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在古代神魔小说什么妙用
① 数字在中国古代有什么含义
古代中国词语中数字的含义(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
一尘不染: ①佛家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污叫“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②借指环境非常清洁.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元,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念,仪表,女工).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夫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说发不一,通常指仁,义,礼,知,信.
三不知:泛指对事物的开始,经过,结局全不了解.又有“一问三不知”.
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的三个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称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夏:①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②指夏季的三个月
三秋:①秋收,秋耕秋播的统称 ②指秋季的三个月或农历九月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泛指各种各样的人.
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古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城称其为“四大”.
四声:①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四声.②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③ 泛指字调.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四则: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总称.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分不清常见的农作物.四体:指人的两上肢和两下肢.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颜色多.
五代: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的政权时期,公元907年-960年.
五更:① 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 指第五更.
五官:指耳,口,目,鼻,身,通常指脸上的器官.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
五伦:我国封建时代称巩固封建秩序的五种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五音:① 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代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② 音韵学上指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六腑:中医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六亲:泛指亲属.较燥的说法是父,母,兄,弟,妻,子.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
六甲:古代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和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因笔画比较简单,多为儿童练字之用,此为学六甲,古代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七言诗:每句七字的旧诗,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八仙: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式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后来用于占卜.
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九天:极高的天空.
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旧指十种重大罪名,如谋反,不义等.
十三经: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记〉〈尔雅〉〈孟子〉十三种儒家的经传.
② 神话对明清神魔小说有什么影响呀
中国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但虽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优秀作品,在避讳宣传“怪,力,乱,神”的中国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名著。
.中国古代神话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比如“西游记”就是利用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进行创作的;屈原、李白、李商隐等诗人的作品中也常常有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对文学精神的影响,这点十分重要。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尤其重要的是神话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鼓舞人们的奋斗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重要作用。
③ 数字九在古代的有关传说和意义
在中国的数文化中,“九”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九”在字形、字音和字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它超越了数的概念,渗透进传统的民俗文化中。
民俗文化中的“九”文化体现在很多领域,“九”在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中受到青睐,与宗教结下不解之缘,在民俗生活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崇。“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之重要和影响,很值得关注的是,“九”植根于岁时节日之中,是人们心目中的吉数,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九天指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后来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皇帝号称九五至尊,九为阳数,《周易》称九为阳爻、六为阴爻,这上下两部书在选取事例时分别以九九八十一或六六三十六为数,用以区分善恶,暗合《易经》,可谓用心良苦。九为阳数之极,取九九道成,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
在中国古代皇帝与“九”有着密切关系,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
关于“九”的传说有玄龟背负河图洛书、伏羲氏创九九八十一卦、文王创后天八卦减至64数,九在卦数中为阳爻,故九月初九有重阳之称。
(3)数字在古代神魔小说什么妙用扩展阅读:
“九九重阳”的来历:
“九月初九”在民俗中被称为重阳节,“九”和“阳”等同成为人们的共识,要追溯到《周易》。《周易》大约形成于商末周初,其中的阴阳八卦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
在《周易》中,数字“九”是一个重要的符号,也正是在《周易》中,“九”作为“阳”的属性被确定了下来。《周易》里面把阳爻称为“九”,把阴爻称为“六”。如我们熟悉的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其中“九五”就指的是乾卦从下到上第五个阳爻。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九,“九”与“阳”对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九月初九会被称为重阳节了。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可以看出,人们已将“九”阳的寓意与“九”长久的象征结合起来了,而且在曹丕的时代,九月初九这一天,已经形成了享宴高会的风俗。关于重阳节,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做法是“插茱萸”,这一习俗大约西汉时期就有了,《西京杂记》卷三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习俗在不断变化,比如唐代重阳节依旧盛行插茱萸,大多是女子和儿童佩戴,有些男子也佩戴;唐以后则流行起佩戴菊花,宋元以后,菊花大有超过茱萸的势头。不过,在古代,重阳日以阳驱邪、祈求寿命长久的愿望则变化不大。
其实,“重阳”这个词先秦时期就有,屈原的《远游》曰:“集重阳入帝宫兮”,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而“重阳”专指重阳节大概要到了汉代以后。诗词中最早提到重阳节的,可能是《艺文类聚·岁时中》收录的一首:“献寿重阳节,回鸾上苑中”。
此外,人们熟悉的重阳节名句则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重阳说“九” 古人眼中的神奇数字
④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数字怎么表示
李白诗歌中的数字之美
关于酒,关于月光,关于仗剑走天涯的李白,也许我们说得太多以致疲倦了。余光中老先生在《寻李白》中对其人其诗的切割可谓尽得诗仙真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小小几个数字“七”、“三”、“
一”、“半”,就将李白简约成一个由酒、月光和剑气笼罩的世界。每个诗人都有一个秘密宇宙,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李白也不例外,他用来编织诗歌之布的经纬正是数字这条丝线。本文试图从数字的装饰色彩和文化意义切入诗的神秘国度,以此凸现数字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被这块美丽面纱遮蔽的暗地。
一、数字的装饰之美
(一)简约艺术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文学用文字说话,而诗歌则是用最节制的语言做减法。诗歌的这一留白手法可以追溯到《诗经》之《七月》篇。全诗凡八章八十八句,每一节均以数字领起,讲述农夫在一年中的农事劳作。“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述罗敷的夫君“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郎中,四十专城居。”数字的简约之风在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亦有记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李白数字的简约集中体现在《长干行》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①诗人将一位女子的童年嬉戏,妙龄青春,初婚时的甜蜜与别后的苦涩都浓缩在几组数字中,数字成为漫长时间的标识和空间变幻的风向标。毫无疑问,叙事的简约与流畅背后则是大片丰富的空白,留待想象力丰富的读者去开垦。(二)对比诗歌中的数字有时是单独出现,更多的时候则是成双成对存在,以此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与封闭自足,使诗歌形式更工整,更具韵律美。首先是数量上的对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万”言极多。剑门关栈道固若金汤,易守不易攻的特性一目了然。相同的例子还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在《望天门山》中用了两
个数量词“两”和“一”,两岸之青山与前句的天门相呼应,其形态宛若两扇徐徐开启的大门,同时也与后面的一片孤帆形成动静对比。正是这“两”与“一”让我们洞见了此诗独特美丽的视角,而且在数量上的对比也让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都具有了人的灵性:孤独感。帆之冷清与两岸青山和日光一片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其次是时空对比。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就有对数字的妙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中“千”是作为空间距离的遥远来装饰浩渺的长江水,反之“一”则是相对较短的时间长度。在短短的一行诗中,诗人就完成了时空的对比:如此漫长的道路却用如此短暂的时间飞越,诗人在流放中遇赦的愉悦心情不言而喻。用数字来装饰时间空间使之形成呼应与对比,这在汉乐府民歌中早有记载。如《十五从军征》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诗人对65年的戎边生涯只字未提,却用两组数字的对比将漫长的时间跨度显现出来,使青春少年与苍白老者的形象对比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冲击。毫无疑问,这种冲击是由两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十五”和“八十”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数字在诗歌语言中特有的张力不容小视。夸饰李白诗歌的飘逸和大气与他对数字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许多意象因为有了数词的修饰而具有了奇
特、神秘、新奇的色彩,而李白诗歌特有的浪漫与夸张风格也因此成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九重天落下的瀑布长达三千尺,可见飞流景象之壮观,而矗立此情此景下的人又是多么渺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三千丈的白发极言生命之苍老,而三千丈的愁丝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同样是写憔悴后的容颜,李清照缩小夸张“人比黄花瘦”,而李白却从极限去夸张:最长,最宽
,最高,最大,最老,最深,最多,最快,等等。如“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惊风一起三山动”;“一风三日吹倒山”;“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
人烟”。在诗歌中用数字表示夸张的手法古已有之,在民间保存得特别完整。《诗经》之《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硕鼠》篇“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1〕“三”在古代言极多。数字在庄子的语言世界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逍遥游》中有“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数字语言简单朴实,极具口语色彩。李白受民间技艺的长久浸润,因而其诗歌语言不仅有飘逸洒脱的仙人之气,尤其善用无数数字夸张出来许多奇异神秘的意象,同时兼具人间的血肉气息,数字的世俗化色彩功不可没。(四)虚实虚实相生是中国古典诗歌造境的惯用技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虚实交错的构境提出过精辟见解:“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
,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2〕数字在虚实构境的技法上兼具双重功能:实指与虚指。所谓实指无非是借助数字准确具体地表述事物的真实面貌,其目的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使诗歌的骨架附著血肉与气息,诗歌最忌太虚
,虚则空,因而细节和形象与诗歌的生命同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四万八千”是一个实数,准确具体的数字背后是更庞大的虚数,以实数代言其年代之久远。“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皆是以具体的数字将形象与细节凸现出来,化抽象为具象。数字的虚指功能则更多地建立在形而上的想象与精气神的透溢之中。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3〕太白
之诗造虚境居多,正所谓避实就虚。诗人特别偏爱“一”、“三”、“千”、“万”等数词。这些数词在古时大多是虚指,代言其多。这些宏大的数字面具背后是李白式的孤傲与狂放。“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是李白承袭南朝乐府之晋曲而作,其声哀苦。秋天是备寒衣的时节,也是月明团
聚的时节,思妇对良人的思念在数不清的月光和不绝于耳的捣衣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虚构之境却是摇荡之真性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等,无不是“凭虚构象”,数字虚构出来的正是一个宏大的宇宙和诗人的心灵世界。
二、数字的文化色彩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太白之诗有两处评点:“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3〕何谓真太白处?梳理了他编制诗歌的数字经纬及其装饰色彩后,我们不妨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切入,借以揭示除去酒、月光、剑气之外诗人的另一个
安身立命处———道与数字。数字作为词语,本身是没有生命与色彩的,然而一旦进入文化的视野,便具有了人性的意义。它不只是一种抽象的计算和测量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和宇宙能量的体现。在数字这一人工符号背后是整个宇宙。在《周易》和道教典籍中孕育着大量以象数来表征的卜卦符号,比如阴阳五行等,皆取法自然。中国道教《老子》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也赋予了数字宗教哲学的色彩:时间与空间合二为一,生与死殊途同归。道教典籍《度人经》指出一旦掌握了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推演,也就掌握了某种与神秘宇宙对话的权利。《周易·系辞上·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
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5〕数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的记忆方式,也大量出现在李白游仙登山的诗篇中。赵翼在其《瓯北诗话》中说“青莲少好学仙,故登真度世之志,十诗而九
。〔6〕李白的道教信仰炼丹采药和寻仙访道都藏匿在他的诗歌中。从一到十的数字成为他与宇宙对话的神秘桥梁。“神秘数字,是指某些数字,除了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兼有某种非数字的性质,又称历法数字或模式数字。”〔7〕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正是词语建构起人性化的世界。世界是由数字构成
并切分的,因为与宇宙的创生相关而被视为圣数,神秘而且神圣。没有哪一位诗人像李白那样热爱数字,运用数字来创作,尤其是“一”、“三”、“九”、“十”这几个数字。他对道教的信仰也可以他
的数字诗为证。(一)“十”李白诗中有多处用了数字“十”,如“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凤笙篇》)“云卧三十年,好复神仙。”(《大鹏赋》)“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经乱离后天恩流
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曾歇”(《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出生在道风盛行的蜀地,据李长之、罗宗强等人考证,李白很小就接触到了道教典籍,15岁便开始了炼丹学道的生活,并有了道教信仰。20岁还从道士手中接受过长生的符箓。25岁时开始离家远游
遍游名山大川,开始其一生的寻仙访道的游历生涯。②从“十五”到“二十五”只是年龄的一个虚指
,庄子说过“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诗人与道教的渊源从数字时间的指认来看,不可谓不
深。其次,“十”这个数字在周易和道教中均有特殊含义:说经十遍方能召道界最高天神元始天尊,修行
炼丹十月之久方能成行。易学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级构成,阴阳交合万物生焉,因而偶数二四六八
十是地数、阴数,常常意味着一种完美的力量。而奇数一三五七九是天数、阳数。《度人经内义》曰:“说经十遍以周者,召天地真圣高尊也;修丹十月
而成者,运阴阳精粹造化也……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也;地六铅,天七汞,地八砂
,天九银,地十丹也。以召十方者,乃一、三、五、七、九,阳也;二、四、六、八、十,阴也。此乃还丹之妙
用。”〔8〕此外,“十”还是宇宙编码的基本数,即十进制的演算方法,满十进一。〔9〕李白诗歌中经常用到
“百“、“千”、“万”等宏大的数字,均是以十为单位的,正是这无数个“十”构成了整个宇宙的雄伟壮阔
,也构成了李白诗歌的大气磅礴。(二)“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先朝汗漫九垓上,远接庐敖游太清。”“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李白诗中的“九”比比皆是。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九与久谐音,且汉民族的
图腾物是龙,九是阳数,多与神圣仙境有关,如九重天、九疑山、九宫真人等,因此“九”受到李白的偏爱
。《周易·说卦》讲,自然方位周转的次序先四方、四隅,后是中,于是构成数字“九”。九宫之数由此
而来,即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最后是中央。李白诗歌中出现的大量以九命名的山水自然,皆是其道教神仙世界的缩影,也是诗人与自
然宇宙对话的方式。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李白浪漫精神中的超
越飞升意识是独特的,诗人的目光穿过世俗的此岸,停留在遥远的彼岸,而对数字“九”的宗教探寻却
让其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浮出水面。(三)“一”和“三”李白诗中也常见“一”和“三”,如“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三山半落青天
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三十六峰长周旋,蹑星虹。”(《元丹丘歌》)“一鹤东飞
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巨鳖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怀仙诗》)《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即是一,指阴阳天地未分的混沌初蒙状态。天人合一即是说天地人、时间空间个体生命尚未分离。“太极”含有天、地、人三极,而“三元”、“三气”、“三界”等则另有所指。东海青元真人注“三界”乃“天地水也”,“三途者,谓地狱、鬼趣、旁生”。此外,三还有“喑者能言”的功能,即开启言语的神力。三生万物,即木、火、土、金、水五行;而五行各有阴阳,阴阳运化,天生地成。张
开焱先生从人类学角度指出,“‘三’作为一个圣数的各种表现:远古人类用三角形象征女阴、男根,各种陶器、青铜器多有以三足铸制的;三足鼎、尊、角等食器祭器,庙底沟的三足鸟纹,在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三’成了一个圣数”。〔10〕中国上古神话中大凡神而圣之的形象均与“三”有关:如三足鸟、三
足鳖、三目人、三面人、三身人、三手人等等,正如老子所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白以人为本,蔑视权贵与金钱,追求生命平等与万物同体的思想并非空穴来风。从下面三首诗对数字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李白的宇宙观
,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月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
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朝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游太山》:“四月上太山,石平御晾开。六龙过万壑,涧石随颖慧。”“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之四:“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可见李白的宇宙观。在
这几首游山诗,或者说是游仙诗(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梦幻的)中,李白将对数字的偏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一到十,出现最多的是一、三、九,最少的是七。九叠、九道、九垓、九疑皆是传说中的神仙境界;“琴心三叠”主要是指三丹田,这是道门强调的气脉调息;清斋三千日是道家的仪式,道家修道分为斋醮、符箓、占验、丹鼎、经典、积善六种,需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可成道;“六龙过万壑”见于《
周易·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立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李白通过数字把宇宙符号化、神秘化,同时在这些数字中注入了生命的呼吸。赵中伟先生认为数字具有抽象化、无限化等特点,抽象化即在宇宙生成变化中,数字显示的内涵已不是一般的量化表现,而是演变过程的抽象概括。概念化的数字,其内涵意义曲折地指向宇宙的实体;无限化即指宇宙论的数字,最小的是一,最大的是一万一千五百二
十。然而一旦进入宇宙论的体系,数字本身已成为无限大,不能以有限的数量予以衡量。一个“极数
”,就意味着一个无限大的数字,一个不能以有限数量概括的数字。〔11〕纵
观李白诗歌中的数字,尤其是以千百万构成的数字,均具有无限化的特质,犹如宇宙自身一样浩渺无穷,无始无终。李白精神中的自由平等、超越意识和天人合一的观念都在数字中得以体现和表达。“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无论是“一夜飞度镜湖月”的上天入地和“黄云万里”的风驰电掣
,还是“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的五彩斑斓,与其说是在写山水,不如说是借山水写游仙的虚幻世界。游目八荒,思载千极,数字的变化暗示着自然山水的动态美,也暗示着诗人胸中丘壑的
起伏不定。数字张扬出的是李白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追寻彼岸并自傲于世的个性。通过数字的编织
,凸现了李白万物同体的宇宙观,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⑤ 求以后数字在中国古代神话史中指谁(与修真小说有关)
南斗六司真君尊号: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天相司禄上相镇岳真君、天梁延寿保命真君、天同益算保生真君、天枢度厄文昌炼魂真君、天机上生监簿大理真君
北斗七星君: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其名称分别为为: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天枢),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天玑),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天权),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玉衡),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开阳),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摇光)
十二元辰:子生属鼠,神后元辰;丑生属牛,大吉元辰寅生属虎,功曹元辰;卯生属兔,太冲元辰; 辰生属龙,天罡元辰;巳生属蛇,太乙元辰; 午生属马,胜光元辰;未生属羊,小吉元辰; 申生属猴,传送元辰;酉生属鸡,从魁元辰; 戌生属犬,河魁元辰;亥生属猪,登明元辰
二十八星宿: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
三十六天罡: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黄真,天机星卢昌,天闲星纪丙,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桧,天猛星孙乙,天威星李豹,天英星朱义,天贵星陈坎,天富星黎仙,天满星方保,天孤星詹秀,天伤星李洪玉,天玄星王龙茂,天健星邓玉,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吴旭,天异星吕自成,天煞星任来聘,天微星龚清,天究星单招,天退星高可,天寿星戚成,天剑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罪星姚公,天损星唐天正,天败星申礼,天牢星闻杰,天慧星张智雄,天暴星毕德,天哭星刘达,天巧星程三益。
七十二地煞:地魁星陈继真,地煞星黄景元,地勇星贾成,地杰星呼颜,地雄星鲁修德,地威星须成,地英星孙祥,地奇星王平,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地阖星刘衡,地强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辅星鲍龙,地会星鲁芝,地佐星黄丙庆,地佑星张奇,地灵星郭巳,地兽星金南道,地微星陈元,地慧星车坤,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齐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飞星叶中,地走星顾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进星徐吉,地退星樊焕,地满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地隐星甯三益,地异星余和,地理星童贞,地俊星袁鼎相,地乐星汪祥,地捷星耿颜,地速星邢三鸾,地镇星姜忠,地羁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跃,地妖星龚倩,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门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萧电,地孤星吴四玉,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蓝虎,地囚星宋禄,地藏星关斌,地平星龚成,地损星黄乌,地奴星孔道灵,地察星张焕,地恶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数星葛方,地阴星焦龙,地刑星秦祥,地壮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地健星叶景昌,地贼星姚烨,地戚星孙吉,地狗星陈梦庚。
⑥ 在神话故事里,为何都喜欢用“十万八千”这个数字
在神话故事里,都喜欢用“十万八千”这个数字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古代的“十万八千”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虚指,它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的“1”一样普通,他主要的作用并不是形容具体的数量,而是形容数量多、广的含义;二是神话故事本来就带着一些神秘的色彩以及夸大的成分,用“十万八千”不但能够起到夸张的作用,还能够引起人们对神话故事深深的沉迷。
古代有着许许多多的特定词语,其实它们的含义和我们今天的网络流行词差不多,更多的是一个习惯和流行度罢了。
⑦ 数字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有什么特殊含义
看是几了!
七级浮屠,八仙过海,九重天,………。
⑧ 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对现代玄幻小说的影响
辰东:神墓。逆苍天:无极魔道,大魔王。圣骑士的传说:异界之极品奶爸,诸神专学徒。少而精!属看过中最好的,都是完本!这几天又看了本连载的《凡人修仙传》,不过不错,写了一千五百多章了,可以先看着,看完这些也就完结了吧!
⑨ 推进几本好书,不要网络小说最好是经典关于古代神魔小说的,可以文言文
不要网络小说,又要经典的古代神魔小说?同楼下,什么乱七八糟的= =
⑩ 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对现代玄幻小说影响之研究
找了点材料。希望你能够有用神魔志同之天书奇谈至平易近国初叶,还珠楼从《蜀山剑侠传》开小说界千古未无之奇不雅观。虽未末卷,未达五百万言。实乃现正在动辄数百万言玄幻超长篇大做的祖师爷。徐国桢《还珠楼从论》外述: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为兽;天可现灭无迹,陆可沉落无形……台湾叶洪生评《蜀山剑侠传》:《蜀山》所描写的穷荒极地、山精海怪、灵禽同兽、瑶草琪花以及五金之精、上古神话,固多脱胎自《山海经》;而演叙降妖伏魔、玄功幻变亦近于《西逛记》取《封神榜》;引述飞剑跳丸、修仙过程、考验道心则取法于《仙人传》、《平妖传》、《女仙外史》及《绿野仙踪》至《野叟曝言》所制奇景取蛮荒同俗,更毋论矣。更兼采清末平易近初以来的武侠前驱做品如《七剑十三侠》、《江湖奇侠传》、《江湖奇同传》及《奇侠精奸传》等志怪述同之素材,再参证《技击汇宗》所论道述、神通等奇谈,取精用宏,共冶于一炉,并自出机抒、标新立异,能穷极幽玄,超妙入微;纳须弥于芥于,化陈旧迂腐为奇同! 明清小说。《水浒传》讲一百零八人。那些人的身世楔女讲得明晰,“驰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那些人个个是伏魔大殿里镇灭的妖魔。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逢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来头更不简单。那是协帮黄帝击败蚩尤,管辖制外天、羡天、从天、昊天、苍天、廓天、咸天、上天、成天九沉天的女神。《红楼梦》,别名《石头记》,本是空空道人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石头上抄录下来的“贾雨村言”。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酒保投胎,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下凡。零部《红楼梦》从来奇,脚够幻。《三国演义》讲权谋全国,也没少神神道道,同时为日后军事玄幻供给了灵感取一个可以或许频频合腾的空间。《西逛记》自不必多言,巨大魁首都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喝彩孙大圣,只缘妖雾又沉来。 《封神榜》,神魔小说。“历来三教之让,都无处置,相互容受,乃曰‘同流’,所谓义利邪反善恶长短实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博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常人被最大程度地疏忽,正在野代更迭的大布景下,儒释道三家斗法。各路仙人你登台来我亮相,最后邪不胜反,由姜女牙发布封神榜做分结。那祸国殃平易近的妲未本是受了女娲娘娘派遣把商纣王的全国送给姬发的任务下凡,相当于西施那类女特务,可惜最后寸功未表,反被割掉了一颗如花似玉的大好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