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类小说排行榜
『壹』 推荐一些像《大国崛起》这样的知识片
discovery发现系列
『贰』 <<大国崛起>>这本书怎么样推荐下
介绍的都是几个大国崛起的经过,对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来说很有意义以及借鉴作用,里面没有提及中国可见它是一本针对我国现状而写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书。书很不错,但这就要求读者要以国家的角度来品读这本书,感受它对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忧虑与期待。这本书对个人的教育意义不是很大,但它可以激起读者对国家的未来的信心。
『叁』 大国崛起的目录
前言
一努力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
二寻求积极的战略互动
三适应世界政治特征的演变
第一章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
一在与阿拉伯人的战斗中成长
二向未知探索
三瓜分世界:教皇子午线
四建立殖民帝国
五启示
第二章美洲大陆的主宰西班牙帝国
一光复伊比利亚
二伟大的地理大发现
三疯狂冒险的西班牙人
四野蛮贪婪的财富掠夺者
五争霸欧洲
六“黄金漏斗”西班牙
七启示
第三章金融资本家荷兰
一由尼德兰到荷兰
二17世纪发展经济的模范国家
三殖民扩张大发横财
四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五在竞争中衰落
六启示
第四章从“快乐的英格兰”到“日不落帝国”
一在风雨中磨炼
二强国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三建立现代民主政治
四工业革命:英国世界霸权形成的前提
五日不落帝国
六越过强盛的巅峰
七总在弱势一方的砝码
八启示
第五章陆上强权法兰西
一高卢人与法兰克人
二从封建割剧到政治统一
三王权的绝对与相对
四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法国大革命
五拿破仑的崛起与第一帝国的兴亡
六 三十年的退缩与普法战争的失败
七 启示
第六章夹缝中的德意志
一 这块土地上的1789个独立政权
二 为什么是普鲁士
三 铁血宰相俾斯麦
四 强大的德国:是福是祸?
五 启示
第七章东方列强日本
一 中国的学生
二 布国威于四方
三 上下一致学西方
四 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 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路
六 启示
第八章好霸争强的俄罗斯
一 由莫斯科公国到莫斯科王国
二 “西化”的彼得大帝
三 东征西讨的叶卡特琳娜二世
四 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
五 帝国主义列强链锁上最弱的一环
六 苏联时期
七 启示
第九章美国:从蚂蚁到大象
一 从定居点到美国
二 向西、向西、向西
三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统天下
五 新规贵与老欧洲
六 启示
后记
本书对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作了介绍,史论结合,以史为主,力图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了准确反映作者的观点,各章的风格不作统一。全书具体分工为:唐永胜,前言;刘宏伟,第一、二、三章;周毅,第四、五章;刘东哲,第六、七、八章;詹家峰,第九章。本书主编,唐晋。
作 者
2022年12月
『肆』 大国崛起 这本书分为几个系列啊
中央电视台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第一集: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详细]
第二集: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详细]
第三集:走向现代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这一天……[详细]
第四集:工业先声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详细]
第五集:激情岁月
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1790年,这里收藏着法国自7世纪以来的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详细]
第六集:帝国春秋
2022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详细]
第七集:百年维新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详细]
第八集:寻道图强
从每年的10月起,俄罗斯开始进入了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季。1698年10月,莫斯科弥漫着……[详细]
第九集:风云新途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详细]
第十集:新国新梦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详细]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等相继出现……[详细]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是错误的……[详细]
相关介绍>>
资料: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主创人员名单 (1123 21:16)
《大国崛起》第十二集--大道行思(结篇) (1123 21:12)
《大国崛起》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 (1123 21:11)
《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 (1123 21:10)
《大国崛起》第九集--风云新途(苏联) (1123 21:09)
《大国崛起》第八集--寻道图强(俄国) (1123 21:08)
《大国崛起》第七集--百年维新(日本) (1123 21:06)
《大国崛起》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 (1123 21:03)
《大国崛起》第五集--激情岁月(法国) (1123 21:01)
《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 (1123 20:59)
《大国崛起》第三集--走向现代(英国上) (1123 20:58)
《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1123 20:56)
《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葡西) (1123 20:53)
『伍』 求大国崛起电子书(一套的)
已发送..我只找到这2个,希望能帮到你
大国崛起(唐晋)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运用富有思辨性的语言,描述了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全书站在整个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深入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大国的崛起(赫伯特·乔治·威尔士)
威尔士对世界强国的发展史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笔触向人们展现了他的大历史观和渊博的学识。
威尔干的研究看似只关注强大国家的历史,其实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世界的历史,他将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的发展全都放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剖与分析,让人们对世界的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史学著作,它在高高在上的史学研究与普通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完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紫烟信子
『陆』 求与大国崛起类似的系列央视作品还有哪些
《中国大历史》
凤凰台的《世界经济百年风云录》
『柒』 我是兵神之大国崛起小说
军事题材都市冒险动作小说〈横扫全球之兵神〉[内容简介]
主人公欧阳纵横是英籍华人,父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越境参加过缅甸游击队,后潜往美国组织雇佣军,现为世界知名的雇佣军首脑。欧阳纵横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主修经济和哲学,曾就读过美国西点军校和在三角洲特种部队做过教官。他英俊潇洒,温文尔雅,年少多金,是个知名的花花公子,而又自小率领家族雇佣军参与各种国际战事,久经战争历炼,杀人成性,被称为杀戳将军,带着跟随他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有战争野兽之称的雇佣兵团队在世界各地征战杀戳。。。。。。
但挡在他面前的,是超级无敌,诡诈悍野的强敌—-一个强大无敌的世界性势力团体,这个汇聚东西方超级精英人物与权势颠峰的团体更因为内部利益而发生极剧烈的勾心斗角,引发世界政治军事与经济的超级动荡,欧阳纵横与他的雇佣军也被深深卷入,生命与根基几乎尽毁。
灭亡?还是绝地反击?更有滔天权势的诱惑!欧阳纵横面对着这危难世界的救世任务,他是如何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等一众美女,和众多强大下属的支持下,开始一个个踢掉这些妨碍他成为救世超级大英雄和称尊全球的挡路石,还有向世界权势的巅峰吹响进攻号角呢。。。。。。
『捌』 《大国崛起》哪部最好看
总共就一部
『玖』 找几本关于中国崛起的网络小说
基本上都让国家和谐了。。 网络的少 中国之大国崛起 倒是一本 可惜不是网络小说。。
『拾』 大国崛起
法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依法国为例:
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这部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避居于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裴斯塔洛齐所创建的伊佛东学校成了蜚声欧美的“国际学园”。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美国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卢梭、裴斯塔洛齐教育思想》的运动。前者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后者成为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法国曾在19世纪初有拿破仑这样的人物并产生过巨大的能量决非偶然,是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的能量的一次爆发式发泄。但法国的教育在拿破仑期间和之后屈服于宗教势力变得越来越保守,宗教势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权。直到进入20世纪后,宗教思想和教会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有所削弱,50多个从事教育等方面活动的教会组织被解散,3000多所教会学校被封闭,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废止"法卢法案"。但此时的法国已经丧失了在国民素质上的优势,尤其是与宗教冲突较大的科学被毁于一旦,终于没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德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早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著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索要求的严谨和内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由于它的毕业生不被允许进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学生也不多,很快被没有门第观念的美国超过,在科学应用方面输给了美国。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后的美国发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