对人生和社会的更深刻的认识,是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追求,又暗合对传统的真善美的直接单纯的肯定.“陈小手”“陈四”“陈泥鳅”在各自的位置上平静地生活着,没有过多的奢望,也没有过多的悲伤,热爱生活却不执著于功名利禄,淡泊超脱却又没有对生命短促的感叹,潇洒通达却又谦抑节制.一方面,他们有热情、有活力,渴望实现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达观安命,通脱释然,不落俗套.一种宽和、旷达的生命意识使生命自身充满了诗意的恬淡,世俗的生活中又充满了人世的欢乐,人生因此而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语言之美《故里三陈》的语言表现出一种诗意美和朴素美.语言朴实、含蓄、优美,写得如诗、如画.且看其中的一个片断:“这时正是各种瓜果下来的时候,牛角酥、奶奶哼(一种很“面”的香瓜)、红瓤西瓜、三白西瓜、鸭梨、槟子、海棠、石榴,都已上市,瓜香果味,飘满一街.”读这一段,你能不说这是诗,这是画吗?色彩鲜明的一段文字给人清新明秀的印象,那些句子拆开实在平常,但在作者的调排下,生发出令人惊叹的美的诱惑力!小说虽具有诗一般的语言,但言辞却很朴素、平实,又体现出一种朴素美.比如这几句话“他糊的蛤蟆灯,绿背白腹,背上用白粉点出花点,四只爪子是活的,提在手里,来回划动,极其灵巧.”此中特有一种淡泊情趣,淡笔写淡情,读来饶有趣味,这里的语言非常朴素恬淡,但读者在不经意中就能领略到这种艺术美感.这种朴素的美,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悄悄流入你的心底,使读者为其所吸引.悲剧之美在读小说过程中,我们还能感觉到作者对悲苦、冷酷、凄凉的人生的揭示,悲剧意识始终穿行在他笔下,躁动与抗争一直贯穿在貌似平和的社会中.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在作者刻意营造的和谐的外表下,总是潜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人物总是受着环境的压迫与蹂躏.他们都是些安分守己的小人物,对环境的要求极低,只想平平安安地生存.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悲苦.陈小手为团长太太接生,最终难逃一劫;陈四被三垛的会首三太爷抽了一个嘴巴,大病一场,从此不在踩高跷;陈泥鳅穷苦一生,靠以生命为赌注换来救陈五奶奶孙子的十元钱.但他们并不都是对环境逆来顺受,有时就很有抗争的锋芒.如,陈四为了尊严,不再表演“向大人”余韵之美作者在把一幅幅鲜明、具体、逼真的画面呈现给读者时,又将朦胧、丰富的底蕴留在读者想象中,呈现出种历久弥新的余韵美.在他的作品中,他以散文化的笔触,将那些极具矛盾冲突的情节置于幕后,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汪曾祺小说的和谐优美的乡镇生活后面,也隐藏着四十年代中国穷苦的社会生活的画面,比如:《故里三陈.陈小手》以团长的感受结束小说.幽默,却令人愤慨.汪曾祺小说余韵美还体现在作者的“留白”技巧上.作者在作品中留有“空白点”,以扩大小说的容量,增强读者审美感受能力的调动和发挥,取得“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这种留白手法多体现在结尾,且看《故里三陈.陈泥鳅》的结尾:“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这里的留白写得很平实,整个氛围中是如盐入水的,可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暗示了孩子健康的未来.总之,汪曾祺的《故里三陈》具有浑朴真淳的独特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小说中非同一般的人物群、虚实相间的情节、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把人性美作为描写的对象,描绘了一幅幅鲜明逼真的画面,又将丰富的底蕴留在读者的想象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值得我们去玩味、欣赏

『肆』 本人求“现代文学”鉴赏结业论文一篇 内容:写一位中国现代作家的名著,名篇。

论文-《西厢记.长亭送别》借景抒情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从《长亭送别》的景物描写入手,以文本细读的鉴赏方式,深入细致的探讨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写情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借景抒情 情境交辉 乐景写哀 化腐朽为神奇 过渡、引起情节

引子 借景抒情或曰借景写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在中国古典戏曲中借景抒情也十分常见。以《西厢记》为例,曲词中就有景物描写的唱词。虽然不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具体探讨《长亭送别》中几处写景的作用。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方为最佳。情因景生、境因情现,二者不能割裂。其写景虽少,却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看来,这出戏中的景物主要是造境,它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即下文谈到的景一、景二、景三、景四)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为角色的喜怒哀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确立主要作用是使情与境融合,避免了刻意写情产生的浮泛。从而使人物具有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长亭送别》总是在情节转折之处,用秋景显现环境。
景一:这是赴长亭前之景。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径秋光之境中了,形成了情与境的交融。
景二:这里写得是秋郊长亭的离筵。不是小庭深院的团聚,所以首先渲染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
景三:这一景语,把上面全部形象都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了。金圣叹评之为“笔力雄大”。
景四: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凄艳动人。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的美丽画面。最能代表秋之萧瑟的“黄叶”在范仲淹的笔下尚且不悲,何况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黄花”呢?因此,“碧云天,黄花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再加上漫山的红叶,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由蓝、黄、红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
那么,怎样理解此处景物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呢?其实,范仲淹的词上阕的景物虽然色彩斑斓,但还是为了表现的悲凉的思绪,这是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抒发了伤感的思乡之情,而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美景从此都不会属于她。“北雁南飞”,那南飞的大雁,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家的,而她崔莺莺的家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讲求门第、热衷功名的深宅府第。况且此时她是客居途中,丧父的悲伤尚在。和张生“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温存稍稍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些许宽慰,没想到……她甚至更会想到,假如张生此时不是上京赶考,而是与她去郊外游玩,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和幸福啊!没想到母亲却对张生说:“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母亲啊,你为什么要逼张生求取功名,世人啊,你们为什么重利轻情?”这是此时此刻崔莺莺在心里的呐喊。由此,在她的眼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这幅画面,色彩热烈。热烈的色彩下,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人物心境形成强大的反差,这是以美的意境营造悲的气氛。
正因为他们的“马儿迍迍的行”,因此,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十里长亭路,这对儿小夫妻从早晨走到了晚上,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

景二:短暂饯行宴,有言难表白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这是第二幅画面:西风,黄叶,寒烟,衰草。夕阳西下,西风渐紧,“黄叶纷飞”,叶子落得又多又急,不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温柔状态,而是肃杀的,是秋风扫落叶,一股冷嗖嗖的感觉袭上身来。再笼以寒烟、缀以衰草,一动一静,愈觉凄冷。饯行之宴就在这样一个冷风冷色的场景中开始了。
这是通过莺莺眼看到的秋景。这是一场沉默的晚餐,除了几个人物应酬性的对话外。在即将分别的筵席上,二人有多少知心宽慰的话要向对方表白啊,可是一切都是沉默,只剩下两个人的叹息声。这沉默和叹息埋藏着莺莺心中无限的“怨”。目睹眼前瑟瑟的西风、黄叶、寒烟和衰草,莺莺的怨情滚滚涌出。
“幺篇”曲词怨张生“轻别离”“情薄”,甚至不希望他进京赶考。“满庭芳”曲词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莺莺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朝天子”曲词中莺莺痛斥世人追逐名利的心态,充分表现了她珍视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极目是黄叶纷飞,眼前老夫人面沉似水。西风瑟瑟之中一片沉寂。“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这恰恰是莺莺怨极产生的幻觉。
“霎时间”言筵席时间很短,可是读者却同曲中二人一样感到这场沉默的饯行宴是那样地漫长。而他们在赴长亭的路上,走了一天却显得时间那么短,这也许就是情人心中的时间辨证法。
景三:把酒相告别,情殷意切切

[四边静]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宴席结束,余人散去,唯有一对恋人和红娘。“两意徘徊”言二人依恋难舍,但“落日山横翠”,又不得不分手了。看到眼前的横山,又心里不禁一沉,因为没有山的阻挡,分手之后,还能以目相送片刻,使思念之情得到慰藉。
莺莺再也无法沉默了,刚才筵席上被压抑的情感此时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用泪。莺莺“把酒”向张生告别。她有太多的话想说,却又不能在这即将分别的瞬间全部倾吐出来,一时语塞的莺莺有的就是泪。一个“哭”字确实胜过千言万语。“哭”中甚至有些绝望的成分,“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莺莺觉得自己剩下的只有梦,她寄希望在梦中与张生相见。果然,下一折戏(第四折)就写了莺莺做梦追张生到草桥店要与其一起上京的情节。然而,一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即将远行的丈夫,确实是不能“一个'哭'字了得”,如此岂不太“低俗”了。所以当莺莺心情平静下来时便有殷殷的嘱托。尤其“五煞”曲词的嘱托,说得多么一往情深!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此时的莺莺,她是那么地软弱、孤独、无助、温柔又伤感,让人挥之不去。
而当她莺莺连梦也没有的时候,或曰梦也不能圆她见张生一面的时候,她就只有望眼欲穿了。于是便有了“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的描写。这个场景说不上新颖别致,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可用在这里却化腐朽为神奇,十分真切地表现了莺莺的孤独思念之情,这是莺莺的大痛苦和大悲凉,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大痛苦和大悲凉。
一个女子,西楼独倚,怅望古道衰柳,心上人迟迟不归。这个形象很使人想起古代的弃妇。从而自然带出“二煞”曲词中莺莺对张生些许的请求,或曰乞求。莺莺害怕自己倾心的爱全部付出后被玩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身名门的崔莺莺未必不懂得这个道理,张崔的“两情”,在莺莺看来,就怕不是“久长时”,那么她就更要在乎朝朝暮暮。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悲剧可见一斑。

景四:独自长徘徊,心愁车难载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这是后两只曲子。这个场景写莺莺送别张生后,迟迟不肯归去,怅然若失、徘徊反侧的情景。精彩之处是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几起几伏的思念之情。
“青山”三句写莺莺刚刚送走张生后,始终目送他渐行渐远。直到张生转过一片山,山、树和暮蔼淹没了张生。此时莺莺转过眼睛,西风之下,她看到的是夕阳古道,只剩自己孤独地站着。“无人语”有二说,一是古道无人,寂静荒凉;一说张生已去,再无人与莺莺知心相谈。总之,这句是写莺莺思念的心情开始渐渐平缓下去了,就要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她却突然听到了一声“马嘶”。这马嘶无疑告诉莺莺她的心上人此时就在路上,这使她已经平静了的心骤然又涌动起离别的悲苦之情。她又不忍心马上回家了,这才有了“懒上车儿”的想法。这是“一伏一起”。
随着马嘶声的渐渐远去,莺莺的心情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再加上红娘在一旁的催促,莺莺要动身走了。当她就要抬脚登上车子时,下意识地再一次环顾四周,也许她在寻找什么,而她看到的只是四面暮蔼沉沉的青山。她也下意识地望了一下张生离去的远方,那里是一轮如血的残阳即将没入山巅。而突然间,“一鞭残照里”,这是莺莺万万想不到的。残阳的余晖中瞬间出现了一个黑色的起马人的剪影。他正跃马扬鞭,他是谁?是张生。莺莺两度平静下去的心情再一次空前地激荡不已。这是“再伏再起”。本已相思之极的她此时真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眼前的车子是如何也载不起的了。
关于“一鞭残照里”,也有二解。一说写实,即如上文所言;一说写虚,即莺莺幻觉。二说均可,幻觉亦表明莺莺的思念之切。或许,被莺莺误看成的残照中的“一鞭”,就是一头暮归的牛呢!

结论:以景造境,情境交辉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秋景。从时间上说是从“晓来”之晨到“疏林挂着斜晖”,再到“落日”,最后至“残照”;就空间而言是起于“长亭路”,继而是长亭外的近景,然后是亭外远山、古道、田野,最后终于“残照”的天边。正因为景物之间具有纵的和横的关联,所以既独立又作为整体一部分的几幅清秋图便构成了秋的整体意境,又兼过渡、引起情节的作用。
《长亭送别》中的景物描写,又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以景造境,情境交辉,反复烘托渲染人物心理,十分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崔张二人尤其是莺莺依恋、哀伤、悲苦、关切、忧虑、孤独等复杂的心理。这折戏把男女之情写到了极致,崔张二人就是在长亭这样的意境时空下“话别”,从而演绎了一曲“两情若是久长时,也在朝朝暮暮”的情爱恋歌

『伍』 原老人的一个梦

《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这些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并无多少光明可言,但,他们都在各自微贱庸常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了一种美的境界。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充溢着一种生命的欢愉。以往的评论中,常把汪曾祺的这种描写称之为“风俗画”,但是汪曾祺的创作目的却绝不仅仅在“风俗画”。其深刻的主题意蕴是向人们揭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其包含着的生命意识。他所关注的根本就不是社会现实问题,而是超然于现实功利之上的人性、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他的小说回避或者起码是淡化了故乡生活中的不幸和悲苦,以此表明他对另一种生活的拒斥。如果说故乡生活中的欢乐是真实的,那么主要就在于,作家本人的故乡生活是欢乐的,而不能表明故乡的乡民的生活是欢乐的。有了对作家的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什么故乡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被他有意回避或淡化了。比如陈小手被枪杀(《故里三陈·陈小手》)、八千岁被敲榨(《八千岁》)、侉奶奶的死后被劫(《故里杂记·榆树》),他都四两拔千斤地一扫而过,而且这种对悲剧事件的举重若轻,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普遍激赏的汪记艺术特色。

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作者和王一生(棋王)在知青下乡途中火车里的对话很有意思。王一生是个地道的棋迷,对其他事物不甚感兴趣,但对吃却有些爱好,于是作者给他讲自己饿独自的故事,和书里关于吃的故事,王一生认为故事里的吃并不认同,认为吃是为了添饱肚子,“何以解忧,惟有下棋”。 这是棋王对吃的态度,一个他除下棋外比较赶兴趣的话题的态度,可见物欲在其生命中的地位之轻。 后来棋王对作者讲述了自己学棋的一段经历,则把《棋王》里所要表达的棋盘即人生表露无疑: “我(棋王)问他天下大势。老头儿说,棋就是这么几个子儿,棋盘就是这么大,无非是道同势不同,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这每天的大字报,张张都新鲜,虽看出点道儿,可不能究底。子儿不全摆上,这棋就没法儿下。”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 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钟阿城,出生于1949 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 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越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1979 年后,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裴先生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 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

巴金好写梦。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光《随想录》的前两集中,写到梦的就有30多处。《十年一梦》中就有3篇是以梦为题的。十年浩劫,十亿人民都在做着一场恶梦。恶梦是可怕的,也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大梦初醒后不久,巴金说:"有人反复地在我们耳边说:'忘记,忘记!'为什么不吸取过去的教训?难道我们还没有吃够'健忘亏'?……""过去的事我偏偏记得很牢。""要是我不把这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一个总结,从彻底解剖自己开始,弄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那么有一天说不定情况一变,我又会中了催眠术无缘无故地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太可怕了!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正是怀着这种自觉的忏悔意识、深沉的忧患情感和无情的批判精神,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十年一梦》就是这种剖析的结晶。整部书没有剑拔弩张式的议论,没有警句和格言。警句和格言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巴金是老人,而且是一位"最后一次""向读者献上'真话的书'"的老人,他用平静的语言探索着平凡的真理。对于这样的老人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因为最平静的语言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东西,静悄悄而来的思想常常是觉醒的先驱。老人是一部书。巴金的《十年一梦》更是一部值得我们后人时时翻阅、时时记起的大写的书。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第二个层面,是由这种人生态度所构成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基点和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叙述风格。作品在关与隐身衣"故事的讲述中,温婉而简约地刻画出"世态人情的真相"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而杨绛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理想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特点。《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感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牛汉的这首诗写在“文革”期间被遣送到云梦泽“劳动赎罪”的时候。诗人以大自然的事象,作为诗的取材对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作品被牛汉称为“情境诗”。这首诗写的是枫树,是这棵高大的枫树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被伐倒,以及山野、村庄所产生的反应。诗自始至终是平白的、近乎散文式的陈述。全诗一再渲染枫树的浓郁芬芳,但这种芬芳能被强烈感受到,却是由于它的被伐倒。这种矛盾情境,构成了诗的悲伤、阴冷的基调。这是一种悲剧性的情绪。但诗人却赋予诗的悲剧性以交织着感伤情绪的崇高感。

麦地与诗人》(1987)是海子的抒情短诗。和海子所有的抒情短诗一样,它的抒情色彩也是显在的。《麦地与诗人》很容易让人想起诗人的另一首诗:《麦地》(1985)。在海子笔下,“麦地”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性的场所,而是诗歌的一个基本意象。这种处理和海子本人的农业背景深刻相关,“海子是农民的儿子,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西川:《死亡后记》)。诗人不是吟咏山水风月的多情才子,而是以赤子之心关注人类命运、以诗和思揭示人生秘密的哲人。诗歌在他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体现生命意识和本质的生命载体。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贫瘠的土地和生动富有的激情构成了海子土地情思的根本扩张力,这种丰盛的精神财富最终要归还土地。但是,诗人意识到个人在神性的土地面前是那样的渺小和无能,由此引发了痛苦:“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作为诗人,海子是幸福的,生活在尘世,海子是痛苦的。我们选编的这首《麦地与诗人》恰恰能反映海子痛苦挣扎的一面。诗中表现了诗人感到诗性价值崩溃之后的孤独和困境。“麦地”赋予了海子诗歌的创造情感和想象,“麦地”又是诗人“一无所有”和“两手空空”的原因。但是诗人离不开诗,只能看着诗使自己痛苦,在这首诗中,诗人迷茫和矛盾的心情在诗中痛苦地体现出来。诗人站在一个虚幻的“你”面前,实际上是诗人面对着世俗中的一个自我,以“你”来引起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直接道明,既增添了诗的含蓄,又更包含了诗人难以告人的痛苦已达到只有“你”看见而自己却不能发现的地步。“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表面是对“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否定,但其实是对自己的疑问一个毫无说服力的辩解。诗人主观上虽希望不要“一无所有”,但现实却是“两手空空”,诗中充满了一个饱受挫折、处于困窘之境受伤诗人的无奈、消极感情。他所要表明的是,在现世,诗人根本“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在一个世俗的社会里,他只有背负着无能为力的罪名孑然前行,面对着世人庸俗的或者形而上的“质问”,接受着宿命式的审判:诗人是一个没用的东西。在这里,诗人的愤慨情绪是明显的,而内在的悲观情绪也可见一斑。。

诗的前一段是“询问”,询问句式和“你”在海子诗歌里经常出现,也形成海子诗歌的一个特色,这种既描绘理想又蕴涵着意义追寻的句式往往能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力。“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转瞬,美丽的自然画面在我们面前消失,诗人的矛盾与痛苦出现,中国农村是贫穷的,一片麦子对诗人来说不是安慰、童话,而是对良心的追问和考验。诗人的愿望和善良改变不了现实,他是一无所有的。诗人听到大地在黄金外衣下的颤抖,他走向大地的中心,仿佛一个人独自承担着与生俱来非他莫属的与神灵的对语:“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诗人拥有的只是他的诗歌,但是诗歌在现实中又有什么意义?诗人不仅是在拷问自己,其实诗人也在拷问世人:“诗歌,真的已经一文不名了?一无是处了?”

诗人对“麦地、阳光”隐喻的生命意义所在无法解答、无法回报,此时他对生活已有绝望。麦子、阳光、黑土经常在海子的诗里的反复出现,不难理解,海子来自农村,对土地、粮食的感情深厚,他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只关心粮食。”这其中,海子对今天已绝望,一切从明天开始。

海子除了对麦地诗情做出超凡痛苦的体验,还能够用迷人的苦恋对大地施以一种语言的“魔法”,海子的诗歌语言直白、干练,有恣意而为的势态,不讲究文字上的规范,也不讲究诗歌中通过换行、排列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一切的所谓“文学趣味”、“文字游戏”和海子那如同灵魂深处直接喷薄出来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麦地与诗人》中写到“雪和太阳的光芒在麦地上跑着”,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四季交替的麦地,雪、阳光都是自然给予人类美好的馈赠,雪和阳光交替过后,阳光变的越来越强烈,海子的思绪也越来越激烈,海子站在阳光下的麦地里,暖风、黑土地、麦浪、光芒,就像他所热爱的“瘦哥哥”梵高在麦地里作画,不同的是梵高用的是色彩,而海子用的是文字,一样的是浓烈、热情,一样地对生命热爱,一样地对生命终极所在无法解答,最后都自杀身亡。

在海子的作品中还有一首与春天有关的抒情诗让人无法忽视,人们阅读它、分析它、评论它,想要透过支离的语言与倾诉文字寻找所谓的答案。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想,那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能看到的诗人生命中最后的一首诗。他使用了一些意象如,“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表现自己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除了诗人对与现实的绝望

『陆』 才子们救命,“名著导读的印象”这篇论文怎么写。

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这些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并无多少光明可言,但,他们都在各自微贱庸常的营生中以出色的劳动创造出了一种美的境界。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充溢着一种生命的欢愉。以往的评论中,常把汪曾祺的这种描写称之为“风俗画”,但是汪曾祺的创作目的却绝不仅仅在“风俗画”。其深刻的主题意蕴是向人们揭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其包含着的生命意识。他所关注的根本就不是社会现实问题,而是超然于现实功利之上的人性、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他的小说回避或者起码是淡化了故乡生活中的不幸和悲苦,以此表明他对另一种生活的拒斥。如果说故乡生活中的欢乐是真实的,那么主要就在于,作家本人的故乡生活是欢乐的,而不能表明故乡的乡民的生活是欢乐的。有了对作家的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什么故乡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被他有意回避或淡化了。比如陈小手被枪杀(《故里三陈·陈小手》)、八千岁被敲榨(《八千岁》)、侉奶奶的死后被劫(《故里杂记·榆树》),他都四两拔千斤地一扫而过,而且这种对悲剧事件的举重若轻,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普遍激赏的汪记艺术特色。

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作者和王一生(棋王)在知青下乡途中火车里的对话很有意思。王一生是个地道的棋迷,对其他事物不甚感兴趣,但对吃却有些爱好,于是作者给他讲自己饿独自的故事,和书里关于吃的故事,王一生认为故事里的吃并不认同,认为吃是为了添饱肚子,“何以解忧,惟有下棋”。 这是棋王对吃的态度,一个他除下棋外比较赶兴趣的话题的态度,可见物欲在其生命中的地位之轻。 后来棋王对作者讲述了自己学棋的一段经历,则把《棋王》里所要表达的棋盘即人生表露无疑: “我(棋王)问他天下大势。老头儿说,棋就是这么几个子儿,棋盘就是这么大,无非是道同势不同,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这每天的大字报,张张都新鲜,虽看出点道儿,可不能究底。子儿不全摆上,这棋就没法儿下。”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 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钟阿城,出生于1949 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 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越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1979 年后,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裴先生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 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

巴金好写梦。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光《随想录》的前两集中,写到梦的就有30多处。《十年一梦》中就有3篇是以梦为题的。十年浩劫,十亿人民都在做着一场恶梦。恶梦是可怕的,也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大梦初醒后不久,巴金说:"有人反复地在我们耳边说:'忘记,忘记!'为什么不吸取过去的教训?难道我们还没有吃够'健忘亏'?……""过去的事我偏偏记得很牢。""要是我不把这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一个总结,从彻底解剖自己开始,弄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那么有一天说不定情况一变,我又会中了催眠术无缘无故地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太可怕了!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正是怀着这种自觉的忏悔意识、深沉的忧患情感和无情的批判精神,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十年一梦》就是这种剖析的结晶。整部书没有剑拔弩张式的议论,没有警句和格言。警句和格言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巴金是老人,而且是一位"最后一次""向读者献上'真话的书'"的老人,他用平静的语言探索着平凡的真理。对于这样的老人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因为最平静的语言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东西,静悄悄而来的思想常常是觉醒的先驱。老人是一部书。巴金的《十年一梦》更是一部值得我们后人时时翻阅、时时记起的大写的书。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第二个层面,是由这种人生态度所构成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基点和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叙述风格。作品在关与隐身衣"故事的讲述中,温婉而简约地刻画出"世态人情的真相"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巴金把自己放到了历史的解剖台上。他做了我们许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对过去的恶梦一笔一笔地加以清算。他以个人的灵魂沉思民族的灵魂,他用剖析自己的方法剖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经验教训。而杨绛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理想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特点。《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感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牛汉的这首诗写在“文革”期间被遣送到云梦泽“劳动赎罪”的时候。诗人以大自然的事象,作为诗的取材对象,来寄寓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作品被牛汉称为“情境诗”。这首诗写的是枫树,是这棵高大的枫树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被伐倒,以及山野、村庄所产生的反应。诗自始至终是平白的、近乎散文式的陈述。全诗一再渲染枫树的浓郁芬芳,但这种芬芳能被强烈感受到,却是由于它的被伐倒。这种矛盾情境,构成了诗的悲伤、阴冷的基调。这是一种悲剧性的情绪。但诗人却赋予诗的悲剧性以交织着感伤情绪的崇高感。

麦地与诗人》(1987)是海子的抒情短诗。和海子所有的抒情短诗一样,它的抒情色彩也是显在的。《麦地与诗人》很容易让人想起诗人的另一首诗:《麦地》(1985)。在海子笔下,“麦地”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性的场所,而是诗歌的一个基本意象。这种处理和海子本人的农业背景深刻相关,“海子是农民的儿子,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西川:《死亡后记》)。诗人不是吟咏山水风月的多情才子,而是以赤子之心关注人类命运、以诗和思揭示人生秘密的哲人。诗歌在他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体现生命意识和本质的生命载体。麦子是诗人承受痛苦的最敏感最细微的神经细胞,贫瘠的土地和生动富有的激情构成了海子土地情思的根本扩张力,这种丰盛的精神财富最终要归还土地。但是,诗人意识到个人在神性的土地面前是那样的渺小和无能,由此引发了痛苦:“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作为诗人,海子是幸福的,生活在尘世,海子是痛苦的。我们选编的这首《麦地与诗人》恰恰能反映海子痛苦挣扎的一面。诗中表现了诗人感到诗性价值崩溃之后的孤独和困境。“麦地”赋予了海子诗歌的创造情感和想象,“麦地”又是诗人“一无所有”和“两手空空”的原因。但是诗人离不开诗,只能看着诗使自己痛苦,在这首诗中,诗人迷茫和矛盾的心情在诗中痛苦地体现出来。诗人站在一个虚幻的“你”面前,实际上是诗人面对着世俗中的一个自我,以“你”来引起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不直接道明,既增添了诗的含蓄,又更包含了诗人难以告人的痛苦已达到只有“你”看见而自己却不能发现的地步。“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表面是对“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否定,但其实是对自己的疑问一个毫无说服力的辩解。诗人主观上虽希望不要“一无所有”,但现实却是“两手空空”,诗中充满了一个饱受挫折、处于困窘之境受伤诗人的无奈、消极感情。他所要表明的是,在现世,诗人根本“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在一个世俗的社会里,他只有背负着无能为力的罪名孑然前行,面对着世人庸俗的或者形而上的“质问”,接受着宿命式的审判:诗人是一个没用的东西。在这里,诗人的愤慨情绪是明显的,而内在的悲观情绪也可见一斑。。
诗的前一段是“询问”,询问句式和“你”在海子诗歌里经常出现,也形成海子诗歌的一个特色,这种既描绘理想又蕴涵着意义追寻的句式往往能给人强烈的情感震撼力。“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转瞬,美丽的自然画面在我们面前消失,诗人的矛盾与痛苦出现,中国农村是贫穷的,一片麦子对诗人来说不是安慰、童话,而是对良心的追问和考验。诗人的愿望和善良改变不了现实,他是一无所有的。诗人听到大地在黄金外衣下的颤抖,他走向大地的中心,仿佛一个人独自承担着与生俱来非他莫属的与神灵的对语:“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诗人拥有的只是他的诗歌,但是诗歌在现实中又有什么意义?诗人不仅是在拷问自己,其实诗人也在拷问世人:“诗歌,真的已经一文不名了?一无是处了?”
诗人对“麦地、阳光”隐喻的生命意义所在无法解答、无法回报,此时他对生活已有绝望。麦子、阳光、黑土经常在海子的诗里的反复出现,不难理解,海子来自农村,对土地、粮食的感情深厚,他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只关心粮食。”这其中,海子对今天已绝望,一切从明天开始。
海子除了对麦地诗情做出超凡痛苦的体验,还能够用迷人的苦恋对大地施以一种语言的“魔法”,海子的诗歌语言直白、干练,有恣意而为的势态,不讲究文字上的规范,也不讲究诗歌中通过换行、排列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一切的所谓“文学趣味”、“文字游戏”和海子那如同灵魂深处直接喷薄出来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麦地与诗人》中写到“雪和太阳的光芒在麦地上跑着”,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四季交替的麦地,雪、阳光都是自然给予人类美好的馈赠,雪和阳光交替过后,阳光变的越来越强烈,海子的思绪也越来越激烈,海子站在阳光下的麦地里,暖风、黑土地、麦浪、光芒,就像他所热爱的“瘦哥哥”梵高在麦地里作画,不同的是梵高用的是色彩,而海子用的是文字,一样的是浓烈、热情,一样地对生命热爱,一样地对生命终极所在无法解答,最后都自杀身亡。

在海子的作品中还有一首与春天有关的抒情诗让人无法忽视,人们阅读它、分析它、评论它,想要透过支离的语言与倾诉文字寻找所谓的答案。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想,那一定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能看到的诗人生命中最后的一首诗。他使用了一些意象如,“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表现自己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除了诗人对与现实的绝望

『柒』 汪曾祺的作品中与《受戒》风格相似的作品有

类似还有《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81年第4期《北京文学》。小说通过书写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之女巧云出于自然率真的人性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展示了大淖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世态。该作品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大淖记事》通过十一子与巧云的爱情故事映射出大淖淳朴的民风,歌颂了自由的人性美、朴素的民间道德力量。

(7)陈泥鳅阅读答案小说扩展阅读

《受戒》:

《受戒》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受戒》完成后,由于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主流,所以汪曾祺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1980年7月,北京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会上杨毓珉偶尔谈到了《受戒》,说小说写得很美但恐难以发表。在场的《北京文艺》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遂问汪曾祺要稿子。

8月,汪曾祺把定稿转给李清泉并附了一份短柬,提到发表它是要有一些胆量的。尽管刚刚拨乱反正,人们对“极左”思潮还心有余悸,但李清泉力排异议,于《北京文学》第10期(从该期起《北京文艺》更名为《北京文学》)上发表了《受戒》。

『捌』 陈泥鳅跳上按来插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有什么妙处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因为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年都曾在这里决口,把河底淘成了一个大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儿,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一不愿等尸首泡胀漂上来,二不愿尸首被“四水捋子”钩得稀烂八糟,这时就会来找陈泥鳅。陈泥鳅不但水性好,且在水中能开眼见物。他就在出事地点附近,察看水流风向,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入水底,伸手摸触。几个猛子之后,他准能把一个死尸托上来。不过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行人报了乡约,乡约报了保长,保长报到地方公益会。桥上桥下,围了一些人看。通湖桥是直通运河大闸的一道桥,运河的水由桥下流进澄子河。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大家研究,这女尸一定是从大闸闸口冲下来的,不知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了。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他知道桥洞里有一块石头,突出一个尖角(他小时候老在洞里钻来钻去,对洞里每一块石头都熟悉)。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上绊住了。这也是个巧劲儿,要不,这样猛的水流,早把她冲出来了。“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善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首段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凸显了地域文化和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同时也为下文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B.
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C.
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
D.
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
介绍陈泥鳅的水性极好,——________——陈泥鳅打捞女尸要十元钱——________。
(3)
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

『玖』 陈泥鳅阅读答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比那人更滑。

『拾』 <<陈泥鳅>>中陈泥鳅与哪个小说、电影、电视中的人物相似

陈 泥 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又过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点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
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问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节选自汪曾祺《故里三陈》,有删改)
19.本文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21.简要概括陈泥鳅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
22.文中说陈泥鳅“他也好义,也好利”,如何理解和评价他的这一表现?(6分)

参考答案:
19.(4分)
结构上,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2分)。
内容上,点明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传递出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和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凸显,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20.(4分)
作者运用朴素、平实、鲜活的文字写人(1分)。例如:“纵身入水”“窜进了桥洞”“嗖地一声”“凌空窜进”等词语(1分),没有浓重的刻绘,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2分)。(如果答语言、动作描写细致入微,语句简练有方亦可酌情给分。)
21.(4分)
他水性极好,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是个善良仁义的水手,但也好利(1分),他不置产业,喝酒赌钱,没有积蓄,具有一般乡民的嗜好和自由散漫的个性(1分);他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具有较为清醒的意识,对人生拥有一份责任感(1分);他常常在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具有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1分)。
22.(6分)
陈泥鳅“他也好义,也好利”,追求的是个体的内心的一种均衡。他一辈子,无钱无业无老婆,生命如草芥,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人生价值。“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他知道“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打捞女尸,十块现大洋的开价让公益会的人惊愕不已。但当我们得知陈泥鳅用拿到的钱,是去救济陈五奶奶,帮助她度过难关,人间的最美好的情愫又让我们感动。在关键时候的选择,人的美好本质才能被彰显。他的这一表现合乎人的基本特性,也使作品获得了朴素动人的力量。
相反,许多作品常常人为了将人物的思想境界拔高得不切实际,这样假大空的文章也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田珠在2023-06-23 22:43:46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qita/134278.html


上一篇:网游二次元类似的小说排行榜
下一篇:仙剑奇侠传小说阅读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