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杜英才
杜英才
发布于 阅读量 942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① 古典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

1。刻画人物内心 人物经典性格 语言 以及动作
2。刻画当时的时代背景
3。深蕴作者对当时时代的见解 或者对某些事某些人的一些看法或者主张

②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

看什么看 ,没见没见过吗,快给我点赞

③ 古代文学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略谈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的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一艺术形象为何具有如此魅力?恐怕是许多人未曾深思过的,这也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要探讨这个问题,还要从曹雪芹塑造这一艺术形象时所依傍的原形谈起。

看过《红楼梦》的人,大都承认林黛玉是书中的第一号女主角。曹雪芹在这一形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一形象绝非凭空非而来。它融铸了历史上许多人物的优点。除了“四大美人”外,有赵飞燕、蔡文姬、绿珠、谢道蕴、李清照、朱淑真、叶小鸾、冯小青,此外,如神话传说中的娥皇、女英、素娥、洛神。除女性外,其他如正直刚烈力绌遭危的鲧、心有七窍的比干、梦中化蝶的庄生、高标见妒的屈原、贾谊、采菊东篱的陶令、英年早逝的李贺……可以说是许多历史人物优秀人格的集合体。她是美的化身,集外貌美、气质美、才情美、精神美于一身。

在此,侧重谈谈这一形象与“四大美女”原型的关系。

首先是她的外貌美。林黛玉在书中首次出场,是在“进贾府”一场。她给宝玉(其实是广大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下子攫住了宝玉的心。贾府之人,一见之下,觉虽弱不胜衣,却 “自有一段自然的的风流态度”。小厮们背地叫她“病西施”,无讥笑之意,有爱重之心。“颦眉”使人马上联想到古代越国美女西施。所谓眉目传情,作者以此作为人物描写的切入口,可见其匠心所在。联系到下文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令读者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就是我所喜欢的“那一型”。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嫱、貂蝉、杨玉环,她们的美都较为抽象,无非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的描写,并未形诸较为具体的文字,可以让人相见其人之美。而黛玉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塑造的“活生生”的“这一个”,她的美自始自终都有着真实的生活令人可感可知。所以,她的美是具体的、生动的、传神的,具有强烈感染力。这是林黛玉形象超越“四大美女”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气质美。古代“四大美女”美则美矣,但总觉得美在躯壳。林黛玉之美美在气质。这气质是由文化修养所造成的。西施的文化程度没有记载,大抵是农家文盲女(浣纱女);王嫱除了“不贿画工”的记载,“自请出塞”和蕃,也只有一支琵琶马上相伴;貂蝉原也不过是司徒王允的养女,其身份就是奴婢;杨玉环出身于官宦之家,除了爱好音乐、舞蹈外,其文化修养并未见记载,仅传世的一首诗,经考证,也系他人伪托。而林黛玉则饱读诗书,具有典型的热情、敏感、深刻、倔强、孤傲的诗人气质。文化修养造成的气质美也远迈“四大美女”之上。

再次是才情美。黛玉锦心绣口,灵心慧性,不止一般意义上的多才。这既是教养所得,更是天性所赋。她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少女的敏感、多心、才智、机锋。她的书房中不仅有满架的儒家诗书,她也偷看《西厢记》、《牡丹亭》一类被封建礼教斥为“诲淫”的书。她在大观园诗社素有“咏絮才”之称,艺压群芳;她自告奋勇当老师,教香菱学诗。这个少女的形像,深入人心,获得了读者的强烈好感。

最后是精神美。如果仅限于上述三条,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才女都可能具备。林黛玉的精神美,突出地体现在她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固然,对自身而言,她摆脱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精神枷锁;对男子,对她心仪的宝玉,她极力反对其走仕途经济,追求功名,是宝玉反封建的志同道合的战友。她敢于斗争,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勇于追求个人幸福,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在她的身上,闪耀着民主、叛逆的光辉。与贾宝玉一起,构成了《红楼梦》中两个耀眼的艺术形象。

林黛玉的结局是人所共知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达到一种悲剧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造成一种遗憾的美。试想,如果林黛玉不死,成了宝二奶奶,成了贵族家庭的主妇,得偿所愿,那么,她的性格将如何发展?我想,曹雪芹把她处理成“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结局,是耐人寻味的,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感慨。

可见,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乃是曹雪芹揉合了古往今来许多优秀人物(不局限于女性)的种种闪光点,塑造出的鲜明的“这一个”。在她身上,也有爱哭、怄气、小性、猜疑的缺点,但这与其说是缺点,不如说是女性共有的特点,使得这一形象摆脱了“高大全”的模式,显得更加真实可爱。

林黛玉的形象对当今现代女性的意义何在?

林黛玉形象是曹雪芹倾尽心血塑造出的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它的完美性是显而易见的,其时代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现代女性而言,我们不需亦步亦趋地模仿林黛玉,而是要从精神实质的高度去学习她的优点,从时代的高度去发扬那个时代的妇女所不具备的新品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与文化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即尊重自己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珍视自己的人格,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爱惜自己的名誉,珍惜自己的年华,立志为妇女争光;保持自己的尊严,重视自我教育,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学苦钻,勇于开拓,自强不息,做一个创造新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女性。

④ 中国古典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给你提供两个人物,一个关羽,一个赵云。
关羽、赵云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花尽心思始终留不下关羽,最终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可以对他的忠心大肆渲染,并可以拿吕布见利忘义来对比。但是关于很傲气,最终死于自己的轻敌。可以顺便写一下赤兔马自从关羽死后绝食而亡。亦是表现忠心。
赵云是三国的第二猛将,一生从没有打过败仗,我最喜欢他了,赵子龙长坂坡于百万大军中杀的七进七出,是三国里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可以就赵云的忠心,正值,舍小家为大家(又一次刘备和他谈到家庭,他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1500字我不可能给你打下来,你可以自己参考一下三国写写吧,希望那些对你有帮助。当然曹操和诸葛亮也是两个写的最多的人,你也可以写写。

⑤ 从曹操.林冲到西门庆-谈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的进展

品读《水浒传》之八:从林冲的形象谈《水浒传》的人物塑造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先慎

小说艺术的创造核心是人物塑造。一部小说在读者中的影响,主要就跟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成功有关。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有一个逐步提高和成熟的过程。比较《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按小说的类型划分,《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这两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有同有异,相同的方面:一是由于受到“说话”艺术的影响,都有生动紧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二是主要的人物都带有理想化的传奇色彩。相异之处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看不出他们的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因而带有定型化的特点,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生来就很聪明,曹操生来就奸诈,关云长生来就义薄云天;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通过粗线条的勾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了比较丰富的细节。这两个不同之处很重要,它的变化的实质是小说的表现艺术更贴近生活,因而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先谈第一点,即《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

《水浒传》写农民起义,其领导成员不止是农民,它吸纳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来自统治阶级中的人物。林冲就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物。接着又介绍了他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很幸福。这就跟没有家室,没有财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截然不同。

林冲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自已正看着鲁智深使禅杖出神时,妻子就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调戏了。一个军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当他得知此事正要对那个人下拳时,看出了不是别人,原来是那个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高衙内。此刻书中写到:“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行手软了。”所谓“本管”,就是顶头上司。“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而是挖掘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当鲁智深便带了二三十个人来帮他撕打时,林冲与鲁智深有两句简单对话,林冲说:“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而鲁智深却是这样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请看: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一个自已受迫害也能忍,一个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两个人的性格是何等的鲜明对照。

林冲所感受到并且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了,这才最后走向了反抗的道路。林冲妻子受辱忍,高衙内收买陆谦,将林妻骗到楼上妄图污辱,林冲闻讯赶到救出妻子后,也忍了。这里有一段描写值得注意,“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候”。找不着,又回到陆谦家门前,等了他一个晚上,林冲开始反抗了。他不去找高衙内而找陆谦,一则因为怕高衙内;二则因为陆谦是他的好朋友,朋友是要讲义气的,他对背信弃义的恶劣行径十分气愤,不能容忍。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好的一面,小说中有好几次点染,后来被发配到沧州再次点染,到火并王伦时,就爆发出来,大放光彩了。

高衙内在高俅支持下,设毒计使林冲误入白虎堂,把他发配到沧州,逼得妻离家破,这时林冲还是忍,给妻子写了休书,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忠厚,又表现了他的幼稚,也还是能忍。在大闹野猪林中,鲁智深要杀两个想谋害他的凶手时,林冲却为他俩向鲁智深求情,他的这种能忍的性格,实在叫读者不能忍受。直到后来,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亲耳听到要拾他一块骨头回去向高太尉领赏时,他这才忍无可忍,怒火终于爆发出来,杀奸贼和统治者,最后决裂,毅然决然上山造反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这样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又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这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再谈谈《水浒传》的细节描写。

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第十回“风雪山神庙”,林冲到了草料场后,小说有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屋外下着大雪,他拿柴炭在地炉里生起火焰来。……想到过路的那座古庙可以安身,便锁上已倒的草屋门,搬了那条破絮被,到庙里去。”金圣叹在这里有一句精彩的批语,“只拿一条破絮被,到庙里去,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林冲看到火起,他首先不是想到自己干系重大,而先想到要去救火。这一段情节不厌其详,写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精彩。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心理刻画,深入地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平白无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离家破,沦为一种十分悲惨、艰难的境地,但是他还想力争平安地过安定日子,人物这种忍辱苟安的思想和他精细的性格,表现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就这样一个人,终于也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起来反抗了。同时通过小说对情节的描写,有力地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激起读者对林冲的同情,对高俅、高衙内、陆谦等人的罪恶行径的愤恨。

施耐庵写林冲被逼杀人也写得好。看他先掇开石头,拽开庙门,大喝一声,三人要走,他“举手克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这时陆谦一边叫“饶命”,一边逃,但作者写林冲先不杀他,而是追赶那逃了十来步的富安,也是一枪搠倒。这时林冲集中力量对付主要仇人陆谦。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作者为什么对此写得那么细,而且在杀人前还要发表一个宣言,这是为了表达林冲杀人的革命性和正义性。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

林冲杀人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中几次出现,最后用在了杀主要仇人陆谦身上。还有武松打虎时手中的那根梢棒,作者也是从武松在酒店里开始,一路不断地点拨,金圣叹对此有批语;梢棒一,梢棒二,梢棒三,等等一直批下去,写到“收拾梢棒”为止。而且作者写武松拿梢棒的姿态都不一样,既细腻又丰富。

⑥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肖像的描绘、人物文学形象的塑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中国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中国先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古代文学作品的种类繁多,类型也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描写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结合古代文学各个时段的作品分析人物以及文学形象。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文学形象

1引言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由于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和命运存在着不同,使得人们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存在着差异,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十分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国的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古代先民的文化修养,并且能够对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借鉴。

2古代文中各个时期作品中人物以及文学形象研究

人类是生活的主角,文学作品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文学作品如果离开了人物,就如同水离开了源泉,树木离开了其根本。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肖像的描绘、人物文学形象的塑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或是由于作者个人的思想,作者不同的命运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导致的。纵观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历史,由最开始的几百字的短文,到上千字的著作,无一不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学作品的起源是《诗经》,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契机所在。

在《诗经.魏风》有一篇佳作名字叫做《硕鼠》,在这个小故事中,刻画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勤劳劳动的奴隶,一个是贪得无厌的大老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文章大意是说“食我黍、食我麦、食我苗,多年来却不肯照顾我、施恩于我,我发誓要离开这里到那理想的国度去。”

这是中国先民最早对于自由思想的向往,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硕鼠形象的描写,作者将“剥削者”描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老鼠,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于剥削者肖像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对于剥削者抽象的描写。作者对于剥削者形象的塑造是通过比喻的形式,将剥削者的性格与老鼠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这样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形象,与此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有思想、追求幸福、努力生活奴隶形象,并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让读者能够产生对于剥削者的厌恶,对于奴隶的同情。

《诗经》一书最早创作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诗经》的叙事方法以及人物塑造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那个时期,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多的是采取形象的比喻,或者借喻的形式来树立人物的形象,这样既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也能够让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中国先民的智慧所在。

随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塑造手法开始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更加愿意通过某一项具体的事件或者某一个具体的对话当中来实现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对话或者事件的描述,来构建人物的形象。比如《晏婴传》中记载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婴来到楚国希望能够说服楚王,但是当晏婴跋山涉水来到楚国之后,却遭到了楚王的轻视,按照当时招待使者的礼节,有他国使者到本国来的时候,需要按照使者在他国的地位来进行招待,但是晏婴来到楚国之后,楚怀王并没有亲自派人去接见他,甚至连城门都不打开,只留下一个狗洞,让晏婴自己进去,晏婴知道楚怀王不安好意,轻视他的身高,于是晏婴说道: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进去,难道我要去见的人是狗王么?在后面的故事当中,楚怀王对于晏婴多方刁难,晏婴利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不卑不亢,不惧强权,忠心的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最终赢得了尊重。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故事的描述,向读者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者形象。

文章的叙事过程跌宕起伏,晏婴与楚怀王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谈判的机会。这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形象,虽然晏婴本人的真实历史形象在文章中不能全方位的概括,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这个故事中向我们所塑造的晏婴的形象,而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对话,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逐步地向人们塑造出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先秦文学的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些手法。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仅仅会塑造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还会有一些神话历史人物,比如屈原的《洛水赋》在这首诗中,它通过利用环境的描写,来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翩翩女神的形象,而通过对于这个女神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向往,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所在。历史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加强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的控制,焚书坑儒让中国损失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多的是一些神鬼为主的,通过对于这些神鬼的肖像以及能力的描述来塑造其文学形象。

比如在《恶鬼传》中,就有很多对于恶鬼外表的描述,或青面獠牙、或三头六臂,塑造了一些十分恐怖的文学形象,这对于后世志异类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铺垫。可以说后世的一些志异类小说更多的是以先秦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虽然这个时期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文学形象,可是由于封建统治皇权的加强,人们的言论和思想自由受到了严重的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来保证人们的文学创作,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萧条的阶段。

随后陈胜吴广起义,联合各地的奴隶开始希望推翻暴秦的统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以描绘战争为主,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会更加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神话塑造。比如对于陈胜吴广形象的塑造,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陈胜吴广的形象,更多的是以天神的形象存在的,他们能够撒豆成兵,能够利用黄符来呼风唤雨。再比如,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项羽刘邦的形象塑造也是相对比较猎奇,文学作品中曾经记载过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相较于其它方面,文章更加重视对于刘邦形象的塑造,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性格刚毅的少年形象,虽然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在

后世的文学作品,甚至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当中,都会加入一些这样的桥段,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自秦汉以后,文学作品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南北朝之后,此时的社会相对稳定,人们有更多的精力能够从事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在宋代,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富裕,社会文化比较繁荣,统治也相对安定,由此就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不再以一些古之圣贤作为主要的形象来进行塑造,而更多的开始结合人们的生活状态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词为主,涌现了大量的词人。词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和故事小说一样,也离不开对于人物的塑造。比如著名的词人李清照就十分擅长对于女子形象的塑造。

在《点绛唇•寂寞深闺》中“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寥寥数语,就可以让读者脑中出现这样一个女子,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闺中,到处走走看看,所有的楼台都已经被依靠过了,却没有情绪再出去走走,也不知道那个人应该在何处?却只望见连天的衰草和归来时的路。

这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十分寂寞的女子形象,在家中苦苦思盼爱人的归来,即使望遍了所有的高楼也只看到了连天的水草,也看不到爱人的踪迹。这种表现手法,在宋代的'词曲中经常看到,宋代的词人更加愿意使用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比如他们经常会使用梧桐叶来表示寂寞聊赖,用西窗来表达夫妻和爱的生活。这是宋代词曲中最典型的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加愿意将创作结合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而不愿意去在去创作一些不存在的人物。

随后到了元朝,戏曲开始繁荣,戏曲也是源于生活的,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比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等,这些作品开始更加贴近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更加表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西厢记》里面的红娘、张生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文学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元曲中文学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因为社会的阶级性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不同,也就导致了人们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更加结合社会的阶级矛盾来进行创作,通过对于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清时期,中国的小说创作开始繁荣,如果说之前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明清时期的小说更多的是为了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的,因此时期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这些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技艺更加高超了,这四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技法上已经能够很好地结合前人的创作技法,无论是在故事的设置方面,还是在象征性的表述方面都有着很高超的技巧,这些技巧就使得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比如《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憨厚老实的沙僧,看到好吃懒做的八戒,看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一个个经典的形象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在文章中作者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通过使用语言描写的方式来塑造这些形象的,另外还更加重视对于这些形象外表的刻画,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读者想象出这些人物的具体形象,这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再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一副宏大的历史蓝图,在这本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都十分的有意思,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比如机关算尽的司马懿、威武忠勇的关羽、温良宽厚的刘备这些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些经典形象的塑造,是由历史事件逐步推动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这些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十分饱满,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典型的性格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塑造的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或足智多谋、或武艺高强、或温文尔雅、或古灵精怪。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实际形象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技法上,更多的也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独特的个性上,我们在惊叹古代先贤的文学创作水平之余,也需要能够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更多的氧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3结语

通过对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文学由于其时代背景都不同,其创作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古代文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也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宝库,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于古代文学中人物塑造的技法和人物形象的研究来更好地去创作适合现代读者审美观点的优秀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顾玉明.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34.

[2]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12-18.

[3]蔡正楚.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湖南:岳麓出版社1999:24-31.

;

⑦ 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不外乎三种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17K有很多经典小说,你看过之后,仔细体会作者的人物塑造方法!

⑧ 论明代小说对人物塑造艺术的探讨

明代小说的人物形象
从深层意义上说,文学史实际上是人的灵魂的历史。在此一角度上观察明代后期的通俗小说,我们似可清晰地把握到其中市民意识的崛起与人物形象的蜕变,这一从内在到外表的不断深化的流动轨迹。
这里所谓的市民意识是指市民的道德归依,人格理想,以及他的人生观,价值判断和审美理想;而人物形象蜕变,则是说传统通俗小说中一贯的理想性格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至此有了突出的改变。
就社会历史发展的方面言,明代后期通俗小说中市民意识的崛起与人物形象的蜕变,是为其时都市商业经济繁荣所决定的。古代中国,从唐朝开始,城市经济就相当发达,到了宋代,一些大的城市已经相当繁荣。从柳永的一首《望海潮》之描绘里颇可见其时城市面貌之一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到了明朝,尤其是明代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结构上的革命。于是以新兴商人为主体的城市市民作为一个较为庞大、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便出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行为特点和人生思想、价值判断以及感**彩已然明确地标识出他们的独立和与既往其它社会阶层的不同。在此种时代的和社会的特定情况影响下,作为人的生活和情绪之的艺术载体——小说,便很自然地展现了这种思想意识领域的巨变,而其展现又恰好是通过其时的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的人物形象来实现的。于是有明代后期通俗小说中市民意识的崛起和人物形象的蜕变。就小说发展史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拓展和更新。
中国古代小说在唐朝之前虽然在人物形象方面有一定的变化,但它基本上是在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实现和产生的,当然其中也有文学本身方面暨小说观念和美学思潮的演进,但后一因素的作用并不显著,到了宋明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市民阶层崛起,这些社会因素却比较深刻和直接地作用于小说的创作。从而引起了小说的大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创作主体的变化。即小说家由唐以前的文人才士群体,变为以俚儒野老为主体,而在通俗小说之创作方面更是如此。这一点,明人胡应麟曾有论及。他说:“小说,唐人以前,记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艳彩殊乏。盖唐以前出文人才士之手,而宋以后率俚儒野老之谈故也。”(《少室山房笔丛》)冯梦龙也言:“食桃者不费杏,稀谷毳锦,唯时所适。……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斗,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涌《考经》《论语》,其惑人未必如是之捷目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古今小说叙》;有的是作家审美取向上的变化。如凌蒙初就说:“多采闾巷新事……语多俚近,意存劝讽”,进而指出“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鹬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初刻拍案惊奇序》)笑花主人也说,以“三言”为代表的拟话本小说“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极悲欢离合之致”,“故夫天下之真奇,在未有不出于庸常者也。”(《古今奇观》序)。有的则是从创作题材上的变化。“其事为家人父子日用饮食往来酬酢之细故,是以谓之小;其辞为一方一隅男女琐碎之闲谈,是以谓之小说。然则,最浅易、最明白者,乃小说正家也。“(清·罗浮居士语)
从上面的一些阐述可见,明代前后,通俗小说中从各个方面均开始向市民社会进入。
随着这些审美趣味上的、语言形式上的、作家取材上的变化,“通俗“这个直接指向市民阶层的小说理论主张也在明代后期被响亮地提出。通俗小说本是从民间艺人的说话发展而来,明代后期的拟话本则很好地继承起“说话”的传统。除将审美聚焦于市民阶层外,在语言和形式上又强调作品本身的通俗性。所谓“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明代后期通俗小说的这些变化,反映在人物形上便造成了通俗小说中的市民意识的凸现和人物形象的蜕变。

明代后期言情小说所凸现出的市民意识,其内容较为复杂,它首先,也是主要地表现在其时通俗小说中的婚爱观念上。
爱情历来是人的心理世界中最富于情感力量,最能体现道德伦理规范与人性人情内在冲突的领域之一,这一点在妇女那里有更突出的体现。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施加于女性的钳制特别严酷。妇女不仅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而且在爱情婚姻上相对于男子总是处于依附的地位。就人生的价值取向而言,男子所追求的,有富贵仕途、建功立业;而妇女则几乎被剥夺了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面的愿望和追求。她们的人生价值的寄托和实现,大多是靠婚姻及家庭,具体地说就是家长和丈夫的态度,这种极为偶然的机遇上。因之,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就是女性在心灵上形成对爱情的专注、执着而又惘然无助的悲剧感。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积淀,在封建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凝固、加强,从而演出了许多善良的心灵、美的精神被毁灭的悲剧。
这种情况的转变,期待着新的社会变动的契机。在爱情和婚姻领域中,解放的标志便是妇女从“物”的依附上升到人的独立,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非人关系转变为情人人格相互对等和尊重的“人的关系”。这种解放,当然不是某些人的善良愿望所促成的;它首先是社会结构变迁,思想观念更新的结果。用这样的观点去考察话本、拟话本小说的人物,可以明晰地感受到市民阶层的意识中已经开始显现出解放的讯息,从而冲击着两性关系的封建扭曲。对
《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描写是对这种市民意识出现的很好说明。作为一夫一妻制补充的卖淫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不断。它以妇女的人格失落为沉重代价,赋予统治阶级于合法的婚姻之外随时发泄淫欲的特权。《全唐诗》所录的妓女徐月荣《叙怀》云:“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人生寄,长羡荆钗与布裙。”很可说明这种制度给妇女的迫害;明王世贞《艺苑厄言》也记载了一首妇女诗,云:“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从遭污贞,抛掷到如今。”唐传奇《霍小玉传》等,更深入地揭示了妇女此一方面的心灵伤痕,以及他们为争取人的尊严所作的艰难斗争。艺术家的良心总是倾向于人间的不平与弱者的不幸。但封建压迫和礼教束缚却铸定了这种斗争的悲剧性。直到都市市民闯进了文学殿堂,才在这黑暗的地狱里闪起新的亮色。点燃解放的思想火花。这正如一个哲人所言:“封建的中世纪内部孕育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它进一步的发展中,注定成为现代平等要求的代表者。”
上述两篇小说中的“独占”、“落难”,既是概括性的点题之笔,又提示了各篇情节开展和艺术结构所确定审美内涵。
《卖油郎独占花魁》设置了一组矛盾,三种力量。矛盾的两端,一端是沿街叫卖的小贩,另一端是临安城享有“天大的名声”的“花魁娘子”。前者本与豪门权贵所溷迹其中的风月场无缘,后者虽误落风尘,心怀从良,但也从未想到会与一个卖油郎结合。介入这组矛盾的第三种力量是“慕其容貌,都备着厚礼求见”的权门子弟。“独占”,以鲜明的竞争色彩,突现这场妓院情感角逐的最终胜利者竟是卖油郎秦重。无论是地位,还是财富,按封建社会品评人物的标准,秦重都明显处于劣势。那么,他究竟凭借什么力量来走完这方面的遥远距离,使得这悬殊的天平倾向于自己一方的呢?小说把握了历史和生活的逻辑,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中,以形象的说服力,逐步地导向了这个喜剧的结局。
秦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与花魁相逢,为她的“容颜娇丽,体态轻盈”所倾倒。尽管封建礼教把合乎人的自然天性的**心理压抑在地位卑微者深层的潜意识里,但一旦出现了异性的吸引,它仍然要顽强地表现出来。而且它的力度可以强烈到驱使人从非现实的条件中去竭力创造实现与倾心爱慕的对象亲近的机缘。为此秦重惨淡经营,苦行僧地趱积,一年有余,才凑足这可以与花魁娘子相见的见面钱――十几两银子。自尊心又使他做了另外一些弹精竭虑的准备,比如换上体面的衣服等。这些准备显示出卖油郎简直是怀着朝圣者的虔诚心理去仰慕、高攀花魁的青睐的。宿院之夜,花魁故意“一连吃上十来杯”,以十分轻慢的态度冷落他,而秦重却依然怀着爱美重美的纯净心地去对待这一切她,显然这已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怜香惜玉”和封建式的“坐怀不乱”。小说作者通过秦重彻夜不眠体贴入微地照顾了花魁的“病酒”这个独特的情节,从而将市民阶层的爱情意识作了生动的表现。特别是对卑贱者的精神情操高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市民婚爱方面的审美意识。
花魁形象的塑造,亦包含着比较复杂的生活意识和新的审美观念。作家先把她放在居高临下的态势里对待秦重。这种态势是由于她“来往的都是大头儿”的环境决定的,但在灯红酒绿,低醉金迷的生活中,她并没有沉论。她**后“哭了一日,茶饭不沾”,这既有贞操观念的影响,更有尊严和爱情受到了亵读的痛彻。侮辱彻底毁灭了她本来就感到屈辱和难堪的人生。只是在刘四妈开导她委曲求全,徐图从良之计,她才勉强随波逐流苟活下来。花魁的性格:一方面保持了“出污泥而不染”的心灵洁净;另方面也表现出了她久入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的环境污染。后一点使她“从良”的视野局限于刘四妈为她圈定的范围里。只有当吴八公子施于她强暴与蹂躏时,她才真正彻悟,意识到风尘女子即使如自己是“才貌两全”,名噪京都的名妓,也只是贵客逢场作戏的玩偶。因此,她终于决心与秦重“布衣蔬食,举案齐眉”。在封建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她看到了情感的真、道德的善,人性的美,存在于她所出生却陌生的市民的世界。作者将秦重境界以及它对花魁的感动和花魁的觉悟,作为市民精神美好的一面,作为净化与拯救挣扎于沉沦之中的灵魂的圣水,使得这篇作品在伦理与审美方面,突破了封建中世纪的禁锢,萌发了历史进步意义的审美的嫩芽。
《玉堂春落难逢夫》则从另一角度,即男子对于爱情的看重和珍惜,助长了这一嫩芽。

市民阶层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审美判断。是明代后期通俗小说所表现的市民意识之又一方面。这首先在《施润泽滩阙遇友》所塑造的手工业者施复的过程中,有突出的表现。该篇是中国古典小说于长期徘徊于封建社会的灰暗程途中闪现出新的曙色。千百年“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悄悄地改变着它的走向。另一方面,历史的惯性力量,仍然把人们的情绪凝结于安土重迁的心理建构之中。这正如《杨八老越国逢奇》所写到的那样:“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男儿远游虽得意,不如骨肉长相聚”这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变动的不适应。然而,文明的演进,又引导一些人把眼光投向新的天地。施复便是其中的一个,此外《初刻拍案惊奇》中《乌将定一饭必酬》的头回所写的苏州王生也大率如此。王生出生于经商世家,几次出外贩货均遭抢劫,他心灰意冷,无意再远出了,而他的婶母却一再劝他“不可因此两番,堕了家传世业”。这种“重商”风气的兴起,与人生价值取向的转变逐渐汇合。就使得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所以虽然“唯有读书高”还被奉为正统地圭臬,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经商亦产善业,不是贱流。”而且徽州风俗,甚至“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作家正是从这历史的变革中,实现了审美意识和人生价值观的更新。在这种新的思想意识光照下,人物的行为、心理、道德,以及围绕着他们的生活环境,都融进了新质。施复的家乡盛译镇,商业熙攘繁荣,与此相谐,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反映着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迁。施复偶拾几两银子,他欣喜异常,且围绕着财富追求对这几两银子作商业上的精打细算。它触及了商品和货币对个体劳动者的心理冲击所激发的扩大生产。发展家业的强烈驱动力。然而施复毕竟不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在长期劳动生涯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准则,不允许他损害如同他一样处境的辛苦善良的人们。这一方面显示了施复对富人的冷漠甚至敌视,另一方面他深挚的同情又倾向于“苦持过日”的同一阶层的兄弟。在他的想象里,出现了他们一目断绝了这“养命之根”可能酿成的种种惨象,这种沉重的内疚和自我遣责的折磨,他是不堪承受的。他宁愿舍弃进一步“营运发迹”的机遇,以求得良心的平静。基于人类同情心,特别是对下层不幸人们的关注,使施复的精神臻于道德的善和人性的美的境界。这种善和美,并不带有惊心动魄的英雄壮举,而是展示一个平凡而真实的人生情景,发掘一个市民的质朴的心理感受,是市民阶层理想道德的标本。作品还通过比较鉴别式的议论:“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不竟愚夫愚妇到有这等见识。”表现出市民道德的归依和小说文学中崭露头角的市民阶层审美意蕴的光彩

与上一点的表现有所关联的是,平中求奇之审美趣味作为民意识的又一表现,在当时也有突出的表露。时至明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潮的变化,作为小说创作作者的小说家和接受小说的市民群众,都对平凡日常生活中的奇特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平中之奇作为一种欣赏趣味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倾向。如睡乡居士就说:
今小说之行世者无滤百种,然而失真之病,起于好奇。知奇之为奇,而不知无奇之所以为奇。舍目前可纪之事,而驰于不论不议不乡,如画家之不图犬马而图鬼魅者,曰:“吾以骇听而止耳。”夫刘越石清吹笳,尚能使群胡流涕,解围而去。今举物态人情,恣其点染,而不能使人欲歌欲泣于其间。此非奇与非奇,因不待智者而后知之也(《二刻拍案惊奇序》)
这种平中求奇的审美趣味,不惟使一些作家自觉地在小说创作中落实,如凌氵蒙初就在此一审美趣味之作用下,“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凡目前怪怪奇奇,当亦无所不有。”(《拍案惊奇序》)同时还作为一种鉴赏标准为部分小说批评家所提倡。姑苏笑花主人在其《今古奇观序》中即说:
吾安知闾阎之务不通于廊庙,稗秕之语不符于正史?若作吞刀吐火、冬雷夏冰例观,是引人云雾,全无是处,吾以望之善读小说者。
小说家的这一审美趣味在其时夫妻离合小说中亦有所体现,如《石点头》卷十入话所云:
还有一说,或者(夫妻)分离之后,思断义绝,再无完聚日子,倒也是个平常之事,不足为奇。惟有姻缘未断,后来还依旧成双的,可不是个新闻?
凌氵蒙初在改编《芙蓉屏记》时更说:
这美中不足处,那王夫人虽是所遭不幸,却与人为妾,已失了身,又不曾查得奸人跟脚出,报得冤仇,又重会了夫妻,这个话本好听。(《拍案惊奇》卷二十七入话)
这个颇有在平中求奇上竞长争高的意味了。

如上所述,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独立,及其意识的崛起,有些是通过通俗小说来表现的,而该类小说在表现这一内容时,又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人物形象来完成。因此,与前一时期相比,明代后期通俗小说一个极显著的不同,便是其中人物形象的蜕变,即是由此前的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江湖好汉,为主体,嬗变为以平民百姓中的工商士农和旷男怨女,烈妇节夫为主体。

⑨ 中国十大古典小说人物绰号及主要性格。

1、 宋江:
绰号:及时雨
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但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将招安视为起义军最完满的归宿,最终落得个毒酒赐死的下场。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
私放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了。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还是放走晁盖。

2、 李逵:
绰号:黑旋风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他疾恶如仇,又莽撞急躁。他具有最坚决的革命性和最强烈的反抗性,天不怕,地不怕,坚决反对招安。战场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李逵的性格中渗透着“真”和“直”的天性,但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此外还贪吃贪喝,耍泼耍赖,乱砍滥杀,破坏性很强。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真假李逵:李逵回乡探母,路遇一贼剪径。贼人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真李逵见其竟敢冒用自己的名号作恶,怒从心上起,一下擒住假李逵,正待行凶,假李逵苦苦求饶,口称家中上有高堂,下有妻儿。李逵念此人虽然作恶,但亦是一孝子,于是放过贼人。其后,李逵路过一山野小店,入内吃饭之时,无意中得知此店乃适才的剪径贼所开。李逵听那贼人与妻子大侃自己骗过李逵,挽回一命之事,不由恶向胆边生,操起两把板斧,将那贼人并其妻子变作斧下亡魂。

3、 武松:
绰号:行者
性格特点: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武艺高强,机警有智谋,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极富传奇魅力。但他好勇斗狠,使性逞强,滥杀无辜,手段残忍,思想狭隘,随遇而安。
主要事迹: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景阳冈打虎: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克上,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他思想单纯,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乐于助人。他疾恶如仇最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是《水浒传》中颇受人们喜爱的人物。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拳打镇关西:鲁提辖听了金翠父女的遭遇,非常生气。第2天把金翠父女送走.然后就去找镇关西算账.一开始鲁提辖慢慢叫他做臊子,打他弄的生气让他先动手.鲁提辖见郑屠一刀过来就朝郑屠小腹一脚,郑屠倒在地上.鲁提辖冲过去往一拳比一拳厉害,先是打在眼睛,郑屠直叫好,鲁提辖又一拳打在鼻子上使鼻子外道一边,郑屠哭着求饶,鲁提辖又一拳过去打在太阳穴上,郑屠躺在地上,鲁提辖看了郑屠死了就借郑屠假死的理由,然后就逃之夭夭。 倒拔垂杨柳鲁智深与众泼皮喝酒,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老鸦窝。鲁智深跟着他们来到树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绿柳树,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5、杨志:
绰号:青面兽
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主要事迹: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杨志卖刀:王伦想要杨志在山,以牵制林冲,杨志不从,只得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杨志乃杨令公之孙,因丢了花纲石,想补殿帅职役,被高俅批倒赶了出来。缠盘用尽,便卖宝刀。遇到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杨志性起用刀杀了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众人见他为东京街除了牛二这害,多方周济。又被送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留守梁中书见杨大喜想通过演武试艺,抬举杨志。

6、林冲:
绰号:豹子头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一生经历的打击、迫害、压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经历了从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妥协忍让到勇于反抗、反对投降的转变,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风雪山神庙:林冲因得罪高太尉而被陷害发配沧州.到了沧州后,林冲遇到了曾被自己解救过的李小二而得到细心照顾并准备安下心来过日子。但没想到高太尉派陆虞候追踪而至,与当地管事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小二嘴中知道实情后怒火中烧,但后来见没有动静后,心里也就懈怠了。之后他被调到草料场去看守草料,因天下雪,他外出买酒御寒,回来发现住的草屋被风吹倒而被迫夜宿山神庙,没想到追踪而至的陆虞候,富安串通差拨火

6、吴用:
绰号:智多星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是梁山泊义军的军师,足智多谋,讲信重义。梁山事业轰轰烈烈,离不开他的谋略。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攻打大名府。
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生辰纲过黄泥冈,挑夫们口渴时,挑着白酒的白胜出现了,挑夫们想买酒,但杨志怕中招,不让-晁盖、吴用等人假扮车夫也来到黄泥冈,晁盖等人迷惑杨志等人,买了酒喝,杨志等人上当,在挑夫的多次要求下,终于喝下了带药的酒,晁盖等人取走生辰纲。
7、小李广花荣
性格特点: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愚忠宋江。
主要事迹:三打祝家庄。
三打祝家庄:宋江攻打祝家庄,首战失利,乃约李应不助祝家庄。二次进兵,遇扈家庄阻拦,后林冲擒住扈三娘,扈庄求和,不助祝庄。宋江筹思破庄之计,适孙立携眷友来投,随计用里应外合,使孙立等假投庄教师栾廷玉,佯称合御梁山;又差石秀出战,故为孙立擒去,使祝庄不疑。乐和于庄内智锄祝氏兄弟,结合庄民钟离老人等内应,宋江外攻,大破祝家庄。
8、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性格特点: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
擂台胜任源:燕青和李逵征得宋江同意后,下山去打擂,结果燕青武艺高超,将比自己高大的任原打倒,李逵比较冲动,上前痛打任原,结果将其打死,两人险些被官府捉住。
9、晁盖
绰号:托塔天王
性格特点: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虚怀若谷,耿直真诚;重情重义,刚正不阿。
主要事迹:攻打曾头市。
攻打曾头市:宋江先前攻打祝家庄得了战功 晁盖觉的不服气。恰好曾头市强抢了晁盖的宝马,晁盖为了稳固自己地位,便要下山攻打,没想到最终连命也搭进去了。晁盖临终说,谁给他报仇,便立谁为梁山之主,宋江便以为晁盖报仇为名,攻打曾头市。
10、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
性格特点: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
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生辰纲过黄泥冈,挑夫们口渴时,挑着白酒的白胜出现了,挑夫们想买酒,但杨志怕中招,不让-晁盖、吴用等人假扮车夫也来到黄泥冈,晁盖等人迷惑杨志等人,买了酒喝,杨志等人上当,在挑夫的多次要求下,终于喝下了带药的酒,晁盖等人取走生辰纲。

注:《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⑩ 鉴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抓住特征
在描写人物肖像的时候,作家一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神情的突出特征加以描绘。
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婴宁》中对婴宁的描写:
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
在这段描写中,作家对婴宁的外貌没有任何描述,写婴宁就抓住一点:笑态。“隐有笑声”,“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一路笑来,一路笑去,走到哪里,笑到哪里。这样,一个天真、爽朗、笑态可掬,可爱迷人的妙龄女郎就活生生地站在了读者的面前。“笑”是婴宁最突出的特征,作者只是在不断点染她那天真爽朗的笑声,再加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鲜花,烘染出主人公天真无邪、富于诗意的美好性格。
注意下意识动作
读者在鉴赏人物的时候,也应注意作家对人物下意识动作的描写,由于这种动作基本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往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有一段薛宝钗绣鸳鸯的细节描写:
(宝钗)说着,一面就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袭人)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就走了。
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着的那个所在,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那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
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
鸳鸯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宝钗看了袭人绣的鸳鸯不仅喜欢,还情不自禁、下意识地绣了起来。在幽静的怡红院,一个多情公子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郎贴身坐在他的身边,纤纤玉手拿着针线忘情地绣着戏莲鸳鸯,这是一幅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构图啊!难怪黛玉看见,早已呆了。宝钗平时十分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性,别管真假,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何时敢于如此的大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是读者正是通过这一平时难以见到的动作,觉察到深藏在宝钗内心的绵绵情思。
鉴赏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是叙事性作品的灵魂,高明的作者往往在人物语言的描写上花费较大的力气,以人物语言代替自己的叙述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物语言一般包括对话和独白。鉴赏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语言看性格
语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外化,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品格性情。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贾府饮酒行令赋诗: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饮毕。
┅┅
鸳鸯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得好,就是这么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由不得大笑起来。
根据这两段语言描写,就能够看出薛宝钗、刘姥姥两人的修养和身份。通过薛宝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知书达礼、文雅多情的富家才女。通过刘姥姥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粗俗爽快的农家妇女。薛宝钗说不出刘姥姥的话,刘姥姥也说不出薛宝钗的话。所以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二)从语言矛盾看人物特点
作家常通过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处事行为,这是讽刺性作品经常采用的手法。阅读此类作品读者要细心体会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胡屠户语言的描写。
范进中举前:
不觉到了六月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向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范进中举后: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既有狠毒、淫荡的一面,也有聪明、美貌的一面。鉴赏者既要看到她刁钻、凶恶的一面,还要看到她伶俐善变,敢作敢为的一面。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杜英才在2023-06-25 22:45:29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kehuanxiaoshuo/425486.html


上一篇:赵丽颖古装剧同人小说
下一篇:全文完结免费的穿越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