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穿越小说
Ⅰ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
第1节:陌上花开缓缓归(1)
自序.蔷薇记
题记——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
——英.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
我没有想到,这最后的数万字。会在北京完成。我以为,会是在那个高原小城里,看见窗外飘落的雪,拥着藏家的炉子,在键盘上静静绽放我的文字。
那样。告别人世的喧嚣。
我相信会有一天,我会走入那种不被打扰的宁静当中去,就像那日我站在班禅面前,见他笑时,心里的洁白平静。而现在这般,也是好。我能够停留在这样温存大气的城市里,在人间烟火中继续我的蛊惑,一旦被人识穿虚弱。也可以很快的遁入人群找到另外的寄身,或者回到自己枯黄皱巴的书册中去。
这本书的序言,本来是要请江湖夜雨兄帮我写的。他原本欣然应下来。后来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作罢。那么就算了。我不想他为难,而且有一些话,依然是自己来表达比较妥当。
题记是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诗,我原本不知道,是一个朋友在我的文章后面留了言,看到这句话心里悸动了一下,然后就念念不忘,深知它与我缘分已定。
乐府,不仅仅是乐府,那些古诗都似是种在我心里的蔷薇,而多年积郁的情感又如长大的猛虎,我不敢轻易放它出来,深怕它不识轻重触伤了细弱的蔷薇。
我小心将它放出来,幸而它竟懂得细嗅。
如人所吟:那猛虎在细嗅着蔷薇,一刚一柔却如此交融,故,刚如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莲花。
写乐府很难,手边的资料多是生涩的.那些年少时的记忆亦不复能够负担我现在文字的重量。常常就写的很长,因为有太纷乱的历史需要去援引,消化在文中。南北朝的历史光怪陆离,大一统之前的年代荒诞华美不可尽言。而那些简单的歌章,则必须有历史加以映衬,否则就轻浮浅薄。看不出其间的思想动荡。
在历史中游历,有如行走在蔷薇园,你可看到那些华美的诗句,一如正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又要分别那蔷薇下的刺,不被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坎坷所刺伤刺痛。这本书注定要以史来绎情。
第2节:陌上花开缓缓归(2)
我不愿去回顾之前的文字,尽管它们彼此亲密无间,但它们对我而言是过去式。蛇不会对它蜕下的皮有任何眷恋,我就是那条蛇。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感觉到你的变化,在呈述一件事上面你变得更有自己的主见,我不再是听你讲故事,我能不知不觉走到文字里去。你知道,不知不觉,就很难得。
这样的话让疲累的我一下子精神振奋。
一直以来,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也相信自己的改变是对的,走上更沉静的道路,也更静默。一个写作者他要对自己的将来有明确的信念,耐得住寂寞。写作,是借由文字的光束照进内心的舞台,你成就自己的舞蹈。然而,这舞蹈不是只跳给自己看的。不可因为一时掌声激烈而分心,亦不可因为,舞蹈中台下没有声音而气馁,因为那不是此时你该关注的事。
我能在文字中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写到谢安、嵇康时心旌摇曳,写到慕容冲,陈后主时也哀怜不已。我对他们心无偏见,这是最大的成功。而李白,刘禹锡……这些熟悉的人,我用神秘的力量将他们从历史中唤起,再次演绎他们的故事,就一定要懂得珍惜这份机缘。
我于是完全没有时间空虚,这些人事已经占据了我全部的心思。我不能出门,不能与人顺畅交谈,拒绝一切的干扰。倘使我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我对他们的感情就被削弱,写出来的文字也淡薄无味,若我心有别念,他们即不再信任我。
很辛苦,很满足。很多人惊异我写作的速度之快,而我知道那是缓慢的。我与他们搏斗良久,如果我胜出,我就写出他们。如果我输了,我就得毫无怨言自己憋着。等待下一次胜出的机会。
而且,这是随笔。可以一场一场的胜出,速战速决是好事。如果是小说就必须积聚力量,以赢得最终的胜利。
一个系列的书,这是最后的一本。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写这样题材的作品。我需要给自己复原及重生的力量。
第3节:陌上花开缓缓归(3)
我是涉水而过的旅者,脚下河流深深。失却最初的跃跃欲试,平静地走过河中,在最后的一段路程当中,要让自己内心充满力量,能够坚持稳当地到达对岸。这最后的一本书,它不是完结,而是一个阶段的的结束,到达之后预示着更长远,更新的开始。在这之后,我要放下包袱,背起行囊,去到新的地方,开始另一段旅程。
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一直在听贾鹏芳的二胡。他的音乐,原版碟在日本。做的却是纯中国化的音乐,非常喜欢。
也曾在网上见到,极少。且不能确定真假,数百元的原声碟,如果用手提电脑的音箱来听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些在网上当下来的音乐,伴我无数个夜晚,给我灵感及抚慰。
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写的时候,参考了一些人的观点和话语,资料来源包括《乐府诗集》,余秋雨《遥远的绝响》,施蛰存《唐诗串讲》,还有来源自网上,具体作者已无从查考,不能一一注明,只能在此表示我真心的感激。
心中蔷薇能够如期盛开有很多人的功劳。一路走来,我亦得到太多的的关照和扶持。心内感激。有一句禅诗,用来形容我的心情和态度正好:“花未开全月未圆”
一切还有圆满的余地,时光漫漫,何妨扬眉淡笑,心境从容?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此刻。我就在你的身边,心里唱着这只歌,一只寂寞的歌。在千年之前的千年,越女在鄂君身边,唱出这首歌。得与失之间,知与不知之间,谁比谁婉转,谁比谁幸福?
这只歌是这样唱的:
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
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一阂诉说与心目中爱慕对象同舟,欣喜若狂又战战兢兢,不晓得如何安顿自己心情的古代歌赋。相传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首美丽的情诗。
第4节:陌上花开缓缓归(4)
这深夜想起来这首歌,就像有人从水里托起一只红珊瑚,呈现在面前,色泽鲜红,水滴未干,如同我的心迹。一定遇过这样的事吧,心里有酸涩的爱意,你爱着那个人,他却不爱你,或者,碍于种种原因,他不能爱你,你也不能够表白爱意。
叹一声,心悦君兮呵,君不知。君不知……
《越人歌》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0年前后,当时楚越虽是邻国,但方言不通,交往需要借助翻译的帮助。据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缠绵悱恻,艺术水平很高,和楚国的其它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朋友Y是武汉人,自他处知道,春秋时,鄂为邑。楚王子有名为子皙的,是鄂邑较早的封君。刘向《说苑》记载,子皙乘青翰之舟,下鄂渚,泛洞庭。驾船的越人,唱出这样的歌来。
他是一个节俭干练内心忧伤的男子。亦对我说,说这曲调的忧伤,满怀平人对王子的心悦与爱慕。可是这爱慕不同于今人对权势和名利的献媚,也非男欢女爱的幽怨。因有岁月和山川的映衬,更添了一种浩荡和平直。在那样无垠的汪汪白水里,只知昼夜,不知岁月。寂寞无行,漫漫长路。爱慕或许是疗治忧伤最好的良药。而这爱慕不仅埋在心中,且要唱出来。虽然那人不知,却要告诉他,心是自在无碍。
想一想,水天一色,舟船游弋,歌声回转。王子庶民,无卑无尊,彼此心悦。也是天下大同胜景。
这鄂渚便是今天的梁子湖,和那云梦泽一南一北,裹胁着长江。江海湖的浩淼荡漾和渺无人迹,总让人心襟惆怅,感物伤人。屈原也曾有“乘鄂渚而返顾”的句子,虽是写事,却也有岁月沧桑的意味。
而今湖虽没了以前的壮阔,却依旧浩淼。港汊交错,芦苇飞翠,荷花飘香,鸿雁翔集,成年以后,心思繁复,思想为旁物所左右,总不那么纯净。以前观山看水,只觉得壮阔,胸中有浩然之气,无须形容。而今总要搜罗词句,联想古往今来的典故。譬如这鄂渚,读到了《越人歌》的句子,知道“今夕何夕”的来由,心中有欢喜,却有些矫情。
第5节:陌上花开缓缓归(5)
成年的空落和缺失,总要靠他人他事来填补,真是悲哀。如那鄂君,心地何等的宽阔,面对浩淼鄂渚,却不能渡。也需山中林木做舟,平人的爱慕为阀。
由鄂君子皙想起吴王夫差。一个英雄盖世的男人;一个曾经英明无敌最后为了一个女人丧家失国的男人。我一直喜欢情深义重的男子,不以成败来评断他们。我信夫差有虚骄狂傲不可一世的一面,你看他时时被伯嚭的马屁谗言所惑,又被越国呈献的蝇头小利诱惑,又很妇人之仁,真是叫人叹息!然而,我始终不信他是那种看见美女就腿软,不分东西南北的男人。不信他如史书说的那样为西施的美色所迷。美色始终是外在表象,还不足以叫一个刚硬的男人至死沉沦。
如果美色时时都有用的话,每个美貌的女人都会获得幸福和爱宠。皇宫内院里不会有冷宫和弃妃,寻常百姓家不会有新人和怨妇。人世如斯和平美满,而那些姿色平庸心田饱满的女孩子永远不受人瞩目没有出头天。我们说天道公允,这公允体现在上苍不允许人用单一的标准来对待一切人事,而这世间每一天都会有出乎意料的悲剧或奇迹出现。
就像越女小心翼翼地唱了一只歌,她只是唱出自己婉转鲜亮的心意。遇上了心仪的男子,忍不住要像熏风中破土而出的青草般小招摇。那鄂君一定也是能够感受她的爱慕之心,她眼角眉梢情意拖延,如河流中摇曳的水仙,自美自持却不自知。而他竟然感受到了她的欢娱,她的寂寞,于是,他有心叫人译出她的心曲。
他的了解为她打开爱的通道。于是,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寂寞的歌。只因有了了解,哀怨幽暗的房间心意,突然挣脱了樊笼,一线天开,光明普照。
不去想越女跟子皙回去之后,获得了多久的爱宠,不去想她后来是否色衰爱弛幽闭深宫,暗暗地后悔自己没有留在吴越的山水之间做自在的打浆女。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预期,不可回转。时人往往取笑东施效颦。却不晓得,西施行在吴宫明月下,馆娃宫履声寂寂,她是否会想起少女时的自己,在苎萝溪边浣纱,辛劳而单纯。那时候的她跟东施已经截然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心底对她多少还有点瞧不上,可是为什么,到今时今日,她会反过来羡慕她?羡慕她可以老死故乡,只为一些平实而烦琐的小事劳心,生活平静。那个丑而单纯的女子,她觉得她颦眉是美的,却不知她的美好象蚌体内的珍珠,是用痛苦的延伸和凝固。东施觉得她是幸运的,却不知她幸运到被人选中,连情感也被人利用,她爱的男子,为了自己的理想,以伟岸虚荣的理由把她当作一件礼物,送入了别人的怀里。
第6节:陌上花开缓缓归(6)
罢罢罢!这样的绝色容颜不要也罢,不要担负国仇家恨,那许许多多男子的失败,整个越国的成败荣辱真的只能要她一人来承担吗?只愿能回复自由身,回到苎萝溪边浣纱,嫁一个普通男人,没有利用,没有机心,不需要打叠精神献媚周旋。了却家国,只是吴山越水间一双人间夫妻的安稳到老。
后来的林黛玉作《五美吟》关于西施的一首里有“莫笑东村效颦女,白首溪边尚浣纱。”之语,是至诚女子赤诚心境。
那所谓的泛舟五湖,也只是文人一厢情愿的臆造罢了!后来的她,已成了亡国妖物,范蠡有心重拾旧好,迫于舆论压力,也要忐忑再三呢?何况西施在夫差身边十年,夫差给了她一个男人能给予一个女人的全部爱宠,而她和范蠡之间拥有的不过是一见钟情,了不起数夕欢娱。一个范蠡当真那么不可替代么!
有一天,西施会发现她已渐渐忘记留在越国的的范蠡的脸,惊恐中,她曾努力试图去记起他,但终究发现,无论你曾多爱一个人,人是渐渐忘却那张久未去见的脸的。
我们的记忆有容量,它会老去,一切会被洗去,到最后它消失在时间中。谁也不记得,我们谁也不属于谁。
美人计是其实三十六计中最明显可以一眼看出目的的一计,悖论是,这一计往往最令人防不胜防,无法抵抗,收效最为显著。历史一个女子柳腰轻摆敌过百万雄兵的事不盛枚举,诚然是男人的骄傲自负在作祟,尤其是在成功时认为一切尽在掌握,天下无坚不摧。我连灭掉一个国家都不在话下,何况是一个小女子。而往往最弱小的,是最强大的,最娇媚的,也是最险恶的。我更愿意,相信夫差是爱上了西施。他不是不晓得这个越女潜伏在自己身边的危险,不是不晓得越人的用心,只是,那一杯鸠毒,只要举手奉上的人是你,我会眉也不皱一饮而尽。
而我的错误,只是,我不该将这游戏的筹码压得这样大,我不该叫整个吴国的子民,随我爱你的欲望一起焚身而亡。我忘记了,我是一个国君。我忘记了,一个君王的责任。
第7节:陌上花开缓缓归(7)
我这样爱你。你看得到吗?夷光……我为你抛家却国倾尽毕国之力只是为了证明这爱不是幻像,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我是爱上了一种持久的爱慕和守护,与容貌无关,与身份无关,无论今夕何夕,没有尊贵差别。
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寂寞无可言说,不是没有遗憾的,但,也并不都是遗憾。能遇到让自己仰视之人,已是不易。还能奢求更多么?心仪一个人,是我一个人的事。就让我,站在角落里.偷偷看着你.心有余响口不出声。
春蚕吐丝,把心紧绕,我把自己裹进了一个透明的茧中。看时间万物却寻不到你的影子,想放弃却无法将你忘记。从一开始,我的付出就只是付出。你的回应只是让它有归属。或许有一天,连这归属也不需要了。我仍是我,你仍是你。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参考书目、篇目:
杨文轩《春秋?今夕何夕》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有两天,不能写任何东西。《华山畿》缠住了我所有的情绪。很简单的南朝乐府,却莫名地喜欢。也许这喜欢正是因为它简单。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女子,悦之,因感心疾而死。及葬,车载从华山度,比至女门,牛不肯前。女出而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棺,乃合葬焉,号神女冢。自此有《华山畿》之曲。”
这首诗,列《华山畿》二十五篇之首。是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今镇江)的一个读书人,从华山畿(今丹徒)往云阳(今丹阳),偶然见到了一位女子,很喜欢,从此相思成疾。书里的说法是“悦之无因,遂感心疾”。士子终于缠绵病死,遗言要葬在华山旁,他初见那女子的地方。于是素车白马,迤逦而行,到得山脚下,突然拉车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来,见了士子的棺木,没有悲伤,没有惊愕,很平静地说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唱着这一阙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而入,不再出来。
第8节:陌上花开缓缓归(8)
这故事其实是梁祝的最早版本,很简略,却传神。最喜欢的,是那女子盛装沐浴的从容,她知他死了,为己而死,百般哀哭俱无用处。只是作歌:你葬于华山之脚下,你是为我而死,我一个人活着又为了什么呢?倘若你可怜我的处境,请将棺木为我敞开,让我随你而去。
世上情花万种,有一种叫生死相随。你以命殉我,我便拿命还你。一偿一报,丝毫不勉强。大有任侠之风。这样的从容,是已将生死置之心外,记忆中,惟有重阳古墓里出来的小龙女有此风仪。书中写到当日杨过在绝情谷中遭遇强敌,命在旦夕,小龙女却神态自若。不是因为不深情,相反是太深情后的淡定——“小龙女见谷主取出带有刀钩的渔网,心中早已想了一个“死”字,只待杨过一被渔网兜住,自己也就扑在渔网之上,与他相拥而死。她想到此处,心下反而泰然,觉得人世间的愁苦就此一了百了,嘴角不禁带着微笑。”我此时蓦然想起,小龙女嘴边的微笑正好合了“欢”这个字的深意。他是她的爱郎,她的欢人,同他在一起做任何事都快乐,即使是死。这一笔,也许连金庸自己都不是刻意写的。
小龙女对于情感的态度,更近于禅。至为浓烈的,也许正是那一份淡然。可惜此姝非实有其人,乃是文人笔下一段臆造罢了。然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文字和传说之间的差距,不过是一个在口一个在手。华山女子和小龙女一样是留在字面上的人,也许根本没这个人,也不需要真有这个人,故事是真实世界的反光,后人流传的只是一种愿望。人们希翼看到更美更纯粹的超脱于一切规则之外的精神幻相。
海市蜃楼的不真实并不妨碍它的美为世人所传颂。
东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时代,南朝质地柔媚寿命蹁跹,它的气质很像春日里的蝴蝶,有刚洁亮烈的一面,更多是柔情娇媚。它的文化风向标,那些流传在江南的民歌,也是这样。就连文人也多仿民歌而做乐府,喜做抒情小诗,少闻慷慨悲声。南北方各自有其乐府诗,南方以清商曲辞为主,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存诗八卷。南朝民歌以吴声歌曲、西曲歌两部分最为重要。《晋书?乐志》云:“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华山畿》是吴声歌曲曲调里和《子夜歌》一样重要且广为人知的曲调。郑振铎先生曾说:在乐府诗吴歌里,“其中惟《华山畿》最为重要。”
第9节:陌上花开缓缓归(9)
《华山畿》是《懊侬曲》的变声。懊侬,懊侬,这曲子叫人未唱已先叫人心神飘摇,似女子在耳边娇嗔,一点西子捧心的薄愁。吴声侬语,多少年来,都是文人们心里的魔咒,不敢轻易去撩动的琴弦。乐府里南朝的曲子也有同样的魅力。它们出自多情之地,带着多情的本色,即使只是一个农家女,田畈水边一句,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也有后世文人苦心难及的婉转缠绵。
所有的东西,它在初出现发展的时候,都有天真大方的气象,因为是初生,无惧无畏,我自是个清净我,自在我,荷塘当中莲花一朵,没有搅扰及牵绊。清商曲辞,情致缠绕,体制精短,大多是五言,内容多为男欢女爱,为后来正统文人所轻。然而它天真大气却是后人很难刻意达到的。任何人都可以唱可以学。李白刘禹锡等人从六朝民歌里寻芳汲取营养,出来立刻花香沾襟扑面清新。而元曲,大则大矣,深亦深矣,却很难叫后人从中学到精华。没有延续的动力和发展空间,所以清之后,急速的湮灭。同样是曲,它已经有了严格的体式和限定,像被教育成型的人,知道该怎么行事,固然举止稳当不会出错,一旦去除限制反而会茫然不知进退,也不天真更不可爱了。
《华山畿》中写爱情痛苦时,往往感情强烈,设想新奇。记得其七也很短:“啼着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意思是,我哭着到天明。泪流的可以让枕头浮起来,身子将被泪水冲去。”以泪落笔,写因情而伤心,手法极度夸张,却因其感情真挚,不让人觉得荒谬。更有甚者,歌道:“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长江亦为泪流满。如斯深情只为君。
其实怨不得天下男儿千百年来为江南吴地女子神魂颠倒,像南徐的士子飞蛾扑火般去获取陌生女子的芳心,用生命应了那句只爱陌生人,都不必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只要她们肯为男人劳力劳心,情爱中纤心弄巧,翻云覆雨,展露心田一脉深情风光已能让人受宠若惊难舍难分。这般人,本就如春上花开,明光晓映,叫人爱不得,放不低。这种天分是历史是天赋,不得尽知。
第10节:陌上花开缓缓归(10)
以歌而言,《华山畿》里记载痴情女子不只华山女子一个。歌也繁复多样,有为人钟情不得自解,作歌曰: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有长夜相思疑君到,歌曰: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有彻夜啼哭,以鸡做比喻,歌云: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
我看见有人叹赏:这几首,语句都非常短,简直是毫无预兆破空而出。如同断章,短的好象是长诗里截出来的寥寥几句,首尾的句子,都已佚失。但细细品味,又觉这几句,已经足够,或者余韵悠长,意在言外,或者音如裂帛,声调锵铿。民歌往往如此,很少精雕细琢,却犹如浑金朴玉,自有天然之美,因直抒胸臆,语出肺腑,相较精雕细琢的文人诗,另有一种特殊魅力。
从南北朝到现在,中间横亘着千年岁月,然而,有些情怀从未更改,今时今日的女子,与那长夜难眠泪湿衾枕的女子有什么本质不同?“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多少人也曾这样仰天长叹心意虚空。
在风吹帘栊的刹那恍惚里,在半梦半醒之间,谁没有过这样的怀疑、惊喜、和失落。谁不曾希望拥有一份恋情,盼望着久天长朝朝暮暮相爱相守?——灵魂与灵魂,瞬间与瞬间,严丝合缝。你告诉我,过去和现在,一切,有什么不同?诗如镜鉴,我们照见的,是我们自己的面目。
《华山畿》里还有另外一首,我记得也非常清楚: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要绳,自经屏风里。为一个男人的绝情而心痛,以致难过到要上吊自尽,诚是懦弱无知。然而女心如水,情意连绵。大部分的女人相信天长地久也心甘情愿地用生命去坚守爱情。女人的痴,痴到拿自己的性命去坚守爱情也心甘情愿。从古至今,女子为爱殉葬的故事比比皆是,最早的大约要算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泪尽潇湘投水而死,华山女子纵身入棺,祝英台也遁入了梁山伯的墓。再不出来。
我无意评述这样的故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我只是常常在想,如果娥皇与女英先死,舜肯定不会以身相殉的,舜的天下离不开舜,舜也离不开舜的天下。至于祝英台先死了,梁山伯会不会哭得墓穴为之开,也要打个问号。
第11节:陌上花开缓缓归(11)
男人只可以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身不由已地相思成疾,甚至郁郁而终,就象梁山伯,却不可以为已经得到的爱情付出生命。男人肩上有重于泰山的责任,这些责任不容许他们为爱殉葬。所以聪明的女子可以为爱情歌唱,可以为爱情落泪,但不要傻到用生命去坚守爱情,潇洒放任一点,也许会活得更好些。没有了生命,爱情在哪儿安根发芽?
《华山畿》的爱情故事,有悲喜两种传说。另一种是大团圆的结局,据元代林坤编著的《诚斋杂记?华山畿》记载,故事的大概没有发生变化,仍是那个士子为一陌生女子相思成疾,被士子的母亲知道,母亲就去华山附近寻访那女子,找到之后说明了情况,女孩为士子深情感动,偷偷脱下蔽膝教她带回密置男子卧席下,士子的病好了一些,发现自己卧席下有女子的衣裳,就将衣服焚烧,将灰喝下,不久临终,吩咐母亲将他葬于华山附近,母依其言。车过女子家门口,女子出来相见,歌而棺开,纵身扑入抱住士子,士子复活,两家相庆,为他们举行婚礼。
这样的结局我却不喜欢,正因为它太刻意去追求完美,带有一厢情愿的掩饰成份,掩饰世事本身的薄凉。我就很奇怪,为何那女子要士子母将下裳(蔽膝)密置在男子的卧席下,而不由其母坦言告之女心已许?莫非那女子在蔽膝施了法,说出去了就不灵?男子又为何执意求死,将蔽膝焚之,烧成灰喝下去,也不乖乖好起来,想法子把女孩娶回家?若是当中有什么人事阻滞,书中又只字未提。勉强添加的细节相互之间自有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明显是后来文人加以修撰过,强求圆满,反而失去凄美摄人的本色,
感激的是,所有的人都未改动“悦之无因”这四个字,这也就是《华山畿》故事的深魂——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华山畿》诗中的华山不是指五岳中的华山,而是指江苏句容境内的华山。南徐是现在的镇江。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左,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政府为此侨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到了南朝的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便一直成为镇江的别名。许多资料表明,吴歌《华山畿》的发生地就是丹徒石桥华山村,“神女冢”遗址,至今仍存,当地人称其为“玉女墩”。古代丹徒石桥华山上建有神女祠,当地人称“玉女祠”,己毁。
种》
Ⅱ <古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原文
所谓原文,其实复最早就是在苏轼的诗的制序里提到的,吴越王的这个故事就是苏轼听到的乡间传闻。
之前没有任何史诗记载。
其他的地方都是后人看了苏轼的诗序后自己想象,编的。
我看顾漫的文里引用了这句话,因为我对她的理解不一致,当时为了找“原文”翻遍了所有“出处”,我得出的这个结论是无奈的,但是肯定是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确定,甚至这个故事究竟是否真实存在都无法确定了。
陌上花 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Ⅲ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最新txt全集下载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作者:陌生花开
引言
更新时间2022-9-29 4:48:31 字数:350
午夜,静恩一个人站在最繁华的长安街上,看着空旷的长安街上除了一列士兵偶尔的经过,再无白日的喧嚣,看着ZY百货的广告牌上,那个线条刚毅的男人,一脸的茫然。一阵风起,吹动着静恩的裙摆飘飘。。。
“是啊,终于又回来了,纵然是想躲,但是心里的人始终都在,再逃避也没有用啊?!”静恩低头想着。。。
五年了,眨眼之间,一晃五年过去了,静恩一个人在美国孤军奋战五年,终于从世界一流的法学院JD毕业了,成了一个白领律政佳人,可他也变了,他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他,居然在这六年之间把一个小小的三人团队发展成现在在美国上市的大公司。
静恩的眼神盯着广告上的他一动不动,现在,他在干什么呢?他可还记得当年的凌静恩?还记得当年的那些誓言么?
还记得,陌上花开么?...
(不好意思啊,直到第六章了才想起来引言忘传了。花开在这赔不是了!)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22-9-17 0:37:27 字数:3680
“静恩,静恩,你看后面的那个男生好凶啊!”芷溪眼眶含泪的向静恩哭诉,刚下体育课的静恩一进教室就被好友眼泪汪汪的拦住了,
“怎么了,你别哭呀,小溪,怎么啦,慢慢说。”
“5555.。。。很热嘛,人家想去后面开电风扇啊,那个男生趴在那里睡觉,人家的手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头而已啊,他就恶狠狠地拿眼神瞪人家啊,吓死我了。。。”
好打抱……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Ⅳ 男主给女主写信是她快大结局时回家了,说了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古言小说,很久以前的了。有没有知道
我也在找,当下很好看,只记得最后那句话,是古代言情,忘记是不是穿越了
Ⅳ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千古情书全文
吴越王钱镠(liú)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Ⅵ 在哪本言情小说里出现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
穿越之陌上花
Ⅶ 找一篇小说,言情,HE,文里最后几章有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就是《穿越之陌上花开》
打包票 里面有这句
Ⅷ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全文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回陌上花开,可答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Ⅸ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全文
五代十国有个人叫钱镠,史载“权勇有谋,性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这孩子小时候是个混混,市井流氓,可是善结交,并且豪侠狠勇,居然在乱世中抢得一片江山,做了吴越国的君主。这个吴越国君,曾命三千铁弩射回钱塘江潮,诗僧贯休赞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成王败寇,江山易主,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上真是极平常的事。钱镠之所以为后人铭记,并非他的乱世枭雄横刀立马成就江山,而是缘于一段风情摇曳、艳绝古今的爱情故事。
吴越王妃戴氏,是个孝顺女子,每年寒食节必返临安郎碧娘家,看望并侍奉双亲,直到陌上花发才归去,岁岁如此。
这一年,王妃在娘家盘桓数旬尚未归去,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忽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花似火柳如烟的景象,想到心爱的王妃已多日不见,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田间阡陌上的花儿已经绽放了,爱妃可以一边欣赏春色,看阡陌之上细柳如烟,路边野外花若锦缎,一边享受醺暖的和风,慢慢地回来罢!
欲催归而请缓!这里面溶入了吴越王对夫人的多少柔情、多少思念?以及对三月陌上风情的深切感知啊!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戎马的霸主如此写信给妻子,这里有对于美的流连,还有着在季节变换中心灵敏感的悸动,一种面对良辰美景、如花美眷而发自内心的珍惜眷恋之情。深情和风情,在这里契合成最完美的爱。
短短九个字,竟然令王妃落下两行珠泪,侧然心动道:“王爷迈,既有信来,命我归去,安可有违?”遂返杭州。
清代学者王士祯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记载了这个故事,说“五代时,吴越文物不及南唐、西蜀之盛,而武肃王寄妃诗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又在《香祖笔记》中写道:“武肃王不知书,而寄夫人诗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资致无限!”
吴人被他们国君的爱情深深地打动,用信中语编成歌曲,四处传唱,其韵凄恻,含思宛转,听者侧然。苏轼任杭州通判的时候,听到里间儿歌传唱《陌上花》,知道了这个故事,甚为感念,便将歌词改写,做了三首题为《陌上花》的绝句:
陌上花(三首并序)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骈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歌缓缓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