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类型

段致萱
段致萱
发布于 阅读量 368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类型

『壹』 文言文的文体分类状况怎样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文体分类就是把各种文章按照体裁方 面的特点加以分类。对于文体进行分类,便于把握文章的特点,

对阅读、分析文章或指导写作,都大有好处。所以,鲁迅说:

“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

从历史上看,文体分类是随着创作的增多而曰趋细密的。三 国时曹丕《典论•论文》,将文章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四科,分类很粗略,特别是把大批的记叙文排斥在外了。西晋人 陆机作《文赋》,将文章分为十体,比《论文》完备了一些。南 朝梁眧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后代人称为《昭明文选》。《文 选》不选经书、诸子、史书的文章。《文选》采

用当时流行的 “文、笔之辨”的理论,不选“笔”(没有文采的文章),只选 “文”(有文釆的文章),并将入选文章划分为三十八大类和许多 细目。《文选》影响很大,但是它的分类缺乏逻辑性,划分标准 不一,而旦显然烦琐了一些。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只重 视古文,将入选的古文作品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

序、诏令、传(zhudn)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等十三类。《古文辞类纂》的分类仍然缺乏逻辑性,内容、形式 交错,不是科学的分类。

文体分类,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法,详略取舍也各有差 异。我们对古代文章进行分类,既要考虑文体本身内在形式、表 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考虑文章的应用范围,又要考虑历史的因 素,如古代的分类方法影响深远,我们不得不全面照顾。古代讲 述各类文体区别的著作,以明朝人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 的《文体明辨》最为完备。《文章辨体》辨析了五十九类文体, 《文体明辨》辨析了一百二十七类文体。

鉴于以上的情况,我们主张首先将文言文文体,划分为六个 大类,再在各类中介绍细目,并将流行的古代文体名称归并于 其中。

文言文文体的六个大类是:古文类、韵文类、骈文类、韵散 夹杂类、戏曲、小说。古文类、韵文类、骈文类是古代的正统文 章,韵散夹杂类、戏曲、小说,在古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古代 的正统学者,轻视戏曲、小说、说唱作品等通俗文学,实际上戏 曲、小说、说唱作品等通俗文学在古代作品中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大类:古文类。古文,就是不讲究押韵、也不讲究对偶 的普通文言文。经、史、子、集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古文,一 般的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等都是古文。《古文辞类 纂》所划分的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沼令、传状、碑 志、杂记等,都是结合应用范畴而给古文划分的细目。这些细目 的作品,或侧重于议论抒情,或侧重于叙事说明。

(一)侧重于议论抒情的,有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 序、沼令等。“论辨”是论证或辨析事理的文章,如:贾谊的

《过秦论》、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奏议”是给君主陈述 事理的文章,如:晁错的《论贵粟疏》。“序”,亦作“叙”, 作用是总括书的大义,大都放在一本书之前,也可以放在一本书 之后。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许慎的《说文解字 叙》。“跋”性质同序,但放在一本书之后,有时只是读后感。

“赠序”是从序演变而生的,是赠别的文章,如:韩愈《送董邵 南序》。诏令是皇帝颁发的命令,如:汉武帝《轮台沼令》。

“书”是书信,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白居易《与元九书》。

“说”是论说,往往是就某件事情发表看法,如:柳宗元《捕蛇 者说》。

(二)侧重于叙事说明的,有传状、碑志、杂记等。传状主要 是记叙人物,如:司马迁《史记•廉蔺列传》、柳宗元《段太尉 逸事状》。有的传状是故事或寓言,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马中锡的《中山狼传》。“碑志”评述人物或事件的始末,大多 刻在碑上,如:柳宗元的《箕子碑》、《永州铁炉步志》。“杂 记”,可以写景,可以记事,或记述感悟。如:柳宗元的《小石 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写景,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文 章大多数是记事或记述感悟。

第二大类:韵文类。韵文类,包括各种押韵的诗文,有诗 歌,还有其他韵文、通俗歌诀。韵文类中的诗歌是大家较熟悉的 文体。诗歌有不同的体裁,大体可分自由体诗和格律诗两

种。

(一)自由体诗:古代的自由体诗,就是广义的古体诗,包括 一切不讲究句数、字数、平仄等格律的古代诗歌,狭义的古体诗 只包括七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等。本题使用广义古体诗的概 念。广义古体诗包括:①《诗经》及起源于《诗经》的四言诗、 杂言诗。如:曹操的《短歌行》,就是模仿《诗经》的四言诗。

②楚辞体诗。楚辞体诗起源于楚国民歌,它有一个突出的“兮” 字作标志,或一句或两句就有一个“兮”字,内容与手法多浪漫 色彩。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九歌》等。③辞赋起源于 楚辞,喜欢铺陈夸张,以四字句为主,虽然讲究押韵,但句式自 由,可以夹杂散文句式,实际上是近乎散文的诗。如:汉武帝的 《秋风辞》、陶潜的《归去来辞》、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王粲 的《登楼赋》、杜牧的《阿房宫赋》。④乐府诗。乐府诗流行于 汉朝、魏晋南北朝民间。如:汉朝的《十五从军征》,南北朝的 《木兰辞》等。⑤狭义的古体诗,包括五言古体诗和七言古体 诗。如: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蔡文姬的《悲愤诗》、曹植的 《七步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 百字》等,都是著名的五言古体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韩愈 的《山石》等,都是著名的七言古体诗。

(二)格律诗。格律诗是讲究句数、字数、平仄等格律的古代 诗歌。包括:①近体诗,起源于南朝,成熟于唐代。产生较 迟,故名近体。四句的称为绝句,要讲平仄;八句或八句以上的 称为律诗(八句以上叫“排律”),要讲平仄和对偶。如: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五言绝句,李白《望庐山瀑布》是七言绝句,王 维《终南山》是五言律诗,李商隐《锦瑟》是七言律诗,杜甫《风 疾舟中伏枕书怀》是排律。②词。词是孕育于隋末唐初而成型 于中唐、繁盛于两宋的一种新诗体。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
怀 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曲。包括小令 和套数。小令是一支曲子,套数由同调的多支曲子组成。每支 曲子就是一首短诗。如:相传马致远所作的小令《天净沙•秋 思》,睢景臣的套数《般涉调哨遍•汉高袓还乡》。作为文体名

称的“词”和“曲”,都是指受近体诗影响而又不同于近体诗的 诗歌体裁。近体诗句式整齐,“词”和“曲”,都起源于民间的 歌曲唱词,大多数是句式参差的长短句。“词”和“曲”都跟音 乐密切相关,刘熙载《艺概》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

“词”和“曲”的出现,是汉语发展变化的产物。曲可加衬字, 用语也比词更通俗。曲,有“北曲”和“南曲”的分别。“北 曲”起源于元朝的北方歌曲,而旦盛行于元朝,故称“元曲”。

“南曲”,起源于元朝的南方歌曲,盛行于明朝。

(三) 其他韵文。如:以规劝、告诫为目的的“箴”,以自警 为目的“铭”,都是一种韵文。《左传•襄公四年》记载的古老 的《虞箴》、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著名的箴铭。《古文辞 类纂》所划分的“颂赞”、“碑志”、“哀祭”类作品,有的是一 般古文,有的是韵文。“颂赞”是歌颂、赞扬别人,“碑志”是 评述朝廷的文治武功或死者的业绩,“哀祭”是哀吊死者。

(四) 通俗歌诀。歌诀是一种押韵的应用文,是为了便于学习 者的诵读和记忆而编写的知识读物。如:儿童识字和启蒙课本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中医入门读物《医学三字 经》、《药性赋》等。

第三大类:骈文类。骈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又称 “骈俪文”、“四六文”。“骈”

的本义是两匹马并列在一起驾 一辆车,“俩”字的本义是配偶,它们的引申意义都是成双成 对。骈文的基本特点是讲究通篇对仗,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在句式方面,通篇的句子都两两相对,又以四字句、六字句为 主;二是在音韵方面,对偶的上句(出句)和下句(对句),要求平 仄相反;三是在修辞方面,追求辞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如 《滕王阁序》的一段文章: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 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 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 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蠢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 之浦。

汉语具有句法灵活、容易排比对偶的特点。文章家们就利用 汉语的这种特点,把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发展为骈文这种文章体 裁。骈文滥觞于汉魏而盛行于南北朝。当时,正是中国音韵学 兴起的时代,所以,骈文除了讲究语句对偶外,还讲究音韵铿 锵、平仄协调,又追求辞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唐朝古文兴起 后,句子成对的“骈文”踉散句单行的“古文”,形成相互对立 的局面。

骈文的细目跟古文相同。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应用文 等都可以写成骈文。《古文辞类纂》所划分的论辨、序跋、奏 议、书说、赠序、沼令、传状、碑志、杂记等各类文章,都可以写 成骈文。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几十篇议论文,都是骈文。 特别是移檄(声讨、揭露对方的文体)、哀祭类的文章,更是经常 写为骈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 檄》、李华《吊古战场文》、欧阳修《祭石曼卿文》等。

第四大类:韵散夹杂类。韵散夹杂的文章,是一种由散文和 韵文交错组成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来源于佛经的翻译,接着 出现了又说又唱的“变文”。早期“变文”是宣讲佛教故事,后 来也出现了讲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的“变文”,如:《孟姜女变

文》、《伍子胥变文》。变文直接孕育了 “诸宫调”、“鼓 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孕育了戏曲,也间接孕育了小说。 戏曲既有唱的部分(韵文),又有说白部分(散文)。小说也往往穿 插韵文。

第五大类:戏曲。中国最早的成型的戏剧,大概是唐朝的 “参军戏”,宋朝的“南戏”。中国古典戏剧成熟于元朝。中国 古典戏剧大都是歌舞剧,既有韵文部分,又有散文部分。韵文部 分叫“曲”(唱词),是古典诗歌,属于文言文范畴;散文部分叫 “白”(说白、对话),基本是白话文范畴。元朝盛行的戏曲叫作 “杂剧”,每折戏的唱词都用“北曲”。明朝、清朝盛行的戏曲 叫作“传奇”,每出戏的唱词都用“南曲”。如:元朝王实甫的 杂剧《西厢记》、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明朝汤显袓传奇《牡 丹亭》、清朝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 清朝中叶兴起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也大都是“唱”、“做”(舞 蹈化的动作及表情等)、“念”(独白和对话)、“打”(武打动作) 四类基本功紧密结合的歌舞剧。古典戏剧着重“曲”,故称“戏 曲”。话剧则是从西方引进的品种。

第六大类:小说。古代小说有文言文小说和白话文小说两 类。文言文小说有六朝志怪、唐宋传奇等,蒲松龄的《聊斋志 异》具有集大成的地位。白话文小说有宋元话本、明清拟话本、 长篇章回小说等。

以上分类照顾了今天的概念,又照顾了古代的习惯名称与写 作实际,便于读文言文时参考。但是,应该说明两点:第一,一 种文体是不断变化的,切不可死守着分类。如:“赋”就有

四个 发展阶段,汉赋(又称古赋、辞赋)是韵文散文夹杂的(以押韵为 主);六朝的骈赋则很讲究对偶,介于古赋与骈文之间;唐代的律

赋则完全押韵;古文运动后的文赋则句式参差、押韵随便,与散 文接近。今天,有人写的白话散文也有叫“赋”的(如:《荼花 赋》《珍珠赋》),甚至完全不押韵,那就不是古代的“赋”的概 念了。第二,各种文体之间是互相渗透和贯通的,即使是古文、 韵文、骈文三大类之间,也无绝对界限。就某种文体看,如“墓 志铭”,前面的“志”是散文,后面的“铭”是韵文。又如“祭 文”,既可以是韵文,如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但也可以是 古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单篇文章看,如《岳阳楼 记》是古文中的名篇,但它大量使用四字句,讲究对仗,又往往 押韵,明显地夹杂有骈文和韵文(赋)的成分。

『贰』 试述中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几种主要形态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

『叁』 中国古代小说分为哪两大类

中国古代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白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一般不入二十五史《艺文志》。

这里所说的二十五史,是学术界对历代官修正史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

另外,还有《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而《艺文志》则创始于《汉书》,著录当时传世的汉及汉以前文献,《隋书》和《旧唐书》则称《经籍志》。在二十五史中,虽有部分正史未设《艺文志》或《经籍志》,但清代学者都做了补辑工作。

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的简介:

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强调小说的故事性和虚构性,因此,不少中国史志小说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甚至有人根本不承认它们是小说。中国史志小说的文献整理编纂与研究也就不可能全面展开,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中国学者的文化本土意识和学术本位意识也日益增强。

『肆』 我国有哪些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 ,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 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伍』 古代文言文大分哪几种类型

古代文言文大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陆』 中国古典小说的按不同标准(语言、形式、题材)的分类。

1、语言上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2、形式上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
3、题材上可以分笔记小说 、社会谴责小说类、神怪传奇小说类 、古典历史小说 、公案侠义小说类 、风月小说
或者可以将古典小说分为“志怪神魔”、,‘英雄传奇”、“社会人情”三大类。

比如,魏晋时期出现了志人和志怪小说(短篇、文言),应为小说之祖。唐传奇宣告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是中篇小说的雏形了。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甚至是整个文学史的至高点,至此,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模式基本形成。而这一时期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短篇小说也走向了成熟。

『柒』 文言文的体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文言文的体裁有神话、寓言、传、序、文、记、论、疏、书、赋、说、表、铭、散文、骈文等等。
古代文体
【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 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
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捌』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起源

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神话传说。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神话传说原先在口头流传,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渐凝固;有的继续在口头流传并不断丰富发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节。这些继续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一旦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这根链条中,逸史是关键的一环。甚至不妨说逸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于《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前者对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细节描写;其中的西王母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比,减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后者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明)胡应麟称此书为 “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不为无见。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说的源头之一。
第三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唐代传奇小说多取人物传记的形式,《三国志演义》径直标明是史传的演义,都证明了史传是小说的一个源头。在传统的目录学著作中,有些书或归入子部小说家类或归入史部杂传类,这两类缺少严格的区别,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史传对小说的影响之深。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15家,均已亡佚。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重要的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晋)干宝《搜神记》,(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北齐)王琰《冥祥记》,(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五十种,足见其兴盛的情况。

『玖』 中国古典小说有那些分类

中国来古典小说大略可分类如下自:
第一类是历史小说,讲的是帝王将相草莽英雄的功过成败,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代表。坊间的各种演义也可归此类。
第二类是世情小说,个中翘楚当属《金瓶梅》与《红楼梦》。三言二拍可归此属。后期的《老残游记》《海上花》等亦一脉承之。
第三类是神怪小说,上承《搜神记》《子不语》,下启《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以《聊斋志异》《西游记》为佼佼者。

『拾』 中国古代小说流派有哪些

*古代的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段致萱在2023-06-25 10:34:19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kehuanxiaoshuo/409487.html


上一篇:重生太子爷混娱乐圈的小说
下一篇:重生之官场小说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