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阅读
1. 关于中国历史的小说
《中国古典历史小说精品》图书目录
《历代兴衰演义》
第1回 盘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
第2回 至三皇传多氏渐剖乾坤
第3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
第4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
第5回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第6回 殷汤氏三十世六百余春
第7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
第8回 齐桓公晋重耳五霸称尊
第9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
第10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
第11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
第12回 九州中诸列国并入强秦
第13回 秦无道四十年止传二世
第14回 六国人并楚汉起义争衡
第15回 汉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
第16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国鸩君
第17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
第18回 二百年曹操起汉室三分
第19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
第20回 汉归曹吴入晋取次销沉
第21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
第22回 走江东承旧统百岁云奔
第23回 宋齐梁传陈国俱都江左
第24回 索头魏分齐周北地称尊
第25回 周并齐隋篡周平陈一统
第26回 四十年弹指过海内风尘
第27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第28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
第29回 朱温起号梁朝归于李氏
第30回 晋灭唐汉继晋郭氏周承
第31回 宋太祖统中原未能混一
第32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
第33回 康王构仗名将偏安半壁
第34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
第35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
第36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
第37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
第38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第39回 天付与大清朝升平万岁
第40回 混乾坤归一统海晏河清
第41回 大清朝膺景命二百六八
第42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
第43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第44回 十八载灭洪杨四海安宁
第45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
第46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
第47回 孙逸仙造革命排满兴汉
第48回 清宣统逊帝位民国成立
第49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
第50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
第51回 摧残国民党宁赣双独立
第52回 欧事风云日人乘间要求
第53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
第54回 袁项城殡天段祺瑞组阁
第55回 督军团要挟黎总统失权
第56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
第57回 任私人遭物议李纯自戕
第58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
第59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
第60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
东周列国演义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蜡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翠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搏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直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暇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却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
……
还有
两汉演义
隋唐演义
兴唐传
秦王逸史
飞龙全传
大明传奇
薛家将(上、下)
杨家将
岳家将
五虎将(上、下)
另外有
《历朝通俗演义》,又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作者为蔡东藩(1877年—1945年),他从1916年开始,到1926年为止,以10年的时间,阅读正史及其他史籍等数千余卷,先后完成了清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民国史演义、宋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南北史演义、两晋史演义,前汉史演义(含秦朝)和后汉史演义共11部作品(以上按写作顺序),共1040回,约600余万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1920年),凡2166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清乾隆 吕抚撰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2. 三国演义是明初罗贯中作的历史演义小说
B 无
3. 《三国演义》~阅读内容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4. 求类似三国演义小说,历史小说达人请进
楼主你知吗?《三囯演义》有几个不同的古籍版本,您可赏鉴一下《三国志平话》评书体的古籍,看看花关索、关银屏等评书人物。这可是《演义》里看不到的啊!另外我推建《水浒传》这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喜欢其中的天巧星浪子燕青。更喜欢漂亮的绝代佳人李师师!愿你喜欢!我再介绍的是中国四大奇书中的两部。所谓中国四大奇书是“神奇”的《封神演义》,“鬼奇”的《聊斋》,“武奇”的《隋唐演义》与“欲奇”的《金瓶梅》。我向楼主推建的是其中的《封神演义》以及《隋唐演义》。其中《隋唐演义》是罗贯中的早期作品,亦有《三国演义》的风采。另外再推一本古折子。“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正是《荆轲刺秦王》。另外就要属《杨家将》与《岳飞传》了,这些楼上介绍过了!我就不多说了!《戚继光荡倭志》与《水浒后记》是两本比较偏的小说都是居士写的!有修行之气,近鬼神。你可尝试阅读。最后我想起了《东周列国记》和《五代十国记》都是不错的战争古典小说。但我不得不承认《三国演义》是最杰岀的古典战争小说。至今暂无超过此书的作品。百炼才疏学浅,略表个人见解!见谅!愿你找到心仪的小说,我会默默祝福你的,感谢楼主给了我这样一个交流小说的机会,真心地谢谢你!
5. 如何写好历史演义小说
去查询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多看看这类的小说,最好列一个大纲,这个时候很重要,
6. 三国演义在线阅读(儿童版)
《三国演义》复全称《制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三国演义》作品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汉末大分裂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部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修辞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
7. 推荐几本历史类的书籍看看
1、《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在本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
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2、《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该书内容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0世纪70年代多极世界相对峙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该
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
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
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约翰·赫斯特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
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
4、《明朝那些事》——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
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5、《中国人史纲》——柏杨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该书完
成于监狱之中,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
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
此书有如下优点:首先是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评论尖锐深刻,可洞幽烛微。其次,在章节
安排上富于创造。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6、《大秦帝国》 ——萧然
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充分吸收最新历史研究成果,让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
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
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
8. 谁知道蔡东藩的历史演义系列的小说书籍,在西安哪个书店有卖
蔡东藩(1877—1945),
名郕,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浦镇人。自幼聪颖好学,儿时阅读《资治通鉴》等史书,时人称为“神童”。光绪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托病回乡。辛亥革命后,应好友之邀,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通义,有:
《前汉通俗演义》 (附秦朝)100回
《后汉通俗演义》 (附三国)100回
《两晋通俗演义》 100回
《南北史通俗演义》 100回
《唐史通俗演义》 100回
《五代史通俗演义》 60回
《宋史通俗演义》 100回
《元史通俗演义》 60回
《明史通俗演义》 100回
《清史通俗演义》 100回
《民国通俗演义》 120回(另外许廑夫续写40回,计160回)
共1l部,1040回,字数600万左右。总的名称叫《历朝通俗演义》,或叫《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给你一个全文阅读网址http://www.oklink.net/book/s03/1256.htm
在西安的大型新华书店应有出售。
9. 征一篇关于演义小说与历史史实的文章……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小说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特殊的小说之一就是历史演义小说,因为它同时具备了历史和艺术的特征。
历史演义小说不是历史,但历史演义小说和历史是分不开的。
首先,史学的“实录”精神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比较真实丰富的历史素材。班固曾称赞《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赞》)自从班固把《史记》的写作原则概括为“实录”之后,又经过刘知几等史学理论家的发展,“实录”成为我国古代史学著作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之一。这种“实录”原则,表现在历史学家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他们严肃认真广泛地收集材料,而且还对这些材料进行考辨,对有疑问的问题,则取“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原则,慎重行事,不武断草率。优秀的历史学家具有如实揭示历史真相,不为强暴所屈的传统美德,司马迁不因为刘邦是本朝开国之君而不写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以及无赖行径。班固《汉书》一面赞扬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显赫功业,另一方面指出他“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天下虚耗,百姓流离”。“实录”还要求实事求是,不能感情用事。如司马迁并不喜欢吕后,但仍然肯定她的才干,不讳言在她当权时出现了“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繁荣景象。陈寿《三国志》对于诸葛亮,既肯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治世之良才”,同时又尖锐地指出他的缺点:“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实录”精神演化成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对古代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史学家写历史,总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理想情操,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熔铸在史实中,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像《离骚》一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正因为《史记》有强烈的抒情性,将充沛的感情灌注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身上,所以才使历史人物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使那些历史场面精彩生动,感人肺腑。历史演义小说家既然是创作小说,应该可以更好地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理想,对历史事件进行审美的观照和表现。
另外,中国的史学著作为小说提供了可资效仿的结构体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记录最完整的国家 ,历史文献浩如烟海 ,其中“纪传体”、“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作为“三大史体”最为引人注目。纪传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顺序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各具特色,各领风骚,蔚为大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三种文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便于反映历史发展的梗概,便于条理清晰地处理错综复杂的史料;纪传体则有利于描写历史人物,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纪事本末体则有利于全面地首尾连贯地描述重大事件。
“三大史体”为历史演义小说家处理、安排创作素材,构建小说的叙事结构提供了现成的范例。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以陈寿《三国志》的史料为主要依据,参照《资治通鉴》编年体的结构方式,总体结构是属于编年体。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则采取纪传体,以岳飞一生为中心,依照时间顺序记述岳飞一生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
历史著作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的历史人物,为历史演义小说叙事写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宋元时期出现的“讲史”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讲史”是说话技艺中的一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北宋时就有专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专说五代史的专家尹常卖等。“讲史”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争战之事。它的特点是:一取材于历史,以朝代为主体,不以英雄人物为主体;二是讲述历代盛衰兴废之事,侧重政治、军事斗争;三是基本上采取“正史”的书面语言,也吸收了民间口语,形成半文半白的文体;四是篇幅较长,分节叙述。但由于年代久远,宋元“讲史”文本多有遗佚,现存者甚少,只有八种而已。而这八种之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国志平话》和《宣和遗事》。这两本文本,前者是《三国演义》的先驱,后者是《水浒传》的蓝本。
总的来说,讲史话本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从思想上说,“讲史”以儒家思想为主调,渗入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2、从题材上看,“讲史”以历代兴废争战之事为主要素材,在史书基础上,适当吸收民间传说、故事;3、“讲史”的体制,形成了历史演义小说章回体的特点,“讲史”的全知叙事方式也为历史演义小说继承;4、从语言上,“讲史”创造了一种半文半白的语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历史演义小说也袭用此种语体。
所以,我们要了解历史,选择阅读演义不失为一种方式,但不能是主要的方式,更不能是唯一的方式。因为演义虽已以史实为蓝本,但历史演义小说毕竟不等同与历史,因为它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其中含有文学虚构的成分。演义的对象主要以一般大众为主,娱乐性多于真实性.在历史演义小说中,由于作者为了突出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导致书中所言内容往往会与史实产生很大的差异,而有些读者读了这些历史演义小说就偏听偏信,误把小说当历史,往往会闹出笑话。其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最为突出,这两本书堪称是中国演义小说史上的双子星座。
在历史演义小说中,作者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往往会虚构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如:《三国演义》中的五关斩六将;《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等)。有时候作者甚至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崇拜和喜好(如:《三国演义》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是“拥刘反曹”。所以书中凡是和刘备沾边的都是正面人物,而曹操那方的则是作者笔伐的对象,至于孙权则几乎成了陪衬。),而擅自改写历史史实。将历史事件偷梁换柱(如:单刀赴会的英雄本来是鲁肃,《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关羽)、无中生有(如:华容放曹根本就是杜撰)、添油加醋(如:长板坡之战时赵云面对的只是五千轻骑,而《三国演义》中却夸大为百万曹军)等手法。将一些本来平淡无奇,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夸张放大,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而历史则不同,编著历史是为了让后人了解某一时期所发生的真实的人物或事件。和演义小说比起来,历史更注重的是整体大局,而不是具体细节。可以说,历史更像是流水帐。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史书而喜欢看历史演义小说的原因。
历史演义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用矛盾对比的方式。所谓矛盾对比,就是将某几个人物进行对比比较,为了突出主角形象的高大,于是在某个事件中在他身边穿插一个配角。而这个配角完全是丑角,他的形象往往是非常渺小、低贱甚至是猥亵,从而起到衬托主角英雄形象的目的(如:《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就是被周瑜玩弄于鼓掌之间的白痴,但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其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由于像这样反差如此大的人物在历史上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小说家就自行编撰。于是乎,历史就这样被扭曲了。
而且历史演义小说中的英雄往往会被描绘成高、大、全的完人(最最最典型的就是关羽,《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他已成了千古第一名将,无知的世人已经把他当作至高无上的天神来寄拜,殊不知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其实是一个狂妄自大、贪婪好色、见风使舵、阴险狡诈的无耻小人)。所以他们身边的人也多数是英雄,或许这就叫“爱屋及乌”吧。这样历史又被撰改了,因为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的亲人好友都不是好人(如:《三国演义》中说马腾和马超父子都是豪杰,其实历史上的马腾是一个奸臣,董卓谋乱有一半是马腾在捣的鬼),但小说家却硬是将他们变成了英雄。可以说,小说家是“历史”罪人。
但我们不因为这样就排斥历史演义小说,因为小说毕竟与史实不同。小说并不是非常严肃的史料,它是文学创作,是艺术化的结晶。
综合上述几点,我们最终得出结论:
1、历史著作与历史演义小说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科学,后者是艺术,科学要求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艺术则应遵守艺术创作的规律。
2、历史与历史演义小说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历史演义小说取材于历史 ,但又不等同于历史。
3、历史演义小说与其他小说的区别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主要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面貌要符合历史真实。
4、在主要故事内容不违背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应大胆进行艺术虚构。总之,我们把敷演史传,偏重叙述朝代兴废争战之事,而又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小说称为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来源与历史,但它并不是历史。我们看历史演义小说是要抱着“姑且看之”的态度去看待,才不会走入历史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