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写作方法科普
⑴ 求古代武侠小说的写作方法(俗的不要)
1,想一个自己想写的故事,是自己的经历或者是想,比如,一位写手刚从大学毕业,却迟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他把心和压力都写在了文字中。他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初去江湖的傻小子,在是是非非和温柔残酷间,最后逆溪成王的故事。
2,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必须有不同的元素吸引读者,在江湖中无疑会遇到的事情都有:中毒,跳崖,修习秘籍,女主摔到男主怀里,难过的时候会下起大雨等。那么,把这些元素写出新意,甚至反其道行之,就给人新鲜感。
3,然后,创造每个出场的人,包裹他们的年纪,姓名和性格,画好简略的关系图。比如这个写手,他最爱的恋人是什么样的,就创造一个和她类似的角色。boss也一样,当他把情感赋予人物,这个角色才能鲜活起来。
4,接着,就是小说的骨,也就是大纲了。一般每一集的大纲在百字左右,必须保证主要的情节,也就是主线的作用,比如用悬疑的方法写,不用上帝视角来写。描写时,必须按角色来些,不可以喧宾夺主,甚至覆盖了原本的主线。也不可以出现bug,比如失踪的人突然就在队伍中,没有任何交代。
5,然后,就是把大纲转换成正文的时候了,用什么风格,完全由作品类型来决定。比如是华丽丽的宫斗,就多描写些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直白和繁华的文风各有受众,要写,就写出风格来。
6,写正文的时候,一定要有现场的感觉,经历过的可以直接代入,其它需要想的情节也必须多科普资料,不然会闹外行的笑话。写越多,就能告别模仿的感觉,写出了自己的感觉。所以,要写出精彩的作品,还是要不断地付出努力。
一个写了10多年的写手,完毕,喜欢请采纳。
⑵ 古文的写作手法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赋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
赋比兴是我国三种传统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⑶ 如何学会写古风小说
你写古风的小说不一定会火,你要把握那个度,古风太重大部分读者就不回想读,好像在答读课本,太轻就觉得小白。如果你把握不好最好就不要写古风向的小说。而且你要读很多文言文,让小说档次变高,如果整部小说就那么几句就显的卖弄。
⑷ 科普文读后感和古典文读后感(中学水平)如何写
一、读
“读”是指阅读,或者说是“博览群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教材,教材最初为自编讲义《科普写作基础知识》,后为《科普写作技巧》(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二是浏览课外科普读物。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了一个故事:香菱向黛玉请教如何做诗,黛玉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清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教香菱做诗的方法,对于初学科普写作的青年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多读多看科普名家的作品,既可以学习和继承前辈科普作家的优秀传统;又可以从众多科普作家的创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领悟写作技巧。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也说明了“读”是“写”的基础。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普写作的初学者要掌握科普写作的技法,要提高科普写作的水平,多读优秀的科普作品,是颇有成效的自学方法之一。
“读”又可以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粗读”指广泛浏览和快速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广度上对科普写作有个粗略的了解。“精读”是在深度上化些功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一些科普创作理论和写作技法。
浏览科普读物,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使学生进—步从感性上去认识和体会各类科普文体的特点,从中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普写作的兴趣。
二、析
“析”是指佳作赏析。主要是精选一些优秀的科普作品供学生阅读与欣赏,便于学生从感性上品味、领略有关科普创作的理论及科普写作技法。
些技巧。
“析”可以全面性地对所选科普作品进行欣赏分析,也可以根据所选佳作本身固有的特色,有重点地去欣赏分析。《科普写作技巧》这本教材中的“请您欣赏”和“专家点评”,实际上就是一种赏析方式。我们结合专题讲座对科普佳作进行欣赏分析,教材中的每个专题,我们都相应地精选了科普名家名作,供学生欣赏、阅读,然后再加以评析。在《科普写作技巧》第二讲《神箭手百步穿杨——确定选题的技巧》的“请您欣赏”板块中,我们选用了科普作家陈芳烈的《邮票上的“通信”》,在“专家点评”板块中结合本讲专题对该文进行了赏析:《邮票上的“通信”》这篇文章的标题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尤其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只要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为之眼睛一亮。因为这个选题,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科技含量极高的集邮专题。再说,1983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通信年”,向人们展示这样的集邮专题,是十分切合时宜的。而该文作者陈芳烈先生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及丰富、翔实的内容,并借助于27枚邮票,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通信的起源、传说以及近代电话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知识,为人们了解“通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果从“选题技巧”来看,这篇佳作就很值得我们品味与鉴赏:
1.选题方法
这篇文章属于“社会性选题。”这一信息的发布,很自然地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特别是青年读者会格外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社会热点。作者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并很快确定了选题,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料(包括邮票的搜集)上的准备。在落笔行文时,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始就依此为由头,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2.选题原则
作者兼顾了其中的四个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通信”及其历史演变、发展,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古代原始的光通信(如狼烟、烽火、孔明灯等)和声通信(如鼓声、锣声、笛声、口哨声等)以及近代、现代、当代的电话通信和卫星通信,都是客观事实。这就符合了选题的“客观性原则”。
②新颖性原则。这篇文章中所介绍的无线电话、电视电话、录音电话以及国际通信卫星等电信技术,在当时都可以称得上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成果。因此,这篇文章的选题符合“新颖性原则”。此外,作者将集邮和通信技术的普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富有新意的,这就是写作上的一种创新意识,这也符合“新颖性原则”。
③需要性原则。“通信”,“虽然它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但有关通信的知识,却远非家喻户晓。”由于作者清醒地看到这一现实,因此,这篇文章的选题符合“需要性原则”。作者已经预见到,这篇文章的刊发,“将有助于人们了解通信”,并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这也是社会的需要。
④可行性原则。作者在确定《邮票上的“通信”》这一选题之前,已经捕捉了一定的社会信息。陈芳烈先生本人就是一位电信专家,他对世界通信史比较熟悉,手头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资料。另外,他对《知识就是力量》这本杂志也比较了解。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科普期刊,读者对象大多在初中文化以上。有了这么一个“知彼知己”的过程,这篇文章的选题,自然又符合了“可行性原则”。
3.精耕细作
作者为了写好这篇文章,除了广泛地收集和积累资料外,还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由三个自然段所组成,交代了写作缘由,点明了全文要介绍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比较丰富,所占篇幅相对要长一些,由“通信的起源”、“传说与通信”、“形形色色的电话”、“卫星通信”等四方面的内容所组成,资料涉及古今中外;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
为 利 通过赏析,学生对本讲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本讲的要点把握更准了。再譬如,要解决学生写作中的“构思开头难”问题,要初步掌握了十几种“开头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
如果说,佳作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的话,那么,对学生习作中的“佳品”进行讲评,这就是另—层次的“赏析”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选择一本科普书籍或指定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安排学生写“书评”或写“读后感”,这种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普读物的赏析水平。
三、仿
“仿”,本文是指借鉴和模仿。我们认为,仿写是写作实践中的一种较好训练形式。仿写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入手,可以让学生借鉴和学习科普佳作在立意、构思、表达、语言等方面的长处,这对于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益的。
在仿写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注意两点:
第一,仿写是仿照一篇文章的样式、结构和写法等,自己另写一篇相类似的文章。因此,主要内容与所用材料和原文是不相同的,切忌对原文进行改头换面。
第二,不要将仿写与缩写、扩写、改写等混淆起来。缩写、扩写与原文的主题一致,仿写则另起炉灶,写不同的内容,表达不同的主题;改写可以改变原文的体裁、写法等等,而仿写则要求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大体相类似。
四、积
“积”是指对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写作必须先占有资料,这是取决于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思想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中外科普作家的成功作品,都是在大量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五、创
“创”是指独立写作。独立写作需要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的学生必须提高收集信息、确定选题、设计标题和加工信息等综合能力。
科普写作,其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作者能把自己学习、生活、科研中获得的科学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撰写成可以向大众传播的科普作品;或者是将在调查研究中和科学文献中获取的材料,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再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观点,用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加工撰写成科普作品。
科普写作是科普创作的前奏。只要在科普写作实践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成为科普作家队伍中的一员,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古典文多为写人的,当作议论文写较好
⑸ 中国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有什么特点
章回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的分期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首先界定一下本文的标题。“无形”和“有形”首先指的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中国小说。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她的这种态度又基于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是她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思考的反应。本文涉及的大多只是现象,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希望本文能对了解现代中国思想史的某个阶段提供一个视角,对赛珍珠研究有所启示。
1932年2月赛珍珠在华北联合语言学校作了两场报告,后来以“东西方和小说”(“East andWest and the Nove1”)和“早期中国小说的源泉”(“Sources of the Early Chinese Novel”)为题发表。正如这两个题目所揭示的那样,赛珍珠在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中国小说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出这种形式的“渊源”。我不清楚这两个讲话涉及的内容是不是在赛珍珠其他的作品中出现过,也不知道这两个讲话是不是已经收入她的文集。但可以肯定的是,赛珍珠在这里表达的思想贯穿在她一生的著述之中,尽管这些著述直接涉及的不一定是小说艺术。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这里的“早期”指的是20世纪以前的中国。这段时期中国小说没有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即使后期受到过一些影响,在程度上也微乎其微,可以不予考虑。赛珍珠这么做的原因是:排除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中国小说可以看成纯粹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代表和反映的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第二,赛珍珠集中讨论“源泉”问题,因为正是中国小说的源头——中国文化——赋予了看上去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更加重要的是,和西方传统不同,这些“源泉”不可能象西方小说那样在小说本身或小说艺术甚至文学传统里得到完全的挖掘,而是体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体现在世代相袭的中国文人精神里。
用西方小说艺术标准衡量,20世纪之前的中国小说看上去的确没有清晰的表达形式,如果我们把“形式”狭隘地等同于西方小说的叙事手法的话。但是赛珍珠却明确指出:中国小说确实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只是这种形式和西方小说形式十分不同。首先,中国小说的一个明显的形式特征就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没有出现“小说的突然繁荣”。虽然小说的雏形在欧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是一般认为当代西方小说的鼻祖是17世纪初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他的小说《唐吉诃德》。此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欧洲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由后台迅速挤到了前台:英国文学中18世纪出现了一大批小说家,象斯威弗特、狄福、斯特恩、费尔丁、戈德史密斯等。美国小说的兴起则是在19世纪,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法国、俄国的小说创作也达到了高潮。和欧洲一样,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中国开始时也处于边缘,到了西汉仍然是“不合大道的琐碎之谈”,“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小说出现繁荣,“写作小说几乎成为风气”。但无论是“志怪小说”还是“铁事小说”,其表现的内容都和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西欧大相径庭,表现形式上也几乎没有可比之处。中国小说的另一个形式特征,就是和民间传说密不可分,它的形式由不同时期的民间艺人继承和发展。因此,小说在中国不是某些小说家们的独创,而是不同时代不同艺人众多创作版本的集合体。由于中国小说更多地表现出集体乃至整个文化的产物,其存在一直绵延了两千年,所以在发生学上没有出现过西方那样的“突然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小说的内容和叙事方式(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小说的形式)比西方小说更加依赖本土的文化传承,更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讲述或者记录下传说的艺人的心态。
中国小说的独特形式引出赛珍珠的另一个论点:中国小说的“形式”并不是可以用诸如“高潮”、“结尾”“联贯情节”“人物发展”等这些西方小说必不可少的形式因素来加以描述或者衡量。如果从这个角度衡量,中国小说在整体上则显得十分难以把握,内容上缺乏连贯性,主题上很少有明确集中的表现。但这种形式的“缺失”恰恰就是中国小说形式的明显特征。赛珍珠认为,中国小说家十分注重小说对生活的模仿,在这一点上他们要远远甚于西方的小说家——小说结构上之所以会出现不完整乃至支离破碎,因为这是生活本身的特征,而这一点在西方小说家看来就是缺乏艺术性。问题是,结构上如此“不严密”的作品是否属于艺术品。赛珍珠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没有现成的艺术标准,也说不准它(中国小说)是不是属于艺术;但是以下这点我却深信不疑,即它是生活,而且我相信,小说反映生活比反映艺术更加重要,如果两者不能兼得的话。
赛珍珠在这里并不是说早期的中国小说没有艺术表现形式。相反她认为,早期的中国小说同时包含了生活和艺术,这种艺术和生活水乳交融,达到了难以区分的境地,即使它“越出了(西方)艺术技巧界定的规则之外”,也完全有理由得到承认。因此,中国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具有优越性”,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创作出这种小说的人们的生活”。
赛珍珠在这两篇讲话里试图做两件事:第一,证明在西方人看来“缺失”形式的中国小说的确具备某种形式;第二,从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里向西方人展现中国小说的这种形式特征。赛珍珠并没有如我们期待的那样,对中国小说的形式特征进一步加以具体的罗列和说明,她甚至几乎没有提及中国小说的具体创作手法。接下来,她的论述转向了她所熟悉的那部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态。这是因为,她虽然长期生活在中国,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毕竟只是刚刚有所了解,没有能力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另外,她虽然喜爱诸如《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小说,但要深究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形式也绝非易事。她所了解的,只是她经历过的那部分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以及她所接触过的那部分中国文化,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她热爱中国小说,为中国小说的形式辩护,出发点还是她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但是她所了解的中国人民、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毕竟十分狭隘,不妨以《大地》为例。《大地》是这位美国女作家最知名的小说,而且出版于两篇讲话发表的前一年。她笔下的小说人物是中国最贫困地区的一些普通的中国农民,她本人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对这些中国人的生活和世界观十分了解。在赛珍珠看来,正是在这些普通的中国人身上,中国人的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才得到最好的保留和最明显的表露。例如她笔下的阿兰就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代表:无论环境多么严酷,她都支撑住家庭,相夫教子,保证家族的血脉绵延不断,正如她第一次和王龙相见时老夫人对她说的那样:“服从他,给他生儿子,越多越好”。正因为如此,赛珍珠笔下的中国人(如王龙,秦和梨花)表现出的大多是诸如逆来顺受、忍耐、漠然这样的品性。这种品性当然自有有利的一面,如逆来顺受是弱者生存的必要手段。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赛珍珠写作这部小说及发表这两个讲话的时代,这种品性正被视为国人的所谓“劣根性”而遭到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知足长乐的小农思想常常导致自欺欺人,不思进取;对土地的过分依恋也会导致漠视危机,反对变革。赛珍珠本人在作品里对这种落后的小农思想也表露出某种怀疑。
当然赛珍珠无意对中国人的这种心态进行夸耀。她只是告诉她的外国读者,这种对待世界的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它是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积淀;要了解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不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是不可能的。赛珍珠坚信,这种生活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已经绵延不息了几千年,小说家有责任以最接近这种生活的方式来反映它,这种反映方式也就成了中国小说所具有的形式。进入20世纪之后,国内的一些小说家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持越来越激烈的批判态度,对中国小说的表现方式越来越瞧不起。他们的小说或许因此看上去更加接近西方的“形式”,更加具有西方式的“艺术性”,但是赛珍珠对此却感到极度的失望。与此同时,一些青年小说家已经感觉到为他们的父辈所痛心疾首的某种文化缺失,开始“重新发现他们自己国家的现实”,填补由中西文化交流而造成的“巨大的思想沟壑”,赛珍珠对此又感到十分兴奋。
赛珍珠意识到,五四之后有一批青年人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留洋海外,接受了西方教育,却同时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感受,返回祖国之后,急迫地想重新肯定自己文化的价值,重新树立自己文明的传统,赛珍珠对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十分青睐。这些年轻作家转向“乡村僻野或小城小镇的生活”,那里的生活对赛珍珠来说就是“本土中国人真实生活”的源泉,是小说创作的“新鲜灵感”所在。赛珍珠把林语堂、沈从文这样的小说家称为“少数精灵”,却“思想精深,不会迷失在时代的混乱里”,认为这些人写出的才是关于中国的“真实”故事,才是“真正”的中国小说。
但是赛珍珠的这些看法在当时显然不合时宜。20年代末(赛珍珠正在撰写《大地》)和30年代初期(她在华北联合语言学校作报告的时候),中国知识界仍然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委,把之归结为儒家传统的负面影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所致,尤其对国人的懦弱性格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深恶痛绝。“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持久的偶像破坏式的批判”。这种文化革命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于1915至1927年之间,也即赛珍珠在美国获得学士学位一年后来到镇江任教之际,和她开始构思写作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之时。“偶像破坏”的含义是“从思想上拒绝一个传统”,而赛珍珠时代中国知识界有人主张“对传统的中国思维进行彻底的改变”,以使“腐朽衰败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和唯唯诺诺的儒家道德传统决裂,二是通过文化变革促使社会变革,以改变国人对“整个宇宙和人类现实的总体看法”。文学尤其是小说为此负有重要的责任,正如鲁迅在世纪初所说的那样:“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相比之下,赛珍珠倒是主张对中国传统进行恰当的保留和重新挖掘,不主张采取过于偏激的态度。因此,30年代思想激进的文学家并不理睬她的呼吁,她的作品看上去也和偶像破坏的主流十分不和谐。鲁迅和茅盾也曾因此批评她对中国的现实一知半解,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表现十分浮浅,对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多有歪曲。
有意思的是,争论双方面对的是同样的中国社会现实,一方把它看成中国文明的价值所在,另一方却把它看成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小农意识进行过入木三分的批评,认为这种意识造成国人的狭隘和懦弱,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他描写乡村的小说里,中国“大地”培育出的不是王龙那样的成功故事,也不是阿兰那样醉心于土地的农民,而是阿Q那种可笑的幻想,狂人那种幻想的破灭,以及一个血淋淋的人吃人的社会。鲁迅要竭力寻找的,不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农,而是知识分子里“勇猛的斗士”,并且为其人数稀少而扼腕。有人指出,1927至1937年这个“现代中国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诗歌,一种是激进的左翼诗人的创作,另一种则追随西方现代主义,醉心于纯粹的诗歌形式,把自己关在象牙塔。这种情况或许也发生在小说创作中,因此象赛珍珠这样的小说家就没有多少可以施展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赛珍珠所看好的改良派们更具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他们“执着于发展和使用思想,相信道德价值的重要性”,甚至“不管前面有多少障碍,都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已的原则和理想”。但是他们毕竟和西方的知识分子不一样,表现不出“独立批判”的能力,因为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确凿的怀疑”,而是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再次信仰”以及修补“墙上的裂缝”。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破坏心态,以及知识界的偶像破坏运动持续了多年,但是赛珍珠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情有独钟,尽管其中可能会有一些误解,但是她的精神即使在今天也不得不让人感到钦佩。
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重新认识赛珍珠以及赛珍珠在两篇讲话里赞扬的一批文人(如林语堂、沈从文,尽管她没有提及任何人的姓名)。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学术界对中国近当代思想史也进行了更加深人的研究,尤其是文化思想界的偶像破坏运动,体现在当代对盲目崇洋的批判,对全盘西化的质疑,对工业化弊端的认识以及对全球化的警惕。与此相伴随的,就是对儒教文明和中国文化道德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强调。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意识到,“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只是常常谈到的经济上的剥削,还有在西方教育体制下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忽视”,而且这种忽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学者们指出,本世纪上半叶那场有关中西文化的争论中有一些言论过于偏激和空玄;中国国土辽阔,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一直重视和研究不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对赛珍珠会产生新的兴趣。赛珍珠热还和西方后结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关。福科的知识考古学使人们关注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往由于各种原因而遭到忽视的那部分历史重新得到关注,以往一些简单化的结论也得到重新阐释。多元文化的介入使人们对主流文化之外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且把以往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的地方特色重新纳入整个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加以重新认识。
当然,赛珍珠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再发现并不一定意味着赛珍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赛珍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她在作品里所反映的只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农民生活极其有限的一个侧面,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现在看来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赛珍珠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正如当时中国小说采纳的形式那样十分复杂。不论这种思想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它的首要责任就是“在中国人群里发现中国的力量所在,使中国人民重新充满道德信心,相信自己文化价值的优越性,从而重新找回对自己文明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赛珍珠80年前有关“无形中的有形”的论述,不管她指的是中国小说还是中国文化,都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如果说首先来华的那些传教士们曾经帮助西方人发现了中国文明,赛珍珠则不仅帮助西方人而且帮助中国人来重新找回中国文化传统——这样的传教士的确少见,而且赛珍珠可能是最后一位。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⑹ 写古代小说的技巧
一、开头
下棋人有句话,输一着便输全局。当然,这一着不是指被对方将军。具体说来,开头以描写景象为佳。地点选在大漠也可,水乡也可。切记侠客不可抱着剑伫立在肉店旁。否则他就只能抽出剑,怅然地在风中对着一堆猪肉大发剑瘾,接下来被投诉送进衙门,接受道德教育。所以选址还是挺重要的。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地点一旦定下,整篇文章就只能在那方圆几里内发生了......恩啊,这倒不是成规,只是据观察,还没发现除金先生以外的其他人一开始就写了个轰轰烈烈的长篇。为了说明自己比较有自知之明,还是认死一个地方的好。
二、主角
好!接下来终于轮到主角出场了。
我们的主角一定是个英姿飒爽的人。纵然没有相貌,也必定有一双犀利如鼠牙的眼睛。如此这般,即使某一天武功尽废,也可以用眼神杀死你。他在出场时,通常会摆出一个超有面子的POSE,或者做出一个重复不停的动作,如走路、骑马,等等等等,反正不是不停眨眼就好。在做造型时千万别说话,有人叫你也不能答应,不然就不酷了。相貌描写自然不能吝啬笔墨,多写点多写点。年龄是不限,从少年到老者都行。最重要的一点,主角一定要和众人鲜明地区分开来。别人走路,他偏要站着不动(这里不排除故意要当拦路石的嫌疑),别人还站着观看风景时,他已疾行数千里。
三、必备情节
1.爱情 如果你平时看言情小说过多又无处发泄时,这种方法值得采纳。女子可以成为主角,但一要以配角的形式出现(下面友情链接几个关键词:翩翩然、嫣然一笑、稽首)。其中女主角也分两种:一种是绝对的柔情似水,无心江湖纷争,最后干脆发展到猛吹枕边风逼得主角隐退,两人过着居士般索淡无味的生活;另一种则是所谓的江湖鸳鸯,一手好身段,有时还可以拯救主角于水深火热之中,俨然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不过到底哪一种好,还是取决于全文的思想基调。
2.友情 侠客若是独行,听上去倒是不错,但试想遇到一大拨人无力抗衡,只有仰天长叹的份,悲切啊!所以还是安排个人来陪陪算了。这个人不能比主角帅,武功也不要太高,最多到比主角少会几招就好。否则那人抢了风头,两人没事时又抢小妾,伤了和气,闹个不欢而散多不好。后果远不止这些,还会把你花了无数脑细胞构建起来的侠气又冲得烟消云散,想来还真是不划算。故事结局里两人至少得死一人,营造点悲凉的气氛。呵呵,江湖中人下场也不过如此嘛。
3.亲情 其实很多侠客都像是从花果山的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没来头的。写写亲情,有时还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角的苦大仇深,多半是家中谁谁被杀受的刺激。举个例子,主角若是从小家破人亡,无家可归,少了人管教,才走上江湖这条不归路,性情也落得个放荡不羁,整天被爹妈束着,不乖都很难。至于韦小宝嘛,纯属例外。在这里不作具体研究。
4.官府 如果想写写带历史气味的小说,官府必不可少。技巧很简单,只要把官府的某个达官显贵写成整日狞笑着欺压可怜的劳动人民,其可憎嘴脸自然凸显出来了。这时候的主角,便成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和先进思想的人民
⑺ 请问古典仙侠小说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
首先一定要多看别人写的小说(注:你要写什么文,就去看什么文,但是不要老一味的捡经典文看,写的一般的差的都看看,这样就有一个很好的对比。),当然重在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方法,还要想,要多想,他为什么这里用这种方法,他这里为什么要景物描写。
其次就是题材一定要很好,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可是有写作空间的题材才可以衍生出长篇小说。小说是要有展开性的,不是平铺直叙。
再其次一定不能平淡叙述,这里的平淡是指:没有悬念,没有冲突,没有情节,没有发展,没有高潮的流水账。
最后重中之重,人物特点,描写的一定要到位,人物出场的安排可以交代的很清楚,也可以侧面描写,留下悬念。
嗯,当然,灵感也是重要的,有的小说家有灵感时,一天能更好几章节···
···
望采纳!
⑻ 小说的写作手法有那些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1]
编辑本段常用的写作方法及其特点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要具体分析。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特点】
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法,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LL,字太多了,说的可能有点不全面。
如果,还想要更多的,找这个网站
http://ke..com/view/1097766.htm
⑼ 科普文的写作方法
如果是科普文的话,建议你去买些科普类的书本,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的那一类介绍应该值得运用,如果你想自己创新的话你可以多看点科普类的书,结合优点,然后像一些写科普类书籍的高手请教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