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万重著作的古代小说
1. 朝鲜16世纪之前的文学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朝鲜文学的成文作品,约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在此之前,已经流传着古代神话传说和口头歌谣。其原始艺术活动,见于中国的《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朝鲜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史书中,内容大抵同祭祀和农功事毕的欢庆活动相结合,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信仰。
朝鲜文学概述
朝鲜文学的成文作品,约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在此之前,已经流传着古代神话传说和口头歌谣。其原始艺术活动,见于中国的《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朝鲜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史书中,内容大抵同祭祀和农功事毕的欢庆活动相结合,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信仰。现存最古老的四言诗《箜篌引》和《迎神歌》,可能是使用文字后记录的口头歌谣。《箜篌引》出自中国汉乐府,据西晋人崔豹《古今注》的记述,被认为是古朝鲜人所作。朝鲜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以《檀君神话》为代表,叙述神人檀君建立古朝鲜国的故事。朝鲜传入汉文后,始有书写文学。近两千年来,他们借用汉字书写官方文书,著书立说,进行文学创作。1444年,李朝世宗时创制了朝鲜文字,国语文学日渐普及,至李朝末期,汉文文学始趋衰微,终于为国语文学所代替。朝鲜文学分以下4个时期。
三国时期的文学
1世纪前后,朝鲜形成百济、新罗2个国家。朝鲜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此时已进入封建社会。三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频仍,至 7世纪由新罗实现了统一三国。后又有后三国的纷争。10世纪初,高丽王朝兴起,建立了稳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儒、释、道三教都传入三国。佛教在新罗最盛,并创造出灿烂的佛教文化。但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儒家思想。高句丽首先使用汉文。她保有最早的四言诗《黄鸟歌》;后又有定法师的《孤石》和乙支文德的《遣隋将宇仲文》等五言诗。其他著作方面,高句丽还有前后两次的史书《留记》和《新集》(已佚)的编纂。百济的文化也很发达。285 年,学者王仁东渡日本讲授《论语》,第一次把儒学和汉文传到日本。4世纪, 学者高兴著国史《书记》。百济除成忠的《狱中上书》和兴首的《上义慈王文》个别文章外,没有多少文学作品留给后世,连古老的《书记》一书也早已泯灭不存了。新罗在统一半岛之后,出现强首、金仁问、金大问、良图、薛聪、慧超等散文家和崔致远、王巨仁、朴仁范、崔匡等诗人。他们的著作多数只存其名,书已失传。7世纪中叶, 真德女王织在锦缎上送给中国唐太宗的五言排律《太平颂》,在中国有一定影响,被收入《全唐诗》。《唐诗品汇》评为“高古雄浑,可与初唐诸作相颉颃”。薛聪的寓言《花王戒》、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残本和金后稷的《谏猎文》,是至今能够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新罗散文。崔致远是这个时期乃至整个朝鲜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家。他在中国留学,回国时值新罗末季,因不满现实,隐居伽山,不知所终。他的作品散失不少,但有一部完整的诗文集《桂苑笔耕》(20卷)和散见于其他选集与史书中的诗作流传至今。朝鲜历代文人都奉他为朝鲜汉文文学的奠基人。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新罗乡歌,是用本国语言进行创作的最初尝试,也可以说是朝鲜国语文学的发端。它和纯粹的汉文作品相比,是个进步,然而仍有极大的局限性,不懂汉文的人依然无法理解它。现存的新罗乡歌只有14首。这个时期汉文还不普及。三国文学的主流还是大量的口头歌谣和被文学史家统称为“说话”的各类传说故事。这些“说话”大致可分为建国说话、英雄说话和民间说话三类。三国开国的始祖,功勋卓著的将军,机智勇敢、秉性善良的平民百姓,多是传说中的主人公;故事生动,带有奇异的神话色彩,对后世的叙事文学有深远影响。三国的民间歌谣,著名的有高句丽的《来远城歌》、百济的《井邑词》和新罗的《会苏曲》等。被记录为乡歌形式的《薯童谣》和《风谣》,也属民谣范畴。从内容上看,有劳动歌谣、抒情歌谣和爱国歌谣。
高丽时期的文学
繁荣的起始
高丽于 918年建国,1392年灭亡,历474年。朝鲜文学的繁荣,始于这个时期。继新罗乡歌之后,产生了高丽歌谣、景几何体和时调等多种样式的国语诗歌。高丽歌谣长期流传民间,又称俗谣和长歌,内容无贵族士大夫气,敢于大胆地表现爱情。景几何体诗歌因段末附有朝鲜语气词“景几何如”而得名;由于第一篇作品题名《翰林别曲》,又称翰林别曲体。最早创作于13世纪,内容充满贵族的生活情趣,文字是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乡札”和汉文的混用。它上承乡歌,下启时调和歌辞,在国语诗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时调在高丽末期出现,是只有三行的短诗。出现后经久不衰,后来行于李朝一世。忠于高句丽的几个大儒多采用这一形式表白忠节,为高丽王朝唱着挽歌。高丽历代国王都重视文教,奖励学问。935年太建祖王兴设学校;975年采用留居朝鲜的中国后周人双冀的建议,以科举取士;990年在西京(今平壤)设修书院;992年设国子监,并选拔优秀生徒送中国留学;又在文臣中行月课法,命京中和地方文臣每月上诗三篇,赋一篇。穆宗时,有“海东孔子”之称的崔冲第一个创立私学;随后又有不少儒学者效法。朝鲜的汉文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普及。
12世纪
12世纪初,金富轼完成他的《三国史记》的编纂;13世纪僧一然的私家史书《三国遗事》问世。两部书中运用文学笔法撰写的人物传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显示了高丽散文的成就。这时期文学的主流是汉文诗歌。11世纪出现了朴寅亮、金富轼、郑知常、金黄元、高兆基、郑袭明、郭舆等一批有才华的诗人。他们以清新的风格、浓厚的抒情色彩,开一代诗风。12世纪末,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形成长期的武臣专政。文人遭到残酷镇压,有的被杀,有的遭流放,有的遁迹山林。他们和当权者处于对立地位,组织一些文人小团体,通过创作发泄心中的愤怨。同时,由于有了广泛接触现实生活的机会,看到了民间的疾苦,所以和前一时期相比,不仅作品的题材范围扩大,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批判现实的倾向。另一方面,遁世的隐逸思想开始抬头,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田园诗歌。李仁老、林椿等“海左七贤派”诗人,代表着这个时期的文学潮流。著名诗人李奎报对贫苦无告的农民充满了同情,对残害百姓的富豪、酷吏、贪官给以无情的揭露和鞭挞。统治阶级的巧取豪夺、贫富的不均、外敌的入侵,都在他的诗中有所反映。他写京城权势之家,财宝山积,在农民“饥仆不自救”的时候,竟用珠玉般的白米饲马喂狗,指出这是“假人手上劳,妄谓能自富”(《闻国令禁农饷清酒白饭》)。而一些咏史、咏物和抒怀之作,也无不有所指而发。李奎报的创作为朝鲜现实主义诗歌奠定了基础。
程朱理学传入
高丽末期,中国程朱理学传入朝鲜。文坛的中心人物李齐贤、李谷、李穑等对程朱理学均有很深的造诣。李齐贤是和李奎报齐名的诗人,二人被认为是高丽文学的双璧。他在中国住了26年,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文,并创作了一些在朝鲜绝少有人措手的词和乐府诗。他同情善良,指斥不义,在不少借古喻今、感事抒怀的作品里,饱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感。李谷也是一个同情人民的诗人,他的长诗《橡栗歌》描绘了农村一幅悲惨景象,揭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活跃在这个时期的诗人,还有崔瀣、郑枢、李崇仁、元天锡等。郑枢原是谏官,因直言犯上被贬。他的诗大胆抨击时弊,暴露黑暗;其七言诗《蛙夜鸣》和五言诗《污吏》,是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高丽末叶社会的真实写照。
稗说文学
在朝鲜古典文学中,稗说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始于高丽,盛于李朝。从12世纪起,先后有李仁老的《破闲集》、李奎报的《白云小说》、崔滋的《补闲集》和李齐贤的《栎翁稗说》出现。这一体裁,有类于中国的笔记文学,史话、诗文评论、人物轶事、民间传说等内容,莫不包罗其中。带头创作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作家,他们打破风靡一时的骈体文的束缚,在散文领域开拓出一个新的境地。至李朝,这一体裁得到发展,促进了小说的产生。
李朝时期的文学
14世纪
14世纪李朝开国,实行“斥佛尊儒”政策,确立程朱理学的绝对权威,这不能不对李朝一代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统的道学家们睥睨词章之学,对新兴的小说尤为深恶痛绝。18世纪的一次所谓“正祖文体反正”运动,便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强制手段,禁止小说的创作和流传。李朝文学可以说是在和道学家的激烈斗争中向前发展的。1444年朝鲜文字的创制,是社会生活和文化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为朝鲜文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阶级长期对文化的垄断。首先是国语诗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丽末期出现的时调,至此已成为普遍的诗歌形式之一。有以孟思诚、周世鹏、李为代表的粉饰太平、宣扬人伦世教的“道学诗歌”和“江湖诗歌”,也有以金宗瑞、南怡为代表的爱国时调和黄真伊等平民、妇女反映世俗人情、男女爱情的作品。尹善道以其时调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丰富而成为这一体裁的代表作家。18世纪时调开始普及到庶民阶层。金天泽、金寿长领导的“敬亭山歌坛”在这方面起了推动作用。歌辞体诗歌是李朝时代的首创,在音律、格式上都更为自由,没有长短、行数的限制;抒情、叙事均能运用自如。郑澈、朴仁老两人的创作成就,为这一体裁赢得了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澈的歌辞以描写山河的壮丽和感情的真切取胜,朴仁老则用来歌颂反侵略战争,扩大了它的表现领域。后来的“纪行歌辞”和“闺房歌辞”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李朝的汉诗已不能独步诗坛。但是,文人中写汉诗的仍属多数,其成就也超越了前代。随着李朝政权的巩固和新贵族集团的形成,土地兼并之风又烈,从而加重了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燕山君、光海君的暴政,1592年壬辰和1636年丙子两次大规模外敌入侵,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文人也生活在激烈的政治动荡中,连续不断的“士祸、党争”几乎把他们都卷了进去。政治的黑暗,战争的破坏,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决定了李朝汉诗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内容。第一批有成就的诗人,以李石亨、徐居正、姜希孟、成侃、金时习、南孝温以及被称为“海东江西派”的朴、李荇、申光汉等为代表。他们一反前期的郑道传、权近、卞季良歌功颂德派的诗风,把权贵势力的骄奢淫逸、富人的贪得无厌、下层人民惨遭迫害的痛苦,摄入作品之中,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徐居正的《老牛叹》、李石亨的《呼耶歌》、李荇的《记事》和成侃的一些诗,描绘出李朝社会民生凋敝的一幅幅凄惨的画面。成侃的爱情诗,姜希孟的田园诗,也很有特色。
16世纪中叶
16世纪中叶以后,兴起学唐诗风,白光勋、崔庆昌、李达倡导最力,时号“三唐诗人”。由于身世际遇的不佳,他们的作品都流露着明显的不满现实的倾向。被称为“四大家”的申钦、李廷龟、张维、李植,基本上也是推重唐诗的,都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的较好的作品。李植力倡诗歌的醇正之风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他们主要以文章出名。诗歌创作成就突出的还有崔、车天辂、柳梦寅、鱼无迹、权等人。权是李朝的重要诗人,一生不与统治者妥协,终因写诗讥讽当权者而遭杀害。在这个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放射出了异彩。李舜臣的 《闲山岛》、 西山大师的《过王将军墓》、李安纳的《从军行》,表现了爱国将士的壮志凌云的气概。女诗人李玉峰以及郑澈、赵宪、林悌、朴仁老、金德龄、郭再、金尚宪等都写出了一些爱国的汉诗。
实学派思想
18世纪实学派思想的盛行,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一次接近于近代思想的启蒙运动。实学派代表作家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挑战,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利用厚生”的学问,主张实行强国富民的社会改革。在文学上,反对模仿和形式主义,鄙薄“拟摹仿象”的作品,要求创新。朴趾源和丁若镛是实学派文学的两个高峰。朴趾源以辛辣讽刺的笔法揭露种种腐败现象和弊端的汉文小说,丁若镛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农民苦难的汉诗,不论是揭露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批判的尖锐性,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继承实学派文学传统的有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洪良浩、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李家焕、李学逵、申纬、金正喜等一批名重一时的作家。洪良浩的诗《流民怨》,反映了由天灾、官租和统治阶级奢侈享受所造成的人民无衣无食、流离失所的惨状,很有代表性。
小说
小说这一体裁,至15世纪才出现,是从以成的《慵斋丛话》为代表的大量涌现的稗说文学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也有中国小说的影响。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和爱国精神的高涨,是促使小说繁荣的的社会原因。金时习用汉文创作的《金鳌新话》是小说体裁的嚆矢。几十年以后,有林悌的寓言小说《鼠狱说》、《花史》等问世。不久,又出现了许筠的国语小说《洪吉童传》。后三部小说都取材社会生活。《洪吉童传》不但更具备小说的特点,而且是一部直接描写人民反抗的作品。据说许筠在写作之前熟读过中国小说《水浒》。爱国主义的小说也已出现。反映壬辰战争的《壬辰录》和反映丙子战争的《朴氏夫人传》、《林庆业传》,塑造了一系列抗击外敌的、爱国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流传着《天君衍义》、《忠孝录》和《彰善感义录》之类的炫耀荣华富贵、进行封建伦理说教的作品。金万重是朝鲜最著名的小说家,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前者写贵族家庭的冲突,影射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有一定的暴露意义;后者的爱情描写,虽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倾向,但是也表现了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欣赏态度,作品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虚无思想。金万重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他坚持用国语写作,并将中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繁盛期
18世纪是朝鲜小说文学的繁盛期,而属于个人的创作却少了起来。著名的三大传《兴夫传》、《沈清传》、《春香传》以及《兔子传》、《孔菊与潘菊》、《蔷花红莲传》等作品,都是经过民间长期流传而逐渐加工、润色成书的。描写普通平民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爱憎和理想,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春香传》是朝鲜文学史上的名著,书中所歌颂的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是通过反对封建门第、身份观念和残暴势力的淫虐表现出来的,也就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春香这一艺术形象,已成为美丽、贞节的象征,为朝鲜家喻户晓。李朝末期,小说继续繁荣不衰,多数是写爱情的所谓“艳情小说”。佚名作品《彩凤感别曲》通过一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揭露了李朝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官吏卖官鬻爵的丑恶行为。这部小说在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初步摆脱了中世纪小说的框框,接近近代的新小说。
2. 金万重的个人作品
金万重抄于1689年 (肃宗15年) 创作了小说袭《九云梦》。《九云梦》的出现,标示着韩国长篇小说时代的开始。《九云梦》为章回体小说,共16回,以梦幻故事的形式,以中国为背景,用中文写成的,描写一书生和多名女子之间的纠葛的情愫关系,最后体悟人间的虚无而悟道的故事。据朝鲜宪宗时期李圭景和肃宗时期沈梓所言,《九云梦》是当时遭流配的金万重为了在故乡的母亲排解忧思,免其无聊所作。《九云梦》对于之后的韩国小说有很大的影响,有关「梦」的小说风行一时。18、19世纪的汉文长篇小说《玉麟梦》和《玉楼梦》等,也可看出承袭《九云梦》的痕迹。
《谢氏南征记》写于1689-1692年。金万重的手稿相信以谚文写成,金万重堂孙金春泽再以汉字重抄。作品讲述了一个道理“女人的价值取决于她如何扮演一个妻子的角色“。
3. 九云梦的作者简介
金万重著抄
朝鲜后期肃宗时期,金万重著作的古代小说。
背景:据说《九云梦》是金万重忘了母亲让买来小说的要求而匆匆撰写的。
书名内涵:《九云梦》的名字来源于故事中“九”个人物通过“梦”境来懂得人生如浮“云”。
构造: 现实-梦-现实(这里的现实,是指天上,主人公作神仙的时候。)
《九云梦》是朝鲜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小说作品之一,关于小说成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最初以汉文本行世,后译成谚文本;一种是最初为谚文本,后翻译为汉文本,韩国学者多持此观点,并认为是金万重的堂孙金春泽(1670-1717)将其译为汉文本,两百多年来,此书以汉文本、谚文本两种广泛传播。上海古籍出版社此次出版的《九云梦》系将《域外汉文小说大系·朝鲜汉文小说集成》中陈庆浩校勘的老尊本《九云梦》析出简体整理出版。
4. 请问谢氏南征记的作者是谁
金万重,以前常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小说,是由其子翻译的,我记得这本书是第回一本用韩文书写的小说.故事答假托严嵩当朝的明朝,其实是针对李朝肃宗对待仁显王后的行为。
名门之子刘延寿与 妻子结婚十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妻子的规劝下,娶妾齐氏. 谁知,齐氏过门后却挑拨刘谢关系,最后谢也生了孩子但是刘听信谗言最后母子被放逐的故事
5. 朝鲜著名小说家金万重的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金万重是朝鲜抄最著名的小说家,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前者写贵族家庭的冲突,影射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有一定的暴露意义,后者的爱情描写,虽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倾向,但是也表现了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欣赏态度,作品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消极虚无思想。金万重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他坚持用国语写作,并将中世纪的长篇小说形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6. 朝鲜文学 朝鲜有什么古典文学·
《春香传》 《洪吉童传》《龙飞御天歌》,《金鳌新话》《三国遗事》专《渔夫四时词》《渔夫属词》《海东歌谣》。都是朝鲜古典文学
金万重(1637-1692)的《九云梦》
《谢氏南征记》(1690)《壬辰录》《癸丑日记》《恨中录》。《仁显王后传》都是朝鲜古典文学18世纪前的
7. 金万重的成就
金万重所作诗、赋、笔记小品均收在《西浦集》和《西浦漫笔》两书中。他还擅长于乐府诗,如《巫山高》、《乌栖曲》、《采桑行》、《琵琶行》、《王昭君》、《杜鹃啼》等,基调是伤感的。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方面。他的作品《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问世,朝鲜才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其表现手法,既不象许筠的《洪吉童传》那样借助神妙莫测的“道术”来刻画人物,也不是林悌的《鼠狱说》式的寓言故事,基本上是以现实生活的面貌表现人物,铺陈故事。《谢氏南征记》写翰林刘延寿之妾乔彩鸾阴狠毒辣,陷害善良的正妻谢晶玉,唆使丈夫将她逐出家门;乔彩鸾屡次欲加害谢晶玉,甚至刘延寿自己也遭到迫害,被谢晶玉所救。后来真相大白,刘延寿夫妇团圆,乔彩鸾受到惩罚。一般评论认为,金万重写这部小说意在影射国王肃宗废正妃、改立张禧嫔为妃的事件,对封建家庭和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有一定程度的暴露意义。《九云梦》写五台山莲花峰六观大师的弟子性真和八仙女因思凡遭贬,投胎人世,先后结成夫妇,在享尽人间欢乐之后大彻大悟,同皈佛门“极乐世界”。它的中心内容是要表明人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春梦”。也有评论家认为小说反映了封建时代个性解放的要求。这两部作品对后世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九云梦》以后,《玉楼梦》、《玉莲梦》等所谓“梦”字小说,曾风行一时。在朝鲜文学史上,金万重是主张用朝鲜文字写作和对国语诗歌作出较高评价的少数作家之一。他说:“人心之发于口者为言,言之有节奏者为诗歌、文赋。四方之言虽不同,苟有能言者,各因其言而节奏之,则皆足以动天地,通鬼神。”又说:“今我国诗文,舍其言而学他国之言,设令十分相似,只是鹦鹉之人言。”《谢氏南征记》是用朝鲜文创作,对朝鲜国语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 作者金万重 韩国古典小说《九云梦》大概讲什么内容 越详细越好~
其实大体和中国的《鹿鼎记》有点像,一个书生先后和7,8个女子结合的故事
9. 列举东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1 上古东方文学包括上至公元前5000年下至公元5世纪的古埃及文学、古巴比伦文学、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印度文学。
• 埃及文学最古老的诗歌集《亡灵书》
•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 古希伯莱文学总集《圣经·旧约》
• 古代印度的《吠陀》、《佛本生故事》、《五卷书》、《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2中古东方文学
• 中世纪亚非地区的各民族文学总体上呈现繁荣景象。亚非地区出现了三大极富生命力的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为中心,包括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和以波斯、阿拉伯为代表的中西亚、北非文化圈。各文化圈内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了亚非地区的文化和文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亚非地区文学成果辉煌,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众多。除中国文学外,东亚文化圈中出现了日本奈良时期的和歌集《万叶集》、平安时期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廉仓、室町时期的能乐、狂言;朝鲜说唱脚本小说《春香传》、《沈清传》和《兴夫传》、金万重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谢氏南征记》等。其中,《春香传》和《谢氏南征记》被誉为朝鲜古典小说的双壁;越南阮攸的长诗《金云翘传》等;南亚文化圈中出现了印度的佛教文学《佛本生经》、寓言集《五卷书》、苏尔达斯的《苏尔诗海》、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缅甸吴邦雅的诗歌和剧本;马来西亚的长篇小说《杭·杜亚传》;爪哇的“班基故事系统”;泰国的《昆昌与昆平》等;中亚西亚文化圈中出现了阿拉伯的“悬诗”、穆格法的故事集《卡里来与笛木乃》、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波斯的菲尔杜西的《列王记》、欧玛尔·海亚姆的哲理诗、萨迪的《蔷薇园》和哈菲兹的抒情诗;格鲁吉亚的鲁斯达维里的长诗《虎皮武士》等。
3 东方近代文学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文学,殖民地时期
朝鲜现代文学代表作家有崔曙海、李相和、赵明熙等。“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简称“卡普”)。
阿拉伯地区以纪伯伦为代表的“叙美派”文学和以塔哈·侯赛因为代表的“埃及现代派”文学。
“叙美派”又称“旅美派”,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现代派是《日子》
4东方当代文学二战后。
当代文学参考
http://www.360doc.cn/article/202221_471629913.html