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郑力强
郑力强
发布于 阅读量 407
高中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1. 求与选修4《中国小说欣赏》有关的人物形象鉴赏 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各一篇 1000字左右~

这个为什么不自己写?在网上搜一点素材,自己组织语言就可以写出来

2. <<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1.《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2.《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
3.《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其中的诸葛亮、曹操、关羽被称为“三绝”。

4.《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反映当时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一个是 歌颂敢于追逐自己利益的起义农民。
5.在梁山义军内部,始终存在着反对招安的力量,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李逵 。

6.《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很多情节有如独立的故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醉打山门、倒拔垂杨柳、。 林冲的故事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的故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7.中国古代的神鬼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搜神记》为代表的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另一类是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志怪小说”发展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和《 聊斋志异 》使这种题材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8.由 蒲松龄 创作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来源共有三类。第一类取材于 里巷所流传 ;第二类是根据 同人之籍录 ;第三类是 随笔撰次 。

9. 明清时期 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三国演义 》和《 水浒传 》形成了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大传统。《 西游记 》开创了神魔小说的空间,《 红楼梦 》描写凡人的故事。

10.有明一代的“四大奇书”指的是《 三国志通俗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 》。

11.“三言”指的是《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和《 喻世明言 》,其作者是 明朝的 冯梦龙 。其作品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 ;另一类是 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 。

12.可以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 红楼梦 》又称《 石头记 》,作者是 曹雪芹 。故事中的主线有以下几条:一是 荣国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兴衰 ;二是 宝玉与众女儿的聚散。 三是 宝玉“情悟” 。

13.请你写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名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14.被称作讽刺小说典型的是 吴敬梓 创作的《 儒林外史 》。

15.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 老残游记 》( 刘鹗 )、《 孽海花 》(曾朴 )

《 官场现形记 》( 李宝嘉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吴研人 )。

16.“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文学表现手法 。

具体区别是 讽刺小说主要是指以贬抑现实的态度和讽刺的表现方法而独标一帜的小说
谴责小说指清末。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谴责小说是在讽刺小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

17.《官场现形记》为我们揭露了许多官场的“规则”,其一:曲意逢迎,领导说的永远是对的
其二:投机钻营,互接帮派。 其三:封官卖爵,大行不正之风

18.“家族小说”的代表作有巴金的《 激流三部曲 》, 张恨水 的《金粉世家》,老舍的《 四世同堂 》, 林语堂 的《京华烟云》,路翎的《 财主的儿女们 》,张炜的《 古船 》《 柏慧 》,陈忠实的《 白鹿原 》,阿来的《 尘埃落定 》, 莫言 的《红高粱》。

19.在《家》中, 觉新 是处在新旧两种力量夹缝间的悲剧人物。___觉民与觉慧__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生命的信念。同时还有几位生活在压抑中却美丽而伟大的女性形象,主要表现在的鸣凤、梅、瑞珏的悲剧中。

20.《白鹿原》中真正的反叛者是黑娃和白灵。

21.《白鹿原》为突出对于民族精神的思考与批判,在艺术风格上借鉴了中国的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 红楼梦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法,把现实的生活同神幻的传统结合在一起。

22. _萧红__的《呼兰河传》是她对故乡与童年的追忆之作,贯彻着 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__的忧患。___王安忆___的《长恨歌》通过一个女人(主人公名字_王琦瑶_)的一生讲述了一座城市的故事。

23.赵树理创作的《 小二黑结婚 》,塑造了__小二黑___和__小芹___两个落后农民的形象。

24.路遥的《 平凡的世界 》以__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_、_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__为中心,描写了双水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故事。

25.茅盾创作《 子夜 》试图借__吴荪甫__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遭遇,说明民族资本家根本无力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26.由老舍先生创作的《 骆驼祥子 》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被社会扭曲直至走向堕落的故事。

27.由__梁斌___创作的《红旗谱》描写的是20世纪二三事年代冀中农民反抗地主压迫并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28.由__莫言___创作的《 红高粱 》的重心不在战争场面,而是放在了对热烈奔放的生命力的表现和歌颂上

太TM长了,尼玛现在的语文教育还这德性,纯属死记硬背,一点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都不留

3.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六朝

时期的“志怪小说”——以谈神说鬼或记录名人轶事为主。

唐代时期的“传奇小说”——这是一种有文人意识的文学创作,它“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唐传奇的

题材大致分为爱情婚姻、文人仕途、豪侠行义、历史故事、神仙怪异等,而神仙怪异又往往穿插各类题

材中,这是六朝小说的胎记。

爱情婚姻题材在唐传奇中占较大比重,且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不少作品歌颂男女青年挣

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锁,争取自主幸福的爱情和婚姻。他们不畏强暴、不计贫富、不惜以身

殉情,如《任氏传》中的狐女任氏爱恋家境贫寒的郑六,严斥企图恃富施暴的韦崟道:“郑生,穷贱耳

。所称惬者,唯某而已。忍以有余之心,而夺人之不足乎?哀其穷馁,不能自立,衣公之衣,食公之食

,故为公系耳。若糠糗可给,不当至是”。体现了妇女要求主宰自身命运的愿望和敢于反抗强暴的斗争

精神。《柳毅传》中的龙女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备受丈夫虐待,但她并不屈服,请柳毅捎信向父亲洞

庭君诉苦,历经周折,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见义勇为的柳毅结成美满婚姻。她是个敢于反抗夫权压

迫,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妇女形象。

唐传奇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如《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完成传书使命,钱塘君杀了泾河小

龙,救回龙女后,又陡生波折,平添钱塘君逼婚,柳毅严词拒绝一节。柳毅回家后连娶两妻皆亡,似与

龙女无缘,不料三娶的卢氏竟是龙女的化身。作者围绕龙女争取婚姻自主这一主线安排情节,展开矛盾

,波澜迭起,出乎意料,入乎情理,构思极巧妙,体现了“作意好奇”的特点。

唐传奇的语言生动流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这与作者不少是诗文高手,讲究修辞造句,注意汲取骈文

和口语之长有关。如钱塘君救回龙女后,“洞庭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

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寥寥数语,钱塘君的性格、说话时的神情口气

跃然纸上。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故事底本。话本即说书艺人——在宋代称为说话人

,演出的底本。说书人只能用当时流行的口语来说,故话本即当时的白话小说。这是一种不同于志怪、

传奇的新兴小说。小说话本在人物塑造及情节处理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在塑造人物时,不但长于动作

、语言描写,还长于心理描写。在展开情节时,不但曲折生动,而且善于制造悬念和进行细节描写。如

《错斩崔宁》,写刘贵从丈人家借得十五贯钱,回到家后,他的妾陈二姐问他钱是从哪来的,刘贵和她

开玩笑,说是将陈二姐典给了他人换来的。“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侍

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只得再问道:‘虽然

如此,也须通知我爹娘一声。’”等刘贵睡去之后,“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不知他卖我与甚色人

家?我欲先去爹娘家里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到家里,也须有个下落。’”通过这一系列细

节的动作、对话、心理描写,把陈二姐不满刘贵,但又无可奈何的温顺性格和口中虽不明言,但又颇有

心机的性格刻划得十分生动细致。之后写刘贵被杀,而偏巧小娘子又在路上遇到一个身带很多铜钱,但

又颇为斯文的年青人,又为后文的“错斩”设下了悬念。

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

4. 悬赏 100分 ,求高手关于古代小说鉴赏的作文!!

【晴雯是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最完美、最光辉的一个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情雯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反映了作者曹雪琴对人类真性真情的向往和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晴雯表现出的是不掺杂个人欲望的真爱真情。她不巴结主子,也瞧不起那些巴结主子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巴结主子的下人,甚至也包括那些自己也是主子的人,不给薛宝钗和林黛玉开门,就是很好地表现了这种思想。晴雯真心对待受当时社会污染很少的贾宝玉,“勇晴雯夜补孔雀裘”一章,反映了她这种对她认为值得敬重的人的真性真情。晴雯激烈地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压迫,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表现了晴雯这种不屈的反抗精神。晴雯是在尊严与自爱中结束了自己短暂光辉的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很好地反映了作者创作《红楼梦》的主题。
情雯的彻底的反封建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晴雯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之前:“只留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丫鬟为伴”,没有告诉其出身和来历。一直到第77回“俏丫鬟抱曲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王夫人命人赶走重病中的晴雯时,我们才知道她的来历:“只见几个老婆子走了……又吩咐:‘快叫怡红院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他妹子出去。’”我们才知道,晴雯是个已没了父母的孩子。晴雯死前文中有段文字交待:“却说晴雯当日系赖大(贾府的仆人)买的。还有个姑舅哥哥,叫做吴贵,人们都叫他贵儿。那时晴雯才得十岁,时常赖嬷嬷带进来,贾母见了喜欢,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到这时我们才真正知道了,晴雯不仅是个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孩子,还是一个被她的远亲转卖到贾府的丫鬟。作为一个在贾母身边长大、以后又来到了贾宝玉身边的丫鬟,晴雯是众丫鬟中最没奴才气味的一个了。别的丫鬟见到主子小姐,忙不迭的招呼,可晴雯却是不理不睬。 在《红楼梦》第31回中,同是宝玉房里的丫鬟秋纹,从贾母和王夫人处得了赏赐回来,非常得意,笑道:“……你们知道 ,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了几百钱给我,……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几百钱是小事,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给了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样是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他不愿意巴结任何人,也不想掩饰自己,她就像天上那一轮“霁月”。你看她,园子里的那些主子姐妹,她从不去搭惹。人缘极好的薛宝钗,在这个纯真女孩的眼里挂不上;那孤傲高洁的林黛玉,她也不放在眼里。请看第26回:“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了宝钗身上,偷着在院子里报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睡不着觉!’”有事?没事?当然是在说薛宝钗无事找事,有所欲求啦!一会儿黛玉来打门,“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又高声叫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一个丫鬟,听到打门声本应立刻起来开门,可可林黛玉的喊声她“偏生”没听见,真的是没听见?这个“情文”说不定是在鄙薄那个假清高真世俗时刻想着粘着贾宝玉的林小姐呢!就是对贾宝玉,晴雯也没怎么把他当着“主子”,总是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处处表露出的人性之真,是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红楼梦》中出现的几百个人物中,敢在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面前较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这个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另一个,就是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晴雯了。请看《红楼梦》第31回:“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将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碎。”贾宝玉说了她几句,不料竟是“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宝玉听了这话,气的浑身乱 战……”晴雯真的是这么一个惹不得的人?那阅人甚深的贾母为什么单单挑情雯来服侍她这个“心肝儿肉”的贾宝玉?晴雯恼的是贾宝玉以主子的身份来教 训奴才,而不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晴雯始终不向“主子”贾宝玉低头认错,倒是贾宝玉放下了“主子”的架子,去讨其高兴。“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两句,你就说上那些……”(《红楼梦》第31回)。不邀功,不讨好,激烈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不平等,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这样一个心灵纯净、“风流灵巧”的女奴,只因是为了争取平等的生活,所以才“招人怨”,所以才“怨谤生”。“身为下贱”却是“心比天高”,招致的打击之多之重是可想而知了。虽然她是贾母派到宝玉身边的,但“老祖宗”这个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也保护不了她,或许是根本不愿意保护这个“离经叛道”的下人。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等级制度不能容忍这种民主、自由思想的存在。所以,晴雯的结局只有是受迫害而至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晴雯在《红楼梦》中一出现,她就一直在为民主自由和地位平等而斗争,其斗争的彻底性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在《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捡大观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抄捡大观园之先,晴雯就已中了暗算,被王夫人叫去骂了一顿,心中怨怒正无处发作,恰逢抄捡,她已知灾难不可避免,索性就大闹一场,反抗到底,没有任何屈服求饶的言行:“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嚯啷’一声,将箱子掀开……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道:‘……我们……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见过,就只没见过你这么个有头有脸的大管事奶奶!”这个豪门里的女奴,为了追求自己的平等自由,毫不犹豫地反抗加在她身上的迫害。请看,在这次抄捡事件中,除了另一个也是丫鬟的司棋为了追求爱情以另一种形式(默不作声,以死抗争)反抗外,大观园里还有谁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和统治者对抗的?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见一伙人来自己处抄察,仅仅“问是何故”;那个平素人们沾惹不得、爱使小性儿的另一个主人公林黛玉,遭此奇耻大辱,竟然睡在床上不起来,任凭那伙她向来极端藐视的俗人乱翻乱抄。在封建统治阶级雷霆般的镇压到来时,她们的叛逆精神到哪儿去了?倒是有个贾家三小姐探春,不但不准抄察,反而打了那个抄捡的执行者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公开对抗抄捡行为。探春的行为是在卫护丫鬟们吗?非也!且看探春是怎么说的:“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必须从自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曾短暂地管过一段贾府的事务,因而知道贾府的衰败已不远了。她的反对抄察,实在是对统治者加速自我灭亡的这个具体行动的反对,是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和晴雯、司棋为争取个性自由、地位平等,追求个人幸福的反对察抄行动的性质完全不同。抄捡事件之后,晴雯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已完成。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人物存在于世间的,因此,晴雯在被赶出大观园之后不久便因贫病交加而死去了,完成了其短暂的生动光彩的人生。

5. 中国古代小说的鉴赏方法

1、化整为零。化整为零指的是有效地将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收集的文学碎片进行统一,这是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为了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鉴赏,首先需要了解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以及历史方面的知识。以研究古代字词意思为出发点,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对其中的文字含义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当然还包括价值匹配以及自然观念等。作为现代人,需要带着继承的眼光去看待我国的古代文化精髓。同时充分彰显出文学作品的传承价值以及经典性,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站在文史知识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会发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还需要对其中的意识形态、价值理论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文学家往往将精力集中于社会环境的研究上,实现与作品作者在心灵上的沟通,探索文学作品的哲理内容。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是从单一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并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认知体系,这使整个文学作品鉴赏过程存在很大缺陷。所以,需要将化整为零的文学鉴赏思想应用于文学作品鉴赏过程,彰显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尊敬,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的感知力,对作者的真实内心感受进行刻画和诠释。


2.2思想共鸣。在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将感悟以及启示作为主导,尽量精简语言,为文学作品质量的提升以及鉴赏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对理论的点评,却忽视了创作主体之间所显示出的个性化差异。为了提升文学作品思想的还原程度,人们需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与作者产生情感上以及思想上的共鸣,这是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有效前提。唯有与作者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更加深刻地感知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将历史知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作为基础,深入研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其次,需要将真实的逻辑思想作为基础,有效避免出现误解的现象,提升思想与文学作品内容的一致性。同时,需要显示出对作者的尊重,对作品中以及作品外的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整个过程中,不能超出文学限制的范围,不然的话可能会出现曲解文学作品内容的现象,也无法体现出文学作品作者的个性。因此,在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需要将事实作为基础性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鉴赏过程有效性的提升。


3 .提升鉴赏的可信程度
。为了促使整个文学作品鉴赏过程更加可信,在开展鉴赏工作之前需要先规定一个明确的限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需要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研究的基础,避免出现与历史事件发生冲突的现象,符合文化限度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任何状况的生存环境以及超越的形式都能构建起特殊形式的文化内容。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能够穿越时空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对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鉴赏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其次,古代文学鉴赏工作需要建立在符合真实逻辑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文体限度进行把握,避免出现文学作品脱离真实逻辑的现象。文学鉴赏需要建立在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当然这也可能造成一些误解现象的出现,这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对误解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跨越限度,否则可能会对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文学的发展。

6. 急寻一篇古代小说的赏析,1500字左右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略谈

小说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学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小说却成了最普及、最流行的一种体裁,特别是一大批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的优秀古典小说,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那么,初读中国古代小说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古代小说进行鉴赏呢?

首先,应具备古代小说历史发展的基本常识。

很多同学知道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却不知不同时期的古代小说有其不同的鉴赏角度。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早期的作品比较重视故事情节的叙写,不大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这个阶段中,小说中的人物只是故事的载体,是展开故事情节的工具;人物性格单一,多带有神奇和传奇性特点,这与其起源于神话传说有极大关系。例如先秦的寓言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和唐传奇等,它们大多以故事情节为作品的重心。后来,小说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身,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故事变成了性格的载体。这个巨大转变可以说是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正如老舍所说:“……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此所以十续《施公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大批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成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如此了解了情节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地位,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就可有的放矢,有侧重地赏读、品味了。

其次,鉴赏时应多注意古代小说的特点。

(一) 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纵观整个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是小说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传统。曲折复杂、跌宕起伏的情节不仅使小说故事性强,紧扣读者心弦,吸引他们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使主题表现得越深刻。如《水浒传》,作品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展开引人入胜的情节,从林冲被逼上梁山,到“智取生辰纲”“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变化多端,既反映了起义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也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而故事情节即使是短篇小说也是全始全终,首尾完整,基本上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 个性鲜明,具典型意义。鉴赏古代小说时如只把兴趣放在曲折的情节上,而忽略了它的人物刻画,也就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它的主题思想,获益也就大打折扣了。一大批优秀的古代小说留给今人一个个不朽的人物形象,之所以不朽,在于人物性格的鲜明与典型。刘备、关羽、诸葛亮、宋江、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林黛玉等小说人物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我国古代小说常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形象。在赤壁之战的尖锐矛盾中,作者不仅写出周瑜、孔明的英雄才略,而且写出了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赤胆忠心、蒋干的愚而自用。作者还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不同人物的各自性格。一谈起《三国演义》我们会自然地把曹操与刘备加以对比,一个处处奸诈,一个却是处处长厚。这种正反对比,使得性格更加凸现。

7.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 读后感(任选两篇写读后感就行)

今天日午后闲暇时,看着午后明媚的阳光,便想着手执一卷,在书中畅游的滋味,便读了经典《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刺董卓》一回,略得启示。
在这一回中,主要讲述了朝中大乱,董卓掌握大权,横行霸道,许多官员决定杀掉董卓。王允让曹操带一把七星宝刀去刺杀董卓。为国除害解救百姓自然好,但也要有策略,虽然曹操可能已经计划好谋杀董卓计划,时机够准(因为吕布离开董卓身边),但那一刻时运不佳,想要拔剑又被董卓从衣镜看到,幸好吕布刚好回来让曹操有机会逃生否则董卓在曹操还未逃走时起疑然后杀之。然而我起初不懂曹操为什么不直接杀死吕伯奢,而是“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读罢方才明白曹操本性固执,为人辛辣以他奸诈的性格,以慢其心,间而杀之...其二董卓身为丞相有强大的势力,没有良好的策略,单方攻击略有愚蠢
事情败漏后,曹操逃走家乡,途经其父至交吕伯奢家,欲借留一宿,吕伯奢甚是高兴,招呼家人杀猪款之,并亲自去邻村打好酒。曹操疲惫,卧下歇息,醒来时,听到磨刀声,此人疑心甚重,误以为吕伯奢要杀之领赏,故先下手为强,杀其全家,后发现实乃杀猪,后悔已晚,遂逃走,途遇打酒归来的吕伯奢,吕伯奢竭力挽留孟德留下,孟德心有其愧,然思索片刻又将吕伯奢刺死,至此吕伯奢盛情款待曹孟德,而全家灭门。曹操此人,乱世之枭雄也,杀其家人实为疑心甚重,做事狠辣,乃其作风,而再杀吕伯奢,我想他是不忍高龄老人回去独自面对家人惨死之痛,遂杀之!
与此同时当我读到曹操要刺杀董卓,准备掏出 宝刀是,心也随着小说的情节而波动紧张,当曹操暴露,我不禁叹息,唉,多好的刺杀机会啊!可惜,甚是可惜。不过,这也有曹操自身的原因:做事不细心观察,没发现屋内的大铜镜,不仅刺杀失败,还丢了一把宝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一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认真观察社会,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当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打在树上,零零碎碎,似乎书中的故事在眼前上映、、、
曹操这个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书中我最为欣赏的也是曹操。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史书评论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臣、、然而我确认为他是乱世之奸雄,也是英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 。
《曹操献刀刺董卓》这个故事给三国演义小说增添了生动的情节,不仅推动了小说故事的发展,也让读者对曹操的人性上有所了解,三国时代,动荡不安,将曹操直接评价为汉贼也有所不妥。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是感概,小时候就一直听说曹操是奸雄,现在看过三国演义后,确实不假,至少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能说明问题,更重要的是权位的刀把子,一直让自己人扛着,这样无异于谋权了,既然能谋权就有可能篡位。 更重要的是,朝中大臣众多,但是有勇气去杀董卓的却是寥寥无几啊,曹操就敢了,而且有可能真的是刺死了董卓,补充回答: 来自手机问问 自己也逃不出丞相府。这是玩儿命的活儿,也是忠君爱国的活儿。所以,我要说的是: 曹操是奸雄,也是英雄!

8.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论文

从“女儿国”看时代——《西游记》和《镜花缘》对比赏析 增大字体 泊头师范语文组:黄冬冬 摘要:《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关键字: “女儿国” 封建礼教 “女尊男卑” 实质 时代意义 《西游记》、《镜花缘》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文化瑰宝,在当今时代仍是魅丽不减,两部书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是女儿国这个意象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女儿国本身还是他们的荒诞、诙谐之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共性的东西,但“文以载道”、“明其本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要逐层深入,挖掘实质,找寻其时代意义。掀起“荒诞”、“诙谐”的现象外衣,我们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作者的社会经历来探求两部书中女儿国所蕴含的社会实质和时代意义: 首先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性所处的角色来分析。西游记中“女儿国”虽也有“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的涉及,但作者并没有展开来描绘,而是把视角放在女王求爱和举国臣民女子对男人的态度上,说明在这个女儿国中作者目的是突出女性作为爱情主角的实质。而其现实意义也生发于此。《西游记》成书于明中叶,当时程朱理学统治着整个社会,他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为大”,对女子这种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教化根深蒂固。在这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压制之下女性本身也成为扼杀自己的刽子手。在宋元时代作品就已出现了许多列女形象,她们把自己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的女性手被男子碰一下就认为有辱自己名节而自断手臂。而如果女子稍有反抗则被舆论灌之为“坏女人、不贞不洁的妖妇”之恶名。《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和卢夫人等女性由于背叛丈夫、没有从一而终,而只有落得被杀的下场。这些作品中作者的思想还没彻底开化,她们是被封建道德束缚了手脚。而今我们在幻想的“女儿国”中看到另一图景:女王得知御弟驾临,立即对众臣子宣布:“寡人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这是何等大胆的求爱之举呀!而举国上下女子对男女交合之事无任何羞怯之态。作者也敢于涉足这一方面,勇气可嘉!在现实社会中女子从小处于深闺之中,习熟“礼教”,万事遵礼教而行,即使心中青春萌动,也羞于出口,而最终往往在家人的摆布之下葬送个人幸福。构想中“女王”则勇敢的冲出了这个樊笼,女王从没接触过男性,但他对情爱有着强烈的渴求,他对唐僧大胆的求爱实质是理学禁欲主义窒息下妇女们发出的心灵呐喊。但“女儿国”在描述这种正义之举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在礼教桎梏下女性心理的扭曲变态发展。唐僧一行刚进入西梁边界就从一中年妇女口中得知:“那年小之人”不忘“风月之事”,“那个肯放你过去!就要和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做香袋”。这是何等的凶残与变态呀。这正寓指:在现实社会下由于封建道德、礼教的压榨,女性不能自由、合理追求情爱、幸福,最终使她们走上邪恶之路而不能自拔。如《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等就是这种扭曲人物。两者都是在封建包办婚姻下背夫偷情,更甚者潘金莲和西门庆狼狈为奸毒害亲夫。他们大胆追求幸福的勇气可嘉但不道义的行为又让人生恨。是封建社会扼杀了他们的躯体,泯灭了他们善良的灵魂。《西游记》作者正是站在社会高度逆时代不能为而为之,这种冲破时代枷锁的壮举实为可敬。但《西游记》的“女儿国”只是局限于女性自身情爱角度,没有上升到社会层面。而《镜花缘》女儿国中女性角色则发生了变化,已经成为社会活动参与者。有人会认为《西游记》中“女儿国”也是由女子来掌管国家、处理社会事务。但那只是虚渺的假象,因为在此国中作者向我们突出展现的是:河水受孕、女王求爱、国师说媒和摆席设宴。只要从深层次探求,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即现实社会中“女主内、男主外”大环境下女主母的行为:处理家务,管理婢妾、内眷。这种“常理”行为对封建礼教冲击力度不大。吴承恩展示的“女儿国”只在个人圈子里徘徊,他本人也难以想象女子还有社会的一面。由于作者这种局限,是他回避了这方面的渲染。而李汝珍则把重点停留于此,而且进行了大胆设想:“女主外,男主内”让女性管理国家,处理社会一切事务。这在其中“治河除水患”中得到精彩体现。此项工程虽是由唐敖这一外来男性协助,但如此庞大的工程一直是女王、国舅操心费力之事,而且这么艰巨而繁重的劳动还是由国中“女百姓”来担负完成的。它们有制铁造具上的“心灵手巧”,也是力量上的强者。书中对此工程的艰巨作了详细描述:挖坑、推坝、搅土且“要费许多力气”。“娇弱”女子们完成如此重任,的确难以想象,但作者所传达给我们得女性却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叹服。由此及彼,让我们也会联想到“女儿国”中女性在其他国家事务、社会劳动上的潇洒身影。在此作者把女性的才能、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出来,让现实中的男性看了也不得不汗颜。这些俗人们整天叫嚣“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的谬论,但一向“柔弱”、“浅薄”的女子在“女儿国里”则成了社会的主力军,这对现实社会的冲击非同一般呀。 其次我们从两部作品“女儿国”内:女王外来男性的态度上挖掘深层次的进步性。《西游记》中西梁女王对唐僧总体上采取屈卑的求爱。当女王得知唐僧已来本国,立刻按耐不住向臣子们宣布:“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这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二位上,紧接着又派国师去说媒,“礼”字为上。在见到唐僧后那种娇羞、妩媚、风流尽情展现,且又“御弟哥哥”叫个不停。这表明在她心目中仍是男性占主体地位,男性统治女性才天经地义,男尊女卑的意识没有改变。在这一点上作者仍受时代局限,没有重大突破。与吴承恩相距几百年的李汝珍却提出了“女尊男卑”的石破天惊的设想。在这个王国中女王对外来男性“林之洋”就没有了礼遇,而是强制性的逼娶,逼林之洋“穿耳”、“缠足”,做其“王妃”。在国王眼中“男性”是处于屈卑之地,应顺从自己。此国中体现的“女尊男卑”意识,虽有些矫枉过正之感,实则是作者在向社会呼吁“人人平等”思想,让男女倒置,唤起世间南子正视封建社会对女子近百年的摧残。这种女子苦痛遭遇的转嫁的确让女子们扬眉吐气了一回。这在时代进步和现实意义上已远远优越于《西游记》了。 从以上两大方面的分析对比,让我们切实感受了《镜花缘》中“女儿国”的优越与进步。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两位作者都是在封建专制大环境中成长起来,在逆境的压抑下,使他们有此惊人的创造和成就。但两人所处的毕竟不是同一时代,而他们的个性风格也应有所差异。明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启蒙思潮也在兴起,但明前期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高压和文化封锁,使此时的经济文化在休养生息中没完全摆脱出来。而此书又是作者对前人作品的综合和完善,放不开手脚,创造性不大正是作者的这种成书经历和时代的局限,才使《西游记》中女儿国的现实意义稍逊色了些。到了清中后期,经历了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升华。封建专制虽仍甚严,但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文学创作也进入繁荣兴盛期,李汝珍正是这个时代的产儿,他虽然和吴承恩有着相似的个人经历,可他生存于高度发展、高度激越的时代,生性乐观豪放,正是时代的熏染和作者的狂放不羁之风才有了我们的《镜花缘》,也才为我们构筑了奇妙的“女儿国”。而我们正是通过两部作品中“女儿国”片断的对比赏析才真正透彻的从立体上审视了时代的进步和作者思想的升华。 参考资料:赖力行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吕晴飞 《〈镜花缘〉为妇女大唱赞歌》(山东师大学报)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下)》

声明:本文是由会员郑力强在2023-06-24 12:44:05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pixivzhan.com/chuanyue/195560.html


上一篇:古代替身虐恋小说
下一篇:重生入股阿里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