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小说中妓女形象的演变
Ⅰ !英美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有哪些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美)M·斯科特·派克
追风筝的人
作者: (美)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
Ⅱ 小仲马的《茶花女》,为什么会以一个妓女作为作品的主人公
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一个性格鲜明、思想明朗、感情纯真而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一个姑娘。虽然命运和生活把她推进了另一种境界,成为风尘女子。但是,她纯真的本质没有改变。为了高贵的爱情,她宁可失掉一切,宁可受尽屈辱和误会。最后,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惨结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被侮辱、被残害者的冷酷无情,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念。人们在看《茶花女》时,往往落下伤心的眼泪。悲剧直接给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的向快感转换,从而使读者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满足。
Ⅲ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
一、情圣
(一)艺术化人格
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
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行为,表明他在说话。你可以让他轻轻地在心里唤一声“林妹妹!”不必问他,你明白这会在男人的心里漾起什么样的感觉。
仔细想想,林黛玉究竟给你留下多少姣美的印象和情愫的记忆?也不过是荷锄葬花,共读西厢,结社吟诗,泣焚诗稿。你不觉得这些都太像是舞台情景而不像是真实的生活情景?怪不得一再被搬上戏剧舞台,几乎都不用解读。再就是那些散见在琐碎的生活场面里的一串串晶莹的泪珠,不饶人的嘴巴和使小性子了。幸亏这不是生活,你能从从容容地隔除现实的烦扰去品味这艺术化了的人格。于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呕气斗嘴,悲切鸣咽,便都具有了美的价值。
艺术化生活中的艺术化人格,这恐怕正是林黛玉倾倒天下男人之心的奥妙所在。男人被生活粗糙了的心由此得到了滋润。怨不得你把林黛玉当作文学塑造成的情圣。
(二)长不大的女孩
我曾用心计算过林黛玉究竟活到多大。
第二回冷子兴说元春与宝玉“隔了十几年”,九十五回写元春死时“存年四十三岁”,接着宝玉结婚,黛玉闻讯病逝。如此推算,此时宝玉最小也二十四岁,黛玉小他一岁,应当活到二十三岁。不过这年龄与那时代全不相符。
我想这差错可怪罪于续书不周全。但我发现,曹先生写的章回里,年龄也不可靠。黛玉五岁开蒙,由贾雨村教授一年有余便带往贾府。此时黛玉六岁多,宝玉应七、八岁。但书中接着便有宝玉梦遗,与袭人做爱的描写,与男子生理上不通。故“程乙本”改作“十来岁”却又与黛玉年龄相抵牾。可见小说中的年龄原不可信。
语言叙述只是凭感觉而已,所以黛玉有多大也只在读书人的感觉之中。
我因此而感到林黛玉其实是个长不大的女孩,作家在年龄上的模糊也许是故意的。细读文本,我惊讶林黛玉在贾府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其性格和诗才竟一丝儿未变。她与宝玉之间的情份,总让人觉得亲情大于爱情。十九回写两个同卧一床,编说“耗子精”取乐,亲密无间,却没有恋爱之痕迹。我百思不解宝玉此时的心理。他和袭人初尝性爱之甘美,想来不会一次罢休。以他成熟的男子性心理,与黛玉笑闹成一团,竟无一丝骚动,只能说明他以兄妹之情来对待她。有一细节更能显示宝玉对钗黛的不同心理。宝玉此时拉黛玉衣袖“笼在面上,闻个不住”,只是追问是什么香,而在二十八回宝钗为他褪下左腕上的香串子,因“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傍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竟觉得她“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甚至想摸一摸这个雪白丰腴的膀子不能而恨自己没福,明显的是对女性的性渴慕和性骚动。
这当然可以用男女之间亲疏而引起感觉不同来解释。我却认为这是黛玉尚未成人的暗示。小说一再写到黛玉体弱多病,“从会吃饭时便吃药”,“有不足之症”。这样的女孩发育一定很迟,即使进入青春期,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上有诸般不足。宝钗大她两岁,又健康丰满,自然早熟,青春性感。宝玉的不同反应似可作证。由此我想黛玉是长不大的女孩竟然依据十足。
我忽然想到纳博科夫的《洛莉塔》。小说中男主角汉勃特把那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却又情窦初开、美如天仙的少女称为“宁芙”,着迷地追逐她们。洛莉塔也被汉勃特当作“宁芙”追求,因而笼罩着神圣的光晕,但当汉勃特终于占有了她的肉体之后,他却发现她已不再是她的青春之神了。
无独有偶。宝玉不是一再地赞美女儿是水做的,却又对女儿嫁人感到悲哀,说是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清净人”。这里是否有某种相通之处?要不一个中国作家,一个美国作家;一个生活在十八世纪,一个则生活在二十世纪,为什么都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出对女人同样的看法?
什么才是男人心目中的情圣?——长不大的女孩。保持童贞的女孩。林黛玉不正是如此吗?
(三)流不尽的眼泪
你一定还记得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专门写了一章《眼泪赞》。“借助泪水,我叙述了个故事,我敷设了一个悲痛的神话”。于是你想起了林黛玉和她的还泪神话。
不必讳饰你对小说中这段描写的疑惑。作家为宝黛悲情铺叙了一段前世之缘: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使其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为何说“仅仅”?那意思是不是倘若修炼更多时日,或可成男体?于是,这里分明又有法国西蒙·波伏娃称女人是第二性的意思然而,“绛珠仙草”又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细读再三,你不免惊讶自己的发现。中国文化历来把“雨露”当作某种符号,这里身为女体的绛珠仙草又说她并无此水可还,岂不是一种暗合?男人的雨露,女人的眼泪,虽然同是人体的分泌物,却终究是一个浊,一个清;一个是欲,一个是情。此层含义,又与宝玉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不谋而合。由此,你感叹不已,还泪的神话竟然还对应着这一个深层结构:林黛玉以女儿泪来还宝玉的男人欲,不是情圣,谁还配当情圣?
知道你忘不了罗兰·巴特:“恋爱中的一点点起伏波动,不管是喜是悲,都会引得维特潸然泪下。维特动不动就哭泣,经常流泪,并且是泪如泉涌。维特究竟是作为一个恋人落泪,还是作为一个浪漫伤感者掉泪?”因为这段话几乎可以照搬来形容林黛玉。不同的是,德国大诗人歌德创造的情圣是男人,中国大作家曹霑创造的情圣是女孩。这里究竟可以发掘出多少关于中外文化之异同,中外情圣观之异同呢?你已经无暇顾及了。你只是深深地铭记一点,情圣是与流不尽的眼泪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他重新发现并认可了自身中婴孩的身体”。
于是你竟然想数数《红楼梦》里究竟描写了多少次黛玉的哭哭啼啼。你终于没有这么做,因为你更愿意品味黛玉的绵绵无尽的眼泪和她哭泣时的意境:黛玉“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凡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二十六回)这便是情圣,感时花溅泪,一哭鸟惊飞。
二、爱与死
(一)爱的死吻
将一痕秋水引向颈项,我用生命完成了献给爱的死吻。
多日的等待和期盼,竟凝成了一团挥之不去的焦灼。我把它和定情之剑一起挂在了我的闺床绣帐。我对我自己说,尤三姐和柳湘莲从此便和这柄“鸳鸯剑”一样不可分开。谁知他忽然返悔……
我把焦灼留给了他们。飘逸在空中,我不再叹息。瞅着他们围着曾有万种风情的玉体急救不迭,我却已从佳人绝色中解脱出来,就象意义从语言构成的句子中浮出,再也无法挽留。
二姐儿为我拭去血污,颤颤儿的指头触摸到我的冰肌。我毫无知觉。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刺激使我选择了自杀。湘莲的托词笨拙到明眼人一看便知。可我当初跟二姐说,若他死了,我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再不嫁人。现在他悔约,只当他死了,我也只该剃了头,怎么倒割了颈?倘若当时我多些时间去考虑死亡的后果,我会不会让自杀停留在句子中?爱和死便会遥遥相对,一如地球上的南北两极。
我选择死,就像我选择爱那样毫无理性。我在贾氏兄弟前的轻狂豪爽、调情斗口,原是我维护我女儿真情的妆幌。我金子一般的心五年前便系着柳湘莲,不知他是否爱我。我爱得毫无理由,毫无希望。从那时起,我便把死带到了离爱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只不过那时我死了心地爱着他,现在我死了身来为此痴情划上句号。
我死而复生。看着“冷心冷面”的柳湘莲终于为我大哭一场,吐出“是我没福消受”的真情话,我感到了窒息后的欢畅。然而这仅仅是一瞬间,我竟怜悯起方才被我无所顾忌地放逐的如花似玉般的女儿身体。我祈祷死而复生的真正实现。我渴望流亡的灵魂重新安居在酥胸雪脯之中,以求与柳郎共度枕席之欢。死亡重新肯定了爱的真实含义,但死亡却不能使爱变得真实起来。不忍相别,终须离别,“从此再不能相见矣!”死亡撕毁了一切护照,将爱与被爱统统拦在了国境线之内。
一百年之后,我遇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吉卜赛女郎。她说她叫卡门,或者叫嘉尔曼。名字怎么写都无所谓,反正是个符号。我问她如何把死亡引到了爱情的身边?她挺着胸,微笑着说,卡门永远是自由的。她的眼光依然是野性十足的。她不再爱比才,她宁愿死在他的刀下来了结这一切。我知道死亡并不能向她证明爱的真实含义,她早在快活地活着的时候便已尝遍了爱的滋味。死亡只向他证明了不爱的无可动摇。在她,我想也许证明了她对斗牛士吕加的爱。
我和她相对而视。一方成了另一方的诠释者。风情体态,在我是为了拒绝不爱,在她是为了享受所爱。死亡,在我是为了证明我爱,在她却成了证明不爱。所以,我和她都选择了死亡,但死亡的方式却不同:我选择了自杀,她选择了他杀。
我不知道死亡究竟给爱增添了什么,死亡又给爱减损了什么。我只希望卡门向我承认死亡也证明了她对吕加的爱。但卡门微笑不语。
(二)情偶缺席与肉体缺席
你侃侃而谈。你滔滔不绝。你被你话语的对象深深吸引。
杜丽娘。一个以死而复生的方式刮起爱情旋风的美人,竟使你想到爱与死的不可逆性如何被话语的叙述彻底地解构。
她的故事可一分为二,以死亡为界:一边是走向死亡,另一边是死而复生。走向死亡的动机是情?你深表怀疑。杜丽娘养在深闺,从未接触过父亲和冬烘老学究之外的青年男子,情从何起?情由何生?你说汤显祖把杜丽娘放置在情偶缺席的舞台上演一幕催人泪下的爱情戏,这比曹雪芹让尤三姐五年前一见钟情于柳湘莲而今遭拒刎颈自杀更难。杜丽娘只能回视自己的深藏体内的欲望。那欲望因少女进入青春期而起。那欲望因情偶缺席而无所附丽。一团飘飘悠悠的云雾,分明在眼前袅动却无法揽进心怀的恍惚。《关睢》以诗歌语言的不确定性和能指所指关系的漂浮不定来满足杜丽娘对欲望的无以言说。春之神一面悄悄地驱动杜丽娘体内的性欲暗涌,一面华彩般地勾勒出“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同在的春景,明媚与阴郁恰好构筑起少女怀春的对应象征。于是你颇为得意地下结论:游园惊梦实现了杜丽娘从性苦闷到性幻想的心理转变。少女无言以对的生理性欲一旦成了允许虚构的心理情欲,缺席的情偶形象便由想象来填补。杜丽娘由此而迈出了走向死亡的爱之舞蹈。
你不想对杜丽娘死而复生后的事件絮絮叨叨。你把那称作另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按照摹本重构的后《西厢》。一个被现实的茧丝纠缠住想象的蝶翅而成的婚嫁蚕蛹。你斟字酌句地表述着这样一个意思:爱在死亡中是自由的,因为她只被要求倩魂与君共枕。而复生后的杜丽娘却是不自由的,她无法逃避让家庭和社会接纳这个占有和使用自己身体的男人。情偶不再虚化,他有了一个确切的名称:丈夫。爱情故事渗入了社会性的话语,便无可挽回地发散出婚姻的平庸叙述。
在走向死亡和死而复生两个故事的连接外,你发现了一个奇迹:爱与死的不可逆性在这里被消解。在死亡的冥河上,杜丽娘的一缕香魂乘着爱之幽舟四处游荡。你并不在意冥界描述中积演的文化一般模式。你感到惊讶的是,在这另一种时间和空间中的旅行,肉体已不再参与,因而旅行成了真真实实的游荡,灵魂的游荡。然而,杜丽娘却在这种游荡中寻找肉体的交欢。当缺席者终于出现,心造的幻影成为血肉之躯的柳梦梅时,杜丽娘却成了缺席者。肉体的缺席并不能阻拦她投入交欢的搂抱之中。于是,爱与死在另一种逻辑中变得互逆。你坦言你的发现;在走向死亡的故事中,叙述的中心是性爱,汤显祖却将它化为情爱的话语;而在香魂游荡的过程中,杜丽娘的肉体缺席使叙述转为爱的缤纷异彩,汤显祖却反而再三地迷醉于性爱的语境之中。一个最有力的佐证是,那个弥漫着强烈性欲臊腥的石女道姑的性爱故事,恰恰是被汤显祖安插在这里。石女的无门可入,与丽娘的无形求欢,构成了对应的象征。由此,杜丽娘要求柳梦梅挖坟开棺以求肉体的复生便水到渠成。
你戛然而止你那小河淌泻一般的语流。你开始眯细着眼睛端祥这位被你的话语所激活的杜丽娘。
(三)殉情
殉情是爱与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当祝英台坐在一团喜气的花轿被抬往马文才家成亲的路途上,她的思绪是否随着花轿的悠然起伏而被颠回过去的时光?他不需要别人来回答。他只需要听众。祝英台一定想到她本来有很多机会去阻拦梁兄的死亡。同窗数载,爱在悠悠的岁月中滋生。为什么不露出些破绽让梁兄明白英台的女儿身,却反而在梁兄疑惑时百般遮掩?为什么十八相送时直截了当地表白内心的爱情竟这样困难?他竖起一根食指贴在肥厚的嘴唇中间。嘘!他知道这是女子的娇羞。然而,祝英台其实是在男人指定的形象里含情脉脉,吞吞吐吐,欲说还休。她只能充当爱情的俘虏,等待梁兄的主动掳掠。不幸的是,梁山伯多少有些女性化。他的愚钝不敏,他在恋爱上的被动态势,最终使这场难以言传的爱情被悬置起来。男人指定的女子形象,反过来将男人推向死亡的悬崖。
他当然不会忘记祝英台在楼台会时的女儿装。在无望的爱情行将闭幕时,她陷入了一个仪式的迷惑之中。一方面她将告别与梁山伯的师兄弟关系,浪漫将从此被放逐出心灵的绿地。另一方面她忍不住要揭开初恋的秘密,梁兄究竟爱不爱她?她将以此祭奠自己的悲哀。于是,女儿装成了有力的符号出现在仪式的系统之中。但她没有料到,符号的过于强烈的信息会震撼原有的生命结构,梁山伯终因不堪忍受的性别借代而被消解结构。爱与死的联结再次被实现。它的不可逆转使祝英台看清了爱与死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纵身跃入裂作两半的梁山伯坟墓。
殉情是无法更改的过去的一个弥补。殉情是痴情的一种极端表达。殉情使爱与死的逆转在想象中得到实现。
一双美丽的带着不可解花纹的蝴蝶翩翩飞舞。他说,这是一个永恒的迷。哪一只蝴蝶是祝英台的精灵幻化?在男人的蓝天下,祝英台是否永远是一只不可解花纹的蝴蝶?
三、慵倦
(一)女人的体态
我必须面对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美女,但我怀疑我面对的杨贵妃果真是历史的真在。
于是我寻求符号表述的杨贵妃,却惊诧自己处在各种文本发出的喧嚣中。在“祸国”和“爱情”这两个文本里,我无法自拔。这都是男人的文本,交织着男人对美女的复杂情感。不全是爱。不全是恨。不全是恋。不全是惜。我因此而看见他们在自造的情理胶粘的泥潭里深陷。
弱水三千,我独取一瓢饮。相殊的东西在话语的叙述中不停地消逝,而众多文本的迭印处则凸现出贵妃之美的共识:慵倦。
我不知道白居易是不是第一个发现杨贵妃的慵倦之美。当他宽袍拢袖、长歌吟哦:“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他却当之无愧第一个成功塑造起杨贵妃的慵倦之美。女人的体态永远是男人对美的具体理解。品味这重彩浓墨的诗句,我仿佛想到曾经观赏过的许多西洋浴女题材油画中,并没有一幅制造过慵倦之美。语言的不透明性把女体的肉感刺激摈弃在审美眼光之外,慵倦这一与情欲有着密切关联的女人体态从而有可能升华为一种永恒的美,而白居易的全知全能型叙事视角,则加强了审美应有的距离感,给这幅语言涂抹成的浴女画镶上了镜框。我由此而不欣赏陈鸿在《长恨歌传》里取的叙事视角:“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令人想到唐玄宗掩身于重重帷帐后的窥视,全然破坏了杨贵妃的慵倦之美。
慵倦,意味着女人一任身体的自然放松而处于的无力状态。对丑女而言,这构成了男人对丑陋的印象。对一般女性来说,慵倦常常会被看着懒散的同义词。而对杨贵妃,出浴后的慵倦之态则凝固成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中的永恒之美,尽管这审美经验往往会因距离感的丧失而滑向情欲那一边,但白居易的“娇无力”却永远是对慵倦之美的最佳陈述。
慵倦与占有欲毫不相干。它成了男人的无休止的渴望。它构成男人性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它因此而成为杨贵妃的文学形象美之主语代词。
(二)想象空间
人们称她为杨贵妃远远超出于直呼芳名杨玉环。他非常乐意从独特的发现开始他的语言创造活动。这与等级观念无染。同为中国四大美女的西施和王昭君,都有贵为王妃的地位,人们却习惯于称呼她们的姓名。杨贵妃已不再仅仅是历史上“实在”的美女,在民间的转述和文人的创造性话语中,她已成为无数“缺席”的雍容高贵之美的具像,而将“缺席”纳入“实在”的正是慵倦。
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灼热性爱情语境里,他说他看到了一个处于雍容高贵地位的绝代佳人沉浸在永不魇足的爱河之后的慵倦。如胶似漆、情投意合这类符号已无法表述备受宠爱的杨贵妃。爱得太多,爱得太深,爱使双方将各自的自我完全投射到情侣身上。爱成了永无休止的献出自己所能给予的,却又觉得够不着自己想得的东西时的精神上的慵倦。诗人的充满诗意的话语,将这种感觉不定永远地定格在杨贵妃的“文本”之中。
是的,慵倦之美在他看来已不再仅仅表现在杨贵妃出浴后的体态上,也不仅仅是贯穿在她沉浸爱河之后的疲惫心态上,他以为这是两种状态的不可分割,是心体合一的结晶,当然更主要的是人们在历时性的审美过程中的“缺席”聚焦。一个为人熟悉的例子是,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创造的贵妃形象,唱腔迤逦宛转,气声若断若续,体态婀娜恍惚,舞姿惆怅飘悠。表面上演的是美人的醉态,骨子里却写尽了雍容高贵女性的慵倦之美。酒与华清池的温泉水一样,使杨贵妃尽展体态之慵倦。酒力不胜而娇躯无力,酒后解脱致心乏毕露。酒毕竟不同于水,所以杨贵妃借酒浇愁,在里比多从恋偶型收回到自恋型的疲惫不堪的过渡中,心体合一地显露出美女的慵倦。
他若有所思地说,慵倦绝不是困倦、困乏、疲倦、疲惫、有气无力、精疲力竭之类语符的同义词。慵倦已成为人们对美女的想象空间的一种确认,是审美意象系列中的一个单项。由此,他更在意白居易对寻访太真的叙述:“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分明着意刻画出杨贵妃睡梦惊觉时的慵倦之美。他当然知道诗句中表现杨贵妃听到玄宗遣使造访时的急迫心情,以致未能整衣妆容出迎。但如果仅到此为止,诗情诗意便不足以支撑起。唯有慵倦之美,才是诗人的审美中心,才能将杨贵妃在天上除了等待,什么事都不干的慵倦写尽。他说谁若不信,不妨去看看陈鸿在《长恨歌传》中的描写,虽然杨贵妃仍在睡觉,却要等睡醒后“冠金莲,披紫绡,姵红玉,曳凤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才出迎方士,慵倦之态全然消失殆尽,而贵妃之美又在何处?
Ⅳ 有哪些作家的小说反映了妓女的生存状态
老舍《月牙儿》
苏童《红粉》
小仲马《茶花女》
Ⅳ 要写沈从文和老舍妓女形象论文应该看什么书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以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 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Ⅵ 明清小说中有哪些描写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形象啊
清代的《桃花扇》李香君
还有《聊斋志异》女鬼小倩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薛宝钗若干
明代的《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李平儿
Ⅶ 白先勇作品中为什么经常出现妓女形象为了表达什么呢
一类小说是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多是取材“妓女”“老兵”“穷教书匠”,反映从大陆逃到台湾的一批普通人的一种破梦的悲凉和离乡的苦痛。而这些小说中逐渐出现一种宿命的神秘色彩。人的命运完全无法自己掌握,遭受外在糟蹋又痛苦无法改变。白先勇他深味这种痛苦却又无法找到出路,于是提出的是“孽”这样一种宿命观,带着“孽”诞生的人一辈子过着非人的生活。这样一种宿命观主要在他一篇反映妓女生活的短篇里
http://cache..com/c?m=0710cc6ff6102c&p=c079c4078f934eae1abe9b7e1c&user=
Ⅷ 古代文学中迷恋青楼女子的男主角有哪些出自哪本著作
【李甲】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重要人物。李甲负心,致使杜十娘含恨沉江,把李甲说成杀人罪魁也不为过。然而李甲在薄幸男子中间,名声似乎不如陈世美大。作品对李甲的处置也不甚严厉。“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这是一辈子治不好的精神病,且因愧悔而致病,正可说明此人天良未泯。这与派人去杀妻子儿女的陈世美,是有些不同。往深一层说,李甲是明代社会特定畸形的价值观中产生的一个怪胎。故事的时间是万历二十年以后,世风浮靡。李甲生长子富庶的东南地区,受世风影响可能深些。他是纳粟入太学的公子,而非苦读的寒士。他性格温存,善于讨好女性,又能大把花钱。这和颐指气使的公子王孙不同。在这些方面,他有几分贾宝玉的味道,故而被杜十娘爱上。杜十娘甚至认为他“忠厚志诚”。可能,李甲在妓院的一年里,在花钱和待人方面,是比较忠厚的。但另一方面,李甲还有另一重特征。李甲始终被“理”所束缚。这束缚不必是自觉遵从,而是不敢反叛。他先是背着父亲贪欢求乐,后来是害怕父亲而不敢回家。最后已到想回家却没路费的地步,即他自己所说:“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越接近家乡,他心中越害怕父亲,正统思想的压力越太。孙富一番话,打中他的要害,所以马上奏效。他在烟花场里,显得温顺忠厚;他在妓院小楼,与杜十娘山盟海誓;他在捉襟见肘的时候,对杜十娘感激涕零。这些,都是远离他父亲时候的情态。对以他父亲为代表的正统的“理”,他害怕他逃避。到无可逃避时,他只能屈从,而绝不敢反抗。这是可以肯定的,他还没有真正受到家庭的重压,只是孙富一番推测恐吓,他就惊恐莫名,茫然自失了。不妨推测,假如没有遇到孙富,假如他和杜十娘带钱回了家,如果他那正统的父亲逼他闭门读书,同时不收留十娘,他敢反抗父亲吗?作品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很成功。他的言语神情,我们竟有如见如闻的感觉。因而我们对他的思想性格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当人物性格形成之后,人物就按着自己的性格逻辑行动。这也就为读者的推测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柳耆卿】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明代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第二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所着力刻画的主人公。柳耆卿“因随父作宦,流落东京,排行第七,人都称为柳七官人。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其本等……最其所长,乃是填词”,是个“有名才子”。但他恃才傲世,不出入官宦缙绅之门,却留恋于秦楼楚馆,以至于“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更有甚者,“内中有三个出名的上等行首”,竟“赔着自己钱财,争养柳七官人”。在封建社会中,如柳耆卿这样怀才不遇、穷困落拓的知识分子,不攀附权贵以求进身,却偏愿与操卖笑生涯的妓女为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句),不仅表明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而且也是他对传统的封建礼教和世俗偏见的蔑视和反抗,反映了他身上具有了一定的叛逆精神。实际上,柳耆卿现存世的词集《乐章集》中,就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反映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生活的,并对她们表示了一定的同情,无怪乎他受到了妓女们众星捧月般的敬重。后来,由于“有司荐柳永才名,朝中又有人保奏,除授浙江管下余杭县宰等”这送上门来的官职,“虽不满耆卿之意”,却被他接受了,以作“进身之阶”。于是在暮春,他与东京众名姬依依惜别,到浙江赴任。途中,他扮作游学秀士,曾访问江州名妓谢玉英。当他在谢的桌上发现一册《柳七新词》,“都是耆卿平日的乐府,蝇头细字,写得齐整”,就问:“此词何处得来?”谢答:“此乃东京才子柳七官人所作,妾平昔甚爱其词,每听人传诵,辄手录成帙。”柳又问:“天下词人甚多,卿何以独爱此作?”谢答:“他描情写景,字字逼真,……人不能道。妾每诵其词,不忍释手,恨不得见其人耳!”这两段对话,写得非常精采,几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风尘女子竟是柳词如此多情的知音,这又为柳耆卿为何“多游狭邪”作了注解。二人恨相识之晚,情投意合,山盟海誓,订了白头之约;但因“赴任不便”,谢玉英决心从此“杜门绝客”,柳耆卿也许以“俟任满日,同到长安”。一位走马上任的官员,竟在旅途上与一个妓女论嫁娶,实是柳耆卿叛逆性格的又一表现。他到余杭县上任之后,“端的为官清正,讼简词稀”。一日,他看到在县衙唱曲劝酒拍官妓周月仙闷闷不乐,便问其缘故。原来周月仙“颇有姿色,更通文墨”,与本地黄秀才情笃意深,一心要嫁给他,无奈黄家贫穷,迄今未能成亲。同县又有一个刘二员外,对月仙垂涎已久,“欲与欢会,月仙执竟不肯”,便设计买通船夫,教船夫在月仙夜渡时强奸了她,刘二员外以此相要挟,使月仙屈从于他,但月仙却心下只想着黄秀才。柳耆卿了解实情后,“好生怜悯”,当日就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月仙除了乐籍,并使黄秀才与周月仙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段情节,是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故事之一,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妓女的悲惨境遇,又使柳耆卿的形象更富有人情味,可亲可敬。然而收在《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宋元旧篇《柳耆卿讨酒翫江楼记》,却是柳耆卿调戏周月仙不成,设计让船夫强奸月仙,然后胁迫月仙成了他侍妾,严重损害了柳耆卿的形象,其恶劣行径的描写,也不符合柳耆卿关心同情妓女的性格发展。为此,绿天馆主人在《古今小说叙》中指斥“《翫江楼》……鄙俚浅薄,齿牙无馨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在采用《翫江楼记》某些情节时,也纠正了旧篇的浅薄,并作了合乎情理的改写,推陈出新,使“济人于厄”、“成人之美”的柳耆卿形象跃然纸上,这实际上也是小说人物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情趣的转变。柳耆卿在余杭县三年任满,打道回京途中,又去江州访情人谢玉英,不想二人因为久不通音问,谢玉英囊中羞涩,经不住旁人撺掇,所以又“依前接客”。乘兴而来的柳耆卿到玉英处相访,正值玉英外出陪客游玩去了,“耆卿到不遇,知玉英负约,怏怏不乐”,写了《击梧桐》词:“临岐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近日重来,空房而已,……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这词写出了柳耆卿对玉英仍一往情深,对她的负约有痛惜,有责备,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这位风流才子对视为知音、知己的玉英的深沉的爱。“耆卿写毕,念了一遍,将词笺粘于壁上,拂袖而出”,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念、粘、出,细腻地描摹了柳耆卿痛失玉英时的心理活动;而其“词笺粘于壁上”,又为玉英游玩回来后,见了壁上的词,“再三讽咏,想着耆卿果是有情之人,不负前约,自觉惭愧”,埋下了伏笔。柳耆卿与谢玉英相知相爱、悲欢离合的遭遇,也是小说中写得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柳耆卿回京之后,又经人举荐,升任屯田员外郎,并与昔日名妓,依旧来往。不想他官运不佳,一次宰相吕夷简做寿,传命他写贺词,他竟误将一阕《西江月》连同贺词装入封套;一而这首《西江月》、(下片),其实正是夫子自道: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吕夷简读了这几句词,认为是对他的大不敬,大动肝火,衔恨在心。不久,吏部开荐柳耆卿补翰林员缺,宋仁宗征求吕夷简的意见,吕乘机进谗言,罢了柳耆卿的官职。本“不求人富贵”的柳耆卿对此大笑道:“当今做官的,都是不识字之辈,怎容得我才子出头?”并将一个手板上写道:“奉圣旨填词柳三变”。这实际上是对御批“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开了一个玩笑,将他性格中狂傲不羁、玩世不恭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此,他更放诞不检,以妓院为家。数年后,他即死于妓院中。出殡之日,“只见—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有几个相识的前来送葬的官僚,见此情景,“自觉惭愧,掩面而返”。不到两个月,又有已经悔过并从江州赶到东京陪伴耆卿数年的谢玉英,也因过哀而病逝,附葬于柳墓之旁。丛此,每年清明前后,诸名妓不约而同地到柳墓祭扫,“唤做‘吊柳七’,又唤做‘上风流冢’”后来竟成了个风俗。小说所刻画的柳耆卿,虽然较历史上的柳耆卿可能在真实性上相距甚远,传奇色彩甚浓,人为美化感也较重,但却没落俗套,没有去尽力渲染“依红偎绿”的嫖客经历,而是努力表现柳耆卿与被压迫被凌辱的妓女在精神和感情上的共同点,体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同情、信任和友谊。柳耆卿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所塑造的与妓女交往密切的有代表性的文人形象之一,既不同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负心变节的李甲,也有别于《李娃传》、《玉堂春落难逢夫》等篇中先误入狭邪、后又中举做官的荣阳生、王景隆等之类人物,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至于小说篇后诗“可笑纷纷缙绅辈,怀才不及众红裙”,则更借柳耆卿被冷遇被歧视的一生,进一步表现了作品对现实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冷嘲热讽和批判精神。
【侯方域】中国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传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忠于爱情、正直却又软弱的明末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作为复社文人,侯方域是具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对魏阉余党阮大铖、马士英之流不满;在朱由崧继承帝位的问题上,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力主拥立贤者,认为“不必拘定伦次”,并向史可法提出“中兴定霸如光武,要访取出群英杰”的主张,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政治见解。在爱情问题上,他身为贵公子爱上秦淮名妓李香君,不仅没有把她作为玩物,而且对之十分钟情,始终如一,百般尊重。李香君视阮大铖所操办的妆奁如敝屣,他连声叫好,誉香君为“畏友”,这是一种突破封建道德规范、尊重妇女的民主思想。尤其是与李香君分别之后,无时无刻不在真诚地思念她。黄河渡口,偶遇李贞丽、苏昆生。听李贞丽说到香君碰死在地时,还没弄清事实真相,便大哭起来,又听说香君还没死时,立即破涕为笑,连声称好;在经过战乱重返南京后,首先赶到媚香楼寻找香君,从院门之外,直步小楼前,推想着跨上妆楼、悄立帐边的香君见到他的惊喜情状。然而时移事迁,人去楼空,面对无情的现实,他不禁双泪长流、泣不成声,你单纯天真的神情、状态,令人觉得可爱。剧作家虽然对侯方域没有持明显的批评态度,只是如实写来,但却使人从中看出了侯方域身上所暴露出来的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一面。拿他最初梳拢香君说,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以消遣春愁的行径罢了。在复社文人同阮、马一伙的斗争中,侯方域缺乏强烈的斗争精神,往往采取一种调和的态度,常常以自己善良的愿望猜想阮、马等奸佞之徒。第七出《却奁》一场,他经不起杨龙友的巧言利诱,竟然答应为阮大铖与复社人和解,表现了政治上的动摇,第八出《闲榭》一场,陈定生、吴次尾要对阮大铖采取果断的报复行动,他却百般劝阻,表现出软弱的气质。直到阮大铖东山再起,已经把诬陷之词首先强加在他的头上,必欲置之死地时,他还说什么“我与阮圆海(即阮大铖,字圆海)素无深仇,为何下这毒手?”表现出浓厚的十足的书生气。总之,侯方域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因为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专权,因为四镇的横暴专恣,加之高杰的有勇无谋、左良玉的不学无术、史可法的孤立无援,终归未能收到效果。到头来,不仅未能保护庇佑自己心爱的情人李香君,连自己也受到阮大铖的无情迫害,锒铛入狱。这不单单是侯方域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是关系着南明一代必亡的悲剧。比起李香君形象的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合情合理来,说侯方域的形象是剧作家主观愿望与概念的化身,一点儿也不过分。
【王景隆】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短篇小说《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难逢夫》的男主人公。这位年轻阔少,礼部尚书的三公子在故事开始时,很像一位纨绮子弟。到风流场中玩玩,渐渐入了翻套,挥金如土,花掉了大宗银子。这种事情很根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显示他性格特点的,是他在这以后的表现。其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情种”二字。玉堂春为自己挨打,王景隆“心如刀割,慌忙抚摩”。还说:“冤家你为我受打。还说无干?明日辞去,免得累你受苦!”他和玉堂春分手时,曾跪下发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他回到家中,重进书院读书。整天想念玉姐。甚至有幻听幻视的现象。他到南京乡试,考完之后无事,每日只想玉姐。当地也有妓院,但他绝不去那里。终于起程进京会试去,“公子上的船来,手舞足蹈,莫知所之。众人不解其意,他心里只想着玉姐玉堂春”。进京之后,听说玉堂春被卖。一时气急,竟摔倒尘埃。这些地方,都显示他执着子爱情时“情种”特点。父母做主,为他娶了刘小姐,虽然也生得美貌,但他一心想着玉姐——“虽然陪伴了刘氏夫人,心里还想着玉姐,因此不快,当夜中了伤寒。又想当初与玉姐别时,发下誓愿,各不嫁娶。心下疑惑,合眼就见玉姐在傍。”当燕尔新婚之时,如此不忘旧情,才是真正“情种”。这个人物上进思想行为,有很深刻的社会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科举仕宦生涯的态度。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传统的生活道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乃是士子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的动力。但在王景隆这里,情况完全不同了。他和燕堂春受尽欺凌,在当时想出口气;想救出玉堂春,可行的办法就是榜上有名。二人分手时,玉堂春劝他“用意攻书,倘或成名,也争得这一口气。”他努力读书时,常以“玉姐当初嘱咐我,是甚什么话来”自勉。得知玉堂春被卖,他气得不想考进士了,明确告诉别的举子,自己是为了玉堂春才读书应举。经人劝说:考进士做官是救人的最好办法,他才参加会试。这些地方,表现了理想新的人生态度。这个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他的语言行动都显出个性化特点。他始终表现出浓重的书生气,但开始时有点纨绔习性,后来则变得深沉,开始时少不更事,容易上当,后来则老练多了。这一些都围绕他的爱情遭遇展开,读来合情合理。
Ⅸ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研究
以古代文学女性形象对女性俗语的考证与置疑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切入,进行了对关于女性的俗语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对一些俗语产生考证与反拨。目的是增加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俗文化的关注和认识,进而产生新的理解。
关键词:女性形象 俗语 考证与置疑
自古,关于女性的讨论就是众说纷纭的问题,外国有著名女性学者西蒙娜•伏波娃著有《第二性》,还有海蒂、福柯等哲学家;国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也涌现出很多女性问题研究者。那么,如此丰富的女性科学研究表现在文学中就是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最为典型、有代表性,而表现在俗文化中就是社会上长期流行、甚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一些俗语(在此为研究方便,姑且将其称之为俗语)。本文将把这两者结合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让我们以自古写情的公认佳作开始:《西厢记》、《牡丹亭》与《娇红记》。《西厢记》中青春貌美的相国小姐莺莺“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出身高贵显赫,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熏陶,但当她在佛殿邂逅“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的张生时,便一见钟情,陷入相思。杜丽娘的故事更是一场压抑的春梦:游园时一见春色恼人莺燕成双,青春本性便迸发殆尽,随之梦中相会直至为情而亡。她自己都说:“吾今年区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还有一位女主角王娇娘却是比前两位成熟和理智得多,她与申纯的爱情是经反复试探和了解得以建立,共同的思想以及志趣是他们的爱情基点,类似宝黛之爱。至此,我们不难对所谓“一见钟情”之爱产生置疑:爱情的产生真的存在一见钟情这种可能吗?试想,纯真质朴的莺莺小姐在佛殿上见到的不是张生,而是另一个同样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又满腹经纶的白面书生,她是否同样“一见钟情”?如果还不够说服力,那么杜丽娘梦中欢爱,梦醒后如果邂逅了另外一位柳梦梅,无疑仍会不顾礼法一晌贪欢。因为那个对象明显是春情萌发的产物,而非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真挚的感情。包括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朗与周胜仙同样在酒楼上一见倾心,巧妙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传达给对方,从而促成一段姻缘。清人李渔《十二楼》之首《合影楼》,写屠珍生和管玉珍由于见了对方在水中的倒影而一见钟情。简直其情。这些无疑都有强烈的传说、演绎色彩。纵观“一见钟情”模式,基本上都循着一条潜规则:偶然邂逅——私定终身——终成眷属(或双双殉情)。充斥其中的才子暮色,佳人怀春的实质无外乎情欲和寂寞并生的产物,“以色为先导,以欲为核心”,存在恋爱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多向选择的可能。这种“一见钟情”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到正确的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与这种一见钟情模式比起来,《娇红记》的爱情更为可信,更有亲切感。这也许与其产生时代较晚相关。
结束对“一见钟情”式爱情的置疑,第二个俗语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个饱含悲情意味的题目,其中蕴涵着不少女性的血泪控诉。笔者分析了关于描写妓女、爱情的20篇古代短篇小说,粗略统计归纳出一个结论,即:团圆结局(包括历经劫难后的重生)有10篇,变鬼复仇类型的有2篇,悲剧结局有8篇,其中多为“负心汉模式”。这些故事都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色彩,有情礼合一的思想倾向,结果是负心汉受到各式各样的严惩,可以证明的很典型的例子是前文所提到的《西厢》的前身:《莺莺传》。张生移情别恋,始乱终弃,痛斥莺莺为“尤物”。这是作为维护封建道德的优秀文学作品,旨在“止淫奔”。还有唐人蒋防的《霍小玉传》:小玉从来未抱奢望和幻想,就算面对李益的海誓山盟,她也清醒地认识到李益“门族清华”,“自知非匹”,直至被丈夫以七出罪过休戚。她很清醒:“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更为震撼人心的是《王魁负心桂英死报》(宋《醉翁谈渌》)。出于门阀观念、父为子纲这些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王魁辜负一心一意的桂英,枉她一片痴情。还有“秋扇见捐”的故事,汉乐府《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活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也印证古代弃妇形象成为一种典型形象的直接动因。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负心汉故事不胜枚举,归纳出一般模式是:女方有恩于男方——男方落魄后飞黄腾达——另觅新欢。虽然痴情后生的存在量不在少数,但古代女性特殊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似乎使人更加愿意相信“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更具有真实性。
第三句女性俗语中所包括的,有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之痛,更有千金只为红颜之情,这就是“红颜祸水”。一方面羞羞答答承认“红颜”,另一方面更咬牙切齿痛斥“祸水”,这是奇特的矛盾统一。古今中外关于这句话的证明俯拾即是:“声色也,败德之具也。”,“由来倾国遗恨,在婵娟”……成为典故的就有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周幽王为取悦褒姒而有骊山温泉华清池,更有千军只为红颜笑的烽火戏诸侯,美人艳笑和悠悠狼烟亡了商、周。还有“馆娃歌舞”:夫差迷恋西施,为之于灵岩上建馆娃宫,后被越所灭;“笑是金莲消国步”:六朝齐废帝东昏侯宠爱潘妃,为之造神仙、永寿二殿,凿为莲花以辅地,称潘妃行其上之态为“此步步生莲花也”;“玉树迷烟雾”:六朝陈后主沉溺声色,迷恋张丽华而作《玉树后庭花》……这些到底与真实历史有几分相同暂且不论,但文人对此的创作倾向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一个主题:红颜祸水。难道酿成祸水的罪魁祸首都归于娇柔红颜吗?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为了社会的主宰,为了推卸本无法也不应推卸的责任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有明人陆人龙在《型世言》中所作《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王翠翘死报徐明山》:翘儿为救家难,逼父母卖掉自己,落入娼家后又遇乱兵,在军中以美色(也算)运筹帷幄,救下当日的恩人华棣卿,又劝降徐海,使东南沿海一带免受倭寇之患,但最后也逃不过作为女人的注定悲惨结局:被逼沉江。作者也慨叹“红颜命薄如鹈翼一任东风上下飘。”像窦娥、赵五娘一样,忍辱负重,但又比她们高明地参与政事、救国于水火。名满天下的京城名妓李师师(《李师师外传》自宋《琳琅密室丛书》)不知是福还是祸地被宋徽宗发现并宠幸。金兵南侵,“河北告急”时,她积极资助抗金斗争,被汉奸张邦昌出卖后,愤然就义,以“色艺绝伦”的身体回报了故土,不知所谓“祸水”之“祸”从何来?清人陈树基有《苏小小慧眼识风流》:钱塘名妓苏小小,先委身于对她一往情深的阮郁,“有眼识人”,后又作出壮举,对落难的鲍仁慷慨解囊,助其成就功名大业,在世态炎凉中“颇识英雄”。虽终香消玉殒,但从衣锦还乡的鲍仁“人之相知,贵乎知心,他小小一女子在贫贱时能知我心,慨然相赠”的由衷赞美中,我们仍然清晰可见的,是小小的才识兼俱、侠肝义胆。这位“千秋义侠”之“祸”又从何谈起?娇俏红颜,或温存,或智慧,或贤良,或狭义,被强行扣上“祸水”之名,不得不说是社会和文化的悲哀。而让这些可人红颜去承担误国毁家的罪名未免有失公允,但历史从来为强权者所书,这便造就了她们永世的地域,翻身难矣!
下一句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在父母劝儿女擦亮眼睛为择佳偶时成为许多家庭必引之语。看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唐传奇《李娃传》讲荥阳公子命运不济,沦为挽歌郎甚至乞丐。在妓女李娃的精心护理下,终应试得官,恢复旧有地位,李娃也被册封为妍国夫人,二人结成百年之好。同为情人败落,赵春儿的命运可没那么幸运。《警世通言》中《赵春儿重旺赵家庄》中的纨绔子弟曹可成,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毁了父母之家和自己与春儿的夫妻之家,更可气的是连春儿为养家而防绩的伴儿都被他卖掉。赵春儿可真谓“嫁错郎”,幸亏她还有先见之明,埋了“黄白之物”在地下,待相公醒悟后以解家难,才“重旺”了赵家庄。春儿也因其为人之善、谋虑之深、目光之远、心智之聪、意志之坚、持事之恒被奉为“有志妇人”。而作者冯梦龙对此却有训诫:“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岂不可笑!春儿以自己的坚韧和意志重新唤醒了丈夫,振兴了曹家庄,尽管“嫁错郎”,却仍矢志不渝,创造了一个较为美满的团圆结局。但作者用她来“劝君莫贪花”!……更为广泛传诵的是《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再恩爱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迫于焦母的巨大压力,“新妇”仍“被驱谴”,她洒扫女红无不精通,又光彩照人,本应拥有古代女子期待中的相夫教子的美好人生,但事以至此又何尝不是因她“嫁错郎”?但这种认错人,爱错人,又跟错人而酿成悲剧的最为震撼的典型是杜十娘。这位京都名妓色美艺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声音“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使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且道德高尚,蔑视鸨儿“贪财无义”,又贤良多情,与李甲“真情相好”,但结局却是与承载了她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所有向往的千金宝箱一起怒沉于滚滚江涛。“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啊!悲剧气氛催人泪下。诸例可见,在古代,女性的幸福仅是男性垂怜时的随手一抛,这时嫁人就显得异常重要,所以“女怕嫁错郎”盛行数年且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