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傅雪风
傅雪风
发布于 阅读量 430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⑴ 如何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他们才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1 精读课文,寻找阅读的“金钥匙”

很多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并没有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没有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对教材的使用大多处于一个“泛泛而读”的层次,对课文字、词、句、段的分析不够透彻。这样,也就导致学生们阅读的实效性教差,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蓝本,很多文章都来自大家之作,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们学习剖析这些文章,精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们寻找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不断地获取精神食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首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了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让他们结合创作背景来自主阅读这篇散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散文,体会其写作特点,让学生体味散文描写的情境,提高他们欣赏散文的能力。在鉴赏分析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体味散文中比喻、叠词、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指导他们探究、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解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定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并且让他们在分析散文特点的同时,感受到散文的艺术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一来,才能为学生们打开阅读的大门,他们阅读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学生精读课文,从细节着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他们在鉴赏课文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为今后的阅读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⑵ 高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高中的文言文其实内容还是很局限的可以去记一下十八的虚词(高中只要求18个基本上)的用法意思(这个很有用),有时候做题就算是没看懂语句意思也可以通过词性和成分判断出来至于实词那就要靠积累了,把课内的古文弄弄熟,课外古文考察的时候不会特别刁钻的,一般都会和结合课内学习过的内容来考察。最后,该背的还是要背,去买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吧,这个还是很全面的

⑶ 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

新课改正紧来锣密鼓地实施,高中自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阅读的心理机智入手,探究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三个方面论述。【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以琐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讲解取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对文本的多方位解剖取代了学生的智慧型劳动,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形成固定思维,造成阅读能力低下,缺乏个性化理解。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如下几个方面作适当探究。一、阅读的心理机智

⑷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课题相关研究有哪些

高考改革紧锣密鼓,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作为高中语文科中的重头戏,写作则是高考语文改革的重中之重。写作的考查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北京卷增加的微写作就是其中之一。北京是我国经济教育文化的风向标,一点儿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带动全国其他省市的动向,高考改革自然也不例外。正如温儒敏教授谈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时所言:微写作,对未来全国的语文高考而言,已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虽然微写作的增加引起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微写作的教学远远不够重视,微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且语文教育研究者对微写作教学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高考语文中微写作命题特点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段落教学法等方法,尝试提出四种有效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本文主要采取三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本文的第一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与微写作相关的资料及研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微写作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全国高考语文微写作命题发展历史,并概括了高考微写作命题特点,从而提出了高中实施微写作教学的意义:微写作适应时代发展,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微写作训练目标清晰,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文字运用能力;微写作可操控性强,可及时分类指导学生写作。本文的第二部分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江西新建一中及新建二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高中学生微写作现状及教师微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高中学生微写作现状为:学生对写作及微写作有兴趣;学生比较喜欢描写类和议论类的微写作;大部分学生没有修改微写作的习惯;少部分学生会运用微博、微信等方式来练习微写作。教师微写作教学现状是:教师只重视写作专项教学而忽视微写作专项教学;教师只重视微写作内容的指导而忽视微写作技巧的指导;教师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不注重微写作与写作、阅读的关联。最后针对微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微写作教学意识不够和高中微写作易得分且分值差距不大是造成微写作现状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第三部分运用行动研究法,根据高中微写作现状及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分步教学法、分类指导法、自我评价法、和读写结合法等四种微写作教学策略,分步教学法借鉴了英美写作训练的段落教学中由句扩展到段落的教学模式,提出微写作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训练:首先,学会写二到四个句子的微写作;其次,围绕一个句子把扩展成段落;最后,综合成完整的段落。分类指导法是教师根据微写作样式的类别进行指导。读写结合法需要教师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自我批评法要教会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自我评价、自我修改。本文对高中微写作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微写作水平及高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现状,探究适合高中语文课堂的微写作的教学策略,丰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模式,为他人提供借鉴。

⑸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效率

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我觉得这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宜的阅读态度。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所写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说里的人和事作“传记”或“新闻报道”式的分析。二是要交给学生读小说方法,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

小说的这两个教学目的,都需要“知识”的支持。过去我们反对语文教学中过多的传授知识,但语文本身并非不需要知识,恰恰相反,我们的许多教学目的,都需要知识教学这个载体,以知识教学为渠道来实现。我们不需要陈旧的知识,但我们迫切须要新知识。这新旧之别就在于,旧知识是客观的陈述教学对象的特征。新知识是从学生出发,帮助学生“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实践”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是“管用”的知识。在小说教学中“叙事视角”知识就是这样的知识,它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小说的知识。

在不断的反思中我还有更多的体会。小说的教学还要注意扎根语言教学。从文体的特点考虑,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但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根,叙事是干,形象是果。有时候教师见了这种形象之“果”就忍不住要从学生嘴里抢过来,自己津津有味的吃下去,结果小说课成了老师人物形象的图解演说。小说教学要扎根语言教学就要把“说”的机会,“说”的权力交给学生。小说的美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在语言的表达,交流中去构想鲜明的形象,体验独特的情感。

还有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学习如同登高,给学生一根绳子,让他们自己爬上去。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学中不光需要匠心独运的构思与设计,更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有区别的去肯定他们的每一个发现。真正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及个体性的充分而真诚的尊重与关怀。小说教学还要让学生读出他们的个性来。人们在现实中是有很多无奈的,无奈之一就是人在现实中的活法不只是一种。你选择了这种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千百种活化。小说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精神享受的王国。因为文学是引领人走向真善美的艺术形式。读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理想的小说阅读境界大抵如此。

总之,在小说教学中我们不断反思,就会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2022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知识链接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2.小说的情节结构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命题角度(一)故事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前文。5、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8、起线索作用。9、埋下伏笔。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

⑹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以琐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讲解取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对文本的多方位解剖取代了学生的智慧型劳动,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形成固定思维,造成阅读能力低下,缺乏个性化理解。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如下几个方面作适当探究。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缺席或作用的弱化必使课文阅读教学衍变成“放羊式”阅读。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学生实际为本,精心设计活动。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立足文本,让学生有思想的收获,精神的享受。当然,设计教学活动还包括营造激励性的教学环境。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
生本对话,促进动态生成。“对话——生成”型阅读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主要要素——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有多重对话: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生本对话的深层次推进离不开教师的艺术介入,生生对话的有效展开更离不开教师的艺术引导。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的对话能否促进动态的生成最能显示教师的调控艺术。另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就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 参与和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当讲则讲,当问则问,当导则导,当练则练。立足于“高效、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扪心自问让学生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后要反思学生所获几多,是否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因势利导,指导语文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各种具体阅读的方法等。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如我们学习写景散文时,可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景物特点的方法,分析赏析意境的方法等。当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实效时,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上。
首先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探究性阅读教学认为文本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必须通过读者的复杂活动来实现。可见,读者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能否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珍视其个人见解。运用“往回看”的策略,不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把握常常需要反复地进行。运用“往回看”的策略,就是对文本加以阅读、分析,并对相关信息再次加工,从而促进理解。调动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反复的吟咏,进而认识文本的整体描绘,最终把握住文章的基调,感受作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整体感知下,去进一步认识和探究具有意味的词语功能和审美能力,并体会作品的意旨甚至深层的哲理意蕴。
其次要把握文本的客体地位。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传神之笔、关键字句,含英咀华,浮想联翩,在与文本的交流、激荡中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通过移情体验,以自己的生命唤醒、复活凝固于文本中的生命,在复活的意象中使文本情蕴获得新的呈现。
三、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我们民族的语言一起融注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无形的力量,渗透在阅读教学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实施过程与评价之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身心发展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为学生构造精神的家园——陶冶人性与情操、心智与灵魂,唤醒生命与智慧、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充实生命内涵、洞察人生真谛,把握生命的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⑺ 如何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一、 课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以下问题:1、阅读量少;2、阅读内容浅显;3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针对高段学生的好奇心、挑战心与探索精神,同时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研究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课本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因此我们提出《通过编辑书(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这个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2、研究编辑书(报)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促进作用;

3、通过个案研究微型科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人员及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组长:张俐

组员:杨宁、安蓉、李晓晖、黄秀利、郑红英

研究对象:本校五年级一、三、四班,六年级四班全体学生。

四、研究周期及预期目标

两年

第一阶段(2022年6月—2022年4月)

在老师指导引领下学生能按一定主题阅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汇集编排资料;教师能形成初步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第二阶段(2022年4月—2022年1月)

学生能结合实际自主选题,能读中有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能形成较为成熟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促进专业化发展。

五、初步策略

总的来说,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实验过程,它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这样一个操作策略,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问题驱动、广泛阅读:我们首先分析学生的实际,根据“新课标”的具体学段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问题,这个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寻求到答案。

(二)收集摘要、沉淀信息:我们帮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多渠道地广泛收集摘要所需资料,积淀所需信息。这是培养小学生具备围绕一定目的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学生从报刊、书籍、网上、与他人交谈中,多元地选择了阅读材料。信息量大,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学还作了摘要,为编辑小书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聚焦表述、编辑成书:信息收集好了,我们帮助学生将收集到的繁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重组,结合自己的理解根据新的目标重新组合后有序地表述出来,编辑成小书。这一自主学习,正是学生头脑中新旧知识碰撞激活的过程。

(四)交流赏析、取长补短:小书(报)的初稿出来了,这时我们组织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因为学生对事物深层次的认识和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

(五)反思修改,发散再创:交流后学生将交流中获得的新信息,新方法再次进行独立思考,内化为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互阅读了编辑的小书,进行了评议,反思后,学生对自己的小书进行修改。

六、研究阶段成果

(一)学生个案

从学生的成果看,书虽然稚嫩,但学生围绕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家乡成都”和“亲情、友情、邻里情——人间真情”等主题收集处理信息,编出了精美的小书(报)。这些书有的是由学生们独立完成,有的是几人自由组合完成。课余时间,现在的学生大多比上课还忙,如何合理安排阅读的时间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面对着富于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他们灵活地安排读书时间。正如他们所说:“有空子就钻,有时间就读,零零星星的时间凑起来,不就是很多时间了吗?”他们也利用睡前半小时,午休自由活动等空闲来读书。当然,寒暑假、周末的读书时间就更充裕了。

我手中这本精致的书《成都味》四位学生联合编写的。我们先看看书的目录,“面红心跳—辣”一节中这样写道:“历史既有文韬和武略,也有温馨和滋味,而火锅正是历史的滋味”。现在我以此书的编写过程为例,具体阐述我们的操作策略。首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张艺谋拍的成都宣传片里曾说:“成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地方。”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你能用你读过的书、收集的资料来阐明你的看法吗?请以一个小的切入点为主题,办一份小报或编一本小书。这一问题贴近生活,引起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接着,他们阅读了《川菜精品》、《地上成都》、《成都人》、《你好成都》、《玩转成都》等书籍,作了圈点与摘要;参考了《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报刊中的有关内容;参考了“小天在线——银杏饭店”网、“新浪”网、“搜狐”网、“google”网等网站,并下载相关资料。这正是他们广泛阅读收集摘要的过程。第三步,他们开始设计提纲,他们在周记中写道“我们四位首先要创一道关:题目。这题目可是书里重要的部分不容忽视,关系着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家都沉默了我们几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勇将似乎陷入了苦战。突然李靓一鸣惊人说‘题目就叫成都味吧’我们连连说好。万达想了想说‘如果配上个古色古香的对联就天衣无缝了’李靓顺着思路想出了吃在四川,味在成都的对联。”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反思中不断修改,编辑出了这本精致的《成都味》。

(二)阶段调查反馈

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束后我们做了一个阶段问卷,从中发现了以下信息:

1、学生在阅读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据统计从四年级下期到五年级下期,最多的阅读量达到了12,400,000字,最少的也有900,000字。

2、阅读的书籍内容范围都有扩大与加深的良好趋势;这一点从学生罗列的阅读书目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校园小说或漫画系列,他们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科普读物等。

3、阅读中逐渐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勾画与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圈点笔记(阅读时是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划线或做各种符号)批语笔记(阅读中在文章的“天头”“地角”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摘录笔记、心得笔记。真正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这一年中学生的读书笔记达一百五十多本。

4、家长非常支持我们的实验:现例举几位家长的意见反馈“(五一班任琳)我体会很深的是:第一、孩子学会了从网上书本上查阅和收集大量的资料。第二、更喜欢阅读书籍,知识面更广了。第三、写作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高。第四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五四班郑艺玮)通过编辑书报,我们认为增加了课外读物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也增强了孩子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希望以后多搞这方面的活动。”“(五一班梁田博文)很好!该活动可开扩学生视野,博览群书学到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从现在开始对各种知识进行沉淀。待初中高中乃至以后,其效果会明显凸现出来”“(五一班焦旭)书编辑成册后孩子有自我成就感、很满足,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在编书的过程中,孩子并不认为是在完成作业,确实体现了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第二阶段,我们将致力于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自主选题,自编小书。能在此过程中做到读中有悟,最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问卷中我们调查了学生下一阶段性准备自主研究的题目,从中感到了学生选题的多样性与深度:如《小说中的人物》、《中国民俗》、《科幻读物中的魔法》、《海洋里的生物世界》、《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兵马俑》、《未来的成都》、《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垃圾处理问题》……

(三)教师感悟

“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以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切口小,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很强,我校通过微型课题的开展让100%的教师都投入了科研,经过1年多来的研究,我们感觉微型科研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化进程。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几位主研教师很有收获:

首先,通过这项实验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潜力,比如有的孩子为了让自己编的书内容更充实,拿着采访本四处打听,拿着照相机拍摄图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师生之间的交流由学校走向了家庭、社会,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的交流让我们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师生间感情更融洽,相互更了解。一个好教师必须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这项实验让我们和学生更贴近,在交流和指导中我们逐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二,我们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们进行了大量学习,如:《创造性思维与教学》《童心拥有读书乐》《CES学习法》等书籍,在理论水平上得到提高,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身边的问题让我们感觉科研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实实在在的探索和实践中。

第三,我们总结出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初步策略,这些都促进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在推荐书目拓宽学生阅读面的过程中,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针对性地确立阅读主题方面有了很多经验;在指导学生编辑小书(报)的过程中,我们对指导学生整理、归纳资料有了更有效的做法;看到学生在交流反思中不断进步,我们感到了运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带来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我们的操作策略是具科学性、实用性的,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上我们迈出了一大步。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策略的变式研究,比如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其他方式研究等。我们将把这项研究系列开展下去,从语文学科特点和课外活动入手,寻找更多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⑻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求解答

陈莹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
一 教师要确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朱永新先生在他主编的《改变,从阅读开始》的卷首留白一页,只有一行四号黑体字: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无数的前贤先哲们不断地告诉我们阅读对人生是如此的重要,对成长是如此的不可或缺,可是阅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和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巨大的缺位!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挤出时间来安排学生阅读,而不要认为安排阅读课是浪费时间。教师要改变语文教学观念、确立阅读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
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的目标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阅读的前提,学生背诵多少字,读什么书,写多少文章,对高中学生是否合适?高中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能有多少时间,能有几分耐心,等待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成长和惊喜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为学生高中三年的母语学习做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背诵5 万字,读破20 部书,读透6 位作家的作品,写下千万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会欣赏和审美。
三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1.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背诵的名篇佳作
对学生三年的背诵内容做一个整体规划,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背诵目标,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检查目标,通过背诵经典,奠定语言和文化功底。充分利用语文的早读时间,把经典的内容放在每一个早读课上,学生通过三年的早读课背下五万字的经典内容应该是可以的。日本的教育专家七田真博士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记忆和背诵,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尽管我们的学生已经错过了背诵经典的最佳时机,但是背诵的经典文字一样可以在他们的心灵中发芽、在精神中发酵的。因为经典作品拥有种子的力量,我们要把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作品刻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所以要对学生三年背诵的内容做一个规划和规定,尽可能早地背诵,而不是等到高三了,才发现没有了背诵的时间和耐心。背诵的经典包括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先秦散文、论语孟子等精美的语言作品。我们可以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史记》《古文观止》《诗经》等经典中选择优秀名篇让学生背诵,国外名家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纪伯伦的《沙与沫》《先知》中的名篇也是应该选背的。泰戈尔的诗文中有很多是朦胧诗,翻译这些文字的人都是真正具有诗感气质的文学家,如冰心,文字很华丽,学生非常乐意背诵这样诗性的文字。纪伯伦的文字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这种文字如果深植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会产生奇妙的悟性,有些话此时不懂,有一天却成了心灵的福泉。来自宗教的智慧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西方有智慧的父母总是在孩子极小时就要求诵读一些纯宗教文字的书,要把像《圣经》这样的书本完全背熟。经典阅读的缺位,导致了文化素养的滑坡,许多学生囿于浅阅读、快餐阅读的藩篱中,虽然读了不少娱乐刊物,可仍是胸无点墨、学浅识短,难以致远。背诵系统的内容是奠功底的,不是立杆见影、立马见效的,要通过长期稳固的储存和长期反复的揣摸、消化、吸取语言和文化滋养,这种语言储存的时间越长,滋补的功效越大,所以开始得越早越好。
2.帮助学生制定阅读策略,提高语言文化和审美素养
亨利·大卫·梭罗劝告我们“首先要读最好的书,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要给学生开设具体的阅读书单,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透整本书,读懂作家。高中学生大量的阅读已经不可能了,除了读时文以外,要有选择地读各个领域里的精品。小说可以选择短篇,比如莫泊桑、欧·亨利的短篇、伊塔洛·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意大利童话》等;诗歌可以读一读顾城的诗、舒婷的诗、食指的诗、席慕容的诗等;散文可以选择当代的名家名作,如史铁生《我与地坛》、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龙应台的《目送》等;还可以适当读一点哲学著作,如《叔本华人生哲学》。还应该读一些人物传记;还要解读名家名作的作品,比如鲍鹏山的《新说〈水浒〉》、崔岱远《看罢西游不成精》、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品人录》等等。在阅读之前可以先读一读《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博览群书》杂志选编 九州出版社),虽说读书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但是,在名家的读书心得中,我们会发现“得法”的阅读和“不得法”的阅读是完全不同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除了平时的训练外,还可以把一些名家鉴赏诗词的著作推荐给学生。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说诗”系列:《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唐诗》《叶嘉莹说诗讲稿》。叶嘉莹虽然长期旅居国外,但她的诗词修养无几堪比。她曾说:“读诗,可以令我们心不死。”她的这些讲稿通俗易懂,易使人收获一份纯净的快乐。要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就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名家的散文。比如周国平,他最好的学者散文集还是《守望的距离》;高中的孩子可以读一点哲学类的作品,引导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比如《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的每一个话题都很尖锐,叙述却很平实流畅,以事例说话却直率地坦陈自己的思想,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诡谲的突兀感。他的话听起来就像是邻家满腹诗书又睿智而慈祥的大爷,满脸含笑地对你解释他看到的奇景。
总之,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是帮助学生趟过高考这条河。阅读无疑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途径,训练当然是应试最好的手段。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傅雪风在2023-06-25 10:23:13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kehuan/332714.html


上一篇:逆武星辰请看小说网
下一篇:网络奇幻小说推荐知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