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在明清小说中如何反映

汪发
汪发
发布于 阅读量 581
古代科举制度在明清小说中如何反映

⑴ 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1、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2、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

3、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4、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1)古代科举制度在明清小说中如何反映扩展阅读

古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⑵ 明清科举制度

明代特别重视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而制度尤为完备,而且只设进士科取士,并且成为定制。《明史选举二》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为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皆初九日第一场,又三日为二场,又三日为第三场。""廷试,以三月朔。"清代也基本沿用此制。

乡试在各直省贡院进行,会试在京师,试卷前先书三代祖考姓名、籍贯、年龄、所习本经 所司印记。不准夹带、讲问、冒名顶替,不准冒籍,不准自叙门第。文字中要回避御名、庙号等。考场的小格考房称号房,每个考生一格,并有一号军专门盯守。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即是人生金榜题名中的最高境界,但这种机遇太少了。明清两代一共产生过200位状元,明代88位,清代112位,仅有3位是"连中三元"的幸运儿。他们是: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商辂,浙江淳安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钱檠,他是江南(江苏)解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会试,广西解元陈继吕也是连中三元。
明代各省的乡试中,要对"五经"的考试,每经取单科考试第一名,共取五名,称为"经元",也称"五魁"。解元必须在五魁首中录取。清代则不再分经单科取元,但人们仍习惯地把解元以后的第二至第四名称为"经元"、"亚魁",也把所有乡试中举者都称"文魁"。
为了让后学之士能有所借鉴,清代各省常把乡试、会试中式卷汇集成册,刊印发行,供应试秀才们作为范文参阅。如第一室中的《顺天乡试墨卷》(光绪壬午科);《江南闱墨》(光绪丁酉科)。第二室中的《嘉庆乙丑科会试魁卷》,收录了该科状元彭俊、榜眼徐筵、探花何凌汉的会试卷,还有《光绪庚辰科会试朱卷》。第三室中有《直省乡试墨粹》,山西、河南、山东、湖南四省各一本。
明、清代每科都要刻"进士题名碑",立于北京国子监内,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也有自己组织印制"同年"通讯录者,把同科进士依名次或年龄为序,包括每个人的名次、籍贯、三代祖考名等,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便于日后在官场中相互照应。第二室中的《钦定朝元卷》即是清代历科会试中式者的通讯录,也有乡试同科举人通讯录,如第一室中的《四川乡试同门录》(光绪壬午科),这些保存完好的文字珍品原迹,都真实地记载着当年科举制度中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历代科举中式,是通向仕途的最好捷径,清代对状元初授翰林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初授翰林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要在殿试三日后,由吏部举行进士朝考,优秀者选作翰林院庶吉士,人庶常馆,修业三年期满后再行考试,合格者留用,授编修、检讨之职,否则改授主事或外放知县。在翰林院任京官,日后擢升高官是有优势的。
明清科举中,乡试中举者,直省总督、巡抚要礼请他们赴"鹿鸣宴"。会试、殿试后,礼部要礼请全部中式进士赴"琼林宴"。所谓"鹿鸣宴",始于唐代,当时乡贡考试后,州县长官要宴请中举者,宴会上要歌《诗.小雅‘鹿鸣》,因而得名。明清时期也沿用之,歌《鹿鸣》,跳魁星舞。乾隆前菜肴丰盛,后渐至只有清酒一杯,徒具形式而已。

⑶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等秀才、举人....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十等,分别是及第、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鼎甲、贡士、举人、生员。

一、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二、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三、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四、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五、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六、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七、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八、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九、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十、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3)古代科举制度在明清小说中如何反映扩展阅读: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⑷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汪发在2023-06-24 16:17:10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danmei/224425.html


上一篇:求一本男女主是师徒关系的穿越小说
下一篇:男主是骊远的重生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