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玉堂春
1.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版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权先秦的“寓言”(即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小说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是文言短篇小说。
宋代出现白话小说—话本,小说才成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说集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小说,如四大名著,另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2. 《玉堂春》讲述的主要是什么
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相爱,互订终身。金龙所带银两花尽后,被鸨儿驱出,只得在关王庙存身,苏三得知赠送银两,助其赴试。
鸨儿贪图钱财,将苏三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欲下毒陷害苏三,不料反被沈燕林吃后身亡。皮氏又告苏三谋害,即被判成死罪。苏三被押到太原府,由巡按、藩司及臬司三堂会审。谁知巡按恰是王金龙。王见苏三受冤,大为震惊,不能自持,且为潘必正、刘秉义看破。王装病停审,夜入监中与苏三相会,又被刘秉义撞见,刘受潘必正之劝,平反了苏三的冤狱,王金龙与苏三破镜重圆。
此剧为旦角唱做念功戏。梅、程、尚、荀“四大名旦”都经常演出这个戏。但在唱腔与表演方面则都扬长避短,各抒已长。
苏三起解
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
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
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3. 玉堂春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玉堂春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姐姐放心,淑娴一定会替您好好照顾相公。夜凉添衣,倦来捶背,三茶六饭细心伺候,虽比不上姐姐温雅贤惠,但求能学出个七八分样子,求姐姐成全了妹子的一片痴心。”
一间典雅大方的卧房中,一男一女正相互依偎着立在床边,说话的女子约莫十七八岁,身形娇小袅娜,鹅蛋脸涓烟眉,论容貌不过中人之姿,但胜在一身肌肤莹白似雪丰润细腻,脸上不时摆出一副娇娇怯怯的样子,很是惹人怜爱。
她一面说一面看似不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洁白的牙齿轻轻咬了咬下唇,软软的细腰撒娇似的在那男子怀里扭动了几下,话虽是对着躺在床上的病人说的,可她却抬起头,一脸倾慕地痴望着身边的男子。
那男子也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正当年少,又生得高大魁梧剑眉星目,和那少女搂在一处倒也算得上一对璧人,十分赏心悦目。
想来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因此瞅着怀中的人儿宠溺地一笑,又低头对床上的病人开了口,不过是一转头的功夫,眼神却瞬间冰冷,说话的语气也淡得令人生寒。
“淑……
4. 《玉堂春》txt全集下载
玉堂春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晨光熹微,鸟鸣声啾啾啁啁,婉转相合,如同珠玉落盘说不出得悦耳动人。虽不过是二月初,但窗外那一株老杏树早便满树繁花,红云蒸霞,兼着昨日下了一场雨,芬芳的花香沾了些许雨露的滋润,越发得清新活泼,也随着那鸟鸣声,细细微微地从那旧得有些发灰的纱窗处透了进来。躺在床榻上的李馨咳嗽了一声,仿佛被惊扰了一般,微微睁开眼,似醒非醒,一双水杏似的眸子,只盯着顶上洗得发白的青布帐子,脑子里怅怅然的,怔忪不语。
却在这时,外头忽而有人啪啪跑了近前,又是将那老旧的门敲得震天响,差不多连着尘埃都仿佛要从地上被震飞了。李馨缓过神来,心中有些发苦,只暗暗叹道:必是那江母张氏又要折腾什么花样了。
她正是想着,门外头的人已经是大喊大叫起来:“杏娘,这般时辰,怎还未曾起身?莫要趁势躲懒,赶紧伺候夫人,否则,可仔细你的皮!”
倦怠地抬起有些发酸的手,揉了揉眉头,李馨又是低低地叹息一声,才是支起有些酸痛的身子,淡淡着道:“金珠姐姐……
5.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我国古来代小说发展,大源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即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小说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是文言短篇小说。
宋代出现白话小说—话本,小说才成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说集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小说,如四大名著,另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6. 《玉堂春》情节简介
《玉堂春》的情节简介:
《玉堂春》又名《审苏三》,秦腔传统戏。明代礼部尚书之三公子王景龙,与京城烟花名妓苏三有情,为苏三取名“玉堂春”,约定终身。王公子在妓院耗尽银两,被鸨儿逐出,落难关王庙,得苏三赠银上京应试。苏三被鸨儿卖予山西富商沈彦林为妾。
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杀夫嫁祸苏三。县官受贿,苏三蒙冤被定死罪。王景龙应试高中八府巡按,钦命山西调玉堂春一案复审。苏三被起解太原,三堂会审,苏三跪诉原委,冤案始明,苏三与王景龙遂得团圆。此剧为小旦、小生唱做工戏。其中《苏三起解》、《三堂会审》常单折演出,广为流行。西府秦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均有此剧目。
《玉堂春》不仅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还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 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于舞台剧,明代已编成《完贞记》、《玉镯记》传奇(《远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即演出于昆曲舞台,剧本已失传。
7. 古代文学中迷恋青楼女子的男主角有哪些出自哪本著作
【李甲】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重要人物。李甲负心,致使杜十娘含恨沉江,把李甲说成杀人罪魁也不为过。然而李甲在薄幸男子中间,名声似乎不如陈世美大。作品对李甲的处置也不甚严厉。“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这是一辈子治不好的精神病,且因愧悔而致病,正可说明此人天良未泯。这与派人去杀妻子儿女的陈世美,是有些不同。往深一层说,李甲是明代社会特定畸形的价值观中产生的一个怪胎。故事的时间是万历二十年以后,世风浮靡。李甲生长子富庶的东南地区,受世风影响可能深些。他是纳粟入太学的公子,而非苦读的寒士。他性格温存,善于讨好女性,又能大把花钱。这和颐指气使的公子王孙不同。在这些方面,他有几分贾宝玉的味道,故而被杜十娘爱上。杜十娘甚至认为他“忠厚志诚”。可能,李甲在妓院的一年里,在花钱和待人方面,是比较忠厚的。但另一方面,李甲还有另一重特征。李甲始终被“理”所束缚。这束缚不必是自觉遵从,而是不敢反叛。他先是背着父亲贪欢求乐,后来是害怕父亲而不敢回家。最后已到想回家却没路费的地步,即他自己所说:“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越接近家乡,他心中越害怕父亲,正统思想的压力越太。孙富一番话,打中他的要害,所以马上奏效。他在烟花场里,显得温顺忠厚;他在妓院小楼,与杜十娘山盟海誓;他在捉襟见肘的时候,对杜十娘感激涕零。这些,都是远离他父亲时候的情态。对以他父亲为代表的正统的“理”,他害怕他逃避。到无可逃避时,他只能屈从,而绝不敢反抗。这是可以肯定的,他还没有真正受到家庭的重压,只是孙富一番推测恐吓,他就惊恐莫名,茫然自失了。不妨推测,假如没有遇到孙富,假如他和杜十娘带钱回了家,如果他那正统的父亲逼他闭门读书,同时不收留十娘,他敢反抗父亲吗?作品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很成功。他的言语神情,我们竟有如见如闻的感觉。因而我们对他的思想性格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当人物性格形成之后,人物就按着自己的性格逻辑行动。这也就为读者的推测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柳耆卿】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明代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第二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所着力刻画的主人公。柳耆卿“因随父作宦,流落东京,排行第七,人都称为柳七官人。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其本等……最其所长,乃是填词”,是个“有名才子”。但他恃才傲世,不出入官宦缙绅之门,却留恋于秦楼楚馆,以至于“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更有甚者,“内中有三个出名的上等行首”,竟“赔着自己钱财,争养柳七官人”。在封建社会中,如柳耆卿这样怀才不遇、穷困落拓的知识分子,不攀附权贵以求进身,却偏愿与操卖笑生涯的妓女为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句),不仅表明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而且也是他对传统的封建礼教和世俗偏见的蔑视和反抗,反映了他身上具有了一定的叛逆精神。实际上,柳耆卿现存世的词集《乐章集》中,就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反映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生活的,并对她们表示了一定的同情,无怪乎他受到了妓女们众星捧月般的敬重。后来,由于“有司荐柳永才名,朝中又有人保奏,除授浙江管下余杭县宰等”这送上门来的官职,“虽不满耆卿之意”,却被他接受了,以作“进身之阶”。于是在暮春,他与东京众名姬依依惜别,到浙江赴任。途中,他扮作游学秀士,曾访问江州名妓谢玉英。当他在谢的桌上发现一册《柳七新词》,“都是耆卿平日的乐府,蝇头细字,写得齐整”,就问:“此词何处得来?”谢答:“此乃东京才子柳七官人所作,妾平昔甚爱其词,每听人传诵,辄手录成帙。”柳又问:“天下词人甚多,卿何以独爱此作?”谢答:“他描情写景,字字逼真,……人不能道。妾每诵其词,不忍释手,恨不得见其人耳!”这两段对话,写得非常精采,几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风尘女子竟是柳词如此多情的知音,这又为柳耆卿为何“多游狭邪”作了注解。二人恨相识之晚,情投意合,山盟海誓,订了白头之约;但因“赴任不便”,谢玉英决心从此“杜门绝客”,柳耆卿也许以“俟任满日,同到长安”。一位走马上任的官员,竟在旅途上与一个妓女论嫁娶,实是柳耆卿叛逆性格的又一表现。他到余杭县上任之后,“端的为官清正,讼简词稀”。一日,他看到在县衙唱曲劝酒拍官妓周月仙闷闷不乐,便问其缘故。原来周月仙“颇有姿色,更通文墨”,与本地黄秀才情笃意深,一心要嫁给他,无奈黄家贫穷,迄今未能成亲。同县又有一个刘二员外,对月仙垂涎已久,“欲与欢会,月仙执竟不肯”,便设计买通船夫,教船夫在月仙夜渡时强奸了她,刘二员外以此相要挟,使月仙屈从于他,但月仙却心下只想着黄秀才。柳耆卿了解实情后,“好生怜悯”,当日就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月仙除了乐籍,并使黄秀才与周月仙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段情节,是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故事之一,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妓女的悲惨境遇,又使柳耆卿的形象更富有人情味,可亲可敬。然而收在《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宋元旧篇《柳耆卿讨酒翫江楼记》,却是柳耆卿调戏周月仙不成,设计让船夫强奸月仙,然后胁迫月仙成了他侍妾,严重损害了柳耆卿的形象,其恶劣行径的描写,也不符合柳耆卿关心同情妓女的性格发展。为此,绿天馆主人在《古今小说叙》中指斥“《翫江楼》……鄙俚浅薄,齿牙无馨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在采用《翫江楼记》某些情节时,也纠正了旧篇的浅薄,并作了合乎情理的改写,推陈出新,使“济人于厄”、“成人之美”的柳耆卿形象跃然纸上,这实际上也是小说人物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的转变。柳耆卿在余杭县三年任满,打道回京途中,又去江州访情人谢玉英,不想二人因为久不通音问,谢玉英囊中羞涩,经不住旁人撺掇,所以又“依前接客”。乘兴而来的柳耆卿到玉英处相访,正值玉英外出陪客游玩去了,“耆卿到不遇,知玉英负约,怏怏不乐”,写了《击梧桐》词:“临岐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近日重来,空房而已,……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这词写出了柳耆卿对玉英仍一往情深,对她的负约有痛惜,有责备,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这位风流才子对视为知音、知己的玉英的深沉的爱。“耆卿写毕,念了一遍,将词笺粘于壁上,拂袖而出”,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念、粘、出,细腻地描摹了柳耆卿痛失玉英时的心理活动;而其“词笺粘于壁上”,又为玉英游玩回来后,见了壁上的词,“再三讽咏,想着耆卿果是有情之人,不负前约,自觉惭愧”,埋下了伏笔。柳耆卿与谢玉英相知相爱、悲欢离合的遭遇,也是小说中写得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柳耆卿回京之后,又经人举荐,升任屯田员外郎,并与昔日名妓,依旧来往。不想他官运不佳,一次宰相吕夷简做寿,传命他写贺词,他竟误将一阕《西江月》连同贺词装入封套;一而这首《西江月》、(下片),其实正是夫子自道: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吕夷简读了这几句词,认为是对他的大不敬,大动肝火,衔恨在心。不久,吏部开荐柳耆卿补翰林员缺,宋仁宗征求吕夷简的意见,吕乘机进谗言,罢了柳耆卿的官职。本“不求人富贵”的柳耆卿对此大笑道:“当今做官的,都是不识字之辈,怎容得我才子出头?”并将一个手板上写道:“奉圣旨填词柳三变”。这实际上是对御批“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开了一个玩笑,将他性格中狂傲不羁、玩世不恭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此,他更放诞不检,以妓院为家。数年后,他即死于妓院中。出殡之日,“只见—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有几个相识的前来送葬的官僚,见此情景,“自觉惭愧,掩面而返”。不到两个月,又有已经悔过并从江州赶到东京陪伴耆卿数年的谢玉英,也因过哀而病逝,附葬于柳墓之旁。丛此,每年清明前后,诸名妓不约而同地到柳墓祭扫,“唤做‘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冢’”后来竟成了个风俗。小说所刻画的柳耆卿,虽然较历史上的柳耆卿可能在真实性上相距甚远,传奇色彩甚浓,人为美化感也较重,但却没落俗套,没有去尽力渲染“依红偎绿”的嫖客经历,而是努力表现柳耆卿与被压迫被凌辱的妓女在精神和感情上的共同点,体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同情、信任和友谊。柳耆卿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所塑造的与妓女交往密切的有代表性的文人形象之一,既不同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负心变节的李甲,也有别于《李娃传》、《玉堂春落难逢夫》等篇中先误入狭邪、后又中举做官的荣阳生、王景隆等之类人物,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至于小说篇后诗“可笑纷纷缙绅辈,怀才不及众红裙”,则更借柳耆卿被冷遇被歧视的一生,进一步表现了作品对现实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冷嘲热讽和批判精神。
【侯方域】中国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忠于爱情、正直却又软弱的明末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作为复社文人,侯方域是具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对魏阉余党阮大铖、马士英之流不满;在朱由崧继承帝位的问题上,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力主拥立贤者,认为“不必拘定伦次”,并向史可法提出“中兴定霸如光武,要访取出群英杰”的主张,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政治见解。在爱情问题上,他身为贵公子爱上秦淮名妓李香君,不仅没有把她作为玩物,而且对之十分钟情,始终如一,百般尊重。李香君视阮大铖所操办的妆奁如敝屣,他连声叫好,誉香君为“畏友”,这是一种突破封建道德规范、尊重妇女的民主思想。尤其是与李香君分别之后,无时无刻不在真诚地思念她。黄河渡口,偶遇李贞丽、苏昆生。听李贞丽说到香君碰死在地时,还没弄清事实真相,便大哭起来,又听说香君还没死时,立即破涕为笑,连声称好;在经过战乱重返南京后,首先赶到媚香楼寻找香君,从院门之外,直步小楼前,推想着跨上妆楼、悄立帐边的香君见到他的惊喜情状。然而时移事迁,人去楼空,面对无情的现实,他不禁双泪长流、泣不成声,你单纯天真的神情、状态,令人觉得可爱。剧作家虽然对侯方域没有持明显的批评态度,只是如实写来,但却使人从中看出了侯方域身上所暴露出来的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一面。拿他最初梳拢香君说,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以消遣春愁的行径罢了。在复社文人同阮、马一伙的斗争中,侯方域缺乏强烈的斗争精神,往往采取一种调和的态度,常常以自己善良的愿望猜想阮、马等奸佞之徒。第七出《却奁》一场,他经不起杨龙友的巧言利诱,竟然答应为阮大铖与复社人和解,表现了政治上的动摇,第八出《闲榭》一场,陈定生、吴次尾要对阮大铖采取果断的报复行动,他却百般劝阻,表现出软弱的气质。直到阮大铖东山再起,已经把诬陷之词首先强加在他的头上,必欲置之死地时,他还说什么“我与阮圆海(即阮大铖,字圆海)素无深仇,为何下这毒手?”表现出浓厚的十足的书生气。总之,侯方域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因为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专权,因为四镇的横暴专恣,加之高杰的有勇无谋、左良玉的不学无术、史可法的孤立无援,终归未能收到效果。到头来,不仅未能保护庇佑自己心爱的情人李香君,连自己也受到阮大铖的无情迫害,锒铛入狱。这不单单是侯方域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是关系着南明一代必亡的悲剧。比起李香君形象的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合情合理来,说侯方域的形象是剧作家主观愿望与概念的化身,一点儿也不过分。
【王景隆】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短篇小说《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难逢夫》的男主人公。这位年轻阔少,礼部尚书的三公子在故事开始时,很像一位纨绮子弟。到风流场中玩玩,渐渐入了翻套,挥金如土,花掉了大宗银子。这种事情很根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显示他性格特点的,是他在这以后的表现。其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情种”二字。玉堂春为自己挨打,王景隆“心如刀割,慌忙抚摩”。还说:“冤家你为我受打。还说无干?明日辞去,免得累你受苦!”他和玉堂春分手时,曾跪下发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他回到家中,重进书院读书。整天想念玉姐。甚至有幻听幻视的现象。他到南京乡试,考完之后无事,每日只想玉姐。当地也有妓院,但他绝不去那里。终于起程进京会试去,“公子上的船来,手舞足蹈,莫知所之。众人不解其意,他心里只想着玉姐玉堂春”。进京之后,听说玉堂春被卖。一时气急,竟摔倒尘埃。这些地方,都显示他执着子爱情时“情种”特点。父母做主,为他娶了刘小姐,虽然也生得美貌,但他一心想着玉姐——“虽然陪伴了刘氏夫人,心里还想着玉姐,因此不快,当夜中了伤寒。又想当初与玉姐别时,发下誓愿,各不嫁娶。心下疑惑,合眼就见玉姐在傍。”当燕尔新婚之时,如此不忘旧情,才是真正“情种”。这个人物上进思想行为,有很深刻的社会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科举仕宦生涯的态度。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传统的生活道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乃是士子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的动力。但在王景隆这里,情况完全不同了。他和燕堂春受尽欺凌,在当时想出口气;想救出玉堂春,可行的办法就是榜上有名。二人分手时,玉堂春劝他“用意攻书,倘或成名,也争得这一口气。”他努力读书时,常以“玉姐当初嘱咐我,是甚什么话来”自勉。得知玉堂春被卖,他气得不想考进士了,明确告诉别的举子,自己是为了玉堂春才读书应举。经人劝说:考进士做官是救人的最好办法,他才参加会试。这些地方,表现了理想新的人生态度。这个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他的语言行动都显出个性化特点。他始终表现出浓重的书生气,但开始时有点纨绔习性,后来则变得深沉,开始时少不更事,容易上当,后来则老练多了。这一些都围绕他的爱情遭遇展开,读来合情合理。
8.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8)中国古代小说玉堂春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9.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志清明时期主要的代表明朝有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即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小说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是文言短篇小说。
宋代出现白话小说—话本,小说才成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说集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小说,如四大名著,另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